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六》

電子圖書館
1 六:
詡:《唐韻》况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𠀤訏上聲。《說文》大言也。《玉篇》人語也。《廣韻》和也,普也,遍也,大也。《禮·禮器》德發揚,詡萬物。《疏》言王者撫有四海,宜發揚其德,普遍萬物也。《前漢·揚雄傳》尚泰奢,麗誇詡。《註》詡,大也。又《廣韻》敏而有勇也。《禮·少儀》會同主詡。《註》詡,謂敏而有勇。又辭氣明盛貌。又人名。《前漢·平帝紀》沛郡太守石詡。《說文》本作𧩘。

2 六:
詢:《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𠀤音荀。《說文》謀也。《玉篇》咨也。《·舜典》詢事考言。《·小雅》周爰咨詢。《傳》親戚之謀爲詢。《左傳·襄四年》諮親爲詢。又《爾雅·釋詁》信也。《註》宋衞曰詢。《疏》按方言:宋衞汝潁之閒曰洵。鄭風溱洧:洵訏且樂。詢、洵音義同。《玉篇》或作𧪂。《集韻》或作𧪱、咰。《字彙補》譌作𧩛。

3 六:
詣:《唐韻》五計切《集韻》《韻會》硏計切,𠀤音羿。《說文》𠋫至也。《徐曰》徑𠋫而詣之也。《小爾雅》進也。《玉篇》往也,到也。《增韻》造也。《左傳·莊十七年註》鄭詹詣齊見執。《史記·秦本紀》代王乗傳詣長安。《王褒·洞簫賦》躊躇稽詣。《註》倉頡篇云:詣,至也。言聲稽留,如有所詣也。又《正字通》學業深入曰造詣。又蟲名。《揚子·方言》蛄詣謂之杜蛒。又與栺通。漢有枍栺宮,以木而名。《三輔黃圖》作枍詣宮。《註》枍詣,木名。言宮中美木茂盛也。又與倪通。《春秋·昭二十九年》叔詣卒。《公羊》《穀梁傳》作叔倪。

4 六:
詤:《唐韻》《集韻》𠀤呼光切,音荒。《說文》夢言也。又《廣韻》呼晃切《集韻》虎晃切,𠀤荒上聲。義同。又《博雅》忽也。又《廣韻》許昉切《集韻》詡往切,𠀤音怳。義同。《廣韻》《類篇》書作𧧢。《集韻》書作𧧮。《玉篇》譌作𧨆。

5 六:
詥:《唐韻》𠋫閤切《集韻》曷閤切,𠀤音合。《說文》諧也。又《集韻》葛合切,音鴿。會言也。《六書統》从言从合,合衆意也。《㴑原》本作合。

6 六:
試:《唐韻》《集韻》《韻會》𠀤式吏切,詩去聲。《說文》用也。《博雅》嘗也。《增韻》探也,較也。《·无妄》无妄之藥,不可試也。《釋文》試驗,一曰用也。《註》試,謂少嘗之也。《·舜典》明試以功。《禮·緇衣》𠛬不試而民咸服。《莊子·齊物論》嘗試言之。又《正韻》式至切,音翅。義同。又姓,見《姓苑》。又《集韻》設職切,音識。義同。通作式。又叶詩止切,音始。《·小雅》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試叶止。又叶申之切,音詩。《·小雅》私人之子,百僚是試。叶上裘,裘音渠之反。

7 六:
䛔:《集韻》女加切,音拏。《博雅》䛳䛔,拏也。《正字通》俗誽字。博雅註誤。

8 六:
䛕:《字彙》俗諛字。

9 六:
䛖:《集韻》同詍。又人名。與䛖、崇䛖,見《宋史·宗室表》。

10 六:
䛗:《唐韻》職雉切《集韻》軫視切,𠀤音旨。《說文》訐也。《廣韻》訐發人之惡。又《玉篇》之耳切,音止。義同。又《說文長箋》亦作𧧰。

11 六:
𧧃:《集韻》几利切,音冀。《類篇》訐也。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朝奉郞不𧧃。○按𧧃、䛗義同音異,類篇原分爲二,《正字通》以䛗爲𧧃字譌省,妄詆說文譌从言臣聲,大謬。

12 六:
䛘:《廣韻》《集韻》𠀤如林切,音壬。信也,念也。又詉也。一曰喉聲謂之䛘。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贈奉直大夫令䛘。又《玉篇》女林切《廣韻》女心切《集韻》尼心切,𠀤音鵀。義同。又《玉篇》多言也。

13 六:
𧧄:《集韻》無放切,音望。《類篇》誑也。通作𡚶。

14 六:
𧧅:《集韻》疏吏切,使去聲。《類篇》忘也。又《六書統》古文諫字。註詳九畫。

15 六:
𧧆:《集韻》都回切,音堆。《類篇》讁也。或作𧪲、𧨮。

16 六:
詧:《唐韻》楚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𠀤與察同。《說文》言微親察也。《史記·秦本紀》繆公與由余曲席而坐,問其地形與兵勢,盡詧,而後令內史廖以女樂二八遺戎王。《韓愈·征南聯句》刀暗歇宵詧。《註》刀,刁斗也。又人名。《梁書·武帝紀》岳陽王蕭詧。又《集韻》遷薛切,遷入聲。察也。又《廣韻》《集韻》𠀤千結切,音切。正言也。與𧫕同。

17 六:
詨:《集韻》《韻會》《正韻》𠀤虛交切,音嘐。《類篇》吳人謂叫呼爲詨。《北史·爾朱世隆傳》世隆與元世儁握槊,忽聞局上詨然有聲。又《讀書通》叫、訆通作詨。引山海經:馬成山有鳥,名曰鶌鶋,其鳴自詨。卽其鳴自訆。又《韻會》或作謼。《前漢·田蚡傳》謼服謝罪。《師古註》謼,火交反。又《集韻》或作謞誟嘮嚆呼。《正字通》又與噭通。又《廣韻》古肴切《集韻》居肴切,𠀤音交。《類篇》詨,矜誇也。又《廣韻》呼敎切《集韻》許敎切,𠀤嘐去聲。《玉篇》大嘷也,呼也,喚也。《廣韻》與嗃同。又《集韻》居效切,交去聲。又《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𠀤音效。義𠀤同。

18 六:
詩:〔古文〕𧥳《唐韻》書之切《集韻》《韻會》《正韻》申之切,𠀤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又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又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又《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又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又《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19 六:
詪:《唐韻》乎懇切《集韻》下懇切,𠀤音很。《說文》很戾也。又《正字通》與很通。不聽從也。又《集韻》口很切,音懇。又《唐韻》《集韻》𠀤古恨切,音艮。義𠀤同。又《廣韻》古很切《集韻》舉很切,𠀤艮上聲。《博雅》詪詪,語也。又《玉篇》難語貌。又《集韻》苦本切,音捆。𧨸詪,很貌。又《廣韻》胡典切,音峴。爭語也。《說文》本作𧨛。

20 六:
𧧇:《集韻》都唾切,朶去聲。《類篇》言相誇也。

21 六:
𧧈:《字彙》力水切,音耒。銘也,諡也。《正字通》誄字之譌。

22 六:
𧧉:《集韻》闥各切,音託。《類篇》毀也。

23 六:
詫:《集韻》《韻會》《正韻》𠀤丑亞切,音侘。誑也。《玉篇》誇也。《晉書·宗室傳》甘言詫語,方伯襲之以輕兵。《唐書·史思明傳》思明詫曰:朝義怯,不能成我事。《音義》詫,誑也。《宋史·張去華傳》浙人毎迓朝使,必列步騎以自誇詫。又通作姹。《史記·司馬相如傳》子虛過詫烏有先生。《前漢·司馬相如傳》作姹。《師古曰》姹,誇誑之也。又通作侘。《史記·韓長孺傳》以侘鄙縣。《註》誇也。又《集韻》或作𧩫。《韻會》亦作咤。又《集韻》虛訝切,音罅。吿也。又《集韻》都故切,音妒。與託同。奠爵也。《·顧命》王三宿三祭三咤。《釋文》咤,亦作宅。馬云:亦作詫。《說文》作㓃。

24 六:
𧧊:《集韻》王咼切《類篇》五咼切,𠀤外平聲。諣𧧊,惰也。《類篇》本作詭。《字彙》譌从巳,載六畫,誤。

25 六:
詬:《唐韻》呼𡨥切《集韻》《韻會》《正韻》許𠋫切,𠀤吼去聲。《說文》謑詬,恥也。《博雅》罵也。《玉篇》恥辱也。《廣韻》怒也。《增韻》詈也。《左傳·哀八年》曹人詬之,不行。《杜註》詈辱也。《禮·儒行》常以儒相詬病。《註》詬病,猶恥辱也。《後漢·鄧禹傳》康聞詬之。《註》罵也。《唐書·劉文靖傳》君雅詬曰:反人欲殺我耳。《音義》怒也。又《增韻》巧言也。又《金壷字考》奊詬,無志節也。《前漢·賈誼傳》奊詬亡節。《師古註》奊詬謂無志分也。又姓,見《姓苑》。又《廣韻》苦𠋫切《集韻》丘𠋫切,𠀤音𡨥。又《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厚去聲。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𠋫切,苟去聲。又《集韻》《韻會》很口切《正韻》胡口切,𠀤音厚。又《廣韻》古厚切《集韻》舉厚切,𠀤音苟。義𠀤同。《說文》或作訽。《集韻》亦作㖃。

26 六:
詭:《唐韻》過委切《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𠀤音垝。《說文》責也。《前漢·京房傳》臣出守郡,自詭效功。《師古註》自以爲憂責也。《孔融·薦禰衡表》昔賈誼求試屬國,詭繫單于。《註》自責必繫單于也。又《玉篇》欺也,謾也。《類篇》詐也。《穀梁傳·文六年》詭辭而出。《註》不以實吿人。又《玉篇》怪也。《莊子·齊物論》是其言也,其名爲弔詭。《註》弔詭,至怪也。又《增韻》異也。《前漢·劉輔傳》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當聖心者。《師古註》詭,異於衆也。《後漢·班固傳》殊形詭制。《註》詭,異也。又違也。《前漢·董仲舒傳》有所詭於天之理與。《師古註》違也。又毀也。《後漢·班固傳論》固之序事不激詭。《註》激,揚。詭,毀也。又《廣雅》詭隨,小惡也。《·大雅》無縱詭隨。《註》不顧是非,而妄隨人也。又《廣韻》橫射物爲詭遇。《孟子》爲之詭遇。《趙註》橫而射之也。《朱註》不正而與禽遇也。又譎詭,變化也。《張衡·東京賦》瑰異譎詭。又《廣雅》詭犀,總也。總,音思。又《正韻》戾也。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司詭星出西方。《孟康註》星大而有尾,兩角,熒惑之精也。又邑名。《史記·秦始皇紀》將軍蒙騖,攻魏氏畼有詭。《註》畼有詭,魏邑名。又姓。《左傳·莊十六年》晉武公伐夷,執夷詭諸。《註》詭諸,周大夫。夷,采地名。又人名。《史記·齊世家》桓公長衞姬生無詭。《左傳》作無虧。又通作恑。《陸機·辯亡論》古今詭趣。《註》詭,變也。同恑。《集韻》或作謉、譌。《正韻》亦作佹、傀。

27 六:
詮:《唐韻》此緣切《集韻》《韻會》逡緣切《正韻》且緣切,𠀤音銓。《說文》具也。《玉篇》治亂之體也。《廣韻》平也。《類篇》擇言也。又解喩也。《晉書·武陔傳》文帝數與詮論。《音義》謂具說事理也。《𨻰書·傅縡傳》言爲心使,心受言詮。《吳越春秋》惟夫子詮斯義也。《註》擇言也。《杜甫·秋日詠懷詩》衣褐向眞詮。又《淮南子·詮言訓註》詮,就也。就萬物之指,以言其徵,事之所謂,道之所依也。又《金史·選舉志》凡會試,詮讀官二員。

28 六:
䛙:《集韻》許六切,音蓄。《類篇》䜡䛙,聞香貌。又《五音集韻》丑六切,音畜。義同。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贈眉州防禦使士䛙。《正字通》與㕲通。

29 六:
詯:《唐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𠀤音晦。《說文》膽气滿,聲在人上也。又《廣韻》休市也。又《玉篇》胡內切《唐韻》《集韻》胡對切,𠀤音繢。義同。又《類篇》胡市也。一曰決後悔也。或作䛛。《六書正譌》別作𧩤,非。

30 六:
䛚:《廣韻》離灼切《集韻》力灼切,𠀤音略。《玉篇》歎美言也。又人名。師䛚、汝䛚,見《宋史·宗室表》。

31 六:
𧧋:《玉篇》《集韻》𠀤力制切,音例。言美也。

32 六:
詰:《唐韻》去吉切《集韻》喫吉切,𠀤音蛣。《說文》問也。《廣雅》讓也,責也。《玉篇》治也,譴也,問罪也。《·立政》其克詰爾戎兵。《傳》治也。《禮·月令》詰誅暴慢。《註》謂問其罪,窮治之也。《老子·道德經》此三者,不可致詰。《註》問也。《史記·平津侯傳》汲黯庭詰弘。《註》責讓也。又《周禮·天官·大宰》五曰𠛬典,以詰邦國。《註》詰,猶禁也。又《秋官·大司𡨥》佐王𠛬邦國,詰四方。《註》詰,謹也。又詰屈。《晉書·衞恆傳》字勢云:硏桑不能數其詰屈。又《小爾雅》詰朝,明旦也。《左傳·僖二十七年》詰朝相見。《說文長箋》本作喆朝。喆,古哲字。借明也。故明朝爲喆朝。今俗以喆爲詰,因詰喆形溷,誤。又《集韻》丘傑切,音憩。喬詰,意不平也。《莊子·在宥篇》喬詰卓鷙。

33 六:
話:〔古文〕𦧵《玉篇》胡卦切《正韻》胡挂切,𠀤音畫。《說文》合會善言也。《爾雅·釋詁》言也。《疏》孫炎曰:善人之言也。《廣韻》語話也。《·盤庚》乃話民之弗率,誕吿用亶。《註》吿也,言也。《·大雅》愼爾出話。《傳》善言也。《左傳·文六年》著之話言。《註》爲作善言遺戒。又《廣雅》調也,恥也。又《小爾雅》治也。又《唐韻》胡快切《集韻》《韻會》戸快切,𠀤音躗。義同。又《集韻》胡化切,華去聲。亦言也。或作咶。又叶胡臥切,和去聲。《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兀然無所思,日高尚閒臥。暮讀一卷書,會意如嘉話。《說文》本作䛡。籀文作譮。

34 六:
𧧌:《唐韻》《集韻》𠀤前歷切,音寂。與𡧯同。《說文》無人聲。《玉篇》靜也。《集韻》或作諔𡧘漃。今寂字。

35 六:
𧧍:《字彙》俗哂字。

36 六:
𧧎:《字彙》與𠱚同。

37 六:
䛛:《集韻》與詯同。

38 六:
該:《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𠀤音垓。《說文》軍中約也。又《玉篇》盛也。又《增韻》載也。《廣韻》備也,咸也,兼也,皆也。《穀梁傳·哀元年》此該之變而道之也。《註》該,備也。《前漢·律歷志》該藏萬物。《揚子·太𤣥經》萬物該兼。又《正字通》俗借爲該當之稱,猶言宜也。凡事應如此曰該。又人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少皡氏有四叔,一曰該。該爲蓐收。《註》金正也。又姓,見《姓苑》。

39 六:
詳:《唐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𠀤音翔。《說文》審議也。《玉篇》審也,論也,諟也。《增韻》語備也。《·蔡仲之命》詳乃視聽。《傳》審也。《詩·衞風》中冓之言,不可詳也。《傳》詳言之也。《穀梁傳·襄二十九年》詳其事,賢伯姬也。《史記·封禪書》其詳不可得而記聞。《前漢·儒林傳》詳延天下方聞之士。《註》詳,悉也。又善也。《·大壯》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疏》詳者,善也。進退不定,非爲善也。《釋文》王肅作祥。《左傳·成十六年》詳以事神。《註》詳,祥也。又善用心曰詳。《公羊傳·宣十二年》不赦不詳。又官名。《宋史·職官志》檢詳官,煕寧四年置。又《金史·百官志》鎭撫邊民之官曰詳穩,踵遼官名也。又通作翔。《前漢·西域傳》道里遠近翔實矣。《師古註》翔,與詳同。假借用耳。又《廣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詐也。通作佯。《史記·殷本紀》箕子詳狂爲奴。《說文》本作𧨢。《字彙》譌作詳,列六畫。非。

40 六:
詴:《集韻》烏回切,音隈。呼人也。又呼聲。又《集韻》戸賄切,回上聲。義同。

41 六:
詵:《唐韻》所臻切《集韻》《韻會》《正韻》疏臻切,𠀤音莘。《說文》致言也。《徐曰》先致其言也。《博雅》問也。《廣韻》衆人言也。又《玉篇》衆多也。《·周南》螽斯羽詵詵兮。《傳》衆多也。又和集貌。《𨻰書·周弘正傳》後進詵詵,不無傳業。《元史·張䇓傳》子弟從之者詵詵如也。又《集韻》先見切,音霰。義同。

42 六:
𧧏:《集韻》爾者切,音惹。與喏同,應聲也。又《集韻》人夜切,惹去聲。義同。又《類篇》如也。

43 六:
𧧐:《正字通》字彙云:集成有䛋無𧧐,此字疑譌。按訹音戌,俗作𧧐。因聲近而譌从戊,無戌音。集成載䛋,亦誤。

44 六:
𧧑:《集韻》喭古作𧧑。註詳口部九畫。

45 六:
𧧒:《唐韻》《集韻》《韻會》𠀤七賜切,音刺。《說文》數諫也。《韻會》謂數其過而諫之也。又通作刺。《佩觿集》譏諫也。《毛詩序》下以風刺上。《孟子》刺之無刺也。

46 六:
詶:《唐韻》市流切《集韻》《韻會》時流切,𠀤音讎。《說文》譸也。《玉篇》詶答也。《廣韻》以言答之也。《後漢·崔駰傳》亦號咷以詶咨。《南史·謝𤅢傳》彼上人者,難爲詶對。《北史·劉芳傳》詶答論難。《元包經》誥之詶,後言以答也。《註》詶,與酬同。又《廣韻》《集韻》𠀤承呪切,讎去聲。義同。又《集韻》《正韻》𠀤職救切,周去聲。詛也。與祝、呪𠀤通。

47 六:
詷:《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說文》共也。一曰譀也,引《周書》在夏后之詷,今《·顧命》作在後之侗。《釋文》馬本作詷,共也。又《廣韻》《韻會》《正韻》徒總切《集韻》杜孔切,𠀤同上聲。義同。又謥詷,急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弄切,同去聲。《類篇》謥詷,急言。《後漢·鄧皇后紀》輕薄謥詷。《註》言急遽也。詷,音洞。又《玉篇》共同也。《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詷,共也。《釋文》詷,徒貢反。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故《古文》《字林》皆訓詷爲共,是漢魏之時,字義如此,是以讀同爲詷,今則總爲一字。○按《說文》第二訓,譀也。譀訓誕,與詷義遠,《字彙》譀又誤作諏,𠀤非。

48 六:
𧧓:《集韻》雪律切,音卹。《類篇》靜也。又《字彙》與恤同。

49 六:
𧧔:《玉篇》陟由切《集韻》張流切,𠀤音輈。多言也。

50 六:
詸:《集韻》同謎。

51 六:
𧧕:《類篇》疾置切,音漬。詺也。又人名。與𧧕、時𧧕。見《宋史·示室表》。

52 六:
詹:《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𠀤音占。《說文》多言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韻會》或作譫。又《爾雅·釋詁》至也。《疏》詹,楚語也。古雅之別名也。《·魯頌》魯邦所詹。《傳》至也。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應劭註》詹,省也,給也。《唐書·百官志》詹事府太子詹事、少詹事,各一人。又山名,草名。《博物志》右詹山,帝女化爲詹草,其葉鬱茂,其華黃,實如豆,服者媚于人。又姓。周宣王支子封詹侯,因以爲氏。《左傳》有詹父、詹桓伯。《列子》有詹何。又通作瞻。《春秋·莊十七年》齊人執鄭詹。《註》詹,鄭執政大夫。《公羊傳》作鄭瞻。《史記·周本紀》顧詹有河。《註》詹,同瞻。又與占通。《楚辭·卜居》往見太卜鄭詹尹。《註》占卜之官也。又與蟾通。《淮南子·說林訓》月照天下,蝕於詹諸。《註》月中蝦蟇。《爾雅·釋魚》作蟾諸。又《字彙補》徒濫切,音澹。足也。《呂覽·適音篇》夫音亦有適,太小則志嫌,以嫌聽小,則耳不充,不充則不詹,不詹則窕。《註》詹,音澹。又叶多甘切,音儋。《·小雅》六日不詹。《傳》詹,同瞻。叶上藍襜。《毛詩·古音考》說文,儋何之儋,儋耳之儋,皆云詹聲,是詹有儋音,舊以爲叶,過矣。《說文》在八部,从言从八从厃。《徐曰》厃,高也。八,分也。多故可分。俗作𦧕,非。

53 六:
𧧖:《字彙》巨九切,音舅。毀也。○按音義與䛮同,疑是俗䛮字。

54 六:
詺:《廣韻》《集韻》《韻會》彌正切《正韻》眉病切,𠀤名去聲。《類篇》目諸物也。《廣韻》詺目。《增韻》辨別物名。《唐書·于志寧傳》昔弘景以神農經合雜家別錄註詺之。《廣韻》或單作名字。

55 六:
詻:《唐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𠀤音額。《說文》論訟也。《博雅》詻詻,語也。《六書故》辭厲也。《墨子·親士篇》分議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又《玉篇》敎令嚴也。《禮·玉藻》戎容曁曁,言容詻詻。《疏》軍旅行敎令宜嚴猛也。又人名。與詻、崇詻,見《宋史·宗室表》。又通作噩。《前漢·天文志》太歲在酉,曰作詻。《註》爾雅作作噩。又《集韻》力灼切,音略。聲也。又《集韻》歷各切,音洛。訟言也。與咯同。

56 六:
詼:《廣韻》苦回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回切,𠀤音恢。《廣雅》調也。《玉篇》調戲也。《類篇》譏戲也。《增韻》謔也,嘲也。《前漢·枚乗傳》枚臯詼笑類俳倡。又《東方朔傳》指意放蕩,頗復詼諧。《蜀志·馬忠傳》詼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又通作悝。《張衡·東京賦》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穆公于宮室。《註》悝猶嘲也。與詼同。

57 六:
詽:《唐韻》呼堅切《廣韻》呼煙切《集韻》馨煙切,𠀤顯平聲。《說文》諍語詽詽也。《類篇》訶也,怒也。又人名。汝詽,見《宋史·宗室表》。又《廣韻》他前切,音天。訶貌。又《廣韻》五閑切《集韻》牛閑切,𠀤眼平聲。訟也,爭也。

58 六:
詾:《廣韻》《集韻》《正韻》𠀤許容切,音凶。《說文》說也。《類篇》訟也,盈也。一曰衆言。《五代史·四夷兀欲傳》聚而謀者詾詾。又《說文》或作𧧗,省作訩。《蜀志·趙雲傳》天下訩訩,未知孰是。又《韻會》亦作哅。《晉書·五行志》元康中童謠云:城中馬子莫嚨哅,比至來年纏汝鬉。又《廣韻》許拱切《集韻》《韻會》詡拱切,𠀤凶上聲。亦衆言也。又《廣韻》詾,嚇也。又《增韻》喧戾之聲也。又《韻會》亦作哅。《呂覽·樂成篇》功之難立也。其必由哅哅耶。《荀子·解蔽篇》聽漠漠以爲哅哅。《韻會小補》亦作㕳。又通作兇。《史記·高祖紀》天下匈匈,勞苦數歲。《師古註》喧擾之意。《前漢·東方朔傳》君子不爲小人匈匈而易其行。《師古註》讙議之聲。又通作兇。《前漢·翟方進傳》羣下兇兇。又通作凶。《後漢·蔡邕傳》凶凶道路。又通作洶。《後漢·何敬傳》論議洶洶。又或作汹。《魏志·曹爽傳》天下汹汹。又通作恟。《焦氏·易林》爭訟恟恟。又或作忷。《舊唐書·文帝紀》京師忷忷。

59 六:
𧧗:《說文》同詾。

60 六:
𧧘:《字彙》輸𤑔切,音說。出《釋典》。《正字通》說字之譌。

61 六:
詿:《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賣切,音卦。《說文》誤也。《博雅》欺也。《史記·吳王濞傳》詿亂天下。《前漢·王莽傳》臣莽當受詿上誤朝之罪。《集韻》或作𧭬。又《廣韻》胡挂切《集韻》胡卦切,𠀤音絓。與𦊱同。礙也。又《集韻》古駡切,瓜去聲。與𧬮同。相𧬮誤也。或作𧭑。又《正韻》古畫切,乖去聲。亦與𧬮同。

62 六:
誀:《廣韻》《集韻》𠀤仍吏切,而去聲。《廣雅》誘也。又人名。希誀、汝誀,見《宋史·宗室表》。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𠀤音而。義同。又《集韻》丑里切,音𧉀。辱也,與恥同。

63 六:
誁:《字彙》補梗切,跰上聲。說也。又助言也。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贈朝散大夫不誁。《正字通》當作誁。省作誁。別作𧩱,非。

64 六:
誂:《唐韻》《集韻》《正韻》𠀤徒了切,音窕。《說文》相呼誘也。《廣雅》戲也。《玉篇》弄也。《史記·吳王濞傳》使中大夫應高誂膠西王。《註》謂以微言動之也。《呂覽·音初篇》流辟誂越慆濫之音出。《戰國策》楚人有兩妻,人誂其長者,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又噭誂,淸暢貌。《楚辭·九思》聲噭誂兮淸和。又《字彙補》多嘯切,音弔。卒然也。《淮南子·兵略訓》雖誂合刃于天下,誰敢在其上者。《說文》本作誂。《集韻》或作𠻩。《字彙補》譌作𧨙,非。

65 六:
誃:《唐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尒切,𠀤音侈。《說文》離別也。又人名。《宋史·宗室表》修武郞士誃。又通作哆。《爾雅·釋言》期、誃,離也。《註》𨻰齊曰斯。誃見《詩疏》。斯、析、誃、張,皆分離也。𨻰齊曰斯者,《𨻰風·墓門》斧以斯之是也。云誃,見詩者《小雅·巷伯》:哆兮侈兮。鄭箋:因箕星之哆,而又侈大之是也。誃、哆音義同。又《集韻》或作謻。《說文》周景王作洛陽誃臺。《徐曰》《爾雅》堂樓邊小屋。此蓋小屋連於大屋體,其實則別自爲一區處也。《前漢·諸侯王表》周有逃責之臺。《服䖍註》周赧王負責,乃逃此臺,後人因以名之。《劉德註》洛陽南宮謻臺是也。《師古曰》謻音移。又《集韻》《類篇》𠀤余知切,音移。與謻同。臺名。一曰門名。互詳謻字註。又或作䛂。《戰國策》出誃門也。《註》誃,別也。元作䛂。又《玉篇》直移切《廣韻》直離切《集韻》𨻰知切,𠀤音馳。亦同謻。離也,別也。又《集韻》《類篇》𠀤待可切,跎上聲。欺罔也。與詑、訑𠀤同。又《集韻》唐佐切,跎去聲。義同。又《集韻》《類篇》𠀤充豉切,侈去聲。有大度也。一曰慶也。與𨛅同。

66 六:
誄:《唐韻》力軌切《集韻》《韻會》魯水切,𠀤音壘。《說文》諡也。《釋名》累也。累列其事而稱之也。《廣韻》壘也。壘述前人之功德也。《周禮·春官·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疎、遠近,六曰誄。《註》謂積累生時德行以錫之命,主爲其辭也。《左傳·哀十六年》孔丘卒,公誄之。子贛曰: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禮·檀弓》魯莊公及宋人戰于乗丘,馬驚,敗績,縣賁父卜國死之。公曰:非其罪也。遂誄之。士之有誄,自此始也。又《曾子問》賤不誄貴,幼不誄長,禮也。惟天子稱天以誄之,諸侯相誄,非禮也。《註》累舉其平生實行爲誄,而定其諡,以稱之也。又禱祀用誄。《論語》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疏》累功德以求福。《註》誄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辭也。《說文》引作讄。《說文》本作䛶。《舉要》載《嚴發𥓓》作䚽,非。

67 六:
誅:《唐韻》陟輸切《集韻》《韻會》追輸切,𠀤音株。《說文》討也。《廣雅》殺也。《·胤征》以干先王之誅。《禮·月令》詰誅暴慢。《註》誅者,戮其人。《前漢·𠛬法志》征暴誅悖,治之威也。《莊子·庚桑楚》爲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爲不善乎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誅之。又《釋名》罪及餘人曰誅。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周禮·秋官·司烜氏》軍旅修火禁,邦若屋誅,則爲明竁焉。《註》鄭司農云:屋誅,謂夷三族。又《·雜卦》明夷誅也。《註》誅,傷也。又《晉語》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又《玉篇》罰也。《禮·曲禮》以足蹙路馬芻有誅,齒路馬有誅。《註》誅,罰也。又《類篇》責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誅求無時。《註》誅,責也。《周禮·天官·大宰》誅以馭其過。《疏》人有過失,非故爲之者,則以言語責讓之。又翦除也。《晉語》故以惠誅怨。《註》誅,除也。《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詩》傍此煙霞茅可誅。《正字通》翦茅爲屋。借用誅字。又叶之由切,音周。《華覈·自責文》不敢違敕,懼速罪誅,冒承詔命,魂逝形留。又叶株遇切,株去聲。《蔡邕·釋誨》下獲熏胥之辜,高受滅家之誅,前車已覆,襲軌而騖。
考證:〔《周禮·秋官·司烜氏》《註》鄭司農云:屋誅,爲夷三族。〕謹照原文爲改謂。

68 六:
誆:《廣韻》渠放切《集韻》具放切,𠀤狂去聲。《類篇》誑也。《廣韻》謬言也。又《集韻》求往切,狂上聲。義同。又《字彙》今律爲誆騙字。讀平聲。

69 六:
誇:〔古文〕𧥢《唐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𠀤音夸。《說文》譀也。《玉篇》逞也。《廣韻》大言也。《史記·日者傳》多言誇,嚴莫大於此矣。《前漢·揚雄傳》誇詡衆庶。《晉書·成公綏傳》大而不誇。又大也。《前漢·外戚傳》妾誇布服糲食。《孟康註》誇,大也。大布之衣也。又《廣雅》誇誇,切切也。又《集韻》通作夸。《前漢·楊僕傳》懷銀黃,夸鄕里。又《韻會》或作侉。《·畢命》驕淫矜侉。又《集韻》區遇切,驅去聲。歌也。又叶苦禾切,音科。《韓愈·讀東方朔雜事詩》頷頭可其奏,送以紫玉珂。方朔不懲創,挾恩更矜誇。《干祿字書》一作誇。《字彙補》譌作𧧳。《韻會》當从夸。俗作𡘆,非是。

70 六:
𧧙:《說文》古文誥字。註詳七畫。

71 六:
䛜:《正字通》古文訊字。註詳三畫。

72 六:
𧧚:《正字通》與訕、姍𠀤同。俗省作〈言冊〉。

73 六:
𧧛:《說文》𧧛本字。

74 六:
𧧜:《集韻》《類篇》𠀤文紡切,音罔。誣也。與𤣴同。《玉篇》《廣韻》俱作誷。《字彙補》譌作𧦘,非。

75 六:
𧧝:《集韻》《類篇》𠀤語下切,音雅。𧨊𧧝,言戾也。

76 六:
𧧞:《字彙補》古文誥字。註詳七畫。《說文長箋》小篆形溷詧字,非。

77 六:
𧧟:《字彙補》具義切,音芰。謀也。

78 六:
𧧠:《字彙補》楚絞切,音煼。弄人也。

79 六:
誈:《字彙補》同誣。見《篇韻》。疑誤。又人名。孟誈,見《宋史·宗室表》。

80 六:
𧧡:《玉篇》古文訟字。註詳四畫。

URN: ctp:kangxi-zidian/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