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職官部二

《職官部二》

電子圖書館

丞相上

電子圖書館
1 丞相上:
《尚書》曰:成湯居毫,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為之。

2 丞相上:
又《君奭》曰: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則有伊尹格于皇天。又《說命》曰: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說筑傅巖之野。爰立作相,置諸左右。命之曰:「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啟乃心,沃朕心。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

3 丞相上:
《韓詩外傳》曰:田饒事魯哀公而不見察,田饒謂哀公曰:「臣將去,若黃鵠舉矣。」哀公曰:「何謂也?」饒曰:「君獨不見雞乎?雖有五德,君猶日滿而食之者何?以其所從來者近也。夫黃鵠一舉千里,止君園池,食君魚鱉,啄君黍梁,無此五德猶貴之,以其所從來者遠也。臣將去,若黃鵠舉矣。」哀公曰:「止!吾將書子之言也。」饒曰:「臣聞食其食者,不毀其器;蔭其樹者,不折其枝。有臣不用,何書其言!」遂去,之燕,燕用為相。三年,燕政大治,哀公喟然太息,為之避寢。

4 丞相上:
《左傳》曰:仲虺居薛,為湯左相。
又曰: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

5 丞相上:
《國語》曰:季文子相宣公、成公,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他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無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惡者猶多矣,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乎?且吾聞之以德榮為華,不聞以妾與馬。」文子以告孟獻子,獻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過七升之布,馬餼不過稂莠。餼,米也。稂,童糧。

6 丞相上:
《史記》曰: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黃帝得蚩尤而明天道,得太常而察地利,得奢龍而辨東方,得祝融而辨南方,得風后而辨西方,得后土而辨北方,謂之六相。
又曰:堯舉八凱,倉舒、隤敳、梼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為八凱。即垂蓋禹皋陶之倫也。庭堅即皋陶也。使主后土,后土,地官也。以揆厘百事,莫不時敘,地平天成。揆,度。成,亦平也。舉八元,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為八元也。使布五教于四方,內平外成。內諸夏,外夷狄。謂之十六相。亦曰十六族。
又曰: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樗里疾、甘茂為左右丞相。
又曰:鄭以子產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班白不提挈,童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閉,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土無尺籍,喪期不令而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又曰:公儀休為魯相,客有遺魚者,不受。客曰:「聞君嗜魚,何故不受?」相曰:「以嗜魚故,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而魚,誰復給我魚?故不受。」食茹,拔其園葵而棄之;見布好而出其家婦,燔其機。云:「欲令農士工女安其所,豈可害其貨乎!」
又曰:石奢,楚昭王相也,堅直廉士,無所避行。縣道有殺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縱其父還,自系,使人言之于王曰:「殺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廢法縱罪非忠也,臣罪當死。」王曰:「追而不及,不當伏罪。」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奉王法非忠也。王赦罪上惠也,伏誅而死臣職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又曰: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國中不驅車乘、不操干戈,功名藏於府庫,德行施於后世。五羖大夫死,國中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
又曰:秦莊襄王薨,太子政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又曰:二世亡,誅李斯,乃拜趙高為中丞相,事無大小皆決之。
又曰:趙高為丞相,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問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
又曰:韋丞相賢者,魯人,以讀書術為吏,至大鴻臚。有相工相之,當至丞相。有男四人,相之至第二子,名玄成,相工曰:「此子貴,當封侯。」丞相曰:「我為丞相,有長子,是安從得之?」後賢竟為丞相,病死。而長子有罪,論不得嗣,而立玄成。
又曰:魏相者,濟陰人,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令諸吏帶劍前奏事。或有不帶劍者,當入奏事,乃借劍而敢入。
又曰:匡衡為御史大夫,歲餘,韋丞相死,代為丞相,封樂安侯。衡十年之間不出長安城門,至丞相,豈非遇時而合也。

7 丞相上:
《漢書》曰:陳平,陽武人;周勃,沛人。高帝即位,以勃為右丞相,以平為左丞相。帝問勃曰:「一歲決獄,錢穀出入幾何?」勃不知,汗出浹背。上問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誰?」曰:「決獄責廷尉,錢穀責治粟內史。」上曰:「君所主何事?」平曰:「臣主佐天子,理陰陽,調四時,理萬物,撫四夷。」上曰:「善!」於是出,勃語平曰:「君獨不早教我乎?」
又曰:蕭何,沛人。陳豨反,上自將。聞呂后用何計誅韓信,拜何相國。何病,惠帝自臨視何疾,因問:「君百歲后誰可代君?」對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參何如?」何曰:「帝得之矣。臣雖死無恨矣。」
又曰:曹參,沛人。聞蕭何薨,告舍人:「趨治裝,吾當入相。」使者果召參為相。擇郡國長史,訥文辭謹厚者為丞相史。參日夜飲酒,賓客見參不事事,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
又曰:蕭何拜相國,益封五千戶,卒五百人為衛。眾人皆賀,邵平獨吊,謂何曰:「禍自此始也。」何乃讓封,悉以家財佐軍,上喜。
又曰:張蒼免相,文帝以皇后弟竇廣國賢有行,欲相之,恐天下以吾私廣國,久念不可。而高帝時,大臣餘見無可者,乃以御史大夫申屠嘉為丞相。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時大中大夫鄧通方愛幸,賞賜累鉅萬,文帝常燕飲通家。是時,嘉入朝,而通居上旁,有怠慢之禮。嘉奏事畢,因言曰:「陛下幸愛其臣,則富貴之至,于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朝罷,嘉為檄召通,通至,詣丞相府,免冠,徒跣,頓首謝嘉。嘉坐自如,弗為禮,責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使吏令行斬之。如淳曰:嘉語其吏曰:「今便行斬之。」上度丞相已困通,使使持節召通,而謝丞相:「此吾弄臣,君釋之。」
又曰:公孫弘,潁川人。武帝以弘為丞相,掌列侯,惟弘無爵。詔封平津鄉侯,六百五十戶。丞相封侯,自弘始也。弘食一肉,脫粟飯,故人賓客仰衣食,家無餘財。
又曰:公孫賀,字子叔,北地人。引拜為丞相,不受印綬,泣涕曰:「臣本邊鄙鞍馬騎射,不任宰相。」
又曰:車千秋,本姓田,為高寢郎,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何罪哉!臣嘗夢見白頭公教臣言。」於是上召見千秋,千秋體貌甚嚴,帝說之,曰:「高廟神靈,使公教我,公當遂為吾輔相。」數月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一言寤主,旬月至宰相,世未嘗有。
又曰:蔡義,河內人。詔求能為韓詩者,征義。待詔,久不進見,義上疏曰:「臣行能無所比,容貌不及眾,而不棄人倫者,竊以聞於先師,自托於經術,愿賜清間之燕,盡精思於前。」上召見,說詩,悅之,擢為光祿大夫,代楊敞為丞相。時年八十餘,短小無須眉,貌類老嫗,行步傴僂,常兩吏扶乃能行。
又曰:邴吉為丞相,寬大好禮讓,掾史有罪,輒予長休。吉終無所案驗。客或謂吉:「侯為漢相,奸吏成其私。」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竊陋焉。」后人代吉,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也。吉馭吏嗜酒,數逋蕩,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茵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茵耳。」遂不去也。
又曰:王商,字子威,涿郡人,為丞相有威重,長八尺餘,身體鴻大,容貌過人。河平四年,單于來朝,引見白虎殿。丞相商坐未央庭中,單于前拜謁商,商起離席與言。單于仰視商貌,大畏之,遷延卻退。天子聞而嘆曰:「此真漢相也!」
又曰:邴吉為丞相,常出,逢斗者,死傷橫道,吉不問。又逢人逐牛,牛喘息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吏怪之。吉曰:「人斗殺傷,長安令、京兆尹所當禁,吾備宰相,不親小事。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此時氣失節,三公典調陰陽,職所憂也。」
又曰:薛宣為丞相,相府辭訟,例不滿萬錢不為移書。後皆遵用薛侯故事,然官屬譏其煩碎,無大體,不稱賢相也。
又曰:韋賢,字長孺。為丞相,年七十餘,乞罷歸,賜第。丞相致仕,自賢始也。
又曰:田蚡為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儒由是興。
又曰:丞相有病,皇帝法駕親至問疾,及瘳視事,則賜以養牛上尊酒。如淳曰:律稻米一斗得酒一斗為上尊,稷米一斗得酒一斗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為下尊。師古曰:稷即粟也。中尊者宜為黍米,不當言稷。且作酒自有淳澆異,為上中下耳,非必系於米也。
又曰:有天地大變,天下大過,皇帝使侍中持節,乘四白馬,賜上尊酒十斛、牛一頭。策告殃咎使者去半道,丞相追上病。使者還,未白事,尚書以丞相不起病聞。若丞相不勝任,使者策書駕駱馬,免為庶人。若丞相有他過,使者奉策書騅騩馬,即時布衣步出府,乘棧車牝馬,歸田里思過。
又曰:大司空朱博奏曰:「帝王之道,不必相襲。高帝置御史大夫,次丞相,典政度,以職相參,歷載二百,天下安寧。今更大司空與丞相同。故事,選中二千石為御史大夫,任職者為丞相,位次有敘,所以尊聖德重國相也。今中二千石未更御史而為丞相,非所以重國政也。臣愿罷大司空,以御史大夫為百僚師。」哀帝從之。
又曰: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承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丞相,高帝更名相國,蕭何、曹參并為之,哀帝更名大司徒。

8 丞相上:
《後漢書》曰:李通自為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令以公位歸第養疾。

9 丞相上:
《漢舊儀》曰:丞相車兩黑轓騎者,戈絳,掾史見禮如師,白錄不拜朝,示不臣也。聽事門臺,曰黃門臺,無鍾鈴。

10 丞相上:
《漢雜事》曰:田蚡為丞相,中二千石拜謁,蚡不為禮。汲黯為主爵都尉,見蚡,未嘗拜,揖之而已。

11 丞相上:
《漢舊儀》曰:丞相有病,皇帝法駕親至問疾;薨,即移于第中,賜棺賻葬地;葬日,公卿以下會送。

12 丞相上:
應劭《漢官》曰:丞相有疾,御史大夫日一問起居,百官亦如之。

13 丞相上:
《魏志》曰:曹公初平十三年,漢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為丞相。
又曰:鍾繇,字元常。魏國初建為大理,遷相國。文帝在東宮,賜繇五熟釜,為之銘曰:「於赫有魏,作漢藩輔。厥相惟鍾,實幹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處。百僚師師,楷茲度矩。」

14 丞相上:
《蜀志》曰:諸葛亮率諸軍攻祁山,魏明帝使張郃距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馬謖違亮節度,為所破,戮謖以謝眾,上疏自貶,以右將軍行丞相事。

15 丞相上:
《吳志》曰:張昭,字子布。初,孫權當置丞相,眾議歸昭,權曰:「方今事職冗者,貴重非所以優也。」後孫劭卒,百僚復舉昭,權曰:「孤豈為子布愛乎?顧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至,非所以益之。」
又曰:顧雍為丞相,孫權常遣中書郎詣雍有所咨訪。若合雍意,事可施行,雍即與相反復究而論之,為設酒食;如有不合,雍即正色改容,默然不言,無所施設,即退告權。權曰:「顧公歡悅,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意未平也。孤當重思之。」其見敬信如此。
又曰:萬彧為右丞相,王蕃啁彧曰:「魚潛於淵,出水吹沫,何則?物有本性,不可橫處非分也。彧出自溪谷,羊質虎皮,虛受光赫之寵,跨越三九之位,犬馬猶能識養,將何以報厚施乎?」彧曰:「唐虞之朝無謬舉之才,造父之門無駑蹇之質。蕃上誣明選,下訕楨幹,亦何傷於日月?多見其不知量耳。」
又曰:顧雍,字元歡,吳郡人也。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其所選用文武將吏隨能所任,心無適莫。時訪逮民間及政職所宜,輒密以聞。若見納用,則歸之於上;不用,終不宣泄。權以此重之。
又曰:步騭,字子山。代陸遜為丞相,猶誨育門生,手不釋書,被服居處有如儒生。然門內妻妾服飾奢綺,頗以此見譏。
又曰:陸凱遷丞相。孫皓性不好人視已,群臣侍見,睛莫敢迕。凱說皓曰:「夫君臣,無不相識之道,若卒有不虞,不知所赴。」皓聽凱自視。

16 丞相上:
《晉書》曰:東海王越為太傅,問王尼何以獨不拜?尼數越事,事非宰相,以是不拜。
又曰:山濤薨,魏舒領司徒,有頃即真。舒居位持重,為任職,不顯人之短。咸推有宰相望。祿賜散之九族,家無餘財。

17 丞相上:
《齊書》曰:褚淵,美儀貌,善容止,俯仰進退,盛有風則。每朝會,百僚遠國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常嘆曰:「褚淵能遲行緩步,便持此得宰相矣。
又曰:明帝顧命江佑兄弟及始安王遙光,尚書令徐孝嗣,領軍蕭坦之,更日帖敕,時呼為六貴,皆宰相也。「

18 丞相上:
《齊職儀》曰:相國綠綟綬袞冕服,湯以伊尹為宰相,仲虺為右相,高宗得傅說,立為相,魏襄王以公孫衍為相邦,趙孝成王以廉頗為相國。

URN: ctp:taiping-yulan/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