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艸+ 0筆 = 共6筆. |
---|
字典出處: | 康熙字典: 頁1017第01 |
---|
表面結構: | 上:丷,下:一。 Component of: 𦉰 𦍍 屰 𠅇 𣅋 𣅑 𦍎 𠰥 兹 前 𢚱 𮎧 𭪀 𣩉 𣛙 𧸋 |
---|
國語發音: | cǎo ㄘㄠˇ |
---|
粵語發音: | cou2 |
---|
英文翻譯: | (non-classical form of 艸) grass; straw; herbs; weeds |
---|
原典出處
《·》: | 此鐙為離宮所設,黃字從「(上䒑下㐅,㐅之兩側各加一點)」從「臼」,四字積畫為之。 |
《·》: | ...莧山羊也正譌曰莧胡官切音桓上从䒑是羊頭非草頭下从見如兔字非見字... |
《·》: | ... 霽第 孔宙碑丨 韓𠡠碑... |
《》: | ...屾亦省作□經典相承用此字亦變作䒑或作艹與●字異文相混或作卝與●... |
《》: | 銘在中層之陽:「建安廿二年四月十三日所市八千五百師●=左「木」右上「夂」右中「䒑」右下「日」=福」,凡細隸書二行十九字。 |
《》: | ...辶⿱芏⿸𠃋𧘇;且右上「艹」作「䒑」;即「逺」右上加「䒑」=,餘同不贅。 |
《》: | |
《》: | |
《》: | 國家蕆事扵九筵人神●=⿳一䒑月;疑乃「胥」之異體=悦臣子追... |
《》: |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