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之四

《卷之四》[View] [Edit] [History]

1
四十难曰。经言肝主色。
2
虞曰。肝、木也。木之华萼。敷布五色。故主色也。
3
心主臭。
4
虞曰。心火也。火之化物。五臭出焉。是故五臭心独主之也。
5
脾主味。
6
虞曰。脾、土也。土甘。甘受味。故主味。礼云。甘受和味。此义也。
7
肺主声。
8
虞曰。肺金也。金击之有声。故五音皆出于肺也。
9
肾主液。
10
虞曰。肾、水也。水流湿。主液也。
11
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12
杨曰。五行有相因成事。有当体成事者。至如肺肾二脏。相因成也。其馀三脏。自成之也。
13
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
14
虞曰。在五常木法春。应仁。故云木者春也。人之仁发用也。
15
万物始生。其尚幼小。
16
虞曰。肝、木足厥阴。配胆木足少阳。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故云幼少。
17
意无所亲。
18
虞曰。木者、应春法仁。施恩无求报。不以亲而施化育。故曰意无所亲。
19
去太阴尚近。
20
虞曰。十二经相注。足厥阴还复注手太阴。故曰。去太阴尚近也。
21
离太阳不远。
22
虞曰。本经言足厥阴少阳木。生手太阳少阴火。故云离太阳不远。则此义也。
23
犹有两心。
24
虞曰。犹如也。如有两心者。谓注于太阴。有畏金之心。生于太阳。有生火之心。故云犹有两心。
25
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26
杨曰。肝者据大叶言之。则是两叶也。若据小叶言之。则多叶矣。解在后章。丁曰。经言肝者、东方木也。应春万物之所生。其尚幼小。然始生者。非长生也。谓木初受气。是言幼少也。意无所亲者。谓以失其父未识其母。故曰意无所亲也。去太阴尚近太阴是七月。木始受气。离太阳不远也。太阳是六月。故言离太阳不远也。犹有两心者。为离太阳恋太阴。有此离恋。故言两心也。所以肝有两叶。以应木叶也。
27
四十二难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
28
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29
杨曰。凡人食入于口而聚于胃。故经云。胃者、水谷之海。胃中谷熟。则传入小肠也。
30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31
杨曰。小肠受胃之谷。而传入于大肠。分谷三分有二为太半。有一为少半。
32
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33
杨曰。回肠者、大肠也。受小肠之谷。而传入于广肠焉。虞曰。水谷自胃有三斗五升。传入小肠。则谷剩四升。水少八升六合合之少半。又传入大肠。水谷之数。比之在胃各减一半。至此则水分入膀胱。谷传入肛门也。
34
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按下文云。径二寸大半。以围三径一约之。其数正合。此处脱大字。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35
杨曰。广肠者。 肠也。一名肛门。受大肠之谷而传出。
36
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按此数误。根据上文计之。当云九斗二升一合又二十四分合之十九。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
37
杨曰。据甲乙经言。肠胃凡长六丈四寸四分。所以与此不同者。甲乙经从口至 肠而数之。故长。此经从胃至肠而数之。故短。亦所以互相发明。非有谬也。
38
肝重四斤四两。按别本并作二斤四两。惟史记正义引作四斤四两。与此合。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
39
虞曰。肝足厥阴。配足少阳。少阳之次数于七。故有七叶。
40
主藏魂。
41
虞曰。魂者、神气之辅弼也。杨曰。肝者、乾也。于五行为木。故其体状有枝干也。按原本。其下衍于字。根据史记正义引此文删。肝神七人。老子名曰明堂宫、兰台府。从官三千六百人。又云肝神。六童子。三女人。又肝神名盖蓝。
42
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43
杨曰。心、纤也。按原本。纤误作识。根据史记正义引此文改。下同。言所识纤微。按原本所下衍以字。根据史记正义引此文删。无物不贯也。又云。心、任也。言能任物也。其神九人。太尉公名绛宫大始。南极老人元先之身。按史记正义引此文元先作员光。其从官三千六百人。又曰心为帝王。身之主也。心神又名 。虞曰。神者、精气之化成也。
44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45
杨曰。脾、裨也。按原本裨误作俾。根据史记正义引此文改。下同。在胃之下。裨助胃气。主化水谷也。其神五人。
46
玄光玉女子母。其从官三千六百人。其脾神又名俾俾。
47
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
48
虞曰。肺者、金之稽。兑之气。位居于酉。酉是八门。八叶之应。法于此也。
49
主藏魄。
50
杨曰。肺、勃也。言其气勃郁。按史记正义引此下有故短二字。也。其神八人。大和君名曰玉堂宫、尚书府。其从官三升六百人。又云。肺神十四。童子七。女子七。按此字根据史记正义补。肺神又名鸣鸠。虞曰。魄者、精气之匡辅也。
51
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
52
杨曰。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其神六人。司徒。司宫、司命按史记正义。宫作空。又司命下有司录。司隶、校尉、廷尉卿。肾神又名 。虞曰。专意不移者志。
53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
54
杨曰。胆、敢也。言其人有胆气果敢也。按史记正义引此句无其字。其神五人。太一道君。居紫房宫中。其从官三千六百人。胆神又名灌灌。虞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55
胃重二斤二两。按史记正义引作二斤十四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56
杨曰。胃、围也。言围受食物也。其神十二人。五元之气谏议大夫。其胃神名且且。虞曰。胃为仓廪之官也。
57
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58
杨曰。肠、畅也。言通畅胃气。去滓秽也。其神二人。元梁使者。小肠神又名洁洁。虞曰。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59
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半。按原本脱半字。根据史记正义引此句补。与前文合。当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60
杨曰。大肠、即回肠也。以其回曲。因以名之。其神二人。元梁使者。其神名涸涸。虞曰。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61
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62
杨曰。膀、横也。胱、广也。言其体短而横广。又名胞。胞、 也。 者、空也。以需承水液焉。史记正义引此文云。胞、虚空也。主以虚承水液。今人多以两胁下及小腹两边为膀胱。深为谬也。虞曰。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63
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
64
杨曰。舌者、泄也。言可舒泄言语也。按原本舒泄下有于字。根据史记正义删。虞曰。唇者、声之扇。舌者、声之机。
65
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
66
杨曰。咽、 也。言可以 物也。又谓之嗌。言气之流通 要之处也。咽为胃之系也。故经曰。咽主地气。胃为土。
67
故云主地气也。
68
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
69
杨曰。喉咙空虚也。言其中空虚。可以通气息焉。即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故经云。喉主天气。肺应天。故云主天气也。喉咙与咽并行。其实两异。而人多惑之。按原本两作无。惑作感。并根据史记正义改正。
70
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二合八分合之一。
71
杨曰。肛、 也。言其处似车 形。故曰肛门。即广肠也。又言 肠。丁曰。前肠胃径围。
72
一尺五寸径五寸者、即是围三径一也。小肠径八分。大二寸四分则是也。今言二寸半。即分之少半。回肠径一寸半。即大四寸五分。今言大四寸。即少五分也。广肠径二寸半。即大七寸五分。今言八寸。即有剩五分也。其升斗寸尺者。先立其尺。然后造其升斗秤两。皆以同身寸之为法。以尺造斗。斗面阔一尺。底阔七寸。高四寸。俱浓三分。可容十升。
73
凡以木此指节者。方一寸为两。十六两为斤。此制同身寸尺升斗之度。为人之肠胃斤重长短之法也。
74
四十三难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常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
75
丁曰。人受气于谷以养其神。水谷尽即神去。故安谷者生。绝谷者死也。杨曰。胃中常留水谷三斗五升。人既不食饮。而日别再圊。便一日五升。七日之中。五七三斗五升。胃中水谷俱尽。无气以生。故死焉。圊、厕也。虞曰。人受气于谷。今不食饮七日。是知水谷气尽即死也。
76
四十四难曰。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77
丁曰。经言唇为飞门者、取动之义也。齿为户门者、为关键开合。五谷由此摧废出入也。会厌为吸门者、咽喉为水谷下时厌按呼吸也。胃为贲门者、胃言若虎贲之士。围达之象。故曰贲门也。况胃者、围也。主仓廪、故别名太仓。其下口者、即肠口是也。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会者合也。大肠小肠合会之处。分阑水谷精血。各有所归。故曰阑门也。下极为魄门。大肠者、肺之腑也。藏其魄。大肠下名肛门。又曰魄门也。杨曰。人有七窍。是五脏之门户。皆出于面。今七冲门者。亦是脏腑之所。出而内外兼有证焉。飞门者、脾气之所出也。脾主于唇为飞门也。飞者动也。言唇受水谷。
78
动转入于内也。齿为户门者、口齿心气之所出也。在心为志。退场门为言。故齿为心之门户。亦取摧伏五谷传入于口也。
79
会厌为吸门者、会厌为五脏音声之门户。故云会厌为吸门也。胃为贲门。贲者、膈也。胃气之所出也。胃出谷气以传于肺。肺在膈上。故以胃为贲门也。太仓下口为幽门者。肾气之所出也。太仓者、胃也。胃之下口。在齐上三寸。既幽隐之处。故曰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阑门者、遗失之义也。言大小二肠皆输泻于广肠。广肠既受传而出之。是遗失之意也。故曰阑门。下极为魄门。魄门者、下极肛门也。肺气上通喉咙。下通于肛门。是肺气之所出也。肺藏魄。故曰魄门焉。冲者、通也。出也。言脏腑之气通出之所也。
80
四十五难曰。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81
丁曰。腑会太仓者、胃也。其穴者、中脘是也。虞曰。太仓在心前鸠尾下四寸是也。足阳明胃脉、手太阳小肠脉、手少阳三焦脉、任脉之会。本名中脘。此云太仓也。即胃之募也。胃化气养大腑。故云会。
82
脏会季胁。
83
丁曰。脏会季胁。软筋之名。其端有穴。直脐章门穴。是脾之募。足厥阴少阳所会。故曰脏会季胁也。虞曰。是章门穴。乃脾之募也。直齐季胁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齐臂取之。乃足厥阴少阳之会也。
84
筋会阳陵泉。
85
丁曰。阳陵泉、穴名也。在膝下一寸外廉是也。虞曰。阳陵泉穴。在膝下宛宛中。足少阳胆脉气所发也。
86
髓会绝骨。
87
丁曰。髓会绝骨、是骨名也。其穴在外踝上四寸。阳辅穴是也。虞曰。绝骨、乃阳辅穴也。亦足少阳之脉气所出也。
88
血会鬲俞。
89
丁曰。血会鬲俞、穴名也。在第七椎下两旁。同身寸各一寸五分是也。虞曰。鬲俞二穴。在脊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膀胱脉气所发也。
90
骨会大杼。脉会太渊。
91
丁曰。骨会大杼、穴名也。在项后第一椎两旁相去同身寸一寸五分。脉会太渊穴。在右寸内鱼际下。虞曰。大杼亦足太阳脉。气所发。在脊第一椎两旁各一寸五分。太渊在手鱼际间。应手动脉。则手太阴之脉气所发也。
92
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93
丁曰。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者、膻中穴是也。此者是成会之穴所在也。杨曰。人脏腑筋骨髓血脉气。此八者。
94
皆有会合之穴。若热病在于内。则于外取其所会之穴以去其疾也。季胁、章门穴也。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者、膻中穴也。
95
馀皆可知也。
96
四十六难曰。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别本有也字。与下文一例。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97
丁曰。天地交泰。日月晓昏。人之寤寐。皆相合也。少壮未损其荣卫。故寤寐与天地阴阳同度。是以昼日精强夜得其寐也。老者损瘁。故昼日不能精强。荣卫滞涩。所以夜不得寐也。是以昼日不精而夜不得寐也。杨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阳者。身体也。夜行于阴。阴者、腹内也。人目开卫气出则寤。入则寐。少壮者。卫气行不失于常。故昼得安静而夜得稳眠也。老者卫气出入。不得应时。故昼不得安静。夜不得寐也。精者静。静、安也。
98
四十七难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头、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
99
故令面耐寒也。
100
丁曰。天地阴阳升降。各有始终。阳气始于立春。终于立冬。阴气始于立秋。终于立夏。其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此五节故以法象于头。故面独能耐寒。其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五节法象人之足。亦不耐其寒。
101
此之谓也。杨曰。接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盖取诸阳尽会于头面。诸阴至头面者少。故以言之耳。经云。三百六十五脉。悉会于目。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此所引有脱误。
102
如此。则阴阳之脉皆至于面。不独言阳脉自至于头面也。
103
虚实邪正第七凡五首
104
四十八难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
105
丁曰。脉缓软者濡。按之而有力者牢实也。杨曰。按之如切绳之状。谓之紧也。
106
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107
丁曰。阴阳者、主其内外也。今阳不足。阴出乘之。在内俱阴。故知出者为虚也。阴不足。阳入乘之。在外俱阳。
108
故知入者为实也。杨曰。呼多吸少。吸多呼少。
109
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
110
杨曰。肺主声。入心为言。故知言者为虚。肝主谋虑。故入心即不言。用为实邪。故知不言者为实也。杨曰。脏气虚。精气脱。故多言语也。脏气实。邪气盛。故不欲言语也。
111
缓者为虚。急者为实。
112
丁曰。阳主躁。阴主静。阴即缓。阳即急。故知缓者为虚。急者为实也。杨曰。皮肉宽缓。皮肤满急也。
113
诊之虚实者。濡者为虚。
114
杨曰。皮肤濡缓也。
115
牢者为实。
116
杨曰。皮肉牢强也。
117
痒者为虚。
118
杨曰。身体虚痒也。
119
痛者为实。
120
杨曰。身形有痛处皆为实。
121
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
122
杨曰。轻手按之则痛。为外实。病浅故也。重手按之则快。为内虚。病深故也。
123
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124
杨曰。重手按之则痛。为内实。病深故也。轻手按之则快。为外虚。病浅故也。凡人病。按之则痛者。皆为实。按之则快者。皆为虚也。
125
故曰虚实也。
126
杨曰。是三虚三实之证也。丁曰。诊按之心腹皮肤内外。其痛按之而止者虚。接之而其痛甚者实。内外同法也。
127
四十九难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
128
丁曰。心主脉。忧愁思虑。即心脉不得宣行。故伤心也。吕曰。心为神。五脏之君。聪明才智。皆由心出。忧劳之甚。则伤其心。心伤神弱也。虞曰。任治于物清筝栖灵曰心。今忧愁思虑不息。故伤心也。
129
形寒饮冷则伤肺。
130
丁曰。肺主皮毛。恶其寒。所以形寒饮寒则令伤其肺也。吕曰。肺主皮毛。形寒者、皮毛寒也。饮冷者、伤肺也。
131
肺主受水浆。水浆不可冷冻饮料。肺又恶寒。故曰伤也。
132
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
133
丁曰。肝主谋虑。胆主勇断。故怒极即伤其肝也。吕曰。肝与胆为脏腑。其气勇。故主怒。怒则伤也。虞曰。素问云。怒则血菀积于上焦。名曰逆厥。又曰。怒甚呕血。气逆使然。故伤也。
134
饮食劳倦则伤脾。
135
丁曰。脾主味。饮食味美。而过食之无度。劳动其力。倦局其足。故伤脾也。吕曰。饮食饱。胃气满。脾络恒急。
136
或走马跳跃。或以房劳脉络裂。故伤脾也。虞曰。脾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谓纳其五味。化生五气。以养人身。今饮食劳倦而致自伤。是故圣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谨道如法。长有尺命。安致自伤。养生之道。可不戒哉。
137
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
138
丁曰。肾主腰。腰者、肾之府。久坐则肾气不得宣行。故损也。肾穴在足心底。名曰涌泉。居处湿地入水。故有损也。强力者。务快其心。强合阴阳。故伤其肾也。吕曰。久坐湿地。谓遭忧丧。强力者。谓举重引弩。入水者。谓复溺于水。或妇人经水未过。强合阴阳也。虞曰。土主湿。自然之理也。今久坐湿地。则外湿内感于肾。合之风寒。发为瘴病。强力过用。必致自饮也。经脉别论曰。持重远行。必伤于肾。生气通天论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经脉别论曰。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胃也。
139
是正经之自病也。
140
丁曰。此五者。皆正经自病。非谓他邪也。吕曰。此皆从其脏内自发病。不从外来也。虞曰。吕氏言其脏内自发其病。不从外来。其义、非也。只如形寒饮冷伤肺者。谓外寒感于皮毛。内合于肺。此从外来也。又饮冷入口。内伤于肺。
141
亦从外来也。馀悉如此。圣人大意。言正经虚则腠理开。腠理开则外感于内。故曰正经自病也。
142
何谓五邪。然有中风。
143
丁曰。中者、伤也。言中风者。调肝应风。主色邪。散于五脏。为之五色也。吕曰。肝主风也。虞曰。东方生风。
144
风生木。恶风。又巽木为风。
145
有伤暑。
146
丁曰。伤暑者。谓心应暑。主臭邪。放于五脏。为之五臭也。吕曰。心主暑也。虞曰。心火主暑。王于夏暑、热也。
147
素问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
148
有饮食劳倦。
149
丁曰。脾应湿。主味邪。散入五脏为五味。吕曰。脾主劳倦也。虞曰。正经自病。亦言饮食劳倦。伤脾。今五邪亦言饮食劳倦。正经病谓正经虚。又伤饮食五邪病。谓食饮伤于脾而致病也。
150
有伤寒。
151
丁曰。肺主燥。而其令清切。恶寒。主其声邪散入五脏。为之五声也。吕曰。肺主寒也。虞曰。谓寒感皮毛。故曰伤寒也。
152
有中湿。
153
丁曰。肾应寒。主水邪散入五脏。为之五液也。吕曰。肾主湿也。虞曰。水流湿之义也。
154
此之谓五邪。
155
吕曰。此五病。从外来也。虞曰。此五行相胜也。作邪如下说也。
156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
157
虞曰。巽为风。属木。故主中风。木之华萼。敷布五色。作五邪。乃如下说也。
158
自入为青。
159
虞曰。木经自病也。
160
入心为赤。
161
虞曰。肝邪入心。其色乃赤。
162
入脾为黄。
163
虞曰。肝邪入脾。其色黄也。
164
入肺为白。
165
虞曰。肝邪入肺。故其色白。
166
入肝为黑。
167
虞曰。肝邪在肾。其色黑。
168
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也。
169
吕曰。肝主中风。心主伤暑者。今心病中风。故知肝邪往伤心也。
170
其病身热。胁下满痛。
171
吕曰。身热者心。满痛者肝。二脏之病证也。虞曰。心主伤暑。病则身热。肝布两胁。故胁满。肝之乘心也。
172
其脉浮大而弦。
173
吕曰。浮大者心。弦者肝。二脏脉见应也。
174
何以知伤暑得之。然。当恶臭。何以言之。心主臭。
175
虞曰。心火也。火之化物。五臭出焉。
176
自入为焦臭。
177
虞曰。火性炎上。则生焦臭。此曰正经自病也。
178
入脾为香臭。
179
虞曰。火之化土。其臭乃香。
180
入肝为臊臭。
181
虞曰。火之化木。其臭乃臊。
182
入肾为腐臭。
183
虞曰。火之化水。其臭乃腐。
184
入肺为腥臭。
185
虞曰。火之化金,其臭乃腥。
186
故知心病伤暑得之也。按此也字。当在下句之末。别本并脱去。当恶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187
吕曰。心主暑。今伤暑。此正经自病。不中他邪。
188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
189
虞曰。稼穑作甘。礼云。甘受和。故主味也。
190
入肝为酸。
191
虞曰。脾主味。为邪乘肝病者。乃喜酸味也。
192
入心为苦。
193
虞曰。脾主味。为邪干心病者。乃喜苦味也。
194
入肺为辛。
195
虞曰。脾主味。为邪干肺病者。乃喜辛味也。
196
入肾为咸。
197
虞曰。脾主味。为邪干肾病者。乃喜咸味也。
198
自入为甘。
199
虞曰。土为稼穑。本经自病。乃喜甘味也。
200
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
201
吕曰。心主伤热。脾主劳倦。今心病以饮食劳倦得之。故知脾邪入心也。
202
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
203
吕曰。身热者、心也。体重者、脾也。此二脏病证也。
204
其脉浮大而缓。
205
吕曰。浮大者、心脉。缓者、脾脉也。
206
何以知伤寒得之。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
207
虞曰。五金击之有声。故五音出于肺也。
208
入肝为呼。
209
虞曰。木之畏金故呼。启玄子云。呼亦当啸。
210
入心为言。
211
虞曰。此云言。素问云笑。谓金火相当。夫妇相见。故言笑。
212
入脾为歌。
213
虞曰。土母金子。母子相见。故有歌义。
214
入肾为呻。
215
虞曰。金母水子。子之见母。发娇呻声也。
216
自入为哭。
217
虞曰。肺主于秋。秋者愁也。其音商。商、伤也。故自入为哭也。
218
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
219
吕曰。心主暑。肺主寒。按根据前后注例。此下脱今心病以伤寒六字。得之。故知肺邪入心以为病也。
220
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
221
吕曰。身热者心。恶寒者肺。此二脏病证也。
222
其脉浮大而涩。
223
吕曰。浮大者心脉。涩者、肺脉也。
224
何以知中湿得之。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湿。
225
丁曰。肾主水。水化五液也。虞曰。肾主水。水流湿。故五湿皆出于肾。
226
入肝为泣。
227
虞曰。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感而泪下。谓肺主悲。悲则金有馀。木乃畏之。水者木之母。母忧子。故肝为泣也。
228
入心为汗。
229
虞曰。水火交泰。蒸之为汗。
230
入脾为液。
231
虞曰。土夫水妻。妻从夫则生涎也。
232
入肺为涕。
233
虞曰。北方生寒。寒生肾。今寒感皮毛。内合于肺。肺寒则涕。是知入肺为涕。
234
自入为唾。
235
虞曰。肾之脉上络于舌。故生唾也。离中六二爻是也。此则正经自病。
236
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
237
吕曰。心主暑。肾主湿。今心病以伤湿得知。故知肾邪入心也。
238
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
239
吕曰。身热者心。小腹痛者肾。肾邪干心。此二脏病证也。
240
其脉沉濡而大。
241
吕曰。大者、心脉。沉濡者、肾脉也。
242
此五邪之法也。
243
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然。从后来者为虚邪。
244
丁曰。假令心病得肝脉来乘。是为虚邪。肝是母。心是子。子能令母虚。故云从后来者为虚邪。吕曰。心王之时。
245
脉当洪大而长。反得弦小而急。是肝王毕木传于心。夺心之王。是肝往乘心。故言从后来也。肝为心之母。母之乘子。
246
是为虚邪也。
247
从前来者为实邪。
248
丁曰。脾脉来乘。是为实邪。心是母。脾是子。而母能令子实。故云从前来者为实邪也。吕曰。谓心王得脾脉。心王毕。当传脾。今心王未毕。是脾来逆夺其王。故言从前来也。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是为实邪。
249
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
250
丁曰。火所不胜于水。心病肾脉来乘。故为贼邪。吕曰。心王得肾脉。水胜火。故是为贼邪也。
251
从所胜来者为微邪。
252
丁曰。火所胜于金。心病肺脉来乘。故云微邪。吕曰。心王反得肺脉。火胜金。故为微邪也。
253
自病者为正邪。
254
丁曰。无他邪相乘。则为正邪。吕曰。心王之时。脉实强太过。反得虚微。为正邪也。
255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
256
吕曰。心主暑。今心自病伤暑。故为正邪也。
257
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
258
吕曰。从前来者。脾乘心也。脾主劳倦。故为实邪。
259
伤寒得之为微邪。
260
吕曰。从所胜来者。肺乘心也。肺主寒。又畏心。故为微邪。
261
中湿得之为贼邪。
262
吕曰。从所不胜来者。肾乘心也。肾主湿。水克火。故为贼邪也。丁曰。夫在天之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肾。肾主水与寒。在天之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肝主风。在天之暄暑。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心主暑。在天之燥。在地为金。
263
在人为肺。肺主燥。在天之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脾主湿。此是天地人三才相通也。今经以寒合肺。以湿合肾。以饮食劳倦合脾。此三者。义理稍差。未详其旨。
264
五十一难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而不欲得见人者。病在脏也。何以言之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265
丁曰。手三阴三阳应天。主暄暑燥病。即欲得寒也。然阳者、明也。是以欲得见人。阳为腑。故言病在腑也。足三阴三阳应地。主风寒湿。故病即欲得温。阴主脏。故不欲见人也。诸浮躁者。病在手。诸静不躁者。病在足。
266
五十二难曰。腑脏发病。根本等不。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
267
丁曰。脏病为阴。阴主静。故止而不移。吕曰。脏者阴。决于地。按决字疑当作法。故不移动也。
268
腑病者。仿佛贲向。上下行流。居处无常。
269
丁曰。腑病为阳。主动。故上下行流。居处无常。吕曰。腑、阳也。阳者法天。天有回旋不休。故病流转。居无常处也。
270
故以此知脏腑根本不同也。
271
脏腑传病第八凡二首
272
五十三难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何谓也。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脏者、传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间脏者、传其所生也。
273
丁曰。经云前七传者死。后言间脏者生。其言七传者。是五脏为阴。传其所胜。间脏者。是六腑为阳。故传其所生。
274
亦五脏六腑并应五行。传其所生者生。传其所胜者死。其言传肺。肺死而不传。故一脏不再伤也。吕曰。七当为次字之误也。此下有间字。即知上当为次。又有五脏。心独再伤。为有六传耳。此盖次传其所胜脏故其病死也。虞曰。七传者死。七字明也。吕氏以七为次。深为误矣。又声音不相近也。今明之以示后学。谓五行相生而数之。数终于五。又却再数至二成七。向上之五。来传于七。七之被克。故云死也。今举一例以发明之。假令相生之数。数木火土金水木火。第五水字。隔第六木字。来克第七火字。火被水克。故曰七传。下文云间脏者。是第五水字。下传与第六木字。见相生。
275
故曰间脏者生也。吕氏言次者。次正成间脏也。
276
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母子相传。竟而复始。如环之无端。故言生也。
277
丁曰。其言心传脾。脾得生气。再传于肺。是母子相传。故言生也。吕曰。间脏者、间其所胜之脏而相传也。心胜肺。脾间之。肝胜脾。心间之。脾胜肾。肺间之。肺胜肝。肾间之。肾胜心。肝间之。此谓传其所生也。
278
五十四难曰。脏病难治。腑病易治。何谓也。然。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腑病易治者、传其子也。与七传间脏同法也。
279
丁曰。脏者、阴也。病难治者、谓言传其胜也按谓言二字。当衍其一。胜者、谓肝胜脾。脾胜肾。肾胜心。心胜肺。肺胜肝。故难治也。腑者。阳也。言阳病传其子者。即是木病传火。火病传土。土病传金。金病传水。水木递相生。
280
即腑病易治也。是故与七传间脏法同也。杨曰。
281
脏腑积聚第九凡二首
282
五十五难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283
丁曰。积者、阴气所积。是五脏传其所胜。当王时不受邪。故留结为积。所以止而不移也。聚者、六腑之为病。阳也。所传其子。以回转不定。又阳主动。故无常处。吕曰。诸阴证病常在一处牢强。有头足。止不移者。脏气所作。死不治。故言脏、病难治。所以证病上下左右无常处者。此所谓阳证。虽困可治。本不死也。
284
故当经岁月。故经言腑病易治。
285
五十六难曰。五脏之积。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
286
令人发咳逆 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287
杨曰。积、蓄也。言血脉不行。积蓄成病也。凡积者、五脏所生也。荣气常行。不失节度。谓之平人。平人者、不病也。一脏受病。则荣气壅塞。故病焉。然五脏受病者。则传其所胜。所胜适王。则不肯受传。既不肯受。则反传所胜。
288
所胜复不为纳。于是则留结成积。渐以长大。病因成矣。肥气者、肥盛也。言肥气聚于左胁之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也。小儿多有此病。按前章有积有聚。此章唯出五积之名状。不言诸聚。聚者。六腑之病。亦相传行。还如五脏。
289
以胜相加。故不重言。从省约也。
290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291
杨曰。伏梁者、言积自齐上。至心下。其大如臂。状似屋舍栋梁也。
292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胆。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293
杨曰。痞、否也。言痞结成积也。脾气虚。则胃中热而引食焉。脾病不能通气。行津液。故虽食多而羸瘦也。
294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295
杨曰。息、长也。贲、膈也。言肺在膈上。其气不行。渐长而逼于膈。故曰息贲。一曰贲、聚也。言其渐长而聚蓄。
296
肺为上盖。脏中阳也。阳气盛。故令人发肺壅也。
297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
298
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是五积之要法也。
299
丁曰。人之五脏本和。谓恣欲五情。所以有增损。故蕴积生其病也。故有积有聚。积病为阴。聚病为阳。王时即安。
300
失时即病也。旧经文注皆明矣。杨曰。此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又有奔豚之气。非此积病也。名同而疾异焉。
301
五泄伤寒第十凡四首
302
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303
名曰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304
杨曰。泄利也。胃属土。故其利色黄。而饮食不化焉。化变也。消也。言所食之物。皆完出不消变也。虞曰。此乃风入于肠。上重于胃。故使食不消化。风论曰。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飧泄、为食不消化也。
305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
306
杨曰。注者、无节度也。言利下犹如注水。不可禁止焉。脾病不能化谷。故食即吐逆。虞曰。中央生湿。湿生土。
307
土生脾。脾恶湿。湿气之胜。故腹胀而泄注。土性主信。又主味。今土病于味。无信。故食则吐逆。阴阳应象论曰。湿胜则濡泻。谓湿气内攻脾胃。则水谷不分。故泄注。
308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309
杨曰。窘迫、急也。食讫即欲利。迫急不可止也。白者、从肺色焉。肠鸣切痛者、冷也。切者、言痛如刀切。其肠之状也。虞曰。大肠气虚。所以食毕而急思厕。虚则邪传于内。真邪相击。故切痛也。
310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311
杨曰。小肠属心。心主血脉。故便脓血。小肠处在少腹。故小腹痛也。
312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法也。
313
杨曰。瘕、结也。少腹有结而又下利者是也。一名后重。言大便处疼重也。数欲利。至所即不利。又痛引阴茎中。
314
此是肾泄也。按诸方家。利有二十馀种。而此惟见五种者。盖举其宗维耳。虞曰。肾开窍于二阴。气虚故数思圊。后重而不能便。茎中痛。肾气不足伤于冲脉。故里急也。灵枢病总曰。凡五泄者。春伤于风。寒邪留连。乃为洞泄。按此文见素问生气通天论。无凡五泄者句。灵枢无病总篇。惟论疾诊尺篇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 。亦与此文小异。然则今之灵枢。非虞氏所见之旧矣。此之谓也。丁曰。里急者。肠中痛。后重者。腰以下沉重也。馀皆旧经有注。
315
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316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
317
丁曰。肌肉之上。阳脉所行。轻手按之。状若太过。谓之滑。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重手按之。不足。谓之弱。此者是按之不足。举之有馀。故知中风也。杨曰。自霜降至春分。伤于风冷即病者。谓之伤寒。其冬时受得寒气。至春又中春风而病者。谓之温病。其至夏发者。多热病。病而多汗者。谓之湿温。其伤于八节之虚邪者。谓之中风。据此经言。
318
温病则是疫疠之病。非为春病也。疫疠者。谓一年之中、或一州一县、若大若小俱病者是也。按之乃觉往来如有。举之如无者。谓之弱也。关以前浮滑、尺中濡弱者也。
319
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320
丁曰。阳濡而弱者。肌肉之上。阳脉所行。濡弱者。是湿气所胜火也。肌肉之下。阴脉所行。小急者。是土湿之不胜木。故见小急。所以言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也。杨曰。小、细也。急、疾也。虞曰。湿温之病。谓病患头多汗出。何以言之。寸口谓阳脉见濡弱。此水之乘火也。本经曰。肾主液入心成汗。此之谓也。
321
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
322
丁曰。阴阳俱盛者、极也。谓寸尺脉俱盛极而紧涩。此者中雾露之寒也。水得风寒而凝结。故知肾得寒而有此脉见也。虞曰。如切绳状曰紧。如刀剖竹曰涩。
323
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
324
丁曰。阴阳俱浮者、谓尺寸俱浮也。浮之而滑者、轻手按之而滑。是心伤热脉也。按心热二字当互易。沉之而散涩者、沉、手按之而散涩。是津液虚少也。杨曰。轻手按者名浮。重手按者名沉也。
325
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326
丁曰。肺者金。主气。散行诸经。不知何经虚而传受此邪。故随其所在取其病邪也。杨曰。兼鬼疠之气。散行诸经。
327
故不可预知。临病患而诊之。知其何经之动。即为治也。
328
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
329
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330
丁曰。其阴阳盛虚者、谓非言脉之浮沉也。谓寒暑病异。燥湿不同。人之五脏六腑。有十二经。皆受于病。其手太阳少阴属火。主暄。手阳明太阴属金。主燥。手少阳厥阴属相火。主暑。此是燥暑暄六经。以通天气。病即不体重恶风而有躁。素问曰诸浮躁者。病在手是也。若以承气下之即愈。服桂枝取汗。汗出即死。其足太阳少阴属水。主寒。足阳明太阴属土。主湿。足厥阴少阳属木。主风。此是风寒湿六经。以通地气。病即体重恶寒。故素问曰诸浮不躁者。病在足是也。若以桂枝取汗。汗出即愈。服承气下之即死。此是五脏六腑配合阴阳大法也。所以经云。阳虚阴盛。汗出而愈。
331
下之而死。其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此义非反颠倒也。杨曰。此说反倒于义不通。不可根据用也。若反此行之。
332
乃为顺尔。虞曰。诸经义皆不错。此经例义。必应传写误也。凡伤寒之病。脉浮大而数。可汗之则愈。病在表也。脉沉细而数。可下之则愈。病在里也。推此行之。万无一失。
333
寒热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热者。皮不可近席。毛发焦。鼻 。不得汗。
334
丁曰。肺候身之皮毛。大肠为表里。脏病即寒。腑病即热。故言皮寒热也。皮不可近席者。谓手三阴三阳法天天动。
335
故病即不欲卧近席也。毛发焦。鼻 不得汗者。谓下有心火燥热之为病。不得汗之。汗之即死。下之即愈。谓肺主燥故也。
336
肌寒热者。皮肤痛。唇舌 。无汗。
337
丁曰。脾候身之肌肉。胃为表里。脏病即体寒。腑病即体热。故言肌寒热也。皮肤痛。唇舌 。脾者应土。土主湿。
338
故皮肤津液出。体重。其津液外泄。即唇舌 。病名湿燥。无以汗之。汗之即肠胃泻不通。下之即泄注。此者是湿气之为病。当温中调气也。
339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本 痛。
340
丁曰。肾主骨。与膀胱为表里。病在阳。即身热、体重、恶寒。在阴即寒。病无所安。肾主水。汗注不休。齿本痛。汗即愈。下即死。阴盛阳虚故死。杨曰。五脏六腑。皆有寒热。此经惟出三状。馀皆阙也。
341
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
342
妄行不休是也。
343
丁曰。狂病者、病在手三阳。而反汗。故阳盛即发狂也。病在足三阴。而反下。故阴盛即发癫也。杨曰。狂病之候。
344
观其人初发之时。不欲眠卧。又不肯饮食。自言贤智尊贵。歌笑行走不休。皆阳气盛所为。故经言重阳者狂。此之谓也。
345
今人以为癫疾。谬矣。
346
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347
丁曰。经言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今三部阴阳俱盛者。寸为阳。尺为阴。寸尺俱盛极而沉也。杨曰。癫、颠也。发则僵仆焉。故有颠蹶之言也。阴气太盛。故不得行立而侧仆也。今人以为痫病。误矣。
348
六十难曰。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谓也。然。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
349
丁曰。手三阳者。阳中之阳。今受风寒。伏留不去。即是三阳逆于上。故名曰厥头病。入连在脑者。名曰真头痛。
350
脑者。髓海。风寒入即死矣。杨曰。去者、行也。厥者、逆也。言手三阳之脉。伏留而不行。则壅逆而冲于头。故名厥头痛也。足三阳留壅。亦作头痛。今经不言之。从省久故也。按久字疑当作文。虞曰。风冷之气。入于三阳之经。故头厥痛也。其痛立已。真头痛者。谓风冷之气。入于泥丸宫。则为髓海。邪入则曰真头痛也。头脑中痛甚。而手足冷至肘膝者。名真头痛。其寒气入深故也。风寒之气。循风府入于脑。故云入连脑也。
351
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
352
杨曰。诸经络皆属于心。若一经有病。其脉逆行。逆则乘心。乘心则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脏气冲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
353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354
丁曰。真心不病。外经受五邪相干。名曰厥心痛。其痛甚则手足青而冷。神门穴绝者死。病名真心痛也。杨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法不受病。病即神去气竭。故手足为之青冷也。心痛手足冷者。为真心痛。手足温者。为厥心痛也。
355
头痛亦然。从今日平旦至明日平旦为一日。今云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是正得半日而死也。
356
神圣工巧第十一凡一首
357
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358
杨曰。望色者、假令肝部见青色者。肝自病。见赤色者。心乘肝。肝亦病。故见五色知五病也。
359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360
杨曰。五音者、谓宫、商、角、征、羽也。以配五脏。假令病患好哭者。肺病也。好歌者。脾病也。故云闻其音知其病也。
361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362
杨曰。问病患云好辛味者。则知肺病也。好食冷者。则知内热。故云知所起所在。
363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364
丁曰。视当作持字。为以手循持其寸口也。杨曰。切、按也。谓按寸口之脉。若弦多者。肝病也。洪多者。心病也。
365
浮数则病在腑。沉细则病在脏。故云在何脏也。按脏下似脱腑字。
366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367
丁曰。夫脉合五色。色合五味。味合五音。故有此望闻问切之法。经内前篇具说。习之者能知此。乃是神圣工巧之良医也。杨曰。视色听声、切脉。皆在外而知内之病也。
368
脏腑井俞第十二凡七首
369
六十二难曰。脏井荥有五。腑独有六者。何谓也。然。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370
丁曰。三焦者、臣使之官。位应相火。宣行君火命令。使行于诸阳经中。见置一俞名曰原。所以腑有六。亦是三焦之一气。故三焦共一气也。杨曰。五脏之脉。皆以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谓五俞。
371
以应金木水火土也。六腑亦并以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其俞亦应五行。惟原独不应五行。原者、元也。元气者、三焦之气也。其气尊大。故不应五行。所以六腑有六俞。亦以应六合于乾道也。
372
然五脏亦有原。则以第三穴为原。所以不别立穴者。五脏法地。地卑。故三焦之气经过而已。所以无别穴。六腑既是阳。
373
三焦亦是阳。故云共一气也。虞曰。天以六气司下。地以五行奉上。六气者、风寒暑燥湿火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374
十一之气相因而成。人应之。乃六腑法六气。五脏法五行。亦十一之气相因而成也。天得六。谓天属阳。以阴数配之。
375
地得五。谓地属阴。以阳数配之。而成阴阳也。人腑脏亦然。六腑配六气者。谓胆木配风。膀胱水配寒。小肠火配暑。
376
大肠金配燥。胃土配湿。三焦少阳配火。三焦为原气。在六腑阳脉中。自立一为原也。五脏配五行者。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脏法阴无原。一穴者。谓五行阴脉穴中原气暗主之。故原并俞同一穴也。按五脏以俞为原。此井字疑衍。故曰。三焦共一气。其理明矣。详此经义前后问答。文理有阙。
377
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脏六腑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然。井者、东方春也。
378
虞曰。经言井者、东方春也。春者、施化育无求其报。春者、仁也。在五常。仁乃法水。水之有仁者。井水也。井水济人亦无求报。故经云。井者、东方春也。易曰。井养而不穷。可象春仁也。
379
万物之始生。
380
虞曰。万物始生。由春气之化育也。
381
诸 行喘息。 飞蠕动。当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
382
虞曰。井有仁焉。故圣人涉春育物以象于井也。夫葭灰方飞。蛰虫始振。所以 虫行。喘虫息。 虫飞。蠕虫动。
383
皆因春气而生故也。 乃井中虫。
384
故岁数始于春。
385
虞曰。春木也。下文甲亦木。井有仁。仁亦木也。今以井为始者。谓仁道至大。在岁春为首。在日甲为首。在经脉井为首故也。
386
日数始于甲。故以井为始也。
387
杨曰。凡脏腑皆以井为始。井者、谓谷井尔。非谓掘作之井。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处。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义也。泉水既生。留停于近。萦迂未成大流。故名之曰荥。荥者、小水之状也。留停既深。便有注射输文之处。故名之曰俞。俞者、委积逐流行。经历而成渠径。经者、径也。亦经营之义也。经行既达。合会于海。故名之曰合。合者、会也。此是水行流转之义。人之经脉。亦法于此。故取名焉。所以井为始春者。以其所生之义也。岁数始于春者、正月为岁首故也。日数始于甲者、谓东方甲乙也。正月与甲乙。皆属于春也。
388
丁曰。十二经气穴三百六十五穴。皆以井为始。各有其终矣。
URN: ctp:ws45606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