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 -> -> -> 十四

《十四》

Library Resources
1 十四:
薯:《唐韻》常恕切。薯蕷。俗藷字。詳藷字註。

2 十四:
薰:《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云切,音勲。《說文》香草也。《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又《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又灼也。《易·艮卦》厲薰心。《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註》皆旱熱薰炙人。又與獯通。《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又與勳通。《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又《韻補》音萱。《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又許運切,音訓。義同。
考證:〔《漢·夏承碑》帶薰著于王室。〕謹照原文帶改策。

3 十四:
薱:《唐韻》《韻會》𠀤徒對切,音隊。《博雅》薱薱,茂也。《張衡·東京賦》鬱蓊薆薱。《註》草木盛貌。

4 十四:
薲:《唐韻》同蘋。又《山海經》崑崙之丘,有草名曰𦿜草,食之巳勞。《酉陽雜俎》瓜州飼馬以𦿜草。

5 十四:
薳:《唐韻》韋委切,音蔿。《說文》草也。又姓。《左傳》楚大夫薳子馮。又《集韻》雨阮切,音遠。薳志,藥草。或作蒬。又𨘏。

6 十四:
薴:《唐韻》女耕切,音儜。《說文》𦱊薴,草亂貌也。又薺薴,藥名。又石薺薴,生山石閒。

7 十四:
薵:《唐韻》直由切《集韻》𨻰留切,𠀤音儔。《類篇》草名。《博雅》薵藸,蔥也。《枚乗·七發》漃漻薵蓼。又《揚子·方言》薵、蒙,覆也。

8 十四:
薶:《唐韻》與埋同。《博雅》藏也。《爾雅·釋天》祭地曰瘞薶。《註》旣祭薶藏之。《淮南子·時則訓》掩骼薶骴。又《類篇》暮拜切,音韎。義同。又《集韻》陵之切,音釐。《爾雅·釋言》窒薶,塞也。又《直音》音懷。草名。又《字彙補》烏魁切,音威。汚也。《淮南子·俶眞訓》鑒明者,塵垢弗能薶。

9 十四:
𦾫:《篇海》古祿切,音谷。藥草名。

10 十四:
𦾬:《集韻》昨合切,音雜。《玉篇》草名。

11 十四:
𦾭:《集韻》蒡本字。

12 十四:
薷:《集韻》汝朱切,音儒。木耳。又《類篇》而由切,音柔。同葇。《本草》香薷。詳葇字註。

13 十四:
薸:《唐韻》符消切《韻會》毗霄切,𠀤音瓢。《揚子·方言》江東謂浮萍爲薸。又《集韻》紕招切,音漂。彌遙切,音描。義𠀤同。

14 十四:
薹:《唐韻》徒哀切《集韻》堂來切,𠀤音臺。蕓薹,菜名。又草名,夫須也。《韻會》通作臺。《陸璣詩疏》臺,莎草也。《謝朓詩》連隂盛農節,薹笠聚東葘。

15 十四:
𦾮:《類篇》古旱切,音笴。禾莖也。又居案切,音肝。《說文》艸也。

16 十四:
𦾯:《集韻》同菉。

17 十四:
䕒:《集韻》居牙切,音嘉。《玉篇》草名。

18 十四:
薺:《集韻》《正韻》𠀤在禮切,音鱭。甘菜。《·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董仲舒·雨雹對》薺麥始生,由陽升也。又《韻會》草名。又《類篇》才詣切,音劑。義同。又才資切,音疵。《采薺》,逸《》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見茨字註。

19 十四:
𦾰:《集韻》力錦切,音廩。《爾雅·釋草》莪,蘿。《註》今莪蒿也。亦曰𦾰蒿。《本草》𦾰之爲言高也。

20 十四:
薻:《集韻》藻本字。《說文》从水巢聲。《五經文字》藻同薻。

21 十四:
𦾱:《唐韻》楚交切,音鈔。𦾱取也。《集韻》作摷。別見手部。

22 十四:
薼:《集韻》池鄰切,音陳。與蔯同。《類篇》䓰薼菜。《正字通》茵蔯別作茵薼。茵字作艸下囙。

23 十四:
𦾲:《集韻》几利切,音冀。《篇海》草名。

24 十四:
薽:《唐韻》章鄰切《集韻》之人切,𠀤音眞。《爾雅·釋草》茢薽,豕首。《疏》南人名爲地菘,又名蝦蟆藍,亦名蟾蜍蘭。又《五經文字》吉延切,音鸇。義同。

25 十四:
𦾳:《集韻》力協切,音蛺。《類篇》草木疏貌。

26 十四:
䕓:《唐韻》初八切,音察。《玉篇》䕓草,有毒,用殺魚。又《增韻》草芥也。《韓愈·聯句》燾養均草䕓。又《集韻》初芮切,音𠽶。草汚地也。○按《正字通》云:《廣韻》有草䕓、草廬。今《廣韻》但云草名,無草廬訓義,未知《正字通》何據。

27 十四:
𦾴:《集韻》蘩本字。

28 十四:
薾:《集韻》忍氏切,音爾。《說文》華盛也。《》彼薾維何。又《唐韻》奴禮切,音禰。義同。《韻會》或作𦬼。

29 十四:
薿:《唐韻》魚起切,音擬。《說文》茂也。《·小雅》黍稷薿薿。《柳宗元·賀嘉禾及芝草表》旣呈薿薿之祥,復覩煌煌之秀。又魚力切。嶷入聲,義同。

30 十四:
𦾵:《集韻》《韻會》𠀤娟營切,音縈。《說文》草旋貌。引《》葛藟𦾵之。今文通作縈。又《玉篇》𦾵,萎蕤也。又《唐韻》與𦽓同。

31 十四:
藀:《集韻》𤣥扃切,音螢。本作熒。《爾雅·釋草》藀,委萎。《註》藥草也。《又》葋,艼熒。詳葋字註。

32 十四:
藁:《集韻》《正韻》𠀤古老切,音杲。《唐韻》俗槀字。《正字通》木枯也。又藁席。《荀子·正名篇》屋室廬宇葭藁蓐,尚機筵,而可以養形。《註》以藁爲席,貧賤人之居也。又藁本,藥名。《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蘼蕪、藁本、白芷。又《史記·屈原傳》屬草藁。《索隱註》創制憲令之本。又《前漢·陳湯傳》斬郅支及名王以下,縣頭藁街。又《韻補》車御切。《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藁。《正字通》引《漢書·馬援傳》藁葬註,草也。○按藳葬,藁字从禾,不从木。

33 十四:
䕔:《集韻》乎監切,音銜。《玉篇》草名。又《類篇》丘銜切,音嶔。菜屬。

34 十四:
藂:《唐韻》俗叢字。《韻會》叢或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又《集韻》粗送切。草稚也。

35 十四:
䕕:《集韻》莫半切,音幔。《玉篇》草也。

36 十四:
𦾶:《唐韻》慈染切,音漸。《埤蒼》麥秀貌。見蔪字註。又《正韻》將廉切,音尖。義同。

37 十四:
𦾷:《唐韻》與蓼同。又《王應麟·詩攷》蒸在𦾷薪,衆薪也。

38 十四:
藃:《唐韻》許嬌切,音囂。草貌。又許交切,音虓。禾傷肥也。又《韻會》虛到切,音耗。暴起貌。《周禮·冬官·輪人》以火養其隂而齊諸其陽,則轂雖敝不藃。《鄭註》藃暴,隂柔後必橈減幬革暴起也。又《集韻》黑各切,音郝。木乾藃也。一曰草肥貌。

39 十四:
𦾸:《唐韻》多官切,音端。草名。

40 十四:
𦾹:《集韻》蘇官切,音酸。草名。

41 十四:
藄:《唐韻》渠之切,音其。《爾雅·釋草》藄,月爾。《註》卽紫藄也。似蕨,可食。又《集韻》居之切,音基。義同。或作𦸀、𦻆。

42 十四:
藅:《唐韻》房月切,音伐。《爾雅·釋草》藆藅。

43 十四:
藆:《唐韻》九輦切,音蹇。藆藅。註見藅。《集韻》或作𧃕。

44 十四:
藇:《唐韻》徐呂切,音序。《·小雅》釃酒有藇。《傳》美貌。又以諸切,音余。芞藇,香草。又羊洳切,音豫。藷藇,見藷字註。又余呂切,音與。蕃蕪也。又相居切,音胥。人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望出吳郡。

45 十四:
𦾺:《唐韻》餘招切,音姚。《集韻》𦾺芅,草名。羊桃也。《爾雅》作銚,詳芅字註。又《集韻》弋笑切,音曜。義同。

46 十四:
藈:《集韻》涓畦切,音圭。《玉篇》草名。《爾雅·釋草》鉤,藈姑。《註》鉤,𤬏也。一名王瓜。又苦圭切,音暌。義同。

47 十四:
𦾻:《集韻》倚謹切,音隱。𦾻蕫草。

48 十四:
䕖:《集韻》同蓀。

49 十四:
𦾼:《集韻》同𦵷。

50 十四:
𦾽:《唐韻》徒合切,音沓。菈𦾽。詳菈字註。

51 十四:
𦾾:《集韻》䔄本字。

52 十四:
藉:〔古文〕𧃫《唐韻》慈夜切,音躤。《說文》祭藉也。《·大過》藉用白茅。《註》薦藉于物。又《禮·曲禮》執玉,其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襲。《註》藉,藻也。《疏》凡執玉必有其藻,以承于玉。《儀禮·聘禮註》藉謂繅也。繅所以蘊藉玉。又《孟子》助者,藉也。《趙岐註》猶人相借力助之也。《戰國策》藉兵乞食于西周。又《前漢·薛廣德傳》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註》寬博有餘也。又《後漢·隗囂傳》光武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所以慰藉之良厚。又《綱目集覽》身之所依曰藉。又《釋名》咀藉也,以藉齒牙也。又秦昔切,音籍。狼藉,離披雜亂貌。《前漢·江都易王傳》國中口語藉藉,無復至江都。又《周語》宣王卽位,不藉千畝。《前漢·文帝紀》其開藉田。又《穀梁傳·哀十三年》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註》藉謂貢獻。又《莊子·應帝王》猿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註》藉,繩也。又《史記·武安侯傳》今吾身在也,而人皆藉吾弟。《註》藉,蹈也。又姓。《國語》藉偃,晉大夫。又《唐韻古音》讀胙。《史記·商君傳》註新序論:周室歸藉。《索隱》藉音胙。又《韻補》秦二切。《班固·西都賦》原野蕭條,目極四裔。禽相鎭壓,獸相枕藉。

53 十四:
𦾿:《唐韻》咨盈切,音晶。《玉篇》仙草。《直音》黃精也。又《類篇》蕪𦾿也。○按《本草》黃精本作精,蕪菁本作菁。《直音》《類篇》未知何據。

54 十四:
𦿀:《唐韻》直魚切,音除。薵𦿀,菜名,蔥也。

55 十四:
𦿁:《唐韻》方六切,音福。草名。

56 十四:
藊:《集韻》補典切,音匾。豆名。《本草》李時珍曰:藊本作扁,莢形扁也。

57 十四:
𦿂:《唐韻》與專切,音緣。《玉篇》𦿂尾,射干也。《本草》草名𦿂尾,根名𦿂頭。

58 十四:
藋:《唐韻》徒弔切,音掉。《說文》釐草也。《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又《爾雅·釋草》拜蔏藋。《註》蔏藋赤似藜。又《·大雅》菫荼如飴。《疏》廣雅云:菫,藋也,今三輔之閒言猶然。又《博雅》藋梁,木稷也。又直角切,音濯。蒴藋,藥草。又音翟。灰藋。《本草註》梁𥳑文帝《勸醫文》作灰𧀝菜。

59 十四:
䕗:《集韻》毗至切,音鼻。草名。

60 十四:
䕘:《集韻》同苓。又良郢切,音領。草名。

61 十四:
𦿃:《集韻》山巧切,音稍。草長貌。

62 十四:
𦿄:《唐韻》丑亮切,音暢。草茂也。《說文》作𧀄。

63 十四:
𦿅:《集韻》皮孕切,音凭。草盛貌。

64 十四:
𦿆:《唐韻》徒浪切,音宕。䕞𦿆,毒藥。《博雅》𦶐苹,䕞𦿆也。

65 十四:
𦿇:《篇海》上史切,音士。鄕名,在密縣。

66 十四:
𦿈:《正字通》俗蘥字。

67 十四:
藌:《集韻》同蔤。

68 十四:
藍:《唐韻》魯甘切,音籃。染靑草也。《·小雅》終朝采藍。《周禮·地官·掌染草註》染草藍、蒨,象斗之屬。《通志》藍三種:蓼藍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靑。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靑出於藍而靑於藍。又《古今注》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又《說文》瓜苴也。又《酉陽雜俎》藍蛇,首有毒,尾能解毒,南人以首合藥,謂之藍藥。又鳥名。《爾雅·釋鳥》秋鳸,竊藍。《註》竊藍,靑色。又濫也。《大戴禮》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又地名。《晉語》三卿宴于藍臺。又山名。《水經注》新河出令支縣之藍山。又水名。《杜甫詩》藍水遠從千㵎落。又《綱目集覽》伽藍,梵語,猶中華言衆園。又姓。《通志·氏族略》戰國時中山大夫藍諸。又通襤。《傅𤣥詩》整此藍縷衣。
考證:〔又鑑也。〕謹照大戴禮註鑑改濫。

69 十四:
𦿉:《篇海》同餕。《儀禮·特牲饋食禮》命嘗食𦿉者舉奠。《註》士使嗣子及兄弟𦿉,其惠不過族親。餘詳餕字註。

70 十四:
𦿊:《唐韻》落胡切,音盧。𦿊會,藥名。《本草》𦿊會,一名挐會,一名訥會,一名象膽。

71 十四:
𦿋:《集韻》同藒。

72 十四:
藎:《唐韻》《韻會》𠀤徐刃切,音燼。《本草》藎草,一名黃草,一名盭草,可染黃。又《爾雅·釋詁》藎,進也。《·大雅》王之藎臣。《疏》藎,忠愛之篤,進進無巳也。又《揚子·方言》藎,餘也。周鄭之閒曰藎。《註》遺餘。《馬融·長笛賦》藎滯抗絕。又秦、晉之閒炊薪不盡曰藎。或作𧃤𦳒。又𧂰。
考證:〔《揚子·方言》藎,餘也。《註》遺餘,周鄭之閒曰藎。〕謹照原文註遺餘三字,移於周鄭之閒曰藎下。

73 十四:
𦿌:《唐韻》落戈切,同蔂。

74 十四:
藏:〔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𠀤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𠀤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考證:〔《晉語》文公之出也,豎豆須守藏者也。〕謹照原文豆改頭。〔《周禮·天官·醫師》參之以九藏之動。〕謹照原書醫師改疾醫。

75 十四:
𦿍:《唐韻》匹各切,音粕。《博雅》𦿍,蘀落也。又《集韻》普木切,音撲。義同。

76 十四:
𦿎:《集韻》芻刮切,音纂。除草也。

77 十四:
藐:《唐韻》亡沼切,音眇。《博雅》小也。《左傳·僖九年》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又《孟子》說大人則藐之。《註》輕視貌。又《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註》遠也。又《張衡·西京賦》眳藐流盼。《註》藐,好視容也。又《揚子·方言》漸也。又《博雅》廣也。又莫角切,音邈。《爾雅·釋草》藐,茈草。《註》可以染紫,一名茈䓞。又《爾雅·釋詁》藐藐,美也。《·大雅》寢廟旣成,旣成藐藐。又《·大雅》誨爾諄諄,聽我藐藐。《傳》藐藐然不入也。又《韻補》叶音密。《司馬相如·上林賦》長眉連娟,微睇綿藐。色授魂與,心愉于側。又眉敎切,音貌。亦染草。

78 十四:
藑:《唐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𠀤音瓊。《說文》茆葍,一曰蕣也。《爾雅·釋草》葍,藑茅。《註》葍,華有赤者爲藑。藑、葍一種耳。《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筵篿。《註》藑茅,香草。又《集韻》詳兗切,音𣎓。義同。

79 十四:
𦿏:《唐韻》莫紅切,音蒙。草可爲帚。《說文》灌渝也。又《博雅》甾𦿏,孽也。又《集韻》謨中切,音瞢。義同。

80 十四:
藒:《唐韻》《集韻》𠀤丘竭切,音朅。《爾雅·釋草》藒車,芞輿。《屈原·離騷》畦留夷與藒車。《本草》藒車香生徐州。○按《說文》作藒,《正字通》作䔾,韻書經典𠀤作藒。《正字通》存䔾去藒,未知何據。

81 十四:
𦿐:《唐韻》昨結切,音截。草𦿐。草名。又《博雅》治也。

82 十四:
䕙:《集韻》同𦿐。

83 十四:
𦿑:《字彙補》古葬字。註詳九畫。

84 十四:
𦿒:《集韻》同榛。

85 十四:
𦿓:《集韻》𦼷本字。

86 十四:
𦿔:《集韻》同蔽。

87 十四:
䕚:《集韻》同蕢。

88 十四:
𦿕:《集韻》同樵。

89 十四:
𦿖:《集韻》盧谷切,音鹿。𦿖菌,草名。地䓴也。

90 十四:
𦿗:《集韻》同耄。《書·呂𠛬註》耄今作𦿗。

91 十四:
𦿘:《集韻》同葅。

92 十四:
𦿙:《玉篇》同蘀。

93 十四:
䕛:《集韻》訖洽切,音夾。草名。

URN: ctp:kangxi-zidian/1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