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退而修春秋,采毫毛之善」 符合次數:11.
共11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儒家

相關資源

說苑

[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劉向著
提到《說苑》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至公

提到《至公》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9 至公:
夫子行說七十諸侯無定處,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人事浹,王道備,精和聖制,上通於天而麟至,此天之知夫子也。於是喟然而歎曰:「天以至明為不可蔽乎?日何為而食也?地以至安為不可危乎?地何為而動?」天地尚有動蔽,是故賢聖說於世而不得行其道,故災異並作也。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論衡

[東漢] 80年 王充著
提到《論衡》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書虛

提到《書虛》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50 書虛:
世稱桀、紂之惡,不言淫於親戚。實論者謂夫桀、紂惡微於亡秦,亡秦過泊於王莽,無淫亂之言。桓公妻姑姊七人,惡浮於桀、紂,而過重於秦、莽也。《春秋》采毫毛之美,貶纖芥之惡,桓公惡大,不貶何哉?魯文姜、齊襄公之妹也,襄公通焉。《春秋經》曰:「莊二年冬,夫人姜氏會齊侯于郜。」《春秋》何尤於襄公,而書其奸?何宥於桓公,隱而不譏?如經失之,傳家左丘明、公羊、穀梁何諱不言?

問孔

電子圖書館
21 問孔:
《春秋》之義,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襃毫毛以巨大,以巨大貶纖介,觀《春秋》之義,肯是之乎?不是,則宰我不受;不受,則孔子之言棄矣。聖人之言,與文相副,言出於口,文立於策,俱發於心,其實一也。孔子作《春秋》,不貶小以大,其非宰予也,以大惡細,文語相違,服人如何?

62 問孔:
或曰:「《春秋》之義也,為賢者諱。蘧伯玉賢,故諱其使者。」夫欲知其子,視其友;欲知其君,視其所使。伯玉不賢,故所使過也。《春秋》之義,為賢者諱,亦貶纖介之惡。今不非而諱,貶纖介安所施哉?使孔子為伯玉諱,宜默而已。揚言曰:「使乎!使乎!」時人皆知孔子之非也。出言如此,何益於諱?

感類

電子圖書館
13 感類:
夫天道無為。如天以雷雨責怒人,則亦能以雷雨殺無道。古無道者多,可以雷雨誅殺其身,必命聖人興師動軍,頓兵傷士。難以一雷行誅,輕以三軍剋敵,何天之不憚煩也?或曰:「紂父帝乙,射天毆地,游涇、渭之間,雷電擊而殺之。斯天以雷電誅無道也。」帝乙之惡,孰與桀、紂?鄒伯奇論桀、紂惡不如亡秦,亡秦不如王莽,然而桀、紂、秦、莽之地,不以雷電。孔子作《春秋》,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采善不踰其美,貶惡不溢其過。責小以大,夫人無之。成王小疑,天大雷雨。如定以臣葬公,其變何以過此?《洪範》稽疑,不悟災變者,人之才不能盡曉,天不以疑責備於人也。成王心疑未決,天以大雷雨責之,殆非皇天之意。《書》家之說,恐失其實也。

齊世

電子圖書館
4 齊世:
語稱上世之人,質朴易化;下世之人,文薄難治。故《易》曰:「上古之時結繩以治,後世易之以書契。」先結繩,易化之故;後書契,難治之驗也。故夫宓犧之前,人民至質朴,臥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至宓犧時,人民頗文,知欲詐愚,勇欲恐怯,彊欲凌弱,眾欲暴寡,故宓犧作八卦以治之。至周之時,人民文薄,八卦難復因襲,故文王衍為六十四首,極其變,使民不倦。至周之時,人民久薄,故孔子作《春秋》,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稱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知世浸弊,文薄難治,故加密致之罔,設纖微之禁,檢狎守持,備具悉極。此言妄也。

案書

電子圖書館
6 案書:
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五帝三王,顏淵獨慕舜者,知己步騶有同也。知德所慕,默識所追,同一實也。仲舒之言道德政治,可嘉美也;質定世事,論說世疑,桓君山莫上也。故仲舒之文可及,而君山之論難追也。驥與眾馬絕跡,或蹈驥哉?有馬於此?足行千里,終不名驥者,與驥毛色異也。有人於此,文偶仲舒,論次君山,終不同於二子者,姓名殊也。故馬效千里,不必驥騄;人期賢知,不必孔、墨。何以驗之?君山之論難追也。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是故韓非之《四難》、桓寬之《鹽鐵》,君山《新論》之類也。世人或疑,言非是偽,論者實之,故難為也。卿決疑訟,獄定嫌罪,是非不決,曲直不立,世人必謂卿獄之吏才不任職。至於論,不務全疑,兩《傳》并紀,不宜明處,孰與剖破渾沌,解決亂絲,言無不可知,文無不可曉哉?案孔子作《春秋》,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可褒,則義以明其行善;可貶,則明其惡以譏其操。《新論》之義,與《春秋》會一也。

對作

電子圖書館
1 對作:
或問曰:「賢聖不空生,必有以用其心。上自孔、墨之黨,下至荀、孟之徒,教訓必作垂文,何也?」對曰:聖人作經,藝者傳記,匡濟薄俗,驅民使之歸實誠也。案《六略》之書,萬三千篇,增善消惡,割截橫拓,驅役遊慢,期便道善,歸正道焉。孔子作《春秋》,周民弊也。故采求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撥亂世,反諸正,人道浹,王道備,所以檢押靡薄之俗者,悉具密致。夫防決不備,有水溢之害;網解不結,有獸失之患。是故周道不弊,則民不文薄;民不文薄,《春秋》不作。楊、墨之學不亂傳義,則孟子之《傳》不造;韓國不小弱,法度不壞廢,則韓非之書不為;高祖不辨得天下,馬上之計未轉,則陸賈之語不奏;眾事不失實,凡論不壞亂,則桓譚之論不起。故夫賢聖之興文也,起事不空為,因因不妄作。作有益於化,化有補於正,故漢立蘭臺之官,校審其書,以考其言。董仲舒作道術之書,頗言災異、政治所失,書成文具,表在漢室。主父偃嫉之,誣奏其書。天子下仲舒於吏,當謂之下愚。仲舒當死,天子赦之。夫仲舒言災異之事,孝武猶不罪而尊其身,況所論無觸忌之言,核道實之事,收故實之語乎?故夫賢人之在世也,進則盡忠宣化,以明朝廷;退則稱論貶說,以覺失俗。俗也不知還,則立道輕為非,論者不追救,則迷亂不覺悟。

史書

相關資源

前漢紀

[東漢] 198年-200年
提到《前漢紀》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漢紀》]

孝元皇帝紀下

電子圖書館
7 孝元皇帝... :
荀悅曰。自漢興以來至於茲。祖宗之治跡。可得而觀也。祖宗開建大業。統辟元功。度量規矩。不可尚也。時天下初定。庶事草創。故韶夏之音。未有聞焉。孝文皇帝克己復禮。躬行玄默。遂至昇平。而刑罰幾措。時稱古典。未能悉備制度。玄雅禮樂之風闕焉。故太平之功不興。孝武皇帝規恢萬事之業。安固後嗣之基。內修文學。外耀武威。延天下之士。濟濟盈朝。興事創制。無所不施。先王之風。燦然復存矣。然猶好其文。不盡其實。發其始。不要其終。奢侈無限。窮兵極武。百姓空竭。萬民疲弊。當此之時。天下騷動。海內無聊。而孝文之業衰矣。孝宣皇帝任法審刑。綜核名實。聽斷精明。事業修理。下無隱情。是以功光前世。號為中宗。然不甚用儒術。從諫如流。下善齊肅。賓禮舊老。優容寬直。其仁心文德。足以為賢主矣。而佞臣石顯用事。隳其大業。明不照姦。決不斷惡。豈不惜哉。昔齊桓公任管仲以霸。任豎刁以亂。一人之身。唯所措之。夫萬事之情。常立於得失之原。治亂榮辱之機。可不惜哉。楊朱哭多岐。墨翟悲素絲。傷其本同而末殊。孔子曰遠佞人。詩云取彼讒人投畀豺虎。疾之深也。若夫石顯。可以痛心泣血矣。豈不疾之哉。初。宣帝任刑法。元帝諫之。勸以用儒術。宣帝不聽。乃歎曰。亂我家者。必太子也。故凡世之論政治者。或稱教化。或稱刑法。或言先教而後刑。或言先刑而後教。或言教化宜詳。或曰教化宜簡。或曰刑法宜略。或曰刑法宜輕。或曰宜重。皆引為政之一方。未究治體之終始。聖人之大德也。聖人之道。必則天地。制之以五行以通其變。是以博而不泥。夫德刑並行。天地常道也。先王之道。上教化而下刑法。右文德而左武功。此其義也。或先教化。或先刑法。所遇然也。撥亂抑彊。則先刑法。扶弱綏新。則先教化。安平之世。則刑教並用。大亂無教。大治無刑。亂之無教。勢不行也。治之無刑。時不用也。教初必簡。刑始必略。則其漸也。教化之隆。莫不興行。然後責備。刑法之定。莫不避罪。然後求密。未可以備。謂之虐教。未可以密。謂之峻刑。虐教傷化。峻刑害民。君子弗由也。設必違之教。不量民力之未能。是陷民於惡也。故謂之傷化。設必犯之法。不度民情之不堪。是陷民於罪也。故謂之害民。莫不興行。則毫毛之善可得而勸也。然後教備。莫不避罪。則纖芥之惡可得而禁也。然後刑密。故孔子曰。不嚴以蒞之。則民不禁也。嚴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是言禮刑之並施也。吾末如之何。言教之不行也。可以勝殘去殺矣。言刑之不用也。周禮曰。治新國。用輕典。略其初也。春秋之義。貶纖芥之惡。備至密也。孔子曰。行有餘力。則可以學文。簡於始也。繪事後素。成有終也。夫通於天人之理。達於變化之數。故能達於道。故聖人則天。賢者法地。考之天道。參之典經。然後用於正矣。

後漢書

[南北朝] 420年-445年
提到《後漢書》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列傳

電子圖書館

方術列傳下

電子圖書館
18 方術列傳... :
後劉備稱天子於蜀,皆如扶言。蜀丞相諸葛亮問廣漢秦密,董扶及任安所長。密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貶纖介之惡。任安記人之善,忘人之過」云。

共11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