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 氣穴論

《氣穴論》

電子圖書館
1 氣穴論:
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歧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盡言其處。帝捧手逡巡而卻曰:夫子之開余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歧伯曰: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御也。帝曰:余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開人意,今余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然余願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歧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背胸邪繫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濇,胸脇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脇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熱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𦛗兩傍各五,凡十穴,大椎上兩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兩脾厭分中二穴,犢鼻二穴,耳中多所聞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頂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巨虛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䆫二穴,肩解二穴,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瘖門一穴,齊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橫二穴,陰陽蹻四穴,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鍼之所由行也。

2 氣穴論:
帝曰:余已知氣穴之處,遊鍼之居,願聞孫絡谿谷,亦有所應乎。歧伯曰: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榮衛稽留,衛散榮溢,氣竭血著,外為發熱,內為少氣,疾寫無怠,以通榮衛,見而寫之,無問所會。帝曰:善。

3 氣穴論:
願聞谿谷之會也。歧伯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肉分之閒,谿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銷骨髓,外破大膕,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痺,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谿谷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其小痺淫溢,循脈往來,微鍼所及,與法相同。

4 氣穴論: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發蒙解惑,藏之金匱,不敢復出,乃藏之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歧伯曰: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寫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脈,非獨十四絡脈也,內解寫於中者十脈。

URN: ctp:huangdi-neijing/qi-xue-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