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 兵部七十

《兵部七十》

Library Resources

叙兵器

Library Resources
1 叙兵器:
《礼记》曰:冕弁兵革藏于私家,是谓胁君。

2 叙兵器:
《周礼》曰:司兵掌五兵。五兵者:戈、殳、戟、矛、牟夷。

3 叙兵器:
《左传》曰:孔文子将攻太叔,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闻之矣,兵甲之事未之学也。”

4 叙兵器:
《春秋佐助期》曰:太尉主甲卒,神名辩会曰:“库兵动,鼓自鸣,诸侯得众也。”

5 叙兵器:
《汉书》曰:兵不锐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弩不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亡矢同,中不能入与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祸也。
又曰:韩延寿在东郡试骑士,治饰兵车,画龙虎,建幢棨,植羽葆鼓车。又取官铜候月蚀铸作刀剑,仿效尚方。萧望之以为僭上不道,弃市。
又曰:李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围陵,陵军居两山间,以车为营。陵引士营外为陈,前行持戟楯,后行持弓弩。

6 叙兵器:
《东观汉记》曰:盆子降,铠甲兵弩积城西门,高与熊耳山等。
又曰:王莽之遣王寻、王邑也,欲盛威以振山东,甲冲輣,干戈旌旗甚盛。
又曰:邓遵永初中,迁度辽将军,讨击羌虏,斩首八百馀级,得铠弩刀矛戟楯匕首二三千枚。
又曰: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兵有不利,军营不如意,汉常独膳激扬吏士。

7 叙兵器:
《吴志》曰:贺齐性奢侈,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干橹戈矛葩爪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

8 叙兵器:
王隐《晋书》曰:羊祜表伐吴曰:“劲弩长弓不如中国,长矛盾戟不如中国,马骑陵厉又不如中国,吴惟便水战,一入其地则长江非复吴有。”

9 叙兵器:
《晋起居注》曰:成帝咸和元年四月乙丑诏曰:“作琅邪王大车斧六十枚,侍臣剑八枚,将军手戟四枚。”

10 叙兵器:
《三国典略》曰:梁邵陵王纶笃好书史,妙工草隶。为丹阳尹。擅造甲仗,梁武知之,□纶并沉于江中。及后出征,器械并阙,乃独叹曰:“吾昔聚仗,本备非常,朝廷见疑,逼使分散,今日讨逆,卒无所资。”

11 叙兵器:
太公《六韬》曰:春以长矛在前,夏以大戟在前,秋以弓弩在前,冬以刀楯在前:此四时应天之法也。

12 叙兵器:
太公《金匮》曰:武王曰:“五帝之时,无守战之具,国存者何?”太公曰:“守战之具皆在民间:耒耜者是其弓弩也,锄耙者是其矛戟也,簦笠者是其兜鍪也,镰斧者是其攻战之具也,鸡狗者是其钲鼓也。”

13 叙兵器:
《古司马兵法》曰: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犯则不齐。兵长短相卫,太短太轻者,皆不如法也。犯者,触柱也,故不齐。不及者远于利也。锐者不固则破,故奔北扰乱也。
又曰:弓矢围,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迭战则久,皆战则强。李氏曰:迭,更也,言更战更息,则可堪久。悉举军战,众多者强。

14 叙兵器:
《军令》曰:始出营,竖矛戟,舒幡旗,鸣鼓角;行三里,辟矛戟,结幡旗,鸣鼓角;未至营三里,复翌矛戟,舒幡旗,鸣鼓角;至营复结幡旗,止鼓角。违令者髡。

15 叙兵器:
《吕氏春秋》曰:古之至兵,士民未合而威已逾矣,敌已服矣,岂必用枹鼓干戈哉!

16 叙兵器:
《淮南子》曰:兵革錞摩,錞,祺名也。金鼓鈇钺,所以饰怒也。錞,布均切。
又曰:所谓兼国有地者,伏尸数十万,破车以千百数,伤弓弩矛戟矢石之创者,扶舆于路。故世至枕人头、食人肉、菹人肝、饮人血,甘之于猫豢牛羊。猫牛肉,豢豕肉。故自三代以后者,天下未尝得安其情性而乐习俗,保其修命而不夭于人虐也。所以然者何?诸侯力政,天下不合为一家也。
又曰: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犀甲,取其坚也。戟,车戟也。长丈六尺。犀或作三,直出三甲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轻小以金分,出金匮道罪至重有分两也。说而不胜者出一束箭。不胜犹不直也。箭十二为束。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矢,箭之竿好者也。铸金而为刃,刃,五刃也,刀、剑、矛、戟、矢也。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

17 叙兵器:
崔寔《政论》曰:兵器精利,有蔡太仆之弩,龙亭之剑,至今擅名天下。

18 叙兵器:
陆机《要览》曰:东弓、南矛、西戟、北剑、中鼓,亦曰“四兵”。

19 叙兵器:
《盐铁论》曰:强楚劲郑有犀兕之甲,堂溪之犍,内据金城,外任利兵,是以威行诸夏,强伏敌国。故孟贲畜臂,众人轻之;怯夫有备,其气自倍。以吴楚之士舞利剑、蹶强弩,以与狢虏骋于中原,一人当百,不足道也。

20 叙兵器:
《邯郸五经折疑驳》曰:矢绝于弦,不可追止,戟执在手,制之在人。

21 叙兵器:
《山海经》曰:天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下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馀,拙者不足。

22 叙兵器:
干宝《搜神记》曰:晋元康中,妇人以金银象角瑇瑁为斧钺戈戟而戴之以当笄,盖妖之大者也。

23 叙兵器:
樊文渊《七经义纲格论》曰:车上五兵:戈、殳、车戟、酋矛、牟夷。步卒五兵:戈、殳、车戟、酋矛、矢。

24 叙兵器:
魏文《典略》曰:昔周有雍孤之戟,屈卢之矛,孤父之戈,上世名器。
又曰:《抱朴子》曰:“剑戟不皆于缝,佳馔不可击断牛马。”
又曰:陈吴之徒奋剑而大呼,刘项之伦挥戈而飚骇。
又曰:或问辟五兵之道,抱朴子答曰:“吴大皇帝曾从介先生受要道,云:但知北斗姓氏及日月名字,便不畏白刃。大皇帝以试告左右数十人,常为先登陷阵,皆不伤也。郑君云:”但诵五兵名亦验矣。刀名大房,虚星主之;矢名防隍,荧惑主之;弓名曲张,角星主之;弩名远望,张星主之;戟名大将,参星主之。临战时尝细祝之,或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或丙午日日中作燕军龙虎三囊符,岁易之。岁符岁易,月符月易,日符日易,或佩西毒兵信符,或佩南极铄金符,或取牡荆以作六阴神将符指敌人,或以月蚀时刻三岁蟾蜍喉下之有八字者血,以书所将之刀剑,或交锋之际,乘魁履刚呼四方之长,亦有明效也。

25 叙兵器:
魏文帝《校猎赋》曰:抗冲天之素旄兮,靡格泽之修循。旃雄戟趪音皇而跃厉兮,黄越扈而扬鲜。
又曰:千乘乱扰,万骑奔走。经营原隰,腾越峻岨。彤弓斯彀,戈铤具举。

26 叙兵器:
徐干《齐都赋》曰:矢流镝絓,胡卦切。张罗𥸢作合切。飞,铤抱雄戈。

27 叙兵器:
缪袭《藉田赋》曰:灵旗蔚以焘奡兮,雄戟偈以嵯峨。弯枉矢于狼狐兮,建黄钺于匏瓜。

28 叙兵器:
繁钦《征天山赋》曰:有汉丞相武平侯曹公仗节东征,观六军于三江,浮五湖以耀武。左骈雄戟,右攒干将。彤弧朱矰,丹羽绛房。望之如火,映夺朝阳。

29 叙兵器:
应璩诗曰:放戈释甲胄,乘轩入紫微。从容侍帷幄,光辅日月晖。

30 叙兵器:
崔骃《安丰侯诗》曰: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彍强弩。彍,音霍。

31 叙兵器:
曹植诗曰: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

32 叙兵器:
魏元帝《董逃行》曰:晨背大河南辕,跋涉遐路漫漫。师徒百万哗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

33 叙兵器:
应璩书曰:左执屈卢之劲矛,右秉干将之雄戟。高冠拂云,长剑耿介,箫管振音,厥声载路。冯轼虎视,清风震叠,可谓堂堂乎难与并为仁也。

34 叙兵器:
《太白阴经》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之于事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其相须如左右手。故曰:“器械不精不可言兵,五兵不利不可举事。”上古庖牺氏之时,弦木为弓,剡木为矢。神农氏之时,以石为兵。

35 叙兵器:
《尚书》曰:砮石中矢镞。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蚩尤之时,烁金为兵,割革为甲,始制五兵,建旗帜,树夔鼓。
又曰:鼓以佐军威。
又曰:纛六口,大将中营建,出引六军。古者天子六军,诸侯三军。今天子十二,诸侯六军,故纛有六以主之。
又曰:门旗二口,色红八幅,大将牙门之旗,出引将军前列。
又曰:门枪二根,以豹尾为刃榼,出居红旗后,止居帐门前,左右安立。
又曰:五方旗五口,各具方色,大将中营建出六纛后,在营亦于纛后随方而建。
又曰:严警鼓一十二面,大将营前左右行列各六面,在纛后。
又曰:角十二具,于鼓左右后列各六具,以代金。
又曰:队旗二百五十面,尚色图禽与本阵同五幅。
又曰:刃二百五十口,尚色图禽与诸阵不同,各自为志,认旗出居队后,恐士卒交杂。
又曰: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杂大将军。
又曰:阵将鼓一百二十五面,恐设疑惊敌用。
又曰:甲六分,七千五百领。
又曰:战袍四分,五千领。
又曰:枪十分,一万二千五百,恐伤兵缚筏用。
又曰:牛筋牌二分,二千五百面,马军以团牌代四分支。
又曰:弩二分,弦三副,箭一百分,二千五百张弩,七千五百条弦,二十五万只箭。
又曰:弓十分,弦三副,箭一百五十分,一万二千五百张弓,三万七千五百条弦,三十七万五千只箭,射甲箭五万只。
又曰:生𨤽箭二万五千只,长箭垛箭。𨤽,匹梨切。
又曰:弓袋、胡鹿长弓袋,并一万二千五百副。
又曰:佩刀八分,一万口。
又曰:陌刀二分,二千五百口。
又曰:棓二分,二千五百张,马军及陌刀并以啄锥钺斧代各四支分。
又曰:搭索二分,二千五百条,马军用也。

Library Resources
1 牙:
《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精。凡始竖牙必以制日。制日者,谓上克下日也。立牙之日,吉气来应,大胜之徵;凶气先应,破军杀将。

2 牙:
《黄帝出军决》曰:始立牙之日,喜气来应,旗帜指敌或从风举,晖晖终日不绕竿,勇气奔逸,是谓堂堂之阵。此大胜之征。
又曰:有所攻伐,作五采牙旗。青牙旗引住东,赤牙旗引住南,白牙旗引住西,黑牙旗引住北,黄牙旗引住中。
又曰:始立牙之日,凶气先应,旗帜皆垂,或逆风滂浡,牙竿摧折,旗幡绝烈,还绕缴竿,如此终日,势弱。
又曰:将军出兵有所讨伐,引兵出城门望见白云及白水者,举白牙旗。五色牙旗随天气四时也。

3 牙:
《真人水镜经》曰:凡军始出,立牙竿必令完竖,若有折,将军不利。牙旗竿,军之精也,即《周礼司常职》云:“军旅会同置旌门”是也。

4 牙:
《抱朴子》曰:军始举牙立旗,风气和调,幡校飘飘,终日不息者,其军有功。

5 牙:
《魏志》曰:典韦初为张邈士属,司马赵宠牙门长大莫能胜,典一手建之,宠异有才力。

6 牙:
《吴志曰》:陆逊为右部督,会丹阳贼帅费栈扇动山越,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所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即破散。
又曰:黄武八年夏,黄龙见樊口,于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胡综作赋。

7 牙:
《吴书》曰:贺齐从上讨合肥时,城中出战。徐盛失牙,齐别拒击得盛所失牙。

8 牙:
《晋书》曰:陆机始临戎而牙旗折,意甚恶之。后战,军果大败。

9 牙:
《后魏书》曰:奚斤,代人也。魏初大将行师,惟长孙嵩拒刘裕及斤征河南,独给漏刻及十二牙旗。

10 牙:
吴胡综《大牙赋》曰:狼弧垂曜,实惟兵精。圣人观法,是效是营。始作器械,爰求厥成。明明大吴,实天生德,乃律天时,制其神军。取象太一,五将三门。疾则如电,迟则如云。进止有度,约而不烦。四灵既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实曰大常。桀然特立,六军所望。

11 牙:
后汉滕辅《祭牙文》曰:恭羞太牢,洁荐遐灵。推毂之任,实讨不庭。天道助顺,正直聪明。

12 牙:
晋袁宏《祭牙文》曰:天生五才,治道所司。废一不可,静乱辅时。赫赫晋德,乃武乃文。中世不竞,王度堑屯。戎狄滑夏,虔刘生民。蠢尔东胡,被发左袂。思我皇泽,稽首海裔。受爵纳贡,服膺累世。后嗣不恭,实叛实戾。侵我神畿,隔我嘉惠。哀彼黎民,婴此雕残。况荷大宠,任其艰难。慨然发愤,抚剑忘餐雕。敢建高牙,烈烈桓桓。

13 牙:
晋顾恺之《祭牙文》曰:维年月日,录尚书事豫章公裕,敢告黄帝蚩尤五兵之灵。两仪有正,四海有王。晋命在天,世德重光。烈烈高牙,阗阗伐鼓。白气经天,阐扬神武。

14 牙:
宋王诞《伐广固祭牙文》曰:敬建崇牙,显兹威灵。使鸣金辍衅,无战有宁。皇风幽被,凯旆归旌。

15 牙:
宋郑鲜《祭牙文》曰:洁牲先事,荐兹敬祭,崇牙既建,义锋增厉,人鬼一揆,三才同契。惟兹灵鉴,庶必有察,逆顺幽辨,忠孝显节。使凶丑时歼,主宁臣悦。振旅上京,凯归西蕃。神器增晖,四境永安。

16 牙:
唐陈子昂《禡牙文》曰:盖先王作兵以讨有罪,奸匿窃命,戎夷不恭,则必肆诸市朝,大戮原野,皇家子育万国,宠绥百蛮,青云干吕,自环入贡,久有年矣。契丹凶羯,敢乱天常,乃蜂聚丸山,豕食辽塞,宴安鸩毒,作为搀枪。天厌其凶,国用致讨。皇帝命我,肃将王诛,今大军已集,吉辰协应,旄头首建,羽旆前列。夷貊感威,将士听誓,方俟天命,为民殄灾。惟尔有神,尚歼乃丑,召太一,会雷公。翼白虎,乘青龙。星流彗扫,永清朔裔。使兵不血刃,戎夏大同,以昭我天子之德,允乃神之功,岂非正直克明。无纵大雠,以作神羞。

URN: ctp:taiping-yulan/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