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論語點睛補注

《論語點睛補注》[View] [Edit] [History]

1 。司敗既問昭公知禮乎。故答曰知禮。及聞巫馬期之告。則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使昭公聞之。亦應懺悔。
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3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4 也是千真萬真之語。
5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悔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6 更真。 卓吾云。公西華亦慧。
7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8 可與談三種懺法。
9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10 此與對林放同意。卓吾云。救世苦心。
11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2 蕩蕩。即坦字之注腳。所謂居易以俟命也。卻是戒慎恐懼之體。戚戚。正是無忌憚處。思之思之。
13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14 像贊
15 泰伯第八
16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17 三讓。究竟讓也。以天下讓。以天下之故而行讓也。此時文王已生。紂亦初生。泰伯預知文王之德。必能善服事殷。救紂之失。故讓國與之。令扶商之天下。是故文王之至德。人皆知之。泰伯之至德。又在文王之先。而人罔克知也。至於文王既沒。紂終不悛。至使武王伐紂。則非泰伯之所料矣。
18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19 此二節。正是敦厚以崇禮的注腳。
20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21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推而極之。則佛臨涅盤時。披衣示金身。令大眾諦觀。亦是此意。但未可與著相愚人言也。
22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23 三個斯字。皆是誠於中。形於外。不假勉強。
24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25 在顏子分中。直是無能。無多。本無。本虛。本不見有犯者。犯事。及受犯者。但就曾子說他。便云以能問於不能等耳。若見有能。便更無問於不能之事。乃至若見有犯。縱使不報。亦非不校矣。 卓吾云。不但想他人前日而已。自家今日亦要下手矣。
2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27 有才有德。故是君子。末二句。是贊體。非設為問答。
2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9 弘毅二字甚妙。橫廣豎深。橫豎皆不思議。但死而後已四字。甚陋。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便是死而不已。又云。未知生。焉知死。便是死生一致。故知曾子只是世間學問。不曾傳得孔子出世心法。孔子獨嘆顏回好學。良不誣也。
30 補注橫遍十方謂之弘。豎窮三際謂之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謂之重。死而不已。謂之遠。
31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32 讀詩而不能興。讀禮而不能立。習樂而不能成。何用詩禮樂耶。
33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4 若但贊一乘。眾生沒在苦。故不可使知之。機緣若熟。方可開權顯實。不可二字。正是觀機之妙。
35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36 補注周安士先生曰。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何懼乎。懼身後之惡名也。然此猶盛世之事也。若後世之亂賊。并不畏此虛名矣。豈惟亂賊。即號為識字者。亦毫不知有春秋矣。惟示以人命無常。死後受報。不忠不孝之人。化作畜生餓鬼。乃知用盡奸心詭計。付之一空。他生萬苦千愁。皆我自造。回思虎鬬龍爭。圖王創霸之謀。不覺冰消瓦解。嗟乎。自有佛法以來。不知令多少亂臣賊子寒心。多少巨慝豪強喪膽。使民日遷善而不知。誰之為者。餘於如來之大教見之矣。
37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38 卓吾云。無周公之才美而驕吝者。豈不愧死。
39 補注佛弟子周利盤陀伽。於過去世。為大法師。秘吝佛法。感愚鈍報。闕於記持。佛以苕帚二字。使之記持。於一百日中。得苕忘帚。得帚忘苕。佛愍其愚。教持一偈。成阿羅漢。辨才無盡。以驕吝故。得愚鈍報。故學者當發大心。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40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41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42 信得人人可為聖賢。名篤信。立地要成聖賢。名好學。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名守死善道。危邦不入四句。正是守死善道注腳。正從篤信好學得來。邦有道節。正是反顯其失。
43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4 約事。即是素位而行。不願乎外。約觀。即是隨境煉心。不發不觀。
45 子曰。師摰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4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47 大家要自己簡點。勿墮此等坑壍。
48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9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50 無天下者。亦非巍巍。巢許是也。有天下者。亦非巍巍。尋常賢君是也。有天下而不與。方為不可思議。
51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52 卓吾云。末節。正是則天實際處。
53 補注此二章。便是堯舜禹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証據。亦即佛法空假中一心三觀之實現也。有而不與。民無能名。空觀也。有成功。有文章。假觀也。菩薩發大悲願。普度眾王。皆從假觀出。若偏於空觀。則羅漢而已。
54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55 嘆才難而贊至德。正因德難。故才難耳。倘紂有聖德。則武王并九人。方將同為紂之良臣。又何至以亂臣稱哉。亢龍有悔。武王之不幸也甚矣。
56 子曰。禹。吾無閒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閒然矣。
57 如此。方無閒然。為君者。可弗思乎。
58 子罕第九
59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60 卓吾云。罕言利。可及也。罕言利與命與仁。不可及也。方外史曰。言命言仁。其害與言利同。所以罕言。今人將命與仁挂在齒頰。有損無益。
61 補注孔子所言。皆利也。命也。仁也。仁即心性。利命即因果。除卻心性因果。複何言乎。以學者機感之殊。則見有常言。有罕言。子貢所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不聞也。非不言也。
6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63 卓吾云。謂門弟子之言。不敢自安之語也。然黨人則孔子知己矣。
64 補注射者目注一的。御則有六轡如組。兩驂如舞之妙用焉。則是執無所執也。無所執故能大。故博學而無所成名也。易傳時乘六龍以御天。龍者變化不測之象也。即此執御用之注腳。
65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66 卓吾云。真是時中之聖。
67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8 由誠意。故毋意。毋意。故毋必。毋必。故毋固。毋固。故毋我。細滅。故粗必隨滅也。由達無我。方能誠意。不於妄境生妄惑。意。是惑。必。固。是業。我。是苦。
69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70 道脈流通。即是文。非謙詞也。如此自信。何嘗有畏。
71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72 固天縱之為一句。子貢謂夫子直是天縱之耳。豈可將聖人只是多能者耶。此必已聞一以貫之。故能如此答話。然在夫子。的確不敢承當聖人二字。故寧受多能二字。而多能甚鄙甚賤。決非君子之道也。大宰此問。與黨人見識。天地懸隔。
73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74 不但無人問時。體本無知。即正當有人問時。仍自空空。仍無知也。所叩者。即鄙夫之兩端。所竭者。亦即鄙夫之兩端。究竟吾何知哉。既叩其兩端而竭之。則鄙夫亦失其妄知。而歸於無知矣。
75 補注空空如也。即是鄙夫與佛平等之佛性。兩端即鄙夫之虛妄分別知見也。竭則性相不二。自他不二。何有兩端。兩端即空。一亦不立。
76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77 此老熱腸猶昔。
78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79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80 此與問仁章參看。便見顏子真好學。又見顏子正在學地未登無學。約我以禮。正從克己複禮處悟來。欲罷不能。正從請事斯語處起手。欲從末由。正是知此道非可仰鑽前後而求得者。兩個我字。正即克己由己之己字。 王陽明曰。謂之有。則非有也。謂之無。則非無也。
81 補注一切眾生。真如本性。無量無邊。不生不滅。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故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然在後。博我以文。知真如之不變而隨緣。約我以禮。知真如之隨緣而不變。未來無盡。我願無盡故欲罷不能。全性起修。故曰既竭吾才不可謂無。故如有所立卓爾。不可謂有。故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夫子之道之妙。即各各本具之真心也。非顏子之善學。烏能知夫子之善誘乎。
82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83 子路一種流俗知見。被夫子罵得如此刻毒。今有禪門釋子。開喪戴孝。不知何面目見孔子。不知何面目見六祖。不知何面目見釋迦。
84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匱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85 沽同。而待與求不同。世人不說沽。便說藏耳。那知此意。
86 子欲居九夷。或曰。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7 卓吾云。先輩謂當問其居不居。不當問其陋不陋。最為得之。
88 補注讀肇公般若無知論。可知無知是本然性體。不是孔子謙詞。譬如明鏡中空。故能隨緣現影。空空如也。即是鄙夫與佛平等之佛性。兩端即鄙夫之虛妄分別知見也。竭則性相不二。自他不二。何有兩端。兩端既空。一亦不立。
89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90 亦是木鐸之職應爾。
91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92 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
93 補注此四者。皆是孔子之無我。有我相。則驕慢。不能出事公卿。入事父兄。有我相。則有斷見。謂人死即消滅。故喪事不能勉。有我相。則累於形骸。不知觀心之妙。而以飲酒為樂。故為酒困。我見為萬惡之原。其為毒於天下。不可勝數。故孔子一再言之何有於我哉。
9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95 此嘆境也。即嘆觀也。蓋天地萬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於此。計斷計常。今既謂之逝者。則便非常。又複如斯不舍晝夜。則便非斷。非斷非常。即緣生正觀。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聖。孰能知之。
96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97 惟顏子好學。亦惟顏子好德耳。
98 補注德與色對。猶性與相對。凡夫著相而不悟性。故好戀色身。好吃美食。好著美衣。好居美室。皆是好色。不知義理悅心。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功德莊嚴之可貴也。顏子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方是好德。禹之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方是好德。
99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100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101 後一念而方領解。即是惰。先一念而預相迎。亦是惰。如空谷受聲。乾土受潤。大海受雨。明鏡受像。隨語隨納。不將不迎。方是不惰。
102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103 進是下手。止是歸宿。正在學地。未登無學。奈何便死。真實可惜。
104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105 令人惕然深省。
106 補注苗是生信。秀是開解起行。實是証真。
107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8 今日立志。後來滿其所期。所以可畏。四十五十而不聞道。不能酬今所立之志。則越老越不如後生矣。大凡學道之人。只是不負初心所期。便為大妙。故不必勝今。只須如今。便可畏耳。
109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0 卓吾云。與字。最妙。即以法語之言。巽與之言耳。舍法。便無以正人。後三語。深望其改與繹也。
111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12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13 卓吾云。三軍奪帥。亦非易事。借此以極其形容耳。
114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115 詩之妙。在一用字。夫子說子路之病。在一足字。用。則日進。足。則誤謂到家。不知正是道途邊事耳。
116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117 王安石詩云。周公吐握勤勞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可與此節書作注腳。
118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19 卓吾曰。使人自考。方外史曰。三個者字。只是一人。不是三個人也。
120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121 連說三個未可。正要他勉到可處。
122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123 此與思無邪一語參看。便見興於詩的真正學問。亦可與佛門中念佛三昧作注腳。卓吾云。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全在思。人之所以可為聖賢。全在思。故力為辯之。不但為一詩翻案而已。
124 鄉黨第十
125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複命曰。賓不顧矣。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複其位。踧踖如也。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126 上階如揖。身微俯也。下階如授。身稍直也。
127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
128 吳建先曰。寢衣。即被也。被長一身有半。則可。若別作衣。著之而寢。如此之長。如何起止。甚為可笑。或曰。寢衣。只有半身長。如今人所作短衫也。亦通。
129 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130 補注此即孔子齋戒之相。與佛所說齋戒相同。明衣謂新淨布衣。變食謂不飲酒。不食葷肉。遷坐謂不坐高廣床座。
13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132 但云不厭耳。非刻意求精細也。
133 補注厭足也。與饜同。不厭謂不多食。可知疏食菜羹。是孔子平日家風。鄉黨所載食肉諸文。或是君賜。或是享禮。或朋友之饋祭肉。然且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沽酒市脯不食。則孔子固以疏食飲水為樂者也。殺生食肉。違佛禁戒。亦未得為孔子徒也。
134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135 色惡。即今所謂落色。如黑魚犬虌之類。臭惡。即蔥韭蒜等。割不正。謂不當殺而殺。或非分。或非時也。不得其醬。恐致傷人。故皆不食。
136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
137 生得如此好酒量。尚以不為酒困為愧。可見禹惡旨酒。佛門戒酒。方是正理。濟顛。林酒仙之屬。一時權變。不可為典要也。
138 沽酒市脯不食。
139 只是不坐在酒店飯店中飲食耳。難道他人請孔子。定要自做酒。自殺牲。
140 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141 補注言雖疏食菜羹瓜果之類。必先祭而後食。祭必齋如也。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故修行人。於早中二時。當先供三寶祖先。而後自食。
142 席不正不坐。
143 不正。謂不依長幼尊卑之敘。
144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145 亦是愛禮極思。
146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
147 補注君賜生必畜之。此即孔子之護生戒殺。
148 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入太廟。每事問。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149 寢不尸。居不容。
150 吉祥而臥。故不尸。
151 補注右脅著席而臥。謂之吉祥。臨終吉祥而逝。生淨土之瑞相也。平時習慣如此。亦令氣脈流通。
152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153 也是實事。也是表法。只一時哉時哉四字。便將鄉黨一篇血脈收盡。而實從時習中來。故得時措之宜。名為時中之聖也。三鳴而作。正色斯舉矣之証。正舉集皆時之驗。雉者。文明之物。雌者。述而不作之象。山梁者。既非廟堂。亦非窮谷。乃不行於天下。而行於後世之象。按家語。孔子嘗自筮。而得賁卦。愀然有不平之狀。謂丹漆不文。白玉不雕。質有餘。則不受飾。今賁非吾兆。以其飾也。蓋孔子是時。易學未精耳。後於雜卦傳云。賁。無色也。則得之矣。離為雉。艮為山。故云山梁雌雉。時哉時哉。
154 補注色斯舉矣。翔而後集。而其本性不動也。不動而隨緣。故曰時哉時哉。賁之有色。相也。其無色。性也。賁。無色也。猶心經言。色即是空。不待色滅方為空也。以色是因緣和合。虛妄幻現。故謂之空。
155 論語點睛補注上
156 ----
157 論語點睛補注下
158 古吳蕅益道人智旭述
159 陽複子江謙補注
160 先進第十一
161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162 先進的確有野人氣象。後進的確是君子氣象。但君子的確不如野人。故評論須如此。用之須如彼。
163 補注禮與其奢也寧儉。樂與其蕩也激也寧和而平。禮樂唯心所生。亦即正心之具也。心正而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矣。今禮儉樂和。無如佛制。昔宋程子觀於叢林僧制。曰。三代威儀在是矣。誠篤論也。如能用之天下。則世界文明有日矣。儉樸和平之禮樂。野人與能焉。孔子從先進。欲禮樂之普及於野人也。
164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165 陳旻昭曰。夫子尋常不喜言語。故或云文莫吾猶人也。或云焉用佞。或云予欲無言。乃教人。何以仍立言語一科耶。蓋空言。則非聖人所取。而有益之言。可裨於世道。可發明至理者。則又不可廢也。聖門第一能言。莫若宰我。於井有仁章。及三年喪章。見之。第二能言。莫若子貢。於足食足兵章。見之。皆有關於世道人心之甚者也。
166 補注德行以修己。政事以安人。言語以為法於天下。文學以流傳於後世。聖門具此四科。而木鐸之全體大用全矣。四者兼之。則。孔子也。四科皆德行所攝。故顏淵稱具體而微。
167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168 人問王陽明曰。聖人果以相助。望門弟子否。陽明曰。亦是實話。此道本無窮盡。問難愈多。則精微愈顯。聖人之言。本是周徧。但有問難的人胸中窒礙。聖人被他一難。發揮得愈加精神。若顏子胸中了然。如何得問難。故聖人亦寂然不動。無所發揮。
169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170 從他格親苦心處表出。
171 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72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173 說了又說。深顯曾子子思。不能傳得出世道脈。
174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175 顏路只是一個流俗知見。如何做得回的父親。
176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77 補注此當與子畏於匡顏淵後章合看。可見聖賢相與之心。如空合空。融洽無間。
178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179 朝聞夕死。夫複何憾。只是借此以顯道脈失傳。杜後儒之冒認源流耳。若作孔子真如此哭。則呆矣。
180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81 卓吾云。不是推乾系。方外史曰。孔子待回。厚到底。後之欲厚其子弟者。思之。
182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183 季路看得死生是兩橛。所以認定人鬼亦是兩事。孔子了知十法界不出一心。生死那有二致。正是深答子路處。程子之言。頗得之。
184 補注知本性無生無死。然後知生知死。知本性非人非鬼。然後能事人事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人鬼皆當願其成佛。此事人事鬼之大道也。
185 閔子侍側。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86 卓吾云。勸魯人也。非贊閔子也。
187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188 收之。則升堂。揀之。則門外。可參。
189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190 卓吾云。然則師愈。子貢卻呈自己供狀。過猶不及。夫子亦下子貢鉗錘。
191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192 卓吾云。攻求。正所以攻季氏。
193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
194 卓吾云。識得病。便是藥。
195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196 凡夫受命所縛。賢人能不受命。惟聖人真學問。則知命。而不必轉命。是故有志為聖人者。只須俟命。今直以屢空二字。傳顏子之神。作子貢之藥。子貢一生。吃了億則屢中之虧。便不受命。而貨不覺其自殖矣。
197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198 此須四句料揀。一踐跡而入室。君子也。二不踐跡而入室。聖人也。三不踐跡而不入室。善人也。四踐跡不入室。有恆也。
199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200 不但教人勘他。亦是要人自勘。
20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02 卓吾云。赤原不問由求。還問赤耳。方外史曰。答由求即是答赤。
203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204 卓吾云。吾以汝為死。驚喜之辭。子在。回何敢死。誰人說得出。方外史曰。悟此。方知聖人不必慟哭。又知聖人必須慟哭。
205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206 字字鈇鉞。足使子然喪魄。
207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208 夫子元不責子羔不讀書。子路那得知之。
209 補注惡夫佞者。謂惡夫讀書而不能教民人安社稷者也。能言而不能行。故謂之佞。此章當與左傳鄭子皮欲使尹何為邑章合讀。
210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211 聖賢心事。雖隱居求志。而未嘗置天下於度外。雖遑遑汲汲。而未嘗橫經濟於胸中。識得此意。方知禹稷顏子。易地皆然。奈四子各見一邊。終不能知孔子行處。故因此侍坐。巧用鉗錘。以曾點之病。為三子之藥。又以三子之病。為曾點之藥也。
212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213 子路說的句句不虛。又且高興熱鬧。所以夫子為之撫掌大笑。袁了凡曰。禮云。笑不至矧。矧。與哂同。露齦大笑也。居喪。則笑不至矧。今言志時。聞此暢談。何妨大笑。若注云微笑。則成尖酸氣象矣。
214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以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215 鏗爾者。舍瑟之聲。此非與點。乃借點以化三子之執情耳。
216 補注先言鼓瑟。次言希。次言鏗爾。次言舍瑟。而後言作。寫出曾點從容不迫氣象。希是瑟聲漸淡。鏗爾是弦外餘音。舍瑟是安置得所。作是答問之禮。春是生機盎然。冠者童子。是作聖之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內外清淨。是養正之道。政化及於一時。教澤流於萬世。政教不可偏廢。故孔子嘆曰。吾與點。而亦兼贊由。求。赤。之能為邦也。
217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218 不哂其為國之事。特哂其不讓之言耳。既說為國。又說非邦也與。正是與三子。以補點之虛証。一直皆夫子之言。不是一問一答也。
219 顏淵第十二
220 顏淵問仁。僧問和尚如何是佛。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和尚答曰。只你便是。顏淵曰。請問其目。僧又問曰。如何保任。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和尚答曰。一翳在目。空華亂墜。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僧禮拜。
221 克。能也。能自己複禮。即名為仁。一見仁體。則天下當下消歸仁體。別無仁外之天下可得。猶云十方虛空。悉皆消殞。盡大地是個自己也。故曰由己。由己。正即克己。己字。不作兩解。夫子此語。分明將仁體和盤托出。單被上根。所以顏子頓開妙悟。只求一個入華屋之方便。故云請問其目。目者眼目。譬如畫龍須點睛耳。所以夫子直示下手工夫。正所謂流轉生死。安樂涅盤。惟汝六根。更非他物。視聽言動。即六根之用。即是自己之事。非教汝不視不聽不言不動。只要揀去非禮。便即是禮。禮複。則仁體全矣。古云。但有去翳法別無與明法。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立知。即是非禮。今勿視勿聽勿言勿動。即是知見無見也。此事人人本具。的確不由別人。只貴直下承當。有何利鈍可論。故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從此三月不違。進而未止。方名好學。豈曾子子思。所能及哉。
22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23 出門四句。即是非禮勿視。聽。言。動之意。邦家無怨。即是天下歸仁之意。但為中根人說。便說得淺近些。使其可以承當。
224 卓吾云。出門二句。即居敬也。己所二句。即行簡也。在邦二句。即以臨其民。不亦可乎也。
225 王陽明曰。亦只是自家無怨。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
226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227 其言也訒。不是訒言。全從仁者二字來。直是畫出一個仁者行樂圖。牛乃除卻仁者二字。只說其言也訒。便看得容易了。故即以為之難三字。藥之。
228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229 不從君子二字上。悟出不憂不懼根源。便是不內省處。
230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231 卓吾云。牛多言而躁。兄又凶頑不道。料必不相容者。故憂其將害己也。子夏以死生有命。慰之。又教以處之之法。謂只待以恭敬。疏者可親。況親者乃反疏乎。蓋勸其兄弟和睦也。
232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233 一指能蔽泰山。不受一指之蔽。則曠視六合矣。
234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235 陳旻昭曰。假饒積粟巨萬。豈名足食。使菽粟如水火。方名足食耳。假饒擁眾百萬。豈名足兵。如周武王觀兵於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方名足兵耳。足食足兵。民乃信之。則去食去兵。民亦信之矣。今時要務。正在去兵去食。不在調兵徵糧也。方外史曰。蠲賦稅。以足民食。練土著。以足民兵。故民信之。必不得已而去兵。去官兵。正所以足民兵也。又不得已而去食。去官食。正所以足民食也。所以效死。而民弗去。今時不得已。則屯兵。兵屯。而益不足矣。又不得已。則加稅。稅加而益不足矣。求無亂亡。得乎。聖賢問答。真萬古不易之良政也。又曰。既已死矣。且道有信。立個甚麼。若知雖死而立。方知朝聞夕死。可矣。不是死而後已矣的。
236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237 有激之言。快心之論。不可無一。不可有二。
238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醇。猶犬羊之醇。
239 文。也是皮膚上事。質。也是皮膚上事。須要知文質從何處發生出來。譬如活虎豹。活犬羊。總是活的。若虎豹之鞟。犬羊之鞟。總是死貨耳。子貢一生說話。只有此二句。大似悟的。可與文質彬彬章。參看。
240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241 格言良策。萬古不刊。當與去食去兵章。刻於宮殿。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242 能主。方能徙。不能徙。便是無主。
243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244 四個其字。正顯所愛所惡之境。皆自心所變現耳。同是自心所現之境。而愛欲其生。惡欲其死。所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非惑而何。
245 誠不以富。亦只以異。宜在有馬千駟章。其斯之謂與上。
246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247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248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249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250 不曰行無倦。居以忠。便見合外內之道。
251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25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53 請各各自思之。
254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55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256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57 三節。都提出一個子字。正是君子求諸己。乃端本澄源之論。
258 補注自正其身。而人正矣。自殺其惡。而民善矣。以殺人為政者。殺其軀殼。而惡心不死也。若以無道殺。則怨怨相報。無有窮期。而天災人禍頻來矣。若得善人為政。遍天下獄囚。而曉以三歸五戒之善。生死輪回之苦。吃素念佛中求生淨土之樂。俟其痛悔修善。然後減輕其罰。則死刑可廢也。故佛法殺人。不斷一命。不損一毛。而惡心自滅。易所謂神武而不殺者也。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隨惡緣。而習於為惡。雖沉淪畜生餓鬼地獄之三惡道。而佛性不變。況人道乎。願為政者。認識佛法。為救國救世無上正道。以至誠之心。躬自倡導。先正其身。而齊其家。然後施之國政。則風行草偃之效無難也。
259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260 真正好先生。金沙不濫。藥病灼然。
261 樊遲從游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262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舉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臮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263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264 自辱。則反帶累朋友。所以不可。若知四悉隨機。方可自利利他。
265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66 為蓮故華。以文會友也。華開蓮現。以友輔仁也。
267 子路第十三
268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269 先。勞。並去聲呼之。先之。創其始也。勞之。考其終也。無倦。精神貫徹於終始也。卓吾云。請益處。便是倦根。故即以無倦益之。
270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271 仲弓獨問舉賢才。可謂知急先務。
272 子路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273 人問王陽明曰。孔子正名。先儒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廢輒立郢。此意如何。陽明答曰。恐難如此。豈有此人致敬盡禮。待我為政。我就先去廢他。豈人情天理耶。孔子既肯與輒為政。必輒巳能傾心委國而聽。聖人盛德至誠。必巳感化衞輒。使知無父之不可以為人。必將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愛。本於天性。輒能痛悔。真切如此。蒯瞆豈不感動底豫。蒯瞆既還。輒乃致國請戮。瞆巳見化於子。又有孔子。至誠調和其間。當亦決不肯受。仍以命輒。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輒為君。輒乃自暴其罪惡。請於天子。告於方伯諸侯。而必欲致國於父。瞆與群臣百姓。亦皆表輒悔悟仁孝之美。請於天子。告於方伯諸侯。必欲得輒為君。於是集命於輒。使之複君衞國。輒不得已。乃如後世上皇故事。尊瞆為太公。備物致養。而始自複其位。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順。一舉而可為政於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274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服。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繦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275 寧為提婆達多。不為聲聞緣覺。非大人。何以如此。
276 補注提婆達多。示現逆行。而授記成佛。聲聞緣覺。安於小乘。而不求作佛。讀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及信解品可知。
277 子曰。誦詩三百。授以之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278 誦詩者。思之。
279 補注誦詩三百。孔子以為多矣。可知但專一經。已是足用。若不能致用。雖多奚為。
280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81 子曰。魯衞之政。兄弟也。
282 子謂衞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283 子適衞。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284 卓吾曰。一車問答。萬古經綸。
285 補注若問何自而庶何自而富。則必曰教。可知教是澈始澈終之事。既庶既富之後需教。未庶未富之先尤需教也。今機器橫奪人工。外貨傾銷中國。國人喜用外貨。若不廣行自制本貨。自用本貨之教令。則貧困日甚。庶富無期。願國人恐懼而急圖之也。
286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287 者才不是說真方。賣假藥的。
288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289 深痛殺業。深思善人。
290 補注此當與孟子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複許乎章合觀。孔子曰。善人為邦百年。可以勝殘去殺。而孟子言。以齊王猶反手也。蓋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人民痛苦愈深。則望治之心愈切。唐魏徵嘗舉此義。以對太宗之問。其後貞觀之治。甫四年。而夜戶不閉。道不拾遺。蓋唐初於經戰之地。皆令建佛寺。其時高僧林立。宣揚佛法。贊助王化。故收效尤速也。今世亂益急人民歸佛者亦日多。若得政府躬行倡導。明令弘揚之力。則解倒懸而出水火。去殘殺而修仁慈。非難事矣。
291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292 可見五濁甚難化度。
293 補注佛謂此娑婆世界為五濁惡世。五濁者。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也。劫濁。謂濁法聚會之時。見濁。謂邪見增盛。昏迷汨沒。煩惱濁。謂貪嗔癡慢疑五者。煩動惱亂其心。眾生濁。謂所感粗弊身心。並皆陋劣。命濁。謂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不滿百歲。具此五濁。故昏迷苟且。不易化度也。轉濁為淨。莫如淨土念佛法門。行易而功高。化普而效速。誠寶中之王也。
294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95 不正身之人。難道不要正人耶。故以此提醒之。
296 冉有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297 卓吾曰。一字不肯假借。如此。
298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299 四個幾字一樣看。皆是容易之意。傳曰。幾者。動之微。知幾其神。可以參看。
300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301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02 觀心者。亦當以此為箴。
303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証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304 才有第二念起。便不直。 此即菩薩不說四眾過戒也。
305 補注梵網經菩薩十重戒第六說四眾過戒。四眾者。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所謂同法四眾也。蓮池大師云。既云同法。若遇有過。應當三諫殷勤。密令悔改。內全僧體。外護俗聞。而乃恣口發揚。貽羞佛化。豈大士之心耶。同法尚爾。況父子乎。
306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307 也只是克己複禮。而變文說之。
308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如何。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309 若人知有自己。便做不得無恥之行。此句。便是士之根本。三節。只是前必具後。後不具前耳。子貢從來不識自己。所以但好做個瑚璉。雖與斗筲貴賤不同。同一器皿而已。卓吾云。孝弟。都從有恥得來。必信必果。也只為不肯無恥。今之從政者。只是一個無恥。
310 補注自念我與諸佛。同具佛性。同為凡夫。而今諸佛成道以來。已經無量塵沙劫數。度脫無量眾生。而我猶是耽染六塵。輪轉生死。永無出離。此是天下可慚可愧可羞可恥之甚者也。具此恥心。方能勉行聖道。
311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312 狂狷。就是狂簡。狂則必簡。簡即有所不為。有所不為。只是行己有恥耳。孟子分作兩人解釋。孔子不分作兩人也。若狂而不狷。狷而不狂。有何可取。
313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314 觀象玩占之人。決不無恆。無恆。即是無恥。
315 補注謂不恆其德者不待占卜。而已知其必承之羞也。
316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7 無諍故和。知差別法門。故不同。情執。是同。舉一廢百。故不和。
318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319 不善者惡。正是好處。何必怪他不善者之惡耶。
320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321 君子悅道。悅即非悅。小人好悅。道即非道。
322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23 泰。故坦蕩蕩。從戒慎恐懼來。驕。故長戚戚。從無忌憚來。
324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325 不是質近乎仁。只是欲依於仁者。須如此下手耳。卓吾云。剛毅木訥都是仁。仁。則并無剛毅木訥矣。
326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327 卓吾云。兄弟。易切切偲偲。朋友。易怡怡。故分別言之。
328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329 卓吾云。說七年。便不是空話。
330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331 仁人之言。惻然可思。
332 補注不修德教。而教民以戰者。是棄之也。今之棄民者多矣。何以保國。
333 憲問第十四
334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榖。邦無道。榖。恥也。
335 卓吾曰。原思辭祿。欲脫其身於榖之外。孔子恥榖。欲效其身於榖之中。方外史曰。若知素位而行。便不肯脫身榖外。
336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337 為仁決不是者樣工夫。
338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339 得少為足。便是懷居。與不知老之將至。相反。
340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341 言遜。不是避禍。正是挽回世運之妙用耳。
342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43 有見地者。必有行履。有行履者。不必有見地。故古人云。只貴見地。不問行履也。倘無行履。決非正見。
344 補注自隨唐倡科舉。以至今日。皆是以言教人。以言取人。言愈盛而德愈衰矣。妄言非見地也。妄行非行履也。其根本在求仁。求仁莫如學佛。學佛則得大辨才大無畏矣。
345 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346 千古至言。文不加點。故不答也。出後而贊。正是不答處。不答。又就是贊處。
347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348 警策君子。激發小人。小人若仁。便是君子。那有定名。
349 補注魏徵上唐太宗疏曰。君子不能無小惡。惡不積。無妨於正道。小人或時有小善。善不積。不足以立忠。疑君子而信小人者。讀之可以猛省矣。
350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351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352 作文要訣。
353 補注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言不可以不慎也。
354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355 補注人也。猶言仁也。可知不仁即非人。使怨家無怒言。非仁者感化之深不能也。
356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357 無怨就是樂。
358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359 子路問成人。卓吾云切問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360 卓吾云。知廉勇藝。是銅鐵。禮樂。是丹頭。方外史曰。四子若能文之以禮樂。則四子便各各成人。非要兼四子之長也。禮。是此心之節文。樂。是此心太和。誠於中而形於外。故名為文。非致飾於外也。
361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362 此與得見有恆。抑亦可以為次之意同。卓吾云。然則今之不成人者極多矣。
363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364 卓吾曰。是樂取之詞。非猜疑之語。方外史曰。聖人見人之善。如己之善。與後儒自是不同。
365 補注曰其然者。是其時然後言。樂然後笑。義然後取之答也。豈其然者。謂所傳不言不笑不取之非也。
366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367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368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369 不以兵車。故如其仁。乃救刀兵劫之真心實話。
370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371 大丈夫生於世間。惟以救民為第一義。小名小節。何足論也。天下後世受其賜。仁莫大焉。假使死節。不過忠耳。安得為仁。況又不必死者耶。當知召忽之死。特匹夫匹婦之諒而已矣。王圭魏徵。亦與管仲。同是個人。若夫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本非聖賢之談。正是匹婦之諒。故易辭曰。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大丈夫幸思之。
372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373 卓吾云。因他謚文子。故曰可以為文。文字不必太泥。總之。極其許可之詞。
374 子言衞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375 低低人。尚有大用若此。況肯用聖賢者乎。
376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377 正要人怍。
378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379 陳恆三子。一齊討矣。
380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381 不能闕疑。便是自欺。亦即欺君。
382 今之不敢犯君者。多是欺君者也。為君者喜欺。不喜犯。奈之何哉。
383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384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上達。故不器。下達。故成瑚璉斗筲等器。若不成器者。并非小人。
385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386 盡大地是個自己。所以度盡眾生。只名為己。若見有己外之人可為。便非真正發菩提心者矣。
387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388 千古聖賢真學問真血脈。不億使者一言點出。真奇真奇。
389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90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391 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正是思不出其位。
392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93 卓吾云。恥字。何等精神。過字。何等力量。
394 補注言過其行。即是妄語。佛教五戒。一不殺生以修仁。二不偷盜以修義。三不邪淫以修禮。四不妄語以修信。五不飲酒以修智。持五戒者。方得人身。破戒則非人也。故君子恥之。
395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396 仁者知者勇者。三個者字。正與道者者字相應。所謂一心三德。不是三件也。夫子自省。真是未能。子貢看來。直是自道。譬如華嚴所明。十地菩薩。雖居因位。而下地視之。則如佛矣。
397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398 不暇二字。頂門針也。若能思齊內省。則雖妍媸立辨。不名為方人矣。
399 補注可知聖人。無時不是修己。
40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401 何有於我哉。我無能焉。是吾憂也。則吾未之有得。皆患不能之真榜樣也。
402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403 不惟揀去世間逆億。亦複揀去二乘作意神通矣。 世人自多詐。則恆逆詐。自多不信。則恆億不信。聖人哀之。故進以先覺二字。若欲先覺。須從不詐不疑。不逆不億下手。直到至誠地位。自然任運先覺。苟不向心地克己複禮。而作意欲求先覺。便是逆億了也。故曰君子可欺。唯可欺。方為君子耳。
404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405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406 可以人而不如馬乎。
407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408 達得怨親平等。方是直。若見有怨。而強欲以德報之。正是人我是非未化處。 怨宜忘。故報之以直。謂不見有怨也。德不可忘。故報之以德。謂知恩報恩也。
409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410 心外無天。故不怨天。心外無人。故不尤人。向上事。須從向下會取。故下學而上達。惟其下學上達。所以不怨不尤。今人離下學。而高談上達。譬如無翅。妄擬騰空。
411 公伯寮。訴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412 子服眼中有伯寮。孔子了知伯寮不在子路命外。伯寮自謂訴得子路。孔子了知子路之命差遣伯寮。可見聖賢眼界胸襟。
413 子曰。賢者闢世。其次闢地。其次闢色。其次闢言。
414 程子曰。四者非有優劣。所遇不同耳。
415 補注闢世。謂在世而出世。闢地。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闢色。謂同居一地。而不相見。闢言。謂常常相見。而不與之言。若聖人則自他不二。無能闢所闢。故曰。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416 子曰。作者七人矣。
417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418 只此一語。描出孔子之神。蓋知可而為者。伊尹。周公之類是也。知不可而不為者。伯夷。柳下惠等是也。知可而不為者。巢許。之類是也。知不可而為之者。孔子是也。若不知可與不可者。不足論矣。
419 子擊磬於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420 既知音。亦知心。但不知木鐸之意耳。果哉末之難卻與知不可而為之。作一注腳。可謂難行能行。
421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
422 古之人皆然一句。傷今思古。痛甚痛甚。
423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424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425 盡十方世界是個自己。豎窮橫徧。其體其量其具。皆悉不可思議人。與百姓。不過自己心中所現一毛頭許境界耳。子路只因不達自己。所以連用兩個如斯而已乎。孔子見得己字透徹。所以說到堯舜猶病。非病不能安百姓也。只病修己未到極則處耳。
426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427 以打罵作佛事。
428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429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都看作兩橛。若知下學而上達。則日益處。即日損處矣。今童子而能居位並行。何等志氣。但恐其離下學而求上達。便使依乎中庸之道。故令之將命。所以實其操履耳。居位。即是欲立。並行。即是欲達。皆童子之所難能。故知不是僅求益者。卓吾云。在居位並行處。見其欲速成。非不隅坐隨行也。若不隅坐隨行。一放牛小廝矣。何以將命。
430 衞靈公第十五
431 衞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432 只消慍見。便是濫。若知樂在其中。那見有窮可慍。
433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434 卓吾云。腐儒謂然非與處。不如曾子之唯。可發一笑。方外史曰。俗儒妄謂曾子傳得孔子之道。則子貢亦傳得孔子之道矣。孔子何以再嘆今也則亡。
435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436 痛下一針。
437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438 從來聖賢。只有為人為學為德而已。斷斷無有為治者。若一有為治之心。則天下益亂矣。恭己二字。即是修己以敬。又即為人為學為德之實工夫。
439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440 信而曰忠。敬而曰篤。對治子張病根也。參前倚衡。但盡其忠信篤敬耳。非以此求行也。惟不求行。夫然後行。
441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442 春蘭秋菊。各擅其美。
443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44 四悉檀。
445 補注不失人亦不失言。則四悉檀具矣。悉。遍也。檀。施也。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是興趣義。所以起信。二為人悉檀。是訓導義。所以開解導行。三對治悉檀。是警策義。所以止惡生善。四第一義悉檀。是解脫義。所以顯性証真。佛說一切法。不離四悉檀。
446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47 如此。方名志士仁人。今之志士仁人。宜以此自勘。
448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449 賢之與仁。皆吾利器也。奈何鈍置之耶。
450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451 王陽明曰。顏子具體聖人。其於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備。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為上說。此等處。亦不可忽略。非要是如此。方盡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領是當了。便於防範上疏闊。須是要放鄭聲。遠佞人。蓋顏子是克己。向裏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末節。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處。幫補說。若在他人須告以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達道九經。及誠身。許多工夫。方始做得。此方是萬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時。乘了殷輅。服了周冕。作了韶舞。天下豈便治得。
452 補注綺語即鄭聲。妄言即佞人。千數百年來。靡麗之駢體。淫蕩之詩賦。謗佛非聖之文辭。皆鄭聲佞人教淫教殆之尤者也。國以為教。家以為學。而不知其非。天下大亂之所由來也。放之遠之。刪之毀之。而後天下可為也。
453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54 未超三界外。總在五行中。斷盡二障。慮斯遠矣。
455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456 正是不肯絕望。
457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458 誅心在一知字。
459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460 厚責人者。只是不能自厚耳。
461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62 畢竟將如之何。
463 補注知因果。信輪回。善有所勸。惡有所
URN: ctp:ws66781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