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山高谷深」 符合次數:8.
共8段落。第1頁,共1頁。

漢代之後

魏晉南北朝

水經注

電子圖書館

卷二十七

電子圖書館

沔水

電子圖書館
12 沔水:
《蜀都賦》曰:流漢湯湯,驚浪雷奔,望之天迴,即之雲昬者也。漢水又東逕嵐谷北口,嶂遠溪深,澗峽險邃,氣蕭蕭以瑟瑟,風颼颼而飀飀。故川谷擅其目矣。漢水又東,右得大勢,勢阻急溪,故亦曰急勢也。依山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梁州督護吉挹所治,苻堅遣偏軍韋鍾伐挹,挹固守二年,不能下,無援遂陷。漢水右對月谷口,山有坂月川,于中黃壤沃衍,而桑麻列植,佳饒水田。故孟達《與諸葛亮書》,善其川土沃美也。漢水又東逕西城縣故城南,《地理志》:故漢中郡之屬縣也。漢末為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以申儀為西城太守。儀據郡降魏,魏文帝改為魏興郡治,故西城縣之故城也。氐略漢川,梁州移治于此。城內有舜祠、漢高帝廟,置民九戶,歲時奉祠焉。漢水又東為鱣湍,洪波渀盪,漰浪雲頹。古耆舊言,有鱣魚奮鰭溯流,望濤直上,至此則暴鰓失濟,故因名湍矣。漢水又東合旬水,水北出旬山,東南流逕平陽戍下,與直水枝分東注。逕平陽戍入旬水。旬水又東南逕旬陽縣與柞水合,水西出柞溪,南流逕重巖堡,西屈而東流逕其堡南,東南注于旬水。旬水又東南逕旬陽縣南,縣北山有懸書崖,高五十丈,刻石作字,人不能上,不知所道。山下有石壇,上有馬跡五所,名曰馬跡山。旬水東南注漢,謂之旬口。漢水又東逕木蘭寨南,右岸有城,名伎陵城,周迴數里,左岸壘石數十行,重壘數十里,中謂是處為木蘭寨云。吳朝遣軍救孟達于此矣。漢水又東,左得育溪,興晉、旬陽二縣,分界于是谷。漢水又東合甲水口,水出秦嶺山,東南流逕金井城南,又東逕上庸郡北,與關祔水合。水出上洛陽亭縣北青泥西山,南逕陽亭聚西,俗謂之平陽水。南合豐鄉川水,水出弘農豐鄉東山,西南流逕豐鄉故城南。京相璠曰:南鄉淅縣有故鄷鄉,《春秋》所謂豐淅也。于《地理志》屬弘農。今屬南鄉。又西南合關祔水。關祔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甲水又東南逕魏興郡之興晉縣南,晉武帝太康中立。甲水又東,右入漢水。漢水又東為龍淵,淵上有胡鼻山,石類胡人鼻故也。下臨龍井渚,淵深數丈。漢水又東逕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為白石灘。縣,故《春秋》之錫穴地也,故屬漢中,王莽之錫治也。縣有錫義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上有石壇,長十數丈,世傳列仙所居,今有道士被髮餌術,恒數十人。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搖。漢水又東逕長利谷南,入谷有長利故城,舊縣也。漢水又東歷姚方,蓋舜後枝居是處,故地留姚稱也。

三國志

[西晉] 265年-300年 電子圖書館

魏書二十八

電子圖書館

鄧艾傳

電子圖書館
9 鄧艾傳: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氊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衞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

隋唐

藝文類聚

[唐] 624年 電子圖書館

卷五十九

電子圖書館

武部

電子圖書館

戰伐

電子圖書館
16 戰伐:
《魏志》曰:景元四年,鄧艾伐蜀,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佰餘里,鑿山通道,作橋閣,山高谷深,至有艱險,艾以旗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宋明

太平御覽

[北宋] 977年-984年 電子圖書館

地部七

電子圖書館

河南宋鄭齊魯諸山

電子圖書館
69 河南宋鄭... :
《道書福地志》曰:天心之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上有石墻,長十余丈。山高谷深,多生微蘅,其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搖。天心山又名錫義山,在豐利縣東六十五里。

州郡部十二

電子圖書館

劍南道

電子圖書館
117 劍南道:
《魏志》曰:景元四年,諸軍征蜀,鄧艾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險難,艾以氈自裹,轉推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即此地也。

兵部三十五

電子圖書館

征伐中

電子圖書館
6 征伐中:
《魏志》曰: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以董卓之亂避難瑯邪,為陶謙所害,故太祖志在復仇東伐。
又曰:景元四年,鄧艾伐蜀。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作橋閣。山高谷深,至有艱險。艾以旃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兵部四十六

電子圖書館

掩襲上

電子圖書館
7 掩襲上:
《魏志》曰:遣將鍾會、鄧艾伐蜀,蜀將姜維守劍閣。鍾會攻維未能拔。艾上言:「請從陰平江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四百里,去成都三百里,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士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陣相拒,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至成都。蜀主劉禪面縛輿櫬詣軍門降。
又曰:楊阜字義山,天水蓽人也。韋康以為別駕。馬超率萬餘人攻冀城,阜率國士大夫及宗族子弟勝兵千餘人,使弟岳於城上作偃月營,與超接戰,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超入拘岳於冀,殺刺史太守。阜內有報超之志,而未得其便。外兄姜敘屯歷城,阜少長敘家,見敘母,說前在冀中時事,歔欷悲甚。敘曰:「何乃爾?」阜曰:「守臣不能見,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視息天下乎!」時敘母慨然,敕敘從阜計。超聞阜等兵起,自將出,襲歷城,得敘母。敘母罵之曰:「若背父之逆子,弒君桀賊,天地豈久容?敢以面目視人乎!」超怒,殺之。阜與超戰,身被五瘡,宗族昆季死者七人。

百卉部一

電子圖書館

電子圖書館
22 草:
《水經》曰:魏興錫義山,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搖。
又曰:建寧郡,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鳥多誤食烏啄,口中毒,必急飛往牧靡山,啄牧靡以解毒也。

共8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