憒 U+6192 |  說文小篆 | 愦 简体字 |
部首: | 心+ 12笔 = 共15笔. |
---|
字典出处: | 宋本广韵: 页388第45 康熙字典: 页402第17 辞海: 卷5页4520第2 GSR: 第540.c 汉语大字典: 卷4页2354第07 |
---|
表面结构: | 左:忄,右:贵。 |
---|
国语发音: | kuì ㄎㄨㄟˋ |
---|
粤语发音: | kui2 |
---|
说文解字: | 《》愦:乱也。从心贵声。 |
---|
宋本广韵: | 《···》愦:心乱也。古对切,十。 |
---|
康熙字典: | 《··》愦:《》《集韵》《韵会》古对切《正韵》古内切,𠀤音帼。《集韵》心乱也。从心贵声。《蜀志·蒋琬传》琬曰: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又《唐韵》《集韵》𠀤胡对切,音溃。又《集韵》戸贿切,音瘣。又沽罪切,音𦞙。义𠀤同。 |
---|
反切: | 古对 (《···》) |
---|
英文翻譯: | confused, troubled, muddle-headed |
---|
原典出处
《·》: | 如谓百药之气,人或服药,食一合屑,吞数十丸,药力烈盛,胸中愦毒,不能饱人。 |
If the fluid inherent in medicine be meant, man may use and eat a case full of dry drugs, or swallow some ten pills. But the effects of medicine are very strong. They cause great pain in the chest, but cannot feed a man. |
《·》: | 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 |
How should they confusedly address themselves to the ceremonies practised by the common people, and exhibit themselves as doing so to the ears and eyes of the multitude? |
《·》: | 羸弱疾病之家,怀忧愦愦,皆易恐惧,至使犇走便时,去离正宅,崎岖路侧,上漏下湿,风寒所伤,奸人所利,贼盗所中,益祸益崇,以致重者不可胜数。 |
《》: | 又伥年且九十,足以惛愦,义当自引,以避贤路,就使有枉,欣以俟命耳。 |
《·》: | 矩之为度也,肃而不悖,刚而不愦,取而无怨,内而无害,威厉而不慑,令行而不废,杀伐既得,仇敌乃克,矩正不失,百诛乃服。 |
《》: |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
《·》: | 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当奏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愦眊不渫。 |
《·》: | 马融与伯世书曰:“愦愦愁思,犹不解怀。” |
《·》: | 入坐省闼,让等诘进曰:“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 |
《·》: | 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
《·》: | 升:愦愦不悦,忧从中出。 |
《·》: | 愦:乱也。 |
《·》: | 愁恚愦愦,毒而不发,谓之氐惆。 |
《》: | 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
《》: | 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讝语。 |
《》: | 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 |
《·》: | 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 |
《·》: | 但令人耽愦,废丧实多,不可常也。 |
《·》: | 扲却寒之裘,以御郁隆之暑,踵之解除,颐之搔背,其为愦愦,莫此之剧矣! |
《·》: | 听君语后,自视体中,真为愦愦者也。 |
《·》: | 王莽居摄,变汉制,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凡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百姓愦乱,其货不行,民私以五铢钱市买,莽患之,下诏敢非井田,挟五铢钱者为惑衆,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于是商农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抵辠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胜数,莽知民愁,乃但行小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品并行,龟贝布属且寝。 |
《·》: | 《魏应瑒愁霖赋》曰:听屯雷之恒音兮,闻左右之叹声,情惨愦而含欷兮,起披衣而游庭,三辰幽而重关,苍曜隐而无形,云暧暧而周驰,雨蒙蒙而雾零,排房帐而北入,振盖服之沾衣,还空床而寝息,梦白日之馀晖,惕中●而不效兮,意凄悷而增悲。 |
《·》: | 其后百姓愦乱,其货不行,民私以五铢钱市买,莽患之,下诏“敢挟五铢钱者为惑众,投诸四裔”。 |
《》: | 瞑眩,愦乱。 |
《·》: | 愩:愦也。 |
《》: | 时有人告大都督邴绍非毁朝廷为愦愦者,上怒,将斩之。 |
《·》: | 行修心愦然一呕。 |
《》: | 今之学者只说操存,而不知讲明义理,则此心愦愦,何事于操存也! |
《》: | 又知宝玉失玉以后,神志昏愦,医药无效。 |
《·》: | 又《正字通》杨愼曰:官有愦愦于临事,士有藐藐于临文,世目爲𨢋浊虫。 |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或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