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玉海卷一百四十二。
3 宋 王應麟 撰
4 兵制
5 陣法
6 顔師古曰:戰陳之義,本因陳列為音,而音變耳字則作「陳」,更無别體,而末代學者輒改其字旁從「車」,非經史之本文也。
7 黄帝陣法
8 《通典》黄帝制陣法 《唐獨孤及《八陣圖記》云:黄帝受命之始,順殺氣以作兵,法文昌以命將,握機制勝,作為陣圖。夫八宫之位正,則數不●,神不忒,故八其陣,所以定位也。衡抗於外,軸布於內,風雲附其四維,所以備物也。虎張翼以進蛇,向敵而蟠飛,龍翔鳥上下,其埶以致用也。至若疑兵以固其餘地,㳺車以按其後,列門具將發升,後令戰㢮,張則二廣失舉,掎角則四竒皆出,天寶中,有為韜鈐者,得其遺制於黄帝書之外,篇裂素而圖之。
9 黄帝丘井法:
10 李靖問對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處之,其形井字,間方九焉,五為陣法,四為間地,此所謂數起於五也。虚其中,大將居之,環其四面,諸部連繞,此所謂終於八也。及乎變化制勝,紛紛紜紜,鬬亂而法不亂,渾渾沌沌形員而勢不散,所謂散而成,八復而為一也。太宗曰:「善乎,黄帝之制兵也?後世雖有天智神畧,莫能窺其閫閾矣!
11 黄帝四軍:
12 孫子
13 《風后握機文》。 《握竒圖》
14 李靖問對黄帝兵法,世●握竒文,嚴從依風后大旨為圖,以擬方陳。 書目風后握機圖經》一卷,薛氏詮定云,「《握竒經》别有《續圖記》、《金革旗麾、進退趨鬬之法,《風后八陣圖》。
15 《漢蓺文志》:《隂陽家風后十三篇圖》二卷,黄帝臣依托之五行家風后孤虚》二十卷。 《書目風后握竒圖經》一卷,《風后握竒八陣圖》一卷 獨孤及《風后八陣圖記》云:得其遺制於黄帝,書之外篇,裂素而圖之。
16 周武王三陳原闕
17 武王鈎陳壘。
18 《水經注》:河南有鈎陳壘、世●、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所㑹,《處尚書》所謂不期同時也。紫微有鈎陳之宿,主兵陣,故遁甲攻取之法以取攻神,與勾陳并氣,下制所臨之辰。是以壘次見其名。
19 太公畫地法。 《周四衝陣通典》:昔武王將伐紂,問太公曰:「若令敵人圍我,斷我後糧,吾欲徐以為陣,以敗為勝,奈何?」太公曰:「不可,此天下困兵也,暴用之則勝,徐用之則敗。可為四衝陣,以驍騎驚其君親,左軍疾右,軍迭前迭,後徃敵之,空吾軍疾擊鼓呼而當」。
20 鄭魚麗陳。
21 左●桓五年,王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曼伯為右拒,祭仲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注《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際,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陳法。《東京賦》:鵞鸛魚、麗箕,張翼舒」。
22 楚陳法:
23 左●莊公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師孑焉」。《注》:「尸,陳也,更為楚陳兵之法。楚於此參用㦸為陳。 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晉師救鄭。隨武子曰:「荆尸而舉,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百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注:「荆楚也。尸,陳也。楚武王始更為此陳法,遂以為名。在車右者,挾轅為戰備,在左者追求草蓐,為宿備慮,無如今軍。行前有斥●蹋伏,皆持以絳。及白為幡,見騎賊,舉絳幡,見步賊,舉白幡,備慮有無也。茅,明也。或曰:時楚以茅為旌識。 楚子使求成于晉,晉人許之。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以致晉師。許伯曰:「吾聞致師者御靡,旌摩壘而還。樂伯曰:吾聞致師者左射,以菆代御執轡,御下兩馬掉鞅而還。攝叔曰:吾聞致師者右入壘,折馘執俘而還,皆行其所聞而復云云。王之入晉軍也,遂出陳。孫叔曰:進之寧我薄人,無人薄我。詩云:元戎十乗,以先啓行先人也。先,去聲。軍志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薄之也」。遂疾進師,車馳卒奔,乗晉軍。桓子不知所為,鼓於軍中曰:先濟者有賞!中軍下軍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晉師右移,上軍未動,工尹齊將右拒卒以逐下軍。楚子使唐狡與蔡鳩居告唐恵侯,使潘黨率㳺闕四十乗,從唐侯以為左拒以從上軍,㳺闕,㳺車補闕者。 左●桓九年,楚使鬬廉帥師及巴師圍鄾、鄧,救鄾鬬。廉衡陳其師於巴師之中,以戰而北,鄧人逐之,背巴師而夾攻之,鄧師大敗。
24 晉五陳
25 左●昭元年,晉中行穆子敗無終及羣狄于太原,將戰,魏舒曰:「彼徒我車,所遇又阨,以什共車,必克困諸阨,又克請皆卒,自我始」。乃毁車以為行,五乗為三,伍為五,陳以相離,兩於前,伍於後,専為右角,參為左,角偏為前,拒以誘之,未陳而薄之,大敗之。 襄三年,晉侯之弟●干亂,行於曲梁,注行陳次。 襄十八年,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晉人使司馬斥山澤之險,雖所不至,必斾而疏陳之,使乗車者左實,右偽以斾,先輿曳柴而從之。齊侯見之,畏其衆也。呉方陳:
26 呉語呉王昏,乃戒令秣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係馬舌,出火竈,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徹,通也。以百人通為一行,百行為萬人,謂之方陳。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擁,抱也,稽棨㦸也。建肥胡奉文屖之渠,肥,胡幡也。十行一嬖大夫,十行,千人嬖下也。建旗提鼓,挾經秉枹,挾兵書,秉枹鼓。十旌一將軍、十軍,萬人。將軍,命卿。載常建鼓挾經,秉枹萬,人以為方陳,皆白常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親秉鉞,載白旗,以中陳而立,左軍亦如之,皆赤常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常●旗,黒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陳,去晉軍一里昩,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譁,釦以振旅,其聲動天地,晉師大駭。 左●哀十七年,越子為左右勾卒。注:鈎伍相著,别為左右屯。 《左傳》:昭二十一年,救宋,與華氏戰于赭丘,鄭翩願為鸛,其御願為鵝,注鄭翩、華氏黨、鸛鵞,皆陳名。 哀二十五年,衛侯為支離之卒」。注:陳名:
27 周振旅陳
28 《夏官》:大司馬中春教振旅,司馬以旗致民,平列陳,如戰之陳注:凡師出曰治兵,入曰振旅。疏:《爾雅》云:「出為治兵,尚威武也。入,為振旅反。尊,卑也,言反尊。卑者出則壯者在前,老弱在後,入則壯者在後,老弱在前」。。辨鼓、鐸、鐲、鐃之用。王執路鼓,諸侯執賁鼓,軍將執晉鼓,師帥執提,旅帥執鼙,卒長執鐃,兩司馬執鐸,公司馬執鐲《司馬法》云:「十人之長執鉦,百人之師執鐸,千人之師執鼙,萬人之主執大鼓」。,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圍禁。火弊,獻禽以祭社。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陳。羣吏撰車徒,讀書契,辨號名之用,帥以門名。縣鄙各以其名,家以號名,鄉以州名,野以邑名,百官各象其事,以辨軍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茇讀如萊、沛之沛茇舍草止之也。軍有草止之法。遂以苗田,如蒐之法。車弊,獻禽以享礿。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陳春以入兵為名,尚農事。秋以出兵為名,秋嚴尚威故也。云如振旅之陳者,如春振旅時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法也,辨旗物之用,王載太常。諸侯載旂,軍吏載旗,師都載旜,鄉遂載物,郊野載旐,百官載旟,各書其事,與其號焉。其他皆如振旅,遂以獮田,如蒐田之法。羅弊,致禽以祀祊。中冬教,大閲前期,羣吏戒衆庶修戰法。虞人萊所田之野為表,百步則一,為三表,又五十步為一表。田之日,司馬建旗于後表之中,羣吏以旗物鼓鐸鐲鐃,各帥其民而致。質明弊旗,誅後至者。乃陳車徒,如戰之陳,皆坐注:萊芟除可陳之處,後表之中五十步表之中央表,所以識正行列也。四表積二百五十步,左右之廣,當容三軍。疏後表之中五十步表之中央者,謂從南表至北表云表,所以識正行列者於可陳之中央立此四表表,兩相各有三軍之衆,至表則間一而坐,坐而更起,是表正行列也。云積二百五十步者,以三表之間有二百步,又加一表五十步,合之為二百五十步也。云左右之廣當容三軍者,據天子六軍整數而言,其實兼羨卒之等。羣吏聴誓于陳前,斬牲,以左右徇陳曰:「不用命者斬之」。羣吏,諸軍帥也。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馬振鐸,羣吏作旗,車徒皆作,鼓行鳴鐲,車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鐸,羣吏弊旗,車徒皆坐。中軍,中軍之將也。天子六軍,三三而居一偏,羣吏既聴誓,各復其部曲。中軍之將,令鼓鼓以作其士衆之氣也。鼓人者,中軍之將。師帥,旅帥也。司馬,兩司馬也。振鐸以作衆,作起也。既起,鼓人擊鼓以行之,伍長鳴鐲以節之。伍長一曰公司馬及表,自後表前至第二表也。三鼓者,鼓人也。摝者,止行息氣也。《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鼙,聲不過闒,鐸聲不過琅。。又三鼓,振鐸作旗,車徒皆作。鼓進鳴鐲,車驟徒趨,及表乃止,坐作如初。乃鼓車馳,徒走,及表乃止。鼓戒三闋,車三發,徒三刺,乃鼓退,鳴鐃且卻,及表乃止,坐作如初。遂以狩田,以旌為左右和之門。羣吏各帥其車徒以叙和出。左右陳車徒,有司平之。旗居卒間,以分地前,後有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後險野,人為主,易野車為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叙。和出,用次第出和門也既陳,乃設驅逆之車,有司表貉于陳前。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羣司馬振鐸,車徒皆作,遂鼓行,徒銜枚而進。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及所弊,鼓皆駴,車徒皆譟,徒乃弊。致禽饁獸于郊,入獻禽以享烝。及師大合軍,以行禁令,以救無辜,伐有罪。若大師,則掌其戒令,涖大卜,帥執事涖釁主及軍器,及致建太常,比軍衆誅後至者。及戰,巡陳眂事而賞罰。若師有功,則左執律,右秉鉞,以先愷樂獻于社。若師不功,則厭而奉主車厭,於涉反,謂厭冠喪服也。 《曲禮》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前有車騎則載飛鴻,前有士師則載虎皮,前有摰獸則載貔貅疏,王行宜警衛,善惡必先知之,故備設軍陳行止之法也。
29 司馬穰苴陣。
30 《通典》:司馬穰苴曰:五人為伍,十伍為隊,一軍凡二百五十隊,餘竒為握竒,故一軍以三千七百五十人為竒兵,隊七十有五以為中壘。守地六千尺,積尺得四里。以中壘四面乗之,一面得地三百步。壘內有地三頃,餘百八十步。正門為握竒,大將軍居之。六纛、五麾、金鼓、府藏輜積皆中壘外,餘八千七百五十人。隊百七十五分為八陣,六陣各有千九十四人,六陣各減一人,以為一陣之部。署舉一軍,則千軍可知凡兵者有四,正四竒,或合而為一,或離而為八,是曰八陣,故曰以正合,以竒勝也。一說,凡立軍一人,曰獨二人,曰比三人,曰參比參,曰伍,伍人為列列有頭,二列為火十人有長立火子。五火為隊五十人有頭。二隊為官百人立長,二官為曲二百人立●,二曲為部四百人立司馬。二部為校八百人立尉二校為裨千六百人立將軍,二裨為軍三千二百人,有將軍、副將軍也
31 《孫子》八陣。 《孫子陣法》
32 《禮車》,僕注《孫子》「八陣有萃車之陣」。 《隋志孫子八陣圖》一卷,《呉孫子牝八變圖》二卷,《三十二壘經》一卷 《文選》攄《八陣》之列,注孫呉兵法》。 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為呉王小試勒兵,乃出宫中美人百八十人,分為二隊,以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戰,令之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鼓之左。 《武經總要》,今之祕府,所存《孫子書》,惟十三篇無圖,其所言皆權謀之事,極為精密。戰國如二孫呉起輩號為用兵者,而著書皆有圖、漢名臣,如韓信子房刪定,亦著其法。周公亦典司馬教坐作進退之度,葢陣法者所以訓齊士衆,使其上下如一,前後左右,進退周旋,如身之運臂,臂之使指,無不如意。李筌《太白陰經》云:「秦由余有陣圖」。
33 黄石公五壘圖》
34 《隋志黄石公五壘圖》一卷漢上林習戰陳。
35 匈奴●賛》,文帝中年赫然發憤,遂躬戎服,親御鞍馬,從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馳射上林,講習戰陳。 《西都賦》:盛娯遊之壯,觀奮大武於上囿,因以威戎夸狄,曜威靈,講武事。
36 《漢兵形勢圖》
37 《藝文志兵形埶十一家圖》十八卷,《楚兵法圖》四卷,《孫軫圖》二卷,《王孫圖》五卷,《魏公子圖》十卷
38 漢西域陣法。
39 陳湯●、郅支單于自以大國,威名尊重,又乗勝驕困,辱漢使者。建昭三年,湯與甘延壽出西域,湯矯制發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部勒行陳益,置揚威、白虎合騎之校註。張晏曰:「西域,陳法之名也。 漢兵、胡兵合四萬餘人,即日引軍分行,别為六校,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里,止營傅陳,望見單于城上立五采幡,織數百人,被甲乗城,百餘騎徃來馳城下,步兵百餘人為魚鱗陳湯,進薄城下,四面圍城,發薪燒木城,吏士大呼乗之。
40 漢背水陳。
41 《史記》:韓信擊趙,未至井陘口三十里,止舍。夜半,●發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平旦,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信佯走水上軍,趙果空壁,争漢旗,鼔水上,軍皆殊死戰,信所出竒兵二千騎共●、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已不勝,欲還歸壁,壁皆漢赤幟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矣,兵遂亂遁走。於是漢兵夾擊,大破趙軍。諸將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將軍反背水陳,竟以勝,此何術也!」信曰:「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埶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寧可得而用之!
42 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隂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隂侯先合不利却,孔將軍費將軍縱兵不利,淮隂侯復乗之,大敗垓下,呂氏曰:此陣即馬隆所謂魯公不識者也。李廣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陳湯●步兵百餘人夾門為魚鱗陳。
43 漢六十四陣
44 《禮儀志》:立秋之日,迎氣禮畢,始●威武斬牲於郊東門,以薦陵廟。其儀:乗輿御戎路,白馬朱鬛,執弩射牲,牲以鹿麛,太宰令、謁者各一人,載獲車,馳駟送陵廟。還宫,遣使齎束帛以賜武官,武官●兵,習戰陳之儀,斬牲之禮,名曰貙劉。兵官皆肄孫呉兵法》六十四陣,名曰乘之。注月令:盧植注,如漢家乘之引鬬蹋鞠屬。  《魏書》:漢承秦制,三時不講,唯十月都試。車駕幸長安水南門,㑹五營士為八陣進退,名曰乘之。 《周禮》注《射人》:「祭祀則賛射牲」。《國語》曰:「禘郊之事,天子必自射其牲」。今立秋有貙劉云: 靈帝時,大將軍司馬涼、假司馬伍宕說大將軍何進曰:「《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厭四方」。 葢勲曰:「寇在逺而設近陣,不足以昭果毅,祗黷武耳!漢竇憲伐匈奴八陣」。
45 本傳:憲拜車騎將軍,大破單于,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銘曰:「勒以八陣,涖以威神」,注兵法有《八陣圖》。 《文選注》八陣:一曰方陣,二曰《圓陣》,三曰《牝陣》,四曰《牡陣》,五曰《衝陣》,六曰《輪陣》,七曰《浮沮陣》,八曰《鴈行陣》。
46 漢諸葛亮八陣圖》
47 本●、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咸得其要。建興元年,亮舉衆南征,為教曰:「用兵之道,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亮至南中,生致孟獲,使觀於營陣之間,縱使更戰,七縱七擒。獲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才司馬懿案行營壘曰「天下竒 」也。郡縣志八陣圖,在䕫州奉節縣西七里。 《寰宇記》:䕫州奉節縣,本漢魚復縣八陣圖,在縣西南七里,《荆州圖副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磧,上周囘四百一十八丈,中有諸葛武侯八陣圖,聚細石為之,各高五尺,廣十圍歴,然棊布,縱横相當,中間相去九尺,正中開北巷巷,悉廣五尺,凡六十四聚,或為散亂,及為夏水所沒,冬水退,復依然如故。盛●之荆州記》云:魚復縣西聚細石為壘,方可數百步,壘西聚石為八行,行聚八聚,二間相去二丈,因曰:八陣既成,自今行師,更不覆敗,八陣及壘,皆圖兵勢,行藏之權,自後深識者所不能了。桓温伐蜀,經之以為常山蛇勢,此葢意言之。水經江水,又東逕諸葛亮圖壘,南注沔陽,定軍山東谷高平,是亮宿營處營東,即八陣圖也。遺基略在,崩褫難識。 九域志:䕫州八,陣磧自然而成,在江水之中。中興書目武侯八陣圖一卷,後人推演其法模為圖。今蜀中魚復平沙,上壘八石為行,相去二丈,凡六十四蕝,世傳亮所製也。蘇氏曰:自山上俯視百餘丈,凡八行六十四蕝, 上圜不見凸凹處,如日中益影耳,就視皆卵石,漫漫不可辨。薛氏曰:圖之可見者三:在沔陽之高平舊壘,郡縣志:在興元府西縣東南十里,武侯壘石門為圖。一在新都之八陣鄉,郡縣志:在成都府西縣北十九里。寰宇記:在縣北三十里牟彌鎮。李膺益州記云:椎子闗北五里。武侯八陣圖:土城四門中起六十四魁,八八為行魁,方一丈,高三尺。一在魚復永安宫南江灘水上。洞當中黄龍騰鳥飛折衝虎翼握機衝陣之法,本諸葛武侯方圓,牝牡衝方,置車輪雁行之制。蔡氏曰:八陣有二:一在魚復、石磧,迄今如故,一在廣都土壘,今已殘破,不可考。世●風后握機文,則魚復圖之。注馬隆八陣賛,又握機文之注。成都圖經云:八陣凡三,在䕫者六十有四,方陣法也。在彌牟者一百二十有八,當頭陣法也。在棊盤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營法也。南市,一名棊盤市。武侯陣營基。興元志:西縣亦有之,則八陣凡四。 薛氏曰:漢都肄已有孫呉六十四,陳竇憲嘗勒八陳擊匈奴,晉馬隆八用八陣以復涼州,陳勰持白虎幡,以武侯遺法教五營士。是則武侯之前既有八陳,後亦未嘗亡也。今有馬隆《握竒圖》,賛其傳起於風,后嚴從曰:「武侯所習風后五圖也。桓温云:是常山蛇勢,徒妄言耳。常山蛇者,法出,《孫子》謂之率,然葢高直陣也。 洪氏曰:八陣魁六十有四,重易之卦也。却月魁二十有四,作易之畫也。畫起於圓而神,故却月之形,圓卦定於方以知故八陣之體方方居前而圓居後,卦自畫始,方自圓生也。壁門直袤曲折,翼其旁則隂陽二物,握竒則有虚一之象。 《孫子注》杜牧數起於五,而終於八,今䕫州諸葛武侯以石縱横八行為方陣,竒正之出皆生於此,竒亦為正之,正正亦為竒之竒,彼此相用,循環無窮也。諸葛出斜谷,以兵少,但能正用六數,今盩厔司竹園乃有舊壘,司馬以四十萬步騎,不敢決戰,葢知其能也。又引武侯曰:「水上之陣逆其流」。殷芸小說,於漢中積石作《八陣圖。 《太平御覽》諸葛亮軍令曰:「連衝陣狹而厚也,敵以來,進持鹿角兵悉却在」。連衝後晉馬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 《通典》:後魏柔然犯塞,刁雍上表採諸葛八陣之法,為平地禦寇之方。 後周信州舊治白帝,陸騰徙之於八陣灘北。 李靖問對,太宗曰:「六花陣法出何術?」靖曰:「臣所論本諸葛亮《八陣法》也」。杜甫詩功葢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蘇軾詩:平沙何茫茫,彷彿見石蕝,縱横滿江上,嵗嵗沙水齧,孔明死已久,誰復辨行列,神兵非學到,自古不留訣,至人心已悟,後世徒妄說」。 蘇氏曰:「《司馬法》曰:五人為伍,五伍為兩,萬二千五百人而為軍,二百五十,取三焉而為竒,其餘十以為正四竒,四正而八陣生焉。夫以萬二千五百人而均之,八陣之中,宜其有竒而不齊者,是以多為之曲折,以盡其數,以極其變。鈎聨蟠屈,各有條理,故三代之興,治其兵、農、軍、賦,皆數十百年而後得志於天下。自周之亡,秦、漢陣法不復三代,其後諸葛猶識其遺制,以為可用。
48 魏圜陣
49 《魏志》:田豫征代郡北,虜以騎擊之。豫以車為圜陣,弓弩持滿於內,胡不得進,遂舍而去。
50 《晉八陣圖》
51 馬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李靖問對晉馬隆討涼州,亦是依八陣圖作偏箱車馬隆八、陳賛正陳。
52 天陳。 地陳 風陳 雲陳自太公范蠡以來,風雲無定形,所以附天地竒兵 飛龍 翔鳥 地蟠 虎翼合而為一,離而為八遊軍 金革 鞉鼓 麾角 兵休。
53 《晉却月陣》。
54 《通鑑》:義熙十三年,劉裕擊魏,魏人以數千騎緣河隨裕軍西行。四月,裕遣丁旿帥仗士七百人、車百乗渡北岸,去水百餘步為却月陣,兩端抱河,車置七仗士。事畢,使●一白眊。裕先命朱超石戒嚴眊舉,超石帥二千人馳赴之。魏人以三萬騎圍之,四面內薄,弩不能制。超石斷矟千餘,皆長三四尺,以大鎚鎚之,一矟輒洞貫三四人,魏兵奔潰。 宋朝康定元年,郭遵與趙元昊皆為偃月陣。
55 《後魏十二陣圖》
56 源賀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舊說,略採至要,為十二陳圖上之。
57 後魏 齊 周 隋陣法:後魏和平三年,因嵗除大儺,遂耀兵示武,更為制令,步兵陳於南,騎士陳於北,各擊鐘鼓以為節度,其步兵所衣,青赤黒黄,别為部隊楯矟矛㦸相次,周迴轉易,以相赴就,有飛龍騰蛇之變,為函箱魚鱗四門之陣,凡十餘法,跪起前却,莫不應節,陣畢南北,二軍皆鳴鼓角,衆盡大譟,各令騎將六千人去來挑戰,步兵更進退以相拒擊,南敗北捷,以為威觀,自後以為常。 後齊常以季秋,皇帝講武於都外。有司先萊野為●,為二軍進止之節。凡為陣,少者在前,長者在後。其還,長者在前,少者在後。長者持弓矢,短者持旌旗。勇者持鉦鼓刀楯為前行,戰士次之,槊者次之,弓箭為後行。將帥先教士目,使習旌旗指麾之蹤,發起之意。旗卧則跪教士耳,使習金鼓動止之節,聲鼓則進,鳴金則止。教士心,使知刑罰之苦,賞賜之利。教士手,使習持五兵之便、戰鬬之備。教士足,使習跪及行列嶮泥之塗。前五日,皆請兵嚴於場所,依方色建旗為和門。都墠之中及四角,皆建五采牙旗云云。二軍迭為客主,從五行相勝法,為陣以應之。 後周仲春教振旅,大司馬建大麾於萊田之所。鄉稍之官,以旂物鼓鐸鉦鐃,各帥其人而致建麾於後表之中,以集衆庶。質明,偃麾,乃陳徒騎,如戰之陳。大司馬北面誓之。軍中各聴鼓角,以為進止之節。諸將帥徒騎序入和門而分其地。險野則徒前而騎後,易野則騎前而徒後。既陣,皆坐,乃設驅逆騎,有司表貉於陣前云云。 隋大業七年,征遼東,衆軍將發,御臨朔宫,親授節度。每軍,大將、亞將各一人,騎兵四十隊,隊百人置一纛。十隊為團,團有偏將一人。第一團,皆青絲連明光甲、鐵具裝、青纓拂,建狻猊旗。第二團,絳絲連朱犀甲、獸文具裝、赤纓拂,建貔貅旗。第三團,白絲連明光甲、鐵具裝、素纓拂,建辟邪旗。第四團,烏絲連●犀甲、獸文具裝,建六駮旗。前部鼓吹一部,大鼓、小鼓及鼙、長鳴、中鳴等各十八具,掆鼓、金鉦各二具。後部鐃吹一部,鐃二面,歌簫及笳各四具。節鼓一面,呉吹篳篥、横●各四具,大角十八具。又步卒八十隊,分為四團,團有偏將一人。第一團,每隊給青隼盪幡一。第二團,每隊黄隼盪幡一。第三團,每隊白隼盪幡一。第四團,每隊烏隼盪幡一,長槊楯弩及甲眊等,各稱兵數。受降使者一人,給二馬輅車一乗。白獸幡及節每一騎,吏三人,車輻白從十二人,承詔慰撫,不受大將制。戰陣則為監軍。軍將發,●大角一通,步卒第一團出營東門,東向陣。第二團出營南門,南向陣。第三團出營西門,西向陣。第四團出營北門,北向陣。陣四面團營,然後諸團嚴駕立。大角三通,鐃鼓俱振,第一團引行。隊間相去各十五步。次第二團,次前部鼓吹弓矢一隊,合二百騎。建蹲獸旗,瓟槊二張,大將在其下。次鞬馬二十匹,次大角,次後部鐃吹,次第三團,次第四團,次受降使者,次及輜重戎車。散兵等亦有四團。第一輜重出,收東面陣,分為兩道,夾以行。第二輜重出,收南面陣,夾以行。第三輜重出,收西面陣,夾以行。第四輜重出,收北面陣,夾以行。亞將領五騎,建騰豹旗。殿軍後至營,則第一團騎陣於東面。第二團騎陣於南面,鼓吹翊大將軍居中,駐馬南向。第三團騎陳於西面。第四團騎陣於北面,合為方陣,四面外向,步卒翊輜重入於陣內,以次安營。營定四面陣者,引騎入營,亞將卒、驍騎遊奕督察。其安營之制,以車外布,間設馬槍,次施兵幕,內安雜畜。事畢,大將、亞將等各就牙帳。其馬步隊與軍中散兵交為兩番,五日而代。於是每日遣一軍發,相去四十里,連營漸進,二十四日續發而盡,首尾相繼,鼓角相聞,旌旗亘九百六十里。
58 《玉海卷一百四十二。
URN: ctp:ws9943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