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4BD

說文小篆

同義字
部分同義字

異體字
𠽥
同義字

部首:+ 6筆 = 共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34第10 頁408第27 頁495第35 康熙字典: 頁188第08 辭海: 卷2頁7030第2 GSR: 第370.h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616第02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
國語發音:yān yàn ㄧㄢ ㄧㄢˋ ㄧㄝˋ
粵語發音:jin1 jin3 jit3
唐代發音:*qet
說文解字:口部》咽:嗌也。从口因聲。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咽:咽喉。
廣韻·去聲··》嚥:吞也。
廣韻·去聲··》咽:上同。
廣韻·入聲··》咽:哽咽。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咽:《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燕。《說文》嗌也。《玉篇》咽喉也。《韻會》醫經云:咽者嚥水,㬋者𠋫氣。《戰國策》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集韻》或作胭㖶𦝪。又《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又《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𠀤音淵。《集韻》本作𪔱,引《》鼗鼓𪔱𪔱。或作咽。○按《·商頌》今本作淵。又《集韻》於巾切,音駰。《·魯頌》鼓咽咽。《傳》咽咽,鼓節也。《集韻》或作鼝𪔱𪔗,亦書作鼘。《六書故》淵淵咽咽,其聲不同。淵淵狀鼓聲多而遠,咽咽聲近而𤴁。味其聲,可以知其義。又《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𠀤音晏。《廣韻》本作嚥,吞也。《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又《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𠀤音噎。《廣韻》哽咽。《集韻》聲塞也。《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又塞也。《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又《廣韻》同噎。詳噎字註。又𪔥。
反切:烏前 (《廣韻·下平聲··》) 於甸 (《廣韻·去聲··》) 烏結 (《廣韻·入聲··》)
相同讀音: (《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滕文公章句下》)
英文翻譯:throat; pharynx

原典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Over a well there grew a plum-tree, the fruit of which had been more than half eaten by worms. He crawled to it, and tried to eat some of the fruit, when, after swallowing three mouthfuls, he recovered his sight and hearing.
詩經·有駜》:、醉言舞。
The drums emit their deep sound; They drink to the full and then dance; -
說苑·復恩》:趙宣孟將上之絳,見翳桑下有臥餓人不能動,宣孟止車為之下,餐自含而餔之,餓人再而能食,宣孟問:「爾何為饑若此?」
新序·雜事五》:雲霞充則奪日月之明,讒人在側,是見晚也。
論衡·刺孟》:,然後耳有聞、目有見也。
風俗通義·孝文帝》:然文帝之節儉約身以率先天下,忍容言者,含臣子之短,此亦通人難及,似出於孝宣皇帝者也。
蔡中郎集》:舅偃哀其羸劣,嚼棗肉以哺之,未見食,噓唏不能吞,麥飯寒水閒用之。
淮南子·墬形訓》:萬物之生而各異類,蠶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介鱗者夏食而冬蟄,齧吞者八竅而卵生,嚼者九竅而胎生,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無角者膏而無前,有角者指而無後,晝生者類父,夜生者似母,至陰生牝,至陽生牡。
呂氏春秋·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高死之後,賓婚未得盡相勞,餐未及下,酒未及濡脣,楚兵已屠關中,真人翔霸上,素車嬰組,奉其符璽,以歸帝者。
吳越春秋》:夫射之道,身若戴板,頭若激卵,左蹉,右足橫,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兒,舉弩望敵,翕心煙,與氣俱發,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離,右手發機,左手不知,一身異教,豈況雄雌?
戰國策》:頓子曰:「韓,天下之喉。」
鹽鐵論·褒賢》:當世囂囂,非患儒之雞廉,患在位者之虎飽鴟,於求覽無所孑遺耳。
漢書·匈奴傳下》:夫賦斂行賂不足以當三軍之費,城郭之固無以異於貞士之約,而使邊城守境之民父兄緩帶,稚子哺,胡馬不窺於長城,而羽檄不行於中國,不亦便於天下乎!
前漢紀》:與旃毛并之。
東觀漢記·岑彭》:岑彭據津鄉,當江南荊、揚之喉,清淨江湖,諸蠻夷貢獻,於是江南之珍奇食物始流通焉。
後漢書·列女傳》:心吐思兮匈憤盈,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兮涕沾頸。
西京雜記·第一》:及即大位,每持此鏡,感移辰。
山海經·海外南經》:、文王皆葬其所。
焦氏易林·訟之》:小過:青牛白,呼我俱田,歷山之下,可以多耕。
說文解字·口部》:嗢:也。
釋名·釋形體》:物也。
急就篇》:胂腴胸脇喉髃。
黃帝內經》: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肢兩脅,膈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里也。
難經·奇經八脈》: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喉
傷寒論·辨脈法》: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塞。
金匱要略》:蜀椒閉口者有毒,誤食之,戟人喉,氣病欲絕,或吐下白沫,身體痺冷,急治之方。
世說新語·品藻》:于時賓客為之
顏氏家訓·後娶》:基每拜見後母,感慕嗚,不能自持,家人莫忍仰視。
抱朴子·暢玄》:九華於云端,咀六氣於丹霞。
水經注·江水》:王韶之云:玄之初奔也,經日不得食,左右進麤粥不下,昇抱玄胷撫之,玄悲不自勝。
神仙傳·彭祖》:常閉氣內息,從平日至日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體,舔唇唾,服氣數十,乃起行,言笑如故。
三國志·文帝紀》:承問荒忽,惛懵哽,袖鋒抽刃,歎自僵斃,追慕三良,甘心同穴。
高士傳·陳仲子》:遭歲飢,乏糧三日,乃匍匐而食井上李實之蟲者,三而能視身。
群書治要·》: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迺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并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羊。
藝文類聚·行旅》:《晉陸機赴洛詩》曰:總轡登長路,嗚辭密親,借問子何為,世網嬰我身,永歎遵北渚,遺思結南津。
通典·禫變》:禮儀使又奏曰:「孝德動天,事踰前古,德音俯降,感載深。」
意林·說苑二十卷》:一飯雖美,尚有哽
四書章句集注》: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西遊記》:大聖得勝,收了毫毛,急轉身回洞,早又見鐵板橋頭,四個健將領眾叩迎,那大眾,哽哽大哭三聲,又唏唏哈哈大笑三聲。
三國演義》:鬥不數合,程普刺中胡軫喉,死於馬下。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