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或曰:「霧縠之組麗。」 |
The other said: Like the silken beauty of misty gauze? |
《·》: | 而君之後宮數百,婦妾荷綺縠,廚餘粱肉。 |
《·》: | 綾紈綺縠,靡麗於堂,從風而弊,士曾不得以為緣,是君之三過也。 |
《·》: | 白縠之表,薄紈之裏,緁以偏諸,美者黼繡,是古者天子之服也,今富人大賈召客者得以被牆。 |
《·》: | 剋削綺縠,寸竊八采,以成榆葉、無窮、水波之文,碎刺縫紩,詐為笥囊、裙䙏、衣被,費繒百縑,用功十倍。 |
《·》: | 無染練之治,名縠麤,縠麤不吉,喪人服之。 |
《·》: | 方山冠、以五采縠為之,漢祀宗廟大享,《八佾》樂五行舞人服之。 |
《·》: | 方山冠、以五采縠為之,漢祀宗廟大享,《八佾》樂五行舞人服之。 |
《·》: | 趙衰舉郤縠將中軍,郤臻佐之。 |
《》: | 楚子北師次於郔,沈尹將中軍,子重將左,子反將右,將飲馬於河而歸,聞晉師既濟,王欲還,嬖人伍參欲戰,令尹孫叔敖弗欲,曰,昔歲入陳,今茲入鄭,不無事矣,戰而不捷,參之肉,其足食乎,參曰,若事之捷,孫叔為無謀矣,不捷,參之肉,將在晉軍,可得食乎,令尹南轅反旆,伍參言於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轅而北之,次于管以待之。 |
《》: | 王斗曰:「王之憂國愛民,不若王愛尺縠也。」 |
《·》: | 桀紂不自飾以仁義,習為苛文,造為高臺深池,後宮蹈綺縠,弄珠玉,意非有饜時也。 |
《》: | 晉人殺其大夫士縠,及箕鄭父。 |
《》: | 夏,六月,公孫敖會宋公、陳侯、鄭伯、晉士縠,盟于垂斂。 |
《·》: | 賜以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一張,矢四發,谧戟十,安車一乘,鞍勒一具,馬十五匹,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衣被七十七襲,錦鏽綺縠雜帛八千匹,絮六千斤。 |
《》: | 令人無得衣錦繡綺縠絺紵。 |
《》: | 建初二年,詔齊相其止勿復送冰紈、方空縠、吹綸絮也。 |
《·》: | 南金、和寶、冰紈、霧縠之積,盈仞珍臧。 |
《·》: | 召姬人鼓琴,琴聲曰:「羅縠單衣,可掣而絕。」 |
《·》: | 恆:先縠彘季,反謀桓子。 |
《·》: | 𧝑:丹縠衣。 |
《·》: | 縠,粟也,其形足足而踧視之如粟也。 |
《》: | 青綺綾縠靡潤鮮。 |
《·》: | 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貴風軌,莫益勸戒,此揚子所以追悔于雕蟲,貽誚於霧縠者也。 |
《·》: | 或什物盡於祭祀之費耗,縠帛淪於貪濁之師巫,既沒之日,無復凶器之直,衣衾之周,使屍朽蟲流,良可悼也。 |
《·》: | 至如文者,惟須綺縠紛披,宮徵靡曼,唇吻遒會,情靈搖蕩,而古之文筆,今之文筆,其源又異。 |
《·》: | 《春秋·文公二年》,晉士縠盟于垂隴者也。 |
《·》: | 荒侈滋甚,後宮數百皆服綺縠,餘粱肉, |
《·》: | 斗曰:「王之憂國愛民,不若王之愛尺縠也。」 |
《》: | 綾紈綺縠,靡麗於堂,從風而弊,士曾不得以為緣,是君之三過也。 |
《·》: | 蓋先貴後賤,古富今貧,李流所以發此哀音,雍門所以扣其悲曲,又迫以嚴秋殺氣,萬物多悲,長夜展轉,百憂俱至,況復露鋪草色,風搖樹影,寒蟲夕叫,含輕重而同悲,秋葉晚傷,雜黃紫而俱墜,悲夫,豈復得與二三士友,抗首接膝,履足差肩,摛綺縠之清文,談希夷之至道,唯吳憑之遇夏馥,范式之值孔嵩,愍其留賃,憐此行乞爾。 |
《》: | 其在陛列及備鹵簿,著毼尾,絳紗縠單衣。 |
《·》: | 琴瑟張而鄭衞作,五色成而綺縠生。 |
《·》: | 幪:覆也,蓋衣也,又幪縠。 |
《·》: | 俄使一小童捧箱,內有故青裙、白衫子、綠帔子、緋羅縠絹素,皆非世人所有。 |
《·》: | 如荀林父邲之役,先縠違命而濟,乃謂『與其專罪,六人同之』,是何等見識! |
《》: | 晏丞相嘗問曾明仲云:「劉禹錫詩有『西春水縠紋生』,生字作何意?」 |
《·》: | 珊瑚海柏,若木非木,若玉非玉,蕭森櫒索,葩椏籜落,其采有赩,沉檀羅縠,腦麝之香,郁烈芬芳,苾茀(香因)馧,螺甲龍涎,腥極返馨。 |
《》: | 因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鮫縠一幅,楷字寫成,名曰《芙蓉女兒誄》,--前序後歌--又備了晴雯素喜的四樣吃食 |
《》: | 花銷蔥嶺雪,縠盡流沙霧。 |
《·》: | 𨢋:《》《集韻》𠀤胡谷切,音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