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濟水》

Library Resources
1 濟水:
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為二:

2 濟水:
《春秋左傳·僖公三十一年》,分曹地東傳于濟。濟水自是東北流,出鉅澤。

3 濟水:
其一水東南流,其一水從縣東北流,入鉅野澤。

4 濟水:
南為菏水,北為濟瀆,逕乘氏縣與濟渠、濮渠合。北濟自濟陽縣北,東北逕煮棗城南。

5 濟水:
《郡國志》曰:冤朐縣有煮棗城,即此也。漢高祖十二年,封革朱為侯國。北濟又東北逕冤朐縣故城北,又東北逕呂都縣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祁都也。又東北逕定陶縣故城北,漢景帝中六年,以濟水出其北,東注,分梁,于定陶置濟陰國,指北濟而定名也。又東北與濮水合,水上承濟水于封丘縣,即《地理志》所謂濮渠水首受濟者也。闞駰曰:首受別濟,即北濟也。其故瀆自濟東北流,左迆為高梁陂,方三里。濮水又東逕匡城北,孔子去衛適陳,遇難于匡者也。又東北,左會別濮,水受河于酸棗縣。故杜預云:濮水出酸棗縣,首受河。

6 濟水:
《竹書紀年》曰:魏襄王十年十月,大霖雨疾風,河水溢酸棗郛。漢世塞之,故班固云:文湮棗野也。今無水。其故瀆東北逕南北二棣城間。《左傳·襄公五年》,楚子囊伐陳,公會于城棣以救之者也。濮渠又東北逕酸棗縣故城南,韓國矣。圈稱曰:昔天子建國名都,或以令名,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樹氏郡,酸棗以棘名邦,故曰酸棗也。

7 濟水:
《漢官儀》曰:舊河堤謁者居之城西,有韓王望氣臺。

8 濟水:
孫子荊《故臺賦叙》曰:酸棗寺門外,夾道左右有兩故臺,訪之故老云:韓王聽訟觀臺,高十五仞,雖樓榭泯滅,然廣基似于山嶽。召公大賢,猶舍甘棠,區區小國,而臺觀隆崇,驕盈于世,以鑒來今,故作賦曰:蔑丘陵之邐迆,亞五嶽之嵯峨。言壯觀也。城北,韓之市地也。聶政為濮陽嚴仲子刺韓相俠累,遂皮面而死,其姊哭之于此。城內有《後漢酸棗令劉孟陽碑》。濮水北積成陂,陂方五里,號曰同池陂。又東逕胙亭東注,故胙國也。富辰所謂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濮渠又東北逕燕城南,故南燕姞姓之國也。有北燕,故以南氏縣。東為陽清湖,陂南北五里,東西三十里,亦曰燕城湖。逕桃城南,即《戰國策》所謂酸棗、虛、桃者也。漢高帝十二年,封劉襄為侯國。而東注于濮,俗謂之朝平溝。濮渠又東北,又與酸水故瀆會。酸瀆首受河于酸棗縣,東逕酸棗城北、延津南,謂之酸水。

9 濟水:
《竹書紀年》曰:秦蘇胡率師伐鄭,韓襄敗秦蘇胡于酸水者也。酸瀆水又東北逕燕城北,又東逕滑臺城南,又東南逕瓦亭南。《春秋·定公八年》,公會晉師于瓦,魯尚執羔,自是會始也。又東南會于濮,世謂之百尺溝,濮渠之側有漆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鄲伐衛,取漆富丘,城之者也。或亦謂之宛濮亭。《春秋》:甯武子與衛人盟于宛濮。杜預曰:長垣西南近濮水也。京相璠曰:衛地也。似非關究,而不知其所。《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賈率師伐鄭,韓明戰于陽,我師敗逋澤。北有壇陵亭,亦或謂之大陵城,非所究也。又有桂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齊田期伐我東鄙,戰于桂陽,我師敗逋,亦曰桂陵。案《史記》,齊威王使田忌擊魏,敗之桂陵,齊于是彊,自稱為王,以令天下。濮渠又東逕蒲城北,故衛之蒲邑。孔子將之衛,子路出于蒲者也。韓子曰:魯以仲夏起長溝,子路為蒲宰,以私粟饋衆。孔子使子貢毀其器焉。余按《家語》言,仲由為郈宰,脩溝瀆,與之簞食瓢飲,夫子令賜止之,無魯字。又入其境,三稱其善,身為大夫,終死衛難。濮渠又東逕韋城南,即白馬縣之韋鄉也。

10 濟水:
《史遷記》曰:夏伯豕韋之故國矣。城西出而不方,城中有六大井,皆隧道下,俗謂之江井也。有馳道,自城屬于長垣。濮渠東絶馳道,東逕長垣縣故城北,衛地也,故首垣矣,秦更從今名,王莽改為長固縣。

11 濟水:
《陳留風俗傳》曰:縣有防垣,故縣氏之。孝安帝以建光元年,封元舅宋俊為侯國。縣有祭城,濮渠逕其北,鄭大夫祭仲之邑也。杜預曰:陳留長垣縣東北有祭城者也。圈稱又言,長垣縣有羅亭,故長羅縣也,漢封後將軍常惠為侯國。

12 濟水:
《地理志》曰:王莽更長羅為惠澤,後漢省并。長垣有長羅澤,即吳季英牧豬處也。又有長羅岡、蘧伯玉岡。

13 濟水:
《陳留風俗傳》曰:長垣縣有蘧伯鄉,一名新鄉,有蘧亭、伯玉祠、伯玉冢。

14 濟水:
曹大家《東征賦》曰:到長垣之境界兮,察農野之居民;覩蒲城之丘墟兮,生荊棘之蓁蓁;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饗其丘墳;惟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昔吳季劄聘上國,至衛,觀典府,賓亭父疇,以衛多君子也。濮渠又東分為二瀆,北濮出焉。濮渠又東逕須城北,《衛詩》云:思須與曹也。毛云:須,衛邑矣。鄭云:自衛而東逕邑,故思。濮渠又北逕襄丘亭南,《竹書紀年》曰:襄王七年,韓明率師伐襄丘;九年,楚庶章率師來會我,次于襄丘者也。濮水又東逕濮陽縣故城南,昔師延為紂作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自投濮水而死矣。後衛靈公將之晉,而設舍于濮水之上,夜聞新聲,召師涓受之于是水也。濮水又東逕濟陰離狐縣故城南,王莽之所謂瑞狐也。

15 濟水:
《郡國志》曰:故屬東郡。濮水又東逕葭密縣故城北。《竹書紀年》:元公三年,魯季孫會晉幽公于楚丘,取葭密,遂城之。濮水又東北逕鹿城南,《郡國志》曰:濟陰乘氏縣有鹿縣鄉,《春秋·僖公二十一年》,盟于鹿上。京、杜竝謂此亭也。濮水又東與句瀆合,瀆首受濮水枝渠于句陽縣東南,逕句陽縣故城南,《春秋》之穀丘也。《左傳》以為句瀆之丘矣。縣處其陽,故縣氏焉。又東入乘氏縣,左會濮水,與濟同入鉅野。

16 濟水:
故《地理志》曰:濮水自濮陽南入鉅野,亦《經》所謂濟水自乘氏縣兩分,東北入于鉅野也。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水上承鉅野薛訓渚,歷澤西北,又北逕闞鄉城西。《春秋·桓公十有一年》,《經》書公會宋公于闞。

17 濟水:
《郡國志》曰:東平陸有闞亭。

18 濟水:
《皇覽》曰:蚩尤冢在東郡壽張縣闞鄉城中,冢高七丈,常十月祠之。有赤氣出如絳,民名為蚩尤旗。

19 濟水:
《十三州志》曰:壽張有蚩尤祠。又北與濟瀆合,自渚迄于北口百二十里,名曰洪水。桓溫以太和四年率衆北入,掘渠通濟。至義熙十三年,劉武帝西入長安,又廣其功。自洪口已上,又謂之桓公瀆,濟自是北注也。《春秋·莊公十八年》,《經》書夏公追戎于濟西。京相璠曰:濟水自鉅野至濟北是也。

20 濟水:
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界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

21 濟水:
濟水又北,汶水注之,戴延之所謂清口也。

22 濟水:
郭緣生《述征記》曰:清河首受洪水,北注濟。或謂清即濟也。《禹貢》,濟東北會于汶。今枯渠注鉅澤,鉅澤北則清口,清水與汶會也。李欽曰:汶水出太山萊蕪縣,西南入濟是也。濟水又北逕梁山東,袁宏《北征賦》曰:背梁山,截汶波。即此處也。劉澄之引是山以證梁父,為不近情矣。山之西南有呂仲悌墓。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河,河移,故側岸也。古老言:此橋東海呂母起兵所造也。山北三里有呂母宅,宅東三里即濟水。濟水又北逕須朐城西,城臨側濟水,胡須朐國也。《春秋·僖公二十一年》,子魚曰:任、宿、須朐、顓臾,風姓也,寔司太皥與有濟之祀。杜預曰:須朐在須昌縣西北,非也。

23 濟水:
《地理志》曰:壽良西北有朐城者是也。濟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對安民山,東臨濟水,水東即無鹽縣界也。山西有《冀州刺史王紛碑》,漢中平四年立,濟水又北逕微鄉東,《春秋·莊公二十八年,《經》書冬築郿。京相璠曰:《公羊傳》謂之微。東平壽張縣西北三十里,有故微鄉,魯邑也。杜預曰:有微子冢。濟水又北分為二水,其枝津西北出,謂之馬頰水者也。

24 濟水:
又北過須昌縣西。

25 濟水:
京相璠曰:須朐,一國二城兩名。蓋遷都須昌,朐是其本。秦以為縣,漢高帝十一年,封趙衍為侯國。濟水于縣,趙溝水注之。濟水又北逕魚山東,左合馬頰水。水首受濟,西北流,歷安民山北,又西流,趙溝出焉,東北注于濟。馬頰水又逕桃城東,《春秋·桓公十年》,《經》書公會衛侯于桃丘,衛地也。杜預曰:濟北東阿縣東南有桃城,即桃丘矣。馬頰水又東北流逕魚山南,山,即吾山也。漢武帝《瓠子歌》所謂吾山平者也。山上有柳舒城,魏東阿王曹子建每登之,有終焉之志。及其終也,葬山西,西去東阿城四十里。其水又東注于濟,謂之馬頰口也。濟水自魚山北逕清亭東,《春秋·隱公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京相璠云:今濟北東阿東北四十里,有故清亭,即《春秋》所謂清者也。是下濟水通得清水之目焉。亦水色清深,用兼厥稱矣。是故燕王曰:吾聞齊有清濟、濁河以為固,此是水也。

26 濟水:
又北過穀城縣西。

27 濟水:
濟水側岸有尹卯壘,南去魚山四十餘里,是穀城縣界。故《春秋》之小穀城也。齊桓公以魯莊公二十三年城之,邑管仲焉。城內有夷吾井。

28 濟水:
《魏土地記》曰:縣有穀城山,山出文石,陽穀之地。《春秋》,齊侯、宋公會于陽穀者也。縣有黃山臺。黃石公與張子房期處也。又有狼水,出東南大檻山狼溪,西北逕穀城西。又北有西流泉,出城東近山,西北逕穀城北,西注狼水。以其流西,故即名焉。又西北入濟水,城西北三里,有項王羽之冢,半許毀壞,石碣尚存,題云:項王之墓。《皇覽》云:冢去縣十五里。謬也。今彭城穀陽城西南,又有項羽冢,非也。余按《史遷記》,魯為楚守,漢王示羽首,魯乃降,遂以魯公禮葬羽于穀城,寧得言彼也。濟水又北逕周首亭西。《春秋·文公十有一年》,左丘明云:襄公二年,王子成父獲長狄僑如弟榮如,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門,即是邑也。今世謂之盧子城,濟北郡治也。京相璠曰:今濟北所治盧子城,故齊周首邑也。

29 濟水:
又北過臨邑縣東,

30 濟水:
《地理志》曰:縣有濟水祠,王莽之穀城亭也。水有石門,以石為之,故濟水之門也。《春秋·隱公五年》,齊、鄭會于石門,鄭車僨濟。即于此也。京相璠曰:石門,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西南六十里,有故石門,去水三百步,蓋水瀆流移,故側岸也。濟水又北逕平陰城西,《春秋·襄公十八年》,晉侯沈玉濟河,會于魯濟,尋湨梁之盟,同伐齊,齊侯禦諸平陰者也。杜預曰:城在盧縣故城東北。非也。京相璠曰:平陰,齊地也,在濟北盧縣故城西南十里。平陰城南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河道所由,名防門,去平陰三里。齊侯塹防門,即此也。其水引濟,故瀆尚存。今防門北有光里,齊人言廣,音與光同,即《春秋》所謂守之廣里者也。又云:巫山在平陰東北,昔齊侯登望晉軍,畏衆而歸。師曠、邢伯聞鳥烏之聲,知齊師潛遁。人物咸淪,地理昭著,賢于杜氏東北之證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謂之孝子堂。濟水右迆,遏為湄湖,方四十餘里。濟水又東北逕垣苗城西,故洛當城也。

31 濟水:
伏韜《北征記》曰:濟水又與清河合流,至洛當者也。宋武帝西征長安,令垣苗鎮此,故俗又有垣苗城之稱。河水自四瀆口東北流而為濟。

32 濟水:
《魏土地記》曰:盟津河別流十里與清水合,亂流而東,逕洛當城北,黑白異流,涇渭殊別,而東南流注也。

33 濟水:
又東北過盧縣北,

34 濟水:
濟水東北與湄溝合,水上承湄湖,北流注濟。

35 濟水:
《爾雅》曰:水草交曰湄,通谷者微。犍為舍人曰:水中有草木交合也。郭景純曰:微,水邊通谷也。

36 濟水:
《釋名》曰:湄,眉也,臨水如眉臨目也。濟水又逕盧縣故城北,濟北郡治也。漢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蓋以濟水在北故也。濟水又逕什城北,城際水湄,故邸閣也。祝阿人孫什,將家居之,以避時難,因謂之什城焉。濟水又東北與中川水合,水東南出山茌縣之分水嶺,溪一源兩分,泉流半解,亦謂之分流交。半水南出太山,入汶;半水出山茌縣,西北流逕東太原郡南,郡治山爐固,北與賓溪水合。水出南格馬山賓溪谷,北逕盧縣故城北、陳敦戍南,西北流與中川水合,謂之格馬口。其水又北逕盧縣故城東,而北流入濟,俗謂之為沙溝水。濟水又東北,右會玉水,水導源太山朗公谷,舊名琨瑞溪,有沙門竺僧朗,少事佛圖澄,碩學淵通,尤明氣緯,隱于此谷,因謂之朗公谷。故車頻《秦書》云:苻堅時,沙門竺僧朗嘗從隱士張巨和遊,巨和常穴居,而朗居琨瑞山,大起殿舍,連樓累閣,雖素飾不同,竝以靜外致稱,即此谷也。水亦謂之琨瑞水也。其水西北流逕玉符山,又曰玉水。又西北逕獵山東,又西北枕祝阿縣故城東、野井亭西。《春秋·昭公二十五年》,《經》書齊侯唁公于野井是也。《春秋·襄公十九年》,諸侯盟于祝柯,《左傳》所謂督陽者也。漢興,改之曰阿矣。漢高帝十一年,封高邑為侯國,王莽之安成者也。故俗謂是水為祝阿澗水,北流注于濟。建武五年,耿弇東擊張步,從朝陽橋濟渡兵,即是處也。濟水又東北,濼水入焉。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春秋·桓公十八年》,公會齊侯于濼是也。俗謂之為娥姜水,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廟故也。城南對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謂之舜井,抑亦茅山禹井之比矣。《書》:舜耕歷山,亦云在此,所未詳也。其水北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側湖,此水便成淨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負日俯仰,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可謂濠梁之性,物我無違矣。湖水引瀆,東入西郭,東至歷城西而側城北注,陂水上承東城,歷祀下泉,泉源競發。其水北流逕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燕,公私多萃其上。分為二水,右水北出,左水西逕歷城北,西北為陂,謂之歷水,與濼水會。又北,歷水枝津首受歷水于歷城東,東北逕東城西而北出郭,又北注濼水。又北,聽水出焉。濼水又北流注于濟,謂之濼口也。濟水又東北,華不注山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峯特拔以刺天。青崖翠發,望同點黛。山下有華泉。

37 濟水:
故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華泉,華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傳·成公二年》,齊頃公與晉郤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逢丑父與公易位,將及華泉,驂絓于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齊侯以免。韓厥獻丑父,郤子將戮之,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矣。郤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乃免之。即華水也。北絶聽瀆二十里,注于濟。

38 濟水:
又東北過臺縣北,

39 濟水:
巨合水南出雞山西北,北逕巨合故城西,耿弇之討張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三面有城,西有深坈,坈西即弇所營也,與費邑戰,斬邑于此。巨合水又北合關盧水,水導源馬耳山,北逕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與武原水合。水出譚城南平澤中,世謂之武原淵。北逕譚城東,俗謂之布城也。又北逕東平陵縣故城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譚國也。齊桓之出過譚,譚不禮焉;魯莊公九年即位,又不朝,十年,滅之。城東門外有《樂安任照先碑》,濟南郡治也。漢文帝十六年,置為王國,景帝二年為郡,王莽更名樂安。其水又北逕巨合城東,漢武帝以封城陽頃王子劉發為侯國。其水合關盧水,西出注巨合水。巨合水西北逕臺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為侯國,王莽之臺治也。其水西北流,白野泉水注之,水出臺城西南白野泉北,逕留山西北流,而右注巨合水。巨合水又北,聽水注之,水上承濼水,東流北屈,又東北流,注于巨合水,亂流又北入于濟。濟水又東北,合芹溝水,水出臺縣故城東南,西北流,逕臺城東,又西北入于濟水。

40 濟水:
又東北過菅縣南,

41 濟水:
濟水東逕菅縣故城南,漢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罷軍為侯國。右納百脈水,水出土鼓縣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謂之百脈水。其水西北流,逕陽丘縣故城中,漢孝文帝四年,以封齊悼惠王子劉安為陽丘侯。世謂之章丘城,非也。城南有女郎山,山上有神祠,俗謂之女郎祠,左右民祀焉。其水西北出城,北逕黃巾固,蓋賊所屯,故固得名焉。百脈水又東北流注于濟。濟水又東,有楊渚溝水,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西北逕土鼓城東,又西北逕章丘城東,又北逕甯戚城西,而北流注于濟水也。

42 濟水:
又東過梁鄒縣北,

43 濟水:
隴水南出長城中,北流至般陽縣故城西,南與般水會,水出縣東南龍山,俗亦謂之為左阜水。西北逕其城南,王莽之濟南亭也。應劭曰:縣在般水之陽,故資名焉。其水又南屈,西入隴水,北逕其縣,西北流至萌水口,水出西南甲山,東北逕萌山西,東北入于隴水。隴水又西北至梁鄒東南與魚子溝水合,水南出長白山東柳泉口。山,即陳仲子夫妻之所隱也。

44 濟水:
《孟子》曰:仲子,齊國之世家,兄戴祿萬鍾,仲子非而不食,辟兄離母,家于於陵,即此處也。其水又逕於陵縣故城西,王莽之於陸也。世祖建武十五年,更封則鄉侯侯霸之子昱為侯國。其水北流注于隴水,隴水,即古袁水也。故京相璠曰:濟南梁鄒縣有袁水者也。隴水又西北逕梁鄒縣故城南,又北屈逕其城西,漢高祖六年,封武虎為侯國。其水北注濟。城之東北,又有時水西北注焉。

45 濟水:
又東北過臨濟縣南,

46 濟水:
縣,故狄邑也,王莽更名利居。《漢記》:安帝永初二年,改從今名,以臨濟故。《地理風俗記》云:樂安太守治。

47 濟水:
晏謨《齊記》曰:有南北二城隔濟水,南城即被陽縣之故城也,北枕濟水。

48 濟水:
《地理志》曰:侯國也。如淳曰:一作疲,音罷,軍之罷也。

49 濟水: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敬侯劉燕之國也。今渤海僑郡治。濟水又東北,迆為淵渚,謂之平州。漯沃縣側有平安故城,俗謂之會城,非也。案《地理志》:千乘郡有平安縣,侯國也,王莽曰鴻睦也。應劭曰:博昌縣西南三十里有平安亭,故縣也。世尚存平州之名矣。濟水又東北逕高昌縣故城西,案《地理志》曰:千乘郡有高昌縣,漢宣帝地節四年,封董忠為侯國。世謂之馬昌城,非也。濟水又東北逕樂安縣故城南,伏琛《齊記》曰:博昌城西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時、濟二水。指此為博昌北城,非也。樂安與博昌、薄姑分水,俱同西北,薄姑去齊城六十里,樂安越水差遠,驗非尤明。班固曰:千乘郡有樂安縣。應劭曰:取休令之名矣。漢武帝元朔五年,封李蔡為侯國。城西三里有任光等冢,光是宛縣人,不得為博昌明矣。濟水又逕薄姑城北,《後漢·郡國志》曰:博昌縣有薄姑城。

50 濟水:
《地理書》曰:呂尚封于齊郡薄姑。薄姑故城在臨淄縣西北五十里,近濟水。史遷曰:獻公徙薄姑。城內有高臺。《春秋·昭公二十年》,齊景公飲于臺上,曰:古而不死,何樂如之。晏平仲對曰:昔爽鳩氏始居之,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又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又因之。臣以為古若不死,爽鳩氏之樂,非君之樂。即于是臺也。濟水又東北逕狼牙固西而東北流也。

51 濟水:
又東北過利縣西,

52 濟水:
《地理志》曰:齊郡有利縣,王莽之利治也。晏謨曰:縣在齊城北五十里也。

53 濟水:
又東北過甲下邑,入于河。

54 濟水:
濟水東北至甲下邑南,東歷琅槐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博昌東北八十里有琅槐鄉,故縣也。

55 濟水:
《山海經》曰:濟水絶鉅野注渤海,入齊琅槐東北者也。又東北,河水枝津注之。《水經》以為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濟,非濟入河,又東北入海。郭景純曰:濟自滎陽至樂安博昌入海。今河竭,濟水仍流不絶;《經》言入河,二說竝失。然河水于濟、漯之北,別流注海,今所輟流者,惟漯水耳。郭或以為濟注之,即實非也。尋經脈水,不如《山經》之為密矣。

56 濟水:
△其一水東南流者,過乘氏縣南,

57 濟水:
菏水分濟于定陶東北,東南右合黃溝枝流,俗謂之界溝也。北逕己氏縣故城西,又北逕景山東,《衛詩》所謂景山與京者也。毛公曰:景山,大山也。又北逕楚丘城西,《郡國志》曰:成武縣有楚丘亭。杜預云:楚丘在成武縣西南,衛懿公為狄所滅,衛文公東徙渡河,野處曹邑,齊桓公城楚丘以遷之。故《春秋》稱邢遷如歸,衛國忘亡。即《詩》所謂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故鄭玄言,觀其旁邑及山川也。又東北逕成武城西,又東北逕郈城東,疑郈徙也,所未詳矣。又東北逕梁丘城西,《地理志》曰:昌邑縣有梁丘鄉。《春秋·莊公三十二年》,宋人、齊人會于梁丘者也。杜預曰:高平昌邑縣西南有梁丘鄉。又東北于乘氏縣西而北注菏水。菏水又東南逕乘氏縣故城南,縣,即《春秋》之乘丘也。

58 濟水:
故《地理風俗記》曰:濟陰乘氏縣,故宋乘丘邑也。漢孝景中五年,封梁孝王子買為侯國也。

59 濟水:
《地理志》曰:乘氏縣,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

60 濟水:
《郡國志》曰:乘氏有泗水。此乃菏澤也。《尚書》有導菏澤之說,自陶丘北,東至于菏,無泗水之文。又曰:導菏澤,被孟豬。孟豬在睢陽縣之東北,闞駰《十三州記》曰:不言入而言被者,明不常入也。水盛,方乃覆被矣。澤水淼漫,俱鍾淮、泗,故《志》有睢陵入淮之言,以通苞泗名矣。然諸水注泗者多不止此,未可以終歸泗水,便得擅通稱也。或更有泗水亦可是水之兼其目,所未詳也。

61 濟水:
又東過昌邑縣北,

62 濟水:
菏水又東逕昌邑縣故城北。

63 濟水:
《地理志》曰:縣,故梁也。漢景帝中六年,分梁為山陽國,武帝天漢四年,更為昌邑國,以封昌邑王髆。賀廢國除,以為山陽郡,王莽之鉅野郡也。後更為高平郡,後漢沇州治。縣令王密,懷金謁東萊太守楊震,震不受,是其慎四知處也。大城東北有金城,城內有《沇州刺史河東薛季像碑》,以郎中拜剡令,甘露降園。熹平四年遷州,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樹,從事馮巡、主簿華操等相與襃樹,表勒棠政。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陵楊叔恭碑》,從事孫光等以建寧四年立。西北有《東太山成人班孟堅碑》,建和十年,尚書右丞拜沇州刺史從事秦閏等,刊石頌德政,碑咸列焉。

64 濟水:
又東過金鄉縣南,

65 濟水:
《郡國志》曰:山陽有金鄉縣。菏水逕其故城南,世謂之故縣城,北有金鄉山也。

66 濟水:
又東過東緡縣北,

67 濟水:
菏水又東逕漢平狄將軍扶溝侯淮陽朱鮪冢。墓北有石廟。菏水又東逕東緡縣故城北,故宋地。《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

68 濟水:
《十三州記》曰:山陽有東緡縣。鄒衍曰:余登緡城以望宋都者也。後漢世祖建武十一年,封馮異長子璋為侯國。

69 濟水:
又東過方與縣北,為菏水。

70 濟水:
菏水東逕重鄉城南,《左傳》所謂臧文仲宿于重館者也。菏水又東逕武棠亭北,《公羊》以為濟上邑也。城有臺,高二丈許,其下臨水,昔魯侯觀魚于棠,謂此也。在方與縣故城北十里,《經》所謂菏水也。菏水又東逕泥母亭北,《春秋左傳·僖公七年》,秋,盟于甯母,謀伐鄭也。菏水又東與鉅野黃水合,菏濟別名也。黃水上承鉅澤諸陂。澤有濛淀、肓陂。黃湖水東流,謂之黃水。又有薛訓渚水,自渚歷薛村前,分為二流,一水東注黃水,一水西北入澤,即洪水也。黃水東南流,水南有漢荊州刺史李剛墓。剛字叔毅,山陽高平人,熹平元年卒。見其碑。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間,椽架高丈餘,鏤石作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側荷梁柱,四壁隱起,雕刻為君臣、官屬、龜龍鳳麟之文,飛禽走獸之像,作制工麗,不甚傷毀。黃水又東逕鉅野縣北。何承天曰:鉅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中,故欲置戍于此城,城之所在,則鉅野澤也。衍東北出為大野矣。昔西狩獲麟于是處也。

71 濟水:
《皇覽》曰:山陽鉅野縣有肩髀冢,重聚大小,與闞冢等。傳言蚩尤與黃帝戰,克之于涿鹿之野,身體異處,故別葬焉。黃水又東逕咸亭北,《春秋·桓公七年》,《經》書焚咸丘者也。水南有金鄉山,縣之東界也。金鄉數山,皆空中穴口,謂之隧也。

72 濟水:
戴延之《西征記》曰:焦氏山北數里,有漢司隸校尉魯峻冢,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曰金鄉山。山形峻峭,冢前有石祠、石廟,四壁皆青石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邊皆刻石記之,文字分明。又有石牀,長八尺,磨瑩鮮明,叩之聲聞遠近。時太尉從事中郎傅珍之、諮議參軍周安穆拆敗石牀,各取去,為魯氏之後所訟,二人竝免官。焦氏山東即金鄉山也,有冢,謂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塹深十丈,兩壁峻峭,廣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門,門外左右皆有空,可容五六十人,謂之白馬空。埏門內二丈,得外堂,外堂之後,又得內堂。觀者皆執燭而行,雖無他雕鏤,然洽石甚精。或云是漢昌邑哀王冢,所未詳也。東南有范巨卿冢,名件猶存。巨卿名式,山陽之金鄉人,漢荊州刺史,與汝南張劭、長沙陳平子石交,號為死友矣。黃水又東南逕任城郡之亢父縣故城西,夏后氏之任國也。漢章帝元和元年,別為任城在北,王莽之延就亭也。縣有詩亭,《春秋》之詩國也,王莽更之曰順父矣。《地理志》:東平屬縣也。世祖建武二年,封劉隆為侯國。其水謂之桓公溝,南至方與縣,入于菏水。菏水又東逕秦梁,夾岸積石一里,高二丈,言秦始皇東巡所造,因以名焉。

73 濟水:
菏水又東過湖陸縣南,東入于泗水。

74 濟水:
澤水所鍾也。

75 濟水:
《尚書》曰:浮于淮、泗,達于菏是也。

76 濟水:
《東觀漢記》曰:蘇茂殺淮陽太守,得其郡,營廣樂。大司馬吳漢圍茂,茂將其精兵突至湖陵,與劉永相會濟陰、山陽,濟兵于此處也。

77 濟水:
又東南過沛縣東北,

78 濟水:
濟與泗亂,故濟納互稱矣。

79 濟水:
《東觀漢記·安平侯蓋延傳》曰:延為虎牙大將軍,與永等戰,永軍反走,溺水者半,復與戰,連破之,遂平沛、楚,臨淮悉降。延令沛脩高祖廟,置嗇夫、祝宰、樂人,因齋戒祠高廟也。

80 濟水:
又東南過留縣北,

81 濟水:
留縣故城,翼佩泗、濟,宋邑也。《春秋左傳》所謂侵宋呂、留也。

82 濟水:
故繁休伯《避地賦》曰:朝余發乎泗洲,夕余宿于留鄉者也。張良委身漢祖,始自此矣。終亦取封焉,城內有張良廟也。

83 濟水:
又東過彭城縣北,獲水從西來注之。

84 濟水:
濟水又南逕彭城縣之故城東北隅,不東過也。獲水自西注之,城北枕水湄。濟水又南逕彭城縣故城東,不逕其北也。蓋《經》誤證。

85 濟水:
又東南過徐縣北,

86 濟水:
《地理志》曰:臨淮郡,漢武帝元狩五年置,治徐縣,王莽更之曰淮平,縣曰徐調,故徐國也。《春秋·昭公三十年》,吳子執鍾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遂滅徐。徐子奔楚,楚救徐弗及,遂城夷以處之。張華《博物志》録著作令史茅溫所為送。劉成國《徐州地理志》云徐偃王之異,言:徐君宮人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于水濱。孤獨母有犬,名曰鵠倉,獵于水側,得棄卵,銜以來歸,孤獨母以為異,覆煖之,遂成兒,生時偃,故以為名。徐君宮中聞之,乃更録取。長而仁智,襲君徐國。後鵠倉臨死,生角而九尾,寔黃龍也。偃王葬之徐中,今見有狗壟焉。偃王治國,仁義著聞,欲舟行上國,乃通溝陳、蔡之間。得朱弓矢,以得天瑞,遂因名為號,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服從者三十六國。周王聞之,遣使至楚,令伐之。偃王愛民不鬬,遂為楚敗,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隨者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山上立石室廟,有神靈,民人請禱焉。依文即事,似有符驗,但世代綿遠,難以詳矣。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劒于此,所謂不違心許也。

87 濟水:
又東至下邳睢陵縣南,入于淮。

88 濟水:
濟水與泗水,渾濤東南流,至角城,同入淮。《經》書睢陵,誤耳。

URN: ctp:n568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