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修不能精,精不能久」 符合次數:3.
共3段落。第1頁,共1頁。

漢代之後

宋明

太平御覽

[北宋] 977年-984年 電子圖書館

道部四

電子圖書館

天仙

電子圖書館
15 天仙:
《三洞珠囊》曰:壸公謝元,歷陽人,賣藥於市,不二價,治病皆愈。語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事無不效。日收錢數萬,施市內貧乏饑凍者。費長房為市令,知其人。后詣公,公攜長房去,授以治病之術,令還。壸公后仙去。戴公柏有太微黃書十餘卷,即壺公之師也。
又曰:樂子長,齊人也,少好道,到霍林山,服巨勝赤松散,方去仙。
又曰:衛叔卿,中山人,服云母。子度世入山見父,叔卿語曰:「吾齊書室西北墉大柱下,有玉函,中有書,取而按合服之。」度世歸,果如言。餌五色云母,仙去。
又曰:魏伯陽者,吳人也。好道不仕,封己養高,后入山,餌神丹,仙去。撰《參同契》,其說以周易爻象論作丹之意,而世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陰陽注之,殊失其旨。
又曰:尹軌,字公度,太原人。博極群書,晚乃學道,常服黃精,年百餘歲,言天下盛衰安危吉凶,未嘗不效。入太和山,仙去。
又曰:東郭延年者,山陽人也。服靈飛散,能在闇室中夜書。又身生光,遠照小物,見其彩色。一旦,數十人乘虎豹來迎之,延年遂詣昆侖山,仙去。
又曰:王真,上黨人,七十九乃學道,徐行若飛,有兼人之力。壅椽節事真十餘年,真以蒸丹小餌法授之,容常不衰。鄉人計真之年,以四百餘歲。后登女幾山,仙去。
又曰:平中節,河東人,晉真羯胡亂華,遂隱蒼梧山,授宋君存心之道。積四十五年,精思不懈,體有真氣,后仙去。
又曰:葛玄善於奕幻,拙於用身。初在長山,近入蓋竹,亦能乘虎使鬼,但未得授職耳。常與謝稚堅、黃子陽、郭聲子相隨也。葛玄是抱樸子從祖,即鄭思遠之師也。時人莫測所處,傳言東海中仙人寄書,呼為仙公。
又曰:魯妙典者,九疑山女道士也。生而好道,忽謂母曰:「人之上壽,所傳得者稀。喜樂悲哀,日以相害,況埋沒真性,混于流俗乎?」有道士過其門,授以《大洞黃庭經》謂曰:「所患人不能知,知不能修,修不能精,精不能久。不惟有玄科之責,亦將苦報無窮也。」妙典奉其言,入九疑山,累有魔試,介特不撓。山上一石盆中有泉,用之不竭。又有大鐵臼,不知何處來。今并在山中石壇上,宛然有仙履跡,及古鏡一,廣三尺,古鐘一,形如偃月,在無為觀中。妙典后仙去。
又曰:謝自然,女道士也,果州人。詞氣高異,其家在大方山下,頂有古象老君,其形自然。因拜禮,不愿下山。母從之,乃遷居山頂。自此常誦《道德經》、《黃庭內篇》,於開元觀授紫虛寶錄,於金泉山居之。山有石壇,煙籮修竹。一十三年,晝夜不寐,兩膝上忽有印,似小於人間官印,四壖若朱,有古篆六字,粲如白玉。忽於金泉道場有雲氣遮匝,一川散漫彌久。仙去。其《金泉碑略》曰:天上有白玉堂,壁上列高仙、真仙之名,如人間壁記。時有朱書注其字下曰:降世為某官某職。又自然所居堂東壁上書數字,皆道德之意,真跡有焉。
又曰:王奉仙,宣州當涂縣民家女也。得其道,嘗以忠孝正直之道,清凈儉約之言,修身密行之要訓于人,故遠近瞻仰,金玉委前,棄而不顧。后入洞庭山,無疾而化。有云鶴異香之瑞,仙去。

道部十

電子圖書館

養生

電子圖書館
3 養生:
《三元真一經》曰:體百神者,耳為帝君之窗門,目者太一之日月,鼻者三元之丘山,口者絳宮之朱淵,眉者白元之華蓋,發者明堂之林精,舌者元英之龍轅,齒者胃宮之威力,手者膽神之外援,足者腎元之靈關,陰極者洞房之真機也。
又曰:涓子授蘇林守三真一之道,后林復詣涓子寢靜之室,無復之矣。留一紙書置臥內,以與林也。其文曰:「五斗三一,大帝所秘,精思十二年,三一見相,授子書矣。但有三一,長生不滅,況復守之乎?能守三一,名刊玉札,況與三一相見乎?加存洞房,為一清公;加知三元,為五帝君后,金闕帝君,所以乘景迅云,周行十天者,實由洞房,三元真一之道也。世之學者,皆尊守一,當令心樸神凝,體專誠感,所以百念不生,精意不散,但有三月,內視注心,一神系念,不散專氣,致和由樸之至也,得之速也,自樸散真離,華偽互起,爭競亂生,故一不卒感,神不即應,非不欲往存之者。不專思之者不審,故起積年之功,絕有仿佛耳。三一之法,上清真書之首篇,高上之玉道,神仙之津途,眾真之妙訣。子能守一,一亦守子;子能見一,一亦見子。一須身而立,身須一而生。守一之戒,戒於不專,專復不久,久不能精,精不能固,固而不恒,則三一去矣,身為空宅。

太平廣記

[北宋] 977年-984年 電子圖書館

女仙七

電子圖書館

魯妙典

電子圖書館
1 魯妙典:
魯妙典者,九嶷山女官也。生即敏慧高潔,不食葷飲酒。十餘歲。即謂其母曰:「旦夕聞食物臭濁,往往鼻腦疼痛,願求不食。」舉家憐之。復知服氣餌藥之法。居十年,常悒悒不樂。因謂母曰:「人之上壽,不過百二十年,哀樂日以相害;況女子之身,豈可復埋沒貞性,混於凡俗乎。有麓床道士過之,授以大洞《黃庭經》,謂曰:「《黃庭經》,扶桑大帝君宮中金書,誦詠萬遍者,得為神仙;但在勞心不倦耳。《經》云。詠之萬徧昇三天。千灾已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凶殘,亦已却老年永延。』居山獨處,詠之一遍,如與十人為侶。輙無怖畏。何者。此經召集身中諸神,澄正神氣。神氣正則外邪不能干,諸神集則怖畏不能及。若形全神集,氣正心清,則徹見千里之外,纖毫無隱矣。所患人不能知,知之而不能修,修之而不能精,精之而不能久。中道而喪,自棄前功,不惟有玄科之責。亦將流蕩生死。苦報無窮也。」妙典奉戒受《經》,入九嶷山,岩棲靜默。累有魔試,而貞介不撓。積十餘年。有神人語之曰:「此山大舜所理,天地之總司。九州之宗主也。古有高道之士,作三處麓床,可以棲庇風雨,宅形念貞。歲月既久。旋皆朽敗。今為制之,可以遂性宴息也。」又十年,真仙下降,授以靈藥,白日昇天。初,妙典居山。峯上無水。神人化一石盆,大三尺,長四尺,盆中常自然有水,用之不竭。又有大鐵臼,亦神人所送,不知何用。今並在上。仙壇石上,宛然有仙人履迹。及及原作各。據明鈔本改。古鏡一面,大三尺;鐘一口,形如偃月。皆神人送來,並妙典昇天所留之物,今在無為觀。出《集仙錄》

共3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