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 前代雜樂

《前代雜樂》

電子圖書館
1 前代雜樂:
鼓吹者,蓋短簫鐃歌。蔡邕曰:「軍樂也,黃帝岐伯所作,以揚德建武,勸士諷敵也。」周官曰:「師有功則凱樂。」左傳晉文公勝楚,振旅,凱而入。司馬法曰:「得意則凱歌。」雍門周說孟嘗君「鼓吹於不測之泉」。說者云,鼓自一物,吹自竽、籟之屬,非簫鼓合奏,別為一樂之名也。然則短簫鐃歌,此時未名鼓吹矣。應劭漢鹵簿圖,唯有騎執菰。菰即笳,不云鼓吹。而漢代有黃門鼓吹。漢享宴食舉樂十三曲,與魏代鼓吹長簫同。長簫短簫,伎錄並云絲竹合作,執節者歌。又建初錄云,務成、黃爵、玄雲、遠期皆騎吹曲,非鼓吹曲。此則列於殿庭者為鼓吹,今之從行鼓吹為騎吹,二曲異也。又孫權觀魏武軍,作鼓吹而還,應是此鼓吹。魏晉代給鼓吹甚輕,牙門督將五校,悉有鼓吹。晉江左初,臨川太守謝摛每寢,夢聞鼓吹。有人為占之曰:「君不得生鼓吹,當得死鼓吹。」摛擊杜弢戰歿,追贈長水校尉,葬給鼓吹焉。謝尚為江夏太守,詣安西將軍庾翼於武昌諮事,翼以鼓吹賞尚射,破便以其副鼓吹給之。齊、梁至陳則甚重矣,各製曲辭以頌功德焉。至隋,亡。

2 前代雜樂:
西涼樂者,起符氏之末,呂光、沮渠蒙遜等據有涼州,變龜茲聲為之,號為秦漢伎。後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謂之西涼樂。至魏、周之際,遂謂之國伎。魏代至隋咸重之。其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楊澤新聲、神白馬之類,生於胡歌,非漢、魏遺曲,故其樂器聲調悉與書史不同。其歌曲有永世樂,解曲有萬代豐,舞曲有于闐佛曲。工人平巾幘,緋褶。白舞一人,方舞四人。白舞今闕。方舞四人,假髻,玉支毕,紫絲布褶,白大口蔥,五綵接袖,烏皮靴。其樂器用:鐘一架,磬一架,彈箏一,搊箏一,臥箜篌一,豎箜篌一,琵琶一,五絃琵琶一,笙一,簫一,大篳篥一,小篳篥一,長笛一,橫笛一,腰鼓一,齊鼓一,擔鼓一,貝一,銅鈸二。今亡。

3 前代雜樂:
禮畢者,本自晉太尉庾亮家。亮卒,其伎追思亮,因假為其面,執翳以舞,象其容,取其諡以號之,謂文康樂。每奏九部樂,終則陳之,故以禮畢為名。其曲有散華樂等。隋平陳,得之,入九部樂。樂器有笙、笛、簫、篪、鈴槃、鞞、腰鼓等七種,三懸為一部。工人二十二人。今亡。

URN: ctp:n56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