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東通志卷三十四
3
《經籍志》
4
聖經賢傳固㣲,言大義之所昭垂也。兩漢儒宗,多在齊、魯,支流派别,八極同風。然而溯厥淵源,究欲於近居之藝林諮其典要,則二東經籍之志所由重矣。昔鄭黙總括羣書,分作四部,王儉則有七志,任昉則有五部,序次各有不同,而阮孝緒更為七錄:一曰經典,二曰記傳,三曰子兵,四曰文集,五曰技術,六曰佛録,七曰道録。今本此編列而技術附在,子條釋道第勿深考,則經、史、子、集之目不更詳而有體乎所惜。名義具在,簡帙多湮。標舉所傳,亦蒐輯未備。念斯文之易墜,懼來哲之尠聞。輯亡寳存,補所遺闕,則學士大夫之責矣。作《經籍志》。
5
《經總目》《六經》為孔子手定之書,夫人而知之矣。至歴代以來,或傳註或疏解,凡羽翼聖經者,皆有功於聖經者也。雖授受不必同源,醇疪不無互見,而出自東省之傳緒,正當裒集以樂。觀其盛,非謂其人之言即經也,謂其人之言藉經以傳,以俟後來折衷之君子爾。
6
《易》伏義始畫八卦,重之為六十四,三代各異其名。夏曰《連山》,殷曰《歸蔵》,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為彖、象。《繫辭》上下文言《序卦》、《說卦》、《雜卦》諸傳,謂之周易》,即今之經是也。自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臂子,弓子弓授醜子,家子家授孫虞子乘、子乘授田,何子莊書經秦火以卜筮得存,惟失《說卦》三篇,後河內女子得之。漢初,田何子莊授丁寛、王同田王孫,王孫授沛人施犨、東海孟喜、琅邪梁丘賀,由是有施、孟、梁丘之學。又有東郡京房,自云受《易》於梁國焦延夀,别為一書,非孔子所傳也,因名京氏學。又東萊費直亦以易著名,其本皆古字號,古文易授琅邪王璜,璜授沛人髙相相授子康及蘭陵母將永,後漢施孟、梁丘、京氏四家並立博士,而費氏之學不得立。至漢末,陳元、鄭衆皆傳費氏之學,馬融又為之傳以授鄭𤣥,𤣥作易註,荀爽又作《易傳》,魏王肅、晉王弼皆為之註。自是費氏大興,而田何之學遂息古十二篇之《易》,遂亡其本。及王弼為註,亦用卦象相雜之經,凡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者,自費氏始。自晉之後,弼學獨行於世漢孟喜易》一卷家本傳喜従田王孫受易得易, 占候,隂陽灾變書,詐言師田生且死時,獨傳喜同門梁丘賀證眀之曰:田生絶于施犨手中,喜時歸東海,安得有此?今云孟氏《易》京房《易傳》四卷六本傳京事梁人焦贛,治易,長于灾變,分 十四卦更值日用事,以風雨寒燠為候,各有占驗,房用之尤精《費直易二卷象長於卦筮無章句,徒以彖 《繫辭》十篇講說上、下經,漢募《羊》、《書》多散逸而《易》獨完,遂分為三。《易》:一曰田何之易,二曰焦贛之易,三曰費直之易,並行鄭𤣥易註一卷又易緯稽覽圖註七卷劉表《周易章句》五卷、三國魏王朗易傳。一卷王肅註《周易》。十卷傳發眀父朗之 為十卷晉王弼周易註疏一卷又繫辭註十卷繫晁氏曰:上下經王弼註 辭,說卦、雜卦、序卦弼門人韓康伯註。又載弼所作例畧通十卷。又易註畧例一卷又周易窮㣲一卷畧按,館閣書目有王弼易辨二卷,其論彖論象亦類 例,意即此書也。又言弼註此書已亡,至晉永和間得之。王義之承詔録藏秘府,世莫得而見云。徐邈周易音訓一卷、孫叔然易例一卷南北朝張譏周易義一卷伏曼容周易集解一卷崔浩註周易十卷、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十四卷五代劉兆周易訓註十卷宋孫奭易經節義、一卷又節解。一卷。石介易解:五卷又口義:十卷十。按胡瑗亦有口義 卷與此各别。張揆大易集解、一卷胡旦周易演聖通論,十六卷,渤海人。董逌廣川易學二十四卷東平人。王巖叟易傳。一卷。晁說之古易。十二卷,其書以諸家易及許慎說文等九十五書正其文字,且依漢田何本分上、下經并十翼通為十二篇,以矯費直、王弼之失。又蜀人李僎嘗著古文易,亦名古易云。晁補之太極傳因說。共七卷。自序云:邵康節學本京氏易,紹聖間遇洛陽楊賢,寳得康節二易圖,又從其子伯温得其遺編,乃作易傳,名曰商瞿傳,後失之,晚年復為此書。又有易𤣥、星紀譜、易規二書,見本傳中。又有傳易堂記,述漢以來至本朝相承授受甚詳。晁公武易故訓傳。十八卷,其書博採古今諸家,附以已聞。又攷載籍行事以眀諸爻之變,凡文義音讀之異者,逐條别之曰同異攷議論精博,不主一家。史通易書乾坤辨别一卷青州人。元杜仁傑河洛遺稿一卷長清人眀穆孔暉讀易録一卷。李舜臣易卦辱言。一卷。王道易億。一卷。曽礪周易註一卷成勇易發。一卷。又西銘解襲曰助太極圖解。一卷。張綸圖書考一卷。又揲蓍考。一卷。又易譚一卷。髙㨗易學辭象一卷。趙思睿河洛圖解:一卷王三遷連山抉要二卷臨邑人。懐晉易訓輯要一卷歴城人。
7
《尚書古本經》,孔子刪定,原存百篇,秦時禁書,齊人伏勝時為博士壁藏之,漢興,除挾書令歸而求之,僅得二十九篇,即授教于齊、魯之間。後孔安國又得壁中蝌蚪文字,因以伏生所得之書,考定文義,定其可知者,易𨽻書書之,増二十五篇,又分帝典為二,臯、陶、謨、益、稷為二,凡復出五篇,共為五十九篇,合四十六篇,其餘錯亂摩滅者,仍四十二篇,悉上送官㑹。武帝不懌,事遂寢。後劉歆輩表章之《古文尚書》始顯。漢伏勝《尚書大傳》三卷。農陳氏曰:伏生撰《尚書大傳》,大司 鄭𤣥註,凡八十三篇,當是其徒歐陽、張生等輩雜記所聞。又《尚書暢訓》一卷。歐陽髙章句》,三十一卷。牟長章句,十卷夏侯勝章句、二十九卷。夏侯建章句二十九卷。孔安國《尚書註》十三卷。庸譚古文尚書》二卷。衞宏《尚書訓㫖》十卷。鄭𤣥《古文尚書註》九卷。又《今字尚書石經》。八卷。又《尚書緯》。卷。又《尚書中侯註》。五卷。又《尚書大傳註》三卷。王粲《尚書釋問》四卷三國魏王肅尚書註。十卷。又《尚書駁義》五卷。晉徐邈《古文尚書音訓》一卷。又尚書註逸篇。三卷。南北朝王儉《尚書音義》四卷。張譏《尚書義》十卷。唐王元感《尚書糾謬》十卷。孔穎達《尚書正義》二十卷。宋孫奭《書經正義》二卷。又《書經節解》。十卷、胡旦《尚書演聖通論》七卷、晁公武《尚書詁訓傳》四十六卷眀穆孔暉尚書困學》二卷。王道書億二卷李舜臣尚書說》一卷馬應龍尚書解》。
8
《史記》古詩本三千餘篇,孔子刪之,取其可施于禮樂者三百五篇,以教門弟子,卜子夏以詩獨傳。秦禁雖嚴,諸儒有世其業者。漢初,魯人申培公受《詩》於浮丘,伯作詁訓,是為《魯詩》。齊人轅固亦以《詩傳》,是為《齊詩》。又燕人韓嬰傳者為《韓詩》,趙人毛萇為《毛詩》,皆取三百五篇,而詁訓自為一家言。惟《毛詩傳序》云:自子夏所作後漢九江謝曼卿善《毛詩》,《東海衞宏實,従曼卿受學,以是相承。毛氏之學遂廣。鄭衆、賈逵、馬融並為作傳,鄭𤣥為作箋。《齊詩》,魏代已亡,《魯詩》亡於西晉。《韓詩》雖存,無傳之者。惟《毛詩》鄭《箋》,今得獨立於學宫。漢申培《魯詩詁訓》二十五卷、轅固《齊詩雜記》十八卷。后蒼《詩傳》三十九卷又詁訓二十卷,張匡《韓詩章句》一卷山陽人、鄭𤣥《毛詩詁訓傳箋註》二十卷以按《姓譜》,漢趙人毛亨作《詩詁訓》, 授毛萇作《小序》,故曰《毛詩》。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初學記》則以毛萇為大毛公,河間獻王博士為小毛公鄭箋,與毛異義者甚多。魏王肅嘗述毛而非鄭又《毛詩譜》三卷。又《諸家毛詩音》十五卷,孫期詩傳》二十八卷又《詁訓二十七卷、伏黯《齊詩解說》九卷、三國、魏王肅《毛詩註》。二十卷又《毛詩駁義》八卷又《毛詩奏事》一卷、晉徐邈《毛詩音訓》十六卷孫叔然詩傳。一卷南北朝張譏《毛詩義一卷伏曼容《毛詩集解》二十卷崔靈恩《毛詩集註》二十四卷又《毛詩義註》五卷、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四十卷,宋孫奭《詩經正義》二卷又《詩經解節》二卷孫毓《詩經異同評》十卷平度州人胡旦毛詩演聖通論》十卷、董逌《廣川詩詁》四十卷晁公武《毛詩詁訓傳》二十卷王質《毛詩總聞》二十卷又《詩解》三十卷王巖叟詩傳二十卷眀,李舜臣《毛詩問言》十卷王道詩億一卷曽礪《毛詩疏十卷王元賓詩經疏鈔十卷,滕縣人、馬應龍《毛詩解》七卷李先芳毛詩考正一卷、邢王佐《詩經詳訓》一卷臨邑人、王慶逺葩經講意。二十卷臨邑人。
9
《春秋》本魯史名哀公十有四年西狩獲麟,孔子感大道不行,乃因魯史而修之,始于周平王之四十九年,時魯隱公元年,故託始于此。孟子所謂迹熄而詩亡,然後《春秋》作也,絶筆於獲麟始終之意可見矣。時左丘眀親炙孔子,因經作傳,凡三十卷。又《國語》二十卷。後公羊、髙穀、梁赤皆子夏門人,各為傳,以彰《春秋》之學。至漢興,公羊、穀梁二氏之學,迭為盛衰,至晉初獨行《左氏》。然三《傳》各有所偏,不足發眀夫子之意。惟宋胡文定安國另為立傳,建炎末,頒其書于學宫,以胡《傳》取士,今仍之。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之。按史稱仲舒說《春秋》舉玉杯、繁露、清眀、竹林 ,屬數十篇。考《隋》、《唐》及《宋史志卷皆十七,《館閣書目》止十卷,惟《崇文總目》稱《春秋繁露》八十二篇,而《玉杯、清眀、竹林》等各居其內,姑傳疑以待考。又《春秋》決事比。七十八卷事仲舒致仕後,武帝數遣張湯問政 得失,於是作《春秋決疑》,凡二百三十三事,合為百卷。今存七十八事,每事為一卷。何休《春秋漢義》十三卷。又《春秋議》。十卷又《公羊傳詁解》十二卷。又《左氏膏肓》九卷。又《公羊墨守》。十四卷。又《穀梁廢疾》三卷。又《公羊》《諡例》一卷。又《公羊傳條例》。一卷鄭𤣥《駁何氏春秋》二卷。三國魏王朗《春秋傳》十二卷。王肅註《左傳》,三十卷。又《春秋外傳章句》二十二卷。晉徐邈《春秋傳義》十卷。又《穀梁傳註》十二卷。又《左傳音訓》三卷。又《穀梁音訓》。一卷。答《春秋穀梁義》。三卷。汜毓《春秋釋疑》一卷。孫叔然《春秋列傳》三卷。又《國語註》一卷。虞浦註《春秋經傳》三十卷。劉實《春秋條例》十一卷。又《公羊違義》三卷。又《左氏牒例》。二十卷。孔衍《左氏訓註》十三卷。又《公羊集解》。十四卷。又穀梁傳註》十四卷。又《春秋國語》二十卷南北朝何承天《春秋前傳》十卷。又《春秋雜傳》。九卷。王儉《春秋音訓》一卷。崔靈恩《春秋經傳解》六卷。又《春秋序》。一卷。又《左氏傳》、立義十卷又申先儒春秋傳論》十卷、唐孔穎達《春秋正義》三十六卷王元感《春秋振滯》二十卷、徐文逺《左傳義疏》六十卷五代劉兆春秋調人三卷又《左氏全綜》一卷又《公羊、穀梁合解》三卷、宋邢昺《校定公穀傳》十卷孫奭《春秋正義》十卷,又《春秋節解》一卷胡旦《春秋論》一卷、王沿《春秋集傳》十五卷、王巖叟《春秋傳》晁補之《左氏春秋傳雜論》一卷、晁公武《春秋詁訓傳》三十卷畢良史《春秋正辭通例》三十五卷元李㫤《左氏遺意》二十卷,《眀桑春春秋㣲意》一卷、李舜臣《春秋三傳考例》、六卷、王崇儉《春秋筆意》一卷、王道春秋億》一卷、李先芳《春秋辨疑》二卷李柰《春秋管窺》一卷字時珍䝉隂人、呂恂《春秋大義》一卷字信吾,徳州衛人、趙繼忠《春秋傳解》十卷字。葵陽,安東衛人魏鎮《春秋正脈》三卷邱縣人、石琚《左氏敘畧》十卷字仲方,益都人。房之騏麟㫖定。一卷益都人。
10
《禮經》秦火之後,散逸無存。漢興,搜羅典章,得古禮一百三十篇,命劉向等第而敘之。又得《明堂隂陽記》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記》七篇、《王氏史氏》二十一篇、《樂記》二十三篇,合二百一十四篇。梁人戴徳刪其繁重,合而記之,為八十五篇,謂之《大戴記》。徳兄子聖又刪為四十六篇,謂之《小戴記》馬融傳小戴之學又足《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樂記》一篇,合四十九篇。鄭𤣥為之。註今《周官》六篇,古經十七篇另為一書,惟《小戴記》四十九篇列之學宫,附于諸經後。漢髙堂生士禮,十七卷。《后蒼曲臺記》九卷。曹充《慶氏禮》章句辨難。十卷,沛人慶普嘗受禮于東海,孟卿由是有慶氏禮。曹褒《禮記》,四十九卷。又《漢禮》,一百五十卷褒承父充之學,博物識古,朝廷禮樂,皆與修訂號《漢禮》。又《禮記通義》:十二卷。鄭𤣥註《戴禮》,二十卷。又《儀禮註》十七卷。又《儀禮音》,二卷。又《喪服經傳註》。一卷。又服《譜註》。一卷。又《禮緯註》:三卷。又《周禮註》,十二卷卷武帝時,河間獻王得《周禮》一書,書凡六。 缺《冬官》一卷,購以千金不可得。成帝時命劉歆校理,取《考工記》補之。𤣥註,蓋在建寜以後也。又《三禮目録》註一卷。又《三禮圖》。九卷,𤣥與陳留、阮諶同撰。又《六藝論》。一卷。鄭小同《禮記》四卷𤣥之孫。三國魏王朗《周官傳》六卷王肅註《禮記》三十卷。又註《周禮》十二卷。又《聖證論》十二卷。又註《儀禮》十七卷。又《儀禮音》二卷。又《喪服經傳註》。一卷。又《服制要記》一卷。晉孫叔然《禮記傳》四卷。徐廣《禮論答問》八卷。又《車服雜註》一卷。南北朝何承天《禮論》三百卷。王儉《禮論要帖》十卷。又《禮儀答》八卷。又《吉書儀》。二卷。又《弔答書儀》十卷。又《喪服集記》三卷。又服圖一卷。徐勉《五禮傳記》一千一百七十八卷。眀僧紹《喪服經傳集註》二卷眀山賓禮儀註。二十卷。又《吉禮儀註》二百二十四卷。又《孝經喪服儀》十五卷。崔靈恩《三禮義宗》三十卷。崔浩婚儀》一卷。又《祭儀》一卷、唐孔穎達《禮記正義》七十卷。《顔真卿禮樂集》十卷王元感《禮記繩愆》三十卷孟銑《家祭禮》一卷五代田敏刪定書儀一卷宋邢昺校定《周禮儀禮》共三十卷。孫奭《禮記正義》四十卷。又《禮記節解》四卷。又《樂記律音》一卷。胡旦《禮記演聖通論》十六卷李格非《禮記精義》十六卷。金張暐《儀禮雜錄》四百卷張行簡《禮例纂》。一百二十卷。又《諸禮記録》一卷眀王崇獻《禮記擇言》一卷王象隨禮經解》一卷新城人馬應龍考訂古本周禮》六卷丘授《禮記摘訓》一卷諸城人
11
《四書》自宋朱文公熹定《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為四書,宋以前蓋各有專家也。《論語》有齊魯之分,《中庸雜小戴記》中自朱子表章之後,次第釐然,頒立學宫,於今勿替。《漢庸》、《譚》、《齊》論說二十九卷、夏侯勝魯論說二十一卷,又《論語傳》十九篇、王駿《魯論說》二十、孔安國《論語訓解》一卷何休《論語註》一卷鄭𤣥註古今論語》。十卷,齊、魯、論既出,又有古《論語》,與《古文尚書》並出章句,與《魯論》不異,惟分《堯曰》子、張問》以下為二篇,共二十一篇,𤣥本張侯論定二十篇而為之註。又《論語》孔子《目録》一卷。又註《孟子》,七卷。鄭小同《論語》、《鄭志》十一卷劉熙註《孟子》,七卷三國、魏王肅註《論語》,十卷晉王弼《論語釋疑》三卷何晏《論語註》十卷字平叔。宛人《自序》云:據《魯論》包咸、周氏、孔安國、馬融、鄭康成、陳羣、王肅、周生烈八家之說,與孫邕、鄭中、曹羲、荀覬集諸家訓解為之。徐邈《論語音》二卷。《南北朝張譏《論語義》。一卷。伏曼容《論語義》,十卷。 宋邢昺論語正義:十卷,唐人止為五經疏,而未及論語。孝經。賈公彦有論語,疏亦未傳,昺因奉詔為之。孫奭孟子正義十六卷。畢良史論語探古二十卷。曹說之論語講義》十卷。又中庸解。一卷。晁公武中庸大全、一卷。元王鶚論語集義、二十卷。李㫤孟子權衡遺說五卷眀穆、孔暉大學千慮》一卷王道大學億一卷。邢王佐大學誠意正宗、一卷。曽礪大學辨》一卷、李先芳大學古本、一卷薛近洙刪補大學衍義一卷。張綸四書原、五卷,汶丄人。張采《四書翼》十卷字還白,滕縣人。馬之驥《四書摘義》卷。
12
孝經孔子為曽子陳述孝道之言也,凡十八篇,秦禁嚴,魯人顔芝獨藏其本。漢興,古文孝經與古文尚書並出,長孫氏、江翁、后、蒼、翼奉、張禹皆能名其學,惟長孫氏有閨門一篇,又衍出三篇,共二十二篇,孔安國為之傳。至劉向校經,以顔本比合古文,刪除繁複,仍定為十八篇。馬融、鄭𤣥輩為之註,立于學宫漢后蒼孝經說一卷、孔安國古文孝經註一卷孔光孝經註一卷何休孝經註一卷鄭𤣥孝經註一卷。三國魏王朗孝經傳一卷。王肅孝經註,一卷。南北朝徐勉孝經講疏六卷、張譏孝經義一卷眀克讓孝經義疏六卷唐孔穎達孝經義疏二卷王元感孝經註一卷。宋邢昺孝經正義一卷詔與杜鎬同撰。皇清張爾岐周易說畧、十卷人濟陽儀禮鄭註句讀。 《春秋三傳駁義》十二卷張爾崇尚書通義五卷爾岐弟朱虛詩經箋、古今疏一卷曹州人。趙瑋儀禮典禮二卷平原人。聖門元音、一卷韓國璽大學衍義集一卷茌平人、張彦士小學忠孝經註解。共六卷,定陶人。
13
《史總目》:凡有闗于朝廷政令、四方風土人物者,皆得以史類書其姓名,不見人物本傳者,亦詳其里居,已詳者勿再敘。
14
漢叔孫《通朝儀》一卷。公《玉帶眀堂圖》。一卷衛宏《漢官舊儀》三卷諸葛亮《漢書音》一卷又《前漢事論》一卷三國、魏王粲《漢末英雄記》、十卷孟康《漢書註》十六卷。孫該《魏書》、一百四十六卷晉髙堂隆魏臺雜訪議》三卷,何晏《魏官族傳》十四卷。又《漢魏諡議》十三卷。又魏氏郊丘三卷。華嶠《後漢書》三十卷。虞浦江表傳》三卷。孔衍《漢尚書》十卷。又《後漢尚書》六卷。又魏尚書。八卷。又《漢春秋》十卷。又《後漢春秋》。六卷。又《歴國志》五卷徐廣晉儀註。三十九卷。又《晉紀》:四十五卷。又《孝子傳》。三卷。又《史記音義》十二卷郗鑒尚書令故事。三卷南北朝臧榮緒、括東西晉紀録、志傳共一百一十卷。《續洞記》一卷,漢韋昭有《洞記》三卷,記庖義以来至漢建安間事,因續之。王儉《漢武故事》二卷。劉彤註干寳《晉紀》四十卷。劉昭補註《後漢書》。一百八十卷。蕭子顯《後漢書》一百卷。又晉史。三十卷。又齊書。六十卷。又普通北伐記五卷王規續漢書二百卷。徐勉流别起居註》六百卷。又梁選簿。三卷。王僧孺《十八州譜》:四卷。又東宫新記。一卷。又東南譜集鈔六十卷。任昉《地理記》二百五十卷王褒江左世家傳》二十卷。孫嚴宋書六十五卷眀山賓梁吉禮。十八卷又尚書儀曹儀註、十八卷、眀克讓古今帝代紀。一卷。孔珪律文、二十卷。崔浩漢書音義二卷。又漢紀音義二卷温子昇魏永安記。三卷。宇文愷東都記二十卷唐房𤣥齡髙祖實録。二十卷。顔師古註漢書。一百二十卷。又匡繆正俗書。八卷。又大業拾遺記二卷又名南部烟花録。王元感史記註一百三十卷。王彦威唐典。七十卷。路敬淳姓畧十卷。又衣冠系録一卷。任戩官品纂要十卷樂安人。髙少逸朝貢録。一卷渤海人,㑹昌中,黠戛斯入貢,宰相李徳裕莫知其國之始末,乃詔為此書,凡二百一十國。李筌中台志十卷。宋王溥續書㑹要。一百卷建隆二年,詔續唐崔鉉所撰。㑹要採宣宗以後事補之。又五代㑹要三十卷亦建隆中修。張昭同光實録。十二卷。趙鄰㡬㑹昌曰厯,二十卷。又史氏懋官志。十卷張詠語録。四卷,詠治蜀時馭軍施政之法,門人李畋為之紀。王禹偁建隆遺事一卷。又五代史闕文。二十卷。胡旦漢春秋一百卷。又漢春秋問答一卷門人郗羽録。又唐三宗傳三百卷。又五代史畧十二卷。梁灝閤門儀制、一卷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十卷王曽筆録一卷。賈同山東野録:十六卷孫奭宋律文。十二卷,又音義一卷。李及之、唐君臣龜鑑八十卷燕肅海潮圖一卷。吳奎嘉祜時政記一卷龎籍天聖編勅三十卷。王沿唐志二十一卷。王素魏公遺事四卷王皥禮閣新編。六卷。又唐餘録。六十卷。王鞏聞見近録一卷。石介唐鑑六卷。又先朝政範一卷孫思恭長厯二卷。王巖叟魏公别録。四卷。李格非洛陽名園記。一卷。李邴玉堂制草十卷趙眀誠金石錄、三十卷劉旬子徳安守禦録三卷,東平州人。董弅新定志八卷字令升,東平人。周密癸辛雜識四卷濟南人。蔡惇祖宗官制舊典三卷,東萊人。晁公邁歴代紀年一卷字伯臯,鉅野人,詠之之子。金張特立歴年紀事。三卷。元何中綱目測海一卷,樂安人。于欽齊乘六卷眀王珣奏稿十卷毛紀密勿稿四卷李晟經世通畧十卷。穆孔暉前漢通紀十卷。又諸史通編、十二卷。殷士儋懲鑒録二卷王之垣基命録。一卷,號見峯新城人。李先芳漢書註疏億一百卷。又十三省歌謠一卷、劉應節四鎮三闗志、十卷又沿邊軍籌九卷劉隅治河通考六卷党馨歴年纂。二卷。又三邊四鎮志四卷、張延登黄門紀事十卷于慎行讀史漫録四卷馬應龍杞乘二卷王家植史薈十二卷。又史鑒莊嶽六卷劉策訂正紀年。一卷字愚靖,武定州人。又輔臣考。一卷。又六卿考。一卷。韓茂椿尚友堂史畧。   字大人趙弼通鑑總論三卷字雪航,濟寧人王都法戒編三卷字介清,徳州人。曽眀昌南北史抄十六卷又𣙜史三集,十二卷。蘇佑三闗紀要、一卷字允眀,濮州人。房之騏掖垣疏稿三卷益都人。史載勲二十一史紀畧三十六卷。許惟新河東兵事畧。一卷。又郡邑談一卷。皇清張彦士讀史矕疑。十卷。孫蕙歴代循良録淄川人安宜治畧。
15
子總目:凡纂修著作,自成一家之言,而専一門一類者,皆許以子類収所,以别于集也。其無人物本傳者,仍詳其里居以備攷,已詳見經史者,勿再叙。
16
周太公金匱書》二卷又《六韜》六卷師曠樂書六卷、齊芊子十八卷名嬰,齊人魯仲、連子十四卷師氏雅琴八卷名中曠之後《莊子南華經》十卷、晏子春秋》十二卷、公孫尼子二十八卷,魯人、田駢子二十五卷、黔婁子四卷、孔穿讕言十二卷,字子髙,孔子七世孫。接子二卷,齊人、捷子三卷、齊人、尹文子一卷、齊人、鄒衍子四十九卷、騶奭子十二卷周伯子十一卷,齊人。子晚子三十五卷,齊人。尸子二十卷名佼魯人。秦九韶數術大畧九卷,魯人公侯政術十卷名初,魯人。計然子十五卷。孔武子。一卷。田穰苴《司馬法》三卷。《扁鵲難經》五卷。又《子午經》。一卷。又《靈樞金鏡神景內經》十卷又《倉公秘訣》一卷孫子八十九篇名臏《孔叢子》七卷名鮒,孔子八代孫。《漢東方朔神異經》一卷。又《十洲記》。一卷又占書。一卷。又《靈棊經》二卷公孫𢎞註《風后握奇經》一卷主父偃書。二十八卷臨淄人鄒陽子七篇臨淄人趙氏雅琴七卷名定,渤海人劉毅憲論》十二卷北海敬王子,章帝時封平望侯仲長統昌言三卷鄭𤣥註九宫經三卷。又《乾鑿度》。三卷。又《坤鑿度》二卷。又易通卦騐》二卷、劉熙釋名八卷劉洪《七曜厯書》十卷宫、崇太平清領一百七十卷琅邪人。《諸葛亮十六策》,一卷。又《集戒》。二卷。又《天機子》一卷。《三國魏王肅政論》十卷。晉管輅《周易通靈訣》二卷。《髙堂隆雜忌厯》二卷王弼註《新記元言》一卷又《道徳經註》一卷。又《老子指例畧》。二卷。《何晏講疏》。四卷。又《道徳問》二卷。又《老子畧論》一卷崔亮琴經一卷東武城人。孔衍琴操》三卷。又兵林六卷又說林五卷孫叔然爾雅疏一卷。徐邈五經同異評三卷。又莊子音三卷。又楚詞音。一卷。南北朝何承天元、嘉厯二卷。又刻漏經一卷。又爾雅纂文十卷。又并合皇覽。一百二十卷。王儉百家十卷。王僧孺百家譜三十卷。任昉文章縁起。一卷。又雜傳。三十六卷。又述異記一卷。劉勰文心雕龍十卷劉沓要雅五卷。又楚詞草木疏一卷徐勉華林遍畧、六百卷徐陵名數。十卷。又文府七卷張譏、莊老元部義八卷。伏曼容老莊義十卷房景先五經疑問一百卷。顔延之爾雅纂要:一卷顔之推集靈記。二十卷。又正俗音訓、字畧共七卷。唐顔元孫于禄字書一卷字韋修,師古之子,杲卿之父。顔真卿韻海鑒源:三百六十卷。崔郾六經要言類十六卷。段文昌食經二卷。段成式酉陽雜俎二十卷。又續酉陽雜俎十卷。又廬陵官下記二卷。段公路北户雜錄三卷李筌註隂符經一卷又註太白隂經。十卷。又註孫子。二卷。又青囊括。一卷。又六壬大玉帳經。十卷。劉宴家譜一卷。呂才註八五經一卷。又地理經十卷。又撥沙經一卷。又大博經一卷。又廣濟隂陽百忌厯二卷。楊上善註內經眀堂類成。十三卷。又註內經太素。三十卷。王氷註黄帝素問:二十四卷字仲邱,號啓元,子砅誤人,舊志作「王」。又註靈樞經。九卷。又攝生纂録。一卷。又天元玉策三十卷。宋邢昺爾雅義疏十二卷趙鄰㡬鯫子一卷。胡旦將帥要畧一卷。孫奭經典徽言三卷。又爾雅、釋文一卷。又莊子釋文一卷。周起書苑。十卷。燕肅蓮花漏法一卷。王質夷堅别錄。二十四卷自序云:夷堅志出自鄱陽朱氏増輯未備,故曰别志。傅堯俞言行錄一卷又曰傅公嘉話。王鞏清虛居士隨手雜錄。一卷。晁說之儒言:一卷。又客語。一卷。晁公邁紀談錄一卷董弅閒燕常談。三卷丁徳用註難經,五卷濟陽人。趙自化調饍攝生圖,四卷平原人,原名四時頤養録,詔改之。甄棲真還金篇四卷,單父人又號神光子。王闢之澠水燕談、十卷臨淄人。何光逺鑒誡錄十卷,東海人。苗好謙農桑輯要六卷,武城人。又農桑圖說二卷、鄧御夫農厯、一百二十卷字。従義,濟南人。韓熙載格言。五卷,濰州人,仕南唐後歸附。元陽子金碧潛通註解。一卷。又還丹歌。一卷元陽子長,白山中人,未詳姓名。自言於伏生墓得金碧潛通書,遂為之註解,併衍為丹訣。金張行簡清臺記一卷。又戒嚴記。一卷。又為善記。一卷。又自公記一卷。紀天錫難經集註五卷,字齋卿泰,安州人。元賈思協齊民要術四卷。張養浩諸子書引一卷。王鶚汝南遺事一卷。眀李晟六經舉要十卷。解延年鍼穴圖解三卷。王勅五經通㫖二卷。又漫逰錄。一卷又雲芝稿。一卷崇獻孫子釋疑一卷王道老、子億二卷宋滄秉忠定議十卷曹邦輔性說一卷李舜臣經學羣書。十卷。又五經字義十卷。李先芳老子本義解一卷又隂符經解。一卷敖山先天手册。一卷字靜之,莘縣人王之垣攝生篇。二卷林瓊霜栢稿十卷孟秋道脈說一卷。又大道吟。一卷。又志氣吟一卷。賈三近寧鳩子。一卷王象乾開天玉律二卷。王元復蘧蘧邇言一卷馬應龍道徳經註辯一卷,趙繼忠性理豁目、二卷石琚六子要、一卷張謨誠正錄一卷字大謨,䝉隂人賈斌學兵䑯航一卷,商河人、髙所藴長生訣一卷。又無生詮。一卷字爾施,淄川人李汝桂還樸心聲一卷泰,安州人。王見賓紺珠經一卷歴城人。張松瀛南子書:一卷字汝喬,鄒平人。劉一相匯古精華,一卷字惟衡,長山人。藍章八陣合變圖說、一卷字文繡,即墨人。梁紹儒風角註一卷,東平州人。又上古醫經註十卷。髙㫤鈴法書二卷,益都人。王昺同倫類訓二卷。周宗嶽脈學衍義。 劉策《刑書弋》一卷王道一、悟道言一卷字萬川,黄縣人劉允浩《大節錄》一卷掖縣人
17
集總目:集之體不同,有專以集名者,有以詩集、文集各標其類者,有以仕宦逰歴隨地寓名者,所収者不一體,所言者不一物,故曰集金元。及眀其姓名不見人物者多矣。君子不以人廢,言節取之意也,隨所見而志之。
18
漢《董仲舒集》一卷卷。按隋、唐志皆列二 ,今止存一卷。《孔融集》、十卷。《管寧集》、二卷。《諸葛亮集》。二十四卷。《禰衡集》、二卷。三國魏任嘏書》。十八卷。《王粲集》。八卷。今按《唐志》係十卷, 止存八卷。《劉楨集》、一卷。《晉王弼集》五卷。《羊祜集》、二卷。《左思集》、二卷。《伏滔集》、五卷。伏系之集》。二十卷,滔之子。《劉實集》、二卷。《卞壼集》、二卷。《南北朝王𢎞集》。二十卷。《徐孝嗣集》。十二卷。《劉昭集》、十卷《王逡之集》。五十卷。《孔琳之集》、十卷。《孔休源集》。二十卷。諸葛璩集》。二十卷顔竣詩集。一百卷字士遜,延之之子。《王融集》。十卷。《臧嚴集》。十卷。又《棲鳯集》。五卷。又《元徽書》目四 卷《何遜集》。二卷。僧按王孺集其文為八卷,今止存二卷。劉峻《類苑》。一百二十卷。《劉杳集》。十五卷。又《古今四部書目》五卷。《蕭子範文集》。三十卷。《蕭子顯集》。二十卷。又《貴儉傳》。三十卷。《蕭洽集》。二十卷。《王規集》。二十卷。《王筠集》。一百卷。《徐勉集》。四十五卷。又《選品》五卷。《王僧孺集》。三十卷。《徐陵集》。三十卷。又《玉臺新詠》十卷《何思澄文集。十五卷字元澄,東海郯人。《張正見文集》。十一卷,字見頤,東武城人。崔慰祖《海岱集》、十二卷。《高允集》。二十卷。蔣少逰集》。十卷《温子昇集》。二十卷。《封肅集》十卷《眀克讓集》。二十卷又《文類》四卷。又《續名僧記》。一卷唐王綝、魏鄭公諫錄》、五卷《顔真卿集》。一卷《髙適文集》。十二卷又别詩一卷。適,字達夫,渤海人。《徐彦伯集》二十卷,琅邪人。《郗純集》。六十卷字高卿,金鄉人。《呂温集》十卷,字叔和,東平人。《孟逵詩集》一卷字叔之,平昌人。段安節《樂府雜錄》一卷臨,淄人,成式之子。《孫晟集》。三卷,密州人。《五代和凝集》。一百卷。《崔遵度集》二十卷。又《鴻漸學記》一千卷又《漆書一卷。又羣書麗藻。六十五卷本以六倒,總括古今之文,一曰「六籍瓊華,二曰信史瑶英,三曰玉海九流,四曰集苑金鑾,五曰絳闕蕋珠」,六曰鳯首龍編」,卷帙甚繁,今多殘缺,目錄不存,但存此卷數而已。 按《舊志作「朱遵度」,又作博州人。戚同文《孟瀦集》。二十卷。《宋穆修集》三卷。《顔太初鳬繹集》。十卷,魯人。田告禹元經》。一卷。《胡旦集》。三十卷。《王禹偁詩集。三卷。又《承眀集》。十卷。又《小畜集》三十卷。《戚綸集》三十卷。《趙鄰㡬集》。三十四卷。《鞠常集》二十卷,字可乆,髙密人。《柴成務集》二十卷字寳臣,曹州濟陽人。《梁灝集》十五集。《梁固集》。一卷梁彦昌《汶陽雜稿》、十卷、梁子美《耆英集》一百卷《張昭嘉善集》、五十卷孫祖徳論事集、七卷《張詠集》、十卷。《李迪集》一百卷《龎籍清風集》十卷王皥《沂公言行錄》、一卷石介徂徠集》二十王知載《朐山集》。一卷《趙師民集》三十卷《呂頤浩集》、十五卷《夏侯嶠集》。十五卷,字峻極,鉅野人。張荷《過非集》三卷李昭屺《樂静堂集》三十卷。王巖叟《大名集》三十卷晁迥《翰林集》三十卷字眀逺,諡文元,大名清豐人。又《道院别集》十五卷。又《法藏碎金錄》十卷又《耄智餘言》三卷。又《昭徳新編。三卷。又《理樞集》一卷晁補之續楚詞。二十卷擇文賦之與楚詞類者編之,凡二十六人,計六十篇,各為小序以冠其首。又《雞肋集七十卷。又詞。一卷。晁說之《景迂集十二卷。晁詠之《崇福集。三十五卷。又四六集。十五卷。晁載之《封邱集。二十卷晁沖之《具茨集》三卷晁公武集》六十卷。《李格非集》。四十五卷。綦崇禮《北海集》六十卷王従《三近齋餘錄》一卷,青州人李邴雲龕草堂後集》、二十六卷畢良史《繙經堂集》八卷趙磻老拙菴雜著》、三十卷字。渭師,東平人。又外集四卷杜黙詩集:一卷字師雄,徂徕人。張重海門集》八卷,渤海人《許彦國詩集十卷字。表民,青州人。龎謙孺《白蘋集》四卷,單父人王嵎《北海集》二卷字季夷,登州人。王質《雪山集》。三卷,鄆州人。《辛棄疾稼軒集》十卷金張行簡文集》十五卷《党懐英集》三十卷趙渢《黄山集》、二卷趙可《玉峯散人集》二卷閻詠《復軒集》十卷長倩《崑嵛眀道集》十六卷孫鐸《虚舟居士集》一卷字振之,滕州人劉迎《山林常語》六卷,東萊人元《劉敏中集》二十五卷商珽《夷齋文集》十卷《李之紹集》二十卷張養浩《忠告錄》三卷又《歸田類稿》。一卷曹元用《超然集》四十卷閻復清軒集》五十卷張範、益齋、旅齋二集歴城人,起巖之父又《篷窗集》一卷張起巖《華峰類稿》一卷又漫稿。一卷又《金陵集》一卷、潘昻霄《蒼崕類稿》一卷《李泂集》四十卷李垂《導河形勝書》一卷又《兵制》一卷將制》一卷王鶚《應物集》十卷楊桓《六書統》十二卷又《六書泝源》。十卷又《書學正韻》一卷王華《怡軒集》一卷楊𢎞道《小亭集》一卷禇仁傑《詩話總龜》二十卷青州人蕭炳本草四聲四卷,嶧人眀《黄福忠宣家集》三十卷又使交文集十七卷許彬《東魯集》一卷馬愉《澹軒集》二十卷殷衡《蠢菴稿》一卷劉珝《古直集》十卷李秉《歸田集》一卷又《雲中集》一卷解延年物類集說》十六卷史延齡《野史集。一卷王珣《南野詩稿》。十卷《殷雲霄石川集》十二卷又志彀集。一卷又《古樂府一卷毛紀、《鰲峯類稿》十八卷《敖山燦然集》。十卷楊光溥《沂川文集四十卷又《梅花集》一卷又《剪燈瑣談》一卷又《素封亭稿》十卷穆《孔暉㳺藝集》二卷《邊貢華泉集》一卷公勉仁《東山集》。四卷公家臣栁塘集》二卷。勉仁之子公鼐問《次齋集》一百卷。勉仁之孫公鼒《小東園集》三十卷劉淵甫《海岱㑹稿》十二卷劉天民《函山集》十卷許成名龍石集》六卷、王重光《太僕家訓》一卷王象艮《迂園集》十二卷重光之孫王象晉《賜閒堂集》二十卷又《羣芳譜》四十卷又《心賞編》五卷王象春問山亭集》十二卷王與玫《籠鵝館集》二卷,重光曽孫王與印隴首集。二卷手,按王氏世有傳書,著作亦非一 ,今就已經行世者若干種。李攀龍《滄溟集》一百卷又《白雪樓集》三十卷。鍾羽正崇雅堂集》。二十四卷又《厚徳錄》二卷又管見錄。一卷殷士儋《金輿山房集》、十二卷又眀農軒樂府》。一卷許邦才《瞻泰樓集》十六卷又《海右唱和集》六卷。又《梁園集》。二卷。陳夢鶴《雅音萃稿》三十卷。又《芝巘山人嵗稿》三十卷。又《平莊集》一百卷馮惟健《陂門山人文集》一卷馮惟訥《文獻通考纂要》六十四卷又《漢、魏六朝詩記》一百卷。又《風雅廣韻》一卷又《楚詞旁註》。一卷。又選詩約註。一卷。又杜律刪註一卷。又《唐音翼》。一卷馮惟敏《山堂詩稿》十卷惟訥弟。又《擊筑餘音》。一卷《劉隅集》。十卷李先芳《北山全集》一百卷,凡十八種。又《東岱山房稿》三十卷。又《古交編》一卷。又拾《翠軒雜纂》四卷。《吳嶽詩集》二卷靳學顔《兩城間存集》一百卷《藍田侍御集》十卷戚繼光止止堂集》十卷又《練兵日記》二卷。又《紀效新書》二卷崔廷槐《樓溪集》十卷馮琦《北海集》四卷、馮子咸進劄記二卷。《讀禮抄記》一卷于慎行《穀城山館全集》一百六十卷又《筆麈》四卷黄徴《符臺集》。一卷賈三近先庚生傳》。四卷又《東掖漫錄》一卷又奏草。一卷《張延登詩文集》二十卷畢自嚴石《隠園藏稿》二十卷襲勗《後溪集》五卷邢侗《來禽館集》二十四卷趙秉忠琪山集》六卷曹珖大樹堂集》三卷王孟煦《雲耕山房稿》二十四卷馬應龍《藝林鉤㣲録》二十四卷又《詞林玉屑》二卷、耿如把墨楯延枝一卷房之《騏蒲上閒吟》一卷《山居雜志》一卷《髙𢎞圖砫齋集》八卷《陶性詩集三卷陶致煒《自娱集》。十卷又《歴代詩選》十六卷又《逰覽詩畧》二卷陸埜《海陵集》四卷陸僑《寓菴集》三卷、張徳潤《琴譜九還操》一卷《依山樵唱》一卷、徐振芳《雪鴻集》、四卷又《三素集》。一卷丁耀先椒邱聽山亭集》十二又陸舫一卷、韓取善《久視樓文集》二十卷字惺菴,淄川人。 以下凡人物,本傳內卷數無攷者,先後以郡邑類編。王教《銓部集》字子修,淄川人。劉鴻訓《困學記聞》:字青嶽,長山人。程珤《右丞集。字子彬,徳州衞人。李開先《閒居集》、十一卷字伯華,章邱人。徐日升卷石草堂集字海曙,長山人。安思肅麓山房集字曰睿,長山人。于範廩邱文集、字覺甫,鄆城人。張盛美戊巳集。字元絅,榺縣人。汪大年茗柯堂集:字未央,臨清州人。邢其任禮星館集字仔予,臨清州人。李本固問竒集:字維寧,臨清州人。閻宏《筆齋詩紀:字尚友,臨清州人。劉孝東林詩文稿字必先,高唐人。劉鈗西橋集:字汝中,夀光人。遲鳯翔朐岡集:臨朐人傅國雲黄集字鼎卿,臨朐人。左懋第梅花屋詩草字蘿石,萊陽人。王言一泉集字代言,蓬萊人。劉必紹觀我亭集、字紹先,文登人。李有實一經堂廣愛錄。字太華,黄縣人。趙璧梅谿集字完玉,掖縣人。李學詩桃花洞集:字正夫,平度州人。趙元璧海壑文集:字文全,膠州人。宋統、殷偶然後言集。字獻徴,即墨人。史永安長川詩集:字磐石,武定府人。馬攀龍愧非文集、二十卷字沖霄,陽信人。譚夢衮岱宗藏稿、字龍先,青城人。譚性教黄雪山集。十二卷字生伯萊蕪人。孔希徴芻蕘集。字士祥,曹州人。
19
皇清張爾岐《蒿菴集》 新濟藝文》 吳汝亮《徒水釣談》霑化人半《紫樓稿》。 張丕吉《皇華偶紀》嘉祥人、朱虚於園集》 王曰嵩槐軒集茌平人韓國璽髙士傳 孫蕙《苙山詩選》: 耿願《魯韋齋集》館陶人、田雯《長河集》徳州人、田需《潞河集》雯弟《涉江集》 《士服堂集》 側塾錄 李澄中《滇南集新城人行日記。 《卧象山詩集》 《艮齋文選》孟其人《蓼莪集》陽穀人詩鳴集 王士禎《居易錄》新城人《漁洋文集 《池北偶談》 張貞把田集》安邱人
20
山東通志卷三十四
URN: ctp:ws9326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