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二

《卷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爰》

1
爾雅》曰:「爰,於也。」又曰:「爰,於也。」「于」與「於」同義。《書·盤庚》曰:「綏爰有眾。」是也。《詩·擊鼓》曰:「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於,亦「爰」也,互文耳。
2
《爾雅》曰:「爰,曰也。」「曰」與「欠」同,字或作「聿」說見「欠」字下,聿、爰一聲之轉。「爰有寒泉」《詩·凱風》,聿有寒泉也。「爰伐琴瑟」《定之方中》,聿伐琴瑟也。「爰得我所」《碩鼠》,聿得我所也。「爰及矜人」《鴻雁》,聿及矜人也。「爰有樹檀」《鶴鳴》,聿有樹檀也。「爰其適歸」《四月》,聿其適歸也。《蟋蟀》曰:「歲聿其莫。」「爰方啟行」《公劉》,聿方啟行也。「爰眾爰有」,聿眾聿有也。「聿」、「曰」古字通。以上七詩,鄭《箋》皆用《爾雅》「爰,曰也」之訓,是也。而多釋為《論語》「子曰」之「曰」,則失其指矣。《綿》之詩曰:「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曰,亦「爰」也,互文耳。又曰:「爰及薑女,聿來胥宇。」「爰」與「聿」亦互文。
3
張衡《思玄賦》舊注曰:「爰,於是也。」《詩·斯干》曰:「爰居爰處,爰笑爰語。」《公劉》曰:「于時處處,於時廬旅,于時言言,於時語語。」爰,即「於時」也。于時,即「於是」也。或訓為「於」,或訓為「於」,或訓為「曰」,或訓為「於是」,其義一也。
4
《玉篇》曰:「爰,為也。」《書·洪範》曰:「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曰」與「爰」,皆「為」也,互文耳。《史記·宋世家》作「土曰稼穡」。又見「曰」字下。
5
爰,猶「與」也。家大人曰:《書·顧命》曰:「大保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于南門之外。」爰,與也。言使仲桓、南宮毛與呂伋共迎康王也。某氏《傳》曰:「使桓、毛二臣各執幹戈,於齊侯呂伋索虎賁百人。」又曰:「伋為天子虎賁氏。」皆未解爰字之義,而曲為之說。爰、於、粵,一聲之轉,故三字皆可訓為「於」,亦皆可訓為「與」。互見「于」、「粵」二字下。

粵、越》

1
《爾雅》曰:「粵,于也。」又曰:「粵,於也。」字亦作「越」。《夏小正》曰:「越有小旱。」《傳》曰:「越,于也。」於,猶今人言「於是」也。《詩·東門之》曰:「穀旦于逝,越以鬷邁。」越,亦「於」也,互文耳。
2
《爾雅》曰:「粵,曰也。」「曰」與「欠」同,字亦作「聿」說見「欠」字下,「聿」、「越」聲相近。《書·高宗肜日》曰:「越有雊雉。」言聿有雊雉也。《夏小正》曰:「越有小旱。」言聿有小旱也。聿,亦「於是」也。「聿」、「曰」古字通,故《爾雅》訓「粵」為「曰」也。
3
越,猶「惟」也。《書·大誥》曰:「越予小子。」言惟予小子也。《詩·閔予小子》曰:「維予小子」。又曰:「越予沖人。」言惟予沖人也。《金縢》曰:「惟予衝人弗及知。」
4
《廣雅》曰:「越,與也。」《書·大誥》曰:「大誥猷爾多邦,越爾御事。」又曰:「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又曰:「爾庶邦君,越庶士御事。」又曰:「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御事。」又曰:「肆哉爾庶邦君,越爾御事。」是也。《周書》「越」字與「與」字同義者甚多,《大誥》一篇而外,不能徧引。
5
越,猶「及」也。《書·召誥》曰:「惟四月既望,越六日乙未。」言自既望及乙未六日也。下文曰:「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亦謂自丙午及戊申三日也。後皆放此。
6
越若,亦「及」也。《召誥》曰:「越若來三月。」來,至也見《爾雅》。言及至三月也。「越若來三月」為句,「惟丙午朏」為句,某氏讀「越若來」為句,《傳》曰:「於順來。」失之。說見《經義述聞》。下文曰:「若翼日乙卯。」又曰:「越翼日戊午。」是「越」與「若」皆及也。「若」與「及」本同義,說見「若」字下。連言之,則曰「越若」矣。《漢書·律曆志》引《武成》篇曰:「粵若來二月」《逸周書·世俘》篇同,義與此同。
7
亦越者,承上起下之詞。《書·立政》曰:「亦越成湯」,「亦越文王、武王」,是也。

曰》

1
《說文》雲:「曰,詞也。」《廣雅》云:「曰,言也。」此常語也。有一人之言而自為問答者,則加「曰」字以別之。若《論語·陽貨》篇云:「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兩「曰不可」,皆陽貨之言,說見《四書釋地》。《孟子·告子》篇云:「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是也。有非問答而亦加「曰」字以別之者,語更端也。若《禮記·檀弓》云:「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曰:『寡人嘗學斷斯獄矣。』」《論語·憲問》篇云:「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微子》篇云:「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孟子·公孫丑》篇云:「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是也。此述古語既畢,而更及今事也。《呂氏春秋·驕恣》篇李悝述楚莊王之言畢,則云:「曰:此霸王之所憂也。而君獨伐之,其可乎?」文義與此同。
2
曰,猶「為」也,謂之也。若《書·洪範》「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之屬是也。故桓四年《穀梁傳》:「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公羊傳》「為」作「曰」。

音聿、聿、遹、曰》

1
《說文》曰:「欠,詮詞也。」字或作「聿」,或作「遹」,或作「曰」,其實一字也。《毛鄭詩考正》曰:「《文選》注《江賦》引《韓詩》薛君《章句》雲:『聿,辭也。』《春秋傳》引《詩》『聿懷多福』《左傳》昭二十六年,杜注云:『聿,惟也。』皆以為辭助。《詩》中『聿』、『曰』、『遹』三字互用。《禮記》引《詩》『聿追來孝』《禮器》,今《詩》作『遹』。《七月》篇『曰為改歲』,《釋文》云:『《漢書》作聿。』《角弓》篇『見見曰消』,《釋文》云:『《韓詩》作聿,劉向同。』《傳》於『歲聿其莫』釋之為『遂』,於『聿修厥德』釋之為『述』。《箋》於『聿來胥宇』釋之為『自』,於『我征聿至』、『聿懷多福』、『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遹追來孝』並釋之為『述』。今考之,皆承明上文之辭耳,非空為辭助,亦非發語辭。而為『遂』、為『述』、為『自』,緣辭生訓,皆非也。《說文》:『欠,詮詞也。從欠從曰,曰亦聲。』引詩『欠求厥寧』。然則『欠』蓋本文,同聲假借,用曰、聿、遹三字。」引之案:《考正》說是也。班固《幽通賦》:「聿中龢為庶幾兮。」曹大家注曰:「聿,惟也。」《漢書·敘傳》作「欠」。《詩》中多借用「曰」字,如:「曰至渭陽《渭陽》」,「曰為改歲」,「曰殺羔羊」《七月》,「我東曰歸」《東山》,「曰歸曰歸」《采薇》,「其湛曰樂」,「曰既醉止」,「是曰既醉」《賓之初筵》,「見見曰消」《角弓》「曰嬪于京」《大明》「曰止曰時」,「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綿》,「昊天曰明」,「昊天曰旦」《板》,「曰喪厥國」《抑》,「曰求厥章」《載見》,皆當讀為「歲聿其莫」之「聿」。故「曰為改歲」,《漢書·食貨志》引作「聿」。「見見曰消」,《釋文》引《韓詩》作「聿」。《荀子·非相》篇、《漢書·劉向傳》引《詩》亦作「聿」。「曰嬪於京」,《爾雅·釋親》注引作「聿」。「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楚辭·離騷》王注引作「聿」。「曰喪厥國」,《釋文》引《韓詩》作「聿」。「曰求厥章」,《墨子·尚賢》篇引作「聿」。而鄭《箋》於「我東曰歸」則云:「我在東山常曰歸也。」案,「我東曰歸」,言我自東山而于歸也。鄭說失之。於「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則云:「曰女何時歸乎?亦歲晚之時乃得歸也。」案,「曰歸曰歸」,猶言于歸于歸。於「見見曰消」則云:「至日將出,其氣始見,人則皆稱曰:雪今消釋矣。」案,「見遹曰消」,韓詩作「燕遹聿消」,雲:「燕遹,日出也。」《荀子》作「宴然聿消」,聿,於也。言日出則雪於是消釋也。作「曰」者,借字耳。於「曰止曰時」則云:「曰可止居於是。」案,時,亦止也。「曰止曰時」,猶言「爰居爰處」,古人自有復語耳。《爾雅》:「爰,曰也。」上言「爰始爰謀」,下言「曰止曰時」,互文也。詳見《經義述聞》。於「予曰有疏附」四句則云:「文王之德所以至然者,我念之曰:此亦由有疏附、先後、奔奏、禦侮之臣力也。」案,予者,指文王而言,猶《大明》之言「維予侯興」也。言文王能興其業,於是有疏附、先後、奔奏、禦侮之臣也。於「昊天曰明」、「昊天曰旦」則云:「昊天在上,人仰之,皆謂之明。」案,「昊天曰明」,「昊天曰旦」,猶言昊天惟明,昊天惟旦。「曰」與「聿」同。故曹大家雲:「聿,惟也。」蓋未達假借之義,而經文遂詰為病矣。

安、案》

1
《易·同人正義》曰:「安,猶何也。」顏師古注《漢書·吳王濞傳》曰:「安,焉也。」宣十二年《左傳》曰:「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猶有晉在,焉得定功?所違民欲猶多,民何安焉?」安、焉,亦何也,互文耳。
2
安,猶「於」也。《大戴禮·用兵》篇曰:「古之戎兵,何世安起?」安猶「於」也。何世於起,言起於何世也。此倒句也。安、焉聲相近。《墨子·非命》篇曰:「何書焉存?」文義與此同。《魏策》曰:「君其自為計,且安死乎?安生乎?安窮乎?安貴乎?」言於死、於生、於窮、於貴也。鮑彪注:「問何所安。」失之。
3
安,猶「於是」也,乃也,則也。字或作「案」,或作「焉」,其義一也。其作「安」者,吳語曰:「王安挺志,一曰惕,一曰留,以安步王志。」言王乃寬誌以行,疾徐如意也。韋注曰:「挺,寬也。惕,疾也。留,徐也。步,行也。」又曰:「王安厚取名而去之。」言王乃厚取名而去之也。《老子》曰:「往而不害,安平太。」言往而不害,乃得平泰也。《管子·大匡》篇曰:「必足三年之食,安以其餘修兵革。」言有三年之食,乃以其餘脩兵革也。尹知章以安字絕句,注曰:「有三年食,然後可安。」失之。此家大人說,下同。《內業》篇曰:「精存自生,其外安榮。」言精生於中,其外乃榮也。尹注訓「安」為「靜」,失之。《山國軌》篇曰:「民衣食而繇與傜同,下安無怨咎。」言下乃無怨咎也。又《地員》篇曰:「其陰則生之楂梨,其陽安樹之五麻。」「安」與「則」相對為文,安,亦則也。言其陽則樹之五麻也。今本「安」上又有「則」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又曰:「其山之淺,有蘢與斥,群木安逐。」安,於是也。《爾雅》曰:「逐,強也。」言群木於是強盛也。尹注以「安」為「和易」,失之。又曰:「群藥安生。」又曰:「群藥安聚。」又曰:「群木安逐,鳥獸安施。」《墨子·尚賢》篇曰:「若飢則得食,寒則得衣,亂則得治,此安生生。」安,猶「乃」也。言如此乃得生生也。《非樂》篇曰:「然即即,與「則」同。《墨子》「則」字多作「即」當為之撞巨鍾,擊鳴鼓,彈琴瑟,吹竽笙而揚幹戚,民衣食之財將安可得而具乎?即我以為未必然也。」言衣食之財,將於是可得而具也。《荀子·勸學》篇曰:「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誌誌,即識字也。識、誌二字,當衍其一,順《詩》《書》而已耳。」安,猶「則」也。言既不能好其人,又不能隆禮,則但學雜識、順《詩》《書》而已也。楊倞注曰:「安,語助。或作『安』,或作『案』,《荀子》多用此字。《禮記·三年問》作『焉』。《戰國策》:謂趙王曰:『秦與韓為上交,秦禍案移於梁矣。』『秦與梁為上交,秦禍案攘於趙矣。』《呂氏春秋》:吳起謂商文曰:『今日置質為臣,其主安重;今日釋璽辭官,其主安輕。』蓋當時人通以『安』為語助。」《仲尼》篇曰:「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國安自化矣。」言暴國於是自化也。又曰:「文王誅四,武王誅二,周公卒業。至於成王,則安無誅矣。」言至於成王,則於是無誅也。今本「安」下有「以」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大略》篇曰:「至成、康則案無誅已。」是其證。《王霸》篇曰:「身不能,不知恐懼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親比己者之用。」言於是唯便僻、左右是用也。又曰:「先義而後利,安不恤親疏,不恤貴賤,唯誠能之求。」言於是不恤親疏貴賤,而但求能者也。《正論》篇曰:「德明威積,海內之民,莫不願得以為君師。然而暴國獨侈,安能誅之。」能,猶「乃」也。安、焉聲相近,能、乃聲相近。安能,即楚詞之「焉乃」也。互見「焉」字「能」字下。言海內莫不服從,而暴國獨侈然自大,於是乃誅之也。又曰:「於是焉桀、紂群居,而盜賊擊奪以危上矣。安禽獸行,虎狼貪,故脯巨人而炙嬰兒矣。」安,亦「於是」也,互文耳。《呂氏春秋·執一》篇曰:「今日置質為臣,其主安重。今日釋璽辭官,其主安輕。」言有是臣,則主為之重;無是臣,則主為之輕也。《魏策》曰:「犀首得見齊王,因久坐,安從容談。」言犀首見齊王而久坐,於是從容與王談也。其作「案」者,《逸周書·武寤》篇曰:「約期于牧,案用師旅。」言約期於牧野,於是用師旅也。《荀子·榮辱》篇曰:「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言於是制禮義也。《王制》篇曰:「權謀傾覆之人退,則賢良知聖之士案自進矣。」言於是自進也。《臣道》篇曰:「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言是則曰是,非則曰非也。《正論》篇曰:「今子宋子案不然。」言今子宋子則不然也。《荀子》中用「案」字者甚多,今不具載。《趙策》曰:「秦與韓為上交,秦禍案移於梁矣。」言秦禍於是移於梁也。又曰:「秦按攻魏。」言秦於是攻魏也。「按」與「案」同。下文「君按救魏」,「秦按為義」,義並與此同。今本作「秦按兵攻魏」,兵字乃後人所加。辯見《讀書雜志》。其作「焉」者,見「焉」字下。
4
安,焉也,然也。《荀子·榮辱》篇曰:「俄則屈安窮矣。」言屈焉窮也。屈焉,窮貌也。楊注曰:「安,語助,猶言屈然窮矣。」

焉》

1
《顏氏家訓·音辭》篇曰:「諸字書『焉』字,鳥名,或云語詞,皆音於愆反。自葛洪《要用字苑》分『焉』字音訓:若訓『何』訓『安』,當音於愆反。『於焉逍遙』,『於焉嘉客』,『焉用佞』,『焉得仁』之類是也。若送句及助詞,當音矣愆反。『故稱龍焉』,『故稱血焉』,『有民人焉』,『有社稷焉』,『托始焉爾』,『晉、鄭焉依』之類是也。」案《禮記·三年問》:「先王焉為之立中製節。」《荀子·禮論》篇「焉」作「安」。安、於一聲之轉,則助詞之「焉」,亦可讀於愆反,不必訓「何」訓「安」而後讀於愆反也。或讀矣愆反者,方俗語有輕重,而義則無分也。今仍從古讀。
2
《玉篇》曰:「焉,語已之詞也。」常語也。
3
《廣雅》曰:「焉,安也。」《論語·子路》篇皇侃《疏》曰:「焉,猶何也。」亦常語。
4
焉,狀事之詞也,與「然」同義。若《詩·小弁》曰「惄焉如搗」,《書·秦誓》曰「其心休休焉」之類是也。亦常語。
5
焉,比事之詞也,亦與「然」同義。若《大學》引《秦誓》曰「其如有容焉」之類是也。亦常語。
6
焉,猶「乎」也。《詩·杕杜》曰:「嗟行之人,胡不比焉?」《儀禮·喪服傳》曰:「野人曰:父母何算焉?」《禮記·檀弓》曰:「子何觀焉?」隱元年《左傳》曰:「君何患焉?」《周語》曰:「先王豈有賴焉?」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曰:「君何憂焉?」《論語·子路》篇曰:「又何加焉?」是也。又昭三十二年《左傳》:「遲速衰序,於是焉在。」《莊子·秋水》篇:「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焉」字亦與「乎」同義。
7
焉,猶「也」也。昭三十二年《左傳》曰:「民之服焉,不亦宜乎!」莊元年《公羊傳》曰:「於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於其乘焉,拉幹而殺之。」定四年曰:「於其歸焉,用事乎河。」是也。《禮記·檀弓》曰:「子夏曰:『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子張曰:『先王制禮,不敢不至焉。』」焉,猶「也」耳。
8
焉,猶「於」也。哀十七年《左傳》曰:「裔焉大國,滅之將亡。」裔,邊也。焉,於也。言邊於大國,將見滅而亡也。此顧氏寧人說。杜注既失其句,而又失其韻,無庸置辯。宣六年《公羊傳》曰:「勇士入其大門,則無人焉門者。入其閨,則無人焉閨者。」何注曰:「焉者,於也。是無人於門閨守視者也。下文「上其堂,則無人焉」,注曰:「但言焉,絕語辭,堂不設守視人,故不言焉堂者。」今本正文作「則無人門焉者」,「則無人閨焉者。」注中「焉堂者」,亦作「堂焉者」,皆後人不曉文義而妄乙之,此段氏若膺說。《孟子·盡心》篇曰:「人莫大焉無親戚、君臣、上下。」言莫大於無親戚、君臣、上下也。
9
焉,猶「是」也。《玉篇》曰:「焉,是也。」《詩·防有鵲巢》曰:「誰侜予美,心焉忉忉。」言心是忉忉也。《巧言》曰:「往來行言,心焉數之。」言心是數之也。隱六年《左傳》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周語》作「晉、鄭是依」。襄三十年曰:「安定國家,必大焉先。」言必大是先也。昭九年曰:「使逼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言郊甸之地,戎是取之也。《正義》曰:「焉,猶何也。若不由晉,則戎何得取周之地也?」失之。《吳語》曰:「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焉比謀。」言孩童是比謀也。
10
焉,猶「於是」也,乃也,則也。《聘禮記》曰:「及享,發氣,焉盈容。」言於是盈容也。於是,猶「乃」也,「則」也。《禮記·月令》曰:「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於天子,天子焉始乘舟,薦鮪於寢廟。」言天子於是始乘舟也。今本「焉」字在「乃告舟備具於天子」下,唐石經同。家大人曰:「焉」字本在「始乘舟」之上。《呂氏春秋·季春篇》作「乃告舟備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高注曰:「焉,猶於也。自冬至此,於是始乘舟。」《淮南·時則》篇及高注並同。《宋書·禮志》引蔡氏《章句》曰:「陽氣和暖,鮪魚時至,將取以薦寢廟,故因是乘舟禊於名川也。」焉、因聲相近,「因是」二字,正釋「焉」字也。後之校《月令》者,不知「焉」訓為「於」,遂移「焉」字於上句之末。校《呂氏春秋》者,又依誤本《月令》,於上句末增入「焉」字,唯下句「焉」字未刪,則以高注訓「焉」為「於」故也。《淮南》作「乃告具於天子」,無「焉」字。《月令》之文,亦無以「焉」字絕句者。《晉語》曰:「盡逐群公子,乃立奚齊,焉始為令,國無公族焉。」言於是始為令也。《墨子·魯問》篇曰:「公輸子自魯南游楚,焉始為舟戰之器。」言於是始為舟戰之器也。《山海經·大荒西經》曰:「夏后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始得歌《九招》。」今本「始」字在「得」字下,亦後人不曉文義而妄乙之。言於是始得歌《九招》也。此皆古人以「焉始」二字連文之證。又《祭法》曰:「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言有禱則祭之也。家大人曰:「焉」字下屬為句。「焉祭之」與「乃止」相對為文。《三年問》曰:「故先王焉為之立中製節。」言先王於是為之立中制節也。《荀子·禮論》篇「焉」作「安」,「焉」、「安」古字通,亦通作「案」,說見「安」字下。又曰:「焉使倍之,故再期也。」言於是使倍之也。鄭注曰:「焉,猶然。」然者,乃也,義亦與「於是」同。《荀子》作「案使倍之」。《鄉飲酒義》曰:「焉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又曰:「焉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又曰:「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亂也。」皆言於是知其能如此也。三「焉」字屬下讀,不屬上讀。上文「眾賓自入」及「不酢而降」,句末皆無「焉」字,是其證。《正義》以焉字上屬,失之。此劉氏端臨說。《大戴禮·王言》篇曰:「七教脩,焉可以守;三至行,焉可以征。」言乃可以守,乃可以征也。《家語》作「然後可以守」,「然後可以征。」《曾子制言》篇曰:「有知,焉謂之友;無知,焉謂之主。」言有知則謂之友,無知則謂之主也。《齊語》曰:「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軍令,軍長也。言於是以為軍長也。家大人曰:「焉」字屬下讀,不屬上讀。上文「里有司」下無「焉」字,是其證。韋注:「良人,鄉大夫也。」本在「良人」下,今本移置於「焉」字下,非。《吳語》:「王孫雒曰:『吾道路悠遠,必無有二命,焉可以濟事。』」言必無有二命,乃可以濟事也。《山海經·大荒南經》曰:「雲雨之山,有木名曰欒,群帝焉取藥。」言群帝於是取藥也。《老子》十七章、二十三章並云:「信不足,焉有不信。」言信不足,於是有不信也。今本作「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下「焉」字乃後人不曉文義而妄加之。辯見《讀書雜志》。《管子·幼官》篇曰:「勝無非義者,焉可以為大勝。」言勝無非義者,乃可以為大勝也。《揆度》篇曰:「民財足,則君賦斂焉不窮。」言賦斂乃不窮也。《墨子·親士》篇曰:「分議者延延,而支苟二字有誤者詻詻,焉可以長生保國。」言如是,乃可以長生保國也。《兼愛》篇曰:「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言知亂之所自起,乃能治之也。《非攻》篇曰:「天乃命湯於鑣宮,用受夏之大命。湯焉敢奉率其眾以鄉有夏之境。」言湯既受天命,乃敢伐夏也。又曰:「王既已克殷,成帝之來,分主諸神,祀紂先王,通維四夷,而天下莫不賓,焉襲湯之緒。」言武王乃襲湯之緒也。《列子·天瑞》篇曰:「其在死亡也,則之於息,焉反其極矣。」言既往於息,乃反其極也。《莊子·則陽》篇曰:「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言為政則勿鹵莽,治民則勿滅裂也。《荀子·非相》篇曰:「面長三尺,焉廣三寸。」言面長三尺,乃其廣僅三寸也。《議兵》篇曰:「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言入乃焦沒也。又曰:「凡人之動也,為賞慶為之,則見害傷焉止矣。」言見害傷乃止也。又曰:「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無禮義忠信,焉慮率用賞慶刑罰埶詐險厄其下,獲其功用而已矣。」言無禮義忠信以接下,乃慮率用賞慶刑罰埶詐而已也。楊倞注曰:「焉慮,無慮,猶言大凡也。」案,焉猶「乃」也。慮,率。皆謂大凡也。《漢書·賈誼傳》:「慮亡不帝製而天下自為者。」顏師古注:「慮,大計也。」《楚辭·離騷》曰:「馳椒邱且焉止息。」言且於是止息也。《九章》曰:「焉洋洋而為客。」又曰:「焉舒情而抽信兮。」義並與「於是」同。又《離騷》曰:「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九辯》曰:「國有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義並與「乃」同。又《招魂》曰:「巫陽焉乃下招曰。」言巫陽於是下招也。家大人曰:《招魂》曰:「巫陽對曰掌夢,上帝其難從。若必筮予之,恐後謝之,不能複用。」王注曰:「謝,去也。巫陽言如必欲先筮問,求魂魄所在,然後與之,恐後世怠懈,必去卜筮之法,不能複修用。」下文「巫陽焉乃下招曰」,注曰:「巫陽受天帝之命,因下招屈原之魂。」據此,則「不能複用」為句,「巫陽焉乃下招曰「為句,明矣。焉乃者,語詞,猶言巫陽於是下招耳。王注曰:「因下招屈原之魂。」「因」字正釋「焉乃」二字。今本皆以「不能復用巫陽焉」為句,非也。「不能復用」者,謂不用卜筮,非謂不用巫陽。且用字古讀若「庸」,與從字為韻。若以不用巫陽連讀,則既失其義,而又失其韻矣。《遠遊》篇曰:「焉乃逝以徘徊。」《列子·周穆王》篇曰:「焉乃觀日之所入。」此皆古人以「焉乃」二字連文之證。又案僖十五年《左傳》:「晉於是乎作爰田」,「晉於是乎作州兵。」《晉語》作「焉作轅田」,「焉作州兵。」《西周策》:「君何患焉?」《史記·周本紀》作「君何患於是」。是「焉」與「於是」同義。莊八年《公羊傳》曰:「吾將以甲午之日,然後祠兵於是。」《管子·小問》篇曰:「且臣觀小國諸侯之不服者,唯莒於是。」是「於是」與「焉」同義。《荀子·禮論》篇:「三者偏亡,焉無安人。」《史記·禮書》「焉」作「則」。《老子》第十三章:「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天下。」《淮南·道應》篇引此「則」作「焉」。是「焉」與「則」亦同義。後人讀周、秦之書,但知「焉」為絕句之詞,而不知其更有他義,於是或破其句,或倒其文,而《禮記》《國語》《公羊》《老子》《楚辭》《山海經》諸書,皆不可讀矣。
11
焉爾,猶「於是」也。隱二年《公羊傳》曰:「託始焉爾。」何注曰:「焉爾,猶於是也。」

為》

1
為,曰也。桓四年《穀梁傳》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公羊傳》「為」作「曰」,是也。
2
為,猶「以」也。《詩·十月》曰:「胡為我作,不即我謀?」隱元年《公羊傳》曰:「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四年《穀梁傳》曰:「何為貶之也?」《論語·先進》篇曰:「由之瑟,奚為於某之門?」高誘注《呂氏春秋·期賢》篇曰:「於,猶在也。」言由之瑟,何以在我之門也。胡為、曷為、何為、奚為,皆言「何以」也。隱三年《公羊傳》曰:「先君之所為不與臣國而納國乎君者。」僖十年《穀梁傳》曰:「里克所為弒者。」《趙策》曰:「所為見將軍者。」皆言「所以」也。故《史記·楚世家》曰:「秦之所為重王者。」《魯仲連傳》曰:「秦所為急圍趙者。」《秦策》《趙策》並作「所以」。
3
為,猶「用」也。桓六年《左傳》曰:「在我而已,大國何為?」言大國何用也。《吳語》曰:「危事不可以為安,死事不可以為生,則無為貴智矣。」言無用貴智也。成七年《穀梁傳》曰:「雩不月而時,非之也,冬無為雩也。」言無用雩也。
4
為,猶「將」也。《孟子·梁惠王》篇曰:「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趙注曰:「君將欲來。」是也。《史記·盧綰傳》曰:「盧綰妻子亡降漢,會高后病不能見,舍燕邸,為欲置酒見之。高后竟崩,不得見。」言高后將欲置酒見之,會高后崩,不得見也。《衛將軍驃騎傳》曰:「驃騎始為出定襄,當單于。捕虜,虜言單於東,乃更令驃騎出代郡。」言始將出定襄,後更出代郡也。
5
家大人曰:為,猶「如」也,假設之詞也。《晉語》:「叔向曰:『荊若襲我,是自背其信而塞其忠也。為此行也,荊敗我,諸侯必叛之。』」為,猶「如」也。言如此行也,而荊敗我,則諸侯必叛之也。今本無「為」字,乃後人不曉古義而妄刪之,據宋明道本補。《管子·戒》篇曰:「夫江、黃之國近於楚,為臣死乎,君必歸之楚而寄之。」為,猶「如」也。臣,管子自謂也。言如臣死,則君必歸江、黃於楚也。君知章注曰:「二國豈為齊臣而死乎?」非是。《列子·說符》篇曰:「孫叔敖戒其子曰:為我死,王則封女,女必無受利地。」《呂氏春秋·異寶》篇同《呂氏春秋·長見》篇曰:「臣之御庶子鞅,願王以國聽之也。為不能聽,勿使出境。」《魏策》同《韓子·內儲說》篇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為見王,必掩口。」《楚策》同《顯學》篇曰:「今之新辯,濫乎宰予。而世主之聽,眩乎仲尼。為悅其言,因任其身,則焉得無失乎?」《秦策》曰:「中國無事於秦,則秦且燒爇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於秦,則秦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也。」又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上「為」字,如也。又曰:「是楚與三國謀出秦兵矣,秦為知之,必不救也。」《趙策》曰:「魏使人因平原君請從於趙,三言之,趙王不聽。出遇虞卿,曰:『為入,必語從。』」《韓策》曰:「韓為不能聽我,鮑本如此,姚本作「縱韓為不能聽我」,非是。辯見《讀書雜誌》。韓之德王也,必不為鴈行以來。為能聽我,絕和於秦,秦必大怒以厚怨於韓。」又曰:「料大王之卒,悉之不過三十萬,為除守徼亭障塞,見卒不過二十萬而已。」《史記·宋世家》曰:「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治,不如去。」凡言「為」者,皆「如」也。
6
為,猶「使」也,亦假設之詞也。《孟子·離婁》篇曰:「苟為不畜,終身不得。」又曰:「苟為無本,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告子》篇曰:「苟為不熟,不如荑稗。」《莊子·人間世》篇曰:「苟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皆言「苟使」也。
7
家大人曰:為,猶「於」也。莊二十二年《左傳》曰:「並于正卿。」《釋文》曰:「於,本或作為。」「於」、「於」古字通《西周策》曰:「君不如令獘邑陰合為秦。」鮑本如是,姚本「為」字依史記作「於」。《史記·孟嚐君傳》「為」作「於」。《晉語》曰:「稱為前世。」韋注曰:「言見稱譽於前世。」是「為」即「於」也。又僖二十年《穀梁傳》曰:「謂之新宮,則近為禰宮。」言近於禰宮也。《晏子·雜篇》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言於其來也。《秦策》曰:「朝為天子。」飽本「朝」上增「一」字,非是。辯見《讀書雜誌》。言朝於天子也。《竹書紀年》曰:「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白衰皆降為秦師。」言降於秦師也。
8
為,猶「則」也。《莊子·寓言》篇曰:「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為,亦「則」也。
9
家大人曰:為,猶「與」也。《管子·戒》篇曰:「自妾之身之不為人持接也。」尹知章注曰:「為,猶與也。」《孟子·公孫丑》篇曰:「不得不可以為悅,無財不可以為悅,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言得之與有財也。《齊策》曰:「犀首以梁為齊戰於承匡而不勝。」言以梁與齊戰也。《韓策》曰:「嚴仲子辟人,因為聶政語。」言與聶政語也。《韓詩外傳》曰:「寡人獨為仲父言,而國人知之,何也?」言獨與仲父言也。《史記·淳于髡傳》曰:「豈寡人不足為言邪?」言不足與言也。《李斯傳》曰:「斯其猶人哉,安足為謀?」言安足與謀也。
10
家大人曰:為,猶「有」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趙注曰:「為,有也。雖小國,亦有君子,亦有野人也。」又曰:「夷子憮然為間。」注曰:「為間,有頃之間也。」《盡心》篇曰:「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注曰:「為間,有間也。」《晏子·外篇》曰:「孔子之不逮舜為間矣。」為間,亦有間也。故《莊子·大宗師》篇曰:「莫然有間。」《釋文》曰:「本亦作『為間』。」又僖三十三年《左傳》曰:「秦則無禮,何施之為?」言何施之有也。《漢書·張湯傳》曰:「何厚葬為?」《漢紀》作「何厚葬之有」。成二年《傳》曰:「臣,治煩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爭。今二子者,君生則縱其惑,死又益其侈,是棄君於惡也,何臣之為?」言何臣之有也。杜注曰:「若言何用為臣。」失之。十二年《傳》曰:「若讓之以一矢,禍之大者,其何福之為?」言何福之有也。桓六年《左傳》曰:「其何福之有?」昭元年《傳》曰:「諸侯之會,衛社稷也。我以貨免,魯必受師,是禍之也,何衛之為?」言何衛之有也。十三年《傳》曰:「國不競亦陵,何國之為?」言何國之有也。又曰:「若曰無罪而惠免之,諸侯不聞,是逃命也,何免之為?」言何免之有也。《周語》曰:「餘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與百姓何?何政令之為也?」言何政令之有也。韋注曰:「何以復臨百姓而為政令乎?」失之。《晉語》曰:「若有違質,教將不入,其何善之為?」言何善之有也。韋注:「言不能使善。」失之。又曰:「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於難。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棄之。則何良之為?」言何良之有也。《楚語》曰:「若於目觀則美,縮於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言胡美之有也。又曰:「君而討臣,何仇之為?」言何仇之有也。又曰:「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之為?」宋明道本作「何寶之焉」,「焉」乃「為」字之誤。上篇「胡美之為」,宋本「為」誤作「焉」,即其證。今本作「何寶焉」,刪去「之」字,尤非。言何寶之有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言有若親其鄰之赤子也。《盡心》篇曰:「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言使彼有可幾及也。
11
家大人曰:為,猶「謂」也。宣二年《穀梁傳》曰:「趙盾曰:『天乎天乎!予無罪。孰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言孰謂盾忍弑其君者也。《公羊傳》曰:「趙盾曰:『吾不弒君,誰謂吾弒君者乎?』」是其證。范注訓「為」為「作」,失之。辯見《經義述聞》。《孟子·公孫丑》篇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言子謂我願之也。《告子》篇曰:「為是其智弗若與?「為」與「謂」同義。趙注曰:「為是謂其智不如也。」分「為」與「謂」為二,失之。曰,非然也。」言謂是其智弗若也。又曰:「《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於享。』為其不成享也。」言《書》之所言,謂其不成享也。《禮記·文王世子》曰:「父在斯為子,君在斯謂之臣。」「為」下當有「之」字,寫者脫去耳。《淮南·詮言》篇曰:「動而為之生,死而謂之窮。」《說苑·臣術》篇曰:「從命利君為之順,從命病君為之諛,逆命利君謂之忠,逆命病君謂之亂。」「為之」、「謂之」互用,是其例也。孔穎達不能厘正而曲為之說,非是。為,猶「謂」也。《莊子·天地》篇曰:「四海之內共利之之為悅,共給之之謂安。」《讓王》篇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某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之為」,猶「之謂」也,故「其何窮之為」,《呂氏春秋·慎人》篇作「何窮之謂」。《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篇曰:「此之為考志也。」《逸周書·官人》篇「為」作「謂」。莊二十二年《左傳》曰:「是謂觀國之光。」《史記·陳杞世家》「謂」作「為」。《墨子·公輸》篇曰:「宋所為無雉兔鮒魚者也。」《宋策》「為」作「謂」。
12
為,語助也。《禮記·曾子問》篇《正義》引一解曰:「為是助語。」《大戴禮記·五帝德》篇曰:「夫黃帝尚矣,女何以為?先生難言之。」「女何以為」絕句。以,用也。為,語助也。言黃帝之事遠矣,汝何用問也。「先生難言之」自為一句。《史記·五帝紀讚》曰:「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義本於此也。王肅作《家語》,乃用其文而改之曰:「上世黃帝之問,將謂先生難言之故乎?」則既失其義而又失其句矣。又《四代》篇及《論語·子張》篇並曰:「無以為也。」以,用也。為,語助。《大戴禮記》曰:「公曰:請問民征?子曰:無以為也,難行。」言無用問也。《論語》曰:「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言無用毀也。皇侃《論語疏》曰:「使無以為訾毀。」邢昺《正義》曰:「無用為此毀訾。」皆誤解「為」字。襄十七年《左傳》曰:「是之不憂,而何以田為?」二十二年《傳》曰:「雨行,何以聖為?」昭二十八年《傳》曰:「三代之亡,共子之廢,皆是物也。女何以為哉?」以,用也。言女何用是物哉。為,語助。《晉語》曰:「將何治為?」《楚語》曰:「亡人得生,又何不來為?」定十年《穀梁傳》曰:「何為來為?」下「為」字語助。《論語·顏淵》篇曰:「何以文為?」皇侃《疏》曰:「何必用於文華乎?」是「為」為語助也。邢昺《正義》曰:「何用文章乃為君子。」非是。《子路》篇曰:「雖多,亦奚以為?」以,用也。為,語助。言誦詩雖多,亦何用也。皇侃《疏》曰:「亦何所為用哉?」失之。《季氏》篇曰:「何以伐為?」以,用也。言何用伐也。《孟子·滕文公》篇曰:「惡用是饆饆者為哉?」《萬章》篇曰:「我何以湯之聘幣為哉?」《莊子·逍遙遊》篇曰:「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以,用也。之,是也。言何用是九萬里也。又曰:「予無所用天下為。」《楚詞·漁父》篇曰:「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荀子·議兵》篇曰:「然則又何以兵為?」《呂氏春秋·異寶》篇曰:「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韓子·說林》篇曰:「奚以薛為?」《趙策》曰:「君何以疵言告韓、魏之君為?」皆是也。

謂》

1
家大人曰:謂,猶「為」也此「為」字讀平聲。《易·小過》上六曰:「是謂災眚。」《詩·賓之初筵》曰:「醉而不出,是謂伐德。」是謂,猶「是為」也。莊二十二年《左傳》:「是謂觀國之光。」《史記·陳杞世家》作「是為」,是其證也。又僖五年《傳》曰:「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言一之為甚也。昭元年曰:「此之謂多矣。若能少此,吾何以得見?」言此之為多也。十年曰:「佻之謂甚矣,而壹用之。」二十一年曰:「登之謂甚,吾又重之。」《周語》曰:「守府之謂多,胡可興也?」《晉語》曰:「八年之謂多矣,何以能久?」義並同也。又《大戴禮·少間》篇曰:「何謂其不同也?」元本如是,明本皆改「謂」作「為」,失之。《韓詩外傳》曰:「何謂而泣也?」《淮南·人間》篇曰:「國危而不安,患結而不解,何謂貴智?」《吳語》曰:「危事不可以為安,死事不可以為生,則無為貴智矣。」並與「何為」同義。《楚策》曰:「人皆以謂公不善於富摯。」與「以為」同義。故《說苑·君道》篇:「則何為不具官乎?」《晏子春秋·問》篇「為」作「謂」。《呂氏春秋·精諭》篇:「胡為不可?」《淮南·道應》篇「為」作「謂」。《漢書·英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史記》「為」作「謂」。為、謂一聲之轉,故「為」可訓「謂」,「謂」亦可訓「為」。互見「為」字下。
2
家大人曰:謂,猶「為」也此「為」字讀去聲。《史記·魯仲連傳》曰:「所謂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所謂,所為也。《鹽鐵論·憂邊》篇曰:「有一人不得其所,則謂之不樂。」謂之,為之也。故《呂氏春秋·恃君》篇「凡吾所為為此者」,《趙策》「所為」作「所謂」。《史記·蕭相國世家》「上所為數問君者」,《漢書》「為」作「謂」。《周本紀》「請為王聽東方之變」,《東周策》「為」作「謂」。《大戴禮·朝事》篇曰:「禮樂謂之益習,德行謂之益修,高安朱氏本改兩「謂」字作「為」,失之。天子之命為之益行。」謂,亦「為」也,互文耳。
3
家大人曰:謂,猶「與」也。《史記·鄭世家》曰:「晉欲得叔詹為僇,鄭文公恐,不敢謂叔詹言。」言不敢與叔詹言之也。《漢書·高祖紀》:「高祖乃書帛射城上,與沛父老。」史記「與」作「謂」。與、謂亦一聲之轉,故「與」可訓「謂」,「謂」亦可訓「與」,互見「與」字下。
4
家大人曰:謂,猶「如」也,奈也。《齊策》曰:「雖惡於後王,吾獨謂先王何乎?」高注曰:「謂,猶奈也。」《漢書·禮樂志·郊祀歌》曰:「遍觀是邪謂何?」晉灼注曰:「謂何,當如之何也。」如之何,即奈之何也。《詩·行露》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謂,猶「奈」也。言豈不欲夙夜而行,奈道中多露何哉。「謂何」而但曰「謂」,猶「奈何」而但曰「奈」也。《淮南·兵略》篇曰:「唯無形者,無可奈也。」揚雄《廷尉箴》曰:「惟虐惟殺,人莫予奈。」奈,即奈何也。《正義》以「以為」二字代「謂」字,未合語意。《北門》曰:「天實為之,謂之何哉?」言奈之何也。《箋》曰:「謂,勤也。我勤身以事君,何哉?」失之。《節南山》曰:「赫赫師尹,不平謂何?」言師尹為政不平,其奈之何也。《箋》曰:「謂何,猶云何也。」《正義》曰:「汝居位為政不平,欲云何乎?」未合語意。僖二十八年《左傳》曰:「救而棄之,謂諸侯何?」言奈諸侯何也。成十六年曰:「若諸侯何?」若,亦奈也。成二年曰:「以師伐人,遇其師而還,將謂君何?」言將奈君何也。僖十五年曰:「將若君何?」十七年曰:「君實有臣而殺之,其謂君何?」言其奈君何也。《魏策》曰:「殺之亡之,無謂天下何?內之,無若群臣何?」若,亦奈也。言無奈天下何、無奈群臣何也。《史記·孝文紀》曰:「是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言奈天下何也。《索隱》曰:「言何以謂於天下。」失之。「謂」與「如」、「若」、「奈」並同義。《史記·禮書》曰:「孝文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謂何,如何也。言禮貌不足恃,但問躬化如何耳。儒林傳》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
URN: ctp:ws438348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