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符合次數:7.
共7段落。第1頁,共1頁。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儒家

相關資源

論語

[春秋 - 戰國] 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50年
提到《論語》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堯曰

提到《堯曰》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1 堯曰: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堯曰:
堯說:「好啊!你這個舜。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讓你繼承帝位。如果天下都很窮困,你的帝位也就永遠結束了。」舜也這樣告誡過禹。商湯說:「至高無上的上帝啊,你在人間的兒子--我--謹用黑牛來祭祀您,向您禱告:有罪的人我絕不敢赦免。一切善惡,我都不敢隱瞞,您無所不知,自然心中有數。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應歸結到我身上。」周朝恩賜天下,使好人都富了。武王說:「我雖有至親,都不如有仁人。百姓有錯,在我一人。」孔子說:「謹慎地審查計量,週密地制定法度,建立公正的人事制度,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復興滅絕的國家,承繼斷絕的世族,提拔埋沒的人才,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服。」掌權者應該重視:人民、糧食、喪葬、祭祀。寬容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誠信就能使人民的信服。勤敏就能取得功績,公正就能使人民幸福。」

史書

相關資源

史記

[西漢] 公元前109年-公元前91年 司馬遷著
提到《史記》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電子圖書館

歷書

提到《歷書》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5 歷書:
其後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廢所職,而閏餘乖次,孟陬殄滅,攝提無紀,歷數失序。堯復遂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時正度,則陰陽調,風雨節,茂氣至,民無夭疫。年耆禪舜,申戒文祖,云「天之歷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觀之,王者所重也。

漢書

[新 - 東漢] 36年-111年
提到《漢書》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前漢》]

提到《志》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律曆志

提到《律曆志》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律曆志上

電子圖書館
18 律曆志上:
曆數之起上矣。傳述顓頊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其後三苗亂德,二官咸廢,而閏餘乖次,孟陬殄滅,攝提失方。堯復育重、黎之後,使纂其業,故《》曰:「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歲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釐百官,眾功皆美。」其後以授舜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至周武王訪箕子,箕子言大法九章,而五紀明曆法。故自殷周,皆創業改制,咸正曆紀,服色從之,順其時氣,以應天道。三代既沒,五伯之末史官喪紀,疇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記,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曆。戰國擾攘,秦兼天下,未皇暇也,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德,乃以十月為正,色上黑。

電子圖書館

敘傳

提到《敘傳》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敘傳上

電子圖書館
17 敘傳上:
昔在帝堯之禪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臮于稷鲭,咸佐唐虞,光濟四海,奕世載德,至于湯武,而有天下。雖其遭遇異時,禪代不同,至于應天順民,其揆一也。是故劉氏承堯之祚,氏族之世,著乎春秋。唐據火德,而漢紹之,始起沛澤,則神母夜號,以章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絫之業,然後精誠通於神明,流澤加於生民,故能為鬼神所福饗,天下所歸往,未見運世無本,功德不紀,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世俗見高祖興於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游說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所以多亂臣賊子者也。若然者,豈徒闇於天道哉?又不睹之於人事矣!

前漢紀

[東漢] 198年-200年
提到《前漢紀》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漢紀》]

孝平皇帝紀

電子圖書館
25 孝平皇帝... :
本傳曰。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朋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豈所謂在家必聞。在國必聞。色取仁而行違者。莽既不仁。而有邪佞之才。又乘四父歷世之權。遭漢中微。國統三絕。而太后壽考。為之宗主。故得肆其姦慝。而成篡奪之禍。推此言之。亦有天時。非人力也。及其竊位南面。處非所據。顛覆之勢。險於桀紂。而莽晏然。自謂唐虞復出。乃始恣睢。奮其威燄。滔天虐民。窮凶極惡。毒被諸夏。亂起蠻貊。未足逞其欲焉。故海內囂然喪其樂生之心。內外怨恨。遠近俱發。城池不守。支體分裂。遂令天下城邑為墟。丘壟發掘。害遍生靈。延及朽骨。書傳所載亂臣賊子無道之人。考其禍敗。未有如莽之甚也。昔秦燔詩書以立私議。莽誦六經以文姦言。同歸殊塗。俱用亡滅。此皆亢龍之絕氣。非命之運會。紫色蠅聲。餘分閏位為聖王之驅除云爾。王莽既敗。天下雲擾。大者建州郡。小者據縣邑。公孫述稱帝於蜀。隗囂據隴擁眾。收集英雄。班彪在焉。彪即成帝婕妤之弟之稚子也。囂問彪曰。往者周亡。戰國並爭。天下分裂。數代然後始定。意者縱橫之事。復起於今日乎。將乘運迭興。在一人也。願先生論之。論曰。周廢興與漢稍異。昔周立爵五等。諸侯從政。根本既微。枝葉強大。故其末流有縱橫之事。其勢然也。漢家承秦之制。郡縣治民。臣無百年之柄。至於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祚短。國嗣三絕。危自上起。傷不及下。故王氏之貴。傾擅朝廷。能竊其位。不卹於人心。是以即位之後。天下莫不引領而歎。十餘年間。中外騷動。遠近俱發。假號雲合。咸稱劉氏。不謀同辭。方今豪傑帶州域者。皆無七國世業之資。詩云。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瘼。今民皆謳吟思漢。鄉仰劉氏。已可知矣。囂曰。先生之言周漢之勢可。至於見愚人習識劉氏。而謂漢家重興。疏矣。昔秦失其鹿。劉氏逐而得之。時民復知漢乎。彪感其言。又閔禍患之不息。乃著王命論以救時難。其辭曰。昔在帝堯之禪。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暨於稷契。咸佐唐虞。光濟四海。奕世載德。至於湯武而有天下。雖遭遇異時。而禪代不同。至於應天順民。其揆一也。是故劉氏承堯之後。氏族之世。著於春秋。唐據火德而漢運紹之。始起豐沛。神母夜號。以彰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福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然後精誠通於神明。流澤加於生民。故為神明所福饗。天下所歸往。未見亡命。功德不紀。而能崛起於此者也。世俗見高祖起於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遊說之士。比於逐鹿。捷者幸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之。悲夫。此世俗所以多亂臣賊子也。若然。豈徒晻於天道。又不睹於人事也。夫饑饉流離。單寒道路。思短褐之襲。儋石之畜。所願不過一金。終於轉死溝壑。何也。則貧窮亦有命也。況乎天子之位。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處哉。故雖遭罹阨會。竊其權柄。勇如信布。強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就鼎鑊。伏斧鑕。烹煮分裂。又況幺麼不及數子哉。而欲晻干天位者乎。是駑蹇之乘。不騁千里之塗。燕雀之儔。不奮六翮之用。楶稅之材。不荷棟梁之任。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量。易曰。鼎折足。覆公餗。言不勝任也。當秦之末。豪傑並起。共推陳嬰而欲王之。嬰母止之曰。自吾為汝家婦。汝世貧賤。卒得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嬰從其言。而陳氏以寧。王陵之母。亦見項羽必亡。知劉氏將興。是歲陵為漢將。母獲於楚。有漢使來。陵母見之。曰告吾子。漢王長者。必得天下。爾謹順事之。無有二心。遂對漢使。伏劍而死。以固陵心。其後果定漢。陵為相封侯。夫以匹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致。探禍敗之機。傳宗祀於無窮。垂策書於春秋。而況丈夫乎。是故窮達有命。吉凶由人。嬰母知廢。陵母知興。審此四者。帝王之分決矣。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是帝堯之苗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徵應。四曰寬明而仁信。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誠信好謀。達於聽受。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從諫如順流。趣時如嚮赴。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收足揮洗。揖酈生之說。悟戍卒之言。斷懷上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舉韓信於行陳。收陳平於亡命。英雄陳力。群策畢舉。此高祖之大略也。所以成帝業焉。若乃靈瑞符應。又可略聞矣。初劉媼妊高祖。夢與神遇。雷電晦冥。有龍蛇之怪。及長而多靈。有異於眾。是以王媼武負。感物而折券。呂公睹形而進女。秦皇東遊以厭其氣。呂后望雲而知其處。始受命則白蛇分。西入關則五星聚。故淮陰留侯。謂之天授。非人力也。歷古今之得失。驗行事之成敗。稽帝王之世運。考五者之所謂。趣舍不厭斯位。符應不同斯慶。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壽。遇折足之凶。伏斧鑕之誅。英雄誠知覺悟。畏若禍戒。超然遠覽。淵然深識。收嬰陵之明分。絕信布之覬覦。距逐鹿之瞽說。審神器之授受。無貪不可幾者。為二母之所笑。則福祚流於子孫。天祿永終矣。彪知囂不寤。乃避難於河西。河西大將軍竇融訪問焉。舉茂才為徐令。彪子固。字孟堅。明帝時為郎。據太史公司馬遷史記。自高祖至於孝武大功臣。紹其後事。迄於孝平王莽之際。著帝紀表志傳。為漢書凡百篇。述其帝紀。其辭曰。皇矣漢祖。纂堯之緒。實天生德。聰明神武。秦人不綱。網漏於楚。爰茲發跡。斷蛇奮旅。神母告符。朱旗乃舉。越蹈秦郊。嬰來稽首。革命創制。三章是紀。應天順人。五星同晷。項氏畔奐。絀我巴漢。西土宅心。戰士憤怨。乘釁而起。席卷三秦。割據山河。保此懷民。股肱蕭曹。社稷是經。爪牙信布。腹心良平。恭行天罰。赫赫明明。述高紀。

漢代之後

隋唐

藝文類聚

[唐] 624年 電子圖書館

卷十

電子圖書館

符命部

電子圖書館

符命

電子圖書館
29 符命:
【論】《後漢班彪王命論》曰:昔在帝堯之禪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既于稷契,咸佐唐虞,光濟四海,弈世載德,至于湯武,而有天下,雖其遭遇異時,禪代不同,至于應天順民,其揆一焉。是故劉氏承堯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唐據火德而紹之,始起沛澤,則神母夜號,以彰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然後精誠通於神明,流澤加於生民,故能為鬼神所福嚮,天下所歸往,未見運世無本,功德不紀,而得倔起在此位者也。世俗見高祖興於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遊說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悲夫,此世之所以多亂臣賊子者也。若然者,豈徒闇於天道哉。又不睹之於人事矣。夫餓饉流隸,飢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襲,擔石之蓄,所願不過一金,終於轉死溝壑,何則,貧窮亦有命也。況乎天子之貴,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處哉。故雖遭罹厄會,竊其權柄,勇如信布,強如梁藉,成如王莽,然卒潤鑊伏鑕,烹醢分裂,又況么麼不及數子,而欲闇于天位者乎。是故駑蹇之乘,不騁千里之塗,鷰雀之儔,不奮六翮之用,楶梲之材,不荷棟梁之任,斗筲之子,不執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不勝其任也。當秦之末,豪傑並起,共推陳嬰而王之。嬰母止之曰:自吾為子家婦,而世貧賤,今卒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嬰從其言,而陳氏以寧,王陵為漢將,而母獲於楚,有漢使來,陵母見之。謂曰:願告吾子,漢王長者,必得天下,子謹事之,無有二心,遂對漢使,伏劍而死,以固勉之,夫以疋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致,探禍福之幾,而況大丈夫之事乎。是故窮達有命,吉凶由人,嬰母知廢,陵母知興,此二者帝王之分決矣。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帝堯之苗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徵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誠,好謀達於聽受,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用己,從諫如順流,趍時如嚮起,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拔足揮洗,揖酈生之說,寤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舉韓信於行陣,收陳平於亡命,英雄陳力,群策畢舉,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業也。若乃靈瑞符應,又可略聞矣。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契,呂公睹形而進女,秦皇東遊以厭其氣,呂后望雲而知所處,始受命則白蛇分,西入關則五星聚,故淮陰留侯,謂之天授,非人力也。歷古今之得失,驗行事之成敗,取舍不猒斯位,符瑞不周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殀天年之壽,遇折足之凶,伏斧鉞之誅,英雄誠知覺寤,收陵嬰之明分,絕信布之覬覦,拒逐鹿之瞽說,審神器之有授,貪不可冀,無為二母之所笑,則福祚流于子孫,天祿其永終矣。

宋明

太平御覽

[北宋] 977年-984年 電子圖書館

皇王部十二

電子圖書館

漢高祖皇帝

電子圖書館
13 漢高祖皇... :
后漢班叔皮《王命論》曰:在昔帝堯之禪,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舜亦命禹,暨于稷契,咸佐唐堯,光濟四海,奕世載德,至于湯武而有天下。雖其遭遇異時,禪代不同,至於應天順民,其揆一也。是故劉氏承堯之祚,氏族之世,著於《春秋》。唐據火德,而漢紹之,始起沛澤,則神母夜號,以彰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作,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然後精誠通于神明,流澤加於生人,故能為鬼神所福饗,天下所歸往。未見運世無本,功德不能紀,而得倔然在此位者。世俗見高祖興於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游說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智力求。悲夫,此世之所以多亂臣賊子者也!

共7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