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二》

電子圖書館
1 十二:
簙:《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𠀤音博。《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註》投六箸,行六棊,故爲六簙也。《世本》古者烏曹作簙。《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閒謂之簙,吳、楚之閒謂之蔽。又《類篇》匹各切。義同。通作博。《論語》不有博奕者乎。

2 十二:
簚:《正韻》莫狄切,音覓。覆笭也。《禮·曲禮》鞮屨素簚。《註》簚,覆笭也。《正義》素簚者,素白狗皮也。簚,車覆闌也。

3 十二:
䉈:〔古文〕𥷭《集韻》蘇旱切《集韻》顙旱切,𠀤音散。䈓䉈,桃枝竹也。又《集韻》桑葛切,音𨃛。義同。

4 十二:
䉉:《廣韻》戸吳切《集韻》洪孤切,𠀤音胡。稜也。又《廣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破䉉爲器。《博雅》笘𥷗,䉉也。一曰竹𥳑,小兒所書。一曰方也。又《韻會》通作觚。《陸士衡·文賦》或操觚而率爾。《註》觚之方者,古人用之以書,猶今之𥳑。一曰觚木𥳑也。

5 十二:
𥳆:《集韻》必袂切,音庇。簟衣車戸也。一曰簙籌。《揚子·方言》簙謂之𥳆。

6 十二:
簛:《集韻》山宜切,音凘。《類篇》竹器,可以去麤取細。同籭。又《玉篇》所街切。又所饑切。義𠀤同。又《集韻》相支切,音斯。竹節也。

7 十二:
䉊:《集韻》扶萬切,音飯。竹也。又竹作器。《集韻》竹作車上篷也。又《玉篇》扶願切。又持晚切。義𠀤同。

8 十二:
𥳇:《廣韻》《集韻》𠀤方六切,音福。竹實。《竹譜》竹生花實,其年便楛死。𥳇,竹實也。

9 十二:
簜:《集韻》《韻會》𠀤待朗切,音蕩。大竹。《·禹貢》篠簜旣敷。《爾雅·釋草註》簜,竹別名。《疏》李巡曰:竹節相去一丈曰簜。孫炎曰:竹闊節者曰簜。《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五曰材貢。《註》材貢,櫄𠏉栝柏篠簜也。又《廣韻》吐郞切《集韻》他郞切,𠀤音湯。水名,在鄴,今簜隂縣。又作湯。

10 十二:
𥳈:《集韻》初芮切,音𠽶。舂也。又《篇海》蚩瑞切,音㯔。重擣也。與𣀔通。

11 十二:
𥳉:《廣韻》當孤切《集韻》東徒切,𠀤音都。竹名。

12 十二:
𥳊:《廣韻》方肺切《集韻》放味切,𠀤音廢。蘆𥳊,籧篨也。同䉬。

13 十二:
𥳋:《篇海》作勘切,音讚。綴衣也。

14 十二:
簝:《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宗廟盛肉竹器。《周禮·地官》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與其盆簝以待事。《註》盆以盛血,簝以受肉。又《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郞刀切,𠀤音勞。義同。又魯皓切,音老。義同。

15 十二:
簞:《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多艱切,𠀤音單。《說文》笥也。《漢律令》簞,小筐也。《篇海》竹葦器。鄭康成曰:盛飯者,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士冠禮》櫛實于簞。《論語》一簞食。《註》簞,笥也。《廣韻》簞、笥,小篋。又竹名。《嵆含·草木狀》簞竹,葉疎而大,一節相去五六尺。又瓢亦曰簞。《揚子·方言》瓥,陳楚宋魏之閒或謂之簞,或謂之𣟵,或謂之瓢。晉嵇含《南方草木狀》。

16 十二:
簟:《廣韻》徒玷切《集韻》《韻會》《正韻》徒點切,𠀤音扂。竹名。《南越志》博羅縣東洲足簟竹銘曰:簟竹旣大,薄且空中,節長一丈,其長如松。《贊寧·筍譜》簟竹,長二丈猶爲筍,可食。又《集韻》徒念切,音磹。《說文》竹席也。《釋名》簟,簟也,布之簟簟然平正也。《揚子·方言》宋謂之笙,關西謂之簟。《·齊風》簟茀朱鞹。《傳》方文席也。又《小雅》下莞上簟。《箋》竹葦曰簟。《禮·禮器》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設。《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註》桃笙,桃枝簟。吳人謂簟爲笙。又象牙以爲簟。又叶徒錦切《·小雅》下莞上簟,乃安斯寢。《朱傳》簟,徒檢、徒錦二反。寢,于檢、于錦二反。

17 十二:
䉋:《廣韻》《集韻》𠀤明祕切《海篇》音媚。《廣韻》筍冬生名。又竹名。《山海經》英山多箭䉋。《註》郭璞曰:今漢中郡出䉋竹,厚裏而長節,根深。筍冬生地中,人掘取食之。

18 十二:
𥳌:《集韻》良中切,音隆。篁也。

19 十二:
𥳍:《集韻》徐心切,音尋。《類篇》竹長千尺,可爲大舟。《僧贊寧·筍譜》𥳍竹,本根長千丈,生海畔山,其竹萌數丈猶爲筍也。

20 十二:
𥳎:《廣韻》去宮切《集韻》丘恭切《韻會》丘弓切《正韻》丘中切,𠀤音跫。𥳎籠也。《揚子·方言》車枸簍,宋魏陳楚之閒或謂之𥳎籠。又《廣韻》去龍切《集韻》渠容切,𠀤音蛩。義同。

21 十二:
䉌:《廣韻》《集韻》𠀤徐醉切,音遂。籧篨。又竹徑。

22 十二:
𥳏:《集韻》居希切,音機。竹名。

23 十二:
簠:〔古文〕𠤱𦻌《集韻》匪父切《正韻》斐古切,𠀤音甫。《說文》黍稷圜器也。《廣韻》簠簋,祭器。《·秦風》《釋文》外方內圓曰簠,用貯稻粱,容一斗二升。《論語註》周曰簠簋,宗廟盛黍稷之器。《儀禮·聘禮》兩簠繼之粱在北。又《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正韻》芳無切,𠀤音膚。義同。又《集韻》蓬逋切,音蒲。義同。又《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𠀤音赴。義同。
考證:〔《詩·秦風傳》外方內圓曰簠。〕謹按所引係釋文語,謹將傳改爲釋文。

24 十二:
𥳐:《廣韻》《集韻》𠀤去演切,音遣。《類篇》戸版謂之𥳐䉳。又《集韻》輕烟切,音牽。義同。

25 十二:
䉍:《正字通》俗字。

26 十二:
𥳑:〔古文〕柬《廣韻》《正韻》古限切《集韻》《韻會》賈限切,𠀤音柬。牒也。《爾雅·釋器》𥳑謂之畢。《疏》𥳑,竹𥳑也。古未有紙,載文于𥳑,謂之𥳑札,一名畢。《禮·王制》太史典禮,執𥳑記,奉諱惡。《註》𥳑記,策書也。《釋名》𥳑,閒也。編之篇篇有閒也。《杜預·春秋序》大事書之于策,小事𥳑牘而已。《·小雅》畏此𥳑書。《傳》𥳑書,戒命也。又𥳑閱也。《周禮·春官》大田之禮,𥳑衆也。《疏》𥳑,閱也。謂閱其車徒之數也。又《夏官》大司馬𥳑𥡴鄕民。《註》謂比數之。又要也,略也。《易·繫辭》乾以易知,坤以𥳑能。《疏》𥳑,謂𥳑省。《·大禹謨》臨下以𥳑。《史記·樂書》大樂必易,大禮必𥳑。又求也,選也。分別也。《·多士》夏迪𥳑在王庭。《禮·王制》𥳑不肖以絀惡。《郊特牲》𥳑其車賦,而歷其卒伍。又大也。《·邶風》𥳑兮𥳑兮。《傳》𥳑,大也。《周頌》降福𥳑𥳑。《傳》𥳑𥳑,大也。《論語》吾黨之小子狂𥳑。《註》𥳑,大也。又《左傳·昭元年》子羽謂子皮曰:宋左師𥳑而禮。《註》無所臧否,故曰𥳑。共事大國,故曰禮。又慢忽之謂𥳑。《孟子》是𥳑驩也。《疏》𥳑略不禮也。又諫也。《左傳·成八年》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季文子私焉曰:詩曰:猶之未遠,是用大𥳑。《註》𥳑,諫也。又誠也。《禮·王制》有旨無𥳑不聽。《註》𥳑,誠也。有其意無其誠,不論以爲罪。又《諡法》一德不懈曰𥳑,平易不訾曰𥳑。又鼓聲。《·商頌》奏鼓𥳑𥳑。《箋》其聲和大。又《韻會》手版也。古制長二尺四寸,短者半之。蔡邕曰:漢制長二尺,短者半,蓋單執一札,謂之𥳑。又姓。周大夫𥳑師父,魯大夫𥳑叔。
考證:〔《夏官》大司馬𥳑嵇鄕民。〕謹照原文嵇改爲𥡴。〔《詩·衞風》𥳑兮𥳑兮〕謹照原書衞改邶。〔《左傳·成八年》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季文子私焉曰,猶之未遠,是用大𥳑。《註》𥳑,諫也。〕謹按猶之未遠二句乃引詩大雅辭,非文子語也,今於曰字下謹照原文增詩曰二字。

27 十二:
簢:《廣韻》眉殞切《集韻》《韻會》美隕切《正韻》弭盡切,𠀤音愍。竹中空,可以爲席。《爾雅·釋草》簢,筡中。《註》言其中空,竹類。《僧贊寧·筍譜》簢筍嫩而節耎薄。《廣韻》亦作𥴲、𥵴。

28 十二:
𥳒:《廣韻》《集韻》𠀤古斬切,音減。竹名。又《廣韻》七廉切,音僉。義同。《集韻》或省作箴。

29 十二:
䉎:《廣韻》《集韻》𠀤徒郞切,音堂。罩也。又《集韻》除庚切,音棖。義同。

30 十二:
簣:《廣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𠀤音匱。土籠也。《·旅獒》爲山九仞,功𧇾一簣。《疏》簣,盛土器。又《廣韻》《集韻》𠀤苦怪切,音蒯。亦籠也。亦作㙺。《後漢·律歷志》爲山露而不終,踰乎一㙺。又通作匱。《前漢·王莽傳》綱紀咸張,成不一匱。《註》匱者織草爲器,所以盛土。《集韻》同籄。
考證:〔《廣韻》竹箭也。〕謹按廣韻簣字無竹箭也之文,今省去。别增玉篇其貴切五字於前。〔《前漢·王莽傳》《註》匱者織竹爲器。〕謹照原文織竹改織草。

31 十二:
䉏:《集韻》下買切,音懈。竹名。

32 十二:
䉐:《集韻》空胡切,音枯。篾也。

33 十二:
簤:《集韻》徒駭切。竹器。又《類篇》徒蓋切。義同。《集韻》同䈆。

34 十二:
簥:《廣韻》舉喬切《集韻》居妖切,𠀤音喬。大管名。《爾雅·釋樂》大管謂之簥。《註》長尺,圍寸,倂漆之,有底,賈氏以爲如篪六孔。《疏》李巡云:聲高大,故曰簥。簥,高也。又《集韻》一曰田器。
考證:〔《爾雅·釋樂》大管謂之簥。《註》賈氏以爲如箎六孔。〕謹照原文箎改篪。

35 十二:
𥳓:《集韻》雙雛切,音毹。《說文》飯筥,受五升。秦謂筥曰𥳓。又《篇海》所交切,音筲。義同。

36 十二:
簦:《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騰切,音登。《說文》笠蓋也。《史記·平原君傳》虞卿躡蹻擔簦,說趙孝成王。《註》簦,長柄笠。《急就篇註》簦、笠,皆所以禦雨。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簦。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古逸詩·越謠歌》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爲君下。又《篇海》竹也。

37 十二:
𥳔:《集韻》都果切,音朶。筨𥳔,竹名。《吳筠·竹賦》筨𥳔綷文而繡攄。《酉陽雜俎》筨𥳔如繡畫,百葉爲一枝。《永嘉記》筨𥳔竹,筍六月生,迄九月,味與箭竹筍相似。又《集韻》杜果切,音嫷。杜罪切,音隊。杜臥切,音惰。義𠀤同。《廣韻》同𥬲。

38 十二:
䉑:《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𠀤音無。黑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竹黑皮。

39 十二:
䉒:《集韻》方煩切,音藩。《說文》大箕也。一曰蔽也。本作籓。

40 十二:
𥳕:《集韻》商居切,音舒。竹名。

41 十二:
𥳖:《集韻》伴姥切,音簿。竹器。

42 十二:
𥳗:《集韻》詢趨切,音須。魚笥也。

43 十二:
𥳘:《集韻》覩動切,音董。竹器。一曰竹名。亦姓。或作箽。

44 十二:
𥳙:《集韻》是爲切,音垂。盛穀𥫱。《類篇》囷也。同篅。

45 十二:
䉓:《集韻》盧臥切,音䇔。牀簀也。

46 十二:
𥳚:《廣韻》《集韻》𠀤如延切,音然。竹名。又《集韻》寧顚切。《篇海》音年。義同。

47 十二:
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光切,音黃。《說文》笙中簧也。古者女媧作簧。《釋名》簧,橫也。於管頭橫施于中也,以竹鐵作于口,橫鼓之也。《·王風》君子陽陽,左執簧。《疏》簧者,笙管之中金薄鑠也。《禮·明堂位》女媧之笙簧。《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竽笙竾簧。又以言惑人謂之簧鼓。《·小雅》巧言如簧。《疏》如笙中之簧,聲相應和。《蔡邕賦》思在口而爲簧。又步搖也。《急就篇》冠幘籫簧結髮紐。《師古註》簧,卽步搖也。
考證:〔《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笙簧。〕謹照原文笙上增竽字。簧上增竾字。

48 十二:
𥳛:《集韻》子六切,音蹙。笡逆槍也。同𥷼、𥷛。《廣雅》𥳛謂之笡。又《類篇》千繡切。義同。

49 十二:
䉔:《集韻》千安切,音餐。竹籖也。或作𥴷。又《篇海》䉔笭。又竹䉔,定物定䉬也。俗云𥳊子。

50 十二:
𥳜:《集韻》余章切,音陽。𥰧𥳜,筕篖也。

51 十二:
𥳝:《玉篇》女委切。筍初生也。《類篇》竹葉垂生曰𥳝。

52 十二:
𥳞:《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良刃切,音吝。竹類。《爾雅·釋草》𥻘,堅中。又《正韻》𥳞,薄石。又石鏻。又《篇海》竹中實。本作𦺸。或作𥷖。

53 十二:
䉕:《集韻》徂棱切,音曾。竹也。又《類篇》簦䉕,笠也。

54 十二:
𥳟:《廣韻》卽淺切《集韻》子淺切,𠀤音剪。竹名。

55 十二:
𥳠:《集韻》大計切,音弟。𥳠鐘,樂器。晉灼曰:二十四鐘,各有節奏,聲不常也。

56 十二:
𥳡:《集韻》符分切,音汾。帥𥳡,弦也。

57 十二:
𥳢:《篇海》蕩鍊切,音佃。竹名。

58 十二:
𥳣:《廣韻》才外切《集韻》徂外切,𠀤音最。𥳣䇻,竹器。

59 十二:
䉖:《集韻》郞丁切,音靈。車笭。一曰䉖籝也。

60 十二:
簨:《廣韻》思尹切《集韻》《韻會》聳尹切《正韻》聳允切,𠀤音筍。《廣韻》簨虡。《釋名》所以懸鼓者。橫曰簨。簨,峻也,在上高峻也。縱曰虡。虡,舉也,在旁舉簨也。簨上之版曰業,刻爲牙,捷業如鋸齒也。《禮·明堂位》夏后氏之龍簨虡。《註》簨、虡,所以懸鐘磬。橫曰簨,飾之以鱗屬。植曰虡,飾之以臝屬、羽屬。又《集韻》雛綰切,音撰。竹器。《禮·喪大記》食于簨。徐邈讀。又《正韻》《考工記》作筍。亦作栒、𥯗。

61 十二:
簩:《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𠀤音勞。竹名。《異物志》簩竹,有毒,𡗝人以爲觚,刺獸,中之則死。《贊寧·筍譜》簩竹筍無肉,不可食。又𥯨簩,竹名。見𥯨字註。又《玉篇》力到切《類篇》郞到切。義𠀤同。又叶郞侯切。《皮日休·悼賈文》香依依兮杜若,韻淒淒兮篥簩。山隱隱兮埭空,煙淡淡兮橫秋。

62 十二:
䉗:《集韻》一入切,音揖。挹器。又《玉篇》杓也。

63 十二:
䉘:《集韻》朔降切,音淙。以竹木刺物也。又《篇海》同𥲚。

64 十二:
簪:〔古文〕兂𥯓《廣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𠀤音㻸。首筓也。《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又𣏽也,因形名之也。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𠀤音鐕。義同。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疏》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裊。《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又《集韻》子感切,音昝。《》朋盍簪。王肅讀。又徂官切。《》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集韻》或作𥸢、篸。
考證:〔《易·豫卦》《註》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求也。〕謹照原文註改疏。求改來。

65 十二:
𥳤:《篇海》同笛。

66 十二:
簫:〔古文〕𪛕《廣韻》蘇彫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𠀤音蕭。樂器。《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差,以象鳳翼。十管,長二尺。《廣雅》簫,大者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博雅》簫,大者二十三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禮圖》簫,大者長尺四寸,二十四彄。頌簫,長尺二寸,十六彄。《通卦驗》簫,夏至之樂,長尺四寸。《註》簫管,形象鳥翼。鳥爲火,火成數七,生數二,二七一十四,簫之長由此。《釋名》簫,肅也,其聲肅肅而淸也。《白虎通》簫者,中呂之氣。《·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傳》言簫見細樂之備。《·周頌》旣備乃奏,簫管備舉。《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也。管如𥳤。《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均琴瑟管簫。《蔡邕·月令章句》簫長則濁,短則淸。以蠟蜜實其底而增減之,則和管而成音,無所復調,當與琴瑟相參。《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簫。《爾雅·釋言》大簫謂之言,小者謂之筊。《疏》李巡曰:大簫,聲大者言言也。小者聲揚而小,故言筊。筊,小也。郭璞曰:簫,一名籟。《莊子·寓言篇》顏成子遊謂南郭子綦曰: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註》郭象曰:籟,簫也。《前漢·元帝紀贊》鼓琴瑟,吹洞簫。《註》如淳曰:洞簫,簫之無底者。《段龜龍·涼州記》呂纂,咸寧二年,人發張駿冢,得玉簫。《丹陽記》江寧縣南三十里有慈姥山,積石臨江,上生簫管竹,圓緻異于他處,自泠倫採竹嶰谷,其後惟此簳見珍,故歷代常給樂府,而俗呼曰鼓吹山。《正韻》亦作箾。又弓末謂之簫。《禮·曲禮》凡遺人弓者,右手執簫,左手承弣。《註》簫,弭頭也。謂之簫,簫邪也。《正義》:簫,弓頭,頭稍剡差邪似簫,故謂爲簫也。又與篠通。《馬融·長笛賦》林簫蔓荆。《註》簫與篠通。又叶音脩。《劉邵·趙都賦》擊靈鼓,鳴籟簫。乘素波,鏡淸流。
考證:〔《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均管簫參差之音。〕謹按參差之音四字月令所無,謹照月令原文改均琴瑟管簫。

67 十二:
𥳥:《集韻》乃挺切,音濘。𥳥𥵝,籝也。

68 十二:
簬:〔古文〕簵《廣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𠀤音路。美竹。中作箭。《戰國策》趙襄子居晉陽,患無矢。張孟談曰:公宮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廧之,請發而用之,則箘簵之勁不能過也。《註》簬卽簵。《韻會》或作𥸐。

69 十二:
𥳦:《集韻》筍古作𥳦。註詳六畫。

70 十二:
𥳧:《字彙補》山皆切,音崽。《唐韻》簁籮,古以爲玉柱,故字从玉。亦作𥳧。𥳧字原刻从徙,不从歨。𥳧籮。

71 十二:
𥳨:《五音篇海》音義與𥴫同。

72 十二:
簭:《字彙補》與筮同。《周禮·春官》簭人,中士二人。《註》問蓍曰筮,其占易。又簭人,掌三《》以辨九簭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九簭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參,九曰巫環,以辨吉凶。《註》此九巫皆當爲筮之誤。又噬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攫閷援簭之類。《註》簭者,以口噬物而食也。

73 十二:
𥳩:《集韻》力求切,音留。本作䉧。竹聲。又《集韻》力久切,音柳。竹名。

74 十二:
𥳪:《玉篇》息亂切《類篇》蘇貫切《海篇》音算。竹器。

75 十二:
𥳫:《集韻》與腆同。

76 十二:
𥳬:《字彙補》烏紺切,音暗。垢肉貌。

77 十二:
𥳭:《集韻》箭古作𥳭。註詳九畫。

78 十二:
𥳮:《集韻》同䉂。

79 十二:
𥳯:《字彙補》音義與策同。

80 十二:
䉙:《類篇》於分切《字彙補》余倫切,𠀤音雲。竹名。

81 十二:
𥳰:《字彙補》丁定切,音飣。竹器。

82 十二:
𥳱:《集韻》疏臻切,音莘。簟也。

83 十二:
𥳲:《字彙補》丁故切,音妒。格笿也。

84 十二:
𥳳:《字彙補》徒其切,音提。竹名。

85 十二:
𥳴:《集韻》下巧切,音澩。筍也。又《集韻》吉巧切,音絞。義同。或作𥰹。

86 十二:
𥳵:《字彙補》子芮切,音醉。絡絲也。

87 十二:
𥳶:《集韻》止兩切,音掌。竹名。

88 十二:
𥳷:《字彙補》子淺切,音剪。竹名。

89 十二:
䉚:《集韻》謨耕切,音萌。竹也。一曰竹筍。

90 十二:
𥳸:《字彙補》徒感切,音禫。𥳸籠,箱屬。又《海篇》徒覽切,音淡。又都敢切,音膽。義𠀤同。○按卽䉞、𥱷二字之譌。

91 十二:
𥳹:《字彙補》丁感切,音膽。竹名。○按卽𥱷字之譌。

92 十二:
𥳺:《字彙補》先孔切,音悚。箸桶也。○按《廣韻》《集韻》《揚子·方言》通从木作𥵅。又《類篇》改作䉥,當卽𥵅、䉥二字之譌。

URN: ctp:kangxi-zidian/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