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第九

《卷第九》[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2
大總持寺沙門辯機撰
3
摩伽陀國下
4
菩提樹東渡尼連禪那河大林中有窣堵波。其北有池。香象侍母處也。如來在昔修菩薩行為香象子。居北山中游此池測。其母盲也採藕根汲清水。恭行孝養與時推移。屬有一人遊林迷路。徬徨往來悲號慟哭。象子聞而愍焉導之。以示歸路。是人既還遂白王曰。我知香象遊舍林藪。此奇貨也可往捕之。王納其言興兵往狩。是人前導指象示王。即時兩臂墮落若有斬截者。其王雖驚此異。仍縛象子以歸。象子既已維縶多時而不食水草。典廄者以聞。王遂親問之。象子曰。我母盲冥累日飢餓。今見幽厄詎能甘食。王愍其情也。故遂放之。其側窣堵波。前建石柱。是昔迦葉波佛於此宴坐。其側有過去四佛坐及經行遺跡之所。
5
四佛坐東渡莫訶河至大林中。有石柱。是外道入定發惡願處。昔有外道鬱頭藍子者。志逸煙霞身遺草澤。於此法林棲神匿跡。既具五神通得第一有定。摩揭陀王特深宗敬。每至中時請就宮食。鬱頭藍子凌虛履空往來無替。摩揭陀王候時瞻望。亦既至已捧接置座。王將出遊欲委留事。簡擢中宮無堪承命。有少息女涉慎令儀。既親且賢無出其右。摩揭陀王召而命曰。吾方遠遊將有所委。爾宜悉心慎終其事。彼鬱頭藍仙宿所宗敬。時至來飯如我所奉。敕誡既已便即巡覽。少女承旨瞻候如儀。大仙至已捧而置座。鬱頭藍子既觸女人。起欲界染退失神通。飯訖言歸不得虛遊。中心愧恥詭謂女曰。吾比修道業入定怡神。凌虛往來略無暇景。國人願睹聞之久矣。然先達垂訓利物為務。豈守獨善忘其兼濟。今欲從門而出履地而往。使夫睹見之徒咸蒙福利。王女聞已宣告遠近。是時人以馳競灑掃衢路百千萬眾佇望來儀。鬱頭藍子步自王宮至彼法林。宴坐入定心馳外境。棲林則烏烏嚶囀。臨池乃魚鱉諠聲。情散心亂失神廢定。乃生忿恚即發惡願。願我當來為暴惡獸狸身鳥翼搏食生類。身廣三千里。兩翅各廣千五百里。投林啖諸羽族。
6
入流食彼水生。發願既已忿心漸息。勤求頃之復得本定。不久命終生第一有天。
7
壽八萬劫。如來記之。天壽畢已當果昔願得此弊身。從是流轉惡道未期出離。
8
莫訶河東入大林野。行百餘里至屈屈居勿反吒播陀山唐言雞足亦謂窶盧播陀山唐言尊足高巒峭無極深壑洞無涯。山麓谿澗喬林羅谷岡岑嶺嶂繁草被巖。峻起三峰傍挺絕崿。氣將天接。形與雲同。其後尊者大迦葉波。居中寂滅不敢指言。故云尊足。摩訶迦葉波者。聲聞弟子也。得六神通具八解脫。如來化緣斯畢。垂將涅槃告迦葉波曰。我於曠劫勤修苦行。為諸眾生求無上法。昔所願期今已果滿。我今將欲入大涅槃。以諸法藏。囑累於汝。住持宣布勿有失墜。
9
姨母所獻金縷袈裟。慈氏成佛留以傳付。我遺法中諸修行者。若比丘比丘尼鄔波索迦唐言近事男。舊曰伊蒱塞。又曰優波塞。又曰優婆塞。皆訛也鄔波斯迦唐言近事女。舊曰優婆斯。又曰優婆夷。皆訛也皆先濟渡令離流轉。迦葉承旨住持正法。結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厭世無常將入寂滅。乃往雞足山山陰而上。
10
屈盤取路至西南岡。山峰險阻崖徑槃薄。乃以錫扣剖之如割。山徑既開逐路而進。槃紆曲折迴互斜通。至于山頂東北面出。既入三峰之中。捧佛袈裟而立。以願力故三峰斂覆。故今此山三脊隆起。當來慈氏世尊之興世也。三會說法之後。
11
餘有無量憍慢眾生將登此山。至迦葉所。慈氏彈指。山峰自開。彼諸眾生既見迦葉更增憍慢。時大迦葉授衣致辭禮敬已畢。身升虛空示諸神變。化火焚身遂入寂滅。時眾瞻仰憍慢心除。因而感悟皆證聖果。故今山上建窣堵波。靜夜遠望或見明炬。及有登山遂無所睹。
12
雞足山東北行百餘里至佛陀伐那山峰崖崇峻巘崿隱嶙。巖間石室佛嘗降止。
13
傍有槃石。帝釋梵王摩牛頭栴檀塗飾如來。今其石上餘香郁烈。五百羅漢潛靈於此。諸有感遇或得睹見。時作沙彌之形入里乞食。隱顯靈奇之跡羌難以述。佛陀伐那山空谷中東行三十餘里至洩移結反瑟知林唐言杖林林竹脩筱被山滿谷。其先有婆羅門聞釋迦佛身長丈六。常懷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於杖端出過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窮實。遂投杖而去。四植根焉。中有大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如來在昔於此七日。為諸天人現大神通說深妙法。
14
杖林中近有鄔波索迦闍耶犀那者唐言勝軍西印度剎帝利種也。志尚夷簡情悅山林。跡居幻境心遊真際。內外典籍窮究幽微。辭論清高儀範閑雅。諸沙門婆羅門外道異學國王大臣長者豪右。相趨通謁伏膺請益。受業門人十室而六。年漸七十耽讀不倦。餘藝捐廢。唯習佛經。策勵身心不捨晝夜。印度之法香末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書寫經文以置其中。謂之法舍利也。數漸盈積建大窣堵波。總聚於內常修供養。故勝軍之為業也。口則宣說妙法導誘學人。手乃作窣堵波式崇勝福。夜又經行禮誦宴坐思惟。寢食不遑晝夜無怠。年百歲矣志業不衰。三十年間凡作七拘胝唐言億法舍利窣堵波。每滿一拘胝建大窣堵波。而總置中盛修供養。請諸僧眾法會稱慶。其時神光燭曜靈異昭彰。自茲厥後時放光明。
15
杖林西南十餘里大山陽有二溫泉。其水甚熱。在昔如來化出此水。於中浴焉。今者尚存。清流無減。遠近之人皆來就浴。沈痾宿疹無不除差。其傍則有窣堵波。如來經行之處也。杖林東南行六七里至大山橫嶺之前。有石窣堵波。昔如來兩三月為諸人天。於此說法。時頻毗娑羅王欲來聽法。乃疏山積石壘階以進。
16
廣二十餘步。長三四里。
17
大山北三四里有孤山。昔廣博仙人棲隱。於此鑒崖為室餘趾尚存。傳教門人遺風猶扇。孤山東北四五里有小孤山。山壁石室廣袤可坐千餘人矣。如來在昔於此三月說法。石室上有大磐石帝釋梵王摩牛頭栴檀塗飾佛身。石上餘香於今郁烈。
18
石室西南隅有巖岫。印度謂之阿素洛舊曰阿脩羅。又曰阿須倫。又曰阿修羅。皆訛也宮也。往有好事者深閑咒術。顧儔命侶十有四人。約契同志入此巖岫。行三四十里廓然大明。乃見城邑臺觀。皆是金銀琉璃。是人至已。有諸少女。佇立門側。歡喜迎接甚加禮遇。於是漸進至內。城門有二婢使各捧金盤。盛滿花香而來迎候。謂諸人曰。宜就池浴塗冠香花已。而後可入。上斯為美矣。唯彼術士宜時速進。餘十三人遂即沐浴。既入池已恍若有忘。乃坐稻田中。去此之北平川中已三四十里矣。
19
石室側有棧道。廣十餘步。長四五里。昔頻毗娑羅王將往佛所。乃靳石通谷疏崖填川。或壘石或鑒巖。作為階級以至佛所。從此大山中東行六十餘里至矩奢揭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宮城上茅宮城。摩揭陀國之正中。古先君王之所都。
20
多出勝上吉祥香茅。以故謂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峽徑北闢山門。東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餘里。內城餘趾周三十餘里。羯尼迦樹遍諸蹊徑。花含殊馥色爛黃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
21
宮城北門外有窣堵波。是提婆達多與未生怨王共為親友。乃放護財醉象欲害如來。如來指端出五師子。醉象於此馴伏而前。伏。
22
醉象東北有窣堵波。是舍利子聞阿濕婆恃比丘唐言馬勝說法證果之處。
23
初舍利子在家也。高才雅量見重當時。門生學徒傳以受業。此時將入王舍大城馬勝比丘亦方乞食。時舍利子遙見馬勝。謂門生曰。彼來者甚庠序。不證聖果豈斯調寂。宜少佇待觀其進趣。馬勝比丘已證羅漢。心得自在容止和雅。振錫來儀。
24
舍利子曰。長老善安樂耶。師何人證何法。若此之悅豫乎。馬勝謂曰。爾不知耶。凈飯王太子捨轉輪王位。悲愍六趣苦行六年。證三菩提具一切智。是吾師也。夫法者非有非空難用銓緒。唯佛與佛乃能究述。豈伊愚昧所能祥議。因為頌說稱贊佛法。舍利子聞已便獲果證。舍利子證果北不遠有大深坑。傍建窣堵波。
25
是室利□多唐言勝密以火坑毒飯欲害佛處。勝密者。宗信外道深著邪見。諸梵志曰。喬答摩國人尊敬。遂令我徒無所恃賴。汝今可請至家飯會。門穿大坑滿中縱火。棧以朽木覆以燥土。凡諸飲食皆雜毒藥。若免火坑當遭毒食。勝密承命便設毒會。城中之人皆知勝密於世尊所起惡害心。咸皆勸請願佛勿往。世尊告曰。無得懷憂。如來之身物莫能害。於是受請而往。足履門閫火坑成池。清瀾澄鑒蓮花彌漫。勝密見已憂惶無措。謂其徒曰。以術免火尚有毒食。世尊飯食已訖為說妙法。勝密聞已謝咎歸依。
26
勝密火坑東北山城之曲有窣堵波。是時縛迦大醫唐曰耆婆訛也於此為佛建說法堂。周其壖垣種植花果。餘趾檗株尚有遺跡。如來在世多於中止。其傍復有縛迦故宅。餘基舊井墟坎猶存。宮城東北行十四五里至姞栗陀羅矩吒山唐言鷲峰亦謂鷲臺。舊曰耆闍崛山訛也接北山之陽。孤摽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頻毗娑羅王為聞法故興發人徒。自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巖編石為階。廣十餘步。長五六里。
27
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謂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進。一謂退凡。即簡凡人不令同往。其山頂則東西長南北狹。臨崖西埵有磚精舍。高廣奇製東闢其戶。如來在昔多居說法。今作說法之像。量等如來之身。
28
精舍東有長石。如來經行所履也。傍有大石。高丈四五尺。周三十餘步。是提婆達多遙擲擊佛處也。其南崖下有窣堵波。在昔如來於此說法花經。精舍南山崖側有大石室。如來在昔於此入定。
29
佛石室西北石室。前有大磐石。阿難為魔怖處也。尊者阿難於此入定。魔王化作鷲鳥。於黑月夜分據其大石。奮翼驚鳴以怖尊者。尊者是時驚懼無措。如來鑒見伸手安慰。通過石壁摩阿難頂。以大慈言而告之曰。魔所變化宜無怖懼。阿難蒙慰身心安樂。石上鳥迹崖中通穴。歲月雖久於今尚存。
30
精舍側有數石室。舍利子等諸大羅漢於此入定。舍利子石室前有一大井。枯涸無水墟坎猶存。
31
精舍東北石澗中有大磐石。是如來曬袈裟之處。衣文明徹皎如彫刻。其傍石上有佛腳跡。輪文雖暗規摸可察。北山頂有窣堵波。是如來望摩揭陀城。於此七日說法。
32
山城北門西有毗布羅山。聞之土俗曰。山西南崖陰昔有五百溫泉。今者數十而已。然猶有冷有煖。未盡溫也。其泉源發雪山之南無熱惱池。潛流至此。水甚清美味同本池。流經五百枝小熱地獄。火熱上炎致斯溫熱。泉流之口並皆彫石。
33
或作師子白象之首。或作石筒懸流之道。下乃編石為池。諸方異域咸來此浴。浴者宿疾多差。溫泉左右諸窣堵波及精舍。基址鱗次。並是過去四佛坐及經行遺跡之所。此處既山水相帶仁智攸居。隱淪之士蓋亦多矣。
34
溫泉西有卑缽羅石室。世尊在昔恒居其中。後壁洞穴是阿素洛宮也。習定比丘多居此室。時出怪異龍蛇師子之形。見之者心發狂亂。然斯勝地靈聖所止。躡跡欽風忘其災禍。近有比丘戒行貞潔心樂幽寂。欲於此室匿跡習定。或有諫曰。
35
勿往彼也。彼多災異為害不少。既難取定亦恐喪身。宜鑒前事勿貽後悔。比丘曰。不然。我方志求佛果摧伏天魔。若此之害夫何足言。便即振錫而往室焉。於是設壇場誦禁咒。旬日之後穴出少女。謂比丘曰。尊者染衣守戒為含識歸依。修慧習定作生靈善導。而今居此驚懼我曹。如來之教豈若是耶。比丘曰。我守凈戒遵聖教也。匿跡山谷遠諠雜也。忽此見譏其咎安在。對曰。尊者誦咒聲發火從外入。燒我居室苦我枝屬。唯願悲愍勿復誦咒。比丘曰。誦咒自護非欲害物。往者行人居此習定。期於聖果以濟幽塗。睹怪驚懼喪棄身命。汝之辜也。其何辭乎。
36
對曰。罪障既重智慧斯淺。自今已來屏居守分。亦願尊者勿誦神咒。比丘於是修定如初安靜無害。
37
毗布羅山上有窣堵波。昔者如來說法之處。今有露形外道。多依此住。修習苦行夙夜匪懈。自旦至昏旋轉觀察。山城北門左南崖陰東行二三里至大石室。昔提婆達多於此入定。
38
石室東不遠磐石上有班釆狀血染。傍建窣堵波。是習定比丘自害證果之處。
39
昔有比丘勤勵心身屏居修定。歲月逾遠不證聖果。退而自咎。竊復歎曰。無學之果終不時證。有累之身徒生何益。便就此石自刺其頸。是時即證阿羅漢果。上昇虛空示現神變。化火焚身而入寂滅。美其雅操建以記功。
40
比丘證果東石崖上有石窣堵波。習定比丘投崖證果之處。昔在佛世有一比丘。宴坐山林修證果定。精勤已久不得果證。晝夜繼念無忘靜定。如來知其根機將發也。遂往彼而成之。自竹林園至山崖下。彈指而召佇立以待。此比丘遙睹聖眾。身意勇悅投崖而下。猶其凈心敬信佛語。未至於地已獲果證。世尊告曰。宜知是時。即昇虛空示現神變。用彰凈信故斯封記。
41
山城北門行一里餘。至迦蘭陀竹園。今有精舍。石基磚室。東闢其戶。如來在世多居此中。說法開化導凡拯俗。今作如來之身。初此城中有大長者迦蘭陀。
42
時稱豪貴以大竹園施諸外道。及見如來聞法凈信。追昔竹園居彼異眾。今天人師無以館舍。時諸神鬼感其誠心。斥逐外道而告之曰。長者迦蘭陀當以竹園起佛精舍。汝宜速去得免危厄。外道憤恚含怒而去。長者於此建立精舍。功成事畢躬往請佛。如來是時遂受其施。
43
迦蘭陀竹園東有窣堵波。阿闍多設咄路王唐言未生怨。舊曰阿闍世。訛略也之所建也。如來涅槃之後。諸王共分舍利。未生怨王得以持歸。式遵崇建而修供養。無憂王之發信心也。開取舍利建窣堵波。尚有遺餘時燭光景。
44
未生怨王窣堵波有尊者阿難半身舍利。昔尊者將寂滅也。去摩揭陀國趣吠舍釐城。兩國交爭欲興兵甲。尊者傷愍遂分其身。摩揭陀王奉歸供養。即斯勝地。
45
式修崇建。其傍則有如來經行之處。次此不遠有窣堵波。是舍利子及沒特伽羅子等守居之所。竹林園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陰。大竹林中有大石室。是尊者摩訶迦葉。在此與九百九十大阿羅漢。如來涅槃後結集三藏。前有故基。未生怨王為集法藏諸大羅漢建此堂宇。初大迦葉宴坐山林。忽燭光明。又睹地震曰。是何祥變若此之異。以天眼觀見佛世尊於雙樹林間入般涅槃。尋命徒屬趣拘尸城。路逢梵志手執天花。迦葉問曰。汝從何來。知我大師今在何處。梵志對曰。我適從彼拘尸城來。見汝大師已入涅槃。天人大眾咸興供養。我所持花自彼得也。迦葉聞已謂其徒曰。慧日淪照世界暗冥。善導遐棄眾生顛墜。懈怠比丘更相賀曰。如來寂滅我曹安樂。若有所犯誰能訶制。迦葉聞已深更感傷。思集法藏據教治犯。遂至雙樹觀化禮敬。既而法王去世人天無導。諸大羅漢亦取滅度。時大迦葉作是思惟。承順佛教宜集法藏。於是登蘇迷盧山擊大揵稚。唱如是言。今王舍城將有法事。諸證果人宜時速集。揵稚聲中傳迦葉教。遍至三千大千世界。得神通者聞皆集會。是時迦葉告諸眾曰。如來寂滅世界空虛。當集法藏用報佛恩。今將集法務從簡靜。豈恃群居不成勝業其有具三明得六通。聞持不謬辯才無礙。如斯上人可應結集。自餘果學各歸其居。於是得九百九十人。除阿難在學地。大迦葉召而謂曰。汝未盡漏宜出聖眾。曰隨侍如來多歷年所。每有法議曾未棄遺。今將結集而見擯斥。法王寂滅失所依怙。迦葉告曰。勿懷憂惱。汝親侍佛誠復多聞。然愛惑未盡習結未斷。阿難辭屈而出。至空寂處欲取無學。勤求不證。既已疲怠便欲假寐。未及伏枕遂證羅漢。往結集所叩門白至。迦葉問曰。汝結盡耶。宜運神通非門而入。阿難承命從鑰隙入。禮僧已畢退而復坐。是時安居初十五日也。
46
於是迦葉揚言曰。念哉諦聽。阿難聞持如來稱贊。集素呾纜舊曰修多羅訛也藏。優波釐持律明究眾所知識。集毗奈耶舊曰毗那耶訛也藏。我迦葉波集阿毗達磨藏。兩三月盡集三藏訖。以大迦葉僧中上座。因而謂之上座部焉。
47
大迦葉波結集西北有窣堵波。是阿難受僧訶責。不預結集。至此宴坐證羅漢果。證果之後方乃預焉。
48
阿難證果西行二十餘里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大眾部結集之處。諸學無學數百千人不預大迦葉結集之眾。而來至此更相謂曰。如來在世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當集法藏。於是凡聖咸會賢智畢萃。復集素呾纜藏毗柰耶藏阿毗達磨藏雜集藏禁咒藏。別為五藏。而此結集凡聖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
49
竹林精舍北行二百餘步至迦蘭陀池。如來在昔多此說法。水既清澄具八功德。佛涅槃後枯涸無餘。
50
迦蘭陀池西北行二三里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也。高六十餘尺。傍有石柱刻記立窣堵波事。高五十餘尺。上作象形。
51
石柱東北不遠至曷羅闍姞利呬城唐言王舍外郭已壞無復遺堵。內城雖毀基址猶峻。周二十餘里。面有一門。初頻毗娑羅王都。在上宮城也。編戶之家頻遭火害。一家縱逸四鄰罹災。防火不暇資產廢業。眾遮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修何德可以禳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茲細民不謹致此火災。宜制嚴科以清後犯。若有火起窮究先發。罰其首惡遷之寒林。寒林者棄屍之所。俗謂不祥之地。人絕遊往之迹。今遷於彼同夫棄尸。既恥陋居當自謹護。王曰。善。宜遍宣告居人。頃之王宮中先自失火。謂諸臣曰。我其遷矣。乃命太子監攝留事。欲清國憲故遷居焉。時吠舍釐王聞頻毗娑羅王野處寒林。整集戎旅欲襲不虞。邊候以聞。乃建城邑以王先舍於此。故稱王舍城也。官屬士庶咸徙家焉。或云至未生怨王乃築此城。未生怨太子既嗣王位。因遂都之。
52
逮無憂王遷都波吒釐城。以王舍城施婆羅門。故今城中無復凡民。唯婆羅門減千家耳。
53
宮城西南隅有二小伽藍。諸國客僧往來此止。是佛昔日說法之所。次此西北有窣堵波。珠底色迦唐言星歷。舊曰樹提伽訛也長者本生故里。
54
城南門外道左有窣堵波。如來於此說法及度羅怙羅。從此北行三十餘里至那爛陀唐言施無厭僧伽藍。聞之耆舊曰。此伽藍南庵沒羅林中有池。其龍名那爛陀。傍建伽藍。因取為稱。從其實議。是如來在昔修菩薩行。為大國王建都此地。悲愍眾生好樂周給。時美其德號施無厭。由是伽藍因以為稱。其地本庵沒羅園。五百商人以十億金錢買以施佛。佛於此處三月說法。諸商人等亦證聖果。佛涅槃後未久。此國先王鑠迦羅阿逸多唐言帝日敬重一乘遵崇三寶。式占福地建此伽藍。初興功也穿傷龍身。時有善占尼幹外道。見而記曰。斯勝地也。建立伽藍當必昌盛。為五印度之軌則踰千載而彌隆。後進學人易以成業。然多歐血。
55
傷龍故也。其子佛陀□多王唐言覺護繼體承統聿遵勝業。次此之南又建伽藍。呾他揭多□多王唐言如來篤修前緒。次此之東又建伽藍。婆羅阿迭多唐言幼日王之嗣位也。次此東北又建伽藍。功成事畢福會稱慶。輸誠幽顯延請凡聖。其會也五印度僧。萬里雲集。眾坐已定二僧後至。引上第三重閣。或有問曰王將設會先請凡聖。大德何方最後而至。曰我至那國也。和上嬰疹飯已方行。受王遠請故來赴會。問者驚骸。遽以白王。王心知聖也躬往問焉。遲上重閣莫知所去。王更深信捨國出家。出家既已位居僧末。心常怏怏懷不自安。我昔為王尊居最上。今者出家卑在眾末。尋往白僧自述情事。於是眾僧和合。令未受戒者以年齒為次。故此伽藍獨有斯制。其王之子代闍羅唐言金剛嗣位之後。信心貞固。復於此西建立伽藍。其後中印度王。此北復建大伽藍。於是周垣峻峙同為一門。既歷代君王繼世興建。窮諸剞劂誠壯觀也。帝曰。本大伽藍者。今置佛像。眾中日差四十僧。就此而食以報施主之恩。僧徒數千並俊才高學也。德重當時聲馳異域者。數百餘矣。戒行清白律儀淳粹。僧有嚴制眾咸貞素。印度諸國皆仰則焉。請益談玄竭日不足。夙夜警誡少長相成。其有不談三藏幽旨者。則形影自愧矣。故異域學人欲馳聲問。咸來稽疑方流雅譽。是以竊名而遊咸得禮重。殊方異域欲入談議門者。詰難多屈而還。學深今古乃得入焉。於是客遊後進詳論藝能。其退飛者固十七八矣。二三博物眾中次詰。莫不挫其銳頹其名。若其高才博物強識多能。明德哲人聯暉繼軌。至如護法護月振芳塵於遺教。德慧堅慧流雅譽於當時。光友之清論。勝友之高談。智月則風鑒明敏。戒賢乃至德幽邃。若此上人眾所知識。德隆先達學貫舊章。述作論釋各十數部。並盛流通見珍當世。伽藍四周聖跡百數。舉其二三可略言矣。
56
伽藍西不遠有精舍。在昔如來三月止此。為諸天人廣說妙法。南百餘步小窣堵波。遠方比丘見佛處。昔有比丘自遠方來。至此遇見如來聖眾。內發敬心五體投地。便即發願求輪王位。如來見已告諸眾曰。彼比丘者甚可愍惜。福德深遠信心堅固。若求佛果不久當證。今其發願求轉輪王。於當來世必受此報。身體投地下至金輪。其中所有微塵之數。一一塵是一輪王報也。既耽世樂聖果斯遠。其南則有觀自在菩薩立像。或見執香爐往佛精舍周旋右繞。
57
觀自在菩薩像南窣堵波中有如來三月之間剃剪發爪。有嬰疾病旋繞多愈。其西垣外池側窣堵波。是外道執雀。於此問佛死生之事。次東南垣內五十餘步有奇樹。高八九尺。其幹兩披。在昔如來嚼楊枝棄地。因植根柢。歲月雖久初無增減。次東大精舍。高二百餘尺。如來在昔於此四月說諸妙法。次北百餘步精舍中有觀自在菩薩像。凈信之徒興供養者。所見不同莫定其所。或立門側或出簷前。
58
諸國法俗咸來供養。
59
觀自在菩薩精舍北有大精舍。高三百餘尺。婆羅阿迭多王之所建也。莊嚴度量及中佛像。同菩提樹下大精舍。其東北窣堵波。在昔如來於此七日演說妙法。
60
西北則有過去四佛坐處。其南□石精舍。戒日王之所建立。功雖未畢。然其圖量十丈。而後成之。次東二百餘步。垣外有銅立佛像。高八十餘尺。重閣六層乃得彌覆。昔滿胄王之所作也。
61
滿胄王銅佛像北二三里。磚精舍中有多羅菩薩像。其量既高其靈甚察。每歲元日盛興供養。鄰境國王大臣豪族。齎妙香花持寶旛蓋。金石遞奏絲竹相和。七日之中建斯法會。其垣南門內有大井。昔在佛世有大商侶。熱渴逼迫來至佛所。
62
世尊指其地以可得水。商主乃以車軸築地。地既為陷水遂泉湧。飲已聞法皆悟聖果。
63
伽藍西南行八九里至拘理迦邑。中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是尊者沒特伽羅子本生故里。傍有窣堵波。尊者於此入無餘涅槃。其中則有遺身舍利。尊者大婆羅門種。與舍利子少為親友。舍利子以才明見貴。尊者以精鑒延譽才智相比動止必俱。結要終始契同去就。相與厭俗共求捨家。遂師珊闍耶焉。舍利子遇馬勝阿羅漢聞法悟聖。還為尊者重述。聞而悟法遂證初果。與其徒二百五十人俱到佛所。世尊遙見指告眾曰。彼來者我弟子中神足第一。既至佛所請入法中。世尊告曰。善來比丘。凈修梵行。得離苦際。聞是語時須發落俗裳變。戒品凈威儀調順。經七日結漏盡。證羅漢果。得神通力。
64
沒特伽羅子故里東行三四里有窣堵波。頻毗娑羅王迎見佛處。如來初證佛果。知摩揭陀國人心渴仰。受頻毗娑羅王請。於晨朝時著衣持缽。與千比丘左右圍繞。皆是耆舊螺髻梵志。慕法染衣前後羽從。入王舍城。時帝釋天王變為摩那婆。首冠螺髻左手執金瓶。右手持寶杖。足蹈空虛離地四指。在大眾中前導佛路。時摩揭陀國頻毗娑羅王。與其國內諸婆羅門長者居士百千萬眾。前後導從。
65
出王舍城。奉迎聖眾。頻毗娑羅王迎佛東南行二十餘里至迦羅臂拏迦邑。中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是尊者舍利子本生故里。井今尚在。傍有窣堵波。尊者於此寂滅。其中則有遺身舍利。尊者大婆羅門種。其父高才博識深鑒精微。凡諸典籍莫不究習。其妻感夢具告夫曰。吾昨宵寐夢感異人。身被鎧甲手執金剛。摧破諸山。退立一山之下。夫曰。夢甚善。汝當生男。達學貫世摧諸論師。破其宗致。唯不如一人。為作弟子。果而有娠。母忽聰明高論劇談言無屈滯。尊者年始八歲。名擅四方。其性淳質其心慈悲。朽壞結縛成就智慧。與沒特伽羅子少而相友。深厭塵俗未有所歸。於是與沒特伽羅子。於珊闍耶外道所而修習焉。乃相謂曰。斯非究竟之理。未能窮苦際也。各求明導。先嘗甘露必同其味。時大阿羅漢馬勝。執持應器入城乞食。舍利子見其威儀閑雅。即而問曰。汝師是誰。曰釋種太子。厭世出家成等正覺。是我師也。舍利子曰。所說何法可得聞乎。曰我初受教未達深義。舍利子曰。願說所聞。馬勝乃隨宜演說。舍利子聞已即證初果。遂與其徒二百五十人往詣佛所。世尊遙見。指告眾曰。我弟子中智慧第一。至已頂禮願從佛法。世尊告曰。善來比丘。聞是語時戒品具足。過半月後聞佛為長爪梵志說法。聞餘論而感悟。遂證羅漢之果。其後阿難承佛告寂滅期。展轉相語各懷悲感。舍利子深增戀仰。不忍見佛入般涅槃。遂請世尊先入寂滅。世尊告曰。宜知是時。告謝門人。至本生里。侍者沙彌遍告城邑。未生怨王及其國人。莫不風馳皆悉雲會。舍利子廣為說法。聞已而去。於後夜分正意系心入滅盡定從定起已而寂滅焉。
66
迦羅臂挐迦邑東南四五里有窣堵波。是尊者舍利子門人入涅槃處。或曰。迦葉波佛在世時。有三拘胝拘胝者唐言億大阿羅漢。同於此地無餘寂滅。
67
舍利子門人窣堵波東行三十餘里。至因陀羅勢羅窶訶山唐言帝釋窟其山巖谷杳冥花林蓊鬱。嶺有兩峰岌然特起。西峰南巖間有大石室。廣而不高。昔如來嘗於中止。時時天帝釋以四十二疑事。畫石請問。佛為演釋其跡猶在。今作此像擬昔聖儀。入中禮敬者莫不肅然驚懼。山巖上有過去四佛坐及經行遺跡之所。
68
東峰上有伽藍。聞諸土俗曰。其中僧眾或於夜分望見西峰。石室佛像前每有燈炬常為照燭。
69
因陀羅勢羅窶訶山東峰伽藍前有窣堵波謂亙許贈反唐言雁昔此伽藍習玩小乘。小乘漸教也。故開三凈之食。而此伽藍遵而不墜。其後三凈求不時獲。有比丘經行。忽見群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埵宜知是時。言聲未絕一鴈退飛。當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見已具白眾僧。聞者悲感咸相謂曰。如來設法導誘隨機。我等守愚遵行漸教。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執務從聖旨。此鴈垂誡誠為明導。宜旌厚德傳記終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遺烈。以彼死鴈瘞其下焉。
70
因陀羅勢羅窶訶山東北行百五六十里。至迦布德迦唐言鴿伽藍。僧徒二百餘人。學說一切有部。伽藍東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昔佛於此為諸大眾。一宿說法。時有羅者。於此林中網捕羽族。一日不獲遂作是言。我惟薄福恒為弊事。來至佛所揚言唱曰。今日如來於此說法。令我網捕都無所得。妻孥飢餓其計安出。如來告曰。汝應蘊火當與汝食。如來是時化作大鴿。投火而死。羅者持歸。妻孥共食。其後重往佛所。如來方便攝化。羅者聞法悔過自新。捨家修學便證聖果。因名所建為鴿伽藍。
71
迦布德迦伽藍。南二三里至孤山。其山崇峻樹林鬱茂。名花清流被崖緣壑。
72
上多精舍靈廟。頗極剞劂之工。正中精舍有觀自在菩薩像。軀量雖小威神感肅。
73
手執蓮花頂戴佛像。常有數人。斷食要心求見菩薩。七日二七日乃至一月。其有感者。見觀自在菩薩妙相莊嚴威光赫奕從像中出慰喻其人。昔南海僧伽羅國王清旦。以鏡照面不見其身。乃睹贍部州摩揭陀國多羅林中小山上有此菩薩像。王深感慶圖以營求。既至此山寔唯肖似。因建精舍興諸供養。自後諸王尚想遺風。遂於其側建立精舍靈廟。香花伎樂供養不絕。孤山觀自在菩薩像東南。行四十餘里至一伽藍。僧徒五十餘人。並學小乘法教。伽藍前有大窣堵波。多有靈異。佛昔於此為梵天王等七日說法。其側則有過去三佛坐及經行遺跡之所。伽藍東北行七十餘里。殑伽河南至大聚落。人民殷盛。有數天祠並窮雕飾。東南不遠有大窣堵波。佛昔於此一宿說法。從此東入山林中。行百餘里至落般膩羅聚落。伽藍前有大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佛昔於此三月說法。此北二三里有大池。周三十餘里。四色蓮花四時開發。從此東入大山林中。行二百餘里至伊爛拏缽伐多國中印度境
URN: ctp:ws14993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