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 U+5B43 |  說文小篆 | 娘 異體字 同義字 |
部首: | 女+ 17筆 = 共20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174第42 頁176第5 康熙字典: 頁274第07 辭海: 卷3頁9310第2 漢語大字典: 卷2頁1090第14 |
---|
表面結構: | 左:女,右:襄。 |
---|
國語發音: | niáng náng ráng rǎng ㄋㄧㄤˊ ㄋㄤˊ ㄖㄤˊ ㄖㄤˇ |
---|
粵語發音: | noeng4 |
---|
唐代發音: | *niɑng |
---|
說文解字: | 《》孃:煩擾也。一曰肥大也。从女襄聲。 |
---|
宋本廣韻: | 《···》孃:亂也。又女良切。 《···》孃:母稱。女良切,四。 |
---|
康熙字典: | 《··》孃:《唐韻》汝陽切《集韻》如陽切,𠀤音穰。《》煩擾也。一曰肥大也。又《集韻》奴當切,音囊。又汝兩切,音壤。義𠀤同。又同娘。《古樂府》不聞耶孃哭子聲。 |
---|
反切: | 汝陽 (《···》) 女良 (《···》) 女良 (《···》) |
---|
英文翻譯: | troubled, oppressed; fat; mother |
---|
原典出處
《·》: | 孃:煩擾也。 |
《·》: | 孃:亂也。 |
《·》: | |
《·》: | 未幾,一青衣來曰:「孃子已梳頭畢。」 |
《·》: | 又《》女良切《集韻》尼良切,𠀤音孃。 |
《》: | 況孃春秋已高,溫清宜奉,晨昏有闕,罪在我躬。 |
《·》: | 樽前白髮談天寶,零落人間脫十孃」者是也。 |
《》: | 俗又呼曰「媽」,或曰「孃」,吳人呼母曰:「㜆」。 |
《》: | 系孃意黃㑹三洲,中渡大洋,長石、赤石、新黃、白沙扞、篙烟田。 |
《·》: | |
《》: | 工部尚書張錫為《談容孃舞》,將作大匠宗晉卿為《渾脫舞》,左衛將軍張洽為《黄麞舞》,給事中李行定歌《車駕西河曲》,各有所陳,皆鄙黷。 |
《》: | 答云:姨孃氣發,喚兄還合藥煮湯。 |
《·》: | 又「昔年於此伴蕭孃相偎佇立,牽惹敘衷腸。」 |
《》: | 鍾離正陽《指玄·三十九章》云:孩兒幼小未成人,須藉孃孃養育恩。 |
《·》: | ...部曲罷,長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孃妒五陵,少年争纒頭一曲,紅綃不...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