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二》

電子圖書館
1 十二:
暸:《集韻》憐蕭切,音聊。明也。

2 十二:
㬗:《集韻》與晛同。日光也。又《博雅》煥也。

3 十二:
暹:《廣韻》息廉切《集韻》思廉切,𠀤音銛。日光升也。

4 十二:
暺:《集韻》徒案切。與㫜同。明也。

5 十二:
㬘:《集韻》蘇谷切,音速。燥也。《篇海》暴也。

6 十二:
暻:《廣韻》俱永切,音憬。明也。

7 十二:
㬙:《玉篇》于鬼切,音偉。日光也。同暐。

8 十二:
暼:《廣韻》普蔑切《集韻》匹蔑切,𠀤音撆。暼暼,日落勢也。

9 十二:
暽:《集韻》離珍切,音鄰。人名。漢有俞閭侯暽。

10 十二:
㬚:《集韻》敕列切,音徹。明也。又直列切,音轍。義同。

11 十二:
㬛:《集韻》迄及切,音吸。日乾物也。

12 十二:
𣊞:《集韻》許勿切,音䬍。不明貌。

13 十二:
暾:《廣韻》《集韻》𠀤他昆切,音燉。日始出。《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類篇》亦作旽。又《韻補》叶它涓切。《蘇轍·吳山人詩》一去吳興十五年,一寸閒田曉日暾。

14 十二:
𣊟:《廣韻》苦濫切,音喊。日出貌。

15 十二:
暿:《集韻》與熹同。炙也。一曰熾也。又許已切,音喜。盛貌也,多熱也。

16 十二:
曀:《唐韻》於計切《集韻》壹計切,𠀤音翳。《說文》隂而風也。《爾雅·釋天》隂而風曰曀。《疏》雲風曀日光。《釋名》曀,翳也。言掩翳日光使不明也。《·邶風》終風且曀。又《集韻》乙兾切,音懿。又一結切,音噎。義𠀤同。

17 十二:
㬜:《說文》晉本字。

18 十二:
曁:〔古文〕𦤌𠕨《唐韻》居豙切《集韻》居氣切,𠀤音旣。《說文》日頗見也。又《爾雅·釋詁》曁,與也。《·堯典》汝羲曁和。《傳》與也。又《禹貢》朔南曁。《疏》皆與聞天子威聲文敎。《公羊傳·隱元年》會及曁皆與也。又《禮·玉藻》戎容曁曁。《註》果毅貌也。又《爾雅·釋訓》曁,不及也。又《玉篇》至也。又《集韻》諸曁,縣名,在越。又《集韻》其旣切,音禨。義同。又《廣韻》《集韻》𠀤居乙切,音訖。姓也。吳有尙書曁豔。又戟乙切,音疙。已也。又《集韻》古文届字。註詳尸部五畫。

19 十二:
㬝:《五音集韻》蘇公切,音鬆。白貌。○按卽𤾥字之譌。

20 十二:
曂:《集韻》胡曠切,音擴。曂㫰,明貌。

21 十二:
曃:《廣韻》《集韻》𠀤他代切,音態。暖曃,不明貌。《楚辭·遠遊》旹曖曃其曭莽兮。《註》日月晻黮而無光也。又《集韻》《韻會》徒戴切《正韻》度耐切,𠀤音代。義同。

22 十二:
曄:《廣韻》《韻會》筠輒切《集韻》域輒切,𠀤音饁。《說文》作𣋌,光也。《玉篇》震電貌。《後漢·張衡傳》列缺曄其照夜。《註》曄,光也。又《前漢·敘傳》世祖曄曄。《註》曄曄,盛貌也。又《博雅》曄,明也。又《廣韻》爲立切《集韻》域及切,𠀤音煜。義同。又𣋓、𤑼。

23 十二:
曅:《集韻》曄或作曅。

24 十二:
曆:〔古文〕𢍷厤《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𠀤音櫟。《說文》曆象也。《·堯典》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傳》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會,曆象其分節,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舜典》協時月正日。《疏》《世本》云:容成作曆,黃帝之臣。又《洪範》五曰曆數。《傳》曆數,節氣之數,以爲曆。《疏》算日月行道所歷,計氣朔早晚之數,所以爲一歲之曆。《正字通》曆以日爲主,故从日。其从厤者,推其所經二十八舍,正日躔也。曆法始、中、終皆舉之。先求日至以定曆元,履端於始也。參以昏星,舉正於中也。察日與天會月與日會之盈虛,齊以閏歸餘於終也。《史記》《漢書》通用歷。

25 十二:
曇:《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𠀤音覃。《說文》雲布也。《玉篇》曇曇,黑雲貌。又《玉篇》西國呼世尊瞿曇。

26 十二:
𣊠:《正字通》匹妙切,音票。置物風日內令乾。

27 十二:
𣊡:《說文》㬎作𣊡。詳㬎字註。

28 十二:
曈:《唐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𠀤音通。《說文》曈曨,日欲明也。《陸機·文賦》情曈曨而彌鮮。《註》曈曨,欲明也。又《廣韻》《集韻》徒東切《正韻》徒紅切,𠀤音同。或作晍。又《廣韻》他孔切《集韻》《韻會》吐孔切,𠀤音桶。義𠀤同。

29 十二:
曉:《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𠀤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

30 十二:
曊:《集韻》芳微切,音霏。昲,或作曊。詳昲字註。

31 十二:
𣊢:《管子·五行篇》貨𣊢神廬。《註》日所次隅曰𣊢。音未詳。

32 十二:
𣊣:《字彙補》與舄同。○按《集韻》本作𩊿。

33 十二:
𣊤:《字彙補》古文農字。註詳辰部六畫。

34 十二:
𣊥:《字彙補》古文曠字。見古《老子》。

35 十二:
𣊦:《字彙補》同昔。○按《集韻》昔,籀作𦠪。又𣊦。

36 十二:
𣊧:《字彙補》音朗。出《西江賦》。《篇韻》作朤。

37 十二:
𣊨:《隷釋》《孔謙碣》修《𣊨秋經》。卽春字。

URN: ctp:kangxi-zidian/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