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 經說上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經說上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慮也者以其知有求也"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

《經說上》

提到《經說上》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經說上:
此篇以《經下》校之,文有闕佚,畢注疏繆殊甚,與《》尤多不相應,今並依張氏,別為攷正。畢本句讀亦多舛誤,今不悉論。篇中論景鑒及升重轉重諸法,與今泰西光重學說略同,揅涉未深,以俟達者。

1 經說上:
故,此目下文。小故,有之不必然,吳鈔本誤作「必不然」。無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五字與上下文義不相屬,張校移箸下節「體」字上,云「物之有體,若有其端」。案:張校近是。大故,有之必無然,此疑當作「大故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與上小故文正相對。小故、大故,謂同一言,故而語有輕重,事有大小也。今本上句脫「然」字,下句脫三字,遂不可通。若見之成見也。義亦難通。張云:「若者,指事之詞。目之見,性也,然不接物則不見,接物而不故欲見之,亦不成見。是見之所以成其見者,乃故也。」案:張說亦迂曲。以《》校之,疑上「見」字當為「得」之誤,「得」正字作「」,壞脫僅存上半,遂成「見」字。故古書多互訛,下「見」字當為「是」字之誤。言得彼乃能成此也。顧云:「此釋《經上》『故,所得而後成也』。」

2 經說上:
體,若二之一,尺之端也。尺之端,謂於尺幅中分之,其前為端。《經上》云「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此後文亦云「尺前於區穴而後於端」,皆其義也。此端與《小爾雅》「廣度倍丈謂之端」義異。凡數兼一成二,故一為二之分。幅兼端為尺,故端為尺之分。張云:「一分二之體,端分尺之體。」畢云:「此釋《經上》『體,分於兼也』。」

3 經說上:
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上二「知」字讀為「智」,言知生於智。《荀子·正名》篇云「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而必知,張云:「智者必知。」若明。管子·宙合》篇云「見察謂之明」,此假目喻知也。下文以睨況慮,言不必見,以見況知,則必見矣。此以明況智,則所見尤審焯。取譬不同而義並相貫。畢云:「此釋《經上》『知,材也』。」

4 經說上:
慮,此亦目下文也,與下文知、𢜔,並述《》而後釋其義。畢、張皆誤屬上讀,俞又謂皆涉下而衍,並未達其義。,而不必得之,言以知求索,而得否不可必。若睨。說文·目部》云「睨,蒞視也」。謂有求而不必得,若睨而視之,見不見未可必也。楊云「《莊子·庚桑楚》篇『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畢云:「此釋《經上》『慮,求也』。」

5 經說上:
知,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貌」,吳鈔本作「貌」。「過」疑當為「遇」,與《》云「接」同義。《說文貌部》云「貌,頌儀也,籀文作貌」。能貌之,謂能知物之形容,與經說下「貌能」為「貌態」異。若見。畢云:「此釋《經上》『知,接也』。」

6 經說上:
𢜔,舊本訛「恕」。顧云:「當從《》作『𢜔』。」是也,今據正,下同。𢜔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與上《》「知,材也」義同,而體用則微別。畢云:「此釋《經上》『恕,明也』。」案:「恕」當作「𢜔」。

7 經說上:
仁,愛己者非為用己也,不若愛馬,張云:「愛己非為用己也,愛馬為用馬也。愛所不用,則非己無愛也,未足明愛。愛所用,則非己亦愛也,愛足明也。言當觀仁於兼愛。」案:張說是也。但疑「己」或當為「民」。「民」,唐人避諱闕筆,與「己」形近,因而致誤。《淮南子·精神訓》云「聖王之養民,非求用也,性不能已」,此義或與彼同。著若明。三字無義,疑「著」當為「者」,屬上讀,涉上文而誤作「著」,又并衍「若明」二字。畢云:「此釋《經上》『仁,體愛也』。言當觀仁於愛物。」

8 經說上:
義,志以天下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畢云:「此釋《經上》『義,利也』。言意以為美,而施之又忘其勞。」張云:「芬,美也。而能,才也。」俞云:「『志』當作『者』,草書相似而誤。能能疊用無義,當作『而能利之,不能必用』。下文『孝以親為芬,而能能利親,不必得』,亦當作『而能利親,不能必得』,誤與此同。」案:畢、張、俞說並非。此下能字,當讀如詩書「柔遠能邇」之能。漢書百官公卿表,顏注云「能,善也」,能能利之,言能善利之也。志字亦不誤,惟「芬」義不可通,疑當為「」之誤。「芬」篆文作「」,與「」形近。不必用,言不必人之用其義也。

9 經說上:
禮,貴者公,賤者名,言賤者稱貴者為公,而自名也。張云:「公,君也。『名』當作『民』,古字通用。」案:張說非是。而俱有敬僈焉,言貴賤之中復有敬慢之別。《荀子·不苟》篇云「君子寬而不僈」,楊注云「僈與慢同,怠惰也」。畢云:「僈,慢字異文。」等異論也。禮有貴賤尊卑等差之異。張云:「論讀為倫。」畢云:「此釋《經上》『禮,敬也』。」

10 經說上:
行,所為不善名。行也,所為善名。巧也,若為盜。王引之云:「『善』疑當為『著』,形相似而誤也。言所為之事不著名,是躬行也;所為之事著名,是巧於盜名者也。」畢云:「此釋《經上》『行,為也』。言所為之事無善名,是躬行也;有善名,是巧於盜名也。」張云:「善名,求善其名也。所為求善名,其巧如為盜。」案:畢、張說近是。「巧」疑當為「竊」,竊與盜文義正相貫。「竊」俗書作為「」,下半與「巧」相似,故訛。《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篇「規諫而不類,道行而不平,曰巧名者也」,《逸周書》「巧」作「」,是其證。

11 經說上:
實,其志氣之見也,使人如己,言待人以實,與己身無異。張云:「見其外而知其內」,亦通。不若金聲玉服。「不」字疑當作「必」。玉服,即佩服之玉。《周禮玉府》「共王之服玉」,鄭眾注云「服玉,冠飾十二玉」。《禮記·月令》「春服蒼玉,夏服赤玉,中央土服黃玉,秋服白玉,冬服玄玉」,鄭注云「凡所服玉,謂冠飾及所佩者之衡璜也」。呂氏春秋孟春紀,高注云「服,佩也」。並此玉服之義,言其實充美則見於外者,若金聲玉服之昭著,即所謂榮也。文選西都賦李注引尚書大傳云「皆莫不磬折玉音,金聲玉色」,玉服與玉色義亦相近。張云:「金聲玉服,宣於外也。」畢云:「此釋《經上》『實,榮也』。」

12 經說上:
忠,不利弱子亥,「亥」疑當為「孩」。《說文·口部》云「咳,小兒笑也。古文作孩」。《明鬼下》篇云「賊誅孩子」。子亥猶云孩子。弱子孩,謂小主也。言忠臣之強君,其跡若不利於小主,即書金縢管叔流言,謂周公將不利於孺子之意。足將入止容。「止」疑當為「正」。此言雖強君,而事君必以敬,此其所以為忠也。畢云:「此釋《經上》『忠,以為利而強低也』。」案:「低」,「君」之誤。

13 經說上:
孝,以親為芬,而能能利親,不必得。畢云:「此釋《經上》『孝,利親也』。言不以為德。」張云:「孝有不可必得者。」案:「芬」疑亦「」之誤。能能利親,亦謂能善而利之也。不必得,謂不必中親之意。《莊子·外物》篇云「人親莫不欲子之孝,而孝未必愛」。畢、張說非。

14 經說上:
信,不以其言之當也,「不」,亦當為「必」之訛。使人視城得金。言告人以城上有金,視而果得之,明言必信也。畢云:「此釋《經上》『信,言合於意也』。」

15 經說上:
佴,與人遇人,眾𢝺。漢書·司馬遷傳》云「僕又佴之蠶室」,如淳云「佴,次也。若人相次也」。此與《說文》佴佽之訓正合。言人相與相遇,皆相佽比之意。眾𢝺,未詳,疑「𢝺」當為「揗」,同聲假借字。《說文·手部》云「揗,摩也」。言人眾相摩切。畢云:「此釋《經上》『佴,自作也』。字書無『𢝺』字。」案:《》「作」疑是「仳」之誤。

16 經說上:
𧨜,當讀為「獧」,說詳《經上》。為是為是之台彼也,畢云:「『台』一本作『治』。」顧云:「『台』讀當為『詒』。季本作『治』。」案:顧說是也。《說文·言部》云「詒,相欺詒也」。謂獧者不為欺人之言。下「為是」二字,蓋誤衍。弗為也。畢云:「此釋《經上》『𧨜,作嗛也』。」

17 經說上:
廉,疑當為「慊」。己惟為之,「惟」當作「雖」,同聲假借字。知其𦖷也。舊本「𦖷」上有「也」字。畢云「一本作『知其思耳也』,是。此釋《經上》『廉,作非也』。」詒讓案:《》「廉」亦疑當為「慊」,禮記坊記注云「慊,恨不滿之貌也」。《孟子·公孫丑》篇「吾何慊乎哉」,趙注云「慊,少也」。淮南子齊俗訓,高注云「慊,恨也」。「𦖷」上別本無「也」字,是,今據刪。字書無「𦖷」字,別本作「思耳」,顧校季本同,亦非。以文義校之,當為「諰」之訛。《荀子·彊國》篇云「雖然,則有其諰矣」,楊注云:「諰,懼也」。此「其𦖷」即《荀子》之「其諰」,與《論語》「慎而無禮則葸」之「葸」,聲義亦相近。此冢上為文,言狷者則有所不為,慊者己雖或為非,而心常自恨,猶知懼也。

18 經說上:
所令,非身弗行。「弗」,吳鈔本作「不」,疑當依《》作「所行」,言使他人作之,非身所親行也。畢云:「此釋《經上》『令,不為所作也』。」

19 經說上:
任,為身之所惡,即《》所謂損己。以成人之所急。即《》所謂益所為。畢云:「此釋《經上》『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言任俠輕財。」

20 經說上:
勇,以其敢於是也,命之;命猶名也,言因敢得名。張云:「人有敢亦有不敢,就其敢於此,則命之勇矣。」不以其不敢於彼也,害之。畢云:「此釋《經上》『勇,志之所以敢也』,言勇。」

21 經說上:
力,重之謂下,與重,奮也。「與」,疑當作「舉」。言凡重者必就下,有力則能舉重以奮也。楊云「以重力激之,使其下奮出,而至高遠,故曰下與重奮」。案:楊讀非是。畢云:「此釋《經上》『力,刑之所以奮也』。」案:刑、形同。

22 經說上:
生,楹之生,「楹」,吳鈔本作「盈」。畢云:「『楹」當為『形』。」商不可必也。畢云:「此釋《經上》『生,刑與知處也』。商不可必,言不可知量。」詒讓案:「商」疑當為「常」,聲近而誤。言生無常,形與知合則生,離則死也。《》刑亦與形同。

23 經說上:
臥。

24 經說上:
夢。張云:「即以夢說臥,或有闕文。」案:此疑以臥夢義易明,故述而不說。依張說,此釋《經上》「臥,知無知也。夢,臥而以為然也。」

25 經說上:
平,惔然。張云:「『惔』疑當為『憺』。」案:張說是也,楊說同。集韻四十九敢云「憺或作惔」。《說文·心部》云「憺,安也」。即《》所謂「無欲惡」。依張說,此釋《經上》「平,知無欲惡也」。

26 經說上:
利,得是而喜,則是利也。其害也,非是也。

27 經說上:
害。得是而惡,則是害也。其利也,非是也。畢云:「此釋《經上》『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惡也』。」

28 經說上:
治,吾事治矣,人有治南北。有,疑當讀為又,或當作「人治有南北」。言吾事治則自治其身,人治則當廣求之四方。亦求得之意。畢云:「此釋《經上》『治,求得也』。」

29 經說上:
譽之,必其行也,其言之忻。說文·心部》云「忻,闓也」。司馬法曰「善者忻民之善,閉民之惡」,即此義。張云「若是者,其言可忻悅也」。使人督之。「督」,「篤」之借字。《·微子之命》云「曰篤不忘」。《·僖十二年傳》云「謂督不忘」,「督」即「篤」也。《爾雅·釋詁》云「篤,厚也」。言使人厚於為善行。張以此句屬下說誹,云「督,正也,人有惡,使人自正之」,恐非。畢云:「此釋《經上》『譽,明美也』。」

30 經說上:
誹,必其行也,其言之忻。誹譽義相反,說不宜同,疑皆涉上而誤,下亦有脫文。畢云:「此釋《經上》『誹,明惡也』。」

31 經說上:
擧,道藏本、吳鈔本作「譽」,涉上而誤。告以文名,擧彼實也。《春秋》「文八年,宋殺其大夫司馬,宋司城來奔」。《公羊傳》云「司馬者何?司城者何?皆官擧也」。何休注云「皆以官名擧言之」。《荀子·儒效》篇亦云「繆學襍擧」。案:此擧,與《公羊》、《荀子》義正同。文名,言以文飾為名。又疑此篇「之」字多誤為「文」,此「文名」亦當作「之名」。之名,猶言是名,與彼實文相對,亦通。畢云:「此釋《經上》『舉,擬實也』。」

32 經說上:
故言也者,諸口能之,出民者也。王引之云:「當作『故言也者,出諸口,能之民者也』。『出』字誤倒在下,『能』下又脫一字。能與而通,謂言出諸口而加之民也。繫辭傳曰『言出乎身,加乎民』。」案:王說移易太多,似未塙。竊疑口能,即謂口之所能,猶《經上》云「言,口之利也」。「民」當為「名」之誤,後文云「聲出口,俱有名」。出名,亦謂言出而有名,猶《》云「出舉也」。民若畫俿也。「民」,疑亦「名」之誤。蓋言名與實不同。字書無俿字。《太玄經》「止次七車纍其俿」,范望注云「俿,輪也」。案非此議。畢云:「『俿』,『虎』字異文。」言也,謂言猶石致也。此義難通。「言也」下,疑當有「者」字。畢云:「『石』當為『實』。此釋《經上》『言,出舉也』。」案:「實致」亦無義。「石」,疑「名」之誤,猶與由通,謂言因以名致之。

33 經說上:
且,自前曰且,自後曰已,方然亦且。呂氏春秋音律篇,高注云:「且,將也」。俞云:「此當讀『且,句,自前曰且,句,自後曰已,句,方然亦且,句』。蓋凡事,從事前言之或臨事言之,皆可曰且,如『歲且更始』之且,事前之且也。如『匪且有且』之『且』,毛傳曰『此也』,此方然之且也。惟從事後言之,則為已然之事,不得言且,故云自後曰已。」若石者也,畢云:「此釋《經上》『且,言然也』。」俞云:「『若石者也』,涉下句『君以若名者也』而衍,又誤『名』為『石』耳。」詒讓案:「若石者也」疑當作「臣民也者」,乃約述經語以起下文,今本訛舛不可通,遂誤屬之上章耳。

34 經說上:
君,以若名者也。張云:「謂以臣萌名。」畢云:「此釋《經上》『君、臣,名通約也』。『名』,《經上》作『萌』,誤。」案:《》云萌,即氓字,不誤。此言君之名,對臣民而立,故云以若名。若,即指臣民也,畢說非。

35 經說上:
功,不待時,若衣裘。「不」,疑當為「必」。言功之利民必合時宜,若夏衣而冬裘也。張云:「冬資葛,夏資裘,不待時而利。」案:張說亦通。舊本重此七字。畢云「疑衍」,張說同。案:吳鈔本亦無,今據刪。畢云:「此釋《經上》『功,利民也』。」

36 經說上:
賞。疑當在下文,誤箸於此。

37 經說上:
罪不在禁,惟害無罪,殆姑。「殆」,疑當為「𨽿」之假字。《說文·隶部》云「𨽿,及也」。姑與辜通,言罪不必犯禁,惟害無罪,則及罪也。上報下之功也。此句上當有「賞」字。

38 經說上:
罰,上報下之罪也。「上報下之功也」六字當在「罪不在禁」上,乃述經語,而未著說,今本賈亂不可通。畢云:「此釋《經上》『賞,上報下之功也;罪,犯禁也;罰,上報下之罪也』。」。

39 經說上:
侗,說文·人部》云「侗,大貌」,又《言部》云「詷,共也」,引《周書》云「在夏后之詷」,今《·顧命》「詷」作「侗」,釋文引馬融本,字義並與許同。《禮記·祭統》云「同之言詷也」,是同侗詷三字並通,故此《》作「同」,說作「侗」也。張云:「『侗』當作『同』。」二人而俱見是楹也,楹,疑亦形之誤。張云:「一楹也,二人俱見,俱謂之楹,是同也。」案:張說亦通。若事君。「事」,舊本作「是」,今據道藏本、吳鈔本正。似言猶眾人同事一君。此釋《經上》「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40 經說上:
久,古今旦莫。舊本「久」上衍「今」字,「旦」訛「且」。王引之云:「上『今』字因下『今』字而衍,『且』當為『旦』。言古今異時,旦莫異時,而遍歷古今旦莫則久矣,故曰『久,古今旦莫』。故《經上》云『久,彌異時也』,彌,遍也。」案:王校是也,顧、張校亦以「且」為「旦」,今並據刪正。

41 經說上:
宇,東西家南北。顧云「『家』字衍」,王校同。案:家猶中也,四方無定名,必以家所處為中,故著家於方名之閒,非衍文也,今不據刪。畢云:「此釋《經上》『久,彌異時也。守,彌異所也』。」案:「守」,「宇」之誤。

42 經說上:
窮,不容尺有窮,言前雖或有不容尺之餘地,然此不容尺之外即為盡處,是有窮也。張云:「或不容尺,實也,雖未窮而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張云:「莫不容尺,虛也,雖窮而無窮。」畢云:「此釋《經上》『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43 經說上:
盡,吳鈔本作「靜」,誤。但止動。「但」,疑當作「俱」。謂盡與俱義略同。止動,謂事無動靜皆然,即《》所謂「莫不然也」。畢云:「此釋《經上》『盡,莫不然也』。」

44 經說上:
始,時或有久,或無久,始當無久。張云:「時有此二者,始則當其無久也。無久,久之始也。」案:張說是也。此言始者,或時已歷久,而追𣶮其本;或時未歷久,而甫發其端,二者皆謂之始。但始必當無久時,若已有久,則不得為始也。列子釋文,引「始時」作「夫物」,疑誤,「無」並作「無」。畢云:「此釋《經上》『始,當時也』。」

45 經說上:
化,若蛙為鶉。列子·天瑞》篇亦有此文,釋文引此未有「也」字。畢云:「此釋《經上》『化,徵易也』。」孫星衍云:「《淮南·齊俗訓》云『夫蝦蟆為鶉,生非其類,唯聖人知其化』。」詒讓案:《說文·黽部》云「蛙,蝦蟆屬」,《淮南》書即本此。《荀子·正名》篇云「狀變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有化而無別,謂之一實」。

46 經說上:
損,偏去也者,兼之體也。舊本無「去」字,今依王校補。兼之體,即上文「一之二尺之端」之義。兼者,合眾體偏去,言於眾體中,損去其一體也。《經上》云「體,分於兼也」。亦即此義。其體或去或存,謂其存者損。「存」上舊本脫「或」字。王引之云:「《經上》云『損,偏去也』,則此當云『損偏去也者,兼之體也,其體或去或存,謂其去者損』,寫者脫誤耳。」張云:「一物兼二體,體一去一存。就其存者言則損矣。」案:王校增「或」字,是也,今據補。謂其存者損,當如張說,「存」字非誤,今不據改。畢云:「此釋《經上》『損,偏去也』。」

48 經說上:
儇,當為「環」,詳《經上》。昫民也。畢云:「『昫』,《》作『𥟭』。此釋《經上》『儇,𥟭秪』。」詒讓案:「昫」當為「俱」,「民」當為「氐」,《》作「儇,𥟭秪」。亦誤,說詳《經上》。

49 經說上:
庫,當作「㢓」,詳《經上》。區穴若,斯貌常。」貌」,吳鈔本作「貌」。《管子·宙合》篇云「區者,虛也」。區穴猶云空穴,區穴若,猶言若區穴,文偶到耳。「斯貌常」,疑當作「所視㢓」。《備城門》篇「時令人行視封」,「視」今本亦誤作「貌」,可證。「常」「㢓」音近而誤。言雖有區穴,視之則㢓而不見也。畢云:「此釋《經上》『庫,易也』。」案:「庫」亦「㢓」之誤。

50 經說上:
動,偏祭從者,此義難通。「從」亦當作「徙」。《》云「動或徒」,與《經下》「宇或徙」,二文正同,則是遷地之義。疑「偏祭」當作「遍際」,謂動則周遍所接之域。《經說下》云「區宇不可遍舉」,偏、遍字亦通。詳《非攻下》篇。戶樞免瑟。呂氏春秋·盡數》篇云「戶樞不螻,動也」。張云:「瑟,蝨同。戶樞不蠹,動故也。」案:依張說,免蝨謂免於蠹,義未塙。竊疑「免瑟」當作「它蠶」,「它」即「蛇」正字,《說文·它部》云「它,虫也」。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或作蛇,從虫。干祿字書「蠶俗作蝅」。「它蝅」與「免瑟」,形近而訛。下文「免𧈳」,「免」,亦即「它」字。《耕柱》篇「白若之龜」,「龜」,今本訛作「毚」,龜亦從它也,皆可以互證。戶樞與它蠶,皆常動之物。畢云:「此釋《經上》『動,或從也』。」案:「從」亦「徙」之誤。

51 經說上:
止,無久之不止,當牛非馬,當,猶言是也。《經上》云「辯勝當」,即謂是者勝也。《淮南子·齊俗訓》云「從牛非馬」,疑即此義。張云「無久之不止,以不止為不止也,其理易見,故當牛非馬」,亦通。若矢過楹。「矢」,舊本訛「夫」。張云:「疑亦當為『人』。」王引之云:「『夫』當作『矢』,矢之過楹,久則止而不行,故曰『無久之不止,若矢過楹』。鄉射禮記曰『射自楹閒』。故以矢過楹為喻。」案:王校是也,今據正。《莊子·天下》篇云「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疑此義與彼略同。有久之不止,當馬非馬,莊子·齊物論》篇云「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疑即此義。或謂當作「當馬非牛」,亦無義可說。此與上云「當牛非馬」二句,並與上下文不相冢,而與後「彼,凡牛,樞非牛」章文相近,或有錯誤。張云「有久之不止,以不止為止也。其理難見,故當馬非馬」,亦通。若人過梁。梁謂橋梁。若人過橋梁,不過不止也。張云:「人過梁,不止以求止也。」畢云:「此釋《經上》『止,以久也』。」

52 經說上:
必,謂臺執者也。「執」,道藏本、吳鈔本作「孰」,非。畢云:「『臺』疑『握』字。《說文》云:『臺,古文握』。握執,言執持必然者也。」案:畢說是也。「握」古文,又見《淮南子·詮言訓》,今本亦誤「臺」。又《俶真訓》云「臺簡以游太清」,高注云「臺,猶持也」。《釋名·釋宮室》云「臺,持也,築土堅高,能自勝持也」。《莊子·庚桑楚》篇云「靈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釋文云「靈臺,謂心有靈智能任持也」,則「臺」似本有持訓,不破字亦可通。若弟兄一然者一不然者,必不必也,是非必也。張云:「弟兄一然一不然,是必不能必者也,若是者非必也,言必者,是絕無不然者也。」畢云:「此釋《經上》『必,不已也』。」

54 經說上:
同,捷與狂之同長也。「捷」,吳鈔本作「揵」。畢云:「一本作『楗』。」案:顧校季本同。

55 經說上:
心中,自是往相若也。捷,讀為插。《·小雅·鴛鴦》篇「戢其左翼」,釋文引《韓詩》云「戢,捷也,捷其噣於左也」。儀禮鄉射禮注云「搢,插也」,釋文「插作捷」,是其證。「

56 經說上:
厚,惟無所大。畢云:「此釋《經上》『厚,有所大也』。言唯其大無所加,是所謂大也。」案:畢說未允。此謂積無成有,其厚不可極也。與《》文相反,而實相成。詳《經下》。

59 經說上:
圜,規寫攴也。寫,謂圖畫其象。《周髀算經》云「笠以寫天」,趙爽注云「寫猶象也」。「攴」,吳鈔本作「支」,下同。攴、支義並未詳,疑當為「交」之誤。後《備城門》篇「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支」,今本誤「交」。此「交」誤作「攴」,猶彼「支」誤作「交」也。凡以規寫圜形,其邊綫周帀相湊,謂之交。或為直綫以湊圜心,中交午,成十字形,亦謂之交。《考工記匠人》云「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鄭注云「日出日入之景,其端則東西正也,又為規以識之者,為其難審也。自日出而畫其景端,以至日入既,則為規測景,兩端之內,規之規之,交乃審也。度兩交之閒,中屈之以指臬,則南北正。」鄭說可證此「規寫交」之義。張云:「《說文》『攴小擊也』。疑攴為法度之義,或「攴」為「及」字之誤,下同。」案張說並非是。畢云:「此釋《經上》『圜,一中同長也』。」

60 經說上:
方,矩見攴也。「見攴」,疑亦當為「寫交」。矩寫交者,以矩寫方形,其邊綫周帀相湊,及隅綫相午貫,亦皆謂之交也。張云「見寫大同」,非是。畢云:「此釋《經上》『方,柱隅四讙也』。」案:「讙」當為「雜」之誤。

61 經說上:
倍,二尺與尺但去一。張云:「二尺與一尺,但相較一也。」畢云:「此釋《經上》『倍,為二也』。」

62 經說上:
端,是無同也。張云:「若有同之,即非最前。」畢云:「此釋《經上》『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63 經說上:
有閒,畢云:「此與下『閒』舊作『聞』,俱以意改。」謂夾之者也。謂有物夾之。畢云:「此釋《經上》『有閒,中也』。」

64 經說上:
閒,謂夾者也。張云:「就其夾之而言,則謂有閒;就其夾者而言,則謂之閒。」尺前於區穴而後於端,尺,與上文「前不容尺」之尺義同。謂凡物前盡處為端,後距端一尺為尺,更後盡處則為區穴,區穴謂空隙,若布帛裁削之縫際皆是也。此蓋以方制布幅為況,凡古布幅,皆廣二尺二寸,為衣,則削其邊各一寸縫之。儀禮喪服,賈公彥疏云「整幅二尺二寸,凡用布為衣物及射侯,皆去邊幅一寸為縫殺」,是也。蓋方制從衡正等,去邊縫各寸,則幅止二尺,中半適一尺矣。不夾於端與區內。畢云:「『內』疑『穴』字。」張云:「如有物尺,前有區穴,後有端,端與區穴所夾非閒也,閒乃是區穴之內,但與區內相及,故云不及旁。」案:張讀「內」如字,不如畢校改「穴」之允。此似謂前有端,後有區穴,尺雖在其中,然與前後幅相連屬不絕,則不得為二者所夾也。或云「不」當為「必」,亦通。及,如是者謂之及。及非齊之及也。張云:「齊,等也。此申說『及』字之義,若論齊等之及,則區穴與端之所夾為中閒,穴內宜為旁。惟不論齊等之及,乃夾者,但與區內相及也。」案:張說亦未析。此似言所謂不及旁者,非不齊旁之謂及,止謂彼此相次,齊則盡其邊際,二者同而異也。畢云:「此釋《經上》『閒,不及旁也』。」

65 經說上:
纑,閒虛也者。舊本脫「閒」字,王據《》增,今從之。纑與櫨同,詳《經上》。兩木之閒,謂其無木者也。櫨為柱上小方木,兩櫨之閒,空虛之處,則無木。張云:「與夾者相及,則謂之閒。但就其虛處,則謂之纑。」案:張依舊本為釋,恐非。畢云:「此釋《經上》『纑,閒虛也』。」

66 經說上:
盈,無盈無厚。言物必有盈其中者,乃成厚之體,無所盈則不成厚也。

67 經說上:
於尺無所往而不得。此上下文雖多云尺,然此「尺」字實當作「石」,形近而誤。《經說下》「廢石於平地」,「石」亦訛「尺」,可證。此與下文,並以堅白石為釋。言堅白在石,同體相盈,則彌滿全體,隨在皆有堅,亦隨在皆有白,故云「無所往而不得」,亦即所謂相盈也。畢云:「此釋《經上》『盈,莫不有也』。」得二,二,即謂堅白也。《公孫龍子·堅白論》篇云「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此云得二,亦謂得白得堅分為二也。堅異處不相盈,「堅」下當有「白」字。相非,是相外也。經說下》云「於石一也,堅白二也」。故云得二。蓋難堅白為二而異處,則堅非白,白亦非堅,是為不相盈,亦即為相外。若合而同體,則堅內含有白,白內亦含有堅,是為不相外。此義亦見《公孫龍子》。互詳《經說下》。畢云:「此釋《經上》『堅白,不相外也』。」

68 經說上:
攖,尺與尺俱不盡。言尺與尺相攖,則前尚有餘地,故兩俱不盡。端與端俱盡。舊本「與」訛「無」,「俱」訛「但」。張云「『無』疑當作『與』,『但』當作『俱』」,是也,今據改。《經上》云「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是端前更無餘地,故相攖則兩俱盡。尺與或盡或不盡。「尺與」下,張云疑脫「尺」字。案:張校與上文歧啎。此疑當有「端」字,誤錯箸於後。言尺與端相攖,則端盡尺不盡。堅白之攖相盡。此言堅白雖殊而同託於石,性色相含,彌滿無閒,故其攖為相盡,即《經說下》堅白相盈之義。體攖不相盡。言凡物兩體相攖,雖攖而各自為體,不能相含,是即不相盡也。端。此與上下文不相屬,疑即上尺與端句之脫字,誤錯箸於此。畢、張、楊並讀端屬上為句。張云:「尺與尺俱不盡,則體相攖。端與端俱盡,則端相攖。尺與尺或盡或不盡,則端體並相攖。體之攖可盡,而端之攖不可盡。」案:此讀恐非,張說亦未析。王讀「端仳」為句,尤誤。畢云:「此釋《經上》『攖,相得也』。」

69 經說上:
仳,畢云「疑『似』字」,張校同。王引之云:「仳與比通。比者並也。」案:王說是也。集韻六至云「仳,及也」,與比義亦相近。兩有端而后可。畢云「『有』,一本作『目』。此釋《經上》『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案:顧校季本,「有」亦作「目」。「后」,吳鈔本作「後」。《》「似」,亦即「仳」之誤。

70 經說上:
次,無厚而后可。「后」,畢本作「後」,吳鈔本作「厚」,非。無厚,似謂體極薄而相次比。或疑當作「無序」,見《經上》。言序次齊平,更無差等,而其體終不合并也。亦足備一義。張云:「無厚乃無閒。」畢云:「此釋《經上》『次,無閒而不攖攖也』。」案:「攖攖」,當作「相攖」。

71 經說上:
法,意規員三也俱,可以為法。說文·貝部》云「員,物數也」。《禮記·少儀》云「工依於法,游於說」,鄭注云「法,謂規矩尺寸之數。說,謂鴻殺之意」。張云:「意若規而為員,是法也。」畢云:「此釋《經上》『法,所若而然也』。」

72 經說上:
佴,然也者民若法也。若,猶順也。畢云:「此釋《經上》『佴,所然也』。」

74 經說上:
彼凡牛樞非牛。此義難通。張云:「可彼可此謂之樞。」案:張說肊定,不足據。牛樞,疑木名。《爾雅·釋木》云「藲荎」,郭注云:「《》曰山有蓲,今之刺榆」。今《毛詩唐風》,「蓲」作「樞」。牛樞疑即刺榆之大者。古艸木大者,多以牛為名,若《爾雅》茭牛蘄、終牛棘之屬是也。牛樞假牛為名,則非真牛,故曰非牛。兩也,無以非也。謂牛樞與牛,兩者實不同,則不足辯也。

75 經說上:
辯,或謂之牛,謂之非牛,疑當作「辯者,或謂之牛,或謂之非牛」。是爭彼也。是不俱當。不俱當,必或不當,「必」上畢本有「不」字,今據道藏本、吳鈔本刪。言兩辯相非,不能皆當,則必有一不當者也。不若當犬。當犬,若上云當牛,當馬。言辯牛之是非而不當,不若謂狗為犬之當也。《經說下》云「同則或謂之狗,其或謂之犬也。異則或謂之牛,牛或謂之馬也。俱無勝,是不辯也。辯也者,或謂之是,或謂之非。當也者勝也」,即此章之義。畢云:「此釋《經上》『攸,不可兩不可也。辯,爭彼也。辯勝,當也』。」案:《》「攸」即「彼」之誤。

76 經說上:
為,欲𩁥其指,畢云「『𩁥』即『難』異文」,張從之。案:字書無「𩁥」字,畢說不知何據。此云難指難脯,義亦並不可通,竊疑並當為「𣃈」之訛。《耕柱》篇《備穴》篇「𣃈」並訛作「難」。《經下》篇「𣃈」舊本或訛從着,故又訛從養也。𣃈與斫義同,亦詳《經下》篇。𣃈指謂斫手指,𣃈脯謂斫乾脯也。智不知其害,是智之罪也。若智之慎文也,「文」,當為「之」之誤。無遺於其害也。而猶欲𩁥之,則離之《史記管蔡世家索隱》云「離即罹,罹,被也」。案:「離」,俗作「罹」,同。《·王風·兔爰》「逢此百罹」,釋文云「罹,本亦作離」。離之,謂因欲而離患也。或疑「離」亦「𣃈」之誤,上欲𣃈屬意,下𣃈之屬事也,亦通。是猶食脯也。騷之利害,未可知也,畢云:「騷,臊字假音,讀如《山海經》云:『食之已騷』。」詒讓案:「騷之利害」,疑言「臭之善惡」。張云:「味之美否也。」欲而騷,「騷」上疑脫「得」字。是不以所疑止所欲也。廧外之利害,未可知也,畢云:「『廧』字,『牆』俗寫。」詒讓案:《左傳襄二十六年》「寺人惠牆伊戾」,釋文「牆」作「廧」。趨之而得力,則弗趨也,俞云:「『力』字無義,疑『人』字篆書之誤。『趨之而得』為句,『人則弗趨也』為句。」案:「力」疑當為「刀」。經說下亦云「王刀」,皆謂泉刀也。「趨之而得刀」句,言若有人言牆外有泉刀,趨之即得,而不信者則弗趨也。前說信云,不以其言之當也,使人視城得金。此趨牆外得刀,與視城得金,語意正同。俞說未塙。是以所疑止所欲也。俞云:「蓋趨之則得利,而人以為利害未可知,止而弗趨,是以所疑止所欲也。」張云:「譬如食脯,不知其利害,則仍食之。譬如趨廧外,不知其利害,則弗趨。所疑同,而止不止異,則不在於知明矣。」觀為窮知而𠐴於欲之理。張云:「指說經也。」畢云:「『𠐴』,『縣』字異文,讀如縣挂之類。」詒讓案:「𠐴」,與《莊子·寓言》篇「無所縣其罪」之「縣」義同。郭象注云「縣,係也」,言所為為欲所牽係,則知或有時而窮。𩁥脯而非𢜔也,畢云:「『𢜔』,『悊』字異文,字書無此字。」張云:「即『智』字誤耳。」案:張說是也,詳《經上》。《爾雅·釋器》云「魚曰斮之」,即此𣃈脯之義。𩁥指而非愚也,所為與不讀為「否」。所與為相疑也,張讀作「所為與所不為相疑也」,云「『不所』疑當作『所不』,『與』疑衍」。案:張校亦通。非謀也。謂不暇審計而為之,所謂縣於欲也。畢云「此釋《經上》『為,窮知而縣於欲也』。大指言所知一事,必待為之而信,其利害否則𠐴於欲,不以疑而自止」。

77 經說上:
已,為衣,成也。治病,亡也。張云:「為衣以成為已,治病以亡為已。」詒讓案:亡,猶言無病也。《漢書·郊祀志》云:「病良已」,注「孟康云:已,謂病愈也」。畢云:「此釋《經上》『已,成,亡』。」

78 經說上:
使,令謂,謂也。不必成濕。張云:「以令謂人,是之謂謂。方謂之,成不可必。」盧云:「《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志而不得,欲而不獲,高而有墜,得而中亡,謂之溼』,楊倞注荀子引作『濕』。此『濕』字與《方言》義同,他合反。」案:《方言》雖有此義,然古書罕見,盧援以釋此,畢、張、楊並從之,似不甚塙。《荀子·不苟》篇云「窮則棄而儑」,楊注引《方言》「濕」為釋,《韓詩外傳》「儑」作「累」。洪頤烜謂《荀子》之「儑」,即《說文·人部》云「儽,垂兒,一曰嬾解」乘覆也。案:洪說甚是。《說文·人部》又有「儡」字,云「相敗也」。《老子》「儽儽兮其不足,以無所歸」,釋文云「儽,一本作儡,敗也,欺也」。《淮南子·俶真訓》云「孔墨之弟子,皆以仁義之術教導於世,而不免於儡其身」。蓋儡儽聲義並相近。此書之「濕」當作「㶟」。《荀子》之「儑」當作「儽」。經典凡從畾纍,與從㬎字多相掍。「㶟」即《說文》「儡」「儽」之假字。不必成儡,言雖使為之,而其事之成敗則未可必。儡與成,義正相對也。故也,必待所為之成也。「故也」下當有「者」字。此與《經上》「故所得而後成」義同。言因此故而致彼如是,必所為已成,乃可為使也。張讀「濕」屬此句,云「志而不得,而故使之,是之謂故,其事必欲成」。案:張說未塙。畢云:「此釋《經上》『使,謂、故』。」

79 經說上:
名,物,達也,言物為萬物之通名。《荀子·正名》篇云「故萬物雖眾,有時而欲遍舉之,故謂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即此義。有實必待文多也。張云:「物有是實,名以文之。文者實之加,故曰多。」案:依張說,則《》「名,達」下當有「多」字,恐非。竊疑「多」當作「名」,言名為實之文也。上文云「舉,告以文名舉彼實也」可證。或謂此文「多」與前文「名」,並當作「之名」,亦通。命之馬,類也,若實也者必以是名也。張云:「馬而命之馬,是類也。凡馬之實,皆得名之馬。」案:張說是也。《荀子·正名》篇云「有時而欲偏舉之,故謂之鳥獸。鳥獸也者,大別名也」,即此義。命之臧,私也,臧即臧獲之臧,詳後,大取篇,言於人之賤者而命為臧,則臧非人之通名,故曰私。張云:「人而名之臧,是私也。」是名也止於是實也。張云:「名止於是實,凡人不得名之。」聲出口,俱有名,若姓宇吳鈔本作「與」。畢云:「疑『字』。」張云:「當為『字』,物之有名如人之姓字。」案:畢、張校是也。姓字亦一人之私,與臧相似。依張說,此釋《經上》「名,達、類、私」。畢以「若姓字」三字屬下說,非。灑謂狗犬,命也。「灑」,吳鈔本作「洒」,義並難通。命也,亦與經不相應。張云:「灑即移意。移狗而謂之犬,是猶其命也。」案:張說未塙。以《》推之,疑當作「鹿謂狗犬,移也。」「灑」「鹿」形近而誤。言移他名以謂此物,猶言指鹿為馬。楊讀「灑」屬上「若姓字」句,非是。

80 經說上:
狗犬,舉也。謂正舉物名。上文云「舉告以文名舉彼實也」。張云「或謂之狗,或謂之犬,單舉之謂也」,未塙。叱狗,說文·言部》云「叱,訶也」。漢書儒林傳王式1曰「何狗曲也」,顏注云「意怒故妄發言,言狗者輕賤之甚也」。加也。謂以惡語相加。《說文·力部》云「加,語相增加也」。論語集解引馬融云「加,陵也」。畢云:「此釋《經上》『謂,移、舉、加』。」

1. 漢書儒林傳王式 : 漢書儒林傳原作「王式曰:『在曲禮。』江翁曰:『何狗曲也。』」

81 經說上:
知,傳受之,聞也。方不㢓,集韻四十漾云「障,或作㢓」。說也。身觀焉,親也。畢云:「此釋《經上》『知,聞、說、親』。言所為知者有三,得之傳受是耳所聞也,非方土所阻是人所說也,身自觀之則親見也。」所以謂,名也。所謂,實也。名實耦,合也。志行,為也。畢云:「此釋《經上》『名、實、合、為』。」

82 經說上:
聞,或告之,傳也。身觀焉,親也。畢云:「此釋《經上》『聞,傳、親』。」

83 經說上:
見,時者體也。二者盡也。體,即《經上》「體分於兼」之義。「時」,疑當為「特」。特者奇也。二者耦也。特者止見其一體,二者盡見其眾體。特、二文正相對。畢云:「此釋《經上》『見,體、盡』。」

84 經說上:
古,此與下文為目。楊依《》校云:「疑『合』之訛。」兵立「兵」,吳鈔本作「力」,並未詳。反中,疑當作「反也」。反與正,上下文義相對。志工,「工」,疑「功」之省。《大取》篇云:「志功為辯」,又云「志功不可以相從也」,是其證。正也。志功相合,為得其正。臧之為,「臧」疑當為「義」。宜也。張云:「臧,人臣也。臧奉主命無不宜為。」案:張說未知是否。非彼必不有,必也。聖者用而勿必,「聖」疑當為「宜」,或當為「正」。《經上》「正無非」,說亦作「聖」,可證。必也者可勿疑。依楊說此釋《經上》「合,正、宜、必」。

85 經說上:
仗者,兩而勿偏。張云:「此申言『兵立反中』,言仗兵者皆兩比,而無獨立,故以解合也。」案:張以仗為兵杖,楊說亦然,皆穿鑿不足馮。以《》文推之,疑「仗」當作「權」,艸書形近而訛。《經說下》「右權交繩」。「權」,今本誤「校」,與此相類。言兩權利害無所偏主。依楊說,此釋《經上》「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86 經說上:
為,早臺,張云:「『皁』,古只作『早』。」詒讓案:「早」疑當為「甲」,後文「劍甲」字亦訛「早」,可證,說詳後。臺謂城臺門臺,《·鄭風》「出其東門」,《毛傳》云「闍,城臺也」。《禮記·禮器》云「天子諸侯臺門」。存也。言為甲以備戰於城及宮門,為臺以備守,皆以求存為為也。張云:「以為而存。」病,亡也。言治病之為求其亡。《·成十年傳》「晉侯有疾,秦伯使醫緩為之」。《呂氏春秋·至忠》篇「文摯治齊王疾,曰:請以死為王」,高注云「為,治也」。此即上文「已,為衣,成也。治病,亡也」之義。張云:「以為而亡。」買鬻,俞云:「《說文·貝部》『𧸇,𧗳也。讀若育』,今經典通以鬻為之。」張云:「互相為。」易也。霄盡,畢云「『霄』與『消』同」。詒讓案:《爾雅·釋天》「雨䨘為霄雪」,釋文「霄,本亦作消」。蕩也。張云:「莫之為而為。」順長,句治也。張云:「有為而為。」鼃買,化也。張云:「『鼃買』未詳,或即『鼃鶉』,化亦為也。」畢云:「此釋《經上》『為,存、亡、易、蕩、治、化』。」俞云:「上文雖有『化若鼃為鶉』之文,然『買』『鶉』音義俱遠,形又不相似,『鼃』疑『𧸇』字之誤。上文云『買鬻,易也』。此云『𧸇買,化也』,文異而義同。」案:俞改「鼃」為「𧸇」,則與上文義複,不足據。「買」疑當為「鼠」。《列子·天瑞》篇云「田鼠之為鶉」,蓋古說鼃、鼠二者,皆能化為鶉。故上文既以鼃、鼠釋化,此又兼舉鼃鼠二者,以盡其義。兩文雖異,而義實同也。「鼠」漢隸或作「𦥩」,見仙人唐公房碑,與「買」形極相似,因而致誤。或云「買」當為「𦎧」,即「鶉」之省。亦可備一義。

87 經說上:
同,二名一實,重同也。不外於兼,體同也。亦與《》云「體分於兼」義同。分體統含於兼體之內,故云「不外於兼」。俱處於室,句合同也。說文·人部》云「俱,偕也」。有以同,類同也。說文·犬部》云「種類相似,唯犬為甚」。楊云:「《大取》篇云『重同、具同、連同、同類之同、同名之同、丘同、鮒同、同是之同、同然之同、同根之同』。」畢云:「此釋《經上》『同,重、體、合、類』。」

88 經說上:
異,二必異,「必」讀為「畢」,古通用。張云:「名二而實又異。」二也。謂名實俱異,是較然為二物也。不連屬,不體也。不同所,不合也。不有同,不類也。畢云:「此釋《經上》『異,二、不體、不合、不類』。舊脫不體『不』字。」

89 經說上:
同異交得,「交」,吳鈔本誤「於」。言同異各得其義,若下文有無多少之類。於福家良,疑當作「於富家食」。楊以「於」當《》文之「放」,非是。恕有無也。「恕」當作「𢜔」,與知通。周禮小胥鄭注云「比猶校也」。度,多少也。免𧈳還園,「免」當作「它」,即「蛇」之正字。前「它蠶」訛作「免瑟」,與此正同。𧈳字亦見《經說下》,字書所無。楊云:「前文『免瑟』,此云『免𧈳』,瑟、𧈳通用。」又云:「『𧈳』疑『蝨』字之訛,如韓咎與幾瑟爭立太子,《戰國策》作幾瑟,《史記》作蟣蝨。」案:楊說非是。《說下》云「𧈳與瑟孰瑟」?則「蝨」與「瑟」不得為一字。彼「瑟」當亦「蠶」之訛。此云「它𧈳」,彼云「𧈳蠶」,則䏰似當為蛇蠶同類之蟲。竊疑「䏰」字即「螾」之別體,後漢書吳漢傳,李注引十三州志云「朐䏰,其地下溼,多朐䏰嬭」,䏰音閏,即螾之音轉。䏰從刃為聲,猶以䏰麆螾也。《方言》云「蚰蜒自關而東謂之螾𧍢,北燕謂之䖡蚭」,彼䖡字亦《說文》所無,與此𧈳字形相近。疑「䖡蚭」亦當為「𧈳蚭」。𧈳螾字同。「蚭」「𧍢」聲轉,傳寫訛作「䖡」,郭璞遂音為奴六反矣。「園」,疑當作「圜」,亦形之誤。還與旋同,蛇螾皆蜿蟺屈曲而行,故下云去就也。去就也。彼此相背為去,相還為就。鳥折用桐,此義難通,竊疑「鳥」當為「𤉢」,「折」當為「梗」。干祿字書云「象通作𤉢」,北齊南陽寺碑,「象」作「𤉢」,並與「鳥」形相近。「梗」「折」偏旁亦略相類。象謂象人,即偶人也。《說文·人部》云「偶,桐人也」。《越絕書記吳王占夢》云「桐不為器用,但為俑,當與人俱葬」。《淮南子·繆稱訓》云「魯以偶人葬,而孔子歎」,宋本許注云「偶人,桐人也」。周禮冢人言鸞車象人,鄭注引孔子謂為俑者不仁。《論衡·感虛》篇云「廚中木象生肉足」,史記刺客傳,索隱引「象」作「烏」,與此可互證。梗者,《戰國策·齊策》云「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土偶曰: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趙策又云「土梗木梗」。《史記孟嘗君傳》,桃梗作木偶人,是木偶人謂之象人,或謂之俑,亦謂之梗,以桐為之,亦曰桐人。故云「象梗用桐」。堅柔也。此謂象人與生人不同者,一堅一柔也。老子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即此堅柔之義。劍尤早,吳鈔本作「蚤」,此義未詳。以意求之,疑當作「劍戈甲」。「戈」「尤」形近而訛,篆文「早」作「𣅼」,從甲,故「甲」訛作「早」。言劍戈以殺人求其死,甲以衛人求其生,故下云死生也。此與孟子矢函、韓子矛盾之喻,語意略同。死生也。處室子,孟子告子,趙注云「處子,處女也」。莊子逍遙遊釋文云「處子,在室女也」。子母長少也。言子則有母,長少相對為名。兩絕勝,言二色相勝。白黑也。中央,旁也。謂有四旁乃有中央,此與《經上》「有閒,中也,閒不及旁也」同義。論行行行學實,衍兩「行」字。是非也。言人之論說、行為、學問、名實,四者各有是非之異。難宿,未詳。成未也。謂成與未成。兄弟,俱適也。適讀為敵,言相合俱相耦敵。此與上文「若兄弟一然一不然者」義略同。身處志往,存亡也。身處為存,志往為亡,亡與忘通。此與《經上》「生,形與知處也」義略同。霍為姓,故也。「霍」疑當為「虎」。《經說下》霍字四見,並同,說詳彼。「故」疑當為「假」,假與假同。此與《經說下》「狗假霍也,猶氏霍也」義略同。張云「『姓』疑當為『性』」,非是。賈宜,貴賤也。楊云:「《經下》有『賈宜則讎』語。」詒讓案:已上並辨言語之同異,釋《經上》「同異交得放有無」。

94 經說上:
諾,超城員止也。「超城」二字誤。「員止」,疑當為「負正」,《九章算術·方程》篇有正負。負,即下云「過五諾若負」;正,即下云「正五諾」也。相從,謂彼謂而我從之。相去。說文·去部》云「去,人相違」。也謂口諾而意不從。先知,先已知之。是,可,相從一,相去二,先知三,是四,可五。《說文·言部》云「諾,𧭭也」。言人之𧭭諾,其辭氣不同,隨所用而異,有此五者。五色。疑當作「五也」。「也」「色」形近而誤,即所謂五諾也。下文「正五諾」云云,似當箸此下。長短、前後、輕重援。楊云:「小取篇『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獨不可以然也』。」詒讓案:此疑亦論諾之不同。張讀「援」屬下句,恐非。畢云:「此釋《經上》『諾,不一,利用』。」

95 經說上:
執服難成,執,謂人各執持一說。服,謂服從人之說也。周禮調人,鄭注云:「成,平也」。難成,謂平議其是非難論定也。言務成之,九則求執之。此義難通。《》有誽字,說未見,疑「九」即「誽」之壞字。說文誽訓「言相誽伺」。求執,即相誽伺之意。此釋《經上》「服執誽音利」。「音」,疑「言」之誤。

97 經說上:
法,法取同觀巧傳法,取此擇彼,擇讀為釋。釋、捨古通,見節葬下篇。言取此法則捨彼法也。問故觀宜。畢云:「此釋《經上》『巧轉則求其故。法同則觀其同,法異則觀其宜』。」案:轉、傳字通。

98 經說上:
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與以有愛於人有不愛於人,心愛人,是孰宜心?張校兩「心」字云:「疑當作『止』。」案:張說是也。此言因人有不黑者,而禁其㡿人之黑;因人有不愛者,而禁其愛人,二者皆不宜禁者也。皆釋《》止字之義。

99 經說上:
彼舉然者,以為此其然也,則舉不然者而問之。經說下》釋止云「彼以此其然也,說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義正同。依張、楊說,此釋《經上》「止,因以別道」。

100 經說上:
若聖人有非而不非,而不非,而與如通。言聖人於人雖有所非,而非其所當非,則與無所非同。此釋經上「正無非」。正五諾,自此至篇末,似皆釋五諾正負之義,以經校之當屬上文「五也」之下,而傳寫貿亂,誤錯箸於末也。楊以此下並說經上「正無非」,非是。皆人於知有說。「皆」,疑當為「若」。於知,即上五諾之先知也。過五諾,若負,舊本訛「員」,今據吳鈔本正。負者不正之謂。《列子·仲尼》篇「樂正于輿㡿公孫龍說云,其負類反倫有如此者」。負諾,亦謂非正諾也。無直無說。「直」,疑當為「知」,聲轉而誤。上「正五諾」云知,此「過五諾」云無知,文正相對。此數句義難盡通,其大意似謂正者或已知,或有說,過者或未知,或無說。五諾,即上經所謂諾不一也。用五諾,即上經所謂利用。若自然矣。言所𧭭出於自然。顧云:「此說五諾當在經說下。」案:經下無五諾,但有五路,亦與五諾不同,顧說未塙。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