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泽》

Library Resources
1 泽:
《释名》曰:下有水曰泽,言润泽也。
又曰:水泆出所为泽曰掌,水停处如手掌中也。今兖州人谓泽曰掌。

2 泽:
《说文》曰:坳泽在昆仑墟下。荷泽在山阳胡陆南。

3 泽:
《易》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又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乡晦入宴息。
又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又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又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又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又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又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又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又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又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又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又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又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又曰: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4 泽:
《河图曰》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牺。雷泽,泽也。

5 泽:
《书》曰:雷夏既泽,王雝沮会同。孔安国注曰:雷夏,泽名。

6 泽:
《书大传》曰:舜渔于雷泽。郑玄注曰:雷泽,今属济阴。

7 泽:
《诗》曰: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8 泽:
《周礼》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
又曰:泽虞,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以时入于王府,颁其馀于万民。

9 泽:
《礼》曰: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

10 泽:
《礼稽命征》曰:王者,德礼之制者,泽谷有朱鸟白玉,赤蛇赤龙出焉。

11 泽:
《传》曰:宣十五年,晋侯救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度时制置。川泽纳污,受污浊也。山薮藏疾。……君其待之。”
又曰:卫侯出奔齐,孙氏追之,败公徒于柯泽。济北东阿县西南有大泽是也。
又曰:叔向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12 泽:
《广雅》曰:方泽,祭地也。

13 泽:
《太公金匮》曰:夏桀之时,有芩山之水,桀常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通于河。民谏曰:“孟冬凿山穿陵,是泄天气,发地藏,天子失子道,后必有败。”桀杀之。期年,苓山一旦崩为大泽。

14 泽:
《战国策》曰:淳于髡一日见七人于齐宣王。王曰:“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淳于髡曰:“今求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矣。”桔梗,山中之草。

15 泽:
《史记》曰:陈馀与张耳相失,余解印绶付耳,亡入泽中捕鱼。
又曰:《封禅书》云:上郊雍,通回中道,春至鸣泽。

16 泽:
《汉书》曰:高祖以亭长送徒骊山,徒道亡,到丰西泽中停饮,夜皆解纵,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又曰: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当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而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

17 泽:
《西域传》曰:康居国西北二千里有奄蔡国,控弦十万,临大泽而居。
又曰:河有两源,合东注盐泽,一名昌蒲海,去玉门关三百里,广轮四百里,水冬夏不减,皆以为潜行地下。

18 泽:
《续汉书》曰:吴佑尝牧豕于长垣泽中。

19 泽:
《晋中兴书》曰:刘牢之至五桥泽中败绩,兵士殆尽,牢之马超五丈涧得免。

20 泽:
《晋书》曰:陶侃少时,渔于雷泽,尝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至,遂为龙而去。

21 泽:
《穆天子传》曰:天子北征,舍于珠泽。

22 泽:
《山海经》曰:稷泽。后稷神所凭,因以为名也。

23 泽:
《帝王世纪》曰:雀山之地,一夕为大泽,而深九尺。

24 泽:
戴延之《西征记》曰:巨泽,鲁之西界,孔子获麟处。

25 泽:
《管子》曰:北泽烧火照台下。管子曰:“万乘之国,不可无薪而炊。今北泽烧,农夫得卖其薪荛,一束十倍。”
又曰:涸泽数百岁水不绝者,生庆忌,其状若人,长四寸,黄衣黄冠,戴黄盖,乘水鸟,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

26 泽:
《文子》曰:高莫高于天,下莫下于泽,天高泽下,圣人法之。

27 泽:
《韩非子》曰: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趋救之。

28 泽:
《新序》曰:晋公逐兽于砀,入大泽,迷不知所出,问渔者,送出泽,因以谏之。公令记其名,渔者曰:“公亟反国,臣亦反渔所。”
又曰:楚威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也,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宋玉对曰:“鲸鱼朝发昆仑之墟,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29 泽:
《风俗通》曰:水草交曰泽,言润万物以阜民用。

30 泽:
《水经注》曰:路温舒,钜鹿县之东里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泽中,取蒲叶用写书,即此泽也。
又曰:坳泽,河水之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者也。东去玉门阳关一千三百里,广轮四百里。其水澄停,冬夏不减。其中洄湍雷轮转,为隐沦之脉,当其圜流之上,飞禽奋翮于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即河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
又曰:徐州丰西泽,即高祖斩白蛇之所。
又曰:中牟县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故《述征记》曰:“践县境便睹斯卉,斯卉穷,则知逾界。”今虽不能然,谅亦非谬。《诗》所谓“东有甫草”也。皇武子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泽在中牟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浦,津流迳通,渊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斩、小斩,有大灰、小灰、义鲁、练秋、大白杨、小白杨、散吓、禺中、羊圈、大鹄、小鹄、龙泽、蜜罗、大哀、小哀、大长、小长、大缩、小缩、伯丘、大盖、牛眼等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故《竹书纪年》云:梁惠成王十五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者也。

31 泽:
《图经》曰:晋有大陆,《吕氏春秋》云:晋之大陆,犹赵之钜鹿也。按《隋图经》云:大陆、大鹿、大河,即一泽而异名也。《汉书》云:路温舒取蒲于此也。泽亦《尚书》云:“纳于大麓”,是此也。

32 泽:
《河南图经》曰:广成泽,在梁县西四十里。

33 泽:
《后汉书》云:安帝永初元年,以广成游猎地假与贫人,于时马融作《广成颂》云:“大汉之初基也,揆厥灵囿,营于南郊,右曫三途,左枕嵩岳,面据衡阴,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演以荣洛,金山石林,殷起乎中,神泉侧出,丹水湟池,怪石浮磬,焜乎其陂。”是此泽也。隋大业中,置马牧焉。亦名广陂,其灌溉之利,至今百姓赖之。

34 泽:
《舆地志》曰:梓泽在王城西北三十里,与金谷相近。又《郡国志》云:“泽即金谷也,有金水出焉,故谓之金谷,晋石季伦别墅在焉。

URN: ctp:n36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