嚘 U+5698 |  說文小篆 |
部首: | 口+ 15笔 = 共18笔. |
---|
字典出处: | 宋本广韵: 页202第43 康熙字典: 页212第40 辞海: 卷2页9310第2 汉语大字典: 卷1页0699第10 |
---|
表面结构: | 左:口,右:忧。 |
---|
国语发音: | yōu ㄧㄡ |
---|
粤语发音: | jau1 |
---|
说文解字: | 《》嚘:语未定皃。从口忧声。 |
---|
宋本广韵: | 《···》嚘:欭嚘叹也。 |
---|
康熙字典: | 《··》嚘:《唐韵》《集韵》𠀤于求切,音忧。《》语未定貌。《正字通》汉书东方朔传,咿嚘哑者,辞未定也。◎按汉书本作伊优亚。又《》欭嚘,叹也。亦作咿嚘。《韩愈·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伫立久咿嚘。又《玉篇》老子曰:终日号而嗌不嚘。嚘,气逆也。〇按今本老子作嗄。又《集韵》或作㱊。○按《》嚘训欭嚘,㱊训气逆,音同义别。《集韵》因《玉篇》嚘训气逆,故合爲一。 |
---|
反切: | 于求 (《···》) |
---|
原典出处
《·》: | 豕俛仰嚘咿,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 |
《·》: | 次七,鬼魂疑贞厉,嚘呜,戈木之乌,射穴之狐,反自耳,厉。 |
《·》: | 嚘:语未定皃。 |
《》: | 终曰号而不嚘,和之至也。 |
《·》: | 嚘:欭嚘叹也。 |
《·》: | 貉谣众猥款,巴语相咿嚘。 |
《·》: | 嚘:《唐韵》《集韵》𠀤于求切,音忧。 |
《·》: | 本又作嚘,徐音忧。 |
《·》: | 本又作嚘,徐音忧。 |
《》: | 注解:嚘也。 |
《·》: | 或有强壮能吚嚘,意说被他邉将雠。 |
《·》: | 愚谓岛夷僻在穷海,鳞介与伍,书契茫昧,龈腭咿嚘,安得有地形字义可以旁佛?意明嘉、万间,海寇奸民迭来窜踞,时因墟立市,即境呼名,差为近是。 |
《·》: | 儿女自咿嚘。 |
《》: | 道者对榻,闻其梦中作咿嚘声,揭被视之,则精遗矣。 |
《》: | 赤脚溪边女,吚嚘唱采茶。 |
《·》: | 卢沙之制,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嚘其声。 |
《·》: | 咿嚘上堂之夜客,攘臂入座之爪牙,皆能借彼以倾此,挈此以授彼者也,勿近此辈,亦远害之道。 |
以上的例子来自维基区中的文献,未必经过仔细校对。若发现错字,请使用维基自行纠正。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或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