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四》

電子圖書館
1 四:
𡵓:《集韻》乎萌切。同峵。

2 四:
㞰:《集韻》虛語切,音許。山名。

3 四:
𡵔:《字彙》戸交切,音爻。山名。

4 四:
𡵕:《字彙》多干切,音丹。山𡵕也。

5 四:
㞱:《玉篇》倉龍切,音蓯。日欲夜也。〇按日部㞱字,音義𠀤同,重出。《正字通》:昃字之譌。《字彙》日欲夜,與昃義近。今存此刪彼。

6 四:
岄:《集韻》魚厥切,音月。山名。

7 四:
㞲:《字彙》牛仲切,顒去聲。山名。

8 四:
𡵖:《字彙》烏很切,恩上聲。山也。《正字通》㞲𡵖𠀤俗字。

9 四:
岅:《正字通》與阪坂同。

10 四:
㞳:《集韻》當口切,音斗。山名。

11 四:
岆:《集韻》伊鳥切,音杳。山名。又於兆切,音矅。義同。

12 四:
𡵗:《集韻》實側切。同𡸦。𡸦嶷,山貌。省作夨。

13 四:
𡵘:《字彙》侯古切,音戸。小山貌。與𡻮義近。分爲二,非。《正字通》𡻮字譌省。

14 四:
𡵙:《廣韻》《集韻》𠀤五浪切,昂去聲。山名,在越郯縣界。

15 四:
岇:《集韻》魯剛切,音昂。岇𡾻,山高貌。一說借昂,義同。

16 四:
岈:《集韻》虛加切。同谺。谽谺,谷中大空貌。《韓愈詩》俯視驚谽谺。《集韻》谺或作岈。

17 四:
岉:《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文拂切,音勿。崛岉,高貌。

18 四:
𡵚:《集韻》居拜切,音戒。山名。《說苑》介之推逃隱緜上山中,特表其山曰介山。俗作𡵚。

19 四:
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結切,音節。《說文》陬隅,高山之節。从山卪。《徐曰》山之陬隅高處曰岊。《左思·吳都賦》夤緣山嶽之岊。《註》山曲曰岊。又《集韻》通作節。《·小雅》節彼南山。《正字通》或作𡷦,非。𡴺。𡴹。

20 四:
𡵛:《集韻》奉甫切,音父。山名。

21 四:
㞴:《廣韻》直尼切《集韻》𨻰尼切,𠀤音遲。山名,在靑州。《正字通》坁字之譌。一曰从岷譌省。

22 四:
岋:《集韻》鄂合切,音砐。動貌。《揚雄·校獵賦》天動地岋。或从土作圾。《莊子·天地篇》殆哉圾乎。

23 四:
岌:《廣韻》魚及切《集韻》《韻會》逆及切《正韻》忌立切,𠀤音圾。《說文》山高貌。《爾雅·釋山》小山岌大山,峘。《註》岌謂高過。《疏》言小山與大山相𠀤,而小山高過於大山者名峘。非謂小山名岌,大山名峘也。又《集韻》危也。《屈原·離騷》高余冠之岌岌兮。《正字通》岋本同岌,有孽屹二音。字彙岋音櫱,岌音及,分爲二,非。

24 四:
岍:《正字通》俗岍字。見後岍字註。
廣韻》《正韻》苦堅切《集韻》《韻會》輕烟切,𠀤音牽。山名,在雍州。周禮謂之吳嶽。《唐書·地理志》扶風縣西吳山,古文以爲研山。今隴州吳山縣吳嶽山也。又《寰宇記》隴州汧源有岍山,爲汧水所出。《·禹貢》導岍及岐。《註》治山通水,故以名之。《史記·夏本紀》作汧。《索隱曰》汧一作岍。

25 四:
㞵:《集韻》他刀切,音滔。《說文》滑也。本作𠬢,譌作㞵。見又部𠬢字註。

26 四:
岎:《正字通》敷文切,音汾。岎崯,山貌。《揚雄·蜀都賦》岎崯迥叢。又《楊時偉·正韻牋》亦作岔。音差。今遼東有三岔河,爲山海要隘。或讀去聲。《通雅》山歧曰岔,水岐曰汊,二音同。又路之岐道名曰䟕。

27 四:
𡵜:《玉篇》牛仲切,顒去聲。《正字通》譌字。

28 四:
岏:《廣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五官切,𠀤音黿。巑岏,山銳貌。又《增韻》高也。

29 四:
岐:〔古文〕𨙾㟚《廣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跂。《說文》山名。后稷十三世孫古公亶父始居此。《·大雅》率西水滸,至于岐下。《一統志》山有兩岐,故名。《六書故》一在今鳳翔府岐山縣,禹貢導岍及岐,是也。又山海經,岐山,狐岐之山,在今汾州介休縣,勝水出焉,東北會於汾,禹貢治梁及岐,是也。又州名。本雍州地,後爲秦都,漢爲扶風郡,元魏置岐州,唐改鳳翔府,號西京。又路岐也。《釋名》物兩爲岐,在邊爲旁。《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註》道旁出也。《列子·說符篇》亡羊者曰:岐之中又有岐,不知所之,所以返也。又峻也。《·大雅》克岐克嶷。《朱傳》岐嶷,峻茂之貌。又姓。《正字通》黃帝臣岐伯,唐岐靈岳。◎按《集韻》翹移切,音祁。周文王所封地。又常支切,音坻。山名。又渠羈切,音奇。地名。又章移切,音支。分也。與諸家音切相齟齬。今不从。《集韻》本作𨙸。《韻會》或作歧。

30 四:
岑:《廣韻》鋤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𠀤音涔。《說文》山小而高。《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明登天姥岑。《張衡·南都賦》幽谷嶜岑。《註》嶜岑,峻極貌。又國名。《正字通》周文王封異母弟燿之子渠爲岑子,今梁國有岑亭。又姓。望出南陽。《風俗通》古岑子國之後。後漢有岑彭,明岑義。又《集韻》牛錦切,吟上聲。崖岸也。《莊子·徐無鬼》未始離於岑。

31 四:
岒:《集韻》其淹切,音鉗。山名。

32 四:
岓:《廣韻》《集韻》𠀤渠希切,音祈。山旁石也。

33 四:
㞶:《正字通》同岷。《六書故》岷,別作㟭𣊽㞶。

34 四:
𡵝:《正字通》與嵸同。《六書故》作𡵝。從古文作从。

35 四:
𡵞:《集韻》與峯同。《說文》山耑也。

36 四:
岔:《字彙補》丑亞切,音姹。三分路也,與汊同。

URN: ctp:kangxi-zidian/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