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八》

電子圖書館
1 八:
𨓫:同䢡。詳後䢡字註。又同𨒉。詳前𨒉字註。

2 八:
逨:《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𠀤音來。《玉篇》來也,至也,就也。又《廣韻》《集韻》𠀤洛代切,音賚。勞也。

3 八:
逩:《字彙》逋悶切,奔去聲。奔走也。

4 八:
逪:《唐韻》《集韻》𠀤倉各切,音錯。《說文》䢒逪也。《玉篇》亂也。《集韻》偝也。今爲錯。

5 八:
逫:《玉篇》吉穴切,音決。遠也。又《廣韻》《集韻》𠀤竹律切,音㤕。《廣韻》走貌。《集韻》趨也。又逫律,氣出遲貌。《王褒·洞簫賦》馳散渙以逫律。

6 八:
𨓬:《正字通》俗遝字。

7 八:
𨓭:同𨓊。詳前𨓊字註。

8 八:
逬:《廣韻》《集韻》《韻會》比諍切《正韻》比孟切,𠀤幷去聲。《說文》走散也。《正韻》逸走也,涌也。又與屛同。《禮·王制》屛諸遠方。《大學》逬諸四夷。《朱註》屛、逬古字通用。又《集韻》披耕切,音怦。與伻同。使也。又悲萌切,音綳。義同。俗省作迸。譌作𨔧。

9 八:
逭:〔古文〕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玩切,音換。《說文》逃也。《·太甲》自作孽,不可逭。又《集韻》古緩切,音舘。《玉篇》迭也,易也,轉也,步也,行也。

10 八:
逮:〔古文〕逯《廣韻》《集韻》《韻會》徒戴切《正韻》度耐切,𠀤音代。《說文》及也。《易·繫辭》水火相逮。《註》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周官》夙夜不逮。又《正韻》追也。《前漢·𠛬法志》逮繫。《註》辭之所及,則追捕之,故謂之逮。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蕩亥切,音迨。與迨同。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大計切,𠀤音第。逮逮,安和貌。《禮·孔子閒居》威儀逮逮。又叶吐內切,音退。《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愛,跂行畢逮。
考證:〔《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受,跂行必逮。〕謹照原文受改愛。必改畢。

11 八:
逯:《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𠀤音錄。《說文》行謹逯逯也。《博雅》逯逯,衆也。又《揚子·方言》逯,遡行也。《淮南子·精神訓》渾然而來,逯然而往。《註》逯,謂無所爲,忽然往來也。又姓。《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並。《後趙錄》金紫光祿大夫逯明。又《集韻》與逮同。詳後逮字註。
考證:〔《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普。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謹按逯並誤作逯普,蒙鄕侯與大司馬是一人不得分以爲二,照今漢書翟方進傳逯普改逯並。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照廣韻逯字註改後趙錄金紫光祿大夫逯明。

12 八:
逰:俗遊字。

13 八:
𨓮:《集韻》夷針切,音淫。過也。

14 八:
𨓯:《唐韻》烏𤣥切《集韻》縈𤣥切,𠀤音淵。《說文》行貌。

15 八:
𨓰:《玉篇》疾捷切,音接。疾走也。

16 八:
週:《玉篇》職由切。與周同。《字彙》迴也。

17 八:
𨓱:同逃。詳前逃字註。

18 八:
𨓲:《集韻》與愆同。又丘閑切,音慳。義同。

19 八:
𨓳:《玉篇》伊堯切,音要。遠貌。《正字通》遼字之譌。

20 八:
𨓴:《玉篇》五價切,音迓。迎也。

21 八:
䢜:《正字通》同歸。《石鼓文》舫舟西䢜。《字彙補》《石鼓文》本作𨓼。

22 八:
進:〔古文〕𨙟𨗃《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卽刃切,音晉。《說文》登也。《玉篇》升也。《廣韻》前也。《禮·曲禮》遭先生于道,趨而進。《表記》君子三揖而進。《註》人之相見,三揖三讓,以升賔階。《·盤庚》乃登進厥民。《疏》延之使前而告之也。又《正韻》薦也。《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又《正韻》效也。《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註》自勉强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又近也。《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又進士。《禮·王制》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註》進士,可進而受爵祿也。又特進。《後漢·和帝紀》賜諸侯王公將軍特進。《註》諸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又與餕同。《禮·祭統》百官進徹之。《註》進同餕。又《字彙補》與盡同。《列子·黃帝篇》竭聰明,進智力。又通作薦。《列子·湯問篇》穆王薦之,张註薦當作進。又《集韻》徐刃切《正韻》齊進切。𠀤與贐同。會禮也。《前漢·高帝紀》蕭何爲主吏主進。《註》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進本作贐,聲轉爲進。又叶資辛切,音津。《揚子·太𤣥經》陽引而進,物出溱溱。
考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郎刃切,音晉。〕謹照原文郎改卽。〔《列子·湯問篇》王薦而問之。《註》薦,猶進也。〕謹照原文改穆王薦之,张註薦當作進。〔《史記·高帝紀》蕭何爲主吏主進。《註》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進,本作贐,聲轉爲進。〕謹按所引係前漢書註,則正文亦當引前漢書。史記改前漢。

23 八:
𨓵:籀文送字。

24 八:
䢝:《廣韻》衣嫁切《集韻》衣駕切,𠀤音亞。《玉篇》次也。《廣韻》次第行也。

25 八:
逳:《廣韻》《集韻》𠀤余六切,音育。《玉篇》轉也,行也。《廣韻》步也。

26 八:
逴:《唐韻》《集韻》《韻會》𠀤敕角切,音踔。《說文》遠也。《史記·霍去病傳》逴行殊遠。《註》逴與卓同。遠也。又超絕也。《班固·西都賦》逴躒諸夏。又《玉篇》蹇也。《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蹇者謂之逴。《註》行略逴也。體偏長短,亦謂之逴。又逴龍,神名。《楚辭·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赩只。又《廣韻》丑略切《集韻》《韻會》敕略切,𠀤音綽。義同。

27 八:
逵:《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龜切《正韻》渠爲切,𠀤音騤。《說文》九達道也。《爾雅·釋宮》九達謂之逵。《註》四道交出,復有旁道也。《左傳·隱十一年》及大逵。杜註:逵道方九軌也。又逵泉,魯地名。《左傳·莊三十二年》歸及逵泉。又叶岐尤切,音求。《·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說文》本作馗。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入及大逵。《註》涂方九軌曰逵。〕謹照原文省入字。註以下改杜註逵道方九軌也。

28 八:
逶:《唐韻》於爲切《集韻》《韻會》邕危切《正韻》烏爲切,𠀤委平聲。《說文》逶迤,衺去貌。《漢·郊祀歌》票然逝,旗逶蛇。《正字通》逶迤,別作逶迱、𨖿迆、委移、倭侇,載在史傳詩賦者,各家文畫雖異,其音義則同也。

29 八:
逷:《玉篇》逷,今作逖。《·大雅》用逷蠻方。《左傳·襄十四年》豈敢離逷。音義𠀤同。又與狄同。《前漢·人表》帝嚳妃𥳑逷。

30 八:
逸:〔古文〕𤖍《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𠀤音佚。《廣韻》失也,過也。《·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註》過失也。又《廣韻》奔也,縱也。《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註》縱之也。又《正韻》隱也,遁也。《論語》舉逸民。又逸逸,往來次第也。《·小雅》舉醻逸逸。又《韻會》通作佚。《孟子》遺佚而不怨。又與軼通。《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31 八:
𨓶:《字彙補》古文避字。註詳十三畫。

32 八:
𨓷:《集韻》輕古作𨓷。註詳車部七畫。

33 八:
𨓸:《集韻》遂古作𨓸。註詳九畫。

34 八:
𨓹:《字彙補》古往字。註詳彳部四畫。

35 八:
𨓺:俗過字。

36 八:
𨓻:《字彙補》古文逮字。註詳本畫。

URN: ctp:kangxi-zidian/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