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口》

電子圖書館
1 口:
《說文》曰:口者,人之所以言、食。

2 口:
《釋名》曰:口,空也。

3 口:
《禮》曰:曾子謂子思曰:「伋!吾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七日。」
又曰:晉人謂趙文子知人。文子其中退然,如不勝衣;中,身也。退,知柔貌。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諸其口。吶吶,舒小貌,音如悅切。

4 口:
又《玉藻》曰:口容止。不安動也。

5 口:
又《少儀》曰:燕侍食於君子。數噍,毋為口容。口容,弄口。噍,才笑切。

6 口:
又《祭義》曰:惡言不出於口。

7 口:
又《緇衣》曰: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口費而煩,易出難悔,易以溺人。言口多空言且煩數也。過言一出,駟馬不能及,不可得悔也,口舌所覆,亦如溺也。

8 口:
《左傳》曰: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曰:「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糊其口於四方,其況能久有許乎?」
又曰: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又曰: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間執讒匿之口。」
又曰:胩子曰:「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口實,社稷是養。」言君不徒居民上,臣不徒求祿,皆為社稷。
又曰: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滋益恭,故其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饘於是,粥於是,以糊余口。」
又曰:費無極言於楚子曰:「建與伍奢將以方城之外叛。」王執伍奢。使城父司馬奮陽殺太子,未至,而使遣之。知太子冤,故遣令去。太子建奔宋。王召奮陽。奮陽使城父人執己以至。王曰:「言出於余口,入於爾耳,誰告建也?」

9 口:
《詩·正月》曰: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丑也。

10 口:
又《十月之交》曰:無罪無辜,讒口囂囂。

11 口:
《書序》曰:濟南伏生,年過九十,失其本經,口以傅授。
又曰:《大禹謨》曰:「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好謂賞善,戎謂伐惡,言口榮辱之主,慮而言宣也,戎于一也。

12 口:
又《盤庚上》曰:相時憸民,猶胥顧於箴言,其發有逸口。言憸利,小人尚相顧于箴悔之言,恐君其發動有過口之患也。

13 口:
又《說命》曰:惟口起羞。

14 口:
《易·說卦》曰:兌為口。

15 口:
《論語·公冶長》曰:或曰:「雍也仁而不侫。」子曰:「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16 口:
又《陽貨》曰:「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7 口:
《公羊傳》:公子翚諂于隱公,謂隱公曰:「百姓安子,諸侯說子,盍終為君矣。」隱公曰:「否。使修菟裘,吾將老焉。」公子翚恐若其言聞於桓,於是謂桓公曰:「吾為子口隱矣。」

18 口:
《孝經援神契》曰:舜大口。
又曰:孔子海口,言若含擇。

19 口:
《論語擇輔像》曰:子貢斗星繞口,南容升。
又曰:太公大口,鼻有伏藏。

20 口:
《史記》曰:周厲王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其謗鮮矣。王喜,告召公:「吾能弭謗矣。」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所以產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
又曰: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而師己送,曰:「夫子則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言婦人之口請,謂是以憂,使死人敗,故可以出走也。
又曰:鄧公曰:「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於削地,以誅晁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

21 口:
《漢書》曰:漢王擊魏豹,謂酈食其曰:「魏大將者,其人為誰?」曰:「柏直也。」漢王曰:「是口尚乳臭。」
又曰:高祖欲廢太子,周昌諫曰:「臣口不能言,心知不可。」
又曰:良藥苦口利于病。
又曰:張蒼免相后,口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
又曰:條侯周亞夫,相曰:「從理入口,法餓死。」
又曰:揚雄口吃,不能劇談。
又曰:王莽為人哆口。哆,唱者切。

22 口:
《東觀漢記》曰:光武為人,日角、大口、美須眉。
又曰:明德馬后身長七尺三寸,青白色,方口美髮。

23 口:
《後漢書》曰:馬援在交趾,還書戒兄子曰:「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

24 口:
應劭《漢官》曰:侍中乃存,年老口臭,帝賜以雞舌香,令含之。

25 口:
《漢表傳》曰:孫堅為下邳丞時。孫權生而方頤大口,目有精光。堅異之,以為貴象。

26 口:
《燕書》曰:申弼,烈祖常從容問諸侍臣曰:「夫口以下,動乃能制物,鐵鉆為用,亦噬嗑之意,而從上下何也?」弼答曰:「口之下動,上使下也;鐵鉆之用,上斬下也。」烈祖稱善。

27 口:
《南史》曰:謝朏出為吳興郡守,與弟瀹於征虜渚送別。朏指瀹口曰:「此中惟宜飲酒。」

28 口:
《唐書》曰:郝處俊、孫象賢,垂拱中坐事伏法。臨刑,言多不順。自此,法司每將殺人也,必先以木丸塞口。
又曰:杜黃裳,性雅淡寬恕,心雖從長口不忤物。

29 口:
《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30 口:
《管子》曰:桓公與管仲謀伐莒,未發,已聞於國。東郭郵至,公問之:「子曰言伐莒乎?」東郭曰:「君子善謀,小人善意。臣視二君在堂上口開不合,言莒也。」

31 口:
《莊子》曰:公孫龍口嗑而不合,舌舉不下。

32 口:
《鬼谷子》曰:口者,機開也,所以開閉情意也。
又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33 口:
《周生烈子》曰:口者言之門。

34 口:
《河圖》曰:秦始皇虎口日角。

35 口:
陸賈《新語》曰:眾口所毀,浮石沉木。群邪相抑,以曲為直。

36 口:
《說苑》曰:口者開也,舌者機也。出言不審,駟馬不能追也。

37 口:
《吳越春秋》曰:越王勾踐入臣于吳,吳王病大便,太宰嚭奉溲惡以出。勾踐嘗之,后病口臭。范蠡令左右食苓草以亂其氣。

38 口:
《曹瞞別傳》曰:操遨游無度,其叔數語其父。操后行,逢叔于道,陽敗而為口,云中暴風。叔告其父,父呼乎見之,操面如故。從此叔言不復入信,操益得縱恣為王也。

39 口:
杜如《體論》曰:束修之業,其上在于不言。

40 口:
諺曰:口如鼻,至老不失。

41 口:
傅子曰:擬金人銘,作《口銘》云:「神以感通,心由口宣。福生有兆,禍來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蟻孔潰河,溜穴傾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存亡之機,開闔之術。口與心謀,安危之源,樞機之發,榮辱存焉。」

42 口:
王子年《拾遺錄》曰:昔伯禹入穴,乃至一室,里一人身如蛇鱗于石上,口吐一王簡以受禹。簡長十二寸,以量度天地。
又曰:始皇二年,謇消國善畫工者名烈裔,口含丹墨噴壁,即成龍云之隊。
又曰:沐胥國人,年九萬歲,以口噴水為雨,紛漫數十里,俄而口吹為風,而雨皆止。

43 口:
《瀨鄉記·李母碑》曰:老子方口。

44 口:
《養生經》曰:軍營之中有甘泉。注云:軍營,口也;甘泉,唾也。
又曰:口為華池。

45 口:
《相書》曰:大容,手赤如丹,貴壽。
又曰:欲知人多舌,當視其口,如鳥喙,言語皆聚,此多舌人也。

46 口:
《談藪》曰:梁高祖重陳郡謝玄暉詩,常曰:「不讀謝詩,三日覺口臭。」

URN: ctp:n38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