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草》

Library Resources
1 草:
△莆

2 草:
孫氏《瑞應圖》曰:莆,王者不征滋味,庖廚不逾深盛,則生於廚。一名倚扇,一名實閭,一名倚。生如蓮,枝多葉少,根如絲轉而生風,主於飲食清涼,驅殺蟲蠅。舜時生於廚。又堯時冬死夏生。又舜時生於廚及階左。

3 草:
《春秋潛潭巴》曰:君臣和,得道葉度中,則莆生於庖廚。

4 草: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則阜出莆。宋均注曰:文典備則莆應也。

5 草:
華蘋

6 草:
《祥瑞圖》曰:雙蓮為蘋。
又曰:華蘋者,其枝正平,王者德剛則仰,弱則低。
又曰:王者政令均,則華蘋生。

7 草:
《孝比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於地,則華蘋感而生。

8 草:
朱草

9 草:
孫氏《瑞應圖》曰:朱草,草之精也,聖人之德無所不至則生。
又曰:朱草者,百草之精也,王者德無所不通、四方有歌詠之聲則生。

10 草:
《大戴禮》曰:朱草日生一葉,至十六日落一葉,周而復始。

11 草:
《尚書大傳》曰:王者德下究地之厚,則朱草生。
又曰:帝命周公踐祚,朱草暢生。

12 草:
《尚書中候》曰:文命咸得俊乂在官,則朱草在郊。
又曰:堯德清平,比隆伏羲,故朱草生郊。

13 草:
《禮斗威儀》曰:君乘火而王,其政頌平,則地生朱草。

14 草:
《春秋感精符》曰:王者德洽於地,則朱草生,食之令人不老。

15 草:
《春秋運斗樞》曰:樞星則朱草生。

16 草:
《春秋繁露》曰:君勸農事,無奪民時,使之歲不過三日,行十一之稅,進經術之士,開閶闔,通障塞,恩及草木,則朱草生。

17 草: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草木,則朱草生。

18 草:
《後漢書》曰:光武時,朱草生于水涯。

19 草:
《晉書》曰:武帝時朱草生。

20 草:
《白虎通》曰:朱草,赤色也,可以染絳,別成黼黻之服,列為尊卑之差。

21 草:
《淮南子》曰:太清之世,四時不失其序,日月揚光,五星循軌,則朱草生。

22 草:
《抱樸子》曰:朱草,狀似小桑,裁長三四尺,枝葉皆赤,莖如珊瑚,生名山嶺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銀投其中,立可丸為泥。以金投中,名曰金漿。以玉投之,名曰玉釀,服之皆長生也。

23 草:
《鹖冠子》曰:聖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則朱草生。

24 草:
《魏略》曰:文帝欲受禪,朱草生於文昌殿側。

25 草:
蓂莢

26 草:
孫氏《瑞應圖》曰:蓂莢者,葉圓而五色,一名歷莢。十五葉,日生一葉,從朔至望畢;從十六日毀一葉,至晦而盡。月小則一葉卷而不落。聖明之瑞也,人君德合乾坤則生。

27 草:
《祥瑞圖》曰:蓂莢,堯時生。

28 草:
《尚書大傳》曰:周公輔幼主,不矜功,則蓂莢生。

29 草:
《尚書中候》曰:周公作樂而治,蓂莢生。

30 草:
《春秋運斗樞》曰:老人星臨國,則蓂莢生。
又曰:箕星得則蓂莢生。

31 草: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於地,則蓂莢生。

32 草:
《風俗通》曰:按《孝經》說,古太平,蓂莢生階。其味酸,王者取以調味,后以醯醢代之。

33 草:
徐整《正歷》曰:黃帝之時,以蓂莢者,瑞草也,蓋神靈之嘉應也。

34 草:
《白虎通》曰:王者考歷得其分度,則蓂生於階。莢者,樹名也。

35 草:
嘉谷

36 草:
孫氏《瑞應圖》曰:嘉禾,五谷之長,盛德之精也。文者則二本而同秀,質者則同本而異秀。此夏、殷時嘉禾也。
又曰:周時嘉禾,三年本同穗異,貫桑而生,其穗盈箱。生於唐叔之國,以獻,周公曰:「此嘉禾也,太和氣之所生焉,此文王之德。」乃獻文王之廟。

37 草:
《書》曰:唐叔得禾,異畝同穎,各一隴合為一穗。獻之天子,王命周公作《嘉禾》篇。

38 草:
《尚書中候》曰:嘉禾,莖長五尺,三十五穗。

39 草:
《禮含文嘉》曰:神農作耒耨,天應以嘉禾。
又曰:綏五車,明五禮,則五禾應以大豐。

40 草:
《禮斗威儀》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升平,則嘉谷并生。

41 草:
《詩含神霧》曰:堯時嘉禾七莖,連三十五穗。

42 草:
《春秋運斗樞》曰:旋星得,嘉禾液。

43 草: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於地,則嘉禾生。

44 草:
《周書》曰:神農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然後五谷興,以助果實。

45 草:
《漢書》曰:宣帝時,嘉谷降于郡國。

46 草:
《後漢書》曰:安帝時,九真嘉禾生,五百六十本,七百六十八穗。

47 草: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建平元年生於濟陽縣舍,時有嘉禾,一莖九穗,縣境大熟,因名曰秀。
又曰:章帝時,嘉禾、嘉麥日月不絕。

48 草:
《魏志》曰:文帝欲受禪,郡國三嘉禾生。

49 草:
王隱《晉書》曰:元帝初藉,蒿草悉成禾。

50 草:
沈約《宋書》曰:文帝時,醴湖生嘉粟,一莖九穗。
又曰: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嘉禾生華林園,十株七百穗。
又曰:孝武帝大明元年,嘉禾生清暑殿鴟尾中,一株六穗。

51 草:
《齊書》曰:武帝時,固始縣嘉禾一莖五穗。新蔡又獲一莖九穗、一莖七穗。

52 草:
《梁起居注》曰:大同六年九月,始平獻嘉禾,一莖十七穗。

53 草:
《白虎通》曰:嘉禾者,太和之為美瑞者也。

54 草:
《晉征祥說》曰:王者盛德則嘉禾生。嘉禾者,仁卉也,其大盈箱,一稃二米。國政質則同本而異穎,國政文則同穎而異本。

55 草:
《唐書》曰:開元十九年,揚州奏穞生稻二百一十五頃,再熟稻一千八百頃,其粒與常稻無異。穞音旅。
又曰:大中二年,福建進瑞粟十五莖,莖有五六穗。
又曰:大中六年,淮南節度使杜悰奏:海陵、高郵兩縣百姓於宮河中漉得異米,煮食,呼為聖米。

56 草:
秬鬯

57 草:
孫氏《瑞應圖》曰:秬鬯者,三隅之黍,一稃三米,王者宗廟修則生。
又曰:昭穆序,祭祠,宰人咸有敬謹禮容之節、威儀之美,則秬鬯生。
又曰:王者節敬依禮度,親疏有別,則秬鬯生。
又曰:黃帝時,南夷乘白鹿來獻秬鬯。

58 草: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於地,則秬鬯生。

59 草:
福草

60 草: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宗廟至敬,則福草生於廟。一云禮草。

61 草:
《禮斗威儀》曰:君乘木而王,其政升平,則福草生廟中。宋均曰:廟中生草,蓋福草也。即朱草之別名。可以染祭服,故應仁孝而生廟中。

62 草:
福并

63 草:
孫氏《瑞應圖》曰:福并,瑞草生。王者有德則福并生。

64 草:
威蕤

65 草: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禮備則威蕤生。
又曰:王者愛人倫,則威蕤生於殿前。

66 草:
屈軼

67 草:
孫氏《瑞應圖》曰:屈軼者,太平之代生於庭,有佞人則草指之。

68 草:
延嘉

69 草:
孫氏《瑞應圖》曰:延嘉,王者有德則見。
又曰:王孝道行則延嘉生。

70 草:
《孝經援神契》曰:天子至德屬于四海,則延嘉生。

71 草:
紫達

72 草:
孫氏《瑞應圖》曰:紫達者,王者仁義行則常見。

73 草:
《禮斗威儀》曰: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紫達常生。

74 草:

75 草: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慈仁則芝草生,食之令人延年。
又曰:王者寵近耆老,養有道,則芝莢生。

76 草:
《春秋運斗樞》曰:搖光得則陵出玄芝。

77 草:
《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於草木,則芝草生。

78 草:
《漢書》曰:武帝元封六年,甘泉宮內產芝草,九莖連葉。宣帝神雀元年,金芝九莖,產于涵德殿銅池中。如淳曰:銅池,承霤也。晉灼曰:以銅作池。韋昭曰:以銅飾池邊也。

79 草:
《後漢書》曰:明帝時,郡國上芝英。
又曰:章帝建初三年,零陵獻芝草。

80 草:
《東觀漢記》曰:桓帝時,芝草生中黃藏府。

81 草:
《宋書》曰:順帝時,臨城縣生紫芝。

82 草:
《齊書》曰:武帝時,襄陽獲紫芝。

83 草:
《隋書》曰:開皇十九年,朱雀等十六門生芝草。

84 草:
《唐書》曰:貞觀十七年,安禮門御榻產靈芝五莖。又皇太子寢室中產素芝十四莖,悉為龍鳳之狀。
又曰:貞觀十七年,滁州言:所部川源遍生芝草,百寮及雍州父老上表,固請封禪。

85 草:
《唐春秋》曰:貞觀十九年,雍州李樹生芝英,赤蓋紫光,色鮮麗。司徒長孫無忌與官方岳上表請封禪,不許。
又曰:天寶七載三月,大同殿柱礎產玉芝兩莖。
又曰:肅宗上元二年甲辰,延英殿御座梁上玉芝生,一莖三花。御制《靈芝詩》,以示群下。
又曰:上元二年九月壬午朔,皇后奏含暉院生金芝。

86 草:
《大同起居注》曰:九年,金芝二十八莖生于殿庭,少府卿蕭介以聞。

87 草:
《古今注》曰:漢武時,甘泉殿房內產芝,九莖連葉。作《芝房》之歌。

88 草:
《白虎通》曰:王者德至於山則芝實茂。

89 草:
孫整《長歷》曰:黃帝以五芝為房名。

90 草:
《瑞令記》曰:食芝延年不終,與真人同。

91 草:
《論衡》曰:建初三年,零陵泉陵縣女子博寧宅內生芝草五本,莖葉紫色。太守沈酆遣門下掾奉獻,皇帝悅懌。
又曰:芝草一年三華,食之令人眉壽慶世,蓋仙人之所食。
又曰:紫芝者,其栽如豆。

92 草:
繆襲《神芝贊》曰:青龍元年,神芝產于長平之習陽,許昌典農中郎蔣充奉表以聞。其色丹紫,其質光耀。上別為三干,分為九枝,散為三十六莖。委綏連屬,有似珊瑚之狀。考圖按譜,蓋美乎前代矣。

93 草:

94 草:
《禮斗威儀》曰:君乘金而王,其政和平,則蘭常生。宋均曰:蘭生,主給和調也。

95 草:

96 草:
《史記》曰:齊桓公欲封禪,管仲曰:「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有一茅三脊,所以為藉。」

97 草:
《周書》曰:成王時,奇干獻茅,其頭若雄雉,佩之不昧。

98 草:
《宋書》曰:孝武時,三脊茅生石頭西岸,江夏王義恭表勸封禪。

99 草:
《唐書》曰:麟德元年,亳州奏:老君廟側生三脊茅。

100 草:

101 草:
《大戴禮》曰:周時德澤洽和,蒿大可以為宮柱,曰蒿宮。此天子之路寢也。

URN: ctp:n40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