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彳+ 11筆 = 共14筆. |
---|
字典出處: | 康熙字典: 頁370第40 漢語大字典: 卷2頁0839第20 |
---|
國語發音: | dé duó ㄉㄜˊ ㄉㄨㄛˊ |
---|
英文翻譯: | virtue; ethics |
---|
原典出處
《·》: | 公孫碩膚,徳音不瑕道,成王大美聲,稱遠也。 |
《·》: | 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丘首。 |
《·》: | 又《史記·帝嚳紀》其色郁郁,其徳嶷嶷。 |
《》: | 李衛公徳裕所建祠堂,有「手植桂合抱宋沈存中詩:「丞相髙齋半草萊,舊時風月滿亭臺,地從日月生時見,天到江山盡處回,三國是非春夢㫁,六朝城闕野花開心隨流,水漫漫去,流徧烟村半日来」。 |
《·》: | 嗛嗛之徳,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秪,取憂也。 |
《》: | 今案憲宗本紀,元和四年二月丁卯,絪罷相,至三月乙酉,成徳軍節度使王士真方卒,其子承宗自稱留後。 |
《》: | ...米麥,徐州倉徵銀、麥、豆,山東徳州、臨清二倉徵銀米,共徵銀二十... |
《》: | 既至,命為左春坊左諭徳。 |
《》: | 淨慈寺乃祖宗功徳,院側有五百尊,羅漢別創一田字,殿安頓裝塑雄偉,殿中有千手千眼,觀音一位,尤為精製。 |
《》: | 孟子曰經徳不回非以干祿也,與夫子之意一也。 |
《·》: | 周雅聼休明,齊徳覯升平,紫煙四時合,黄河,萬里清,翠栁䕃通街,朱闕臨髙城,方轂雷塵起,接袖風雲生,酣笑争日夕,絲管互逢迎。 |
《·》: | 淑問:皋陶晞在泮,奉公不撓幕中參,仰思弼教刑明五,深念求情法,以三虞詡為卿宜有自于公比徳蓋無慙,圄空草茂庭柯緑行詠《甘棠》踵《召南》 |
《》: | 安天下之旣安,其徳盛而朕之承聖烈也,安祖宗之,安其仁厚」。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