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六》

Library Resources
1 六:
栒:《廣韻》思尹切《正韻》聳允切,𠀤音筍。𥯗、𣕍𠀤同。《玉篇》栒虡,縣鐘磬。亦作簨。《爾雅·郉昺·釋器疏》縣鐘磬之木,直立者爲虡,橫牽者爲栒。又《集韻》須倫切,音荀。木名。《山海經》蛇山,其木多栒。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栒邑,屬右扶風,古豳地。

2 六:
栓:《唐韻》山員切《集韻》《類篇》所員切,讀若羶。《廣韻》木釘也。《類篇》貫物也。《博雅》栓櫭,木釘也。又《集韻》數還切。義同。又《博雅》七緣切,音筌。盂也。又《集韻》所眷切,𨏉去聲。槩也。

3 六:
㭘:《說文》胡甲切,音柙。劒柙也。又《廣韻》古沓切,音閤。其輒切,音𥘜。又《玉篇》居業切,音跲。又《集韻》《類篇》𠀤訖業切,音劫。義𠀤同。又《集韻》曷閤切,音合。㭘棔,木名。《類篇》朝舒暮卷,亦名合歡。《嵇康·養生論》合歡蠲忿。

4 六:
栔:《唐韻》苦計切《正韻》去計切,𠀤音契。或作鍥,亦作㓶,刻也。又《唐韻》苦結切《集韻》《韻會》《正韻》詰結切,𠀤音挈。本作契。《爾雅·釋詁》契滅,殄絕也。《左傳·定九年》陽貨借邑人之車,栔其軸。俗讀若屑。又《博雅》栔,缺也。栔栔,憂也。

5 六:
栕:《韻會》桭或作栕。

6 六:
栖:《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𠀤音西。西本古栖字。《說文》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禽經》陸鳥曰栖,水鳥曰宿,獨鳥曰上,衆鳥曰集。《莊子·至樂篇》養馬者宜栖之深林。或作棲。又凡物止息皆曰栖。《魏書·顯祖記》栖心浩然。《陶潛·穫下潠詩》聊得從君栖。又栖遲,遊息也。《陶潛·與從弟詩》栖遲詎爲拙。又栖栖,猶皇皇也。《論語》何爲是栖栖者與。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思計切。音細。雞所止。

7 六:
𣐵:《唐韻》與之切《集韻》《類篇》盈之切,𠀤音怡。《廣韻》船欿水斗。又《玉篇》弋之切,音移。義同。或作㭒。

8 六:
栗:〔古文〕㮚𣡼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又堅木也。《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又謹敬也。《·舜典》寬而栗。又堅也。《禮·聘儀》縝密以栗。又威嚴也。《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大雅》實穎實栗。又栗烈,風寒也。《·豳風》二之日栗烈。又蹙也,謂越等。《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又表道樹曰行栗。《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又觱栗。《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又菱曰水栗。《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又姓。《風俗通》燕將栗腹。又《集韻》《正韻》𠀤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又叶力蘖切,音勒。《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𠧪部,今倂入。

9 六:
栘:《唐韻》弋之切《集韻》《韻會》余之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移。《說文》棠棣也。《爾雅·釋木》棠棣,栘。《註》樹似白楊,江東呼夫栘。《陸璣·唐棣疏》云:薁李也。一名爵梅。又栘楊,木名。《古今註》圓葉弱蒂,微風大搖。一名高飛。一名獨搖。又播栘,亦木名。《林邑記》柯葉發根下,虛中森羅,望之如懸鼓。又栘中監,官名。《前漢·蘇武傳》栘中監蘇武留單于庭十九年乃還。又《廣韻》成臡切,音匙。《集韻》𤣥圭切,音攜。又演爾切,音𧩹。義𠀤同。

10 六:
栙:《唐韻》下江切《集韻》湖江切,音降。《說文》栙䉶也。《廣韻》帆未張。

11 六:
栚:《說文》作𣒁。省作𣒁。通作栚。直荏切,音朕。槌之橫者。又《六書故》山樊也。染者用其葉燒灰,以藏所染之色。𣒁字所从的灷下从𠬞作。

12 六:
𣐶:同𣐷。亦作枴。詳枴註。

13 六:
𣐷:同枴。

14 六:
㭙:《集韻》《類篇》𠀤陟革切,音摘。《說文》槌也。《玉篇》槌橫木也。《方言》自關而西謂之槌,其橫謂之㮳,齊部謂之㭙。《類篇》或作棏𣚅樀㰅。樀原誤作摘。

15 六:
栛:《唐韻》《集韻》《類篇》𠀤郞計切,音戾。《玉篇》果似枇杷子。《廣韻》小槤也。《郭璞·江賦》栛槤森嶺而羅峯。

16 六:
㭚:《唐韻》力舉切《集韻》兩舉切,𠀤音呂。《廣韻》木名。中箭笴。又㭚松,松別種。《南史·孝義傳》廋沙彌母亡,晝夜號痛,墓忽生㭚松百餘株,枝葉欝茂,有異常松。

17 六:
㭛:《廣韻》匹卦切《集韻》卜卦切,𠀤音派。《埤蒼》藤屬。蜀人以織布。《類篇》木皮。又《集韻》普卦切,音𠂢。義同。又《集韻》必駕切,音霸。《廣雅》㭛謂之𣽨。

18 六:
栜:《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𠀤音摵。《說文》桋也。《爾雅·釋木註》赤栜皮理錯戾,叢生山中,中車輞,白栜爲大木。又《集韻》蘇谷切,音𨒪。亦栜木。可爲車輞。又霜狄切,音息。義同。又七賜切,音刺。楣屬。

19 六:
栝:《唐韻》他念切,𣸸去聲。與𣕊同。《說文》炊竈木也。或作𣐸。又《唐韻》《集韻》𠀤他點切,音沗。義同。又《類篇》木杖也。又《唐韻》《集韻》《正韻》𠀤古活切,音括。《廣韻》與檜同。柏葉松身。又《集韻》古外切,音檜。義同。《·禹貢》杶幹栝柏。栝同桰。○按《今文尚書》皆作栝字,《說文》从𠯑。

20 六:
𣐸:同栝。

21 六:
栞:《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丘寒切,𠀤音看。《說文》栞本作𣓁,槎識也。《·禹貢》隨山栞木。《徐鉉曰》木識謂隨所行林中,斫其枝爲道記識也。〈天天〉蓋其斫木低折狀,指事。《史記·夏本紀》九山栞旅作栞,《今文尚書》作刋。又《集韻》稽延切,音甄。義同。

22 六:
栟:俗栟字。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𤰞盈切《正韻》補明切,𠀤音幷。《說文》栟櫚,椶也。《正字通》栟櫚木高一二丈,葉如蒲扇,葉下有毛如鬉,故謂之鬉櫚。亦作椶櫚。《張衡·南都賦》楈𣏛栟櫚。《李善註》皮可爲索。《唐書·南蠻傳》訶陵國雖大屋亦覆以栟櫚。又作幷。《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卽栟櫚也。

23 六:
栠:《廣韻》如甚切《集韻》《類篇》忍甚切,𠀤音荏。《說文》木弱貌。與荏通。《·小雅》荏染柔木。又《博雅》栠,欲也。

24 六:
校:〔古文〕𨬛𤲽《唐韻》《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居效切,𠀤音敎。《說文》木囚也。《徐曰》校者,連木也。《·噬嗑》屨校滅趾。《疏》謂梏其行,卽械也。又角也,報也。《論語》犯而不校。又考校。《禮·學記》比年入學,中年考校。又比校。《周禮·天官》小宰比官府之具。《註》比校次之。《疏》使知善惡足否也。又檢校。《前漢·食貨志》貫朽而不可校。又遮木以闌禽獸曰校。《漢成帝紀》大校獵。又訂書曰校。《前漢·劉向傳》詔向校中五經秘書。又《小爾雅》戰交曰校。又《唐韻》《韻會》胡敎切《集韻》後敎切《正韻》胡孝切,𠀤音效。學宮名。夏曰校。校者,敎也,鄕學爲校。《左傳·襄三十一年》鄭人游于鄕校,以論執政。《前漢·平帝紀》郡國曰學,侯國曰校。又支木爲欄格以養馬曰校。《周禮·夏官·校人之職》六廏成校,校有左右,爲十二閑。又軍部有闌格者亦曰校。《前漢·百官表》司隷校尉,城門校尉。《𠛬法志》內增七校。《釋名》校,號也。將帥號令之所在也。又姓。《統譜》唐校傑,天寶中士曹。又《集韻》吉巧切《韻會》《正韻》古巧切,𠀤音絞。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引之則縱,釋之則不校。又《集韻》《類篇》𠀤何交切,音肴。枋也。豆中央直者爲校。《禮·祭統》夫人薦豆執校。又《集韻》下巧切,音骹。几足也。俎几之下橫木爲足者。《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胡飽切。又《集韻》丘交切,音敲。義同。

25 六:
栢:俗柏字。

26 六:
栣:同栠。

27 六:
栤:《集韻》蒲應切,音近𤖳。栤,析木聲。

28 六:
栥:《類篇》津之切,音兹。欂櫨也。

29 六:
栦:《集韻》時流切,音讎。木名。

30 六:
栧:《玉篇》與枻同。楫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浮文鷁,揚旌栧。張翠幃,建羽蓋。又《類篇》柁也。

31 六:
㭜:《唐韻》如融切《集韻》而融切,𠀤音戎。木名,似櫰。

32 六:
栨:《字彙》子結切,音節。橫榼也。○按《說文》本作㮞。又七賜切,音次。楣栨。

33 六:
栩:《唐韻》況羽切《集韻》丑呂切《正韻》虛呂切,𠀤音詡。《說文》𣏗也。其實皁。一曰樣。《徐曰》皁斗謂之樣,亦栗屬也。《·唐風》集于苞栩。《草木疏》今柞櫟也。徐州人謂櫟爲栩,其子爲皁斗。又栩栩,喜貌。《莊子·齊物篇》夢爲蝴蝶,栩栩然蝶也。又《廣韻》王矩切,音羽。栩陽,地名。
考證:〔𠀤音詡。《說文》柔也。〕謹照原文柔改𣏗。

34 六:
𣐹:同椒,省。

35 六:
株:《唐韻》陟輸切《集韻》《類篇》鐘輸切《韻會》追輸切,𠀤音邾。《說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易·困卦》困于株木。《王肅註》謂最處底下也。又株枸,斷木也。《莊子·達生篇》承蜩者處身若橛株枸。又幹也。《韓非子·五蠹篇》宋人守株,冀復得兔。又木身也。《蜀志·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又與誅通。《釋名》罪及餘人曰誅。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又《類篇》株儒,短柱也。又株離,亦作侏離,樂名。《史記·樂書》四夷之樂,東方曰𩎟,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又株林,邑名。《·陳風》胡爲乎株林。又《正韻》專於切,音朱。義同。又《集韻》《類篇》𠀤鱅珠切,音殊。株楰,木名,可爲車輞。又同駐。《釋名》駐,株也。株木不動也。
考證:〔《說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邾。〕謹照原文邾改株。

36 六:
栫:《唐韻》《集韻》《類篇》𠀤徂悶切,音鐏。《說文》以柴木壅水。亦木名。又《唐韻》《正韻》在甸切《集韻》《韻會》才殿切,𠀤音荐。捕魚具。《郭璞·江賦》栫澱爲涔。見橬註。又《博雅》地籬也。《廣韻》圍也。《左傳·哀八年》囚諸樓臺,栫之以棘。又司馬光曰:栫,徂門切,音存。今《集韻》不收。
考證:〔《郭璞·江賦》洊澱爲涔。〕謹照原文洊改栫。〔《左傳·襄十年》囚諸樓臺,栫之以棘。〕謹照原文襄十年改哀八年。

37 六:
㭝:《集韻》《類篇》𠀤渠尤切,音仇。《玉篇》荆楚亭名。《類篇》在新市。又《類篇》𠹝或省作㭝,亦从𣕽。烏侯切,音漚。地名,在竟陵郡。一曰荆也。

38 六:
栬:《類篇》祖芮切。小杙也。

39 六:
栭:《唐韻》《正韻》如支切《集韻》《韻會》人之切,𠀤音而。《說文》枅上標也。《爾雅·釋宮註》栭卽櫨也,謂斗栱也。《張衡·西京賦》繡栭雲楣。《晉書·大秦國傳》以珊瑚爲梲栭。又栗屬。《爾雅·釋木》栵,栭。《郭註》似槲𣙙,𤰞小,子如細栗,江東呼栭栗。又芝屬。《禮·內則》芝栭菱椇。《鄭註》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疏》無華而實者名栭,芝屬也。芝栭一物。亦作檽。《本草別錄》木生者爲檽,地生者爲菌。《類篇》一作㮕。詳㮕註。

40 六:
栮:《集韻》《類篇》𠀤忍止切,音耳。亦作㮕。木㮕。《字彙》生枯木上,形如耳,故以耳名。

41 六:
栯:《唐韻》於六切《集韻》《類篇》乙六切,𠀤音郁。《廣韻》栯李也。《唐本草》栯李一名雀李,一名車下李,一名棣子。小如櫻桃,五月熟。《詩詁》卽赤棣。又《唐韻》禹九切《類篇》云九切,𠀤音有。《山海經》太室之山有木,狀如梨而赤理,名曰栯,服之不妒。又《集韻》尤救切,音宥。義同。

42 六:
㭞:《篇海》力輟切,音劣。惡木也。

43 六:
栰:《唐韻》房越切,音伐。與筏同。《爾雅·釋地疏》桴栰,編木爲之,大曰栰,小曰桴,乗之渡水。《類篇》海中大船。《魏書·李崇傳》有火栰。

44 六:
栱:《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𠀤音拱。大杙也。《爾雅·釋宮》杙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又栱斗,柱頭枓栱也。又《集韻》渠容切,音蛩。義同。
考證:〔《爾雅·釋宮》杙大者爲栱,小者爲閤。〕謹照原文改杙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

45 六:
㭟:《唐韻》作拲。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𠀤音鞏。《說文》兩手同舉械也。《周禮·秋官·掌囚》上罪梏拲而桎。《鄭註》梏在脰,桎在足,拲在手。又《集韻》居六切,音匊。義同。又《博雅》古倦切,音眷。拘也。

46 六:
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浩切,音考。或作𣐊。山樗也。《爾雅·釋木》栲,山樗。《郭註》似樗,色小白,生山中,亦類漆。諺曰:櫄樗栲漆,相似如一。《陸璣·草木疏》山樗與下田樗無異,葉似差狹,吳人以其葉爲茗,方俗無名此爲栲者。今所謂栲,葉如櫟,皮厚數寸,可爲車輻。或謂之栲櫟,許愼以考讀爲糗,今人言考者,其聲耳。又《集韻》古老切,音杲。又《類篇》丘刀切,音尻。義𠀤同。

47 六:
栳:《唐韻》盧皓切《集韻》魯皓切,𠀤音老。《廣韻》栲栳,柳器也。《元史·儀衞志》玉輅用栲栳輪,言其形曲也。亦作𥬯䇭。《正字通》栲栳,盛物器,卽古之簝,屈竹爲之。

48 六:
栴:《集韻》《類篇》《正韻》𠀤諸延切,音旃。栴檀,香木。或作㮵。《古今註》栴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

49 六:
㭠:《唐韻》《集韻》𠀤蘇典切,音毨。《玉篇》㭠木,子赤如大豆,俗云雷鳴子也。

50 六:
栵:《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韻會》力孽切,𠀤音列。《說文》作𣖊,栝也。《廣韻》栵,栭。江東呼栭栗,楚呼茅栗。《爾雅·陸璣疏》葉如楡木,理堅韌而赤,可爲車轅。又歐陽脩曰:屋枅上栭。又《集韻》力制切《正韻》力地切,𠀤音例。《·大雅》其灌其栵。《傳》木行生者爲栵。

51 六:
㭡:《集韻》《類篇》𠀤思計切,音細。㭡陽,山名。又《集韻》《類篇》息晉切,音信。𥲃也。經絲具。

52 六:
栶:《集韻》伊眞切,音因。木名。

53 六:
样:《廣韻》與章切《集韻》餘章切,𠀤音陽。《廣韻》槌也。《方言》懸蠶柱,自關而東謂之槌,齊謂之样。又《集韻》徐羊切,音詳。又兹郞切,音臧。義𠀤同。

54 六:
核:〔古文〕𣝗《唐韻》《集韻》《韻會》𠀤下革切,音覈。果中核也。《爾雅·釋木》桃李醜核。《禮·曲禮》賜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懷其核。又《玉藻》食棗、桃、李,弗致于核。又籩實曰核,豆實曰殽。《·小雅》殽核維旅。傳核,加籩也。箋桃梅之屬。又通覈。《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丘陵,其植物宜覈物。《註》覈,李梅之屬。又剋核。《莊子·人閒世》剋核太甚,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又綜核。《前漢·宣帝紀》綜核名實。又肴覈,與殽核同。《班固·典引》斟酌道德之淵源,肴覈仁義之林藪。又《正韻》胡德切,音劾。義同。又《集韻》《正韻》𠀤胡骨切,䰟入聲。果核也。又《說文》古哀切《集韻》柯開切,𠀤音陔。《說文》蠻夷以木皮爲篋,狀如籢尊。又《集韻》《正韻》𠀤居諧切,音皆。義同。又根核也。又口漑切,音慨。檐也。又戸代切,音㤥。義同。
考證:〔《·小雅》殽核維旅,《申傳》非穀實而食之曰殽核。〕謹按鄭箋非穀而食之曰殽,無核字。今改傳核,加籩也。箋桃梅之屬。

55 六:
𣐺:《玉篇》胡感切《集韻》戸感切,𠀤音菡。《說文》木垂華實也。又《集韻》胡南切,音含。義同。○按《說文》从弓不从𡰲。弓,草木之華未發函然,象形。从𡰲者誤。《說文》从𢎘hàn不从𢎙xián。

56 六:
根:《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痕切,音跟。《說文》木株也。《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又《廣韻》根,柢也。《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又《博雅》始也。又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又金根,車名。《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又竹根,杯名。《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又雲根,山名。《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又姓。《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又叶經天切,音堅。《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考證:〔勿使能植。〕謹照左傳原文植改殖。〔天根,氐星也。《左傳·桓十四年》天根見而水涸。〕謹左傳無天根見而水涸之語,查係周語。今據改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前漢·五行志》木名倉琅根。〕謹照原文名改門。

57 六:
𣐻:《集韻》《類篇》𠀤下閒切,音限。閾也。

58 六:
栺:《唐韻》五計切《集韻》《韻會》硏計切《正韻》倪制切,𠀤音詣。《玉篇》木名。又《廣韻》殿名。漢有枍栺宮。《班固·西都賦》洞枍栺與天梁。又《集韻》軫視切,音旨。義同。又《唐韻》旨夷切,音脂。栺栭,亦木名。又《集韻》蒸夷切,音脂。栺栭謂之柱。

59 六:
栻:《唐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𠀤音敕。《廣韻》木名。又《博雅》梮也,梮有天地,所以推隂陽,占吉凶,以楓子棗心木爲之。《前漢·王莽傳》天文郞按栻于前。《周禮·春官·抱天時註》作式。《前漢·藝文志》有羨門式法。又《集韻》設職切,音式。義同。

60 六:
格:《唐韻》古柏切《集韻》《韻會》《正韻》各額切,𠀤音隔。《說文》木長貌。《徐曰》樹高長枝爲格。又至也。《·堯典》格于上下。又來也。《·舜典》帝曰:格汝舜。又感通。《·說命》格于皇天。又變革也。《書·益稷謨》格則承之庸之。又格,窮究也。窮之而得亦曰格。《大學》致知在格物。又物格而後知至。又法式。《禮·緇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又正也。《·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又登也。《書·呂𠛬》皆聽朕言,庶有格命。《疏》格命,謂登壽考者。又牴牾曰格。《周語》穀洛鬭。韋昭云:二水格。又頑梗不服也。《荀子·議兵篇》服者不禽,格者不赦。又𣪩也。《·魯頌》在泮獻馘。《鄭箋》馘謂所格者之左耳。又舉持物也。《爾雅·釋訓》格格,舉也。又𢇮格也。凡書架、肉架皆曰格。《周禮·牛人註》挂肉格。又敵也。《史記·張儀傳》驅羣羊攻猛虎,不格明矣。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又《爾雅·釋詁》格,陞也。《方言》齊、魯曰𨽥,梁、益曰格。又標準也。《後漢·博奕傳》朝廷重其方格。又格例。《唐書·裴光庭傳》吏部求人不以資考爲限,所獎拔惟其才,光庭懲之,乃爲循資格。又《廣韻》度也,量也。又姓。《統譜》漢格班。又《唐韻》古落切《集韻》《韻會》《正韻》葛鶴切,𠀤音各。樹枝也。又廢格,阻格也。《前漢·梁孝王傳》袁盎有所關說,大后議格。又格五,角戲也。《前漢·吾丘壽王傳》以善格五召待詔。又杙也。亦以杙格獸也。《莊子·胠篋篇》削格羅落𦊨罘之知多,則獸亂于澤。《左思·吳都賦》峭格周施。又扞格,不相入也。《禮·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註》格,胡客反。又《集韻》《韻會》歷各切,音洛。籬落也。《前漢·鼂錯傳》謂之虎落。《揚雄·羽獵賦》謂之虎路。通作格。又《類篇》曷各切,音鶴。格澤,妖星也。見《史記·天官書》。
考證:〔《書·冋命》繩愆糾繆。〕謹照原文冋改冏。繆改謬。

61 六:
栽:《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𠀤音哉。《說文》作𣒭,草木之殖曰栽。《中庸》栽者培之。又穉曰栽,長曰樹。《廣韻》種也。又《博雅》栽閣也。又《唐韻》《集韻》《韻會》昨代切《正韻》作代切,𠀤音再。《說文》築牆長板。《左傳·桓五年》水昏正而栽。《註》設築板。俗作㘽,非。

62 六:
栾:欒俗字。

63 六:
栿:《唐韻》《集韻》《韻會》𠀤房六切,音伏。梁栿也。《正字通》以小木附大木上爲栿。

64 六:
桀:〔古文〕㘶《唐韻》渠列切《集韻》巨列切,𠀤音傑。磔也。《周禮》謂磔爲疈辜。古人稱桀黠者,其凶暴若磔也。又《諡法》賊人多殺曰桀。又擔也。《左傳·成二年》齊高固桀石以投人。又借爲雋桀字。《辨名記》千人曰英,萬人曰桀。又桔桀,形貌。《張衡·西京賦》燾奡桔桀。又雞棲杙也。《·王風》雞棲于桀。古作㘶。俗作榤。又姓。《姓苑》漢桀龍,宋桀路分。又《集韻》其謁切,音竭。義同。又《韻會》巨列切《正韻》古屑切,𠀤音結。桀桀,秀貌。《·齊風》維莠桀桀。
考證:〔《左傳·成二年》齊高國桀石以投人。〕謹照原文國改固。〔《張衡·西都賦》〕謹照原文都改京。

65 六:
桁:《集韻》《類篇》《韻會》《正韻》𠀤何庚切,音衡。《玉篇》屋桁,屋橫木也。又葬具。《儀禮·旣夕》皆木桁久之。《註》久當爲灸,所以蓋也。苞筲甕甒之屬,以木桁塞其口也。又《唐韻》胡郞切《集韻》《韻會》寒剛切《正韻》胡剛切,𠀤音杭。械也。《類篇》木在足曰械,大械曰桁。《莊子·在宥篇》桁楊相推,𠛬獄相望。又與航同。浮橋也。《晉書·溫嶠傳》嶠討王敦,燒朱雀桁以挫其鋒。又《集韻》《正韻》下浪切《韻會》合浪切,𠀤航去聲。椸也。《古樂府·東門行》還視桁上無懸衣。
考證:〔《儀禮·旣夕》皆木桁久之。《註》久當爲炙,所以蓋也。〕謹照原文炙改灸。

66 六:
桂:《唐韻》古惠切《集韻》《韻會》涓惠切《正韻》居胃切,𠀤音昋。《說文》江南木,百藥之長。《禮·檀弓》草木之滋,薑桂之謂也。《本草圖經》桂有三種: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陽。《爾雅·釋木》梫,木桂。《蘇恭云》牡桂卽木桂也。《離騷經》雜申椒與菌桂。又《陶弘景·別錄》單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謂皮赤爾。《淮南·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又桂林,郡名。《史記·武帝紀》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又姓。《姓苑》漢末,陽城炅橫四子避難,一居幽州,姓桂。

67 六:
㭢:《篇海》虛𠛬切,音馨。机也。

68 六:
桃:《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刀切,音陶。《說文》果也。《爾雅·釋木》旄,冬桃。榹,山桃。《禮·月令》仲春桃始華。《內則》桃曰膽之。《疏》桃多毛,拭治令靑滑如膽。又桃諸。《王肅云》諸,菹也,今之藏桃也。又《典術》桃,五木之精,仙木也。《禮·檀弓》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左傳·昭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後漢·禮儀志》爲桃印,施門戸,以止惡氣。又含桃,櫻桃也。《爾雅》謂之楔。又桃氏,攻金之工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刃。又胡桃。《名物志》謂之羌桃。又銚芅曰羊桃。《爾雅·釋草》萇楚,銚芅。又桃枝,竹名。《爾雅·釋草》桃枝四寸有節。又《本草》豬苓名地烏桃。又桃蟲,鷦也。一名巧婦。《·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又桃林,地名,在華山東。《·武成》放牛桃林之野。又老桃,宋地。《左傳·隱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又水名。《山海經》樂遊之山,桃水出焉。又姓。《姓苑》戰國桃應,晉桃豹。又《集韻》他彫切,音祧。長枋,可以持物于器中者。又《集韻》上與切,音墅。抒物器也。又《集韻》直紹切,音趙。與㸠同。《博雅》板也。
考證:〔《爾雅》作楔。〕謹按含桃又名楔,非字之通作也。謹改爾雅謂之楔。

69 六:
桄:《唐韻》《集韻》古曠切,光去聲。《說文》充也。《廣韻》織機桄。又《唐韻》古黃切《集韻》姑黃切,𠀤音光。桄榔,木名。亦作桄桹。又《類篇》舟前木也。《博雅》䑳謂之桄。

70 六:
桅:《廣韻》過委切,音詭。《說文》黃木可染者。又《廣韻》短矛也。或作𥍨。又《唐韻》五灰切《集韻》《類篇》《正韻》吾回切《韻會》魚回切,𠀤音嵬。《廣韻》小船檣也。舟上帆竿。

71 六:
框:《唐韻》去王切《集韻》曲王切,𠀤音匡。《廣韻》棺門也。《類篇》𤖱門謂之框。𤖱,棺頭也。《正字通》門檔。古借用框。

72 六:
桇:《集韻》人余切,音如。木名。

73 六:
案:《唐韻》烏旰切《集韻》《韻會》於旰切《正韻》於幹切,𠀤音按。《說文》几屬。《徐曰》案,所凭也。《周禮·天官》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朝日祀五帝,設重帟重案。又食器。《周禮·冬官考工記》夫人享諸侯,案十有二寸。《註》玉案十有二列也。又𠋫氣之法有木案。《後漢·歷志》爲室三重,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爲案。又界也。《齊語》參國起案。又次第也。《史記·高帝紀》吏民皆案堵如故。又作按,考也。《前漢·賈誼傳》案之當今之務。《丙吉傳》無所案驗。又撫也。《史記·孟嘗君傳》案劒以前。又《正字通》凡官府興除成例及獄訟論定者皆曰案。又著書起義亦曰案。又《集韻》一曰木名。又叶伊甸切,音宴。《歐陽脩·讀書詩》初如兩軍交,乗勝方酣戰。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

74 六:
桉:同案。又《宋曾鞏·耳目志》孟光舉桉齊眉。俗直謂几案耳。呂少衞云:桉乃古椀字,故舉與眉齊。《張衡·四愁詩》何以報之靑玉案,謂靑玉椀也。據此則《考工記》案十有二寸,亦作此解爲當。

75 六:
桊:《唐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𠀤音眷。《說文》牛鼻上環。《廣韻》牛拘也。又《玉篇》居媛切。義同。又《集韻》驅圓切,音弮。屈木盂也。

76 六:
桋:《唐韻》以脂切《集韻》《韻會》延知切,𠀤音夷。《說文》赤梀也。《·小雅》隰有杞桋。《草木疏》梀,葉如柞,皮厚而白,其木理赤者爲赤梀。一名桋木,堅韌,今人以爲車轂。又《集韻》《韻會》𠀤田黎切,音題。女桑也。樹小而條長。《爾雅·釋木》桋桑,女桑。

77 六:
桌:《廣韻》與卓同。註見十部六畫。又《正字通》俗呼几案曰桌。

78 六:
桍:《集韻》《類篇》《正韻》𠀤空胡切,音枯。木名。一曰空也。

79 六:
桎:《唐韻》之日切《集韻》《韻會》職日切,𠀤音質。《說文》足械也。《徐曰》桎之言躓也。躓,礙之也。械在足曰桎,在手曰梏。《周禮·秋官·大司𡨥之職》萬民之有罪過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諸嘉石。又窒也。《莊子·達生篇》其靈臺一而不桎。又《博雅》桎,刺也。又桎鎋,所以制車者。《孝經·鉤命決》孝道者,萬世之桎鎋也。《·小雅》維周之氐。《鄭箋》氐當作桎,言尹氏作太師之官,爲周之桎鎋也。又《本草別錄》丹桎木皮,主癧瘍風。又《集韻》展几切,音薾。亦礙也。

80 六:
桏:《唐韻》《集韻》𠀤渠容切,音蛩。《說文》椶椐木。《廣韻》柜柳也。《管子·地員篇》高陵土山,其木乃桏。

81 六:
桐:《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說文》桐,榮也。《爾雅·釋木》榮,桐木。《·禹貢》嶧陽孤桐。《傳》嶧山特生之桐,中琴瑟。《·鄘風》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草木疏》分靑、白、赤三種。《陳翥桐譜》列六種:紫桐、白桐、膏桐、刺桐、赬桐、梧桐。又《禮·月令》季春之月,桐始華。又《遁甲書》梧桐可知月正閏歲。生十二葉,每邊六,葉從下數,一葉爲一月,有閏則十三葉。視葉小處,則知閏何月。立秋之日至期,一葉先墜。又《博雅》桐,痛也。《儀禮·喪服志》母喪,削杖桐也。又空桐,北荒地名。《爾雅·釋地》南戴日爲丹穴,北戴斗極爲空桐。又桐過,邑名。《前漢·地理志》屬定襄郡。又姓。《姓苑》桐君著《藥錄》。又《集韻》《類篇》《韻會》他東切《正韻》佗紅切,𠀤音通。《類篇》輕脫貌。《前漢·武帝五子傳》無桐好逸。又《漢·安世房中歌》桐生茂豫。《顏師古曰》桐讀爲通,言草木通達而生也。又《類篇》杜孔切,音動。《莊子·讓王》自投桐水。桐一作椆,司馬本作洞。又叶徒黃切,音唐。《史記·龜筴傳》邦福重寶,聞於旁鄕。殺牛取革,被鄭之桐。
考證:〔《禮·月令》仲春之月,桐始華。〕謹照原文仲改季。

82 六:
桑:〔古文〕𣕐𠭌《唐韻》息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郞切,𠀤顙平聲。《說文》蠶食葉。《徐曰》叒音若。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典術》桑箕,星之精。《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愛蠶食也。《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又《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夏取桑柘之火。又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禹貢》厥篚檿絲。又其材中弓榦。《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又台桑,地名。啓所生處。《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又空桑,山名。《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又桑林,樂名。《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以桑林。又桑扈,鳥名。《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註:桑扈,竊脂。又姓。《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又複姓。桑丘、庚桑。𠭨,籀文桑。
考證:〔《禮·月令》季夏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謹照原文夏改春。〔《·禹貢》厥貢檿絲。〕謹照原文貢改篚。〔《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謹照原文工人改弓人。〔《左傳·襄四年》桑扈,竊脂,爲蠶驅雀者也。〕謹按此係昭十七年傳註非襄四年傳文,今據改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註桑扈竊脂。

83 六:
桒:《正字通》俗桑字。

84 六:
桓:《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官切,音丸。《說文》郵亭表也。《徐曰》表雙立爲桓。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板,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一。《前漢·尹賞傳》葬寺門桓東。又斲木如石𥓓四植謂之桓,以下棺也。《禮·檀弓》三家視桓楹。又《周禮·春官》公執桓圭。又桓桓,武貌。《·牧誓》尚桓桓。《·魯頌》桓桓于征。又盤桓,難進貌。《易·屯卦》盤桓利居貞。又水名。《·禹貢》西傾因桓是來。又《諡法》辟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又《方言》桓,憂也。又木名。《郭璞云》葉似柳,子似楝。《玉篇》皮黃白色。《山海經》袟周之山木多桓。又《酉陽雜俎》無患木,一名桓。又盤桓,髻名。《古今註》長安婦人好爲盤桓髻。又姓。《姓苑》望出譙郡,漢有桓榮。又叶敕倫切,音櫄。《漢高彪詩》古之君子,卽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又叶王權切,音圓。《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以盤桓。還音旋。
考證:〔《禮·王制》三家視桓楹。〕謹照原書王制改檀弓。〔《·武成》尚桓桓。〕謹照原書武成改牧誓。〔《方言》桓桓,憂也。〕謹照原文省一桓字。

85 六:
𣐼:𣔳字之譌。

86 六:
𣐽:《廣韻》《集韻》𠀤同榛。《類篇》樼、𣘘𠀤同。又《集韻》將先切,音箋。義同。又《集韻》阻引切,音𧤛。草木衆齊貌。

87 六:
桔:《廣韻》古屑切《集韻》《類篇》《韻會》吉屑切,𠀤音結。《說文》桔梗,藥名。《戰國策》求柴胡、桔梗于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又桔橰,井上轆轤也。《莊子·天運篇》桔橰者,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又《史記·信陵君傳》北境傳舉烽。《文穎註》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橰,以薪置其中,有𡨥則燃之,謂之烽。又桔柣,鄭遠郊名。詳柣註。又《集韻》奚結切,音纈。義同。

88 六:
桕:《正字通》巨九切,音舅。烏桕,木名。本作烏𣓌。《唐本草》作烏臼。陳藏器云:葉可染皁。子壓爲油,塗頭令白變黑。爲燈極明。又名鵶舅。《唐·陸龜蒙·掇野疏詩》行歇每依鵶舅影,挑頻時見鼠姑心。《廻瀾字義》𣓌,俗作桕。非。

89 六:
桖:《集韻》《類篇》𠀤呼決切,音血。木名。赤若血。《字彙》誤入五畫。

90 六:
桗:《廣韻》都唾切,音刴。木名。又《博雅》量也。又《玉篇》都和切。木抺也。

91 六:
桘:《廣韻》與槌同。

92 六:
𣐾:《廣韻》與薅同。

93 六:
𣐿:《集韻》《類篇》𠀤於希切,音衣。樿𣐿,木名。可爲箭笴。一曰箭筩。

94 六:
桙:《集韻》《類篇》𠀤同杅。

95 六:
𣑀:《集韻》《類篇》𠀤汪胡切,音烏。所以塗也。𣏓或作𣑀。

96 六:
𣑁:《集韻》《類篇》𠀤充仲切,音銃。木㮔也。

97 六:
𣑂:《類篇》荒故切,呼去聲。栗莍拆也。

98 六:
𣑃:《篇海》竹瓦切,撾上聲。手把物。

99 六:
𣑄:《集韻》棺古作𣑄。註見八畫。

100 六:
𣑅:《字彙補》古虐字。註見虍部三畫。

URN: ctp:kangxi-zidian/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