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恃其眾者謂之葺,恃其備飾者謂之巧,恃譽目者謂之詐。 |
For reliance on masses is said to be the assembling of a mob; reliance on outward appearances is said to be smartness; reliance on fame and sight is said to be deceitfulness. |
《·》: | 曰:「若殷高宗能葺其德,藥瞑眩以瘳疾。」 |
《·》: | 屋之燒者不得復葺也,令其人有喪雌雄,居室如鳥鼠處穴,要宋田,夾塞兩川,使水不得東流。 |
《》: | 癸酉,葬襄公,公薨之月,子產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我喪故,未之見也,子產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士文伯讓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高其閈閎,厚其牆垣,以無憂客使,今吾子壞之,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以敝邑之為盟主,繕完葺牆,以待賓客,若皆毀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丐請命,對曰,以敝邑褊小,介於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賦,以來會時事,逢執之不間,而未得見,又不獲聞命,未知見時,不敢輸幣,亦不敢暴露,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其暴露之,則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僑聞文公之為盟主也,宮室卑庳,無觀臺榭,以崇大諸侯之館,館如公寢,庫廄繕脩,司空以時平易道路,圬人以時塓館宮室,諸侯賓至,甸設庭燎,僕人巡宮,車馬有所,賓從有代,巾車脂轄,隸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屬,各展其物,公不留賓,而亦無廢事,憂樂同之,事則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賓至如歸,無寧菑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今銅鞮之宮數里,而諸侯舍於隸人,門不容車,而不可踰越,盜賊公行,而夭厲不戒,賓見無時,命不可知,若又勿壞,是無所藏幣以重罪也,敢請執事,將何以命之,雖君之有魯喪,亦敝邑之憂也,若獲薦幣,脩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憚勤勞,文伯復命,趙文子曰,信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謝不敏焉,晉侯見鄭伯,有加禮,厚其宴好而歸之,乃築諸侯之館,叔向曰,辭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產有辭,諸侯賴之,若之何其釋辭也,詩曰,辭之輯矣,民之協矣,辭之繹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
《》: | 未期年而葺亡走矣。 |
《·》: | 亂曰:佳俠函光,隕朱榮兮,嫉妒闟葺,將安程兮! |
《·》: | 後葺理屋宇,乃得之,金主已死,無所復還,義乃以付縣曹。 |
《·》: | 葺屋參分,瓦屋四分。 |
《·》: |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
《·》: | 葺:茨也。 |
《·》: | 抱朴子曰:余友人有潛居先生者,慕寢丘之莫爭,簡塉土以葺宇,銳精藝文,意忽學稼,屢失有年,飢色在顏。 |
《·》: | 門南際河,有故碑云:惟陽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謁者王誨,疏達河川,遹荒庶土,往大河衝塞,侵齧金堤,以竹籠石葺土而為堨,壞隤無已,功消億萬,請以濱河郡徒,疏山采石壘以為障。 |
《·》: | 抗臨去,皆更繕完城圍,葺其墻屋,居廬桑果,不得妄敗。 |
《·》: | 堂高三尺,萯葺弗剪,采椽不刮,然且翟王猶以為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逸,翟國惡見此臺也。 |
《·》: | 【書】《梁吳筠與顧章書》曰:僕去月謝病,還覔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雲,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於斯已辦,仁智所樂,豈徒語哉。 |
《·》: | 其先未通流,宜遣檢行,閑月修葺,使理有可通,必無擁滯。 |
《·》: | 若能求巧工使葺理之,折則接之,緩則揳之,可復新矣。 |
《》: | 綢繆,纏綿補葺也。 |
《》: | 玄德與關、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
《·》: | 葺:修補。 |
《·》: | 漳水舊有架柱長橋,每年脩葺,駿又改造為浮橋,自是無復水患,至今賴焉。 |
《·》: | 居數載,乃登後城山,葺靜室於其頂,時還其家。 |
《》: | 則相率而逝,室遂不葺以圮 |
《》: | 先前眾姊妹們都住在大觀園中,後來賈妃薨後,也不修葺。 |
《》: | 茅宇寧須葺,荷衣不待縫。 |
《·》: | 又《集韻》七入切,音葺。 |
《》: | 當下請在一間草屋內,是楊執中修葺的一個小小的書屋,面著一方小天井,有幾樹梅花,這幾日天暖,開了兩三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