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水經注疏》卷第六

《水經注疏》卷第六》[View] [Edit] [History]

1 《水經注疏》卷第六
2 後魏酈道元注
3 宜都楊守敬惺吾纂疏
4 枝江熊會貞固之參疏
5 汾水
6 汾水出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
7 《山海經》曰:《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東,朱有東字,趙同,戴刪。首枕汾,朱首上衍東字,趙同,戴刪。其名曰管涔之山,戴刪其名二字。守敬按:郭《注》,今在太原郡故汾陽縣北秀容山。涔音岑。又《寰宇記》引郭《注》,菅音奸。《隋志》靜樂縣有管涔山。《元和志》,在縣北一百三十里。今在靜樂縣東北一百六十里。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朱作其上無草木而下多玉。守敬按:據下文有草無木句,知酈書本同《山海經》,今據原書訂。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朱作
8 而流,戴而改西,趙而下增西字。《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守敬按:武州燕京山,見《 水注》。守敬按:《淮南 墬形訓》,汾出燕京。亦管涔之異名也。守敬按:《御覽》四十五引《水經注》云,管涔山,汾水所出,土人亦為箕管山,見多管草,或以為名,又為管子山。酈《注》完備無缺,此當他書之文,而誤為《水經注》,若以為郭注,則非也。其山重阜修岩朱箋曰:舊本作修層。守敬按:《御覽》引作修岩,岩與岩同。朱氏謂舊本作修層以表異同。不知層乃岩之誤字也。有草無木,泉源導於南麓之下,蓋稚水蒙流耳。趙改蒙作蒙,云:《易 蒙卦象》,山下出泉蒙,不從水,《說文》,蒙,微雨也。義異。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峰接勢,劉淵族子曜,嘗隱避於管涔之山。朱避作居,趙同,戴改。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作避。《御覽》作避同。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謁趙皇帝,獻劍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二尺,光澤非常,按《御覽》澤作輝。背有銘曰:神劍服御戴刪服字。按《御覽》有服字,《寰宇記》亦有,《事類賦注》十三引《晉書》亦有。疑當作御服,與下毒字韻。除眾毒。曜遂服之,劍隨時變為五色也。守敬按:劉淵以下,《御覽》四十五引《前趙錄》文。後曜遂為胡王矣。
9 汾水又南,與東、西溫溪合,水出左右近溪,朱脫左字,全、趙、戴增。聲流翼注。董佑誠
10 曰:二溪當在今寧武縣。會貞按:寧武之溫溪無征。《方輿紀要》靜樂縣下云,溫泉在縣東十五里北山下,出石罅中,流分數派,注於碾河。碾河西流入汾。蓋此《注》之東溫溪也,然則西溫溪亦在靜樂境矣。水上雜樹交蔭,雲垂煙接。自是水流潭漲,波襄轉泛。又南徑一城東,憑墉積石,側枕汾水,俗謂之伏戎城。朱作代城城,全、趙、戴刪下城字。董佑誠曰:代城闕,疑系伏戎城之誤。《元和志》,伏戎城在靜樂縣北八十里。在今寧武縣西南。守敬按:伏戎二字,與代城並形近,董說是也。今據改。又南出二城間,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謂之侯莫干城,董佑誠曰:當在今靜樂縣。蓋語出戎方,傳呼失實也。
11 汾水又南,徑汾陽縣故城東。守敬按:前漢縣,屬太原郡,後漢省。《一統志》,在陽曲縣西北九十里。川土寬平,峘山夷水。《地理志》太原郡汾陽縣下。曰:汾水出汾陽縣北山,西南流者也。漢高帝十一年,封靳強為侯國,《史表》後立屯農,積粟所在,朱作在斯,全、趙、戴同。會貞按:《後漢書 鄧訓傳 注》、《御覽》一百九十引此作所在,今訂。謂之羊腸倉。山有羊腸阪,在晉陽西北,守敬按:《淮南子 注》,晉陽西北九十里有羊腸阪,通河西上郡關。《通典》,交城縣有羊腸山,隋煬帝改為深谷嶺。《一統志》,羊腸山在交城縣東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羊腸阪。石磴縈委,戴改委作紆。守敬按:《通鑒》漢章帝建初三年
12 《注》、《方輿紀要》引此,作紆。《寰宇記》宜芳縣下亦作紆。然《後漢書 鄧訓傳 注》、《御覽》三百三十二引作委。《通典》宜芳縣下,《元和志》、《寰宇記》交城縣下,並作委,則紆委錯出已久,不得謂紆是而委非。若羊腸焉,故倉阪取名矣。漢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馬彪《後漢郡國志》:常山南行唐縣有石臼谷。趙云:按十九字《注》中《注》。《寰宇記》平山縣下云,《隋圖經》,房山,濊水出焉,亦謂之石臼河,又謂之鹿水,出行唐東入博陵,謂之木刀溝,一謂之袈裟水,南流入宓沱。濊水一見於《淇水》篇,曰濊邑,再見於《濁漳水》篇,曰濊口,皆是水流徑通者也。蓋欲乘朱資承訛作咨乘,《箋》曰、《御覽》按見六十四。作資承。趙、戴改。呼沱之水,轉山東之漕,朱漕訛作費。《箋》曰:李云,疑作漕。戴、趙改。《御覽》、《通鑒》漢章帝建初三年《注》,引此並作漕。自都慮至羊腸倉,朱慮訛作盧,全、趙同。按《鄧訓傳》作慮,《御覽》六十四亦引作慮,今改。將憑汾水以漕太原,趙云:《古今注》曰,永平十年作常山呼沱河蒲吾渠,通漕船也。此即所謂轉山東漕之道也。用實秦晉。苦役連年,轉運所經,凡三百八十九隘,趙云:三近刻訛作二,王校本謂朱訛。守敬按:鍾、譚、項絪訛,朱不訛也。死者無算。拜鄧訓訓字平叔,鄧禹子,《後漢書》附《禹傳》。為謁者,監護水功。訓《訓傳》訓下有考慮二字。隱括知其難立,具言肅宗。肅宗《御覽》引不 肅宗二字,非。從之,全活數千人。守敬按:自漢
13 永平中以下,鈔變《後漢書 鄧訓傳》文。和熹鄧后之立,朱熹作憙,全、趙、戴改。守敬按:《御覽》引此作熹。叔父陔以為訓積善所致也。朱脫陔字,趙據《後漢書 后紀》增。全、戴增同。即此羊腸倉也。朱作羊腸即此倉也。全、趙、戴同。守敬按:當乙轉,今訂。董佑誠曰:按漢永平中,通呼沱石臼河,蓋鑿此道以通汾於宓沱。《寰宇記》交城縣引皇甫謐,羊腸塞在龍山,即晉陽西北九十里。交城本分晉陽地,故言晉陽西北也。《海內東經》,宓沱水出晉陽城南而西,至陽曲北,東注勃海。必因舊圖有永平所通故道,故竟以宓沱為出晉陽。下文南而西三字當有錯誤,知今本《山海經》尚有東漢人羼入者,並非建平定本。漢陽曲為今定襄縣,宓沱經其北。永平所鑿,當自今交城太原北山,絕汾,徑陽曲、忻州之北,至定襄,會宓沱,正可因誤而得其大略也。又南徑秀容城東。朱脫此七字。全云:以先司空本校增。趙、戴增同。孫星衍曰:《元和志》,宜芳縣秀容故城在縣南三十里,劉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為名。董佑誠曰:本《注》引《魏土地記》東去汾水六十里。《寰宇記》以為即漢汾陽故城,誤。守敬按:此為全氏先人以下文逆揣而得,戴氏縱能補之,必有說,亦不云出原本,其為得見全、趙本無疑。《一統志》,秀容城在嵐縣南,此南秀容也,今為秀容都。北秀容在今朔平府界,去南秀容三百餘里。《魏土地記》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護軍治,東去汾水六十里,朱汾訛作 ,戴、趙改汾。會貞按:《大典》本、明抄本引此作汾。《通鑒》梁普通五年《注》,引此同。南與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陽之山,《山海經》《北次二經》《注》,少陽之山,
14 酸水出焉。董佑誠曰:《元和志》、《寰宇記》皆稱少陽山在交城縣西南九十五里,自天授移縣後,山在縣北,雲西南者,舊圖經之文,二家仍而未改。方志皆以交城為漢晉陽地,此亦據舊治言。自唐以來縣治實漢大陵地也。諸志俱不言酸水所在,李吉甫言,少陽山周回二十里,則山之綿 可知。今孔河出交城縣西北龍鬒山,東南流,又東徑故交村 檢司入汾,疑即酸水也。東南流注于汾水。
15 汾水又南出山,東南流,洛陰水注之,水出新興郡,董佑誠曰:《地形志》肆州永安郡,後漢末置新興郡,永安中改,酈氏時尚為新興郡也。《晉志》,新興郡治九原,蓋後漢僑縣,即今忻州治。今洛陰水自忻州流入陽曲縣。又忻州別有洛陰水,合牧馬河入滹沱,非此水也。西流,徑洛陰城北。董佑誠曰:《地形志》,永安郡陽曲有羅陰城,洛、羅聲相轉。《太原府志》,洛陰城在陽曲縣東北六十里,隋洛陰府之地。唐初於此置洛陰縣,今名洛陰村。
16 又西徑盂縣故城南。董佑誠曰:二《漢》、《晉志》屬太原郡。《元和志》陽曲縣東北八十里故盂縣城,是也。後魏省屬石艾縣。按唐陽曲城在今治東北,盂縣故城又在其東北也。今平定州屬盂縣,隋代所置,《元和志》辨之甚明。《後漢書 注》謂即漢縣,誤。《春秋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縣《左傳》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為大夫之邑,以孟丙為盂大夫。趙改孟丙作盂丙,引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云:盂丙為盂大夫,今本作孟丙者,非。《漢書 地理志》云,盂,晉大夫盂丙
17 邑,以其為盂大夫而謂之盂丙,猶魏大夫之為魏壽餘,閻大夫之為閻嘉,邯鄲大夫之為邯鄲午也。守敬按:《左氏》作孟丙,《人表》亦然。顧氏以《漢志》盂縣為盂丙邑,遂欲改《左氏》之孟為盂,《左通》云,丙初受縣,不當即稱盂丙,餘九大夫各著姓氏可見。然則丙為孟姓,而盂其封邑。但《廣韻》已作盂丙,蓋盂、孟形近,參錯久矣。洛陰水又西,朱脫洛陰二字,全、趙、戴增。徑狼孟縣故城南,董佑誠曰:二《漢》、《晉志》屬太原郡。《元和志》,晉末省,在陽曲縣東北三十六里。王莽之狼調也。左右夾澗幽深,守敬按:《元和志》、《寰宇記》並作狹澗。南面大壑,俗謂之狼馬澗。舊斷澗為城,有南北門,門闉朱闉作闔,《箋》曰:宋本作闉。戴、趙改。故壁尚在。洛陰水又西南,徑陽曲城北。《魏土地記》曰:陽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陽曲護軍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徑陽曲城西南注也。董佑誠曰:《元和志》陽曲本漢舊縣,今定襄縣是也。後漢末,移於太原縣北四十五里陽曲故城。後魏又移於今縣南四里。又云,縣城故木井城也。按《陽曲縣志》木井城在東北七十里,則直南四里即魏城。
18 東南過晉陽縣東,晉水從縣南,東流注之。朱南字訛在東字下。趙同,戴乙。會貞按:黃本作南東,《晉水》篇見後。
19 太原郡治晉陽城,秦莊襄王三年立,朱莊作昭,全、趙同,戴改。守敬按:《史記 秦本紀》,莊襄王四年,置太原郡。《六國表》在三年。秦、兩漢、魏、晉、後魏,郡並治晉陽。《尚書》所謂既修太
20 原者也。《春秋說題辭》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會貞按:《御覽》五十七引下二句。《廣雅 釋地》曰:大鹵,太原也。會貞按:《左傳 昭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鹵。杜預《注》,大鹵,太原晉陽。《公羊傳》縣作太原。《釋名》《釋地》曰:地不生物曰鹵。鹵,壚也。朱壚作盧,脫一鹵字及也字,全、趙同。《箋》曰:《釋名》曰,鹵,壚也,如壚火處也。戴依改。《穀梁》昭元年《傳》曰: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尚書大傳》曰:東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謂之太原,郡取稱焉。守敬按:《爾雅》,廣平曰原,《釋名》同。《說文》,●古字,原廣平之野,人所登。然《詩 小雅 皇華 傳》云,高平曰原。《小爾雅》,高平謂之太原。此《注》引《春秋說題辭》及《尚書大傳》亦取高平之說,而不及廣平,蓋准之太原郡地勢,以高平為合歟?《魏土地記》曰:城東有汾水南流。水東有晉使持節、都督並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太原成王之碑。守敬按:《晉書 宗室傳》,成王輔,初封渤海王,咸寧三年,徙為太原王、監並州諸軍事。太康五年薨,追贈鎮北將軍。水上舊有梁,守敬按:《元和志》,汾橋架汾水上,在晉陽縣東一里,即豫讓欲刺趙襄子,伏於橋下,襄子解衣之處。長七十五步,廣六丈四尺。青荓殞於梁下,朱作清洴,全、趙同。《箋》曰:《呂氏春秋》《序意》云,趙襄子游於囿中,至於梁,馬卻不進,使青荓進視,則豫讓佯為死人,叱青荓曰,吾且有事。青荓退而自殺。戴改作青荓。會貞按:《漢書 古今人表》亦作青荓,《文
21 選 陳琳〈答東阿王箋〉 注》作青●,青無作清者,●、●則通用。豫讓死於津側,守敬按:見《史記 刺客傳》。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朱《箋》曰:《史記 索隱》引古本《趙策》云,襄子持衣與豫讓,讓拔劍三躍而擊之,衣盡出血。
22 汾水西徑晉陽城晉陽縣詳《晉水注》。南,董佑誠曰:汾水在城東,南流不得屈西過縣南,觀《晉水注》可見,此有誤字。會貞按:西字、南字不誤,惟西下當有南字。《元和志》,汾水經晉陽縣東二里,又西南入清源縣界,准今圖,汾水過太原縣後,仍西南流,董說未審。舊有介子推祠。會貞按:《地形志》,晉陽有介子推祠,《寰宇記》,在今平晉縣東南五里。一〇祠前有碑,朱無祠字,趙據《名勝志》引,重一祠字,全、戴增同。廟宇傾頹,惟單碑獨存矣,今文字剝落,無可尋也。
23 又南,洞渦水從東來注之。朱過作渦,下同,趙同,戴改。會貞按:殘宋本、《大典》本作過。《洞過水》篇見後。
24 汾水又南,徑梗陽縣故城東,董佑誠曰:縣故二字衍。城在清源縣南關,今縣廢,入徐溝。故榆次之梗陽鄉也,朱鄉訛作縣。趙改云:《漢書 地理志》分《注》、《史記 索隱》俱作鄉。全、戴改同。魏獻子以邑大夫魏戊也。會貞按:《漢志》,榆次、梗陽鄉,魏戊邑。《左傳 昭二十八年》,魏獻子為政,以魏戊為梗陽大夫。又《左傳 襄十八年》,晉中行獻子一一見梗陽之巫皋,即此地。京相璠
25 曰:梗陽,晉邑也。今太原晉陽縣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陽城。朱城訛作地,全、趙、戴改。會貞按:《漢志》,榆次縣有梗陽鄉,此稱故榆次之梗陽鄉,蓋本《漢志》。而《續漢志》晉陽下,劉昭《注》引《漢官》曰,南有梗陽城。杜預《左傳 注》稱,太原晉陽縣南梗陽城。《地形志》亦云,晉陽有梗陽城。則梗陽屬晉陽,不屬榆次,似與《漢志》異。《史記 趙世家 正義》,引《括地志》云,梗陽故城在並州清源縣南百二十步,分晉陽縣置,本漢榆次縣地。則知梗陽初屬榆次,後分入晉陽,故京氏亦云,今晉陽南榆次界有梗陽城。趙雲,《名勝志》清源縣下,引《水經注》云,汾水又南徑梗陽縣故城東,有白石水、中隱水,俱來注之。今本無之。汾水又南,即洞渦水會者也。
26 又南過大陵縣東。守敬按:《左傳 昭二十八年》,司馬烏為平陵大夫。吳卓信疑此。
27 昔趙武靈王游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想見其人,朱《箋》曰:《史記》載其歌曰,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吳廣進孟姚焉,守敬按:見《趙世家》。即於此縣也。守敬按:兩漢、魏晉縣並屬太原。《文水縣志》,在文水縣東北二十五里。王莽改曰大寧矣,汾水於縣左迤為鄔澤。董佑誠曰:今為鄔城泊,在平遙縣西南,跨介休縣界。《注》敘鄔澤於大陵之下,平陶之上,與地形不合。按《注》言迤為鄔澤,下言西北入鄔陂,而歸於汾流,《廣雅》言水自汾水出為汾陂,是汾水別出,在大陵、平陶之左,迤南至平遙,介休為鄔澤也。昭餘祁既涸,汾水複徙而西,而故道多湮矣。《廣雅》《釋水》曰:水自汾出為汾陂,守敬按:《廣雅》,水自汾出為派。王念孫
28 謂,《眾經音義》十七、二十三、二十五三引同。《水經注》,水自汾出為下,當有脫文,是也。今擬訂之曰,水自汾出為派,積而成陂,謂之汾陂。接其陂云云。其陂東西四里,南北一十餘里,陂南接鄔。鄔縣詳下。《地理志》曰:九澤在北,並州藪也。太原郡鄔縣下。《呂氏春秋》《有始》謂之大陸。又名之曰漚洟之澤,《地形志》,鄔縣有慮水,入區夷澤。俗謂之鄔城泊。朱脫泊字,戴增,全、趙增同。守敬按:《通典》,介休昭餘祁,俗名鄔城泊。戴增是也。全、趙亦增而不著所出,此刻全、趙書者襲戴之証。《元和志》,鄔城泊在介休縣東北二十六里。一二《周禮》云,正北並州,其川宓沱、嘔夷。《注》云,嘔夷,祁夷也。一三趙雲,《禹貢錐指》曰,冀州有三大陸:一在巨鹿郡北。班固系諸《禹貢》,又名巨鹿澤。《呂氏春秋》云,趙有巨鹿。又名廣阿澤。《爾雅》,晉有大陸。孫炎曰,今巨鹿縣廣阿澤是也。此真《禹貢》之大陸也。一在河內修武縣。《左傳 定公元年》,魏獻子田於大陸,還,卒於寧。杜預云,大陸疑即吳澤陂,近寧是也。一在太原鄔縣。班固云,九澤在縣北,是為昭餘祁,並州藪。酈道元云,《呂氏春秋》謂之大陸,是也。斯二者,皆非《禹貢》之大陸也。今按《呂覽》九藪既云晉之大陸,又云趙之巨鹿,則一澤不應兩見,故道元以鄔澤當之。蓋晉為唐叔始封,大陸宜在其境內。而巨鹿當戰國時,實為趙地,故分為二澤也。要之,廣平曰陸,是處有之,其大者則謂之大陸。猶之高平曰原,亦是處有之,其大者則謂之太原耳。然晉之大陸在漢大陵縣界,陸恐陵之誤。全氏曰,昭餘祁是鄔水,訛而為漹水。漹,烏字之變也,是為並州藪。若並州之川曰漚夷,則滱也。《呂覽》以二者合而為一。善長于滱水明指為漚夷矣,而鄔水又溷引之,蓋失檢也。董佑誠曰,按
29 《呂覽》又稱燕之昭餘,高誘以為鄔澤。酈氏蓋又以鄔澤不當在燕也。守敬按:全氏謂酈氏于滱水、鄔水,兩引漚夷為溷,非也。此是酈氏以舊說紛紜,不能定一是,故各著之。凡《注》中如此者,皆是此意,淺人謂其失照,非也。許慎《說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陽縣之西,趙據《說文》改之西為北沙,全、戴改同。守敬按:沈西雍《說文古本考》亦以北沙為非,則之西二字不誤,正可據以訂今本《說文》北沙之誤,乃反改之,何也?不雲中陽縣西,雲之西者,恐誤連下南字讀也。南入河,即此水也。董佑誠曰:酈氏以曹魏徙治之中陽縣為二漢縣,河水下既誤據以駁《經》,此引《說文》,亦為誤証。二漢,中陽在寧鄉西,漹水無越汾而東,會嬰侯以入鄔澤之理。戴氏之辨甚明。《說文》所稱,當即離石諸水,固言入河,不言入汾也。全氏說鄔為漹字之變。今按《左氏 昭二十八年傳》,有鄔臧。《釋文》云,鄔,舊烏戶反,又音偃。按地名在周者烏戶反,隱十一年,王取鄔劉是也。在鄭者音偃,成十六年,戰於鄢陵,是也。在楚者音於建反,又音偃,昭十三年,王沿夏將入鄢,是也。在晉者音於庶反,《字林》,乙祛反,郭璞《三倉解詁》音瘀,於庶反,闞駰音厭飫之飫。重言之。太原有鄔縣,唯周地名從烏,餘皆從焉。《字林》亦作福音同。舊音誤。一四據陸氏說,則呂忱、郭璞諸家,皆以太原之鄔 焉,不 烏。酈氏既以鄔澤為漹水,則凡篇中鄔字亦當作鄢,今仍作鄔,或後人所改。《說文》,鄔,太原縣名, 邑,烏聲。鄢,南郡縣, 邑,焉聲。二字之別較然,固不當舍《說文》而從《字林》。《說文》既不以太原之鄔為鄢,則鄔澤必非漹水矣。守敬按:《釋文》所說鄔、漹通用,故書雅記皆然。酈氏以漹為鄔,不知幾經考索而後定之。董氏謂《說文》,鄔,太原縣名,不以太原之鄔為漹。不知漹已見水部,故於邑部以縣名說
30 之,不妨其互通也。此漹水當在今中都水、賀水之閒,是古中陽在今太谷之南,平遙之西,故酈氏以駁《河水》篇《經》文,謂其東翼汾水,以其出於汾水之東故也。若孝義之中陽,是曹魏所移置,蓋由東移之西,非由西而移東也。互詳《河水》篇。會貞按:酈氏所見《說文》必是作●,不然,酈氏即以漹為●,亦當有說。《廣韻》,●,水●。《集韻》,●,水名。篆訛疑焉,音隨形變,是●漹二字,沿誤已久。觀陸氏《釋文》可見。桂氏馥謂,酈引《說文》原作●,後人據讀本《說文》改為漹,誠探原之論。全、董斤斤於●、漹之辨皆囈語也。又《說文》漹水入河,此《注》所敘入汾,而酈不辨者,入汾以入河,所謂互受通稱也。酈氏引古書,此例甚多。漹水又會嬰侯之水,《山海經》《北次三經》稱,謁戾之山,嬰侯之水,出於其陰。會貞按:《元和志》,麓台山在平遙縣東南五十二里。《寰宇記》,謁戾山一名麓台山,在今平遙縣東南四十七里,中都水出焉。一五此《注》言嬰侯水流徑中都縣,謂之中都水。《寰宇記》則云,中都水出麓台山。蓋至酈氏後,山變名而水源亦改稱矣。北流注于祀水。朱祀訛作汜,趙同,戴改。按:《大典》本、明抄本並作祀,《北次三經》文。水出祀山,朱水作右,趙同,戴改。其水殊源共舍,朱共舍訛作其合,趙改其作共,戴改共舍。會貞按:注屢見合舍之文,共舍,猶合舍也。注于嬰侯之水,董佑誠曰:今平遙縣東南十五里有源祠水,北注中都水,疑即祀水也。會貞按:《注》稱祀水右出祀山,則在中都水之北,今源祠水注中都水,則在中都水之南,非古之祀水也。宜以平遙縣東之賀水當之。亂流徑中都縣南,董佑誠曰:此故縣也,見下。俗又謂之中都水。
31 侯甲水注之,水發源祁縣胡甲山,朱源作原,祁作平。《箋》曰:孫云,按《漢 地理志》,太原郡有原平縣。趙云:按非也。原當作源,平當作祁,侯甲水發源太原之祁縣耳。戴改同。孫星衍曰:《元和志》,胡甲水東南自潞州武鄉界,流入祁縣。胡侯一音之轉。胡甲山在今武鄉縣西北一百里。有長阪,守敬按:《寰宇記》引此,阪作嶺。謂之胡甲領,趙云:黃本作嶺。古領、嶺通用。即劉歆《遂初賦》會貞按:見《古文苑》二。所謂越侯甲而長驅者也。《寰宇記》引此越作登。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縣。侯甲水又西北,歷宜歲郊,董佑誠曰:當在今武鄉西北境。徑太谷,謂之太谷水。守敬按:《地形志》,祁縣有太谷水。《元和志》,胡甲水一名大谷水。《寰宇記》,太谷縣太谷山。《山海經》云少山。《晉地理記》云,少山即大谷水所出,經祁縣界。董佑誠曰,當在今太谷縣南。出谷西北流,徑祁縣故城南。守敬按:兩漢、魏、晉、後魏縣並屬太原。《地形志》,祁有祁城。《元和志》,漢祁縣在東南五里。《明一統志》,後魏徙今治。自縣連延,西接鄔澤,是為祁藪也。即《爾雅》《釋地》所謂昭餘祁矣。朱謂作為、祁作祈。趙改云:為當作謂,《爾雅》,祈,本作祁,古祁、祈通用。戴改同。守敬按:《方輿紀要》,昭餘祁藪水久涸。賈辛邑也。《漢志》,祁,晉大夫賈辛邑。《左傳 昭二十八年》,賈辛為祈大夫。汪遠孫云,故晉大夫祁午邑,以邑為姓,其為後賈辛邑。辛貌醜,妻不為言,與之如皋,射雉,雙中之,則笑也。
32 朱《箋》曰:據《左傳》,貌醜者自是賈大夫,非賈辛也。會貞按:《元和志》、《寰宇記》已駁《注》文之誤。《左傳》賈大夫射雉獲之,此作雙中,蓋酈氏以意改之。王莽之示縣也。又西徑京陵縣故城北,董佑誠曰:二《漢志》、《晉志》,縣屬太原郡。《地形志》,太原郡平遙有京陵城,是魏省京陵,改置平遙也。在今平遙縣東。王莽更名曰致城矣。於春秋為九原之地也。董佑誠曰:《注》以京陵為春秋九原之地,《日知錄》辨其非,而以太平西南二十五里九原山當之。守敬按:《三國志旁証》云,京陵,春秋時九京。劉昭《注》引《禮記》為証。顏師古《漢書 注》、《元和志》、《寰宇記》並從之。而《寰宇記》於正平縣即絳州治。下云,九京一名九原,晉大夫趙盾葬所。《禮記》謂趙文子觀處。是又一九原。《方輿紀要》因亦兩處並存,蓋疑不能定也。惟《日知錄》謂太平之九原山近是。又按:《隋志》,和順有九京山。《寰宇記》,九京山在和順縣西十里,即趙孟與叔向游處,此更迂遠,不合情事矣。故《國語》《晉語》曰:趙文子與叔向游於九原,會貞按:《國語》作九京,韋《注》,京當為原,晉墓地。觀酈氏下云,其故京尚存,知其本亦作京也。而《禮記 檀弓》、《韓詩外傳》並作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叔向曰:其陽子乎?文子曰:夫陽子行廉直會貞按:此從《國語》作廉直,而《檀弓》作並植,戴作並植,與殘宋本同。於晉國,不免其身,智不足稱。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見利不顧其君,仁不足稱。朱無此二十三字,趙同,戴增。吾其隨會乎?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進,不阿而退。朱師下有矣字,無此十六字。
33 趙同,戴增、刪。其故京尚存。朱故字訛在其字上,趙刪故字,戴乙轉。會貞按:殘宋本、《大典》本作其故。漢興,增陵於其下,故曰京陵焉。趙云:《方輿紀要》,平陶城,後魏改曰平遙,避太武嫌名。引《水經注》西胡內侵,徙居京陵。今本無之。侯甲水又西北,徑中都縣故城南,守敬按:兩漢、魏、晉縣並屬太原,後魏徙廢。董佑誠曰,《地形志》太原郡中都有榆次城,鄔有中都。是魏以中都入鄔縣,別於榆次置中都縣也,在今平遙縣西北。城臨際水湄,朱訛作臨城,趙乙云:臨城二字當倒互。全、戴乙同。《春秋 昭公二年》,晉侯執陳無宇於中都者也,守敬按:見《左傳》。漢文帝為代王,都此。守敬按:《史記 孝文帝紀》。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宮,殿上見光,赦中都死罪以下。守敬按:《漢書 武帝紀》。侯甲水又西合於嬰侯之水。朱無侯字,於作為。全、趙、戴增改。董佑誠曰:昭餘祁既涸,侯甲水亦獨入汾,不複會嬰侯水。今水出武鄉西北,徑祁、平遙南,東入於汾。會貞按:當作徑祁、平遙北,西入於汾。徑鄔縣故城南,會貞按:兩漢、魏、晉縣並屬太原,後廢。後魏複置,仍屬太原。董佑誠曰,《地形志》,鄔有鄔城,介休下亦有鄔城,蓋二縣之交,亦後魏徙治之証。在今介休縣東北。守敬按:《地形志》少重書故城者,此或鄔有兩徙歟?晉大夫司馬彌牟之邑也。按此《漢志》鄔縣下文,《左傳 昭二十八年》,司馬彌牟為大夫。謂之鄔水也。俗亦曰慮水,會貞按:《地形志》,鄔縣有慮水,入區夷澤。慮、鄔聲相近,故因變焉。
34 又西北入鄔陂,而歸於汾流矣。董佑誠曰:今中都水至介休東北鄔城泊入汾。
35 又南,過平陶縣東,縣詳《汶水注》。文水從西來流注之。《文水》篇見後。
36 汾水又南,與石桐水合,即綿水也。水出界休縣之綿山,會貞按:《一統志》,綿山在介休縣南四十里,洪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石桐水出其下。則綿山北麓,今又有洪山之名矣。北流徑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會貞按:《通典》,介休縣有介之推祠。《介休縣志》,在縣西門外。昔子推逃晉文公之賞,而隱於綿上之山也。會貞按:《左傳》杜《注》,界休縣南有地,名綿上。晉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綿為介子推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因名斯山為介山。會貞按:本《左傳 僖二十四年》,又參以《史記 晉世家》說。故袁山松《郡國志》會貞按:《晉書 袁山松傳》,著《後漢書》百卷。《隋》、《唐志》均著錄。曰:介休縣有介山,有綿上聚、會貞按:司馬彪《郡國志》同。戴刪下句有字,非也。一六子推廟。王肅《喪服要記》朱《箋》曰:《隋志》,王肅《喪服要記》一卷。曰:昔魯哀公祖載其父。孔子問曰:寧設桂樹乎?守敬按:馬驌《繹史》八十六引作挂樹,當是也。哀公曰:不也。桂樹者,起於介子推。子推,晉之人也。文公有內難,出國之狄,子推隨其行,割肉以續軍糧。後文公複國,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守敬按:子推《龍蛇歌》,見《呂氏春秋》、《史記》、《說苑》、《新序》、《琴
37 操》,其辭大同小異,大抵皆後人擬作。今錄《呂氏春秋》一首,有龍於飛,周徧天下,五蛇從之,為之承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一七文公始悟,當受爵祿。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燒死。守敬按:《莊子 盜跖》篇,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國人葬之,恐其神魂●於地,朱●訛作賈,《箋》曰:賈字脫誤,當作●●。《檀弓》,蒙袂輯屨,●●然來。《注》云,●●,目不明貌。全云:非也,蓋是●字之誤。趙、戴改霣。故作桂樹焉。吾父生於宮殿,死於枕席,何用桂樹為?余按夫子尚非璵璠送葬,會貞按:見《左傳 定五年》,璵璠作璠璵。安能問桂樹為禮乎?王肅此証,近於誣矣。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
38 又西南徑界休縣故城西,董佑誠曰:二《漢志》,界休屬太原郡。《晉志》,屬西河國,曰介休。《地形志》,晉亂,罷,太和八年複,有介休城,是後魏徙治也。故城在今介休縣東南。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城東有徵士郭林宗、朱子浚惠氏《後漢書補注》引《林宗別傳》,作子俊。二碑。《地形志》,西河郡介休,有郭林宗墓。《元和志》,林宗墳在縣東三里。《一統志》,郭泰墓在介休縣東五里,宋衝墓在縣西南靳村。宋衝以有道司徒征。戴云:按此句有脫誤,未詳。會貞按:《晉書 庾峻傳》,祖乘,漢司徒闢,有道征,皆不就,然則有道為司徒屬官,當倒互。一八林宗,縣人也。朱無人字,《箋》曰:脫一
39 人字。戴、趙改。會貞按:《高士傳》,林宗與同縣宗仲至京師,從屈伯彥學。宗仲乃宋衝之誤。闢司徒舉太尉,以疾辭。會貞按:《林宗》本傳,司徒黃瓊闢,太常趙典舉有道,並不應,與此異。《注》當指林宗,而惠氏以為指宋衝,非也。其碑文朱有之字,《箋》曰:之字疑衍。戴、趙刪。守敬按:《大典》本無之字。云:將蹈洪崖之遐跡,紹巢、由之逸軌,翔區外以舒翼,超朱作起,《箋》曰:一作超。全、趙、戴改超。守敬按:《隸釋》作超。天路戴依《隸釋》改衢。以高峙。稟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戴改三作二。建寧四年戴改四作二。正月丁亥卒。趙云:按《漢隸字源》載此碑,作乙亥。《文選》同。《後漢書 靈帝紀》,建寧四年正月甲子,是有乙亥,無丁亥,《注》文誤。守敬按:《隸釋》載此碑作年四十有三,建寧四年正月丁亥卒,宋時太碑尚存,洪氏親見其碑,與酈氏合,故無說。而戴氏據《後漢書》本傳,及《文選》改四十三為四十二,改四年為二年。考《通鑒目錄》,建寧二年正月甲辰朔,無丁亥,惟四年正月甲子朔,則二十四日為丁亥。而趙氏乃云,有乙亥,無丁亥,尤誤。袁宏《後漢紀》於建寧二年九月以後,三君、八俊之死,郭泰私為之慟曰,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漢室滅矣。《通鑒》系於二年十月,是則建寧二年,林宗尚存。酈氏目驗石刻,云卒於建寧四年正月,年四十三,為得其實。不得以範《書》、《文選》改之。章懷《注》引謝承《書》,泰以建寧二年正月卒,亦誤。今有碑本在山東濟寧,作建寧二年正月乙亥,按二年正月甲辰朔,亦無乙亥,此偽本不足據。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痛,乃樹碑表墓,昭銘景行雲。陳留蔡伯喈、範陽盧子干、扶風馬日磾等,蔡邕字
40 伯喈,盧植字子干,《後漢書》並有傳。馬日磾,馬融族孫,《後漢書》附《融傳》。遠來奔喪,持朋友服。朱脫持字,戴增,趙據《隸釋》校增。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有持字。心喪期年者,如韓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餘門人,著錫衰者千數。其碑文故戴刪其碑文故四字。守敬按:此四字是酈氏語,當作故其碑文,傳寫者誤以故字錯入文字下,《隸釋》亦沿其誤,戴氏竟刪之,非也。蔡伯喈謂盧子干、馬日磾曰: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惟郭有道無愧於色矣。守敬按:詳見《後漢書 郭太》本傳。《元和志》,周武帝時,除天下碑,惟林宗碑詔特留。蓋有感於伯喈言。汾水之右,有左部城,守敬按:《寰宇記》,左部城在孝義縣南二十五里。今縣治即宋城。側臨汾水,蓋劉淵為晉都尉所築也。守敬按:《晉書 劉元海載記》,魏武分匈奴之眾為五部,以元海父豹為左部帥。晉太康中,改置都尉,左部居太原茲氏。會豹卒,以元海代為左部帥。
41 又南過冠爵津。黃本、吳本作寇爵,云:一作冠。朱《箋》曰:《御覽》引此作冠。戴、趙改。守敬按:殘宋本作冠,《寰宇記》引同。又《初學記》八引作鶴,蓋鸛之誤,鸛、冠音同。
42 汾津名也,守敬按:《初學》八、《寰宇記》引此並作汾水關名也,蓋誤。《御覽》六十四引作汾津。在界休縣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會貞按:《通鑒》,陳太建八年,周伐齊,遣齊王憲將兵二
43 萬,守雀鼠谷。《隋志》,永安縣有雀鼠谷。《寰宇記》引《冀州圖》云,穀在孝義縣南二十里,長一百十里,南至霍邑縣界。數十里閒,道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梁朱《箋》曰:《御覽》引此偏作編。守敬按:《御覽》六十四引作編,一九而《御覽》四十五、《寰宇記》、《通鑒 注》引並作偏。閣道,累石就路,守敬按:朱累作累,戴、趙同。殘宋本、明抄本作累,《御覽》四十五、六十四,《通鑒 注》引並同,又《御覽》四十五就作成。縈帶岩側,或去水一丈,朱脫水字。《箋》曰:《御覽》引云,或去水一尺。孫潛云:一丈字不誤。戴、趙增水字。守敬按:殘宋本、明抄本並有水字。《御覽》六十四、《通鑒 注》引並作一丈。或高五六尺,朱脫五字,尺訛作丈。《箋》曰:《御覽》引云,或高五六尺。戴、趙增改。守敬按:宋本《御覽》、《通鑒 注》引並有五字,而作丈,亦誤。上戴山阜,下臨絕澗,俗謂之為魯般橋,蓋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嶮也。全、戴嶮作險。
44 又南入河東界,河東郡詳《涑水注》。會貞按:《續漢志》太原、河東二郡,以介休、永安二縣分界。又南過永安縣西。
45 故彘縣也。守敬按:此句及下漢順帝云云,並《郡國志》文。前漢縣屬河東郡。《一統志》,今霍州東北。周厲王流於彘,守敬按:見《周語》,又見《左傳 昭二十六年》。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黃城。漢順帝陽嘉三年,改曰永安縣。守敬按:《宋志》作二年改。後漢縣仍屬河東郡,魏、
46 晉屬平陽郡。《地形志》,永安郡建義元年置,治永安城。永安縣,真君七年,並禽昌,正始二年複屬,治仇池壁。《寰宇記》,魏末複還治,當在酈氏後,置永安郡時矣。《一統志》,今霍州治。霍伯之都也。
47 歷唐城東。朱此四字作《注》,全、趙同。戴改《經》,云:四字原本及近刻並誤入《注》內。接霍伯之都也下,以體例考之,乃《經》之書法,與《注》異,今改正。董佑誠曰:本《注》引薛瓚注《漢書》云,堯所都也,東去彘十里。《詩 正義》引作東于彘十里,則在彘東,汾水不得出其東,《正義》本誤也。城在今霍州西。
48 瓚注《漢書》云,堯所都也。東去彘十里。會貞按:此《注》當在《漢志》彘縣下,師古刪之,而於晉陽引臣瓚曰,所謂唐,今河東永安是也,去晉四百里,乃鈔變瓚說。《一統志》,臣瓚以為此唐所都,惟師古是之,諸家皆以為誤也。汾水又南,朱作東,全、趙同,戴改。與彘水合,水出東北太嶽山,會貞按:《禹貢》,至於太嶽。《地形志》,汾州介休有太嶽山祠。《一統志》,霍山在霍州東南,盤踞二百餘里,南接趙城、洪洞二縣界。彘水出州南五里石鼻穀。《禹貢》所謂岳陽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飛廉墓。朱無墓字,《箋》曰:脫墓字。全、趙、戴增。守敬按:《史記 秦本紀 集解》,皇甫謐云,去彘縣十五里,有飛廉塚,常祠之。《一統志》,在霍州東。飛廉以善走事紂,朱無飛廉二字,《箋》曰:脫飛廉二字,全、趙、戴增。惡來以朱無以字,《箋》曰:疑脫以字。全、趙增。多力見知。周王伐紂戴周下增武字。兼殺惡來。飛廉先為紂使北方,守敬按:《史記 秦本紀》,是時,蜚廉為紂
49 使北方。徐廣曰,皇甫謐云,作石槨於北方。當因下石棺而附會之。劉伯莊遂謂霍太山在紂都之北,更為牽涉。酈氏以石為使,於情事為合。《御覽》五百五十一引《史記》亦作使,豈六朝相傳《史記》異本耶?抑即從《水經注》改訂耶?還無所報,乃壇於霍太山,守敬按:《漢志》,彘縣霍太山在東。而致命焉。得石棺,守敬按:《史記》云,為檀霍太山而報,得石棺。《正義》,報云得石棺。酈以為致命,深得其旨。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汝石棺以葬。守敬按:以葬,今本《史記》作以華氏,《索隱》謂光華其族,迂曲,不如酈氏所訂。死遂以葬於《箋》曰:於疑作焉。全、趙、戴改焉。守敬按:《史記》本作遂葬於霍太山,朱氏截下三字屬下讀。遂疑於為焉,全、趙、戴亦不考《史記》,徑改為焉,失之。霍太山。守敬按:以上見《史記 秦本紀》。有嶽廟,廟甚靈,會貞按:《地形志》,永安有霍山祠。《元和志》,霍山廟在趙城縣東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靈驗。廟在今趙城縣東南。烏雀不棲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靈泉,會貞按:《一統志》,靈泉在州東霍山三十里,今名打鼓泉。以供祭祀,朱祀作事。趙云:孫潛校改祀。會貞按:《御覽》七十引作事,而《寰宇記》、《廣博物志》則並引作祀。鼓動則泉流,聲絕則水竭。二〇《寰宇記》引水作泉。湘東郡詳《湘水注》。陰山縣縣詳《 水注》。有侯曇山,侯曇山,亦見《 水注》。上有靈壇。壇前有石井,深數尺,居常無水,及臨祈禱,則甘泉湧出,周用則已,守敬按:《御覽》一百八十
50 九引《幽明錄》,山陰縣九侯神山,上有靈壇,壇前有古井,常無水,及請告神,水即湧出,供用足乃複漸止。又《御覽》一百八十九引《郡國志》稱衡州侯曇山,稱石井。古湘東即唐宋衡州,則《御覽》引《幽明錄》山陰為陰山之誤,侯神山為侯曇山之誤,有與九聲近致誤,石與古形近。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徑觀阜北,故百邑也。原過之從襄子也,受竹書於王澤,以告襄子。襄子齋三日,朱日作月,《箋》曰:舊本作日。戴、趙改。親自剖竹,有朱書曰,余霍太山山陽侯,天使也。朱作天史,《箋》曰:宋本作天使,《史記》同,戴、趙改。二一三月丙戌,餘將使汝反滅智氏,汝亦立我於百邑也。戴刪也字。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滅智氏,祠三神於百邑,使原過主之,守敬按:以上《趙世家》文。世謂其處為觀阜也。會貞按:《括地志》,三神祀,今名原過祠,在霍山側。《寰宇記》,觀堆祠在霍邑縣東南三十里,堆高二里,周回十里,俗謂其處為觀阜。《一統志》,觀堆祠在霍州東南。彘水又西流,徑永安縣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汾水。
51 汾水又南,徑霍城東,守敬按:《霍州志》,霍城在霍州西南十六里。故霍國也。昔晉獻公滅霍,趙夙為御,霍公求奔齊,朱公求作求公,下同,《箋》曰:求公當作哀公。趙云:按《史記 趙世家》是霍公求,徐廣曰,求一作來。蓋字倒互耳。守敬按:朱氏疑求公為哀公之誤,以求無謚法
52 也。然《史記》明作公求,正不必別生枝節。晉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為祟,使趙夙召霍君奉祀,晉複穰也。戴刪也字。守敬按:以上《史記 趙世家》文。蓋霍公求之故居也。
53 汾水又徑趙城西南,董佑誠曰:《地形志》,永安縣有趙城。《寰宇記》,趙城在趙城縣南三十五里。按今縣治南至洪洞縣治三十五里。洪洞治即宋治。今趙城治又視宋城稍移而北,記所云三十五里,當有誤字。或即義寧所置縣,在宋城之西三里,今縣之西南也。穆王以封造父,趙氏自此始也。守敬按:見《史記 趙世家》。
54 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守敬按:《御覽》四十五引《隋圖經》,霍山在洪洞縣東北,霍水出焉。《一統志》,霍水源出霍山南麓。董佑誠曰,今為趙城縣霍山西麓。發源成潭,闊七十步,朱 作漲,全、趙、戴同。守敬按:《御覽》、《寰宇記》引此並作 。今訂。而不測其深。西南徑趙城南,西流注于汾水。趙云:《寰宇記》洪洞縣下引《水經》云,霍水出趙城縣東三十八里,廣勝寺大郎神西,流至洪洞縣界。與今本異。
55 又南過楊縣東。
56 澗水朱作間水,《箋》曰:克家云,疑作澗水。全、趙、戴改澗。趙云:按嘉靖《洪洞縣志》,澗河,其源二,出岳陽安吉嶺與金堆里。《水經注》曰,澗水東出穀遠縣西山,徑楊縣,西流入於汾,是也。會貞按:
57 明《地理志》,岳陽縣北有澗水。東出穀遠縣縣詳《沁水注》。西山,董佑誠曰:穀遠城在今沁源縣南門外。今澗水出岳陽縣東北堆金嶺,為漢穀遠縣西境。西南徑霍山南,又西徑楊縣故城北,朱楊縣二字訛在霍字上,全刪楊縣二字,二二趙又於故城上增楊縣二字,戴訂。守敬按:戴訂是也。兩漢縣屬河東郡,魏、晉屬平陽郡,後罷。後魏複置,屬永安郡,在酈氏後,據下文,酈氏時屬平陽郡。《地形志》,楊治楊城。《平陽府志》,在洪洞縣東南十五里範村,又名危城村。晉大夫僚安之邑也。朱僚安訛作僚公去安,《箋》曰:《郡國志》云,河東郡楊縣有高梁亭。晉羊舌大夫叔向邑也。二三此云僚公去安,誠所未詳。全氏引顧炎武云:《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僚安為楊氏大夫,則公去二字為衍文無疑。趙、戴並依刪,是也。朱氏但知《郡國志 注》楊縣為叔向邑,而未檢《左傳》其後分為僚安之邑,故云未詳。朱氏博極群書,而有此失,古人所以有目睫之論也。應劭曰:故楊侯國。守敬按:《漢志》楊縣顏《注》引應說。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於汾水。汾水徑楊城西,不於東矣。守敬按:此駁《經》過縣東之文。《魏土地記》曰:平陽郡,治楊縣,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58 西南過高梁邑西。
59 黑水出黑山,守敬按:《元和志》,黑山今名烏嶺山,二四在神山縣東四十四里,黑水出焉。《一統
60 志》,黑山在浮山縣北四十里,接岳陽縣界。西徑楊城南,又西與巢山水會。《山海經》曰:牛首之山,勞水出焉,西流注于潏水,守敬按:《中山經》文。疑是水也。孫星衍曰:按《山海經》道里,酈君所証是也。而世以《山海經》勞水為是關中之水,非也。守敬按:郭《注》,今長安西南有牛首山。不知此《中山經》文,在霍太山之南,不得在關中。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東南出巢山東谷,守敬按:《元和志》,潏水今名三交水。《一統志》,崇山在襄陵縣東南四十里,三交水出焉。則崇山即巢山,三交水即巢山水也。北徑浮山東,守敬按:《元和志》,浮山在襄陵縣東南七里。《臨汾縣志》,山在縣東南。又西北流與勞水合,亂流西北,徑高梁城北,西流入於汾水。
61 又南,戴又上增汾水二字。徑高梁故城西,會貞按:《郡國志》,楊縣有高梁亭。《地形志》,平陽有高梁城。《平陽府志》,城在府東三十七里,高梁都程黃里。故高梁之墟也。會貞按:《左傳 僖十五年》,晉史蘇繇曰,明年,其死於高梁之虛。《春秋 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納公子重耳於晉,害懷公於此。會貞按:見《左傳》。《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三年,朱作三十年,《箋》曰:今本《竹書》作二十年。沈炳巽云:按《竹書》是十三年。二五趙、戴改十三。會貞按:《史記 趙世家》,出公十七年奔齊。徐廣曰,《年表》云,出公立十八年,或云二十年,又《竹書》一本,周貞定王十一年,出公出
62 奔齊,正出公之十七年。《索隱》引《紀年》云,出公二十三年奔楚,文雖歧出,總之,出公無三十年,則三十字誤無疑。今本《竹書》系於周貞定王七年,當出公之十三年,而《竹書》附《注》,一本,出公二十年,《箋》說所本,蓋訛十三為二十,朱又訛二十為三十耳。智伯瑤城高梁。今本作晉荀瑤城南梁。漢高帝十二年,以為侯國,封恭侯酈疥於斯邑也。朱疥訛作介。趙改云:本《表》作疥。全、戴改同。守敬按:《史》、《漢表》同。《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魏無知封高梁侯,以薦陳平功也,當亦在高祖末年,豈又奪以封疥乎?《睢水注》引《陳留風俗傳》,酈食其封高陽侯,疥襲封。當亦是高陽。
63 又南過平陽縣東。
64 汾水又南,徑白馬城西,魏刑白馬而築之,故世謂之白馬城。守敬按:《一統志》,白馬故城即今平陽府治。今平陽郡治。守敬按:《地形志》,平陽郡,太和十八年罷。又云,建義元年,改唐州為晉州,治白馬城,則在酈氏後。
65 汾水又南,徑平陽縣故城東,守敬按:兩漢縣屬河東郡,魏晉屬平陽郡。後魏太平真君中省,太和中複置,仍屬平陽,皆在今臨汾縣西南。據《地形志》,晉州治白馬城。平陽縣,州治。《寰宇記》,魏建義元年,晉州移故平陽城東北二十里白馬城為理。縣蓋與州同移,是縣徙治在酈氏後矣。晉大夫趙 之故邑也。《左傳 昭二十八年》,趙朝為平陽大夫。應劭曰:縣在平河之陽,堯舜並都之也。守敬按:《漢志》顏《注》引應劭曰,堯都也,在平河之陽。又《史記 五帝本紀 集解》引
66 皇甫謐曰,舜所都,或言平陽。此注《河水四》引之。《元和志》、《御覽》《州郡九》、《寰宇記》並稱平水之陽,二六疑應《注》訛水為河,而此沿之。《竹書紀年》晉烈公元年,守敬按:今本《竹書》周威烈王七年。韓武子都平陽。守敬按:《史記 韓世家》,貞子徙居平陽。《索隱》曰,《系本》作平子。又云,景子居平陽。而《呂覽》《任數》高誘《注》謂武子都宜陽。二七漢昭帝封度遼將軍範明友為侯國,守敬按:《漢表》,元鳳四年封。錢大昕云,《漢表》,明友本封平陵侯,其地在南陽之武當,不在河東也。趙據《名勝志》引《注》,漢字下增漢初,曹參擊魏王豹走之,盡有魏地,後封列侯,食邑平陽,固斯境矣。二十五字。王莽之香平也。魏立平陽郡,朱魏訛作晉,全同。趙亦作晉而辨之云:按《三國志 魏書 三少帝紀》,齊王芳正始八年夏五月,分汾東之汾北十縣為平陽郡。非始於晉也。戴改魏。守敬按:《寰宇記》引《晉書地道記》,魏立平陽郡。治此矣。晉平陽郡亦治此。水側有堯廟,會貞按:《魏書 地形志》,平陽有堯廟。《孝文帝紀》,太和十六年,詔祀唐堯於平陽,二十一年,又詔修堯廟。廟前有碑。朱無廟字。趙據《名勝志》增,全、戴增同。《魏土地記》曰:平陽城東十里,汾水東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堯神屋石碑。會貞按:《元和志》,堯廟在臨汾縣東八里,汾水東。《寰宇記》,《堯碑》云,舊在汾水西,晉元康中移於汾水東。唐顯慶三年移就今廟。《臨汾縣志》,在今縣東南八里。永嘉三年,劉淵徙平陽於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
67 分,《御覽》、《寰宇記》並作高一寸二分。龍紐,其文曰:有新寶之印,《寰宇記》寶作室。二八王莽所造也。淵以為天授,《御覽》作獻者因增淵海光三字。淵以為己瑞,大赦。改永鳳二年為河瑞元年。會貞按:自永嘉三年以下,並《前趙錄》文,引見《御覽》六百八十二及《寰宇記》。
68 汾水南與平河水合,水出平陽縣西壺口山,朱上句平河水作平陽,全、趙、戴改平水;下句平陽下無縣字,全、趙同,戴增。會貞按:《初學記》八引此《注》云,平河水出平陽縣西壺口山,蓋約注兩句為文。《寰宇記》稱,汾水又南與平河水合流,即用《注》文,則上句本作平河水,下句脫縣字,今參訂。《元和志》,平山一名壺口山,在臨汾縣西八里,平水出焉。《一統志》,平山在臨汾縣西南。《尚書》《禹貢》所謂壺口治梁及岐也。趙云:《禹貢錐指》曰,冀州有三壺口,一在吉州西南,《禹貢》之壺口也。一為汾陰縣西南之平山,平水所出,亦名壺口山,又名姑射山,酈道元謬以為《尚書》之壺口。一在長治縣東南。《左傳 哀公四年》,齊國夏伐晉,取壺口。杜《注》,潞縣東有壺口關。潞縣即今潞城縣,關以山為名。此二山皆非《禹貢》之壺口也。又曰,壺口山,《漢志》在北屈縣東南。《括地志》云,在吉昌縣西南五十里。吉昌,今吉州也。後魏延興四年,於此置定陽郡及縣。《元和志》云,北屈故縣在定陽郡北二十里,今州直北之地,山當在其西南,《漢志》云東南,誤也。董佑誠曰:《漢志》壺口在北屈,為《禹貢》之壺口。此《注》以平陽之壺口當之。《禹貢錐指》已辨其誤。酈氏
69 篤守班《志》,何以忽生異文?蓋魏、晉之北屈移治平陽,本非漢縣,故北屈之山亦誤移於此。魏收《地形志》以禽昌為二漢北屈,是北屈徙治,當時罕知之者。酈氏不察,故亦有此誤。《元和志》,平山一名壺口山。今平山在臨汾縣西南,而臨汾治即白馬城,以《地形志》禽昌即北屈,《寰宇記》,禽昌在白馬城証之。蓋誤以魏、晉北屈縣西南之山,當二漢北屈縣西南之山也。《漢志》,壺口山在北屈東南,《禹貢錐指》謂在西南,而斥《漢志》為非,以此《注》致誤之由推之,則知《漢志》本作西南矣。守敬按:《御覽》四十五引《隋圖經》云,平山在平陽,一名壺口山,《尚書》謂壺口治梁及岐是也。今平山在臨汾西南,正當《漢志》北屈之東南。《漢志》言壺口在北屈東南,鄭《注》引《地理志》同。《水經山水澤地所在》同。酈氏所言,正其篤守班《志》處。自《括地志》有在吉昌西南五十里之說,《元和志》、《寰宇記》因之。胡渭以下,眾口一聲,反謂酈氏為誤,並謂班氏所云東南當作西南。不知《括地志》所指之山,即《水經注》之孟門山,以孟門為壺口,荒矣!嗟乎!《禹貢》為懸日月之書,班氏述今古文家言,酈氏網羅舊聞,何敢妄下雌黃。後人不信班、酈,竟以魏王泰之一言,橫生異議,吾為班、酈齒冷也。又董氏解北屈有移徙,誠是。然酈氏未以北魏所徙之北屈為漢置,《河水注》以採桑津置於北屈之下,何嘗與《漢志》立異?總之,西南二字,橫於胸中,細密如董氏亦為所惑。其水東徑狐谷亭北,守敬按:《左傳》杜預《注》,臨汾縣西北有狐谷亭,而《續漢志》劉《注》,汾陰縣西北有狐谷亭。汾陰與狐谷地不相接,誤甚。當是臨汾下文,傳鈔者錯入汾陰下也,在今襄陵縣西。春秋時,狄侵晉取狐 者也。守敬按:見《左傳 僖十六年》。又東,徑平陽城南,東入汾,俗以為晉水,非也。董佑誠曰:《地形志》,平陽
70 有晉水。《寰宇記》引《冀州圖》平水即晉水,皆俗說也。會貞按:《括地志》亦云,平平下原衍陽字。河水一名晉水。
71 汾水又南歷襄陵縣故城西,守敬按:兩漢縣屬河東郡,魏、晉、後魏屬平陽郡。《一統志》,在襄陵縣東南二十五里。二九晉大夫卻犨之邑也,守敬按:《史記 秦本紀 正義》引闞駰《十三州志》,襄陵,晉大夫卻犨邑也。故其地有犨氏鄉亭矣。守敬按:亭見《漢志》。今本《漢志》,犨誤作班。三〇《平陽府志》,亭在襄陵縣東南,今遺址尚存。西北有晉襄公陵,朱脫此七字。趙增云:《漢書 地理志》,河東郡襄陵縣《注》,應劭曰,襄陵在西北。師古曰,晉襄公之陵,因以名縣。全氏校本,縣上補西北有晉襄公陵七字,戴增同。《一統志》,襄公墓在襄陵縣南十五里。縣蓋即陵以命氏也,朱氏訛作世,戴改。趙據黃本改。戴、趙並改名為命。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原是氏字。王莽更名曰幹昌矣。三一
72 又南過臨汾縣東。董佑誠曰:臨汾見古水下。
73 天井水出東陘山西南,北有長嶺,嶺上東西有通道,即鈃 也,會貞按:《隋志》,翼城有東陘山。《一統志》,烏嶺山在翼城縣東北六十五里,即《水經注》之東陘山。有合水,源出臥龍山,蓋即故天井水也。《穆天子傳》六曰:乙酉,天子西絕鈃 ,西南至盬,是也。朱
74 作蹬,盬訛作鹽,《箋》曰:《穆天子傳》作 ,鈃音邢,郭《注》,即井鈃之山。戴、趙改 ,改盬。其水三泉奇發,西北流,總成一川,會貞按:《一統志》,與溫泉諸水合而成流。西徑堯城南,會貞按:《括地志》,唐城在翼城縣西二十里,徐才《宗國都城記》云,帝堯之裔子所封。《元和志》、《寰宇記》並同。其城當在澮水北,此堯城在天井水北,則遠在翼城之西北,蓋別一城也。又西流入汾。朱流作汾,趙南下增流字,戴改流。會貞按:殘宋本、明鈔本作流。董佑誠曰,古水故溝,東流入汾,當在此下。
75 又屈從縣南西流。
76 汾水又徑絳縣故城北。守敬按:前漢縣屬河東郡,後漢改曰絳邑,仍屬河東郡,魏、晉屬平陽郡,後魏廢。《一統志》,在曲沃縣西南。絳縣互見《澮水注》。董佑誠曰,按此絳為新田,二漢皆治此,屬河東郡。《詩譜》,晉穆侯遷絳,孝侯改絳為翼。後魏置北絳郡,今為翼城。《史記 晉世家》,城聚,都之,命曰絳。後魏於此置南絳縣,今為絳縣,《春秋大事表》云,《左氏》城聚,城絳,非一地,《史記》混而一之,誤。《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朱作梁武王,《箋》曰:當作梁惠成王,趙改。戴仍。守敬按:梁有惠成王而無武王,今本《竹書》,系此於周顯王二十三年,適當惠成王二十五年。戴何以不改?孔刻戴本作惠成王。絳中地坼,西絕於汾。
77 汾水西徑虒祁宮北,宮詳《澮水注》。橫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徑五
78 尺,裁與水平,蓋晉平公之故梁也。會貞按:酈意蓋謂平公築虒祁宮時,並造此梁。《一統志》,故梁在絳州城北。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敗也,又西徑魏正平郡南,會貞按:《地形志》,正平郡故南太平,神 元年改為征平,太和十八年複。《一統志》,在絳州西南。故東雍州治,朱脫雍字,趙據《地形志》增,全、戴增同。太和中,皇都徙洛,會貞按:太和十九年,自代遷洛,詳《魏書 孝文帝紀》,亦見《穀水注》。罷州立郡矣。會貞按:《地形志》,東雍州,世祖置,太和中罷。又云,天平初複,則酈氏後又置此州。又西徑王澤,朱作正橋,《箋》曰:一作王。趙改王橋,戴改王澤,云:考原過受竹書於王澤,即此地。會貞按:王澤詳《澮水》篇。澮水入焉。會貞按:《澮水》篇見後。
79 又西過長修縣南。
80 汾水又西與古水合,水出臨汾縣故城西,朱出上無水字,趙據胡渭校增,全、戴增同。守敬按:兩漢縣屬河東郡,魏、晉、後魏屬平陽郡。《一統志》,在絳州東北。黃阜下,守敬按:《通鑒》,隋義寧元年,李淵入臨汾郡,宿鼓山。胡《注》,鼓山在絳郡北。鼓、古音同,蓋即古水所出之黃阜也。《一統志》,古水在絳州西北古山下,亦名鼓堆泉。其大若輪,西南流,故溝橫出焉,朱溝橫訛作橫溝,趙乙云:橫溝二字當倒互。全、戴乙同。東注于汾,今無水。會貞按:
81 宋薛宗孺《梁令祠記》,隋開皇十六年,臨汾令梁軌,跡故道,開渠十二,灌田五百頃。當即因此故溝而廣開之。又西南徑魏正平郡北,又西徑荀城東,守敬按:《一統志》,城在絳州西十五里。古荀國也。守敬按:《漢志》栒邑,顏《注》,臣瓚曰,今河東有荀城,古荀國。《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也。趙氏下補黯是為荀叔五字,云:以《漢志 注》應劭引《汲郡古文》校增。全增同。守敬按:此《漢志》栒邑《注》,臣瓚所引,非應劭,應劭時無《汲郡古文》,且酈氏引古文不必全也,何用增?古水又西南入於汾。董佑誠曰:今古水出絳州西北,南入汾。隋、唐後,穿渠溉田,故道多易。
82 汾水又西南,徑長修縣故城南,守敬按:前漢縣屬河東,後漢省。《一統志》,在絳州西北三十里。漢高帝十一年,以為侯國,封杜恬也。朱杜訛作莊,趙改云:《史》、《漢表》俱作杜恬,莊字誤。全、戴改同。又《索隱》曰:一云杜恪。有修水出縣南,守敬按:《一統志》,泉掌泉在絳州西北三十里,即修水,分支灌田。而西南流入於汾。
83 汾水又西徑清原城北,會貞按:《左傳》杜《注》,河東聞喜縣北有清原。而《寰宇記》云,在安邑縣北,五十里,稍未合。又引《冀州圖》在稷山縣西北二十里,方位全乖,當有訛文。在今稷山縣東南。故清陽亭也。會貞按:《魏志 裴潛傳》,封清陽亭侯。潛,聞喜人,此為聞喜地,當即潛所封也。城北
84 有清原,晉侯搜清原作五軍三二處也。朱五作三,戴、趙同。會貞按:見《左傳 僖三十一年》,是作五軍以禦狄,此三字誤,今訂。
85 汾水又徑冀亭南。董佑誠曰:元王思誠《圖記》,冀亭在河津縣北十五里。按冀亭在華水及稷山東,不得在河津北。《續漢志》,皮氏有冀亭。杜預曰,在縣東北。諸家俱以稷山為漢聞喜地,故皮氏專屬河津,《續漢志》,聞喜有董池陂、稷山亭。涑水、洮水皆不及汾北,則今稷山當為皮氏東境,冀亭即在界中。昔臼季使,過冀野,見卻缺耨,其妻饁之,相敬如賓。言之文公,文公命之為卿,複與之冀,會貞按:見《左傳 僖三十三年》。京相璠曰:今河東皮氏縣有冀亭,古之冀國所都也。杜預《釋地》曰: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亭。會貞按:此《左傳 僖二年》冀《釋例》文。皮氏,兩漢屬河東,晉屬平陽。據《輿地廣記》謂魏屬平陽。考平陽郡,魏正始八年立,京、杜說不同者,蓋京成書在未改隸平陽之先,杜成書在改隸平陽後也。即此亭也。
86 汾水又西,與華水合,水出北山華谷,會貞按:《通鑒》,陳太建二年,周勛州刺史韋孝寬曰,齊若來圖汾北,我必失地,今宜速於華谷及長秋築城,以杜其意。事不行。齊斛律光果出晉州道,於汾北築華谷、龍門二城。即此華谷也。此華谷在汾北,與《涑水注》之在汾南者異。《一統志》,華水在稷山縣北,亦曰清水,亦曰黃華谷 。西南流,徑一朱《箋》曰:一,一作於。故城西,
87 俗謂之梗陽城,非也。梗陽在榆次,詳本篇前文。非在此。朱三字作在此非,全同。《箋》曰:宋本作非在此。趙依改,戴非改不。會貞按:殘宋本、《大典》本作不在此。按故漢上谷長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倉頡之後,守敬按: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証》引《地記》云,倉頡姓侯岡氏,其後居馮翊衙縣。而《隸釋 金鄉長侯成碑》云,周文王之後,封於鄭,鄭共仲賜氏曰侯,與此異。逾殷歷周,朱歷訛作立,《箋》曰:疑作歷。趙、戴改。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作歷。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顯齊、秦,晉卿士蒍,斯其裔也。朱胄作裔,《箋》曰:一作胄。戴改。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作胄,《晉語 注》,士薦,劉累之後。梁玉繩《漢書人表考》謂此碑稱倉頡之裔,恐非。食採朱採作於,《箋》曰:宋本作採。戴、趙改。華陽,今蒲阪北亭,即是城也。董佑誠曰:城在今稷山縣西北二十里,為華谷鎮。其水西南流,注于汾。
88 汾水又徑稷山北,守敬按:《左傳》杜《注》,聞喜縣西有稷山。《隋志》,夏縣有稷山。《元和志》,在稷山縣南五十五里。在今稷山縣南五十里。在水南四十許里,山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一十五里。介山詳下。山上有稷祠,《元和志》,稷祠在稷山縣南五十里稷山上。山下稷亭,守敬按:當作山下有稷亭。《釋例》,聞喜縣西有稷山亭。《續漢志》,聞喜縣有稷山亭。劉《注》,在縣西五十里。《春秋 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晉,晉侯治兵於
89 稷,以略狄土,朱無伐晉晉侯四字,全、趙同。《箋》曰:孫汝澄云,按《左傳》,秦桓公伐晉,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戴增四字。是也。
90 又西過皮氏縣南。
91 汾水西徑鄈丘北,朱鄈訛作鄧,下同。趙云:何焯云,鄧當作鄈。顏師古曰,鄈與葵同。《漢舊儀》作葵上。《宋史 鎮王元偓傳》,上登鄈邱亭,是也。守敬按:錢大昭云,《說文》,鄈,河東臨汾地,即漢之所祭后土處。鄈,正字,脽,借用字。《漢舊儀》又作葵。司馬貞曰,蓋河東人呼誰與葵同耳。道元分鄈丘與脽為二,汾陰脽見下。《一統志》,丘在萬泉縣東北,介山之北。故漢氏之方澤也。賈逵逵字景伯,扶風平陵人。《後漢書》有傳。云:漢法,三年祭地汾陰方澤。澤中有方丘,故謂之方澤,丘即葵丘也。守敬按:《漢舊儀》,漢法,三年一祭地於河東汾陰后土宮,宮曲入河,古之祭地澤中方丘也。名汾葵,一曰葵丘也。許慎《說文》稱,從邑,癸聲。朱癸訛作發,《箋》曰,當作登。戴改癸。趙據《說文》改。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作癸。河東臨汾地名矣,在介山北,會貞按:《漢志》,汾陰,介山在南。師古曰,山在汾陰縣東北。《一統志》,在萬泉縣東十五里。山即汾山也。會貞按:汾山無考。《寰宇記》,介山一名孤山。據下文穎稱其山特立,則介、孤皆以形得名。汾與孤相似,疑為孤之誤。文穎曰:介山在河東皮氏縣東南。守敬按:
92 各本脫此十三字,今據《漢書 武帝紀》太初二年《注》增。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守敬按:此十二字亦文穎《注》文,各家皆未檢得《漢書 注》,故不知上有脫文。穎言在皮氏縣東南則可,朱則訛作側,趙同,戴改。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作則。觀此足見上文本有文穎說與《漢書 注》同,因覆述故節去文字。朱氏未知上有脫文,故增文字,而所云東南仍無著。全、趙、戴依增,殊為鶻突。高三十里,乃非也。朱無高字,三三戴、趙同。守敬按:當增高字。《唐十道志》亦言高三十里,蓋為文穎所誤。今准此山,可高十餘里。山上有神廟,廟側有靈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會貞按:《一統志》引此,周作用,當是。世亦謂之子推祠。會貞按:《一統志》,祠在萬泉縣南一里介山上。揚雄《河東賦》會貞按:賦見《漢書 揚雄傳》。曰:靈輿安步,周流容與,以覽於介山。《雄傳》於作宓。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於龍門。《晉太康記》及《地道記》與《永初記》,並言子推所逃,隱於是山,會貞按:《寰宇記》,萬泉縣下,引《太康地記》,晉文公臣介子推,從文公逃難,返國,賞不及,怨而匿此山。文公求子推不出,乃封三百里之地,又號為介山。即實非也。余按介推所隱者,綿山也。文公環而封之,為介推田,號其山為介山。會貞按:此《史記 晉世家》文。介推事詳見前介休縣下。杜預曰:在西河界休縣者,是也。會貞按:《左傳 僖二十四年》杜《注》,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綿山。
93 酈氏因前稱綿上之山,而此但云綿山,故截引杜說。
94 汾水又西,徑耿鄉城北,守敬按:《括地志》,故耿城今名耿倉城,在龍門縣東南十二里。《一統志》,耿城在河津縣南十二里,一名耿鄉城。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為河所毀,故《書 敘》曰:祖乙圮于耿。守敬按:鄭玄曰,祖乙去相居耿,而國為水所毀,於是修德以御之,不複徙也。引見《書 疏》。杜預曰:平陽皮氏縣東南耿鄉,守敬按:《左傳 閔元年 注》文。是也,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遷亳。守敬按:此皇甫謐說,引見《書 疏》,亳作殷,亳即殷也。《御覽》八十三引《竹書》,帝開甲居庇南。三四盤庚遷奄。《書 疏》,盤庚自奄遷於殷。則自祖乙至盤庚已有三遷。蓋此事異聞錯出,自漢、晉以來,已不能定一是。故酈氏於此,但採舊說,而於《洹水注》又採《竹書》,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以存異說。今本《史記》作遷於邢。《索隱》曰,邢音耿,仍指皮氏。而《皇極經世》及《通志》乃謂祖乙圮耿徙邢,《方輿紀要》竟以邢台實之,傎矣。後晉獻公戴刪後字。滅耿,朱耿作之,全、趙同。趙云:按此注語有病。《漢志》云,耿鄉故耿國,晉獻公滅之,以賜大夫趙夙,斯為無弊也。戴改之作耿。以封趙夙。守敬按:《左傳 閔元年》,晉侯滅耿。又云,賜趙夙耿。後襄子與韓、魏分晉,韓康子居平陽,魏桓子都安邑,號為三晉,此其一也。會貞按:《史記 六國表》,周定王十六年,魏桓子、韓康子、趙襄子敗智伯於晉陽,三分其地。
95 《漢志》魏地下,韓、趙、魏滅晉,皆自立為諸侯,是為三晉。漢武帝行幸河東,守敬按:《漢書 武帝紀》,元鼎四年十月,自夏陽東幸汾陰。濟汾河,作《秋風辭》於斯水之上。守敬按:《秋風辭》見《文選》。
96 汾水又西,徑皮縣南。守敬按,縣詳《河水》篇四。《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二年,今本周隱王八年。秦公孫爰率師伐我,圍皮氏。今本《竹書》脫圍字。翟章率師救皮氏圍,疾西風,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漢河東太守番系朱番作潘,《箋》曰:舊本作番。趙改,戴仍。守敬按:《史》、《漢》並作番。後人多見潘,少見番,故改之。戴氏竟沿其誤,何也?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縣。會貞按:《史記 河渠書》,番系言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引河溉汾陰、蒲阪下。《漢書 食貨志》亦言,番系穿汾、河渠,以為溉田。此《注》敘其事,而《河水注》不載。故渠尚存,今無水。戴水下增也字。會貞按:《河渠書》,天子發卒作渠田,數歲,河移徙,渠不利。久之,河東渠田廢。是渠在漢時已無水矣。
97 又西至汾陰縣北,縣詳《河水注》。西注于河。
98 水南有長阜,背汾帶河,阜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歷其陰,西入河,《漢書》謂之汾陰脽,會貞按:《漢書 武帝紀》,元鼎四年,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顏《注》引如淳
99 曰,脽者,河之東岸特堆掘,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餘丈。汾在脽之北,西流與河合。《史記 武帝紀 集解》引如說同。汾陰脽互見《河水注》。明《地理志》河津縣下,汾水舊由榮河縣北脽丘入河。隆慶四年東徙,經縣西南葫蘆灘入河。《一統志》,汾河西至河津縣南入河。是由榮河入河者,《水經》之故道,今則明時改流之道矣。應劭曰:脽,丘類也。會貞按:《史記 武帝紀 集解》引應云,脽若丘之類。汾陰男子公孫祥望氣,寶物之精上見,祥言之於武帝,武帝於水獲寶鼎焉,遷於甘泉宮,改其年曰元鼎,即此處也。朱無也字,全、戴同,趙據孫潛校增。沈氏曰:望氣者,汾陰男子公孫滂洋,上遂立后土祠於汾陰脽,見《漢書 郊祀志》。得鼎者汾陰巫錦,上遂改元,見《史記 封禪書》,自是二事。且公孫滂洋,非祥也。得鼎於地,非水也。守敬按:《武帝紀》,元鼎元年五月得鼎汾水上。應劭曰,得寶鼎,故因是改元。而《武帝紀》元鼎四年六月,得寶鼎於後土祠旁,《史記 封禪書》、《漢書 郊祀志》並云,得鼎於元鼎四年。劉攽遂以元鼎四年方得鼎,無緣先三年稱之,因謂元鼎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改。《通鑒考異》、吳仁傑皆從之。至齊召南方疑臣子無妄造元號之理,必有詔令追稱,而今不可考耳。以改元大事,如追稱之說,是只兒戲。孝武帝自建元至元狩,已改元者五,紀年三十,當時官民文書,不知凡幾,稽核為難,且何不並元鼎四年前皆稱元鼎,而別撰建元、元光、元朔、元狩,何耶?況《武帝紀》明載元鼎元年五月得寶鼎,《漢紀》亦同,其四年複得於汾陰者,自是兩事,武帝因得鼎改元,其欣喜過望可知,安知四年之複得鼎,不為欒大、公孫卿方士等所豫伏,如戾太子巫蠱事?厥後欒大以誣罔誅,未必不因得鼎之影響,但未興大獄,故史不詳耳。
100 澮水
101 澮水出河東絳縣縣詳《河水注》東,澮交東高山。
102 澮水東出詳高山。趙改詳作絳,三五云:詳高是絳高之誤。全、戴改同。會貞按:影鈔宋本作詳,《御覽》六十四引此作詳,又《寰宇記》作祥高。《名勝志》作翔高,祥、翔與詳,並音同。亦曰河南山,會貞按:無考,疑有誤。又曰澮山。會貞按:《括地志》澮高山,又云會山。在絳州翼城縣東北二十五里,《元和志》、《寰宇記》並云,澮高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一統志》,澮水出翼城縣東南澮山下。又《說文》,澮水出靃山,西南入汾。董佑誠謂沁、汾二水之間,皆霍太山之脈也。西徑翼城南。會貞按:《續漢志》,絳邑有翼城。杜氏《釋例》,平陽絳邑縣東,有翼城。《元和志》,故翼城在翼城東南十五里。三六《一統志》,在今翼城縣東十里。按《詩譜》言,晉穆侯遷都於絳,三七會貞按:見《詩 唐風》。暨朱作翼,《箋》曰:舊本作冀,宋本作暨。戴、趙改暨。孫孝侯,改絳為翼,會貞按:《竹書 注》,孝侯八年,自是晉侯在翼,稱翼侯。翼為晉之舊都也。會貞按:《左傳 隱五年》杜《注》,翼,晉舊都。後獻公又北廣其城戴刪又字。方二里,又命之為絳。故司馬遷《史記 年表》《十二諸侯年表》稱獻公九年,始城絳都。《左傳 莊公二十六年》,晉士蒍城絳以深其宮,
103 是也。其水又西南,合黑水,朱水下衍嶺字,全、趙、戴刪。水導源東北黑水穀,會貞按:《一統志》,水在翼城縣北,源出烏嶺山。西南流,徑翼城北,右引北川水,戴此下重水字。出平川,南流注之。董佑誠曰:當在翼城縣北。亂流西南,入澮水。
104 澮水又西南,與諸水合,謂之澮交。董佑誠曰:《地形志》:南絳郡治會交川,即澮交矣。北絳、南絳,置郡,皆在酈氏作《注》後。守敬按:《一統志》有大交鎮,在絳縣東北四十里,即澮交鎮。三八《竹書紀年》曰:莊伯十二年,守敬按:今本《竹書》周桓王元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作為文公也?戴云:此句有訛舛,未詳。趙云:作字疑誤。守敬按:不獨末句有誤,上言澮交,不涉翼侯及曲沃事,則引《竹書》於此為無著,當是錯簡。疑酈氏於上西南流徑翼城北下,引《竹書》文。末句作作為文公也亦不可通。按《竹書》孝侯八年,自是晉侯在翼,稱翼侯。莊伯七年,莊伯入翼,弒孝侯,晉人逐之,立孝侯子卻,是為鄂侯,莊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所稱翼侯,即鄂侯。酈氏故申明一句,當作是為鄂侯也方合。雷文淇謂作為文公四字,是惠公十五年,公子重耳入於曲沃下傳文,誤衍於此,其說亦非。又有賀水,東出近川,守敬按:《一統志》,水出翼城縣東南賀水村。西南至澮交,入澮。又有高泉水,出東南近川,守敬按:《一統志》,水在翼城縣東南。西北趣澮交,注澮。又南,紫谷水東出白馬山白馬川。會貞按:《一統志》紫谷水在翼城
105 縣東。當亦出縣東南。《地形志》,清廉縣有白馬山。《方輿紀要》,垣曲縣西北有白馬山,與絳縣接界。《遁甲開山圖》曰:絳山山詳下。東距白馬山守敬按:《寰宇記》曲沃縣下引。謂是山也。西徑熒庭城南,朱熒訛作榮,趙改云:《左傳 襄公二十三年》,張武軍於熒庭。《春秋分記》云,絳州翼城縣東南八十五里,有古熒庭城。全、戴改同。守敬按:《平陽府志》,在翼城縣東南七十五里。而西出紫谷,董佑誠曰:《寰宇記》,熒庭城與紫穀相當。與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詳《河水注》。《史記 白起傳》稱,涉河,取韓安邑,安邑詳《涑水注》。東至乾河,是也。其水西與田川水合,水出東溪,西北至澮交入澮。又有女家水,戴改女作於,當即據下文於家穀臆改。全本改同。守敬按:《方輿紀要》,女家水在翼城縣東南。《一統志》,女家水在翼城縣西南。董佑誠曰,今亦曰女家水,在絳縣東北大交鎮東。則女字不誤,蓋下於字作虛字讀。出於家穀。《竹書紀年》守敬按:今本《竹書》周桓王元年。曰:莊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於家穀。有範壁水出於壁下,董佑誠曰:今亦曰故郡水,在絳縣東北四十里,其地有範壁裏,亦曰範壁水。並西北流至翼廣城。董佑誠曰:當近今大交鎮。昔晉軍北入翼句,廣以築之,戴刪以字,非。因即其姓以名之,守敬按:此句文不可通,雲翼廣者,以別於冀故城,而新築一城,故謂之冀廣,亦新絳之義。或當作因即其事以名之。二水
106 合而朱而下衍為字,全、趙同,戴刪。西北流,至澮交,入澮。
107 澮水又西南,與絳水合,俗謂之白水,非也。董佑誠曰:《括地志》,絳水一名白水,即俗說也。水出絳山東谷,朱穀訛作至,全、戴刪,與《通鑒》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注》引同,蓋但知至為誤字而刪之。趙云:《漢志》,絳縣,應劭曰,絳水出西南。改至作南。不知應劭謂絳水出縣西南,不言出絳山東南,尤誤。會貞按:《元和志》,絳水一名沸泉水,出絳山東谷。《寰宇記》引《開山圖》,絳水出絳山東谷。此東至為東谷之訛,至確,今訂。《一統志》,絳山在絳縣西北二十里,與曲沃縣接界。絳水源出山下。寒泉奮湧,揚波北注,縣流奔壑,一十許丈。朱一十訛作十一,全、趙、戴改。守敬按:《名勝志》作十。《一統志》,水經今曲沃縣景明山,縣崖瀑布而下。青崖若點黛,素湍如委練,望之極為奇觀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澮。應劭曰:絳水出絳縣西南,守敬按:《漢志》顏《注》引應說。《史記 晉世家 索隱》亦引。蓋以故絳為言也。守敬按:故絳即上翼城下所言之絳,以故絳為言,謂絳水以故絳得名也。《史記》稱,智伯率韓魏,引水灌晉陽,不沒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國,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陽,絳水可以浸安邑。戴據《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鑒》改作三九汾水可以浸安邑,絳水可以浸平陽。時韓居平陽,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韓康子,韓康子履魏桓
108 子肘足接於車上,朱車作足,《箋》曰:《史記》作車。戴、趙改。守敬按:《大典》本作車。而智氏以亡。守敬按:以上《魏世家》文。魯定公問:一言可以喪邦,有諸?孔子以為幾乎,《論語》。余睹智氏之談矣。汾水灌平陽,或亦有之。絳水浸安邑,未識所由也。灌平陽,浸安邑,戴據《括地志》及胡三省注《通鑒》所引,此文互易,作灌安邑,灌平陽。閻百詩《尚書古文疏証》六曰,汾水可以灌平陽,絳水可以澆安邑,此亦何須說。余嘗往來於平陽、夏縣,而悟《通鑒》二語具有妙解,蓋汾水●可以灌安邑,至絳水灌之則又不待言。絳水並可以灌平陽,至汾水灌之則又不待言,交錯互舉,總見水之為害溥爾。然《梁書 韋睿傳》,卻是吾聞汾水可以灌平陽,絳水可以灌安邑,不如《通鑒》所云。守敬按:《韓非子 說難篇》、《國語》韋《注》、《國策》、《史記》並作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惟《梁書 韋睿傳》與酈《注》同,而胡身之引酈《注》,則又與《史》、《策》同,而與酈《注》異。自閻百詩有二語妙解之說,學者遂無異議。今但就史文核之,乃知《韋睿傳》與酈氏未可易也。蓋智伯之灌晉陽,《國語》韋《注》以為汾水,《魏世家》以為晉水,酈氏《晉水注》亦云然。李宏憲雖疑莫能定,然晉水、汾水皆側臨晉陽,故引灌甚易。智氏一時狂喜,遂發汾水可以灌平陽,絳水可以灌安邑之說。時韓居平陽,魏居安邑,故魏桓子、韓康子聞此語,動魄驚心,而智氏之黨以離。蓋汾水灌平陽直現成事,絳水灌安邑,亦可以人力鑿之,若汾水灌安邑,勢必絕涑水,已為不易,至絳水灌平陽,則必由汾水而倒流百餘里,絳小汾大,事理全乖。吾恐智氏不如此之呆,韓、魏亦不如此膽落也。惟言絳水可以灌安邑,中隔涑水,酈氏終以為疑,蓋酈氏脈水尋梁,固應如斯,或所見史文有如此者,故與《梁書 韋睿傳》同。即
109 使酈氏自以意訂,亦平情論事之志。閻氏考據精核,惟解此事,不按形勢,故作巧說,殊為附會。會貞按,汾水灌平陽甚易,使是浸平陽,不得言或亦有之。絳水地勢在安邑上,使是浸安邑,以人力鑿之,亦非甚難,不得言未識所由。玩酈氏語意,足見上引《史記》,本是汾水可以浸安邑,絳水可以浸平陽,況有《通鑒 注》可証乎?今本乃後人所改,至《梁書 韋睿傳》,可以存而不論。
110 西過其縣南。
111 《春秋 成公六年》,晉景公謀去故絳,欲居郇瑕。韓獻子曰:趙云:何焯曰,朱六年訛作元年,景公訛作悼公,韓獻子訛作魏獻子。趙四〇獻訛作莊,戴據《左傳》改。土薄水淺,不如新田有汾、澮以流其惡。遂居新田,守敬按:以上《左傳》文。又謂之絳,即絳陽也,蓋在絳澮之陽。漢高帝六年,封越騎將軍華無害為侯國。趙云:《巵林》曰,故絳猶言故都、故宅耳。杜元凱成六年故絳《注》曰,晉複命新田為絳,故謂此為故絳。杜蓋以新田為新絳也。酈氏遂用其說,然莊二十六年士蒍城絳。杜《注》曰,絳,晉所都今平陽絳邑縣。而新田《注》又曰,今平陽絳邑縣是。夫故絳既今絳邑,而新田又複同墟,杜之釋地,殆自相伐。且殷人五遷,不稱新亳,周京屢徙,非帶舊豳,齊都臨淄,便棄薄姑之號,楚移湫鄀,豈仍故郢之思?矧絳本非嘉名,不過以水氏縣,晉人何所取而三以命都哉?又《史記》越將絳陽侯無害,司馬貞考《地理志》無絳陽,而《漢表》作終陵,則《史記》之絳陽未足以証新田也。閻氏若璩曰,故絳在太平縣南二十五里,絳州之北,土人至今
112 呼故晉城。新縣去故晉城五十里,土人呼為王官城。一清按:《巵林》之說甚辨,然究不能名終陵為何地。《漢表》華毋害孫祿失侯,其曾孫於陵大夫告,元康四年,詔複家,乃知終陵者,於陵之訛。《地理志》,於陵,濟南郡之屬縣。守敬按:周說未核。新田為新絳,即晉之絳邑縣,所以成六年杜《注》稱,今平陽絳邑縣,是故絳亦在晉之絳邑縣地,不屬之絳邑而何屬?考杜氏《釋例》,絳、故絳二名。平陽絳邑縣西絳邑城。今本莊二十六年《注》絳邑縣下脫西字耳,不得以故絳、新田、周墟為疑,但與酈氏以翼為故絳異。至遷都帶舊名者甚多,以楚言,都紀南謂之紀郢,遷都謂之鄢郢,遷陳謂之陳郢,遷壽春仍命曰郢。且如新鄭,新蔡,新息,尤新絳之明証。周氏不察耳。又閻氏故絳云云,從《釋例》。趙氏引之,不加辨別,若釋酈氏所云故絳者,是其疏也。縣南對絳山,山詳上。面背二水。董佑誠曰:今故城基址猶存,南對紫金山,有中城,有外城,其南面為澮水衝沒,紫金山蓋即絳山矣。守敬按:《名勝志》,二水作皆水,當是皆字與背字形近,故傳寫訛作皆,又訛為二字。水即汾、澮,猶下言背汾面澮也。《古文瑣語》守敬按:《晉書 束皙傳》,汲郡人得竹書,其《瑣語》十一篇,諸國卜夢妖怪相書也。《隋志》,《古文璅語》四卷。曰:晉平公與齊景公乘,至于澮上,見乘白驂八駟以來,有犬戴改大,下同。守敬按:殘宋本、明抄本作大。狸身而狐尾,四一隨平公之車。公問師曠,對曰:朱無曰字,戴同。全、趙增。首陽之神有犬,狸身狐尾,其名曰朱《箋》曰:名曰,一作逢君。者來,各本脫此字。飲酒得福則徼之。蓋於是水之上也。戴云:按此有脫誤。
113 朱謀 云,《太平廣記》引《汲塚瑣語》,晉平公至澮上,見人乘白驂八駟以來,有狸身而狐尾,去其車而墮公之車。公問師曠。師曠曰,狸身而狐尾,其名曰首陽之神,飲酒於霍太山而歸。其逢君于澮乎?君其有喜。守敬按:《御覽》四十引《鏁語》較詳,名曰者下有來字,足徵此《注》脫來字,今據訂。
114 又西南過虒祁朱作祈,《箋》曰:《左傳》作祁。戴、趙改。宮南。
115 宮在新田絳縣故城西四十里,董佑誠曰:《元和志》,在正平縣南六里。按宮當在王澤西。《括地志》,王澤在正平縣西南,宮亦當在西南。《元和志》脫西字。今為絳州西南也。會貞按:《左傳》杜《注》,虒祁,地名,在絳西四十里,臨汾水。《釋例》作西南。《漢書 五行志》,虒祁離宮去絳都四十里。杜所本。《汾水注》汾水西流,先徑虒祁宮北,後徑正平郡南,又後徑王澤,則宮在正平東南,澤在正平西南。董氏據《括地志》、《元和志》謂宮、澤皆在正平西南,誤。唐之正平縣,更在北魏正平郡西南。謂宮在澤西,尤誤。今曲沃縣西四十九里有故址,互見《汾水注》。晉平公之所構也。時有石言於魏榆,魏榆詳《洞渦水》篇。晉侯以問師曠,曠曰:石不能言,或憑焉。臣聞之,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人物言也。今宮室崇侈,民力雕盡,石言,不亦宜乎?叔向以為子野之言,君子矣。會貞按:《左傳 昭八年》文。其宮地背汾面澮,戴改地作也守。守敬按:就酈時言之,作地是。西則兩川之交會也。守敬按:《元和志》,晉虒祁宮,南有澮水,北有汾水,俱西流,至宮西而合。《竹書紀年》曰:晉平公五年,會貞按:今本《竹書》周元王六年。澮絕
116 於梁。全云:按梁即虒祁宮之梁,見《汾水》篇。即是水也。
117 又西至王澤,注于汾水。朱澤訛作橋,趙同,戴改。
118 晉智伯瑤攻趙襄子,襄子奔保晉陽。原過後至,遇三人於此澤,自帶以下不見,持竹二節,與原過曰:為我遺無恤。原過受之於是澤,所謂王澤也。會貞按:見《史記 趙世家》。《括地志》,王澤在正平縣西南。《一統志》,在絳州西南七里。
119 涑水四二
120 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孫星衍曰:黍葭谷三字疑屬《注》上。董佑誠曰:二《漢》、《晉志》,聞喜屬河東郡。《地形志》屬正平郡。漢聞喜縣,即下左邑城。四三
121 涑水所出,俗謂之華谷。趙云:《寰宇記 校勘》云,涑水出黎葭谷,俗謂之葦穀。《水經》,涑水出黍薛谷,俗謂之華谷。今黍作黎,薛作葭,華作葦,未知孰是?一清按:《校勘》不知何人所作,其云《水經》以黎葭為黍薛,今本皆作黍葭,與《校勘》所見之本異,當作黍葭為是。又《汾水》篇長修縣下,《注》云,汾水又西與華水合,水出北山華谷,蓋其地相連接。《北史》載韋孝寬之守玉壁,請於華谷及長秋築城。及周武帝東伐,趙王招率兵出稽胡,敕孝寬為行軍總管,圍守華谷以應接之,即是穀也。董佑誠曰:水在今聞喜縣東南,源出絳縣陳村穀,伏流至柳莊複出,流入縣界。陳村谷當即華谷也。趙氏謂與《汾
122 水》篇下華水所出之華谷,其地相連接,按二穀相距尚遠,且隔汾水,趙氏偶失檢耳。守敬按:《通鑒》陳太建八年《注》引此《經》,亦作黍葭。至周陽周陽詳下。與洮水合。水源東出清野山,世人以為清襄山也。其水東徑大嶺下,朱脫徑字,趙據《方輿紀要》引增,全、戴增同。守敬按:《一統志》,水出絳縣橫嶺山煙莊谷,山在聞喜縣東南九十里,山脊橫 ,跨絳及垣曲二縣界,在聞喜者名小橫嶺,在絳縣南者名大橫嶺,在垣曲西北者名清廉山。《水經注》洮水源出清野山,世以為清襄山,又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嶺,世亦謂清營山,清廉、清營、清野、清襄,雖四名,實一山也。西流出,謂之含口。董佑誠曰:即煙莊谷口。守敬按:《通鑒》,唐大順元年,張浚、韓建自含口遁去。即此口,胡《注》引此作含。顧祖禹引同。今酈書作含,蓋流俗增口旁也。又《宋史 司馬池傳》作含口。又西合涑水。鄭使子產問晉平公疾,平公曰:卜云,台台為祟,朱《箋》曰:台,《左傳》作駘,戴改,下同。守敬按:影鈔宋本作台,又《論衡》《別通》作台,與此合。史官莫知,敢問?子產曰:高辛氏有二子,長曰閼伯,季曰實沈,不能相容。帝遷閼伯於商邱,遷實沈於大夏。台台,實沈之後,朱台台下有實沈二字。全云:按善長於左學甚疏。左氏明云,實沈出高辛為參神,台台出金天為汾神,是二祟也。乃曰台台,實沈之後,不其舛歟?守敬按:善長不應誤謬至此,蓋寫者錯亂。能業其官,帝用嘉之,國於汾川。朱無於字,趙據《名勝志》引增,全、戴增同。會貞按:《史記》是之字。由
123 是觀之,台台,汾、洮之神也。會貞按:此《史記 鄭世家》文,與《左傳 昭元年》文小異。《元和志》,台台神祠在曲沃縣西南三十六里,汾神也。《寰宇記》,其祠蓋晉都絳時所立,在今曲沃縣西。賈逵曰:汾、洮,二水名。會貞按:《史記 鄭世家 集解》引賈說,《左傳》杜《注》同。司馬彪曰:洮水出聞喜縣,會貞按:《續漢志》,聞喜有洮水,抄變之。故王莽以縣為洮亭也。全云:按《漢志》,王莽以左邑為洮亭,不聞以聞喜,下《注》可驗,蓋善長失檢也。董佑誠曰:今按《續漢志》別無左邑,而聞喜移治左邑,則後漢之聞喜,正王莽之洮亭。《注》兩見洮亭,引前志則曰左邑,引《續志》則曰聞喜,精審如此,不得雲失檢也。然則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稱乎?
124 西過周陽邑南。
125 其城南臨涑水,北倚山原。董佑誠曰:《地形志》,聞喜有周陽城。《括地志》,在聞喜縣東三十九里。案唐初聞喜治甘泉穀,在今縣東二十里,則周陽城當在今縣東六十里。《竹書紀年》:晉獻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晉,周陽有白兔舞於市。朱脫陽字,趙、戴同。守敬按:今本《竹書》作周陽,惟脫有字。在周惠王元年,王如成周之下。惠王元年,即晉獻公之元年,與二十五年翟人伐晉無涉,此二十五年以下十字,當只作元年二年為合。即是邑也。漢景帝以封田勝為侯國。趙云:沈氏曰,《索隱》曰,在上郡,則是陽周之訛。全氏曰,按趙兼、田勝皆封周陽,《索隱》皆以為陽周,然考周
126 陽由以周陽侯受姓,則非陽周矣,恐是《索隱》之誤。善長所云,足以正《史表》之失也。一清按:《外戚世家 索隱》曰,周陽,縣名,屬魏郡,是又一說也。尋《地理志》無之,故不足為據。又按趙兼以淮南王舅封,而厲王子賜亦封周陽,後以侯立為廬江王,則其地當在九江、廬江境內,而今不可考矣。守敬按:錢大昕《考異》亦謂周陽當在淮、楚間,然《史表》下文書王子賜封陽周,《諸侯王表》、《漢書 表》、《傳》並作陽周,是《索隱》亦未可非。
127 涑水西徑董池陂南,即古董澤,朱作涑水西徑董澤陂南即古池。全、趙、戴同。會貞按:宣十二年《左傳》,董澤之蒲,杜《注》,董澤,澤名,河東聞喜縣東北有董池陂。《續漢志》,聞喜有董池陂,古董澤。《元和志》,董澤一名董池陂。是董澤之名在先,董池陂之名在後。此《注》當作涑水西徑董池陂南,即古董澤,今訂。又《隋志》聞喜縣下稱董澤陂,《通典》仍稱董池陂,蓋單舉其名,則澤池又不妨通稱耳。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 文公六年》,搜於董朱董下有澤字,全、趙同,戴刪。即斯澤也。趙云:何氏曰,《左傳》作搜於董。杜《注》,汾陰縣有董亭。宣十二年《傳》,董澤之蒲,《注》,澤名,河東聞喜縣東北有董澤陂。則文六年改搜於董者,非董澤也。守敬按:《續漢志》,臨汾有董亭。劉昭《注》引《左傳》改搜於董。臨汾去聞喜東北不遠,是劉昭之董澤、董亭為一地,與酈《注》合。若杜《注》董亭在汾陰,去聞喜西北甚遠,亦無董亭可考,是杜《注》汾陰為臨汾之誤無疑。何氏疑董亭、董澤為兩地,非也。
128 涑水又與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守敬按:《隋志》,聞喜有景山。《一統志》,山在聞喜縣東南
129 三十里,即中條最高峰也。景水亦在縣東南。《山海經》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草多藷藇,秦椒,守敬按:原書本作其上多草藷藇,言草藷藇者,以別於《中次十一經》兔床山之木藷藇也。善長互移多草二字,似失其旨。其陰多赭,其陽多玉。守敬按:《北次三經》文。郭景純曰:鹽販之澤即解縣鹽池也。鹽池詳下。按《經》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130 又西南過其縣南。戴改其縣作左邑縣。董佑誠曰:按《續漢志》有聞喜,無左邑。《寰宇記》,後漢廢左邑,移聞喜理之。是左邑即後漢聞喜。《經》云其縣,承上聞喜言,尤《水經》作於東京以後之証。戴改非。
131 涑水又西經仲●●北,趙云:仲●●三字疑有誤。趙氏琦美曰,小學書無●字,疑是郭字,亦未有據。《說文》,高陵有●,徒歷切,則●本地名。又西徑桐鄉城北。董佑誠曰:《元和志》,桐鄉故城,漢聞喜縣也,在聞喜縣西南八里。按當在今縣東南。《竹書紀年》曰:翼侯伐曲沃,守敬按:今本《竹書》周桓王元年。大捷,武公請成於翼,朱成訛作城,全、趙、戴改。至桐乃返者也。朱桐訛作洞庭,《箋》云:洞一讀作桐,庭當作渦。守敬按:趙氏謂與洞渦水不相涉,是也。今本《竹書》作至相而還。《注》,相一作桐。酈氏所見本作桐,故以証桐鄉。惟武公請成於翼,據今本《竹
132 書》在周桓王元年,而莊伯卒於桓王四年,子稱立,是為武公,是元年莊伯未卒,武公未立,安得有武公請成於翼之事,顯有訛誤。趙氏以《史記》証之,亦不合,故疑之。酈氏《澮水注》引《竹書》,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在莊伯十二年。此引武公請成於翼,並無年月,是酈氏所見《竹書》,別為一條。今本《竹書》與焚曲沃之禾而還為一年事,其為誤系無疑。雷文淇云,此事不可確知何年,然既云武公請成,則非莊伯時事甚明。過此以往,沃日強,翼日弱,翼縱伐沃,無大捷之理,當是武公初立,翼伐其喪,報莊伯複攻之役也。故移系於莊伯十五年莊伯卒之下,於情事為合。《漢書》曰:武帝元鼎六年,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以為聞喜縣者也。守敬按:《武帝紀》文。《漢志》縣屬河東郡,後漢徙廢,說見下,在今聞喜縣東南十餘里。
133 涑水又西,與沙渠水合,水出東南近川,會貞按:《唐志》,聞喜縣東南三十五里,有沙渠。儀鳳二年,詔引中條山水於南陂下,西流經十六里,溉涑陰田。《一統志》,在聞喜縣東南五十里白石村,俗名呂莊河。西北流注于涑水。
134 涑水又西南,徑左邑縣故城南,董佑誠曰:《經》所謂聞喜縣也。《漢志》屬河東郡,後漢移聞喜來治,即今聞喜縣治也。故曲沃也,晉武公自晉陽徙此,朱此訛作自,《箋》曰:當作此。全云:按晉穆侯自晉陽徙翼,武公自翼徙曲沃,善長誤矣。守敬按:《漢志》,聞喜故曲沃,晉武公自晉陽徙此。酈語與《漢志》同。據《詩譜》,虞叔曾孫成侯徙曲沃,其孫穆侯又徙於絳。《正義》引《地理志》,
135 成侯自晉陽徙此,是孔穎達所見《漢志》本如此。今本《漢志》作晉武公,誤。觀酈氏前《澮水注》已引《詩譜》遷絳之文。則此亦必據《詩譜》成侯徙曲沃,今此《注》作武公,當是後人又據誤本《漢志》改之,又《漢志》不系於左邑,而系於聞喜,尤誤。酈氏移此十二字於左邑,則精審之至矣。再考:《左傳》是桓叔封曲沃,《詩譜》是穆侯由曲沃徙翼,《史記》是武公自曲沃並翼,《詩 唐風 正義》言之最悉。全氏不言穆侯自曲沃徙翼,而言穆侯自晉陽徙翼,不言武公自曲沃並翼,而言武公自翼徙曲沃,全無証據。趙氏亦引之,不可解也。秦改為左邑縣,會貞按:《漢志》閒喜,《注》引應劭曰,故曲沃也,秦改為左邑。《詩》所謂從子於鵠者也。會貞按:見《唐風 揚之水》篇毛《傳》,鵠,曲沃邑也。四四《春秋傳》曰:下國守敬按:《左傳》,狐突適下國。有宗廟謂之國,在絳曰下國矣,即新城也。守敬按:《左傳》杜《注》,下國,曲沃新城,非絳也。《史記 晉世家 集解》引服虔曰,晉所滅國,以為下邑。一曰曲沃有宗廟,故謂之國,在絳下,故曰下國。酈氏當云,在絳下,曰下國矣,即新城也。今脫一下字,竟以絳為下國,不可通矣。或謂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杜《注》,晉複命新田為絳。是新田亦可稱絳。餘謂不然,謂新田為絳,在成六年遷都之後,不得以稱之僖十年也。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浚,輕津無緩,會貞按:《詩 唐風 揚之水》鄭《箋》,激揚之水,波流湍疾。故詩人以為激揚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會貞按:《王風》、《唐風》並有《揚之水》篇。《王風 揚之水》,不流束薪,鄭《箋》,激揚之水,至湍迅而不能流移束薪。酈氏本用《唐風》而忽引《王風
136 箋》說,當是記憶之誤。水側即狐突遇申生處也。《春秋傳》曰:秋,狐突適下國,遇太子,太子使登僕,朱作登僕使,《箋》曰:宋本作使登僕,戴、趙改。守敬按:《大典》本作使登僕。曰:夷吾無禮,吾請帝以畀秦。對曰:神不歆非類,君其圖之。君曰,諾。請七日見我於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見於此處。會貞按:《左傳 僖十年》文。故傳曰:鬼神所憑,有時而信矣。沈氏云:杜《注》文。四五
137 涑水又西,徑王官城北。城在南原上,朱脫城字,全、趙、戴增。《春秋左傳》:成公十三年四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康猶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戰,會貞按:文十二年,河曲,《釋例》,河東蒲阪縣南。是矣。今世人猶謂其城曰王城也。守敬按:《左傳 文三年》,秦伯伐晉,濟河,取王官及郊。杜《注》,晉地。成十三年所云俘我王官,即指此事。故酈《注》惟著王官城於此,在今聞喜縣南。而《元和志》虞鄉縣下云,王官故城在縣南二里,引《左傳 文三年》取王官;聞喜縣下云,王官故城在縣南十五里,引《左傳 成十三年》俘我王官,是分為二地。四六《括地志》又謂在猗氏縣南二里。
138 又西南過安邑縣西。四七守敬按:兩漢、魏、晉,縣並屬河東郡,後魏改為北安邑,屬河北郡。在今夏縣西北十五里。
139 安邑,禹都也。守敬按:《漢志》,夏禹自平陽徙都安邑,後徙晉陽。禹娶塗山氏女,互見《淮水注》。思戀本國,築台以望之,今城南門台基猶存。守敬按:《寰宇記》引《十三州志》,禹娶塗山氏云云,與《注》文略同。又引夏靜《與洛下人書》曰,安邑塗山氏台,俗謂之青台,上有禹祠。余按:《禮》《禮器》天子諸侯台門,隅阿相降而已,未必一如書傳也。故晉邑矣,春秋時,魏絳自魏徙此。魏詳《河水注》。會貞按:《史記 魏世家》,武子治於魏,悼子徙治霍,魏絳徙治安邑。《索隱》引《系本》同。《漢志》安邑下則云,魏絳自魏徙此。《注》於《汾水》篇不言徙霍事,此直言魏絳自魏徙此,蓋不從《史記》、《系本》之說,而專從《漢志》。昔文侯懸師經之琴於其門以為言戒也。朱《箋》曰:劉向《說苑》,師經鼓琴,魏文侯起舞曰,使我言而無見違。師經援琴而撞文侯,中旒,潰之。文侯將烹經。經曰,堯、舜惟恐言之而人不違,桀、紂惟恐言之而人違之,臣撞桀、紂,非撞吾君也。文侯令懸琴於城門,以為寡人戒。武侯二年,又城安邑,守敬按:見《史記 魏世家》。蓋增廣之。秦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東郡。朱,秦下有始皇二字。守敬按:《史記 白起傳》,取安邑事在昭王十四年,此始皇二字衍,蓋淺人習聞始皇分天下為郡,遂意增二字,而不知起事在其先也。然考《秦本紀》云,昭王二十一年,左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則二十一年乃實有其地。故全祖望《漢志稽疑》,謂二十一年置河東郡。兩漢、魏、晉郡並治
140 安邑,後魏徙。王莽更名洮隊,朱隊訛作陽。全云:洮陽當作洮隊,乃臣君六隊之一,今本《漢志》亦誤,以《莽傳》考之,則知善長所見之《漢書》已誤。縣曰河東也。有項寧趙作曼。都學道升仙,忽複還此,河東號曰斥仙。斥,朱作升,《箋》曰:王充《論衡》作項曼都,號曰斥仙。戴、趙改斥。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斥,亦見《抱樸子》。漢世又有閔仲叔,隱遁市邑,罕有知者,後以識瞻而去。朱《箋》曰:皇甫謐《高士傳》云,閔貢,字仲叔,太原人,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其令聞之,敕吏常給焉。仲叔知而嘆曰,我豈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守敬按:《東觀漢記》、《後漢書 獨行傳序》載仲叔事略同。市邑當安邑之誤,識瞻二字不可解,疑當作識贍,謂識其人而贍給之也。
141 涑水又西南,徑監鹽縣故城。朱《箋》曰:監,疑作盬。趙云:非也。《史記 秦本紀》,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徐廣曰,鹽,一作監。《括地志》云,鹽氏故城,一名司鹽城,在蒲州安邑縣。《正義》云,掌鹽池之官,因稱氏。《寰宇記》解州安邑縣下云,司鹽城在縣西二十里。蓋漢司鹽都尉治此,司即監也。四八監鹽官亦見《三國志 衛覬傳》,所謂鹽,國之大寶,宜如舊置使者監賣是也。官居此城,故曰監鹽城。下文《注》云,杜預曰,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蓋晉初置縣旋廢耳。朱氏不審,改作盬鹽,大謬。董佑誠曰:在今安邑縣西南十五里,即運城。城南有鹽池,守敬按:《一統志》,在解州東二里,安邑縣南十里。《鹽池圖考》,四九今池東
142 西長五十五里,周一百四十四里。上承鹽水,水出東南薄山,朱上作水,水下不重水字。《箋》曰:承下脫之字。趙云:按《通鑒 注》引此,作上承鹽水,水出東南薄山。全依改。戴改同。守敬按:《統一志》,鹽水出夏縣南中條山,一名白沙河,又名姚暹渠,又名巫咸河。董佑誠曰,《河水注》以中條山在蒲阪者為薄山,此為安邑之薄山,《河水注》所云通謂之薄山也。西北流徑巫咸山北。守敬按:《隋志》,夏縣有巫咸山。《寰宇記》,一名覆奧山。《縣志》,一名瑤台山,亦中條之支阜。其左有巫谷,即白沙河水所出。孤峰峭拔,蒼翠摩空。巫咸父子祠並在山麓。《地理志》曰:山在安邑縣南。朱南訛作東,趙據原書改。全、戴改同。《海外西經》曰:巫咸國在女丑北,朱脫國字,趙據原書增,全、戴增同。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大荒西經》云: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朱朌作盼,真作貞,禮作孔,《箋》曰:今《山海經》作朌,作真,作禮。戴改,趙云:禮本書作 ,形似孔字,然《寰宇記》引《注》文亦作孔字,是宋初本已然。守敬按:《海內西經》有巫●。●即朌也,有巫履,履即禮也,又有巫相,當即巫謝。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郭景純《注》曰:言群巫上下靈山,採藥往來也。守敬按:此《海外西經》巫咸國《注》文,酈氏移於此耳。此處郭《注》,但云群巫上下此山採之也。酈氏故意錯綜之,非誤記。蓋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
143 嶺上朱口訛作曰,《箋》曰:疑作口。戴、趙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口。有巫咸祠,守敬按:《寰宇記》,巫咸祠在夏縣東五里巫咸山下,即商臣也。其水又徑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於鹽池。董佑誠曰:今鹽水自夏縣南,徑安邑、解州之北。至虞鄉北入五姓湖。水入鹽池則鹽不成,故障之不複入池。《注》云注於鹽池,蓋今昔懸殊也。《地理志》曰: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謂之鹽監。戴從《說文》刪鹽字。守敬按:《說文》,盬。鹽池也。酈氏蓋並說解鹽字,故意增鹽字。長五十一里,廣六里,周百一十四里,從鹽省,古聲。朱無省字,《箋》曰:今許慎《說文》解盬字云,盬,鹽池也,在河東,袤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十六里。從鹽省,古聲。趙增省字,戴並從《說文》改六為七,改四為六。守敬按:《御覽》八百六十引作袤五十一里,廣六里,周百一十四里,與此注合。而《左傳 正義》、《後漢書 注》所引,又與今《說文》合,當各仍之。呂忱曰:宿沙煮海謂之鹽,朱訛作呂宿曰沈沙煮海謂之鹽。趙云:呂忱作《字林》,當作呂忱曰,宿沙煮海謂之鹽。戴作夙沙初作煮海鹽。守敬按:《春秋地名考略》引與趙同,則趙訂是也。戴蓋本《說文》而改《說文》之宿沙為夙沙,不知《字林》未必盡同《說文》,且宿、夙通稱,不必改也。《書鈔》一百四十六引《魯連子》,宿沙瞿子善煮鹽。《路史後紀》四《注》引《世本》,夙沙氏煮海為鹽,炎帝之諸侯。《御覽》八百六十五引《世本》,宿沙作煮鹽。宋衷曰,宿沙衛,靈公臣,齊濱海,故衛為魚鹽之利。河東鹽池謂之盬,朱盬作解鹽,全、趙同,戴改。守敬按:《穆天子傳》六郭《注》,盬,鹽池,在河東解縣。今池水東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會貞按:
144 《文選 魏都賦》張《注》,東西六十四里,南北十七里。《郡國志 注》引楊佺期《洛陽記》,長七十里,廣七里,與此《注》互有參差。段玉裁以為隨代有變,是已。紫色澄渟,會貞按:《續漢志 注》引楊佺期《洛陽記》,水氣紫色。潭而不流,朱潭訛作渾,全、趙同,戴改。水出石鹽,自然印成,會貞按:《通鑒》漢章帝元和三年《注》引此,印作即,五〇以形近致誤。《春秋地名考略》引,又作凝,亦臆改。王冀《洛都賦》,東有鹽池,玉潔冰鮮,不勞煮沷,成之自然。《御覽》八百六十五引《廣志》,河東有印成鹽。朝取夕複,終無減損,惟水暴雨澍,甘潦奔泆。戴水上增山字,暴下增至字,甘作潢。會貞按:《通鑒 注》引作惟山暴雨,澍甘澤,潢潦奔逸。則鹽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徑,防其淫濫,故謂之鹽水,戴刪故字。亦為堨水也。戴亦下增謂之二字,刪也字。故《山海經》戴刪故字。謂之鹽販之澤也。會貞按:詳上。澤南面層山,天岩雲秀,池谷淵深,朱《箋》曰:池一作地。戴、趙改地。戴泉改淵。左右壁立,閒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曰白徑,朱作名之曰徑。《名勝志》改徑作陘,亦非。趙云:解州有白徑嶺,路通陝州太陽津渡,《志》云,由檀道山陡徑,出白徑嶺,趨陝州,即石門百梯之險,《注》所云名之曰徑者也。會貞按:《隋志》,虞鄉縣有白徑山。《元和志》,解縣通路,自縣東南逾中條山出白徑,趨陝州之道也,名白徑嶺。《一統志》,白徑嶺在解州東南十五里,中條之別嶺,則《注》脫白字無疑,今增。南通上陽,
145 上陽詳《河水注》。北暨鹽澤。朱暨訛作塈,全、趙、戴改。池西又有一池,謂之女鹽澤,會貞按:《新唐志》,解縣有女鹽澤。《元和志》,女鹽池在解州西北三里。《方輿紀要》,在解州西北十五里,亦曰硝池。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會貞按:《元和志》同。在猗氏故城南。會貞按:兩漢、魏、晉、後魏並屬河東郡,在今縣南二十里。《春秋 成公六年》,晉謀去故絳,大夫曰:郇瑕地沃饒近盬。朱作鹽,《箋》曰:《左傳》作盬。全、趙、戴改。郇瑕詳下。會貞按:《春秋》以下,《左傳》文。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會貞按:《周語》韋《注》亦云,有溉曰沃。盬,鹽也。朱作鹽盬也,趙同。守敬按:正文作近盬,則此鹽盬字當乙轉,趙改正文而此仍朱本,何耶?全、戴作盬鹽池也,亦非。杜《注》,盬,鹽也,與服同。土人鄉俗,戴刪人鄉二字。引水裂沃麻,朱《箋》曰:裂字疑衍。全云:當衍水字。趙依刪。戴作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鹽,會貞按:《元和志》,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如逢霖雨,鹽則不生。即所謂咸鹺也,朱咸訛作鹽。戴改。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作咸,《曲禮》,鹽曰咸鹺。而味苦,會貞按:《元和志》,鹽味少苦,不及縣東大鹽池。號曰鹽田。守敬按:疑當作盬田。《周禮》,鹽人供其苦鹽。杜子春讀苦為盬,是其証。會貞按:《述異記》下,鹽田在河東郡,有一大澤,澤中產鹽,引水沃之,則自成,號曰鹽田,取之無盡,不沃則無也。鹽盬之名,始資是矣。本司鹽都尉治,領兵一千餘人守之。會貞按:
146 《御覽》一百六十三引《太康地志》,安邑有司鹽都尉,別領兵五千人,與此兵數有異。又《魏書 長孫道生傳》,曾孫稚。因有詔廢鹽池稅,上表曰:昔高祖創置鹽官,而加典護,非為物而競利,恐由利而亂俗也。臣輒符司鹽都尉,五一還率所部,依常收稅,更聽後敕。此魏置兵以守之証也。周穆王、漢章帝並幸安邑而觀鹽池。會貞按:《穆天子傳》六,至於盬。《後漢書 章帝紀》,元和三年,幸安邑,觀鹽池。故杜預曰:猗氏有鹽池,會貞按:此《左傳 成六年 注》文。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
147 又南過解縣東,又西南,注于張陽池。
148 涑水又西,徑猗氏縣故城北。縣詳下。《春秋 文公七年》,晉敗秦於令狐,至於刳首,先蔑奔秦,士會從之。守敬按:《左傳》文。闞駰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守敬按:杜《注》,令狐在河東,當與刳首相接。不如闞說之核。《括地志》,令狐故城在猗氏縣界十五里,唐猗氏即今縣治。縣南對澤,守敬按:澤謂女鹽澤,上云,澤在猗氏故城南,是也。即猗頓之故居也。《孔叢》《陳士義》曰:猗頓,魯之窮士也。耕則常飢,桑則常寒,聞朱公富,往而問術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當畜五牸。朱作牸,《箋》曰:當作牸。《齊民要術》曰,五牸者,牛、馬、豬、羊、驢五畜之牸,畜牸則速富之術也。《字林》云,牝,北牛也。守敬按:殘宋
149 本、《大典》本並作牸。《史記 貨殖傳 集解》引《孔叢》同。於是乃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十年之閒,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也。
150 涑水又西徑郇城,《詩》云:郇伯勞之,守敬按:《曹風 下泉》篇文。蓋其故國也。杜元凱《春秋釋地》云:今解縣西北有郇城。守敬按:《釋例》小國地內文。解縣故城詳下。服虔曰:郇國在解縣東,郇瑕氏之墟也。按:《路史 國名紀》六引服同。《釋例》晉地,郇、郇瑕氏,二名,古國名。余按《竹書紀年》云:晉惠公十有五年,五二朱五作四,沈氏曰:是十四年。趙、戴改。守敬按:此《左氏》之誤,辨見《河水注》。秦穆公率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令狐詳上。桑泉、臼衰,並詳下。皆降於秦師。朱於訛作焉,趙改於云:篆近致訛。戴改於。狐毛與先軫禦秦全云:狐毛與子犯,兄弟並從文公,其父突以此死,如何反為子圉禦秦師耶?《竹書》之謬,甚矣。董熜曰,其時晉將為呂卻。守敬按:此事不可解,然《竹書》毛尾錯出,當是狐毛之族留於晉者,非狐毛也。呂甥冀芮帥師,見《晉語》四。至於廬柳,守敬按:《晉語》韋《注》,廬柳,晉地,今猗氏縣西北有廬柳城。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朱《箋》曰:宋本無乃謂二字。趙云:二字宜存,《箋》說非。守敬按:明範欽本《紀年》亦無乃謂二字,則無二字,是也。退舍,次于郇,守
151 敬按:今本《竹書》脫退舍二字。《晉語》韋《注》,晉退師聽命也。盟於軍。守敬按:事在《左傳 僖二十四年》,與此互有詳略。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朱曰字訛在春字上,全、趙、戴改。桑泉、臼衰,並在解東南。守敬按:杜《注》,桑泉在解縣西,解縣東南有臼城。釋桑泉與京異,釋臼衰同。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守敬按:高士奇云,不言解者,秦師未至於解也。《春秋》之文,與《竹書》不殊,守敬按:謂《左傳》亦不言解。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鄉俗名之為郇城。守敬按:《括地志》,郇城在猗氏縣西南四里,即猗氏故城之西北。考服虔之說,又與俗符,守敬按:服言在解東,俗所指則在解東北,謂之符者,以東可以該東北也。賢於杜氏單文孤証矣。守敬按:董增齡《晉語 疏》,懷公遣距重耳之師,由東向西,今聽秦伯納重耳之命,故退而東還,由廬柳越解而東,則郇當在解東。若如杜氏之言,郇在解西北,則當言晉師進及郇,不當言退矣。服義優於杜也。說極明透。酈意蓋以杜言解西北,既與情事不符,且無他証,故不取。
152 涑水又西南,徑解縣故城南。守敬按:兩漢、魏、晉縣並屬河東郡,後魏改為北解,仍屬河東郡,在今臨晉縣東南十八里。《春秋》,晉惠公因秦返國,許以河外五城,內及解梁,即斯城也。守敬按:見《左傳 僖十五年》杜《注》,解梁城,今河東解縣也。詳下。
153 涑水又西南徑瑕城,朱作涑川,《箋》曰:川當作水。全、趙、戴改。董佑誠曰:《注》引京相璠
154 曰,解縣西南五里。當在今臨晉縣南。城下當脫南字。晉大夫詹嘉之故邑也。守敬按:僖三十年,許君焦、瑕,今本杜《注》,焦、瑕,晉河外五城之二邑,而未實指其地。文十三年,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杜《注》,賜其瑕邑,令率眾守桃林以備秦。亦不言瑕邑所在。文十二年,秦侵晉,入瑕。今本《左傳》亦無《注》。《郡國志》解縣下,有瑕城,《注》引杜《注》猗氏縣東北有瑕城,此當是文十二年侵晉、入瑕《注》文。蓋杜預所知者,只河內之瑕,並無河外之瑕。酈氏於許君焦、瑕下引京相璠曰,河東解縣西南五里,有故瑕城。而不引杜氏猗氏東北之說者,是酈氏故以示博採,非不見杜說也。又《郡國志 注》引《晉書地道記》曰,《左傳 文十三年》,詹嘉處瑕,在猗氏縣東北。是河內之瑕,京、杜之外,別有典據,而不在河外,審矣。又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服虔曰,郇國在解縣東,郇瑕氏之墟也。此尤瑕在河內之鐵証。玩杜《注》所云,賜其瑕邑,令率眾守桃林,是知令由河內帥眾守河外,若謂瑕亦在河外,不加令帥眾三字矣。因悟杜《注》河外五城之二邑有奪誤。五三其原文當是河內外之二邑,其不注焦、瑕實地者,以焦在河外,別見宣二年之《注》,瑕在河內,亦別見文十二年之《注》,故不重出。淺人見僖十五年《左傳》有賂秦伯河外列城五之文,遂於此三十年杜《注》刪內字,增五城二字,以合《左傳》。又見文十二年杜《注》,瑕在河內猗氏,與河外不合,複刪之,証成其誤。精核如顧炎武《日知錄》亦為所惑,遂以郇瑕之瑕,非詹嘉所處,而於河外求瑕邑之地不可得,乃以湖縣當之,謂瑕湖通用,附會顯然。徐善《春秋地名考略》、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並以《水經注》河外之曲沃,當詹嘉所處之瑕。不思酈氏言以曲沃之官守之,因有曲沃之名,無瑕邑之目。即以《傳》文核之,亦可知瑕之不在河
155 外。僖十五年賂秦伯河外列城五,東盡號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是晉許賂秦河內外之地甚多,而未及焦、瑕者,焦包於五城之中,瑕包於解梁之內也。故燭之武但言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若焦、瑕皆在河外,燭之武不應遺河內之地。江氏永云,五四於河外舉焦,河內舉瑕,以二邑該其餘,是也。是焦、瑕河外二邑之說,非惟無明據,於燭之武立言之旨,亦失之矣。《春秋 僖公三十年》,秦、晉圍鄭,鄭伯使燭之武謂秦穆公曰:朱脫穆字,全、趙、戴增。晉許君焦、焦見《河水》四陝縣下。瑕,朝濟而夕設版者也。守敬按,見《左傳》。京相璠曰:今河東解縣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涑水朱作川,《箋》曰:一作水。全、趙、戴改。又西南,徑張陽城東,《地形志》,北解縣有張陽城。《括地形》,城在虞鄉縣西北四十里。在今虞鄉縣西。《竹書紀年》守敬按:今本《竹書》周襄王二十二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者也。朱張城訛作城張,下有陽字,《箋》曰:今《竹書》無陽字。趙、戴乙刪。趙云:城張當作張城,《潛夫論》河東解縣有東張城、西張城。守敬按:此事於《內》、《外傳》、《史記》均無所見。《漢書》之所謂東張矣。高祖二年,曹參假左丞相,別與韓信東攻魏將孫本東張。朱孫下衍林字,《箋》曰:《史記》無林字。戴、趙刪。守敬按:《漢書》亦無林字,惟脫軍字。當以此正之。《史記》有軍字。大破之。守敬按:《漢書 曹參傳》文。蘇林曰:屬河東,守敬按:《漢書》顏《注》引蘇說同。即斯城也。
156 涑水又西南屬於陂。陂分為二,城南面兩陂,左右澤渚。東陂世謂之晉興澤,會貞按:《史記 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陽晉。《表》作晉陽,《紀年》同。《正義》引《括地志》,晉陽故城在虞鄉縣西三十五里。此東陂正在虞鄉之西,世蓋取晉陽之名,謂之晉興澤,猶之西陂取張城,一名謂之張澤歟?東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對壇道山。朱作鹽道。守敬按:鹽為壇之誤。《山海經 注》作壇,詳下《御覽》五十九引《山海經 注》亦作壇,今訂。《一統志》,壇道山在虞鄉縣西南。其西則石壁千尋,東則磻溪萬仞,方嶺雲回,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群山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郭景純云:世所謂盎漿也。發於上而潛於下矣。朱盎作鴦。全、趙、戴同。守敬按:《山海經》《中次十一》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甚寒而清,帝台之漿也。郭璞《注》,今河東解縣南,壇道山上,有水潛出,停而不流,俗名為盎漿,即此類也。《寰宇記》引亦作盎漿,此鴦字無意義。郭《注》,停而不流,則盎字是。今訂。郝懿行反據此文,欲改《山海經 注》盎為鴦,大非。《虞鄉縣志》誤作漿泉,在縣南十二里,方山頂。厥頂方平,五五有良藥。《神農本草》曰:地有固活、守敬按:固活,《本草》作姑活,一名冬葵子。《名醫別錄》曰,生河東。女疏、守敬按:《本草》無女疏,而有女菀之名,未知是否?銅蕓、守敬按:《本草》,防風,一名銅蕓,生川澤。紫菀守敬按:《本草》,紫菀,生山谷。吳普曰,一名青苑。之族也。是以緇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
157 夫,代往游焉。路出北巘,勢多懸絕,來去者咸援蘿騰崟,《箋曰》:崟,疑作嶮。趙云:崟音吟。《說文》,山之岑崟也。杜甫詩,挽葛上崎崟,正是援蘿騰崟之意,《箋》說非。尋葛降深,於東則連木乃陟,百梯方降,岩側縻鎖之跡,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守敬按:《隋志》,虞鄉縣有百梯山。《元和志》,壇道山,一名百梯山,在虞鄉縣西南十二里。山高萬仞,躋攀者百梯,方可升降,故曰百梯山。水自山朱自訛作泉,全、趙、戴改。北流五里而伏,云潛通澤渚,所未詳也。董佑誠曰:在今虞鄉縣南十二里方山頂。《注》云,潛通澤渚,蓋即五姓湖矣。西陂即張澤也。西北去蒲阪一十五里,東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積水,亦時有盈耗也。董佑誠曰:今曰五姓湖,在永濟縣東南三十里,分屬臨晉、虞鄉界。又此下董有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左傳》謂之涑川也十六字,曰,此條見《河水》下。《左傳》涑川,杜《注》,涑水至蒲阪縣入河。是晉時涑已入河,而《經》不言,故酈《注》補見於河水下。秦渡河伐晉,循涑川而至王官,正其道也。雷水在河北,與涑水隔山,《注》有脫文,遂上下互易,詳見《河水》下。今涑水自絳州之絳縣西,徑聞喜縣南,解州之夏縣北。安邑縣北,蒲州府之猗氏縣南,臨晉縣南,虞鄉縣北,至永濟縣東南,入五姓湖。又西南入河。守敬按:《水經》敘涑水至張陽池而止。《注》亦至張陽池而止,皆不詳其下流。而《河水經》雷首下,有又南涑水注之之文,《注》水出河北縣雷首山,直與張陽池相接,是兩涑水本為一水無疑。其劃斷為二者,或是伏流,或是後世湮塞,而張澤之水,遂於蒲阪入河。互詳《河水注》董氏補涑
158 水又西南流注于河,《左傳》謂之涑川也十六字贅矣。
159 文水
160 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董佑誠曰:今文水有二源。一出孝文山後,名渾谷水。一出劉王 山,名西谷水。流至榆城,合渾谷水。孝文山在交城縣西北一百六十里。劉王 山在交城縣西北一百九十里。榆城在交城縣西北一百三十里。會貞按:劉王 山在孝文山東北數十里左右,大陵縣之西北。《經》稱水出大陵西山,則但以出孝文山者為其源也。董氏未指實。東到其縣,屈南到平陶縣東北,守敬按:此不言過而言到,與洞渦水《經》言到晉陽縣南同,是為變例。東入於汾。
161 文水出文谷,東徑大陵縣縣詳《汾水注》。故城西,朱無出文谷東四字,全、趙、戴同。趙云:善長不紀文水之所出,而雲徑大陵縣故城西,蓋率筆也。守敬按:此是傳鈔脫出文谷東四字耳,今補正。《寰宇記》,出交城縣西南文谷。大陵故城在文水縣北十三里。董佑誠曰,《地形志》:太原郡受陽有大陵城、文谷水。是魏移受陽至汾西而省大陵也。而南流,有泌水注之。守敬按:《隋志》,文水縣有泌水。《方輿紀要》,在文水縣北八里。《寰宇記》謂之神福泉。縣西南山下,趙縣上增水出二字。守敬按:《寰宇記》引此作泌水出大陵縣西南山下,乃鈔變《注》
162 文,趙據增水出字,非也。武氏穿井給養,井至幽深,後一朝,水溢平地,朱地訛作流,趙據《名勝志》改。全、戴改同。東南注文水。
163 又南,徑平陶縣之故城東,守敬按:兩漢、魏、晉、後魏並屬太原。後魏陶改遙。《太原府志》,在文水縣西南二十五里,今在平陶東。西徑其城內,南流出郭。董佑誠曰:平陶以下,《經》、《注》不合。詳《原公水》下。王莽更曰多穰也。
164 文水又南,徑縣,董佑誠曰:此後魏平遙縣也。《元和志》,後魏改平遙縣。後西胡內侵,遷居京陵塞。酈氏時尚未徙治京陵,故縣在汾水之西,漢平陶城之南也。《注》不言徑縣之東西,今無考。會貞按:上已言徑城內南流出郭,則此南徑物是徑縣境,不得複言徑東西也。右會隱泉口,水出謁泉山之上頂。朱脫出字。《箋》曰:謝兆申云,出謁泉山之頂上。趙增出字,云:上頂字不誤。全、戴增同。守敬按:《御覽》六十四引此有出字。《隋志》,隰城縣有隱泉山。《括地志》,謁原誤竭。泉山一名隱泉山,在隰原誤堰。城縣北四十里。《一統志》,山在汾陽縣北,文水縣西南。俗云:暘雨愆時,是謁是禱。守敬按:《御覽》六十四引同,而《御覽》四十五引作謁禱是應。故山得其名,非所詳也。其山石崖絕險,朱作石岸地險,《箋》曰:《御覽》引此作石崖絕險。全改,趙、戴改。壁立五六天固,守敬按:固字誤。《史記 仲尼弟子傳 正義》、《御覽》六十四引此文,見其不可通,遂刪天固二字。竊謂固為
165 表之訛,下云,崖半石室,去地五十餘丈,則此崖高百餘丈矣。崖半有一石室,朱半訛作平,《箋》曰:當作半。戴、趙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半,《史記 正義》、《御覽》引並同。去地可五十餘丈,爰有層松飾岩,列柏綺望。惟西側一處,得歷級升陟,頂上平地一十許頃。守敬按:《元和志》作千頃,誤。五七《史記 正義》引同此。沙門釋僧光守敬按:《高僧傳》、《續高僧傳》並不載釋僧光其人,惟《高僧傳》有帛僧光,終於剡之石城山,不聞有住謁泉山之事。表建二剎。泉發於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又東,朱《箋》曰:又一作入。守敬按:《御覽》引此作又。津渠隱沒而不恆流,故有隱泉之名矣。兩澤豐澍,則通入文水。
166 又南,徑茲氏縣故城東,縣詳《原公水》篇。為文湖,東西一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謂之西河泊,朱脫泊字。全、趙以《寰宇記》校增泊字。戴改河作湖。會貞按:《元和志》,文湖,一名西河泊,多蒲魚之利。《寰宇記》同。《方輿紀要》,文水至汾州府東十五里,謂之西河泊。俱當有泊字之確証,而戴改河作湖,特因下文屢見湖字,故改河為湖,然不考《元和志》、《寰宇記》,是為疏矣。在縣直東一十里,守敬按:《元和志》,在西河縣東。湖之西側臨湖,又有一城,謂之豬城。五八《朱箋》曰:瀦當作 。趙云:按《尚書 禹貢》,大野既豬,又被孟豬之豬,俱不加水。《漢志》、《釋文》並同。守敬按:《一統志》,在汾陽縣東。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豬,蓋即
167 水以名城也。
168 文湖水朱無水字,全、趙、戴同。守敬按:《通鑒》周赧王三十年,《注》引此湖下有水字,今增。又東,董佑誠曰:東下當脫南字。徑中陽縣故城東。董佑誠曰:此魏、晉中陽縣也。二《漢志》,中陽屬西河郡。《元和志》,孝義本漢茲氏縣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陽縣於今理。永嘉後省入隰城。後魏又分隰城,於靈石縣東三十里置永安縣。故酈氏謂之故城。又引《地道記》、《太康地記》,西河有中陽城也。《孝義縣志》,以縣西二十五里故城,當魏中陽城。以此《注》推之,當在縣北。按:《晉書地道記》、《太康地記》,西河有中陽城朱城訛作縣,今從趙、戴改。舊縣也。
169 文水又東南流,與勝水合。水出西狐岐之山,戴改出西作西出。會貞按:不必改,說見《濁漳水》篇。《山海經》,狐岐之山,勝水出焉。《一統志》,山在孝義縣西八十里。勝水,一名孝水。水自山東至縣西,南北二川合流。董佑誠謂南川即勝水,北川即陽泉水也。東徑六壁城南,會貞按:《地形志》,顯州治六壁城。《寰宇記》,六壁府在孝義縣西八里,俗以城有六面,因以為名。董佑誠曰,今為孝義縣西六壁村。魏朝舊置六壁於其下,防離石諸胡,因為大鎮。守敬按:《御覽》一百九十三引《郡國志》,後魏太平真君五年,討胡於六壁。《魏書 高宗紀》亦云,和平元年,衛將軍樂安王良督東雍、吐京,六壁諸軍討河西叛胡。又《唐志》汾州有六壁府,為府兵所居,則唐仍以六壁為重鎮。太和
170 中,罷鎮,仍置西河郡焉。守敬按:《地形志》,西河郡,漢武帝置,晉亂,罷。太和八年複,治茲氏城。勝水又東,合陽泉水。水出西山陽溪,朱不 水字,全、趙同,戴增。守敬按:《方輿紀要》,土京水出孝義縣西南十五里土京谷,一名西陽水,即《水經注》之陽泉水也。東徑六壁城北,又東南流,注於勝水。勝水又東,徑中陽縣故城南,朱無縣字,全、戴同,趙增。又東合文水,文水又東南,入於汾水也。董佑誠曰:今文水在文水縣東入汾,與《注》所稱異,詳《原公水》下。
171 原公水
172 原公水出茲氏縣西羊頭山。會貞按:《一統志》,原公水,一名壺溪水,又名馬跑泉。源出白彪山麓,山在汾陽西二十五里。又云,羊頭山在汾陽縣西北十五里。是白彪、羊頭,當連麓而異名。東過其縣北。
173 縣故秦置也。守敬按:各地志皆不言茲氏秦置,春秋、戰國亦無茲氏地名。惟《魏策》有茲公原。《注》云,未詳。酈氏言秦置,必有所本,而今不可考矣。兩漢屬太原郡,魏為西河郡治,晉、後魏曰隰城,仍為郡治,今汾陽縣治。漢高帝更封沂陽侯嬰為侯國,全云:沂陽是夏侯嬰初封,而食邑茲氏,非封國也。更封是汝陰。會貞按:《史記 夏侯嬰傳》作祈陽,《集解》引徐廣曰,祈一作沂。《漢書》作沂。賜
174 食祈陽,益食茲氏。全說稍未合。王莽之茲同也,魏黃初二年,分太原,複置西河郡,守敬按:前漢西河郡治平定,後漢移治離石,後廢。《元和志》黃初二年,於漢茲氏縣,複置西河郡。晉徙封陳王斌於西河,守敬按:《晉書》,斌附任城《王陵傳》。故縣有西河恭王司馬子盛廟。朱無分太原至故縣有二十字,全、趙同,戴增。戴依《晉書》斌本傳,改恭作繆,改盛作政,詳見後。碑文云:西河舊處山林,守敬按:《後漢書 順帝紀》永和五年,羌寇為害,徙郡治離石。《注》云,西河本治平定。五九漢末擾攘,百姓失所。守敬按:《元和志》,漢末大亂,匈奴侵邊,郡遂荒廢。六〇魏興,更開疆宇,分割太原四縣,以為邦邑。全云:西河本漢郡,建安之亂,空荒其土。黃初複立,而割太原之地以隸之。考《晉志》,太原郡統縣十三,皆漢之舊,所少者界休、茲氏、慮虒三縣。碑云,分割四邑,蓋破三為四也。《晉志》,西河郡統縣四,離石、隰城、中陽、介休,其三縣又皆是漢西河郡故縣名,蓋以此三縣之名加之茲氏,慮虒之地耳。守敬按:全氏謂碑蓋破三為四,亦意度之辭。魏之西河郡,當有茲氏、界休、慮虒,餘一縣無考。晉之西河屬縣,未必與魏悉同,果爾則只當云割太原之茲氏,何雲四邑耶?其郡帶山側塞矣。王以咸寧四年六一戴依《晉書》斌本傳改四作三,見後。改命爵土,其年戴依斌本傳,改其作明,見後。十二月喪。國臣太農閻崇,離石令宗群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勛德,碑北廟基尚存也。趙云:按此碑文,多與史異。
175 《晉 宗室傳》無司馬子盛其人者。《晉書》云,西河繆王斌,字子政,魏中郎。武帝受禪,封陳王,三年改封西河。咸寧四年薨。其薨年與碑同,而改封之歲,碑在四年,《傳》在三年。《傳》云字子政,碑云子盛。《傳》云謚繆,碑云謚恭。善長親見其碑,當是史誤。守敬按:《一統志》,司馬斌墓六二在汾陽縣西七里許,一名陳王墓。
176 又東入於汾。趙云:按原公水即《洞渦水》篇《注》之原過水。《魏書 地形志》所謂出原過祠下者也。善長蓋失於分疏,誤。董佑誠曰:今原公水分浚溉田,下流入汾。趙氏謂原公水即原過水,善長失於分疏。誤。
177 水注文湖,不至汾也。董佑誠曰:按《文水》、《原公水注》,與《經》異。以今水道証之,則又與《經》合,而與《注》異。《經》言文水止於平陶,原公水徑入於汾。《注》言文水至茲氏縣東為文湖,東南注于汾水。原公水注文湖,不至汾。今文水至文水縣之東入汾,不入古茲氏境,而汾陽亦無複有文湖。原公水、勝水皆徑入汾,並與《經》合。推校其故,由汾水有遷徙,故諸水皆有變更。《元和志》文水縣下云,城甚寬,大約三十里。汾水經縣東十五里。文水,自交城縣界流入,經縣西,又南入隰城縣界。西河縣下云:隰城縣,上元元年改為西河縣。文湖在縣東十里,多蒲魚之利。是唐時文水與酈《注》正同也。《一統志》,文水故城在今縣東十里。宋元符閒,因水患徙。此宋時汾水西徙之証。《太原府志》,汾水舊西南流入汾陽縣界。明代東徙,南流入平遙縣界,是明以前汾水益西,今乃稍東也。汾水既西,文水下流皆為所奪,故徑自文水縣東入汾,不複南注,文湖既湮,而原公水、勝水亦獨流注汾。《經》所言者,漢、魏
178 之文水,《注》所言者,後魏至宋初之文水,而宋以來之文水,又近於《經》而異於《注》也。又按《元和志》言,文水城中種水田。《新唐志》,文水有柵城渠、甘泉渠、蕩沙渠、靈長渠、千畝渠,俱引文谷水,溉田既多,六三則水皆入田,故道之湮,或由此歟?
179 洞渦水
180 洞過水出沾縣縣詳《清漳水注》北山朱過作渦,趙同,戴改,下同。守敬按:殘宋本《經》、《注》並作過,《大典》本,黃本過、渦錯出,吳本盡改渦而朱沿之。蓋本作過,傳鈔或變為渦也。觀《通鑒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注》,引此作過,唐光化二年又作過可証。六四《地形志》,同過水出木瓜嶺,一出沾嶺,一出大廉山,一出原過祠下,五水合道,故曰同過。六五准以地望,惟沾嶺在沾縣北,木瓜、大廉,並在沾縣西。原過祠尤遠,在西北榆次縣境,皆與沾縣北山不合。且出木瓜、大廉、原過祠之水,酈氏各標其名,以為入洞渦,則魏收曲為解說,非此水之本義也。《一統志》,陟泉山在樂平縣西四十里,洞渦水出其西。
181 洞過水出樂平縣西北。朱無此九字,趙、戴同。守敬按:突言其水西流,不敘水源,酈氏無此例。守敬按:《初學記》八引《水經注》有此句,今補。樂平縣詳《清漳水》篇。《元和志》,此水出沾縣北山,沾即今樂平縣也。水經縣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其水西流,與南溪水合。水出南山,守敬按:水當在今壽陽縣南。西北流注洞過水。又西北,黑水西出山,全、趙作出西
182 山。三源合舍,六六朱訛作三合源舍。《箋》曰:謝云,宋本作合三源,無舍字。戴改三源合舍。趙據《名勝志》引此改同,而以《箋》說為非。守敬按:明抄本作三原合舍。同歸一川。董佑誠曰:黑水出今壽陽縣西北七十里西山。又有龍門河,在壽陽縣西北三十里。壽水在壽陽縣南二里,俱入黑水。蓋龍門河為西源,壽水為東源也。會貞按:《方輿紀要》,黑水源出壽陽縣西四十里黑水 之西山。三源合流,則不以壽水充數。東流南屈,徑受陽縣故城東。朱脫徑字。趙據孫潛校增,全、戴增同。董佑誠曰:《地形志》,太原郡受陽有大陵城,中都有壽陽城,是魏移晉受陽於大陵,又移中都於榆次,以受陽入之也。《元和志》言,隋於受陽故城別置受陽縣,即今縣也。方志皆以今壽陽城即唐城,然《注》言黑水徑其東,今乃徑其西,或唐以後更徙治歟?按《晉太康地記》,樂平郡有受陽縣。守敬按:《晉志》作壽陽。《地形志》,中都有壽陽城,亦指晉縣城言,壽、受通。盧諶字子諒,《晉書》附《盧欽傳》。《征艱賦》所謂歷受陽而總轡者也。《征艱賦》今不傳。其水西南入洞過水。戴西上增又字。
183 又西,蒲水南出蒲谷,董佑誠曰:《一統志》,塗水在榆次縣南,有二。一曰大塗水,出和順縣八縛嶺,西北流至縣東南十五里,入洞渦水。一曰小塗水,源出鷹山,西流入大塗水。按《水經注》,塗水入洞渦,在原過水之下,今此水反在原過水上,蓋《水經注》所謂塗水,即今金水河,而此實蒲水也。按,塗、蒲音近,此俗傳之誤。北流注于洞過水。朱注下有之字,渦下無水字。全、趙同。戴
184 刪於字,增水字,以注之斷句,而以洞渦水三字下屬。會貞按:皆非也。朱蓋訛水為之,而錯入注字下也。今訂。
185 又西與原過水合,近北,便水源也。朱訛作徑北便水流也,《箋》曰:徑,舊本作近。孫潛曰:流疑當作源。戴改近,改源,趙同。六七會貞按:黃本作近,《大典》本、明抄本作原。水當在今榆次縣東。水西阜上有原過祠,朱《箋》曰:《史記》,趙襄子南並智氏,北有代,遂祠三神於百邑,使原過主霍泰山祠祀。《括地志》云,三神祠今名原過祠,在霍山側。守敬按:此祠專祀原過,而《括地志》之原過祠,則本三神祠,且在霍山側,非《注》所指之地。朱率意引之,失考。《地形志》,中都縣有原過祠。《元和志》,在榆次縣東九里,俗名原公祠。蓋懷道協靈,受書天使,詳《汾水注》。憂結宿情,傳芳後日,棟宇雖淪,攢木猶茂,故水取名焉。朱故下衍層毖二字,全、趙同,戴刪。其水南流,注于洞過水也。
186 西過榆次縣南,又西到晉陽縣縣詳《汾水注》南。守敬按:變過作到,恐仍當作過。
187 榆次縣,守敬按:兩漢、魏、晉、後魏並屬太原。今榆次縣治。故塗水鄉,晉大夫智徐吾之邑也。趙據《漢志》改塗作塗,下塗陽同。全、戴依改。守敬按:此《漢志》榆次下文,作塗。《左傳 昭二十八年》,智徐吾為塗水大夫,則作塗,此《注》不誤。《一統志》,塗水城,在今榆次縣西南二十里。《春秋
188 昭公八年》,晉侯築虒祁之宮,虒祁宮詳《澮水》篇。有石言晉之魏榆。守敬按:《左傳》文。服虔曰:魏,晉邑。六八榆,州里名也。朱邑作也,《箋》云:宋本作邑。全、趙、戴改。守敬按:明抄本作邑。《釋文》引服云,魏,邑也。榆,州里名。孔《疏》引同。杜《注》則云,魏榆,晉地。《漢書》曰榆次,守敬按:此指《地理志》榆次縣。《十三州志》以為塗陽縣矣,守敬按:張澍輯《十三州志》,失採此條。塗陽縣無考,當是東漢安、順以後,旋置旋廢者。王莽之太原亭也。守敬按:二句先後當倒轉,六九詞意方順。《注》中往往有此,後不複出。縣南側水有鑿台,守敬按:《續漢志》,榆次縣有鑿台。《元和志》,在縣南四里,今台為洞過水所侵,無複遺跡。韓、魏殺智伯瑤於其下,刳腹絕腸,折頸折頤處也朱頸訛作頭,折訛作揩。趙據《寰宇記》引改。七〇全、戴改同。《巵林》曰:《史記》,智伯醉,以酒灌擊毋恤。又《豫讓傳》,襄子怨智伯,漆其頭以為飲器。乃知漆頭之謔,實報灌首之辱。諸家解同虎子,已屬厖言。而《水經注》曰,韓、魏殺智伯,刳腹絕腸,折頸折頤,蓋所未聞。尋《史記》及《新序》,載黃歇上秦王書曰,智氏信韓、魏,從而伐趙,韓、魏叛之,殺智伯瑤於鑿台之下。又曰,韓、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十世,社稷壞,宗廟隳,刳腹絕腸,折頸折頤,身首分離,暴骨於草澤。此春申極言韓、魏之怨秦,而酈氏誤以為智伯見屠之酷,可謂疏鹵矣。守敬按:《史記 春申君傳》,昔智伯見伐趙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禍。又曰,韓魏殺智伯瑤於鑿台之下。故馬彪謂榆次有鑿台,酈氏亦沿其說,但此別一台,非鑿以灌晉陽者。考《國策》高《注》云,鑿台,晉陽下台名。鑿地作渠以灌
189 晉陽城,因聚土為台,而止其上,故曰鑿台。既言晉陽下台,又言鑿池灌晉陽,則台與晉陽近,若台在榆次,去晉陽頗遠。且古言以汾水灌晉陽,未有言以洞渦水灌晉陽者。況洞渦水入汾在晉陽南二十餘里,又與晉陽中隔汾水,其不能鑿以灌晉陽明甚。則高氏所稱,與當日情事尤合。古書參錯,酈氏置高說不論,亦失於審慎。別詳《晉水》篇。其水又西南流,徑武觀城西北。戴觀作灌。守敬按:戴本《晉書 載記》。《太原府志》,武觀城在今榆次縣西南二十里,陳侃村,一名武館城。盧諶《征艱賦》曰:徑武館之故郛,問厥塗之遠近。朱塗訛作墮,全、趙、戴改。守敬按:此又以觀作館,古通。
190 洞過水又西南為淳湖,謂之洞過澤,朱澤訛作津,趙並訛渦為湖,戴改,全改同。董佑誠曰:今分渠日多,不複成澤。而塗水注之。戴改而作澤南二字,全改同。水出陽邑縣東北大 山塗谷。朱無縣字。全、趙、戴同。會貞按:准以通例,邑下當有縣字,蓋淺人不知陽邑為縣名,疑既稱邑,複稱縣,為複而刪之,今增。兩漢、魏、晉、後魏縣並屬太原,在今太谷縣東。董佑誠曰:《一統志》,金水河即塗水。出今太谷縣東北大塔山。則大塔山即大 山,魏收所謂大廉山。《地形志》又稱陽邑有徐水,即塗水之誤。西南徑蘿蘑亭南,朱蘑作磬,《箋》曰:謝云,一本作蘿蘑亭。趙改云:《寰宇記》,蘿蘑亭,俗名落漠城,七一蘑字是也。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作蘑。《元和志》,蘿蘑亭在太谷縣西北十九里。摩與蘑音同。《太原府志》,在太谷縣西北十九里,七二秦王剪伐趙所築,今名登豐村。與蔣谷水合。水出縣東南蔣溪。守敬按:《魏書 靈徵志》,正光三年,並州靜林
191 寺僧,在陽邑城西橡穀掘藥。又《地形志》,沾有豫水,出得車嶺,嶺見下西北入汾。豫為橡之訛。合觀二書,是魏蔣谷水又有橡谷水之稱矣。《元和志》,蔣谷水,今名象穀水,源出太谷縣東南象穀。《一統志》,橡谷水,源出榆社縣恤張嶺。《魏土地記》曰:晉陽城東南一百一十里,至山,有蔣谷大道,度軒車嶺,通於武鄉。會貞按:《地形志》沾縣下作得車嶺,得為軒之誤。《新唐志》武鄉縣北有昂車關,昂又軒之異文。武鄉縣詳《濁漳水注》。水自蔣溪西北流,西徑箕城北。守敬按:《太原府志》,城在今太谷縣東三十五里。《春秋 僖公三十三年》晉人敗狄於箕。守敬按:此《經》文晉人上,當有《經書》二字。杜預《釋地》曰:城在陽邑南。守敬按:《釋例》,晉地內,太原陽邑縣南,有箕城,此鈔變其辭。水北即陽邑縣故城也。董佑誠曰:《元和志》,太谷縣,本漢陽邑,今縣東故城是也。後魏景明複置陽邑縣,即今縣也。是後魏徙治之証。守敬按:以箕城証之,縣故城當在今太谷縣東北三十餘里。《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九年守敬按:今本《竹書》周顯王七年。與邯鄲榆次、陽邑七三者也。王莽之繁穰矣。蔣溪又西合塗水,亂流西北,入洞過澤也。董佑誠曰:今象穀水西北流至徐溝縣界,入洞渦水。
192 西入於汾,出晉水下口者也。全、趙此七字改《注》。董佑誠曰,非也。今洞渦水俗名小河,自樂平
193 縣西,徑壽陽,榆次,至徐溝縣西北入汾。
194 劉琨之為並州也,劉曜引兵邀擊之。朱曜作淵,全、戴改曜。合七四戰於洞渦,即是水也。趙云:按《晉書》,劉曜攻晉陽,劉琨使張喬拒之,戰於武灌,喬敗死。晉陽太守高喬等皆降。七五琨屯榆次,與左右數十騎,攜妻子奔趙郡,遂如常山。酈以為琨與劉淵戰,誤。七六
195 晉水
196 晉水出晉陽縣西懸甕山。朱懸作縣,甕作壅,《箋》曰:孫云,壅,《山海經》作雍,注音甕。趙改甕云:縣,古懸字。壅當作甕。《方輿紀要》,懸甕山腹,有巨石如甕,亦曰汲甕山。蓋起象斯形,壅是壅塞之義,為誤無疑。戴改懸甕。
197 縣,守敬按:兩漢、魏、晉、後魏縣並屬太原,即今太原縣治。故唐國也。會貞按:《漢志》,晉陽故《詩》唐國。《括地志》,故唐城,在晉陽縣北二里。《城記》云,堯築也。《春秋左傳》稱,唐叔未生,其母邑姜夢帝謂己曰:餘名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之參。及生,名之曰虞。會貞按:昭元年文。《呂氏春秋》《重言》曰:叔虞與成王居,王援桐葉為圭,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請曰:天子封虞乎?王曰:餘戲耳。公曰:天子無戲言。時唐滅,乃封之於唐。守敬按:《史記 晉世家》,以周公為史佚。縣有
198 晉水,後改名為晉。孫氏按:《毛詩譜》,叔虞子燮父,以堯虛南有晉水,改曰晉侯。故子夏敘《詩》稱此晉也,而謂之唐,儉而用禮,有堯之遺風也。守敬按:《唐風 蟋蟀》篇敘文。《晉書地道記》及《十三州志》並言,晉水出龍山,會貞按:二書本《淮南》,見下。一名結絀山,朱名訛作水。趙改。《箋》曰:宋本一下有雲字,一云出結絀山。全改同。戴又改。會貞按:《淮南 墬形訓》,晉出龍山,結給合出封羊。《高注》,結給合,一名也。是以結給合三字相連為水名。証以本書下云,泥塗淵出樠山,似是。然証以上文涼出茅盧、石梁,茅盧、石梁皆山名,則以結給二字為山名,上屬亦是。故《晉書地道記》、《十三州志》並以結絀為龍山之異名。酈氏從之。惟給、絀錯出,《御覽》四十五引《郡國志》、《寰宇記》、《明一統志》、《方輿紀要》俱作絀,則絀字是。又疑此句是後人所加,與《江水》篇亦曰縣虒縣同。在縣西北,非也。守敬按:在縣西北之說,見《漢志》,《淮南》高《注》同,是《地道記》、《十三州志》所本。《山海經》曰:縣甕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南。董佑誠曰:《地形志》,晉陽有懸甕山,一名龍山。《元和志》因之,是又合龍山、懸甕為一。又云,《漢志》,晉陽,龍山在西北,有鹽官,晉水所出,東入汾。蓋別志龍山所在,非蒙下晉水也。《續志》以下因之而誤,故酈氏辨之。守敬按:董氏蓋誤會酈意,分龍山懸甕為二,謂晉水出縣甕,不出龍山也。不知《淮南》已言晉出龍山,即《漢志》所本。《漢志》,有鹽官三字,當在東入汾下,今本錯入晉水上耳。《漢志》凡書有鹽官、有鐵官皆在句末,可証。且《地形志》明雲懸甕山一名龍
199 山,是魏收知為一山,安得謂酈氏分為二?酈氏因《經》以懸甕標名,特舉《山海經》之縣甕以釋之。其立言之意,則專駁在縣西北之說,故確指其在西南。又按:《山海經》郭《注》作縣西,《後齊書 楊愔傳》及《括地志》同,與《經》合。而《地形志》則云西南,與《注》合,酈氏當以實驗得之,故不曲附《經》文也。《一統志》,山在太原縣西南十里,晉水所出,源出滴瀝泉。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朱水以訛作以水。戴乙,趙同,並刪之字。會貞按:殘宋本、《大典》本作水以。《後漢書 安帝紀 注》、《寰宇記》、《通鑒》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注》,引此,並作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史記志疑》曰,《國語》但云,襄子走晉陽,圍而灌之,不云引何水。韋《注》依《趙世家》以為汾水,《魏世家》依《國策》以為晉水。《尚書古文疏証》曰,李宏憲疑莫能定,不知二水皆是也。蓋智伯決晉水以灌城,至今猶名智伯渠,然亦豈有舍近而且大之汾水不引以並注者乎?盧文弨曰:晉水注于汾水,汾水之所經廣矣,此云汾水,雖不可謂誤,七七而晉水尤與晉陽為切近。其川上,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守敬按:《地形志》,晉陽有晉王祠。《一統志》,在太原縣西南十里,懸甕山麓,晉水發源處。趙云:《方輿紀要》云,《水經注》,晉祠南有難老、善利二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凍,溉田百餘頃。又有泉出祠下,曰滴瀝泉,其泉導流為晉水, 為晉澤。今本無之。水側有涼堂。朱《箋》曰:《御覽》作涼台。守敬按:宋本《御覽》四十五引亦作涼堂,與朱不應。《元和志》、《寰宇記》引並同。考《國策》高《注》云,鑿台,晉陽下台名,鑿地作渠,以灌晉陽城,因聚土為台而止其上,故曰鑿台。是鑿台當在晉水上源,與此《注》所指之地合,而鑿台又有涼台之稱,此《注》原書必
200 是涼台,傳寫者訛台為堂,而《御覽》及《元和志》、《寰宇記》遂據改之。朱氏所說,想當然耳。結飛梁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 游宦子,莫不尋梁契集,用相娛慰,於晉川之中,最為勝處。
201 東過其縣南,朱東上有又字,戴、趙同。守敬按:不當有又字,今刪。又東入於汾水。
202 沼水分為二派,朱作汾水分為二流,《箋》曰:舊本作湖水。趙據《後漢書 安帝紀 注》及《寰宇記》引此改作沼水,作二派。戴同。北瀆,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戰國,襄子保晉陽,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沒者三版,與韓魏望嘆於此,故智氏用亡。守敬按:見《史記 趙、魏世家》。其瀆乘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園溉。戴以園為訛,改作灌。會貞按:《寰宇記》引此作灌,蓋戴所本。然《寰宇記》乃臆改,不足為據。考《 水注》用周園溉同,又《沁水注》以周城溉,《泚水注》四周城溉,《沔水注》以周田溉,與此亦例,戴不察耳。漢末,赤眉之難,太原郡掾劉茂,七八負太守孫福,匿於城門西下空穴中。其夜奔盂,七九即是處也。守敬按:事詳《後漢書 獨行 劉茂傳》,文小異此,蓋參以他家《後漢書》。盂縣見《汾水注》。東南出城流,注于汾水也。其南瀆,於石塘之下伏流,徑舊溪東南出,徑晉陽城南。城在晉水之陽,故曰晉陽矣。朱無故字,趙同,全、戴增。《經》書: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鹵。會貞按:事在《春秋 昭
203 元年》,《經》上當有《春秋》二字。杜預曰:大鹵,晉陽縣也。會貞按:杜《注》止此句。為晉之舊都。《春秋 定公十三年》,趙鞅以晉陽叛,會貞按:此《經》文,趙鞅上當有《經》書二字。八〇後乃為趙矣。守敬按:詳《史記 趙世家》。其水又東南流,入於汾。董佑誠曰:《元和志》,晉水初泉出處,砌石為塘,自塘東分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東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東流徑晉澤南,又東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酈道元所言分為二派者。其南派,隋開皇四年開,東南流入汾水。《唐書 地理志》,貞觀中,引晉水入城,謂之晉渠。《太原縣志》,晉渠,俗謂之北派,餘複分二派。中派曰中河,又分流為陸堡河。南派曰南河,會流曰清水河。今入城之流已涸,餘引為渠以溉田。八一
204 湛水
205 湛水出河內軹縣縣詳《濟水注》。西北山。
206 湛水出軹縣南原湛溪,朱軹訛作枳,原訛作源,戴、趙改。守敬按:《金志》,河陽縣有湛水,水當在今濟源縣西南,已湮。俗謂之椹水也。朱椹訛作湛。全云:先司空校本作須水,旁注云,須讀作頒。《通鑒》,隋漢王諒屯河陽與史祥戰於須水,是也。趙改須。戴改椹。守敬按:須水別無所見,八二考《隋志》,濟源縣有淇水,即《河水注》之濝水,須、淇形近。《通鑒》,須水當淇水之誤,然別是一水,與湛水相近耳,不得以之釋湛水。殘宋本、《大典》本作椹,戴改是也,因以湛水為椹水,故以湛城為堪城。是蓋
207 聲形盡鄰,八三朱無形字,趙同,改盡,故字讀俱變作畫,戴增形字。同於三豕之誤耳。會貞按:見《家語》、《呂氏春秋》《察傳》。其水自溪出,南流。朱出作之,趙改又,戴改出。
208 東過其縣北,又東過波縣之北。朱波訛作皮:趙改云:《漢志》河內郡有波縣。戴同。守敬按:縣詳《濟水》篇。
209 湛水南徑向城城詳《濟水》篇。東,而南注。
210 又東過毋闢邑邑詳《濟水注》。南。
211 原《經》所注,朱原訛作源,戴、趙改。斯乃湨川之所由,朱湨作汨,《箋》曰:舊本作 。戴改湨,云:湨水見卷七《濟水》內。趙改同,云:湨誤而為 ,又缺筆作汨。非湛水之閒關也,是《經》之誤証耳。戴是下增乃字。湛水自向城東南,徑湛城東,會貞按:《一統志》:城在今濟源縣南。時人謂之椹城,朱椹作湛,趙同,戴改。守敬按:殘宋本、《大典》本作椹。亦或謂之隰城矣。溪曰隰澗,隰城在東,會貞按:隰城詳《沁水》篇。言此非矣。趙此改北,會貞按:北字無著,趙改誤甚。酈氏已明言時人稱隰城之非,乃高士奇又引此《注》,以証《春秋》之隰城,疏矣。《後漢 郡國志》曰:河陽縣會貞按:縣詳《河水》篇。有湛城,是也。
212 又東南當平縣之東北,朱訛作平陰縣,趙同。戴刪陰字,云:考《河水注》,河水又東徑平縣故城北,
213 又東,湨水入焉。此《注》云,原《經》所注,斯乃湨川之所由,不得為平陰明矣。會貞按:《河水經》:又東過平縣北,湛水從北來注之。以《經》証《經》,尤為作平之確証。南入於河。《鮚埼亭集 柬東潛水經湛水篇帖子》曰:《水經》第六卷,自汾水以至晉水,皆異源而同入於汾,以達河者也。顧獨強附湛水於其末,其為錯簡無疑矣。乃即本篇中,道元亦深疑之,勉為疏釋,而後悟曰,原《經》所注,斯乃汨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閒關也,是《經》之誤証耳。自是以後,雖善讀《水經》如國初胡、黃、顧、閻諸老,至是篇,亦複未有折衷。但所謂汨川者,道元既實有所指矣,而求之是書,汨川安在?即旁考經傳,皆無是川,則道元果安所指與?予反複思之汨川者,湨川也。湨訛而為 , 又省而為汨,而聲又近,是則道元所謂字讀俱變者也。何以知其為湨川也?道元於《濟水》篇中及湨矣。曰,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又東南,●溝水注之,水出軹縣西南山下,北流,東轉入軹縣故城中,又屈而北流出軹郭,又東北流注于湨。是即此《經》所云湛水出河內軹縣西北山者也。蓋必湛水所出之處,原與湨水相近,故混也。《濟水》篇曰,湨水又東徑波縣故城北,是即此《經》所云,湛水又東過波縣之北者也。又曰,湨水東南徑安國城東,又南徑毋闢邑西,是即此《經》所云,又東過毋闢邑南者也。道元故從而正之曰,斯乃湨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閒關也。又曰,湨水又南注于河,是即此《經》所云,又東南當平陰縣之東北,南入於河者也。豈意遞誤遞變,遂成汨字,而莫有悟而正之者乎?然則何以強附之汾水之末也?曰《湨水》一篇,作《經》者蓋以類次之濟水之後,在第九卷清水之前。夫《清水卷》中,皆河內之水,則湨水亦其氣類也。而傳寫者忽移之濟水之前,遂廁於第六卷晉水之後,而不知其牸>噅淞都盟注》中。不然,道元明言其為汨川所由,而讀盡《水經》四十
214 卷,杳然無所謂汨川者,亦可怪矣。道元能指其誤,而不知後之人之更誤也。得餘言,應見賞於千古耳。守敬按:此全氏所特見,而趙氏依改,以趙曾見全氏校本也。若戴氏未見全、趙本,亦見及此,必有詳說。觀戴氏於鄧津下,歷數《經》文地望不合,而於《注》湨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閒關二句,終未証明,不如全說之了然。惟此經朱本作平陰,戴刪陰字,是也。全猶沿朱本平陰之誤,則戴為不徒矣。
215 湛水又東南徑鄧,八四鄧詳《河水注》。南流注于河,故河濟有鄧津之名矣。戴云:按鄧津在孟津西,河水自西而東,先得清水,次教水,次畛水,次庸庸之水,乃至平陰,又得濝水,次至鄧,得湛水,次至平縣,得湨水。撰《水經》者,敘清水於平陰下,敘湛水於平縣下,皆於地望不協,故道元辨其非。
216 校記
217  「《寰宇記》引郭《注》菅音奸」 按:《寰宇記》四十一原文作:管涔山一名菅涔山,涔音岑,菅音奸。土人云:「其山多菅草,因以為名。」古隸書從竹字往往書從廾。郝懿行以為《經》文「管」當為「菅」。酈《注》下文引《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異名也。」檢《淮南子 地形訓》云:「汾出燕京。」莊逵吉《注》:「《山海經》、《水經》皆云:汾出管涔山,古字燕管、京涔聲近通用。」今按:京涔聲近是矣,燕管當作「燕菅」,郭音菅為奸,奸燕聲近,異名之故在此。《御覽》四十五引《水經注》,又為管子山。據今本《御覽》作又為管字,與樂史所見本合,言以山多菅草,或以為名,又為「菅」字,志異文焉。楊疏《要刪》引《晉書 載記》各本「管」皆作「菅」,據《地形訓》莊氏
218 校語,「管涔山」當是「菅涔山」之訛。
219  「稚水蒙流耳,趙改蒙作蒙」 按:不必改。《淮南 地形訓》云:汾水蒙濁而宜麻,作蒙不為無據,疑酈氏本《淮南子》語。
220  「後立屯農,積粟所在」 按:《通典》百七十九樓煩郡宜芳縣下引此亦作「所在」,《通鑒》漢章帝建初三年胡《注》同,《疏》改在斯作所在,是。
221  「《方輿紀要》引此,作紆,《寰宇記》宜芳縣下亦作紆」 按:檢《紀要》四十、《寰宇記》四十一引均不作「紆」,皆作「委」,《疏》誤記。
222  「蓋資承呼沱之水」 熙仲按:朱「資承」作「咨乘」,《箋》及趙、戴據《御覽》六十四改「資承」。《通鑒》漢章帝建初三年胡《注》作「蓋欲乘呼沱之水轉山東之漕。」「欲」一訛為「咨」,再訛為「資」,「乘」訛作「承」,諸家誤改,今據改訂作「欲乘」。
223  「《御覽》六十四亦作慮」 熙仲按:檢影宋本《御覽》仍作「盧」,惟《通鑒》漢章帝建初三年胡《注》作「都慮」,云盧音閭,足証《鄧訓傳》作「慮」是也。
224  「古今《注》曰」 按:見《續漢書 郡國志》常山國蒲吾縣下《注》所引。
225  「會貞按:……《山海經 北次二經》」 按:「疑即酸水也」下此句,與《疏》首重複,故刪。
226  「咸寧二年」 按:《晉書 武帝紀》:咸寧三年一月徙封太原王,據改「二」字作「三」。
227 一〇「在晉陽縣東五里」、「《寰宇記》在縣東南五里」 按:檢《地形志》無「在晉陽縣東五里」七字,
228 當刪。又《寰宇記》平晉縣下云:本漢晉陽縣,屬太原郡,至後魏並不改。據此,善長時仍為晉陽縣。熊《疏》在縣東南五里上當增「今平晉」三字。
229 一一「晉中行穆子」 按:事在魯襄公十八年,中行獻子荀偃,非其子穆子,熊氏誤記,今訂。
230 一二「《元和志》鄔城泊在介休縣東北二十六里」 按:原文此下有:《周禮》:並州之藪曰昭餘祁,即鄔城泊是也。
231 一三「《注》云嘔夷祁夷也」 熙仲按:《周禮 職方氏》鄭《注》云:「嘔夷,祁夷歟?」孫仲容《正義》引李敦云:「嘔夷非祁夷,曰『歟』者,疑而未定之辭也。」楊《疏》改「歟」作「也」,失鄭《注》意。
232 一四「《字林》亦作福音同舊音誤」 熙仲按:音同下,《釋文》原有「《傳》云: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即太原縣也。鄔藏宜以邑為氏,音於庶反,舊音誤。」按:舊音指烏反而言,陸氏意應音於庶反。段玉裁《說文 注》云:「烏戶、於庶,南朝魚,虞斂侈之別,無所為是非。」下文「侯甲水徑鄔縣故城南」,酈《注》云:「渭之鄔水,俗亦名慮水,慮、鄔聲相近,故因變焉。」可與此條參証。
233 一五「中都水出焉」 按:檢《寰宇記》引《山海經》,無「中都水出焉」語。
234 一六「司馬彪《郡國志》同,戴刪下句有字,非也」 按:司馬彪《志》但雲界休有界山,有綿上聚,無子推廟,與袁《志》不全同。又袁《志》綿上聚上多一「有」字,子推廟上無之,戴氏刪去綿上聚上「有」字,以句首一「有」字貫下舉三者,文理較是。熊氏非之何耶?
235 一七「橋死於中野」 按:畢沅校本《呂氏春秋》引梁履繩曰:橋死疑是槁死,《御覽》無此字。按橋為槁之訛,槁字一作橋。馬融《長笛賦》有撟揉。《考工記》槁有二音,劉音苦老反,沈音居趙反,作撟為沈音。
236 一八「然則有道為司徒屬官,當倒互」 按:熊說誤。此句當讀宋衝以司徒闢(句),有道征,皆不就。沈欽韓《疏証》云:「司徒府所舉有道。」是也。敦樸有道與賢良方正在漢官儀同為特徵。
237 一九「《寰宇記》引作偏」 按《寰宇記》晉州洪洞縣下云:「左右悉結成橋。」
238 二〇「聲絕則水竭」 按:《寰宇記》四十三引作「泉涸」。
239 二一「齋三日」下、「三月」上鈔脫一行 按:其文曰:「親自剖竹,有朱書曰:余霍太山山陽侯天使也。」共十八字,當補。
240 二二「全刪楊縣二字」 按:全氏七校本與戴同。
241 二三「晉羊舌大夫叔向邑也」 按:此語見劉昭《注》,非《志》文。
242 二四「《元和志》黑山今名烏嶺山」 按:聚珍本作「烏頭山」。楊蓋據《一統志》轉引。《元和志》別有烏嶺山,在岳陽縣東,冀氏縣西。《寰宇記》云一名牛首山。烏頭、牛首疑以形狀名。
243 二五「沈炳巽云:按《竹書》是十三年」 按:此據全氏《校記》轉引。今《四庫全書》珍本沈書作「朱云:《竹書紀年》作出公十三年。」
244 二六「《寰宇記》並稱平水之陽」 按:《寰宇記》四十三晉州《敘》引《地理志》作「河」,臨汾縣下作
245 「水」,是應注非訛,但「河、水」字錯出耳。
246 二七「《呂覽》《任數》高誘《注》謂武子都宜陽」 按:語出高誘《注》,據補「高誘《注》」三字。
247 二八「其文曰有新寶之印《寰宇記》寶作室」 按:局刻《寰宇記》作「新室之印」。《御覽》作「有新保之」,無「印」字,是也。《寰宇記》作「新室之印」,不辭,當依《御覽》校改,刪去「印」字。
248 二九「《一統志》在襄陵縣東南二十五里」 按:《一統志》作「十五里」。沈炳巽云:「在今襄陵縣東南二十里名曰卻犨城。」
249 三〇「今本《漢志》犨誤作班」 按:王念孫已校正,王先謙《補注》從之,標點本《漢書》未改。
250 三一「王莽更名曰幹昌矣」 按:朱《箋》本作「改名」,趙云:「改,黃省曾本作更,全、戴改同。」
251 三二「作五軍」 按:《寰宇記》四十六安邑縣青原條亦「作五軍」。
252 三三「高三十里,乃非也,朱無高字」 按:朱《箋》本作「疑言在皮氏縣東南側可三十里。」「側可」當作「則可」。朱本脫「高」字,當由誤讀為「東南側可三十里」,楊改是也。
253 三四「祖乙居庇南」 按:《御覽》八十三引《竹書》,帝開甲即位居庇南,楊《疏》誤記為「祖乙」,鈔手訛「庇」字作「屁」,今訂正。
254 三五「澮水東出詳高山,趙改詳作絳」 按:沈氏《疏証》改「絳」為「澮」,云:據《元和志》、《寰宇記》並作「澮高山」。《寰宇記》一名詳高,舊本作「詳高」,未為誤,殿本與趙本改作「絳高」,真巨謬也。
255 三六「故翼城在翼城東南十五里」 按:董佑誠云:地名故城村。
256 三七「晉穆侯遷都於絳」 按:《竹書紀年》:「周宣王十六年晉遷於絳。」
257 三八「《一統志》有大交鎮……即澮交」 按:《一統志》一百十八澮交鎮下引《絳州志》有大交鎮,在縣東北四十里,即澮交鎮。據補「鎮」字。
258 三九「戴據《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鑒》改作」 按:《元和志》十四絳縣下亦如此作。
259 四〇「朱六年訛作元年趙」 按:據何焯校正。「趙」下刪「同又」。
260 四一「有犬戴改大狸身而狐尾」 按:據《太平廣記》、《御覽》所引並作「犬」,戴改作「大狸身而狐尾」,費解,狸身狐尾,正形容犬之異狀,楊不從戴,是也。
261 四二「涑水」 按:朱《箋》本提行標目「汾水」二字,其涑水以下至晉水諸入汾之水,皆不另行標目,而全、趙、戴、王四家本及楊《疏》皆標目,與朱《箋》體例異。
262 四三「即下左邑城」 按:董佑誠稿,城字下有「故曰東山」四字,釋《經》東山。
263 四四「毛《傳》,鵠,曲沃邑也」 按:陳奐《詩毛氏傳疏》曰:「鵠,曲沃邑,謂鵠為曲沃之下邑也。」
264 四五「會貞按:杜《注》文」 按:沈炳巽云:「按二語乃杜《注》,非《傳》文。《注》云:『《傳》言鬼神所憑有時而信矣』,改言作曰,便似《傳》文,當作言為是。」全校本已引,今據訂作「沈氏云」。
265 四六「《元和志》……是分為二地」 按:聚珍本《元和志》聞喜縣下有案語云:「此與虞鄉縣王官故城各引《左傳》証二義,異文而實一王官。」據此在聞喜縣南十五里,則前所云在虞鄉縣南二里
266 者其誤益明。董佑誠亦從聞喜縣南說。
267 四七「又西南過安邑縣西」 按:董佑誠云:今夏縣即唐縣。
268 四八「蓋漢司鹽都尉治此,司即監也」 按:治字下即字,「此」字之訛,今改。《書鈔》百四十六司鹽都尉條引《太康地記》云:「鹽池在海東安邑縣,有司鹽都尉。」《御覽》一百六十三《絳州》下引作《太康地記》,無「海東」句及「縣」字,而有「別領兵五千」句。「海東」為「河東」之誤。
269 四九「《鹽池圖考》」 按:《一統志》百十七下引《鹽池圖考》云:「安邑南者為東池,安邑西南轉者為中池,解州東三里者為西池。」
270 五〇「自然印成……印作即」 按:《通鑒 注》頁一五〇七引此印仍作「既」,標點本漏引此校改。
271 五一「臣輒符司鹽都尉」 按:標點本《長孫稚傳》作「司鹽將尉」,據《御覽》引《太康地記》及《水經注》皆作「司鹽都尉」,是也。標點本漏校。
272 五二「晉惠公十有五年」 按:沈氏曰,是十四年,戴改,全、趙亦引沈說。朱《箋》本訛作「五」。
273 五三「因悟杜《注》河外五城之二邑有奪誤」 按:此亦不得其地而遂以杜《注》為有奪誤,與亭林以通借解之同可疑,當續考。
274 五四「江氏永云」 按:江氏語見《春秋地理考實》僖三十年,云:「此《注》於河外邑舉焦,內及解梁者舉瑕,以該所許之邑耳。」
275 五五「厥頂方平」 按:《寰宇記》四十六虞鄉縣下云:「其頂方平如壇,多產良藥。百梯方升,故曰
276 百梯山。」
277 五六「其山石崖絕險壁立」 按:標點本《史記》頁二二〇三《正義》引此《注》,訛作「其山崖壁五」,漏校。
278 五七「《元和志》作千頃,誤」 按:聚珍本作「可十頃」,不誤。楊氏所見蓋俗本。
279 五八「謂之豬城」 按:《方輿紀要》四十二、《清一統志》一百五引《水經注》並作「瀦」,朱《箋》云:當作「瀦」。趙引《禹貢》、《漢志》釋之。《注》明雲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豬。古文《尚書》作「豬」,今文皆作「都」。都,本字,豬,通借字。酈引《禹貢》用今文,所治古文故曰亦曰豬。然即水以名城,當從《箋》作「瀦」。
280 五九「西河本治平定」 按:《通鑒》順帝永和五年胡《注》引李賢《注》云:郡本都平定縣,至此徙於離石。《元和志》十七河東道汾州下云秦屬太原郡,漢武帝元朔四年置西河郡,領縣三十六,理富昌縣,是也。
281 六〇「《元和志》,漢末大亂,匈奴侵邊,郡遂荒廢」 按:《元和志》十七汾州西河但云「獻帝末荒廢」。
282 六一「王以咸寧四年」 按:《晉書 武帝紀》與本傳同,戴改是也。
283 六二「《一統志》,司馬斌墓」 按:《一統志》誤作「三國魏司馬斌墓」。
284 六三「溉田既多」 按:《唐志》云:「柵城渠溉田數百頃,西有常渠,東北又有甘泉渠、蕩沙渠、靈長渠、千畝渠,俱引文水溉田數千頃,開元二年所鑿。」
285 六四「唐光化二年《注》引此並與今本同」 按:周威烈王、赧王《注》標點本均作「同過」,唐光化二年《注》文作「洞渦水」。(「引此……同」,今據台北本改「又作過可証」。)
286 六五「《地形志》……故曰同過」 按:《地形志》引文下有「後語轉為洞渦。」則作「洞渦」亦有據。
287 六六「三源合舍」 按:朱《箋》云:「謝云:宋本作合三源同歸一川」,無「舍」字。
288 六七「全但改近而亦引孫說」 按:朱《箋》、趙、戴均未引孫說,全氏引孫說改「流」,趙、戴依改。(此句今據台北本刪,改「趙同」。)
289 六八「魏晉邑」 按:此下鈔脫五字:「榆,州里名也。」五字,今補。
290 六九「二句先後當倒轉」 按:楊《疏》意謂當作:《漢書》曰榆次,王莽之太原亭也。《十三州志》以為塗陽縣矣。
291 七〇「趙據《寰宇記》引改」 按:《寰宇記》四十與《元和志》十六引此同作「折頸」,而趙氏刊誤云《元和志》引此作「折頭」,蓋據誤本,聚珍本作「頸」不誤。
292 七一「趙改云:《寰宇記》蘿蘑亭,俗名洛莫城」 按:《元和志》十六、《寰宇記》四十並作「俗名落漠城」。董佑誠引《元和志》不誤,今據改。
293 七二「在太谷縣西北十五里」 按:《元和志》、《寰宇記》、《清一統志》均作「十九里」,今據改。
294 七三「與邯鄲榆次陽邑」 按:舊《注》:「邯鄲,趙也。」此句猶言魏與趙以榆次、陽邑。
295 七四「劉曜引兵邀擊之合」 按:合字下鈔脫「戰於洞渦,即是水也」八字,今補。
296 七五「晉陽太守高錕等皆降」 按:趙氏蓋引《晉書 劉聰載記》太原太守高喬以晉陽降劉粲。「高喬」誤作「高錕」,今改正。《晉書 劉琨傳》亦作「喬」,可証。
297 七六「酈以為琨與劉淵戰,誤」 按:酈作「劉淵」固誤,全、戴改「曜」亦非,當改「聰」或「粲」。《晉書 懷帝紀》及《通鑒》永嘉六年,劉聰遺劉粲、劉曜等攻劉琨於晉陽。
298 七七「晉水注于汾水之所經廣矣汾水雖不謂誤」 按:盧氏原文云:「晉水注于汾水,汾水之所經廣矣,此云汾水,雖不可謂誤。」熊氏引書,往往刪節過分,致語意不明,如此文僅僅省五字,轉使文義費解。今補五字。
299 七八「郡掾劉茂」 按:據楊疏《要刪補遺》卷六依《劉茂傳》,郡上補「太原」二字。
300 七九「其夜奔盂」 按:盂字下鈔脫「即是處也」四字,今補。
301 八〇「趙鞅以晉陽叛,會貞按、此《經》文,趙鞅上當有《經》書二字」 按:《春秋經》書作「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酈《注》省《經》文,不必補字。上文荀吳事則錄《經》文,胡明著「《經》書」二字,酈氏於《經》文區分甚明。
302 八一「《唐書 地理志》貞觀中……餘引為渠以溉田」 按:董佑誠轉引自《方輿紀要》卷四十,顧書較詳。
303 八二「須水別無所見」 按:《通鑒》一百八十隋仁壽四年胡《注》云:《水經注》:「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勛掌穀,東南流過河陽無闢城,又南入於河。」疑「須水」當作「湨水」,湨,古闃翻。杜佑《通
304 典》作「湨水」,音同。則「須」字誤,明矣。
305 八三「是蓋聲形盡鄰」 按:此下鈔脫「故字讀俱變」五字,今補。
306 八四「湛水又東南徑鄧」 按:此下脫「南流注于河」五字,今校補。
URN: ctp:ws86664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