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 -> -> -> 古徐州

《古徐州》

电子图书馆
1 古徐州:
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淮、沂其乂,蒙、羽其艺。淮、沂二水已理,蒙、羽二山皆可种艺。蒙山在琅琊郡费县。羽山在东海郡朐山县。淮水出今淮安郡桐柏山。沂水出琅琊郡沂水县是也。厥土赤埴坟,草木渐苞。埴,黏土也。渐苞,言相渐及包裹而生。羽畎夏翟,峄阳孤桐。羽畎,羽山之谷也,出夏翟。翟雉之羽可为旌旄者也。峄山之阳,有特生之桐,可中琴瑟。峄山,在今鲁郡邹县也。浮于淮、泗,达于河。”渡二水而入于河也。亦舜十二牧之一。周并徐州属青州,今分入兖州之域。盖取舒缓之义。或云因徐丘以为名。在天文,奎、娄则鲁之分野,汉之东海南有泗水,至淮,得临淮之下相、睢陵、僮、取虑,皆其分也。今鲁郡之东南境及琅琊之南境,东海、临淮之北境,皆其地。虑音闾。兼得宋、齐、吴之交。汉之楚国、山阳,今彭城及鲁郡之西境,皆宜属宋。汉之琅琊、泰山,今琅琊之北境,鲁郡之北境,皆宜属齐。汉临淮之南境,宜属吴也。秦平天下,置郡,此为泗水、今临淮、彭城郡是也。琅琊之西境、今琅琊郡。薛郡。今鲁、东海等郡。汉又加置东海郡。汉武帝置十三州,还以其地为徐州。领郡国四。后汉并因前代。理于郯,今临淮郡下邳县。魏晋亦曰徐州。领郡国七,理彭城,今郡。自元帝渡江,徐州所得,唯半而已。馀并没于石氏。宋初因之,领郡十三,理彭城。明帝初,地入于后魏,其后不可详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河南道。彭城、临淮、鲁郡、东海、琅琊郡。

2 古徐州:
彭城郡东至临淮郡三百七十一里。南至淮水中流四百四十一里,与寿春郡寿春县为界。西至谯郡五百里。北至鲁郡三百四十里。东南到临淮郡三百六十里。西南到谯郡五百里。西北到鲁郡三百六十里。东北到琅琊郡三百五十四里。去西京二千九百九里,去东京一千二百五十七里。户六万六百七十,口四十五万六百七十七。

3 古徐州:
今之徐州,理彭城县。古大彭之国。春秋、战国为宋地,春秋经曰围宋,彭城即本宋邑。后属楚,谓之西楚,项羽建都于此。秦属泗水郡。汉为楚国、沛郡地。后汉及晋并为彭城国。晋立徐州以为重镇。领郡国七,理于此也。宋因之,领郡十二,理于此。又为彭城、沛二郡地。文帝元嘉中,王玄谟上表曰:“彭城南赔大淮,左右清汴,表里京甸,捍接边境,城隍峻整,襟卫周固。又自淮以西,襄阳以北,经涂三千,达于济、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安全,实由此镇。”后魏大将尉元上表曰:“彭城,宋之要藩,南师来侵,莫不因之,以陵诸夏。”舆地记云“郡城由来非攻所能拔”,言其险固也。后魏得之,置徐州,兼立东南道行台。后周立总管府。大将王轨破陈军于吕梁,擒吴明彻,悉降其众也。隋改彭城郡。大唐为徐州,或为彭城郡。领县七:

4 古徐州:
彭城古大彭国。有候水,一名汴水,自萧县界来。有梁项羽戏马台,宋武又戏马焉。

5 古徐州:
汉旧县,即广成故城。有沛宫,汉高帝置酒之所。有泗水亭。又有汉留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微山,微子葬处。

6 古徐州:
秦旧县。陈涉起蕲,即此地。有蕲水。蕲音其。

7 古徐州:
古小邾国。汉蕃县。又邾国之滥邑故城,在今县东南,即汉昌虑县也。左传“邾庶其以滥来奔”,即此地。又有汉薛县故城,在今县东。

8 古徐州:
古萧国。汉旧县。又有汉扶阳故城,在今县西北。

9 古徐州:
汉高帝大邑,亦汉旧县。

10 古徐州:
符离秦汉旧县。又有秦相县故城,在今县西北。项羽破汉军于灵壁东,睢水为之不流,即此县界也。

11 古徐州:
临淮郡东至淮阴郡一百九十里。南至淮一里,与淮阴郡盱眙县分界。西至锺离郡二百十里。北至东海郡五百四十里。东南到淮阴郡盱眙县,淮水中流为界。西南到锺离郡二百二十里。西北到琅琊郡六百七里。东北到东海郡界海口四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三百八十八里,去东京一千五百四十五里。户三万九千四百四,口二十万七千三百八十八。

12 古徐州:
泗州今理临淮县。古徐国地。春秋为鲁国之地。战国鲁、宋、吴三国之境。秦属泗水郡。汉属临淮、东海、沛三郡地。后汉以其地合于下邳国,兼置徐州。领郡国四,理于此。宋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后魏亦为下邳郡,兼置南徐州。东魏改为东楚州。后周改为泗州。隋改为下邳郡。大唐为泗州,或为临淮郡。领县六:

13 古徐州:
临淮新置。

14 古徐州:
宿迁春秋时,锺吾子国。东晋置宿迁郡。明帝太宁中,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安帝义熙中,置城,在今县东南。东临泗水,南近淮水,自后常为重镇。又有汉僮县故城在西南。秦下相城在县西北,项羽即下相人。

15 古徐州:
下邳夏时邳国。韩信为楚王,都下邳,即今县城。汉临淮郡在此。又有汉武原故县城,在今县北。又有汉睢陵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又汉郯县故城,在其北。

16 古徐州:
涟水汉厹犹县。魏曰海安郡。萧齐尝置冀州,寄理于此,以为边镇。厹音仇。

17 古徐州:
汉夏丘县故城,即今县城也。

18 古徐州:
徐城古徐子国。汉以为县。有徐君墓,季札挂剑处。

19 古徐州:
鲁郡东至琅琊郡三百八十二里。南至彭城郡三百九十六里。西至东平郡二百里。北至济阳郡三百里。东南到彭城郡三百六十四里。西南到睢阳郡四百一十七里。西北到东平郡一百九十里。东北到济南郡三百五十里。去西京一千九百五十八里,去东京一千一百六十里。户八万五千三百四十五,口五十三万三千八百一十四。

20 古徐州:
今之兖州,理瑕丘县。始禹导兖水而为济,截河南渡东流,与荷泽、汶水会,又北东入于海。兖州在济河之间,因济水发源为名,今郡理乃非境也。至周置兖州,始县兼得今郡之地。而济水自王莽末入河,同流于海,则流河南之地无济水矣。自后所立,皆集旧名,兼有济南、济北、济阳、济阴郡国,盖建置之际,未之审详。古少皞之墟也。禹贡徐、兖二州之域。任城、龚丘县即兖州界,馀并徐州域。春秋榢战国并鲁国,亦邾国之境,邾国,黄帝之后,陆终之子曹姓所封也。今邹县也。今黄州亦邾国之地。陆终之后所封,盖陆终有六子,各为国也。任国,太皞之后,风姓,今任城是也。后亦为宋、齐所侵,东岳泰山在焉。秦为薛郡。汉高后更为鲁郡榢泰山、山阳郡地。后汉为任城国、山阳、泰山郡地,兼置兖州。领郡国人,理于此。晋改为鲁郡。宋为泰山、高平、鲁三郡地榢兖州。领郡六,理于此。后魏亦为鲁郡。北齐改为任城郡。隋初置兖卅,炀帝改为鲁郡。大唐初,伪鲁徐圆朗都之,克平,复改为兖卅,后为鲁郡。领县十一:

21 古徐州:
瑕丘汉旧县。东北有檀乡。又有汉樊县故城,在今县西南。

22 古徐州:
金乡汉东缗县,左传云“齐侯伐宋围缗”,即此地。又有汉昌邑县故城也。

23 古徐州:
任城古任国,汉为县。又有汉亢父县故城,在今县南。

24 古徐州:
故邾国城在县东南,周回十四里,上冠山峰,下属岩壑,穷险因之。胜景有邹山、峄山。汉旧县地,又曰南平阳县。

25 古徐州:
曲阜故鲁国都也。委曲长七八里,故曰曲阜。孔子庙、旧宅,并在城中,背洙面泗,矍相圃之东北,又有汉鲁恭王殿,阶犹存。有沂水、孔子墓。汉鲁县也。

26 古徐州:
泗水汉卞县地,亦泗水国也。又有汉汶阳故城,在今县东南。有尼丘山、洙泗水。又有汉梁父县故城在北。有泮水也。

27 古徐州:
乾封有泰山。

28 古徐州:
方与汉旧县。

29 古徐州:
中都古中都城也。

30 古徐州:
龚丘汉曰宁阳县。桃乡县故城在东北也。

31 古徐州:
莱芜汉旧县地。汶水所出,而流出沛。

32 古徐州:
东海郡东至东海县水路十九里。南至临淮郡五百四十里。西至临淮郡下邳县五百五里。北至高密郡四百七十二里。东南到临淮郡涟水县二百五十七里。西南到沭阳县百六十三里。西北到琅琊郡二百三十二里。东北到东海县界八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八十七里,去东京一千七百六十九里。户二万七千五百三十二,口十七万三千七百二十四。

33 古徐州:
海州今理朐山县。春秋及战国为鲁之东境,后属秦,为薛郡地,后分薛郡为郯郡。汉改郯为东海郡,后汉及晋因而不改。宋亦然,兼侨立青、冀二州。梁置南北二青州。后入后魏。东魏改为海州。隋改为东海郡。大唐为海州,或为东海郡。领县四:

34 古徐州:
朐山有羽山,殛鲧处。东北有琅琊山。汉朐县故城在今县西南。秦始皇立石以为东门,即此地。萧齐置青州于此。

35 古徐州:
东海田横所保郁州,亦曰郁州。汉赣榆县也。宋明帝泰始以后,青冀二州侨立于此。后东魏于此置临海镇。赣音古滥反。

36 古徐州:
沭阳汉厚丘县地。梁置潼阳郡。有沭水。沭音述。

37 古徐州:
怀仁东魏置义塘郡。有夹山,即夹谷,齐鲁会处。

38 古徐州:
琅琊郡东至东海郡二百三十二里。南至临淮郡六百里。西至鲁郡三百八十二里。北至北海郡四百五十一里。东南到东海郡二百三十二里。西南到彭城郡三百五十四里。西北到淄川郡五百三十里。东北到高密郡三百七十里。去西京二千二百五十一里,去东京一千四百三十五里。户三万二千三百五十二,口十八万五千三百八十四。

39 古徐州:
沂州今理临沂县。春秋时,齐、鲁二国之地。战国属齐、鲁二国之境。秦琅琊郡。汉为东海、琅琊二郡地,后置琅琊国。魏晋亦置琅琊国。宋为琅琊郡。齐不得其地。后魏置北徐州。后周改为沂州。隋复为琅琊郡。大唐为沂州,或为琅琊郡。领县五:

40 古徐州:
临沂汉即丘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左传云祝丘是也。又有汉开阳县及襄贲县故城在今县南。贲音肥。

41 古徐州:
沂水有穆陵山。沂山,沂水所出。左传曰“南至于穆陵”。汉都阳县故城,在今县南。北界有大岘,即齐地南面险固处。晋安帝时,宋武帝伐慕容超,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据大岘,超不从,故败。

42 古徐州:
汉兰陵县故城,在今县东是也。

43 古徐州:
古鲁费邑,后为季氏邑。有蒙山。又有东蒙山,在蒙山之东,故名焉。又有颛臾城。又有汉南武阳县故城,在今县西。又有古武城,子游为宰即此。

44 古徐州:
新太汉蒙阴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具山、堂阜,今县东也。

URN: ctp:n56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