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人+ 15筆 = 共17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286第10 康熙字典: 頁120第25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232第14 |
---|
表面結構: | 左:亻,右:賛。 |
---|
國語發音: | zǎn ㄗㄢˇ |
---|
康熙字典: | 《··》儧:《正韻》積產切,賛上聲。聚也。又《》《集韻》《韻會》𠀤祖管切,音纂。聚而計事也。○按《》上从二先作儹。諸韻書沿俗作儧,非。 |
---|
原典出處
《》: | 天水趙儧。 |
《·》: | 儧:《正韻》積產切,賛上聲。 |
《》: | 十、四,設法儧運,十五優恤軍士。 |
《》: | 以其羨餘造船以備儧運,置棺以助死喪。 |
《·》: | 白髪近年見十中三兩莖半,因愁儧出,多為病添成,梳裏有時落鑷餘。 |
《》: | 後起通政司,累擢户部尚書,督倉儲儧運,除漕船壓白糧之弊,白糧先漕行自春始。 |
《》: | 厭厭無語小妝嬾,可堪三月風光五更魂夢,又都被杜鵑催儧。 |
《》: | ,科糧房之科有六... |
《》: | 本月二十五日,准貴督院照會內開,本年回空幫船,甚為遲滯,嚴督催儧,全頼前後跟稍,方免遲誤。 |
《·》: | ...,十三曰免生員充軍,十四曰設法儧運,十五曰優恤軍士。 |
《》: | 十二年,海運糧於通州,又衞河儧運糧於北京,所謂海陸兼運者是也。 |
《·》: | ...成熟,請照漢牛降畨之例徴收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