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濡水》

電子圖書館
1 濡水:
濡水從塞外來,東南過遼西令支縣北,

2 濡水:
濡水出禦夷鎮東南,其水二源雙引,夾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逕禦夷故城東,鎮北百四十里北流,左則連淵水注之,水出故城東,西北流逕故城南,又西北逕緑水池南,池水淵而不流。其水又西屈而北流,又東逕故城北,連結兩沼,謂之連淵浦。又東北注難河,難河右則汙水入焉。水出東塢南,西北流逕沙野南,北人名之曰沙野。鎮東北二百三十里,西北入難河,濡、難聲相近,狄俗語訛耳。濡水又北逕沙野西,又北逕箕安山東,屈而東北流,逕沙野北,東北流逕林山北,水北有池,潭而不流。濡水又東北流逕孤山南,東北流,呂泉水注之,水出呂泉塢西,東南流,屈而東,逕塢南東北流,三泉水注之。其源三泉雁次,合為一水,鎮東北四百里,東南注呂泉水。呂泉水又東逕孤山北,又東北,逆流水注之,水出東南,導泉西流,右屈而東北注,木林山水會之。水出山南,東注逆水,亂流東北注濡河。濡河又東,盤泉入焉,水自西北、東南流,注濡河。濡河又東南,水流迴曲,謂之曲河。鎮東北三百里,又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流逕漁陽白檀縣故城。

3 濡水:
《地理志》曰:濡水出縣北蠻中。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師東轅,弭節白檀者也。又東南流,右與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竝導,謂之大要水也。東南流逕要陽縣故城東,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術矣。要水又東南流,逕白檀縣而東南流,入于濡。濡水又東南,索頭水注之,水北出索頭川,南流逕廣陽僑郡西,魏分右北平,置今安州治。又南流,注于濡。濡水又東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為溪水,亦曰西藏水,東南流出溪,與蟠泉水合。泉發州東十五里,東流九十里,東注西藏水。西藏水又西南流,東藏水注之,水出東溪,一曰東藏水。西南流出谷,與中藏水合。水導中溪,南流出谷,南注東藏水。故目其川曰三藏川,水曰三藏水。東藏水又南,右入西藏水,亂流右會龍泉水,水出東山下,淵深不測,其水西南流,注于三藏水。三藏水又東南流,與龍芻水合,西出于龍芻之溪,東流入三藏水。又東南流逕武列溪,謂之武列水。東南歷石挺下,挺在層巒之上,孤石雲舉,臨崖危峻,可高百餘仞。牧守所經,命選練之士,彎張弧矢,無能屆其崇標者。其水東合流入濡。濡水又東南,五渡水注之,水北出安樂縣丁原山,南流逕其縣故城西,本三會城也。其水南入五渡塘,于其川也,流紆曲,溯涉者頻濟,故川塘取名矣。又南流注于濡。濡水又與高石水合,水東出安樂縣東山,西流歷三會城南,西入五渡川,下注濡水。濡水又東南逕盧龍塞,塞道自無終縣東出渡濡水,向林蘭陘,東至清陘。盧龍之險,峻阪縈折,故有九䋫之名矣。燕景昭元璽二年,遣將軍步渾治盧龍塞道,焚山刊石,令通方軌,刻石嶺上,以記事功,其銘尚存。而庚杲之注《揚都賦》言,盧龍山在平岡城北,殊為孟浪,遠失事實。余按盧龍東越清陘,至凡城二百許里。自凡城東北出,趣平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黃龍則五百里。故陳壽《魏志》:田疇引軍出盧龍塞,塹山堙谷,五百餘里逕白檀,歷平岡,登白狼,望柳城。平岡在盧龍東北遠矣。而仲初言在南,非也。濡水又東南逕盧龍故城東,漢建安十二年,魏武征蹋頓所築也。濡水又南,黃洛水注之,水北出盧龍山,南流入于濡。濡水又東南,洛水合焉,水出盧龍塞西,南流注濡水。濡水又屈而流,左得去潤水,又合敖水,二水竝自盧龍西注濡水。濡水又東南流逕令支縣故城東,王莽之令氏亭也。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置,遼西郡令支隸焉。

4 濡水:
《魏土地記》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南流逕孤竹城西,右合玄水,世謂之小濡水,非也。水出肥如縣東北玄溪,西南流逕其縣東,東屈南轉,西迴逕肥如縣故城南,俗又謂之肥如水。故城,肥子國。應劭曰:晉滅肥,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故曰肥如也。漢高帝六年,封蔡寅為侯國。西南流,右會盧水,水出縣東北沮溪,南流謂之大沮水,又南,左合陽樂水,水出東北陽樂縣溪。

5 濡水:
《地理風俗記》曰:陽樂,故燕地,遼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年置。

6 濡水:
《魏土地記》曰:海陽城西南有陽樂城。其水又西南入于沮水,謂之陽口。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水發冷溪,世謂之冷池。又南得溫泉水口,水出東北溫溪,自溪西南流,入于小沮水。小沮水又南流與大沮水合,而為盧水也。桑欽說,盧子之書言:晉既滅肥,遷其族于盧水。盧水有二渠,號小沮、大沮,合而入于玄水。又南與溫水合,水出肥如城北,西流注於玄水。

7 濡水:
《地理志》曰:盧水南入玄,玄水又西南逕孤竹城北,西入濡水。

8 濡水:
故《地理志》曰:玄水東入濡,蓋自東而注也。

9 濡水:
《地理志》曰:令支有孤竹城,故孤竹國也。

10 濡水:
《史記》曰: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齊,讓國於此,而餓死於首陽。漢靈帝時,遼西太守廉翻夢人謂己曰:余,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遼海漂吾棺槨,聞君仁善,願見藏覆。明日視之,水上有浮棺,吏嗤笑者皆無疾而死,於是改葬之。

11 濡水:
《晉書·地道志》曰:遼西人見遼水有浮棺,欲破之,語曰:我孤竹君也,汝破我何為?因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山側,肥如縣南十二里,水之會也。

12 濡水:
又東南過海陽縣西,南入于海。

13 濡水:
濡水自孤竹城東南逕西鄉北,瓠溝水注之,水出城東南,東流注濡水。濡水又逕故城南,分為二水,北水枝出,世謂之小濡水也。東逕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逕樂安亭南,東與新河故瀆合,瀆自雍奴縣承鮑丘水東出,謂之鹽關口。魏太祖征蹋頓,與泃口俱導也。世謂之新河矣。陳壽《魏志》云:以通海也。新河又東北絶庚水,又東北出,逕右北平,絶泃渠之水,又東北逕昌城縣故城北,王莽之淑武也。新河又東分為二水,枝瀆東南入海。新河自枝渠東出合封大水,謂之交流口。水出新安平縣,西南流逕新安平縣故城西,《地理志》:遼西之屬縣也。又東南流,龍鮮水注之,水出縣西北,世謂之馬頭水。二源俱導,南合一川,東流注封大水。

14 濡水:
《地理志》曰:龍鮮水,東入封大水者也。亂流南會新河,南注于海。

15 濡水:
《地理志》曰:封大水于海陽縣南入海。新河又東出海陽縣與緩虛水會,水出新平縣東北,世謂之大籠川,東南流逕令支城西,西南流與新河合,南流注于海。

16 濡水:
《地理志》曰:緩虛水與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東與素河會,謂之白水口。水出令支縣之藍山,南合新河,又東南入海。新河又東至九濄口,枝分南注海。新河又東逕海陽縣故城南,漢高祖六年,封搖母餘為侯國。

17 濡水:
《魏土地記》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陽城者也。新河又東與清水會,水出海陽縣,東南流逕海陽城東,又南合新河,又南流十許里,西入九濄注海。新河東絶清水,又東,木究水出焉,南入海。新河又東,左迆為北陽孤淀,淀水右絶新河,南注海。新河又東會於濡。濡水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文穎曰:碣石在遼西絫縣,王莽之選武也。絫縣並屬臨渝,王莽更臨渝為馮德。

18 濡水:
《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驪成縣西南,王莽改曰揭石也。漢武帝亦嘗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於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見,立於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則隱,及潮波退,不動不没,不知深淺,世名之天橋柱也。狀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韋昭亦指此以為碣石也。

19 濡水:
《三齊略記》曰:始皇於海中作石橋,海神為之豎柱。始皇求與相見,神曰:我形醜,莫圖我形,當與帝相見。乃入海四十里,見海神,左右莫動手,工人潛以腳畫其狀。神怒曰:帝負約,速去。始皇轉馬還,前腳猶立,後腳隨崩,僅得登岸,畫者溺死于海,衆山之石皆傾注,今猶岌岌東趣,疑即是也。濡水於此南入海,而不逕海陽縣西也,蓋《經》誤證耳。又按《管子》:齊桓公二十年,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視,援弓將射,引而未發,謂左右曰:見前乎?左右對曰:不見。公曰:寡人見長尺而人物具焉,冠,右祛衣,走馬前,豈有人若此乎?管仲對曰:臣聞豈山之神有偷兒,長尺人物具,霸王之君興,則豈山之神見。且走馬前,走,導也;祛衣,示前有水;右祛衣,示從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贊水者,從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濟,桓公拜曰:仲父之聖至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今自孤竹南出,則巨海矣,而滄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贊溪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洪波也。

URN: ctp:n56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