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 U+6070 |  說文小篆 |
部首: | 心+ 6笔 = 共9笔. |
---|
字典出处: | 宋本广韵: 页543第7 康熙字典: 页386第01 辞海: 卷5页3120第1 汉语大字典: 卷4页2297第02 |
---|
表面结构: | 左:忄,右:合。 具有相关结构:𢙅 。 Component of: 𪣺 |
---|
国语发音: | qià ㄑㄧㄚˋ |
---|
粤语发音: | hap1 |
---|
唐代发音: | kæp |
---|
说文解字: | 《》恰:用心也。从心合声。 |
---|
宋本广韵: | 《···》恰:用心。苦洽切,十。 |
---|
康熙字典: | 《··》恰:《》《正韵》苦洽切《集韵》《韵会》乞洽切,𠀤音搯。《》用心也。又恰恰,鸟鸣声。《杜甫诗》自在娇莺恰恰啼。又适当之辞。《杜甫诗》野航恰受两三人。 |
---|
反切: | 苦洽 (《···》) |
---|
英文翻譯: | just, exactly, precisely; proper |
---|
原典出处
《》: | 玉厚九恰好,白藻五丝,衣制大上,首服严员。 |
《》: | 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恰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 |
《·》: | 恰:用心也。 |
《·》: | 于时,吴使张温在蜀,从人恰与买姜人相见,于是甚惊,作书寄家。 |
《·》: | 《陈徐陵后堂望美人山铭》曰:高堂碍雨,洛浦无洲,何处相望,山边一楼,峰因五妇,石是三侯,险逾地肺,危邻天柱,禁苑斜通,春人恒聚,树里闻歌,枝中见舞,恰对妆台,诸窗并开,遥看已识,试唤便回,岂如织女,非秋不来。 |
《·》: | 思顺恰第三,兄弟五个者 |
《》: | 小姐一见光蕊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就将绣球抛下,恰打著光蕊的乌纱帽。 |
《》: | 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 |
《》: | 那妇人一手推开酒盏,一直跑下楼来,走到在胡梯上发话道:“既是你聪明伶俐,恰不道长嫂为母。” |
《》: | 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 |
《·》: | 恰:用心。 |
《·》: | 《三国典略》曰:梁刘悫,常有飞书谤悫,梁主怒曰:“刘悫似衣中虱,必须搯” |
《·》: | 每来必见簪恰。 |
《·》: | “万物无一物失所”,是使之各得其分恰好处。 |
《》: |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 |
《》: | 傍临谢山侧,恰值清风起。 |
《·》: | 《李白诗》恰似蒲萄初粕醅。 |
《》: | 才走到蘧公孙席前跪下,恰好侍席的管家,捧上头一碗脍燕窝来上在桌上。 |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或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