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光祿勳

光祿勳[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166369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office
name光祿勳
authority-wikidataQ10890633
link-wikipedia_zh光祿勳
光祿勳,中國古代官名。

戰國時代開始設置,稱郎中令。「郎」,與「廊」通,指圍繞殿中的走廊;「郎中」即在迴廊中給事者。秦朝沿置,為九卿之一,掌管宿衛侍從,執事範圍為殿門以內。漢武帝時改為光祿勳,東漢末年一度稱郎中令,魏晉再改為光祿勳。據錢穆考證,光祿勳三字本為光麓閽之音借,乃指皇家門房。

秦朝與西漢前期,郎中令屬官較少,有中郎、郎中、外郎,漢惠帝時依然如此。漢景帝時,衛尉改名中大夫令,屬下的諸大夫(中大夫、太中大夫)最遲到武帝時改隸郎中令,隨改中大夫為光祿大夫、並增設諫大夫。武帝增設侍郎、議郎,為郎中令的屬官。

而漢朝行察舉制,諸郡國秀才孝廉俱得先補光祿所轄五官署、左署、右署之中郎、侍郎、郎中,俗謂「三署郎」,經過培養考核後方得任官,此制使得光祿儼然有了後世吏部的職權。九卿職權漸為尚書六曹侵吞以後,至南北朝光祿已不常設。晉朝時管理皇室膳食的太官署始隸光祿,北齊據此設立光祿寺,光祿勳改稱光祿寺卿南梁光祿卿),職權僅剩管理皇室的膳食,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清代時為從三品文官。

顯示更多...: 屬官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北史6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2
周書1
三國志23
隋書3
漢書23
北齊書1
梁書1
資治通鑑24
後漢書59
晉書10
南齊書2
宋書5
通典4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166369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