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譯文對照:[不顯示] [英文翻譯]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周易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神" 符合次數:34.
共15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

周易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771年)]
提到《周易》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資料來源
相關資源
[又名:《易》]

易經

提到《易經》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乾

提到《䷀乾》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23 文言: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乎?

䷎謙

提到《䷎謙》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1 ䷎謙:
謙:亨,君子有終。
彖傳:
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象傳:
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觀

提到《䷓觀》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1 ䷓觀: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彖傳:
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象傳:
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豐

提到《䷶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1 ䷶豐: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彖傳:
豐,大也。明以動,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人於人乎?況於鬼乎?
象傳:
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繫辭上

電子圖書館
4 繫辭上: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无方而易无體。

5 繫辭上: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懮,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為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

9 繫辭上: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也。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之所為乎。」

10 繫辭上: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无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其孰能與於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11 繫辭上: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此哉!古之聰明叡知武而不殺者夫?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齊戒,以明其德夫!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是故,天生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12 繫辭上: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
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共15段落。第1頁,共2頁。 跳至頁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