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考黜》

電子圖書館
1 考黜:
諸侯所以考黜何?王者所以勉賢抑惡,重民之至也。《尚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

2 考黜:
禮記九錫: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鈇鉞、弓矢、秬鬯,皆隨其德可行而賜車馬,能安民者賜衣服,能使民和樂者賜以樂,民眾多者賜以朱戶,能進善者賜以納陛,能退惡者賜虎賁,能誅有罪者賜以鈇鉞,能征不義者賜以弓矢,孝道備者賜以秬鬯,以先後與施行之次,自不相逾,相為本末。然安民然後富貴而後樂,樂而後眾乃多賢,賢乃能進善,進善乃能退惡,退惡乃能斷刑。內能正已,外能正人,內外行備,孝道乃生。

3 考黜:
能安民故賜車馬,以著其功德,安其身。能使人富足,衣食倉廩實,故賜衣服,以彰其體。能使民和樂,故賜之樂,以事其先也。《禮》曰:「夫賜樂者,不得以時王之樂,事其宗廟也。」朱,盛色,戶,所以紀民數也,故民眾多賜朱戶也。古者人君下賢,降階一等而禮之,故進賢賜之納陛,以優之也。既能進善,當能戒惡,故賜虎賁。虎賁者所以戒不虞而距惡。距惡當斷刑,故賜之鈇鉞,所以斷大刑。刑罰既中,則能征不義,故賜弓矢,弓矢所以征不義、伐無道也。圭瓚秬鬯,宗廟之盛禮,故孝道備而賜之秬鬯,所以極著孝道。孝道純備,故內和外榮,玉以象德,金以配情,芬香條鬯以通神靈。玉飾其本君子之性,金飾其中君子之道。君子有黃中通理之道美素德。金者,精和之至也;玉者,德美之至也;鬯者,芬香之至也。君子有玉瓚、秬鬯乎,車者以配道德也,其至矣,合天下之極美以通其志也,其唯玉瓚、秬鬯乎。

4 考黜:
車者,謂有赤有青之蓋,朱輪、特能居前左右寢米庶也。以其進止有節,德綏民,路車乘馬,以安其身。言成章,行成規,卷龍之衣服,表顯其德。長於教誨,內懷至仁,則賜時王樂,以化其民。尊賢達德,動作有禮,賜之納陛以安其體,居處修治,房內節,男女時配,貴賤有別,則賜朱戶,以明其德列。威武有矜,嚴仁堅強,賜以虎賁,以備非常。喜怒有節,誅伐刑,賜以鈇鉞,使得專殺。好惡無私,執義不傾,賜以弓矢,使得專征。孝道之美,百行之本也,故賜以瓚,得專為賜也。故《王制》曰:「賜之弓矢然後專殺。」又曰:「賜圭瓚然後為暢,未賜者,資暢於天子。」《王度記》曰:「天子鬯、諸侯薰、大夫杞蘭、庶人艾。」

5 考黜:
車馬、衣服、樂三等者,賜與其物,《禮》:「天子賜諸侯民服車,路先設,路下四惡之。」又曰:「諸公奉選服。」《王制》曰:「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曰:「君子來朝,何錫與之。雖無與之,路車乘馬,又何與之?玄袞及黼。」《》曰:「明試以功,車服以庸。」朱戶、納陛、虎賁者,皆與之制度,而鈇鉞、弓矢、玉金贊皆與之,物各因其宜也。秬者,黑黍,一稃二米。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釀之成為鬯。陽達於墻屋,入于淵泉,所以灌地降神也。玉瓚者,器名也,所以灌鬯之器也,以圭飾其柄,灌鬯貴玉器也。

6 考黜:
所以三歲一考績何?三年有成,故於是賞有功,黜不肖。《尚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何以知始考輒黜之?《尚書》曰:「三年一考,少黜以地。」《》所以言三考黜者,謂爵土異也。小國考之有功,增土進爵;後考無功,削黜,後考有功,上而賜之矣。五十里不過五賜而進爵土,七十里不過七賜而進爵土,能有小大,行有進退也。一說:盛德始封百里者,賜三等,得征伐、專殺、斷獄。七十里伯始封賜二等,至虎賁百人。後有功,賜弓矢。復有功,賜秬鬯,增爵為侯,益土百里。復有功,入為三公。五十里子男始封賜一等,至樂則。復有功,稍賜至虎賁,增爵為伯。復有功,稍賜至秬鬯,增爵為侯。未賜鈇鉞者,從大國連率、方伯而斷獄。

7 考黜:
受命之五,致太平之主,美群臣上下之功,故盡封之。及中興征伐,大功皆封,所以著大功。盛德之士亦封之,所以尊有德也。以德封者,必試之為附庸,三年有功,因而封五十里。元士有功者亦為附庸,世其位。大夫有功成,封五十里。卿功成,封七十里。公功成,封百里。士有功德遷為大夫,大夫有功德遷為卿,卿有功德遷為公,故爵主有德、封主有功也。

8 考黜:
諸侯有九賜習其賜者何?子之能否未可知也。或曰得之,但未得行其習以專也,三年有功則皆得用之矣。二考無功則削其地,而賜自並知,明本非其身所得也。身得之者,得以賜,當稍黜之,爵所以封賢也。三公功成當封而死,得立其子為附庸,賢者之體能有一也,不二矣。一削為七十里侯,再削為七十里伯,三削為寄公。七十里伯,一削為五十里伯,一削為五十里子,三削地盡。五十里子,一削為三十里子,再削為三十里男,三削地盡。五十里男,一削為三十里男,再削為三十里附庸,三削爵盡。

9 考黜:
所以至三削何?禮成於三,三三而不改,雖反無益矣也。《尚書》曰:「三考黜陟。

10 考黜:
先削地、後絀爵者何?爵者,尊號也;地者,人所任也。今不能治廣土眾民,故先削其土地也。故《王制》曰:「宗廟有不順者,君絀以爵;山川神祇有不舉者,君削以地。」明爵土不相隨也。或曰:惡人貪狼重土,故先削其所重者以懼之也。

11 考黜:
諸侯始封爵土相隨者何?君子重德薄刑,賞疑從重,《》云:「三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於魯。」

12 考黜:
君幼稚,唯考不黜者何?君子不備責童子也。《禮》八十曰耄,九十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

13 考黜:
二王后不貶黜者何?尊賓客、重先王也,以其當公也。罪惡足以絕之即絕,更立其次。周公誅祿甫,立微子。

14 考黜:
妻父母不削,己昆弟削而不黜何?非以賢能得之也。至於老小但令得大夫受其罪而已。

15 考黜:
諸侯喑聾跛躄惡疾,不免黜者何?尊人君也。《春秋》曰:「甲戌、己丑,陳侯鮑卒。」《傳》曰:「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死而得。」有狂易之病,蜚亡而死,由不絕也。

16 考黜:
世子有惡疾廢者何?以其不可承先祖也,故《春秋傳》曰:「兄弟何以不立?疾也。何疾?惡疾也。」

URN: ctp:bai-hu-tong/kao-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