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冫+ 0筆 = 共2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199第23 康熙字典: 頁131第15 辭海: 卷1頁6710第3 GSR: 第899.a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295第01 |
---|
表面結構: | Component of: 丬 习 𫤾 𠖬 𭂇 匀 㓅 𠖭 𭂆 𠖰 冬 𭂈 冮 冯 疒 𪞖 𫤿 𠖮 𠖯 𪞚 [More] |
---|
國語發音: | bīng ㄅㄧㄥ |
---|
粵語發音: | bing1 |
---|
宋本廣韻: | 《···》冫:水凍也。《》本作仌。筆陵切。三。 |
---|
康熙字典: | 《··》冫:《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𠀤逼平聲。《》凍也。《玉篇》冬寒水結也。《韻會》本作仌,今文作冰。仌字偏旁書作冫。 |
---|
反切: | 筆陵 (《···》) |
---|
英文翻譯: | ice; KangXi radical 15 |
---|
原典出處
《·》: | 从馬冫聲。 |
《·》: | 冫:水凍也。 |
《·》: | 盈猶冫益也。 |
《·》: | 《》「冬溫而夏凊」,釋文云:「凊,七性反,字從冫,秋冷也。」 |
《·》: | 𧚹字中从冫口𡿨作。 |
《》: | 赤松遊其下而得道,文賓冫食其實而長生。 |
《》: | 玄霜舊藥冫食雲母,玉樹新聲付雪兒。 |
《·》: | 仰清芬之不冫民,實昭晰於鴻名。 |
《·》: | 昔乃名術冫虛,今是良民,述墟前十數里,大茅有吳墟村,以號而言,乃欲相似,而復不關金陵。 |
《》: | 湯餅盤冫食錦繡堆,石榴盆裏摘楊梅。 |
《·》: | 昔乃名術冫虛,今是良民,述墟前十數里,大茅有吳墟村,以號而言,乃欲相似,而復不關金陵。 |
《》: | |
《》: | 閒常出得門來,那些村姑俗子,望之遠避,若將冫免焉。 |
《》: | 決、沖、況、涼、盜並從水,作冫者訛。 |
《》: | 言甚冫妻愴。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