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心+ 13笔 = 共16笔. |
---|
字典出处: | 宋本广韵: 页303第31 页418第30 页458第22 康熙字典: 页405第23 辞海: 卷5页4720第3 汉语大字典: 卷4页2361第08 |
---|
表面结构: | 左:忄,右:奥。 |
---|
国语发音: | ào ㄠˋ |
---|
粤语发音: | ou3 |
---|
唐代发音: | qɑ̀u |
---|
宋本广韵: | 《···》懊:懊恼。 《···》懊:懊悔。 《···》懊:贪也,爱也。又音奥。 |
---|
康熙字典: | 《··》懊:《》《韵会》《正韵》乌皓切《集韵》乌浩切,𠀤音袄。《》懊恼也。《集韵》恨也。或作㤇。晋绿珠有懊侬歌。又《》乌到切《集韵》于到切,𠀤音奥。《·》忨也。《郭璞注》爱忨也。盖人情因爱生恼,终爲懊恨之意。又《集韵》乙六切,音澳。《》贪也。 |
---|
反切: | 乌晧 (《···》) 乌到 (《···》) 于六 (《···》) |
---|
英文翻譯: | vexed, worried, nervous; regret |
---|
原典出处
《·》: | 懊,忨也。 |
《》: | 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脇腹胸背,面首四支,䐜愤胪胀,疡痱呕逆,瘛瘲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 |
《》: | 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
《》: |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
《·》: | 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 |
《·》: | 其不合也,则懊悴剧于丧病之逮己也。 |
《·》: | 拊膺屠裂,贯裁心髓,日往月来,暑流寒袭,仰惟平昔,弥远弥深,烦冕拔懊,肝心屠裂。 |
《·》: | 弟子方乃懊恨。 |
《·》: | 《世说》曰:僧支道林好鹤,时有遗其双鹤者,翅长欲飞,林意惜之,乃锻其翮,鹤轩翥不能复起,乃舒翼反头视之,如似懊惋。 |
《·》: | 懊垄歌,石崇绿珠所作“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 |
《》: | 三藏心中烦恼,懊恨行者不尽,却坐在上面念动那咒。 |
《》: | 馥懊悔无及,遂弃下家小,匹马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
《》: | 假如一个人到了那穷苦的田地,受尽无限凄凉,耐尽无端懊恼,晚来摸一摸米瓮,苦无隔宿之炊,早起看一看厨前,愧无半星烟火,妻子饥寒,一身冻馁,就是那粥饭尚且艰难,那讨馀钱沽酒! |
《》: | 好懊恼人也! |
《·》: | 恼:懊恼。 |
《·》: | 鹤骞翥不能复起,乃舒翼反头视之,如似懊恼意。 |
《·》: | 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二弟子,乃始懊恨。 |
《》: | 先生闻黄文叔之死,颇伤之,云:“观其文字议论,是一个白直响快底人,想是懊闷死了。” |
《》: | 自此,心中越发懊恼,惟恐旺儿仗势作成,终身不遂,未免心中急躁。 |
《·》: | 懊恼泽家非有恨,年年长忆凤城归。 |
《·》: | 袄:《唐韵》《集韵》《韵会》𠀤乌皓切,音懊。 |
《》: | 鲁编修自觉得此事不甚吉利,懊恼了一回,又不好说。 |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或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