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序

《序》[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序澎湖紀略 清 胡建偉 纂輯
2 ●序號 篇名
3 錢序
4 蔣序
5 鄒序
6 朱序
7 凡例
8 澎湖全圖
9 卷之一 天文紀  
10 星野
11 氣候
12 風信
13 日月
14 雲霓雨露
15 雷電霜雪
16 卷之二 地理紀
17 建置
18 形勝
19 海道
20 潮信
21 島嶼
22 城池
23 公署
24 澳社
25 廟祀
26 街市
27 井泉
28 卷之三 官師紀
29 建官
30 調補
31 俸廉
32 職事
33 題名
34 列傳
35 卷之四 文事紀
36 學校
37 書院
38 社學
39 科目
40 貢途
41 武科
42 題名
43 卷之五 人物紀
44 賢能 
45 仕途
46 材武
47 封典
48 鄉行
49 流寓
50 列女
51 卷之六 武備紀
52 營制
53 俸餉
54 營署
55 調補
56 班兵
57 哨船
58 汛防
59 巡哨
60 恤賞
61 題名
62 列傳
63 卷之七 風俗紀
64 總論
65 習尚
66 壽辰
67 誕育
68 喪葬
69 婚姻
70 歲時
71 卷之八 土產紀
72 總論
73 陸產
74 水產
75 卷之九 賦稅紀
76 緣起
77 款項
78 度支
79 當稅
80 卷之十 戶役紀
81 戶口
82 丁役
83 卷之十一 倉儲紀
84 總論
85 常平倉
86 社倉
87 武倉
88 卷之十二 藝文紀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後記
97 ●錢序
98 由廈門海道七百二十里至台灣,而澎湖扼其衝。澎湖四面踞海,無所不通;在台灣之西,凡五十五嶼。嶼有居民,設文武官副將、通判治之,遙屬台灣。蓋其地錯出海面,盤踞無幾,而據海道之咽喉,與金、廈二門遙相犄角,實形勢之最也。往年王師平鄭逆及朱一貴之亂,皆駐跡於此。而時既升平,海疆富庶,宦賈台灣者相望;往來之艘,皆泊澎湖。其水道曲折、風潮、占候及民俗、土宜、政事、沿革,宜皆有書。向時附見台灣志中,舉大意而已,未能詳也。
99 今通判三水胡君示餘所著「澎湖紀略」一書,余讀而深嘉之。蓋近日所傳「星槎勝覽」、「瀛涯雜志」,言海事者類皆搜尋怪異,不切民生日用。至內地郡縣之志,所陳多民事矣;而時因仍吏牘諺語,猥雜無紀,或取辦眾手,前後乖舛者有之。是書提綱挈目,部署編次,悉中條理。而天時、地利、氣候不齊,一一圖注,取海道者,時有資焉。至於述民生之勤苦、敘王化之漸深,咨嗟詠嘆之意見於言外,所以宣上德而達下情,固為吏之道宜爾,亦文字之勝概也。
100 歲庚午,餘奉命巡視台灣,由澎抵台,道途所歷,閱是書一一如在目前。時方兼督學政,歷試四縣,頗異台處海外而士多秀出,其能文者有中土風,獨澎湖無聞焉。今書述澎湖士入學者至十餘人,則知國家文教久而益昌。我皇上壽考作人之化,無遠弗屆、無微不燭,宇內淪浹矣。夫事有舉一隅而可以見全體者,此類是也。餘與胡君同官斯土,雖職有崇卑,而事惟一致。每念承流宣化,責任重鉅,自顧恆檁檁焉。惟以欣逢聖時,民安物阜,中外同風,一切張弛俱稟皇靈以從事,其庶幾可以無隕越也夫。是為序。
101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秋八月,七閩承宣,仁和錢琦撰。
102 ●蔣序
103 古之善治者,每務乎其大,而籌乎其所不及備;迨臚所措施,往往立言不為一時,而收效期諸數世。此豈括地家所能涉筆哉?則如勉亭胡公所撰「澎湖紀略」是已。
104 澎湖為台郡郛郭,別駕分駐其地,有司土責;故事,遴內吏之廉而能者畀焉,而君實膺是職。既蒞三閱歲,凡所為奠氓業、詰澳慝、厘懋遷、程講肄諸大端,靡弗張舉,於編中窺崖略焉。下逮勺泉盂井,亦必辨其䶖冽,而識其所在。其用意周而籌綦備矣。昔歐陽文忠公作唐書地理志,凡一渠之開、一堰之立,無不記於其縣之下,論者謂其詳而有體。君殆得是意歟!夫以環瀛絕島,粲然疆索,又得賢通守精心擘畫,所措施具有本末;而複以公餘研成一書,義例井然,持論精卓,足使後之司是土者資所考鏡,是真合古之善治者。餘故樂為之序。
105 乾隆庚寅歲春三月,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分巡台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前翰林院檢討,金竹蔣允焄撰。
106 ●鄒序
107 在昔志輿地者,率祖禹貢、周官。嗣是扶風創為史體,而別於史者,則有辛氏三秦、常璩華陽國以及三輔黃圖諸書。其分志體之一者,則又有洛陽伽藍、建康宮殿、襄〔陽〕耆舊、汝南先賢諸書。至若十洲、洞冥、真臘、佛國之屬,又述其支別而恢詭焉者。夫奇編奧記,掌錄區隅。其發凡起例,要無當於通都大邑所撰著。然酈善長注水經,往往取財於二百四十四家,豈非擷其菁華、規其輪廓,足以徵故實而廣聽睹;且於其因革離翕、土宜風俗之故,有不失禹貢、周官之遺,而一為甄綜歟!
108 台郡之有澎湖,海中一島也。宛溪顧氏謂險要而紆回,莫如此島;信然!往時隸省不一,國朝康熙二十三年始定有其地,屬台郡。雍正五年,設別駕於此,資彈壓焉。夫五服有要荒,謂要窅荒曶,不可以內治治也。今澎湖隸版圖近百年,宅其土者戶籍日增,弦歌四徹,環巨浸為樂國,於此境覘之,是其因革離翕、土宜風俗之未可以恢詭載筆也可知已。僚友胡勉亭先生,以通守駐斯境三稔於茲矣,境之士庶樂其治。先生亦以清暇排纂「澎湖紀略」一書,凡十二卷。既蕆事,郵以示餘。餘卒業,服其掌錄區隅,體例一准乎通都大邑;而事核而旨潔,舉所為矜奇炫奧者剃獼之。在先生「紀略」名書,若以為述其支別也者;而史裁吻合,於是乎在。夫禹貢以敷奠挈綱、周官以藪浸標目,略云乎哉!莫備於此矣。志輿地者,尚津逮斯編也可。
109 乾隆歲次庚寅,清和望日,賜進士出身、朝議大夫、知福建台灣府事、前知浙江杭州嘉興紹興三郡事、加一級,年家眷寅弟梁溪鄒應元拜手撰。
110 ●朱序
111 「澎湖紀略」十二卷,三水胡公通判澎湖時所著也。公以名進士歷知五縣,皆有惠政,且以振興文教為己任;由閩邑升判澎湖。澎湖在海中,居民僅數千家,小島也;實為台、廈咽喉要地。故任公以鎮撫之。公官澎湖五載,公餘之暇,因成此書。書中述澎民為生之苦:地無草木,率以牛糞為薪;男女相守𪙊井之上,後先序飲,以救旱渴,早夜嗷嗷然。其言咨嗟太息,曲盡情態,令人愀然不忍卒讀。又載市肆區目,致意守土者之加惠商人,招致其來,以給居民之用。其用心惻怛,籌畫周至,如護惜弱子,惟恐傷之;詩所云民之父母者矣。至於袪除鄙僿、開牖暗沕,尤尚文教。公創建書院,條設學規,教以人倫,分別義利。勖之躬行,以志為賢人君子,非僅興藝取科第榮名而已。嘗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斯地雖小,安知後不有邱文莊、海忠介其人者出哉!識者因是知公所思之遠、行世之厚,徬佛古人無斁之義,而文翁、常袞不得專美於前也。
112 澎士赴試台灣,多憚遠涉風濤,以致皓首窮經,不得預童子試者。公詳請列憲,就澎考試送道,免其縣、府兩試守候之苦。科、歲二試,獲雋入學者十有三人。澎之文風,實公開之也。蓋都會關津,四方之要區;官其地者,知置力焉。
113 至於海外邊徼,跡遠京師,見謂不足觀聽,怠而自棄者有之。或地瘠風陋,愁憂無聊,朝夕俟代而已。公所云,乃一一可書如此。蓋論語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故所在無怨也。公其深體此意也乎!紀志體本史氏,繁者病於猥雜,取簡又傷太略;公是書皆無之。法嚴事核,情文並美,蔚蔚彬彬,是又著述之善者矣。餘得並論之云。
114 乾隆二十四年季夏原翰林院庶吉士朱仕琇頓首拜撰。
115 ●凡例
116 一、集以紀略名者,記對綱而言,略則詳之反也。凡作志乘者,必先挈其大綱,然後詳其節目;此班志之例,由來尚矣。茲集就事論事,無煩立綱發明。取其紀以記事之體而已,故不稱志而稱紀也。況澎地無文可考、無獻可詢,事屬草創,則略而不詳者,亦勢之所不得不然者耳。
117 一、集內分十有二門,其先後次序,首天文、次地理,天尊地卑之義也。高卑陳,斯貴賤位,故次官師。官師立,然後教化行,故次文事。文教興,則賢材出,故次人物。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故次武備。經文緯武,由是而俗美風清,故次風俗。醇者厥心臧,必由土物愛,故次土產。物產饒,則任土作貢,故次貢賦。〔貢賦〕以人戶為藉,故次戶口。人戶盛,則積貯不可不裕,故次倉儲。倉廩實,然後知禮節,故以藝文終焉。
118 一、每一門類務尋源委,自覺迂蔓,無當於簡潔也。但鄙意竊計,斯為草創之編,合從訓話之例,俾後之作者流覽今昔,知所因革,去繁就簡,不亦事半而功倍乎!
119 一、援引典籍,或用以開端、或取以徵實,勢所不免。集內俱一一標出,微獨知所由來,亦用以彰前賢之美也。其澎湖原有志略一本二十篇,然事多不核,集中並未引入,僅列其觀海賦、文石賦二章而已。
120 一、澎湖島嶼向傳三十有六,昔人亦祗言其概耳。以今考之,實五十有五焉。即台志載澎湖全圖,方隅亦多淆舛,率皆耳食,未經身履目擊之故也;餘悉為更正。至於各嶼水陸程途,均未的確;茲一以廳署為主,由近及遠,一一注明於各嶼之下,俾披圖而閱者,勝概悉在目前,可以臥游而得之也。
121 一、水乃至便之物,昏暮叩門,求無弗與者也。茲於井泉一節,不啻三致意者,誠以澎地居瀛海之中,盡皆咸鹵,又無溪澗流泉足資挹注,所得甘泉甚難;故於各澳井眼一一臚列,俾知渴飲與飢食同艱也。游海壖者,必載水以行;入島嶼者,必問泉流所自;何莫非此意也哉!
122 一、藝文一門,鉅制鴻章雖堪千古,必其有關於澎湖者,方為採入。集中所錄,僅得諸台郡志內而已。此外因澎島題詠者,或業經問世、或尚貯錦囊,散見疊出,諒必甚富。但餘限於耳目,致有遺珠,應俟搜羅;或承惠教,自當源源增入,以昭全璧。
123 一、祥瑞災異,事多荒誕,如董子、劉向所說春秋多著事應,每為昔賢所議,餘可知矣。況澎湖乃海心撮土,並無有所謂芝草、醴泉等類;即間或風雨期愆、陰陽道錯,微災小眚,亦與郡邑所同。似可毋庸另立門類,應從省文之例可耳。
124 一、澎湖舊為鄭逆所踞,其僭竊逸事已備載於台郡志內,茲不複贅;庶免文字雷同,數見不鮮之誚。故與外洋番島一並刪除,概不載入。
125 一、談元說空,所謂外教也。服其教者,禪林精舍,窮幽極致,遍布川原,人士亦樂與居游;此郡乘邑志所以有外教一門,以紀靈蹤而志勝概也。惟澎湖一十三澳,祗有土神廟宇以供香火,並無僧尼庵寺,亦無清修道觀,故茲門亦闕焉。
126 ●澎湖全圖
URN: ctp:ws90960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