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 -> -> 禮儀部三十六

《禮儀部三十六》

Library Resources

冢墓一

Library Resources
1 冢墓一:
《說文》曰:冢,高墳也。壟,丘也。墓,兆域也。

2 冢墓一:
《釋名》曰:冢,腫也。像山頂之高者腫起也。墓,孝子思慕之處也。丘陵像其形也。

3 冢墓一:
《書》曰:武王克商,封比干之墓。

4 冢墓一:
《周禮》曰: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一曰媺音美宮室,二曰族墳墓。
又曰: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公,君也。圖謂畫其地形及丘壟所處而藏之。先王造塋者,昭居左,穆居右,夾處東西。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後,各以其族。子孫各就其所出,王以尊卑處其前后,而亦并昭穆。凡死於兵者,不入兆域。戰敗無勇,投諸塋外以罰之。凡有功者居前,居王墓之前,處昭穆之中央。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別尊卑也。王公曰丘,諸臣曰封。《漢律》曰:列侯墳高四尺,關內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大喪既有日,請度甫竁,遂為之尸。竁,尸絹切,又士汭切。葬穿壙也。又音毳。及竁,以度為丘遂,共喪之窆器。及葬,言鸞車象人。鸞車,巾車所飾遣車也。亦設鸞旗。象人謂以芻為人,言言問其不如法度者。及窆,執斧以位。臨下棺也。遂入藏凶器。正墓位,蹕墓域,守墓禁。位謂丘封所居前后也。禁,所為榮限。凡祭墓為尸。凡諸侯及諸臣葬於墓者,授之兆,為之蹕,均其禁。
又曰: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域,為之圖。凡邦中之墓地,萬民所葬地。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族葬各從其親。凡爭墓地者,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居其中之室以守之。厲,營限遮列處。

5 冢墓一:
《禮》曰:適墓不登壟,為甘不敬。壟,冢也。墓,塋域。助葬必執紼。葬,喪之大事。紼,引車索。
又曰:孔子既得合葬於防,言既得者,少孤不知其墓。曰:「吾聞之,古者墓而不墳。墓謂兆域。土之高者曰墳也。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不可以不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四尺蓋周之制。孔子先反,當修虞事。門人後。雨甚至,后待封也。孔子問焉,曰:「爾來何遲也?」曰:「防墓崩。」孔子不應,三。三言之,以孔子弗聞。孔子泫然流涕曰:「吾聞之也,古不修墓。」修猶治也。又曰:「易墓,非古也。」易謂墓治草木。不易者,丘陵也。
又曰: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宿草謂陳根也。為師心喪三年,於朋友期可。
又曰:子路去魯,謂顏淵曰:「何以贈我?」贈,送。曰:「吾聞之也,去國,則哭于墓而後行。反其國不哭,展墓而入。」無君事主於孝。哭,哀去也。展,省視之。謂子利曰:「何以處我?」處猶安也。子路曰:「吾聞之也,過墓則式,過祀則下。」居者主于敬。
又曰:晉趙文子曰:「與叔譽觀于九原。」叔譽,叔向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誰與歸?」叔譽曰:「其陽處父乎?」文子曰:「行并植於晉國,不沒其身,其智不足稱也。并猶專也。謂剛而專也,已為狐射姑所殺。沒,終也。其舅犯乎?」文子曰:「見利不顧其君,仁不足稱也。謂久與文子避難,至將反國,無安君之心,及河授璧,要君以利也。我則隨武子乎?利其君,不忘其身;謀其身,不遺其友。」武子,士會也。晉人謂文子知人。

6 冢墓一:
《傳》曰:蹇叔曰:「晉人御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又曰:鄭子展、子產帥車七百乘伐陳。陳侯扶其太子偃師奔墓。欲逃冢間也。
又曰:吳將伐齊,越子率其眾以朝。吳將皆喜,惟子胥懼,曰:「是豢吳也夫!」闔閭聞之,賜之屬鏤以死。屬鏤,劍名。將死,曰:「樹吾墓槚,槚可材也,吳其亡乎!」

7 冢墓一:
《史記》曰:黃帝崩,葬橋山。武帝巡朔方還,祭黃帝冢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左右曰:「黃帝已上天,群臣藏其衣冠,故有冢。」帝曰:「吾誠得如黃帝,視去妻子如脫屣也。」
又曰:樗里子卒,葬渭南章臺之東。曰:「後百歲,當有天子之宮夾我墓。」至漢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直其墓。

8 冢墓一:
《漢書》曰:朱買臣獨行歌道中,負薪墓間。故妻與夫家俱上冢,見買臣饑寒,呼飯飲之。
又曰:驃騎將軍霍去病卒,天子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像祁連山。
又曰:嚴延年,東海下邳人。為河南太守,母來適見報囚,因大驚,謂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獨殺。我不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行矣,為汝東歸掃除墓地耳。」遂去,歸郡,見昆弟宗人,復為言之。後歲餘,果敗。東海莫不賢其母。
又曰:哀帝令將作為董賢起冢塋義陵傍,內便房,剛柏題湊,外為徼道,周垣數里,門闕罘罳甚盛。罘音浮,罳音思。
又曰:莽奏貶傅太后號為定陶王母丁姬。莽復言,恭王母、丁姬不臣妾。至葬渭陵,冢高與元帝山齊。諸發恭王母及丁姬冢,取其璽綬消滅,徙恭王母歸定陶,葬恭王冢次,而葬丁姬復其故。太后以為既已之事,不須復發。莽固爭之,后詔曰:「因改故棺為致槨,作冢,祠以太牢。謁者護。」既發傅太后冢,崩壓殺數百人。開丁姬槨,火出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乃得入。燒燔槨中器物。開傅后棺,臭聞數里。公卿在位皆阿莽旨,入錢帛,遣子弟及諸生四夷凡十餘萬人操持作具,助將作掘平恭王母、丁姬冢。二旬間皆平。莽又周棘其處,以為世戒云。時有群燕數千,銜土投丁姬穿中。
又曰:張賀為掖庭令。及宣帝即位,賀已死,子又早亡。上追思賀恩,報其冢恩德侯,置守冢二百家。
又曰:夏侯勝字公長。遷太傅,卒官。賜冢塋,葬平陵。太后為素服五日,報師傅之恩。儒者以為榮。
又曰:原涉自以先人墳墓儉約,非孝也。乃大治冢舍,周門臺重門。初,武帝時,京兆曹氏葬茂陵,伐其道,為京兆阡。涉慕之西,買地開道,立署曰「南陽阡」。人不肯從,謂之「原氏阡」。

9 冢墓一:
《東觀漢記》曰:帝感李通首創大謀,每幸南陽,常遣使者以太牢祠通父冢。
又曰:建武三年,以皇祖皇考墓為昌陵,后改為章陵。因以舂陵為章陵縣。二十六年春正月,初作壽陵。將作大匠竇融上言:「園陵廣袤,無慮所用。」帝曰:「古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車茅馬,使後世之人,不知其處。太宗識終始之義,景帝能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獨完其福,豈不美哉!今所制地,不過二三頃,無為陵地,裁令流水而已。」
又曰:祭肜字次孫。早孤,以至孝稱。值天下亂,野無煙火。而祭肜獨在冢側,每賊過,見其尚幼而有志節,奇而哀之。

10 冢墓一:
《後漢書》曰:楊震字伯起。改葬華陰,遠近畢至。先葬日,有鳥高丈餘,喪前悲鳴。葬畢,乃去。於是立石鳥象於其墓所。
又曰:郭伋征太中大夫,卒時年八十六。帝親臨,賜冢塋地。
又曰:種暠上音沖,下音果。為遼東郡,薨,并、涼邊民,咸為發哀。匈奴聞暠卒,舉國傷惜。單于每入朝賀,見墳墓,輒哭祭。
又曰:帝祠章陵,過湖陽,祠樊重墓。追爵謚為壽張敬侯,立廟於湖陽。車駕每南巡,常幸其墓,賞賜大會。
又曰:韓棱遷南陽太守,特聽得過家上冢,鄉里以為榮。
又曰:蔡順母平生畏雷。自亡後,每有雷震,順輒圜冢泣曰:「順在此。」后太守鮑眾舉孝廉,順不能遠離墳墓,遂不就。
又曰:溫序拜謁者,遷護羌校尉。序行部至襄武,為隗囂別將茍字所拘劫,伏劍而死。序主簿韓遵、從事王忠,持尸歸殮。光武聞而憐之,命忠送喪到洛陽,城旁為冢地,賜穀千斛,縑五百匹。除三子為郎中,長子壽服竟為邸平侯。相夢序告之曰:「久客思鄉里。」壽即棄官,上書乞骸骨,歸葬。帝許之。乃反舊塋焉。

11 冢墓一:
《魏略》曰:曹操微時,人莫知之,惟橋玄見而異焉。謂曰:「今天下將亂,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感其知己。及後經過玄墓,輒凄愴致祭。

12 冢墓一:
《魏志》曰:管輅過毌丘儉墓下,倚樹哀吟曰:「玄武藏頭,倉龍無足;白虎銜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備,法當滅族。」卒如其言。
又曰:幽州牧劉虞署田疇為從事。奉使未至,虞已為公孫瓚所害。及至,謁祭虞墓,陳章表,哭泣而去。

13 冢墓一:
《吳書》曰:孫堅家于富春,葬于城東。冢上數有光怪雲氣五色。

14 冢墓一:
王隱《晉書》曰:初,太康元年,汲縣民盜發魏安厘王冢,得竹書漆字。
又曰:《交廣記》:吳將呂岱為廣州,遣掘尉他冢,費損無獲。佗雖僣侈,然慎終其身,乃令後不知其處。鑒于牧,慳所殘也。
又曰:愍帝建興中,曹嶷發景公及管仲冢,尸并不朽,繒帛可服,珍寶巨萬。
又曰:金鄉縣北鑿石為冢,云得白蛇、白兔及得金,故曰「金人」。
又曰:王褒字偉元,少立操尚。父為晉文王所害,絕世不仕。立屋墓側,以教授為務。旦夕常至墓前朝拜,輒悲號斷絕。墓前一柏樹,褒常所攀,涕所著,樹色與凡樹不同。

15 冢墓一:
《晉書》曰:滕修,南陽人也,為廣州牧。修在海南積年,為邊夷所附。卒,請葬京師。帝嘉其意,賜墓田一頃。
又曰:東海王越屯許,路經滎陽,過嵇紹墓,哭之悲慟,刊石立文,表贈官爵。帝乃遣使策贈侍中、光祿大夫,加金章印綬,進爵為侯,賜墓田一頃,客一戶,祠以少牢。
又曰:盧志言于成都王穎曰:「黃橋戰,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經夏暑,露骨中野,可為傷惻。昔周王葬枯骨,況此等致死王事乎?」穎乃造棺八千餘枚,以成都國秩為衣服殮,祭葬於黃橋北,樹枳籬為之塋城。又立都祭堂,刊石立碑,紀其赴義之功。使亡者家四時祭祀有所。

16 冢墓一:
《晉書·載記》曰:西胡梁國兒于平涼作壽冢,每將妻妾入冢飲宴。酒酣,升靈床而歌。時人或譏之,國兒不以為意。前后征伐,屢有功,姚興以為鎮北將軍。年八十餘乃死。

17 冢墓一:
《宋書》曰: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行幸江寧,經司徒劉穆之墓,遣使致祭焉。

18 冢墓一:
《後魏書》曰:李沖字思順,高祖時為尚書仆射。卒葬覆舟山,近杜預冢,高祖之意也。后車駕自鄴還洛,經沖墓,左右以聞。高祖臥疾,望墳掩淚。
又曰:傅永字修。常登北邙,于平坦處奮矛躍馬,盤旋瞻望,有終焉之志。遠慕杜預,近好李沖、王肅,欲附葬于墓。遂買左右地數畝,遺敕子叔偉曰:「此吾之永宅也。」

19 冢墓一:
《禮系》曰:天子墳高三雉,諸侯半之,卿大夫八尺,士四尺。天子樹松,諸侯樹柏,卿大夫樹楊,士樹榆。尊卑差也。

20 冢墓一:
《楚漢春秋》曰:惠帝崩,呂太后欲為高墳,使從未央宮坐而見之。諸侯諫,不許。東陽侯垂泣曰:「日夜見惠帝冢,悲哀流涕,無以死傷生也。臣竊哀之。」於是太后乃止。

21 冢墓一:
蕭方等《三十國春秋》曰:晉義熙九年,盜發故驃騎將軍卞壸墓,剖棺掠之。壸尸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生達背。

22 冢墓一:
《戰國策》曰:齊宣王見顏觸,曰:「觸前。」觸亦曰:「王前。」王作色曰:「士貴乎?」觸曰:「士貴。昔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封萬戶。』由是觀之,生王之頭不如死士之壟。」

23 冢墓一:
雀鴻《前趙錄》曰:張暠,隴西人也。事母至孝。母喪,既葬,於墓側哀感幽顯,歲餘而墓地自裂,棺亦自破,母還蘇活。

24 冢墓一:
《方言》曰:冢,秦晉之間謂之墳,取名于大防也。或謂之培,音部或謂之愉,音臾或謂之采,古者卿大夫有采地葬之,因名之也。或謂之垠,或謂之壟。有界王采以耕壟,因名之也。自關以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培塿亦土高之即名之也。大者謂之丘。凡葬而無墳謂之墓。言所不封也。墓猶墓之。所以安墓謂之撫。撫謂規度墓地。《漢書》曰「初陵撫」是也。

URN: ctp:taiping-yulan/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