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 符合次數:7.
共7段落。第1頁,共1頁。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儒家

相關資源

論衡

[東漢] 80年 王充著
提到《論衡》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紀妖

電子圖書館
23 紀妖:
留侯張良椎秦始皇,誤中副車。始皇大怒,索求張良。張良變姓名,亡匿下邳。常閑從容步游下邳泗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泗下,顧謂張良:「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敺之,以其老,為彊忍,下取履,因跪進履。父以足受履,笑去。良大驚。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期此。」良怪之,因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後五日早會。」五日,鷄鳴復往。父又已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來,喜曰:「當如是矣!」出一篇書,曰:「讀是則為帝者師。後十。三年,子見我,濟北穀成山下黃石即我也。」遂去,無他言,弗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習讀之。是何謂也?

史書

相關資源

史記

[西漢] 公元前109年-公元前91年 司馬遷著
提到《史記》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世家

提到《世家》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留侯世家

提到《留侯世家》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3 留侯世家: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漢書

[新 - 東漢] 36年-111年
提到《漢書》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前漢》]

電子圖書館

張陳王周傳

電子圖書館
3 張陳王周... :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歐之。為其老,乃彊忍,下取履,因跪進。父以足受之,笑去。良殊大驚。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期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後五日蚤會。」五日,雞鳴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後五日復蚤來。」五日,良夜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是則為王者師。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已。」遂去不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良因異之,常習誦。

前漢紀

[東漢] 198年-200年
提到《前漢紀》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漢紀》]

高祖皇帝紀一

電子圖書館
4 高祖皇帝... :
沛公二年冬十月。秦將圍沛公於豐。出與戰敗之。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令雍齒守豐。趙將李良為章邯所招。遂叛。以兵襲武臣。武臣死。張耳陳餘出走。十二月。陳勝之御莊賈。殺陳勝以降秦。楚人葬之碭。諡曰隱王。勝故中涓人。呂臣復收餘兵攻陳。以殺莊賈。是時勝先令將軍秦嘉掠地。及勝死。嘉立景駒為楚王。初。勝嘗與人傭耕。相謂曰。富貴無相忘。耕者笑曰。汝今傭耕。何富貴也。勝曰。鷰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及勝為王。耕者叩門曰。吾欲見涉。勝見之。出入輕慢。益發舒。勝貧賤故。毀傷威重。勝斬之。故人皆棄而去。由是無親勝者。以朱房為忠正。胡武為司過。以苛察為忠。而勝任之。是故諸將不親附。此其所以亡也。雍齒以豐叛降于魏。春正月。張耳陳餘收趙眾擊李良。良敗走歸章邯。耳餘乃立舊趙之後趙歇為趙王。沛公將見景駒。遇張良于留。良韓人。其先五世相韓。及韓亡。良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報讎彊秦。秦始皇東游。良募力士擊之。誤中副車。亡匿下邳。游于圯上。有一老父至。直墮其履。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甚怪愕。為其老。乃取履跪而進之。父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與吾會此。及期而良後至。老父怒之。凡三期而良先至。老父乃喜。遺書一編。曰讀此即為王者師。後十三年。見我于齊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不復見。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乃以說沛公。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所授。故遂屬焉。項梁以八千人渡江。聞陳嬰已下東陽。欲與連和。嬰者故果陽令吏。縣中欲立為王。嬰母曰。汝家世貧賤。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以兵屬人。事成猶得封侯。事不成。禍有所歸。而易以亡。嬰遂以兵屬梁。黥布亦以兵屬梁焉。布。六人也。少時客相之。當黥而王。及其黥也。乃欣然而喜。輸徒驪山。遂亡走至江中。聚徒屬而從項梁。夏四月。項梁殺景駒、及秦嘉止薛。沛公往從之。梁益沛公兵。遂攻豐拔之。雍齒奔魏。居巢人范增年七十餘。說梁曰。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故語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後也。梁乃求懷王之孫心。心為人牧羊。六月。楚心立。號曰懷王。陳嬰為上柱國。梁為大將軍。號武信君。封沛公為武安侯。為碭郡長。張良亦說項梁立韓公子成為韓王。良為司徒。略韓地。章邯遣兵攻魏。魏將周市請救于齊楚。市以二國師不至。章邯擊殺市。遂圍臨濟。魏王咎偽使其人納降而自殺。章邯進伐齊。殺田儋。儋從弟榮收餘兵保東阿。齊王建之弟田假自立為齊王。田角為相。田簡為將軍。章邯圍東阿。沛公項梁救之。大破章邯。秋七月大雨霖。至于八月。田榮歸逐田假。立儋子市為王。己為相。榮從弟橫為將軍。田假奔楚。田角田簡奔趙。項梁遂追秦軍。使召齊王兵俱西。榮曰。楚殺田假。趙殺角。簡乃出兵。梁曰。田假窮來投我。我不忍殺。齊使曰。夫虺蝮螫手則斷手。螫足則斷足。為其害體也。夫田假角簡之在楚趙。豈有手足之戚。何故不殺。梁不聽。齊遂不肯出兵。沛公項梁敗秦師于雍丘。斬秦將李由。而梁益輕秦。有驕色。故楚令尹宋義諫曰。臣聞戰勝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盛。臣為君畏之。梁不聽。使宋義于齊。遇齊使者。義曰。武信君必敗。公徐行即免。疾行必及禍矣。九月。章邯大破楚於定陶。項梁死。齊使徐行。不及禍也。魏王咎之弟豹復收眾自立為魏王。楚懷王都彭城。約諸侯曰。先入咸陽者王之。章邯既敗項梁。以楚不足憂。乃北伐趙。大破之。趙王歇保鉅鹿。秦將王離圍之。章邯軍其南。築甬道而輸之粟。楚救趙。以宋義為上將。號曰卿子冠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下將。遣沛公別西入關。於是灌嬰以中涓從。嬰。洛陽販繒者也。是時曹參數有戰功。封為執帛侯。號建成君。

漢代之後

魏晉南北朝

高士傳

電子圖書館

卷中

電子圖書館

黃石公

電子圖書館
1 黃石公:
黃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亂,自隱姓名,時人莫知者。初,張良易姓為長,自匿下邳,步游沂水圯上,與黃石公相遇,未謁,黃石公故墜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取履。」良素不知詐,愕然,欲毆之,為其老人也,強忍下取履,因跪進焉。公以足受,笑而去,良殊驚。公行里所,還謂良曰:「孺子可教也。後五日平明,與我期此。」良愈怪之,復跪曰:「諾。」五日平旦,良往,公怒曰:「與老人期,何後也?後五日早會。」良雞鳴往,公又先在,復怒曰:「何後也?」後五日早會。良夜半往,有頃,公亦至,喜曰:「當如是。」乃出一編書與良,曰:「讀是,則為王者師矣。後十三年,孺子見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不見。良旦視其書,乃是《太公兵法》。良異之,因講習以說他人,皆不能用。後與沛公遇於陳留,沛公用其言,輒有功。後十三年,從高祖退濟北穀城山下,得黃石,良乃寶祠之。及良死,與石并葬焉。

宋明

太平御覽

[北宋] 977年-984年 電子圖書館

逸民部七

電子圖書館

逸民七

電子圖書館
1 逸民七:
皇甫士安《高士傳》曰:荷蕢者,衛人也。避亂不仕,自匿姓名。孔子擊磬于衛,乃荷蕢而過孔氏之門,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硁硁乎莫已知,期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孔子聞之,曰:「果哉,蔑之難矣!」
又曰:石門守者,魯人也。亦避世不仕,自隱。又名為魯守石門,主晨夜開閉之。子路從孔子入石門而宿,問之路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遂譏孔子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時人賢焉。
又曰:東郭順子者,魏人也。脩道守真。田子方師事之,而為魏文侯師友。侍坐於文侯,數稱溪工。文侯曰:「溪工子師耶?」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耶?」子方曰:「有。」文侯曰:「子師誰?」子方曰:「東郭順子也。」文侯曰:「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子方曰:「其為人也,直情而容物。物無道,則正容以悟之,使人意也消。無擇何也以稱之!」子方出,文侯曰:「遠哉,全德之君子!始吾以聖智之言、仁義之行為至矣。吾聞子方之師,形解而不敢動,口鉗而不知言語,所學真士梗耳。夫魏,真為居累矣。」
又曰:壺丘子林者,鄭人也。道德甚優,列御寇師事之。
又曰:列御寇者,鄭人也,隱居不仕。鄭穆公時,子陽為相,專任刑。列御寇乃絕跡窮巷,面有饑色。或告子陽曰:「列御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不好士乎?」子陽聞而悟,使官載粟數十乘以與之。御寇出見使,再拜而辭之。入見其妻,妻憮心而怒曰:「聞為有道者,妻子皆得樂。今子之妻子有饑色,君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非命也哉?」御寇笑曰:「君非自知而遺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至於其罪我也,又必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居一年,鄭人殺子陽,其黨皆死,御寇安然獨全。終身不仕。著書八篇,言道家之意,號曰《列子》。
又曰:段干木者,晉人也。少貧目賤,心志不遂,乃怡清節,游西河,師事卜子夏。與田子方、李克、翟璜、吳起等居於魏,皆為將,惟干木守道不仕。魏文侯就造其門,段干木逾墻而避之。文侯尊以客禮,出過其廬而軾。其仆問曰:「干木布衣也,君軾其廬,不以甚乎?」文侯曰:「段干木不趨勢利,隱處乎窮巷,聲馳千里,敢不軾乎?」文侯以名過齊桓公者,蓋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又曰:公儀潛,魯人。與子思為友。穆公因子思而致命,欲以為相。子思曰:「公儀子逾所以不至也,君若饑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飲水,伋亦愿在下風。如以高官厚祿為釣餌,而無信用之心,公儀子智若魚者可也。不爾,則不逾君之庭。且臣不佞,又不能為君操竿下釣,以傷守節之士。」潛竟終身不屈。
又曰:王斗,齊人也。脩道不仕,與顏歜并時。曾造齊宣王門,欲見宣王。宣王使謁者延斗入,斗曰:「趨見王為好勢,趨見斗為好士,於王何如?」謁者還報。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請從。」王趨而迎之於門,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廟社稷,愿聞先生直言正諫。」斗曰:「王之憂國愛民,不若王之愛尺之縠。」王曰:「何謂?」斗曰:「王使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為能之也。今王治齊國,非左右便辟則無使也。臣故曰不如愛尺之縠也。」王乃謝曰:「寡人有罪於國家矣。」於是舉士五人,任之以官。齊國大治,王斗之力也。
又曰:黔婁先生者,齊人也。修身清節,不求進諸侯。魯恭公聞其賢,遣使致禮,賜粟三千鍾,欲以為相。辭不受。齊王又禮之,以黃金百斤聘以為卿,又不就。著書四篇,言道家之務,號曰《黔婁子》。終身不屈,以壽終。
又曰:原憲居環堵之室,甕牖桑樞,上漏下濕,缊衣無表,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坐而彈琴。子貢相衛,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閭,巷不容軒,來見憲。憲韋冠杖藜而出,應門,正冠則纓絕,斂衽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憲笑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若夫仁義之慝,車馬之飾,憲不忍為。」子貢逡巡,面有慚色,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又曰:曾參字子羽。魯哀公致邑焉,參辭不受,曰:「吾聞受人者常畏人,與人者常驕人。縱君不我驕,我豈無畏乎?」
又曰:陳仲子,齊人。其兄戴為齊卿,食祿萬鍾。仲子以為不義,將妻子適楚,居於於陵,自謂於陵子。仲窮,不茍求不義之食。遭歲饑,乏糧三日,乃匍匐而食井上李實之蟲者,三咽而食視。身自織屨,妻擘瀘以易衣食。楚王聞其賢,欲以為相,遣持金百鎰至於陵,聘仲子。仲子入謂妻曰:「楚王欲以我為相,今日為相,明日結駟連騎,食方丈於前,意可乎?」妻曰:「夫子左琴右書,樂在其中矣。結駟連騎,所安不過一肉,而懷楚國之憂,竟可乎?」於是謝使者。遂相與逃,而為人灌園。
又曰:披裘公者,吳人。延陵季子出游,見道中有遺金,顧而睹公曰:「取彼金。」公投鐮,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處之高而視之卑?五月披裘而負薪,豈取金者哉!」季子大驚,既謝而問姓名。公曰:「子皮相之士,何足語姓名哉!」
又曰:江上丈人者,楚人也。楚平王以費無忌之讒殺伍奢,奢子員士將奔吳,至江上,欲渡無舟,而楚人購員甚急。自恐不脫,見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劍以與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愿獻之。」丈人不受,曰:「楚國之法,得伍胥者,爵執珪,金千鎰,吾尚不取,何用劍為?」不受而別,莫知其誰。員至吳為相,求丈人不能得,每食輒祭之,曰:「名可得聞而不可得見,其惟江上丈人乎?」
又曰:漁父者,楚人也。見楚亂,乃匿名隱釣於江濱。楚頃襄王時,屈原為三閭大夫,名顯於諸侯。為上官靳尚所譖,王怒,遷之江濱,被發行吟於澤畔。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不凝滯於萬物,故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揚其波,汩其泥?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歠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自令放焉?」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吾足。」遂去,深自閉匿,人莫知焉。
又曰: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國人也。明老子之術,自匿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故世號曰河上丈人。當戰國之末,諸侯交爭,馳說之士咸以權勢相傾,惟丈人隱身脩道,老而不虧,專業於安期先生,為道家之宗焉。
又曰:樂臣公者,宋人也。其先宋公族,其後別從趙趙其族樂毅顯名於諸侯,而臣公獨好黃老,恬靜不仕。及趙為秦昭王滅,臣公東之齊,以《老子》顯名,齊人尊之,號稱賢師。趙人田叔等皆師事之。
又曰:蓋公者,齊之膠西人也。明《老子》,師事樂臣公。楚漢之起,齊人爭往于世主,惟蓋公獨遁居不仕。及漢定天下,曹參為齊相,延問諸儒數百人,何以治齊。人人各殊,參不知所從。蓋公善黃老,乃使人厚幣聘之。公為言治道貴清凈則民定,遂推此為類,為參言之。參悅,乃避正堂舍之,師事焉。齊果大治。及參入相漢,導蓋公之道,故天下歌之。蓋公雖為參師,然未嘗仕,以終壽。
又曰:四皓者,皆河內軹人也。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角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黃公。皆脩道潔已,非義不動。秦始皇時,見秦政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之肆志。」乃共入商洛,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敗,漢高聞之,征之不至。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也。
又曰:黃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亂,自隱姓名,時人莫能知者。初,張良易姓為張,自匿下邳,步游沂水圯上,與黃石公相遇,衣褐衣而老,墜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取履!」良素不知,乍愕然,欲毆之。為其老也,強忍下取履,因跪進焉。公笑以足受而去。良殊驚。公行里許,還,謂良曰:「孺子可教也。後五日平明,與我期此。」良愈怪之,復跪曰:「諾。」五日平旦,良往,公怒曰:「與老人期,何后也?後五日早會!」良雞鳴往,公又先在,怒曰:「何后?復五日早會!」良夜半往,有頃,公亦至,喜曰:「當如是。」乃出一篇書與良,曰:「讀是,則為王者師。後十二年,孺子見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遂去不見。良旦視其書,乃是《太公兵法》。良異之,因講習以說他人,莫能用。后與沛公遇於陳留,沛公用其言,輒有功。後十三年,從高祖過濟北穀城山下,得黃石公,良乃寶祠之。及良死,與石并葬焉。
又曰:魯二征士者,皆魯人也。高祖定天下,即皇帝位,博士叔孫通白征魯諸儒三十餘人,欲定漢儀禮。二士獨不肯,罵通曰:「天下初定,死傷者未起,而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百年之德而後可舉。吾不忍為公所為也。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也。公往矣,無污我!」通不敢致而去。
又曰:安期先生者,瑯琊人。受學河上丈人,賣藥海邊,老而不仕。時人謂之千歲公。秦始皇東游,請與語三夜,賜金璧,值數千萬。出,置阜鄉亭而去,赤玉舄為報,留書與始皇曰:「後數十年,求我於蓬萊山下。」及秦敗,安期先生與其友蒯通同往見項羽。羽欲封之,卒不肯受。見《列仙傳》。
又曰:東郭先生者,與其友梁石君俱修道,隱居不仕。曹參為齊相,尊禮士。范陽人蒯通為參客,入見參曰:「婦人有夫死三日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門者,足下即欲求婦,何取?」參曰:「取不嫁者。」通曰:「然則求臣亦由是也。彼東郭先生、梁石君,齊之雋士也。今隱,未嘗卑節下意以求仕,愿足下禮之。」遂致禮聘,二人終不仕。齊人美焉。
又曰:田何字子莊,齊人也。自孔子授《易》,世傳至何。及秦焚學,以《易》為卜筮之書,獨不焚。故何傳之不絕。漢興,何以齊諸田徙社,故號曰社田生。以《易》受弟子東武王仲、洛陽周王孫丁寬、齊服生、梁項生等,皆顯當世。惠帝時,何年老家貧,守道不仕,帝親幸其廬。以受業。終為《易》者宗。
又曰:王生者,漢文景時人也。善為黃老,退居不仕,與南陽張釋之交。當時釋之為公車令,太子與梁王共入朝,不下司馬門。釋之劾奏太子不敬。文帝善之,遷至廷尉,及文帝崩,太子代立為帝,是謂景帝。釋之懼,稱病欲去。用王生計,乃見上謝之,景帝不過也。王生平常與釋之及公卿會庭中立,生襪解,顧謂釋之,前跪而系之。既退,或讓生曰:「獨奈何辱張廷尉,使跪系襪乎?」生曰:「吾年老,老且賤矣。自度終無益張廷尉。廷尉方為天下名臣,吾豈敢恥廷尉使系襪乎?欲重之。」諸公聞之,皆賢王生而重張廷尉。

神鬼部一

電子圖書館

神上

電子圖書館
19 神上:
《漢書》曰:高祖夜徑澤中,有大蛇當逕,乃前拔劍斬蛇。后人來至蛇所,見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人曰:「嫗子何為見殺?」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赤帝子斬之。」因忽不見。
又曰:張良常游下邳圯上,有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道下,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因取之。父笑而去,良殊大驚。父去里餘,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良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後五日復會,早來。」良半夜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當為王者師矣。後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下,黃石即我矣。「視其書,即《太公兵法》也。

共7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