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中書侍郎》

Library Resources
1 中書侍郎:
《六典》曰:中書侍郎掌貳令之職。凡邦國之庶務,朝廷之大政,皆參議焉。凡臨軒冊命大臣,令為之使,則持冊書以授之。凡四夷來朝,臨軒則授其表疏,升於西階而奉之;若獻贄幣則受之,以授於所司。

2 中書侍郎:
《魏志》曰:明帝詔舉中書郎,謂吏部尚書盧毓曰:「得其人與不,在盧生耳。選舉莫取有名,有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毓舉韓暨敦篤至行,帝乃用之。

3 中書侍郎:
《吳志》曰:孫琳求中書兩郎典知荊州諸事,主者奏中書不應外出,休特聽之。其所請求,一皆給與也。

4 中書侍郎:
《晉書》曰:華廙字長俊,為人清簡弘雅,加以名家子孫,以婦父盧毓典選,至年四十五為中書通事郎。
又曰:華表子簡字奉駿,有智器文藻,官至中書郎。
又曰:衛瓘為中書郎,時權臣專政,瓘優游其間,無所親疏,甚為傅嘏所重,謂之寧武子。

5 中書侍郎:
臧榮緒《晉書》曰:夏侯孝若為野王令,居邑累歲,朝野多嘆其屈,除中書郎。

6 中書侍郎:
《晉起居注》曰:今之士大夫,多不樂出宰牧而好內官。今皆先經外官,治民著績,然後入為常伯中書郎。

7 中書侍郎:
曹嘉之《晉紀》曰:汝南史曜,字季茂,為山濤所知,為征南府小吏。鄉人周浚見曜而友之,配之妹,官至中書郎。

8 中書侍郎:
《晉中興書》曰:孔演字元舒,晉國初建,與庾亮俱補中書侍郎。於時中興肇建,庶事草創,演經學博通,又練識舊典,朝儀軌制多取正焉。由是元、明二帝并親愛之。
又曰:顧榮,齊王冏召為主簿。冏自擅威權,榮知其必敗,惟終日昏酒。冏以榮為中書郎。
又曰:范寧為臨淮太守,征拜中書侍郎,專掌西省。以職在機近,固辭,不許。多以獻替,有益治道。
又曰:范寧拜中書侍郎,時烈宗雅好文學,而寧明習五經,甚見親愛。朝廷疑議,輒咨訪之,寧指朝士,直言無諱。
又曰:王濛字仲祖,恬暢能言名理,善隸書,與劉恢為中書侍郎。太宗輔政,濛、恢并數侍接對號,為入室之賓。恢字真長,少清峻,時人以濛比袁曜卿,以恢比荀奉倩。

9 中書侍郎:
《宋書》曰:王征與從弟僧綽書曰:「闔門皆蒙時私吾,高臥家巷,遂至中書侍郎。此足以闔棺矣。」
又曰:裴瓚風神高邁,為中書侍郎。出入禁門,見者皆肅然改容。

10 中書侍郎:
《北史》曰:趙彥深諷朝廷子堅為中書侍郎,頗招物議。時馮子琮子慈明、祖珽子君信并相繼居中書,故時語云:「馮祖及趙,穢我鳳池。」

11 中書侍郎:
《隋書》曰:元善拜內史侍郎,上每望之曰:「人倫儀表也。」凡有敷奏,毅氣抑揚,觀者矚目。

12 中書侍郎:
《唐書》曰:郭正一永淳二年除中書侍郎。正一在中書累年,明習舊事,兼有詞學,制、敕多出其手,當時號為稱職。
又曰:崔沔拜中書侍郎,或謂沔曰:「今之中書皆是宰相,承宣制命;侍郎雖是副貳,但署位而已,甚無事也。」沔曰:「不然。設官分職,上下相維,各申所見,方為濟理,豈可俯默偷安而為懷祿士也。」自是,每有制、敕及曹事,沔多所異同。

13 中書侍郎:
《王濛別傳》曰:濛為中書郎,在職四年無人對,對濛難與比肩故也。

14 中書侍郎:
《鍾會母傳》曰:嘉平元年,車駕朝高平陵,會為中書郎從行。宣王始舉兵,眾人恐懼,而夫人自若。

15 中書侍郎:
《嵇氏世家》曰:嵇含為中書侍郎,書檄云集,莫不立草。

16 中書侍郎:
《通典》曰:隋初為內史侍郎四員,煬帝減二員,改為內書侍郎。

17 中書侍郎:
陸士衡轉中書傳郎,齊王收士衡付廷尉,士衡出后謝表曰:臣以職在中書,制命所出。而臣本以筆札見知,慮逼迫不獲已,乃詐發內妹喪,出就第,云哭泣受吊。片言只字,文不關其間。

18 中書侍郎:
梁·庾肩吾《為寧國公讓中書郎表》曰:臣聞陟彼大行,伯后之車屢怠;望茲吳坂,少游之馬難追。是知美非流水,立致摧轅,駿靡浮雲,便其頓轡。起登天漢,寧陪九萬之風;坐濟星橋,非使千年之翼。豈有幼稱辯慧,足對元禮;弱標俊穎,能嘲子淑?玉重組長,空見休寵;深宮邃宇,孰知懷憂?

URN: ctp:n37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