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一方有急」 符合次數:4.
共4段落。第1頁,共1頁。

先秦兩漢

相關資源

史書

相關資源

漢書

[新 - 東漢] 36年-111年
提到《漢書》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前漢》]

電子圖書館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電子圖書館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上

電子圖書館
11 嚴朱吾丘... :
持久,士卒勞倦,越乃出擊之。秦兵大破,乃發適戍以備之。當此之時,外內騷動,百姓靡敝,行者不還,往者果反,皆不聊生,亡逃相從,群為盜賊,於是山東之難始興。此老子所謂「師之所處,荊棘生之」者也。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從。臣恐變故之生,姦邪之作,由此始也。《周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鬼方,小蠻夷;高宗,殷之盛天子也。以盛天子伐小蠻夷,三年而後克,言用兵之不可不重也。

韋賢傳

提到《韋賢傳》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41 韋賢傳:
太僕王舜、中壘校尉劉歆議曰:「臣聞周室既衰,四夷並侵,獫狁最彊,於今匈奴是也。至宣王而伐之,詩人美而頌之曰『薄伐獫狁,至于太原』,又曰『嘽嘽推推,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獫狁,荊蠻來威』,故稱中興。及至幽王,犬戎來伐,殺幽王,取宗器。自是之後,南夷與北夷交侵,中國不絕如悋。春秋紀齊桓南伐楚,北伐山戎,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是故棄桓之過而錄其功,以為伯首。及漢興,冒頓始彊,破東胡,禽月氏,并其土地,地廣兵彊,為中國害。南越尉佗總百粵,自稱帝。故中國雖平,猶有四夷之患,且無寧歲。一方有急,三面救之,是天下皆動而被其害也。孝文皇帝厚以貨賂,與結和親,猶侵暴無已。甚者,興師十餘萬眾,近屯京師及四邊,歲發屯備虜,其為患久矣,非一世之漸也。諸侯郡守連匈奴及百粵以為逆者非一人也。匈奴所殺郡守都尉,略取人民,不可勝數。孝武皇帝愍中國罷勞無安寧之時,乃遣大將軍、驃騎、伏波、樓船之屬,南滅百粵,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萬之眾,置五屬國,起朔方,以奪其肥饒之地;東伐朝鮮,起玄菟、樂浪,以斷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並三十六國,結烏孫,起敦煌、酒泉、張掖,以鬲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單于孤特,遠遁于幕北。四垂無事,斥地遠境,起十餘郡。功業既定,乃封丞相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實百姓,其規跻可見。又招集天下賢俊,與協心同謀,興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地之祠,建封禪,殊官號,存周後,定諸侯之制,永無逆爭之心,至今累世賴之。單于守藩,百蠻服從,萬世之基也,中興之功未有高焉者也。高帝建大業,為太祖;孝文皇帝德至厚也,為文太宗;孝武皇帝功至著也,為武世宗;此孝宣帝所以發德音也。禮記王制及春秋穀梁傳,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此喪事尊卑之序也,與廟數相應。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春秋左氏傳曰:『名位不同,禮亦異數。』自上以下,降殺以兩,禮也。七者,其正法數,可常數者也。宗不在此數中。宗,變也,苟有功德則宗之,不可預為設數。故於殷,太甲為太宗,大戊曰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公為毋逸之戒,舉殷三宗以勸成王。繇是言之,宗無數也,然則所以勸帝者之功德博矣。以七廟言之,孝武皇帝未宜毀;以所宗言之,則不可謂無功德。禮記祀典曰:『夫聖王之制祀也,功施於民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救大災則祀之。』竊觀孝武皇帝,功德皆兼而有焉。凡在於異姓,猶將特祀之,況于先祖?或說天子五廟無見文,又說中宗、高宗者,宗其道而毀其廟。名與實異,非尊德貴功之意也。《》云:『蔽芾甘棠,勿鬋勿伐,邵伯所茇。』思其人猶愛其樹,況宗其道而毀其廟乎?迭毀之禮自有常法,無殊功異德,固以親疏相推及。至祖宗之序,多少之數,經傳無明文,至尊至重,難以疑文虛說定也。孝宣皇舉公卿之議,用眾儒之謀,既以為世宗之廟,建之萬世,宣布天下。臣愚以為孝武皇帝功烈如彼,孝宣皇帝崇立之如此,不宜毀。」上覽其議而從之。制曰:「太僕舜、中壘校尉歆議可。」

前漢紀

[東漢] 198年-200年
提到《前漢紀》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又名:《漢紀》]

孝武皇帝紀一

電子圖書館
8 孝武皇帝... :
六年春三月乙未。遼東高廟災。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災。上素服五日。其後太中大夫董仲舒居家。推其意以高廟不當居遼東。高園便殿不當居陵旁。於禮不當立。廟在外。像諸侯不正者。高園在內。像大臣不正者。天誡若曰。去諸侯大臣貴幸不正者云爾。時太中大夫主父偃素妒嫉仲舒。竊其書奏之。仲舒下獄吏當死。詔宥之。本志以為淮南王田蚡之應也。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六月癸未。丞相許昌免。武安侯田蚡為丞相。有星孛于東北方。秋七月。有星出于東方。長終天。本志曰。是為蚩尤之旗。以彗星而終後曲見。則天子征伐四夷之應也。閩越圍南越。南越守天子約。不敢發兵。上遣大司農韓安國帥師出會稽。大行王恢出豫章。救之。淮南王安上書諫曰。越方外之國。斷髮文身之人。不可以冠帶之國法度治之。自三代之盛明。胡越不與受正朔。非彊不能服也。以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煩中國。古者封內甸服。封外侯服。侯外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遠近之勢異也。越人名為蕃臣。實不給上事。自相攻擊耳。陛下以兵救之。是反以中國勞蠻夷也。且越人故數反覆。非一一不奉詔。舉兵誅之。臣恐中國兵革無時得息也。間歲以來不登。民生未復。今發兵行數千里。舉輪而踰嶺。拖舟而入水。行數千里。夾以深林叢竹。又多蝮蛇猛獸。夏月暑時。則生吐泄霍亂之病。曾未接兵。死傷者必眾多。或以越人眾兵彊。能作難邊地。臣竊聞之。與中國異。限以高山。人跡隔絕。車道不通。天地所以絕內外也。其入中國。必先下嶺水。嶺水之山。峻峭。漂石。破舟。不可大船運糧下也。越人欲為變。必先由餘干界內積糧食。而入山伐材治船。邊地守候。誠使謹防越人有伐材。輒收捕之。焚其積聚。雖百越無奈邊城何也。臣聞越卒不下數十萬人。所以入者五倍。乃足挽車。奉餉不在其中。且越非有城郭邑里也。處谿谷之間。篁竹之中。習於水鬥。便於用舟。中國之人。不知其地勢。不能服其水土。雖有彊兵。百不當一。臣安竊為陛下重之。臣聞閩越王弟甲殺其王。甲以誅死。其民眾未有所屬。陛下若欲納之中國。遣重臣臨問存恤。施德垂賞。此必攜幼扶老以歸聖德。若無用之。則繼其絕世。存其亡國。建其侯王。此必委質為蕃臣矣。陛下以方寸之印。尺二之組。鎮撫方外。不勞一卒。不頓一戟。而威德並行。天下歸服。今以兵深入其地。此必震恐。以有司為欲屠滅之也。必雉兔逃竄。深入阻險。背而去之。則復群聚。留而守之。卒勞糧乏。丁壯從軍。老弱饋餉。男子不耕。婦人不織。居者無食。行者無糧。萬民苦於兵事。逃亡必眾。隨而誅之。不可勝盡。盜賊必起。臣聞秦時嘗使尉佗屠睢擊南越。又使監祿鑿渠通道。越逃入山林。不可得攻。留軍屯守空地。曠日彌久。士卒勞倦。越人乃出擊之。秦師大敗。乃發兵戍。當此之時。內外騷動。百姓疲弊。行者不還。往者莫返。天下之人。皆不聊生。逃竄相聚。群為盜賊。是故山東之難興矣。兵者凶器也。一方有急。四面皆聳。臣恐變故姦邪。從此始矣。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以盛德之天子。伐小蠻夷。而猶三年。言用兵之難也。陛下以四海為境。九州為家。八藪為園。江漢為池。人徒之眾。足以奉千官之供。租稅之入。足以供乘輿之御。玩心神明。秉執聖道。負黼扆。憑玉几。南面而聽斷。號令天下。莫不響應。使元元之民。皆安土樂業。則澤被萬世。施之無窮。天下之安。猶若太山。而四維夷狄之地。何足以為一日之間。煩汗馬之勞。詩云。王猶允塞。徐方既來。是時兵已出。未逾五嶺。會閩越王弟餘善殺王以降漢。罷兵。上嘉淮南王之意。美將帥之功。乃遣嚴助喻淮南之意。且諷切南越。南越頓首。遣太子隨助入侍。是時嚴助薦邑子朱買臣為太中大夫。買臣因說東越王故居泉山。一夫守險。千夫不能上。今更徙南五百里。居大澤中。今發兵浮海。直至泉山。陳舟列騎。席卷南行。必破滅也。上即拜買臣會稽太守。上謂之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今還故鄉富貴。於子如何。買臣頓首謝上。既到郡。與橫海將軍韓說等俱擊東越。大破有功。初。買臣家貧。好讀書。樵薪自給。吟詠且行。時人謂之癡。其妻恥之而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貴。今四十八矣。待我富貴。當報汝勤苦。其妻恚曰。嘻。公終餓死耳。何以報我。遂改嫁。其後買臣嘗負薪於墓間。故妻與其夫俱上廝。以為得志。見買臣飢寒。呼飲食之。後數歲為會稽太守。故妻與其後夫治道。甚窮乏。買臣命後車載其夫婦。置後園中。給衣食。經數月。妻自縊死。東海太守汲黯為王爵都尉。黯字長孺。東郡人也。好直諫。上曰。吾欲興政治。法堯舜。何如。黯曰。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如何欲效堯舜之治乎。上大怒。變色而罷朝。群臣共數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旨順意。陷主於不義乎。自丞相宴見。上或時不冠。至見黯必冠。上嘗在武帳不冠。望見黯奏事。避入帷中。使人可其奏。其見敬禮如此。初南越人相攻。黯為中謁者使越。不至而報上曰。越人相攻。其常俗也。不足勞天子之使者。河內失火。燒千餘家。使黯視之。還曰。人家屋相比。火相連。乃不足為怪。臣憂有甚於此者。憂河內飢民相食臣謹以按節。發河內粟以賑飢民。請受矯制之罪。上賢而赦之。上嘗問嚴助曰。汲黯何如人。助曰。使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然至其輔少主。威四夷。守城郭。愛百姓。雖自謂賁育不能奪也。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黯近之矣。御史大夫嚴青翟免。大司農韓安國為御史大夫。

漢代之後

隋唐

群書治要

[唐] 631年 電子圖書館

卷十八

電子圖書館

漢書六

電子圖書館

電子圖書館
12 傳:
臣聞道路言閩越王弟甲弑而殺之,甲以誅死,其民未有所屬,陛下使重臣臨存,施德垂賞,以招致之,此必委質為藩臣,世供貢職,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組,鎮撫方外,不勞一卒,不頓一戟,而威德并行,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以有司為欲屠滅之也。必雉兔逃入山林險阻,背而去之,則復相羣聚,留而守之,歷歲經年,則士卒疲倦,食糧乏絕,男子不得耕稼樹種,婦人不得紡績織絍,丁壯從軍,老弱轉餉,居者無食,行者無糧,民苦兵事,亡逃者必衆,隨而誅之,不可勝盡,盗賊必起,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從,臣恐變故之生,奸邪之作,由此始也。周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鬼方小蠻夷,高宗殷之盛天子也。以盛天子伐小蠻夷,三年而後克,言用兵之不可不重也。

共4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