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除天下之同害」 符合次數:18.
共18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儒家

相關資源

荀子

[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提到《荀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相關資源

正論

提到《正論》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5 正論:
古者天子千官,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於諸夏之國,謂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內,國雖不安,不至於廢易遂亡,謂之君。聖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後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然而不材不中,內則百姓疾之,外則諸侯叛之,近者境內不一,遙者諸侯不聽,令不行於境內,甚者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是,則雖未亡,吾謂之無天下矣。聖王沒,有埶籍者罷不足以縣天下,天下無君;諸侯有能德明威積,海內之民莫不願得以為君師;然而暴國獨侈,安能誅之,必不傷害無罪之民,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若是,則可謂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謂王。湯武非取天下也,脩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歸之也。桀紂非去天下也,反禹湯之德,亂禮義之分,禽獸之行,積其凶,全其惡,而天下去之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湯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紂者、民之怨賊也。今世俗之為說者,以桀紂為君,而以湯武為弒,然則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怨賊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為君,則天下未嘗合於桀紂也。然則以湯武為弒,則天下未嘗有說也,直墮之耳。

新序

[西漢 (公元前206年 - 9年)] 劉向著
提到《新序》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善謀下

電子圖書館
18 善謀下:
大行曰:「不然。夫明於形者,分則不過於事;察於動者,用則不失於利;審於靜者,恬則免於患。高帝被堅執銳,以除天下之害,蒙矢石,沾風雨,行幾十年,伏尸滿澤,積首若山,死者什七,存者什三,行者垂泣而倪於兵。夫以天下末力,厭事之民,而蒙匈奴飽佚,其勢不便。故結和親之約者,所以休天下之民。高皇帝明於形而以分事,通於動靜之時。蓋五帝不相同樂,三王不相襲禮者,非政相反也,各因世之宜也。教與時變,備與敵化,守一而不易,不足以子民。今匈奴縱意日久矣,侵盜無已,係虜人民,戍卒死傷,中國道路,槥車相望,此仁人之所哀也。臣故曰擊之便。」御史大夫曰:「不然,臣聞之,利不什不易業,功不百不變常,是故古之人君,謀事必就聖,發政必擇語,重作事也。自三代之盛,遠方夷狄,不與正朔服色,非威不能制,非強不能服也,以為遠方絕域,不牧之民,不足以煩中國也。且匈奴者,輕疾悍前之兵也,畜牧為業,弧弓射獵,逐獸隨草,居處無常,難得而制也。至不及圖,去不可追;來若風雨,解若收電,今使邊郡久廢耕織之業,以支匈奴常事,其勢不權。臣故曰勿擊為便。」

墨家

相關資源

墨子

[春秋 - 戰國] 公元前490年-公元前221年
提到《墨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簡介說明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卷三

電子圖書館

尚同中

電子圖書館
7 尚同中:
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則天菑將猶未止也。故當若天降寒熱不節,雪霜雨露不時,五穀不孰,六畜不遂,疾菑戾疫、飄風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故古者聖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以率天下之萬民,齊戒沐浴,潔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潔,犧牲不敢不腯肥,珪璧幣帛不敢不中度量,春秋祭祀不敢失時幾,聽獄不敢不中,分財不敢不均,居處不敢怠慢。曰其為正長若此,是故
天鬼之福可得也。萬民之所便利而能彊從事焉,則萬民之親可得也。其為政若此,是以謀事,舉事成,入守固,
1
上者天鬼有厚乎其為政長也,下者萬民有便利乎其為政長也。天鬼之所深厚而彊從事焉,則
2出誅勝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尚同為政者也。故古者聖王之為政若此。」
尚同中:
已經做到上同于天子,而還不能上同于天,那么天災還會不止。假如遇到氣候的寒熱不調,雪霜雨露降得不是時候,五谷不熟,六畜不蕃,疾疫流行,暴風久雨等等,一再來臨,這就是上天降下的懲罰,用以懲誡那些不愿上同于天的世人。所以古時的聖王知道天帝鬼神喜歡什么,從而能避免天帝鬼神所憎惡的東西,以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率領天下的萬民,齋戒沐浴,預備了潔凈而豐盛的酒飯,用來祭祀天帝鬼神。他們對鬼神的奉祀,酒飯不敢不潔凈豐盛;犧牲不敢不肥壯碩大;珪璧幣帛不敢不合乎大小標準;春秋二季的祭祀,不敢錯過時間;審理獄訟,不敢不公正;分配財物,不敢不均勻;待人處事不敢怠慢禮節。這是說:他象這樣當行政長官,在上的天帝鬼神優厚地看待他,在下的萬民也便利他。天帝鬼神優厚地看待他,而他能努力辦事,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天帝鬼神的福了;萬民便利他,而他能努力辦事,那么他就可以得到萬民的愛戴了。他以此治理政事,所以謀事得計,作事成功,守御堅固,出戰勝利。這是什么緣故呢?回答說:只因為他在治理政事上能統一意見。所以古代聖王治理政事是這樣的。

1. 天鬼之福可得也。萬民之所便利而能彊從事焉,則萬民之親可得也。其為政若此,是以謀事,舉事成,入守固, : 從第8條移到此處。 孫詒讓《墨子閒詁》
2. 上者天鬼有厚乎其為政長也,下者萬民有便利乎其為政長也。天鬼之所深厚而彊從事焉,則 : 從第8條移到此處。 孫詒讓《墨子閒詁》

卷四

電子圖書館

兼愛中

電子圖書館
1 兼愛中: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然則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
兼愛中:
墨子說:「仁人處理事務的原則,一定是為天下興利除害,以此原則來處理事務。」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說:「現在如國與國之間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之間相互掠奪,人與人之間相互殘害,君臣之間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間不相互慈愛、孝敬,兄弟之間不相互融洽、協調,這就都是天下之害。」

兼愛下

電子圖書館
1 兼愛下: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曰:「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此天下之害也。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與今人之賤人,執其兵刃、毒藥、水、火,以交相虧賊,此又天下之害也。」姑嘗本原若眾害之所自
1,此胡自生?此自愛人利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惡人賊人生。分名乎天下惡人而賊人者,兼與?別與?即必
2別也。然即之交別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與?是故別非也。」
兼愛下:
墨子說道:「仁人的事業,應當努力追求興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然而在現在,天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回答說:「例如大國攻伐小國,大家族侵擾小家族,強大者強迫弱小者,人眾者虐待人少者,狡詐者算計愚笨者,尊貴者傲視卑賤者,這就是天下的禍害。又如,做國君的不仁惠,做臣下的不忠誠,做父親的不慈愛,做兒子的不孝敬,這又都是天下的禍害。又如,現在的賤民拿著兵刃、毒藥、水火,用來相互殘害,這又是天下的禍害。姑且試著推究這許多禍害產生的根源。這是從哪兒產生的嗎?這是從愛別人利別人產生的?則必然要說不是這樣的,必然要說是從憎惡別人、殘害別人產生的。辨別一下名目:世上憎惡別人和殘害別人的人,是兼(相愛)還是別(相惡)呢?則必然要說是別(相惡)。既然如此,那么這種別相惡可不果然是產生天下大害的原因!所以別(相惡)是不對的。

1. 生 : 舊脫。 孫詒讓《墨子閒詁》
2. 曰 : 舊脫。 孫詒讓《墨子閒詁》

2 兼愛下:
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無以易之,譬之猶以水救火也,其說將必無可焉。」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別。然即兼之可以易別之故何也?曰:藉為人之國,若為其國,夫誰獨舉其國以攻人之國者哉?為彼者由為己也。為人之都,若為其都,夫誰獨舉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為彼猶為己也。為人之家,若為其家,夫誰獨舉其家以亂人之家者哉?為彼猶為己也,然即國、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亂賊,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姑嘗本原若眾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惡人賊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愛人利人生。分名乎天下愛人而利人者,別與?兼與?即必曰兼也。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與。」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且鄉吾本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別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是故子墨子曰:「別非而兼是者,出乎若方也。
兼愛下:
墨子說:「如果以別人為不對,那就必須有東西去替代它,如果說別人不對而又沒有東西去替代它,就好像用水救水、用火救火。這種說法將必然是不對的。」所以墨子說:「要用兼(相愛)來取代別(相惡)。」既然如此,那么可以用兼(相愛)來替換別(相惡)的原因何在呢?回答說:「假如對待別人的國家,象治理自己的國家,誰還會動用本國的力量,用以攻伐別人的國家呢?為著別國如同為著本國一樣。對待別人的都城,象治理自己的都城,誰還會動用自己都城的力量,用以攻伐別人的都城呢?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對待別人的家族,就像對待自己的家族,誰還會動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擾別人的家族呢?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國家、都城不相互攻伐,個人、家族不相互侵擾殘害,這是天下之害呢?還是天下之利呢?則必然要說是天下之利。姑且試著推究這些利是如何產生的。這是從哪兒產生的呢?這是從憎惡人殘害人產生的呢?則必然要說不是的,必然要說是從愛人利人產生的。辨別一下名目:世上愛人利人的,是別(相惡)還是兼(相愛)呢?則必然要說是兼( 相愛) 。既然如此, 那么這種交相兼可不果是產生天下大利的..!所以墨子說:「兼是對的。」而且從前我曾說過:「仁人之事,必然努力追求興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現在我推究由兼(相愛)產生的,都是天下的大利;我推究由別(相惡)所產生的,都是天下的大害。所以墨子說別(相惡)不對兼(相愛)對,就是出于這個道理。

7 兼愛下:
「且不唯《泰誓》為然,雖《禹誓》即亦猶是也。禹曰:『濟濟有群,咸聽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爾群對諸群,以征有苗。』禹之征有苗也,非以求以重富貴、干福祿、樂耳目也,以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即此禹兼也。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於禹求焉。
兼愛下:
而且不只《泰誓》這樣記載,即使大禹的誓言也這樣說。大禹說:「你們眾位士子,都聽從我的話:不是我小子敢橫行作亂,而是苗民在蠢動,因而上天對他們降下懲罰。現在我率領眾邦的各位君長,去征討有苗。」大禹征討有苗,不是為求取●看重富貴,也不是干求福祿,使耳目享受聲色之樂,而是為了追求興起天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禍害。這就是大禹的兼愛。即使墨子所說的兼愛,也是從大禹那里取法的!

卷五

電子圖書館

非攻下

電子圖書館
6 非攻下:
則夫好攻伐之君又飾其說曰:「我非以金玉、子女、壤地為不足也,我欲以義名立於天下,以德求諸侯也。」子墨子曰:「今若有能以義名立於天下,以德求諸侯者,天下之服可立而待也。夫天下處攻伐久矣,譬若傅子之為馬然。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諸侯者,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小國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絕,則委之;幣帛不足,則共之。以此效大國,則小國之君說,人勞我逸,則我甲兵強。寬以惠,緩易急,民必移。易攻伐以治我國,攻必倍。量我師舉之費,以爭諸侯之斃,則必可得而序利焉。督以正,義其名,必務寬吾眾,信吾師,以此授諸侯之師,則天下無敵矣。其為下不可勝數也。此天下之利,而王公大人不知而用,則此可謂不知利天下之巨務矣。」是故子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居子,中情將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之巨害也。今欲為仁義,求為上士,尚欲中聖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若非攻之為說,而將不可不察者此也。」
非攻下:
但是喜好攻伐的國君又辯飾其說,說道:「我并不是以為金玉、子女、土地不夠(而攻戰),我要在天下以義立名,以德行收服諸侯。」墨子說:「現在如果真有以義在天下立名,以德收服諸侯的,那么天下的歸附就可以立等了。」天下處于攻伐時代已很久了,就像把童子當作馬騎一樣。今天如果有能先以信義相交而利于天下諸侯的,對大國的不義,就一道考慮對付它;對大國攻打小國,就一道前去解救;小國的城郭不完整,必定使他修理好;布匹糧食乏絕,就輸送給他;貨幣不足,就供給他。以此與大量較量,小國之君就會高興。別人勞頓而我安逸,則我的兵力就會加強。寬厚而恩惠,以從容取代急迫,民心必定歸附。改變攻伐政策來治理我們的國家,功效必定加倍。計算我們興師的費用,以安撫諸侯的疲敝,那么一定能獲得厚利了。以公正督察別人,以義為名,務必寬待我們的民眾,取信于我們的軍隊,以此援助諸侯的軍隊,那么就可以無敵于天下了。這樣做對天下產生的好處也就數不清了。這是天下之利,但王公大人不懂得去應用,則這可以說是不懂得有利于天下的最大要務了。所以墨子說:「現在天下的王公大人士君子,如果內心確實想求得興起天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禍害,那么,假若頻繁地進行攻伐,這實際就是天下巨大的禍害。現在若想行仁義,求做上等的士人,上要符合聖王之道,下要符合國家百姓之利,因而對于象『非攻』這樣的主張,將不可不審察的原因,即在于此。」

卷六

電子圖書館

節葬下

電子圖書館
4 節葬下:
且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國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何以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將猶多皆疑惑厚葬久喪之為中是非利害也。」故子墨子言曰:「然則姑嘗稽之,今雖毋法執厚葬久喪者言,以為事乎國家。此存乎王公大人有喪者,曰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存乎匹夫賤人死者,殆竭家室;乎諸侯死者,虛車府,然後金玉珠璣比乎身,綸組節約,車馬藏乎壙,又必多為屋幕。鼎鼓几梴壺濫,戈劍羽旄齒革,挾而埋之,滿意。若送從,曰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處喪之法將柰何哉?曰哭泣不秩聲翁,縗絰垂涕,處倚廬,寢苫枕塊,又相率強不食而為飢,薄衣而為寒,使面目陷陬,顏色黧黑耳目不聰明,手足不勁強,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喪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人行此,則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實倉廩。使農夫行此。則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樹藝。使百工行此,則必不能修舟車為器皿矣。使婦人行此,則必不能夙興夜寐,紡績織紝。細計厚葬。為多埋賦之財者也。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財以成者,扶而埋之;後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猶禁耕而求穫也,富之說無可得焉。
節葬下:
所以說興起天下的大利,除去天下的公害,而使國家百姓不能得到治理的,從古至今還不曾有過。從何知道是這樣呢?現在天下的士君子們,對于厚葬久喪的是非利害,大多疑惑不定。所以墨子說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姑且來考察一下現在效法執行厚葬久喪之人的言論,用以治理國家。」這種情況存在于王公大人有喪事者的家中,則說棺木必須多層,葬埋必須深厚,死者衣服必須多件,隨葬的文繡必須繁富,墳墓必須高大。(這種情況)存在于匹夫賤民的家中,(則他們)也必竭盡家產。諸侯死了,使府庫貯藏之財為之一空,然后將金玉珠寶裝飾在死者身上,用絲絮組帶束住,并把車馬埋藏在壙穴中,又必定要多多制造帷幕帳幔、鐘鼎、鼓、幾筵、酒壺、鏡子、戈、劍、羽旄、象牙、皮革,置于死者寢宮而埋掉,然后才滿意。至于殉葬,天子、諸侯死后所殺的殉葬者,多的數百,少的數十;將軍、大夫死后所殺的殉葬者,多的數十,少的數人。居喪的方法,又將怎么樣呢?即是:哭泣無時,不相更代,披缞系绖,垂下眼淚,住在(守喪期所住的)倚廬中,睡在草墊上,枕著土塊。又競相強忍著不吃而任自己饑餓,衣服穿得單薄而任自己寒冷。使自己面目干瘦,顏色黝黑,耳朵不聰敏,眼睛不明亮,手足不強勁,(因之)不能做事情。又說:上層士人守喪,必須攙扶才能起來,拄著拐杖才能行走。按此方式生活三年。假若效法這種言論,實行這種主張,使王公大人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上早朝;(使士大夫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治理五官六府、開辟草木荒地和使倉庫糧食充實;使農夫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早出晚歸,耕作種植;使工匠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修造船、車,制作器皿;使婦女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早起晚睡,去紡紗績麻織布。仔細計算厚葬之事,實在是大量埋掉錢財;計算長久服喪之事,實在是長久禁止人們去做事。財產已形成了的,掩在棺材里埋掉了;喪后應當生產的,又被長時間禁止。用這種做法去追求財富,就好象禁止耕田而想求收獲一樣。

卷七

電子圖書館

天志中

電子圖書館
4 天志中:
且夫天子之有天下也,辟之無以異乎國君諸侯之有四境之內也。今國君諸侯之有四境之內也,夫豈欲其臣國萬民之相為不利哉?今若處大國則攻小國,處大家則亂小家,欲以此求賞譽,終不可得,誅罰必至矣。夫天之有天下也,將無已異此。今若處大國
1攻小國,處大都則伐小都,欲以此求福祿於天,福祿終不得,而禍祟必至矣。然有所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則夫天亦且不為人之所欲,而為人之所不欲矣。人之2所不欲者何也?曰病疾
3祟也。若已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萬民以從事乎禍祟之中也。故古者聖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興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是以天之為寒熱也節,四時調,陰陽雨露也時,五穀孰,六畜遂,疾災戾疫凶饑則不至。」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
4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意不可不慎也!
天志中:
而且天子擁有天下,就好象國君、諸侯擁有四境之內一樣沒有分別。現在國君、諸侯擁有四境之內,難道希望他的民眾相為不利嗎?現在例如居于大國地位的攻打小國,居于大家族地位的攻打小家族,想借此求取賞賜和贊譽,終究得不到,而誅戮懲罰必然降臨。而上天之擁有天下,與此也沒有區別。現在比如居于大國地位的就攻打小國,居于大都地位的就攻打小都,想以此向天求福祿,福祿終究得不到,而禍殃必然降臨。既然如此,如果(人)不做天所希望的事,而做上天所不希望的事,那么天也將不做人所希望的事,而做人所不希望的事。人所不希望的是什么呢?是疾病●災禍。如果自己不做上天所希望的,而做上天所不希望的,這是率領天下的百姓,陷入災禍之中。所以古時的聖王,明白地知道上天、鬼神所降福,而避免做上天、鬼神所憎惡的事,以追求興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所以天安排寒熱合節,四時調順,陰陽雨露合乎時令,五谷熟,六畜蕃殖,而疾病災禍瘟疫兇饑不至。所以墨子說道:「現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心中將希望遵循聖道、利于人民,考察仁義的根本,對天意不可不順從!」

1. 則 : 舊脫。 孫詒讓《墨子閒詁》
2. 之 : 原作「不」。
3. 禍 : 舊脫。 孫詒讓《墨子閒詁》
4. 道 : 舊脫。 孫詒讓《墨子閒詁》

共18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